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分别是什么?

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分别是什么?,第1张

1、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是中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源头,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

扩展资料:

内容概括:

1、离骚

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2、孔雀东南飞

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离骚

-孔雀东南飞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地楚国丹阳,湖北省宜昌市,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离骚》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

贾谊

《吊屈原赋》、《鵩鸟赋》

司马相如

《子虚赋》

《上林赋》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

《长门赋》

《凤求凰》

《美人赋》

扬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思玄赋》

左思

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三都赋》者,分《吴都赋》,《魏都赋》,《蜀都赋》。

杜牧——《阿房宫赋》

《辞赋》简介

 中国文学发展到了汉代,代表当时文学正统的便是辞赋,即汉赋

 ,它统治了汉代几百年的文坛,不少作家在这方面花费了心力。

 辞赋是最奇怪的体裁,属半诗半文的混合体。《楚辞》是产生于

 楚国的新体诗;由《楚辞》到汉赋是诗的成分减少,散文的成分加多

 ;但仍须押韵。班固说:『赋也者古诗之流也。』刘勰说:『赋也者

 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者也。』可见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

 赋导源于古诗,但汉赋大多由《楚辞》演变,且受荀子《赋篇》影响

 而来。由于《楚辞》、汉赋的体裁有不同,故前人称前者为『骚赋』

 ,后者为『辞赋』。

 齐刘勰《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梁钟嵘《诗品》说:『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可见,铺陈美

 丽辞句是赋的形式,而叙事写物是赋的内容。汉赋的写法,无严密格

 律,或骈或散,叙事多用散文,描摹多用[音匀]文,有时还用排句、

 偶句以四言、六言为主,也有三言、五言、七言句。以长篇为多,常

 用问答形式。

 在内容上,大多讲究铺采夸张,用华美的词藻,铿锵的音调来

 [口永]物叙事。其题材是宫室苑囿、田猎车骑、祭祀巡游、服饰饮食

 、声色犬马等,不外歌功颂德,是典型宫延文学,缺乏创意。但如从

 历史发展来看,歌颂帝国强盛的升平雄伟景象,也无可非议。因此,

 班固在《两都赋序》肯定了汉赋有『润色鸿业』的作用。

 汉赋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时期:

 一、形成期:起自高祖,止于武帝初年,约六十七年,天下安息

 ,经济稳定。代表作家有贾谊、枚乘。

 二、全盛期:武帝至成帝时期。国力大盛,文治武功,开启了前

 所未有之功业。由于君主好大喜功,附庸风雅,赋

 风大盛。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等。

 三、模拟期:西汉末叶至东汉中业。模拟前代赋家之风大盛。代

 表作家有扬雄、班固等。

 四、转变期:东汉中业叶至汉末时期。赋家抛弃长篇形式,变为

 用短赋表现个人胸怀情趣的言志之作。代表作家有

 张衡、蔡邕、弥衡等。

 司马相如(前一七九年-- 前一一八年)字长卿,成都人。为汉

 赋最有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有《子虚》、《上林》、《长门

 》等赋。《子虚》、《上林》被奉为汉赋典范,至此,汉赋

 才算定型。《子虚》、《上林》内容相近,实属一篇,虚构

 出楚使子虚、鸟有先生、亡是公三人对话,用夸张方法,把

 诸侯、天子的游猎盛况和宫苑之豪华壮丽,加以描写,歌功

 颂德,以投帝王爱好,文学价值不高。但篇幅巨大,层层铺

 叠,富丽堂皇,形成一种特色。《长门赋》描写艒在深宫永

 巷之中的失宠皇后的愁闷悲思,委婉曲折,是优秀的抒情小

 赋。

 司马相如的赋虽久缺个性,但他在赋史上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因为他善于融合各家的特点,建立起汉赋的典型形式,后

 代作家都模仿他,但终无法超过他。

 张衡(七八年-- 一三九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

 人。他在文学史上,他位很重要。他的《两京赋》曾构思十

 年,但仍是模拟之作。他的短赋如《思玄》、《归田》、《

 髑髅》等的出世,扫除了汉赋铺采摛文、堆积模拟的恶习,

 以平浅清丽字句,抒写个人的胸怀,田园的生趣,人生的理

 想,道家的哲学,使人感到活泼、亲切,汉赋因而增加了生

 机。

1 关于浪漫的九字诗句

2 关于陈字的浪漫诗句

3 关于蔡字的浪漫诗句

关于浪漫的九字诗句 1现代浪漫9字4句爱情诗

现代浪漫爱情诗如下: 《当你老了》——叶芝(袁可嘉 译)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2现代浪漫9字4句爱情诗

现代浪漫爱情诗如下:

《当你老了》——叶芝(袁可嘉 译)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偶然》——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3有关浪漫的诗句

蒹葭

出自:《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关雎

出自:《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上邪

出自:汉乐府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无题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锦瑟

作者: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作者: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题都城南庄

作者: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竹枝词

作者: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赠别

作者:杜牧

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离思

作者: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雨霖铃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青玉案 元夕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

心头。

鹊桥仙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生查子

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蝶恋花

作者: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卜算子

作者: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4“最浪漫的诗人”是谁及9条诗句

最浪漫的诗人是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秋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调·其一》

59个字的唯美经典句子有哪些

1 春至楼空,曾忆荐琼觞。

2 孤灯清影,风动竹幽然。

3 从别以后,几回梦缥缈。

4 一杯浊酒,难看红尘透。

5 拈花一瞬,且付笑谈中。

6 浮生似梦,空留满腹泪。

7 目光纠缠,相顾总无言。

8 霓裳舞落,舞罢成追忆。

9 花开花落,叹人世无常。

10 芭蕉不语,独立玉楼间。

11 梦回阑珊,许一生欢歌。

12 三生情动,流尽相思泪。

13 妄生初忆,阎罗归无期。

14 潇湘雪幕,倾采倾愁肠。

15 朱砂难忘,相识梦一场。

6带有"九"字的诗句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示儿(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关于陈字的浪漫诗句 1 有关陈字的唯美诗句

陈师振旅清九垓,欣承顾问侍天杯。——《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李显

陈诚菲奠,契福神猷。——《唐享昊天乐•第七》武则天

荐珪篚,陈诚实。——《唐明堂乐章•角音》武则天

定功彰武事,陈颂纪天声。——《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韩休

焉知掖垣下,陈力自迷方。——《敬和崔尚书大明朝堂雨后望终南山见示之作》苏颋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李白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将进酒》李白

陈王徒作赋,神女岂同归。——《感兴六首》李白

甯戚未匡齐,陈平终佐汉。——《南奔书怀》李白

陈宫因此成野田,耕人犁破宫人镜。——《陈宫词》贯休

时犹草草秋方尽,陈是堂堂孰敢窥。——《贺郑使君》贯休

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沈佺期

流年恍惚瞻西日,陈事苍茫指南陌。——《赠康洽》李端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读张碧集》孟郊

陈琳笔砚甘前席,甪里烟霞待共眠。——《寄梁先辈》齐己

真观上人栖树石,陈陶处士在林丘。——《寄怀钟陵旧游因寄知己》齐己

燕丹卷地图,陈平绾花绶。——《说剑》元稹

陈遵修尺牍,阮瑀让飞笺。——《献荥阳公诗五十韵》元稹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韦应物

徂岁方缅邈,陈事尚纵横。——《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韦应物

2 关于陈字的诗句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珍字》李隆基献酬尊俎列,宾主位班陈。《幸凤泉汤》李隆基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

《南出雀鼠谷答张说》李隆基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春中兴庆宫酺宴》李隆基伐鼓鱼龙杂,撞钟角抵陈。

《饯王晙巡边》李隆基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送徐州张建封还镇》李适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词。

《三日书怀因示百僚》李适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暮春喜雨诗》李昂荐币虚陈礼,动天实精思。

《唐享昊天乐•第七》武则天陈诚菲奠,契福神猷。《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武则天总章陈昔典,衢室礼惟神。

《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武则天洪规载启,茂典方陈。《唐明堂乐章•角音》武则天荐珪篚,陈诚实。

《唐明堂乐章•徵音》武则天冀延神鉴俯兰尊,式表虔襟陈桂俎。《唐明堂乐章•羽音》武则天黄钟既陈玉烛,红粒方殷稔岁。

《浣溪沙》李煜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3 有关陈字的六字诗句

1、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

2、陈王是日,嫩苔生阁。 3、陈事费思量。

回首烟波卷夕阳。 4、明年春到,陈根更有新绿。

5、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6、要知甲子,陈抟差大,邵雍差小。

7、旋挈榼,陈高俎。 8、陈公子,似日休锺爱,兴满吟边。

9、问讯陈人何似,陈似隔年萸。 10、陈牲币、金石锵洋。

景福降穰穰。 11、陈缛礼、献岁惟良。

12、陈羽卫、日月旌旗。 13、陈法驾、翠羽装舆。

14、陈裸閟宫,澹觞太室,来奏天仪。 15、武氏死时应室女,陈王没后是童男。

16、陈王辞赋,千载有声名。 17、陈平贫贱,颜回短命,盗跖长年。

18、和酸若苦,陈吴羹些。 19、陈霸先阴谋弱主篡了位,隋杨坚害了他外甥才起了家。

20、陈梨甘若饴,雪梨脆而水。 21、陈币奠将,永祚王国。

22、钲人伐鼓,陈师鞠旅。 23、萧绶既解坼,陈印亦弃捐。

24、陈琳檄倦,投老竟成归计。 25、陈山李石千载士,早死当为天下惜。

26、陈友评斯文,如钟磬鼓笙。 27、陈留春色撩诗思,一日搜肠一百回。

4 关于陈字的古诗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韩休

一德光台象,三军掌夏卿。

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

曙光摇组甲,疏吹绕云旌。

左律方先凯,中鼙即训兵。

定功彰武事,陈颂纪天声。

祖宴初留赏,宸章更宠行。

车徒零雨送,林野夕阴生。

路极河流远,川长朔气平。

东辕迟返旆,归奏谒承明。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3661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酤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陈宫词》贯休

缅想当时宫阙盛,荒宴椒房懱尧圣。

玉树花歌百花里,珊瑚窗中海日迸。

大臣来朝酒未醒,酒醒忠谏多不听。

陈宫因此成野田,耕人犁破宫人镜。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沈佺期

偕老言何谬,香魂事永违。

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

埋镜泉中暗,藏镫地下微。

犹凭少君术,仿佛睹容辉。

《读张碧集》孟郊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

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

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

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

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

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寄怀钟陵旧游因寄知己》齐己

洗井僧来说旧游,西江东岸是城楼。

昔年淹迹因王化,长日凭栏看水流。

真观上人栖树石,陈陶处士在林丘。

终拖老病重寻去,得到匡庐死便休。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韦应物

逍遥东城隅,双树寒葱茜。

广庭流华月,高阁凝馀霰。

杜门非养素,抱疾阻良宴。

孰谓无他人,思君岁云变。

官曹亮先忝,陈躅惭俊彦。

岂知晨与夜,相代不相见。

缄书问所如,酬藻当芬绚。

5 谁能帮我把“我、爱、陈、浩”几个字作为开头做成诗句关于浪漫爱情

五言:

我行浣花村

爱山花木深

陈生富清理

浩浩看花晨

我辈正情钟

爱清景风蛩

陈君有道举

浩气在心胸

我有明公知

爱子良自持

陈平安注意

浩然起远思

我心爱流水

爱兹登昨美

陈力复安亲

浩然天宇内

我爱淳安好

爱悦夫子道

陈侯一世豪

浩歌自达晓

七言:

我有清风高节在

爱山必欲斯民爱

陈力可行当有为

浩浩长江赴沧海

我家千树正芬芳

爱余过厚拟前良

陈宫内宴明朝日

浩浩斯人江汉堂

我意得游春水满

爱此芳香朝暮看

陈良千里赴周公

浩然诗思天涯远

我到登临花正好

爱将红袖遮娇笑

陈侯于我四海人

浩气养成天地小

我心爱之良有以

爱山爱水真成癖

陈琳漫自称雄伯

浩歌闲把铁如意

关于蔡字的浪漫诗句 1 含蔡字的古诗词

上蔡苍鹰何足道。——唐 李白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入蔡缚贼献太庙。——唐 李商隐 《韩碑》

齐蔡燕赵魏。——唐 杜牧 《感怀诗一首 时沧州用兵。》

谁识蔡姬贤。——宋 苏轼 《菩萨蛮·城隅静女谁人见》

阳城下蔡困嫣然。——宋 苏轼 《浣溪沙》

岁岁秋风下蔡门。——宋 陆游 《短歌行》

管蔡宁相容。——唐 李白 《箜篌谣》

蔡女昔造胡笳声。——唐 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蔡女没胡尘。——唐 陈子昂 《居延海树闻莺同作》

蔡邕念文姬。——唐 白居易 《吾雏》

开门当蔡渡。——唐 白居易 《重到渭上旧居》

蔡侯静者意有馀。—— 唐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蔡琰没去造胡笳。——唐 李益 《塞下曲四首》

惜哉李蔡不复得。——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

相公亲破蔡州回。——唐 韩愈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边让今朝忆蔡邕。——唐 李贺 《南园十三首》

2 蔡字的古诗

请问是指带有蔡字的诗吗?如下:

绿菜赞

宋 黄庭坚

蔡蒙之下,彼江一曲。

有茹生之,可以为蔌。

蛙蠙之衣,采采盈掬。

吉蠲洗泽,不溷沙砾。

芼以辛咸,宜酒宜餗。

在吴则紫,在蜀则绿。

其臭味同,远故不录。

谁其发之,班我旨蓄。

维女博士,史君炎玉。

送蔡希曾都尉还陇右,因寄高三十五书记

唐 杜甫

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须。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云幕随开府,春城赴上都。

马头金狎帢,驼背锦模糊。

咫尺云山路,归飞青海隅。

上公犹宠锡,突将且前驱。

汉使黄河远,凉州白麦枯。

因君问消息,好在阮元瑜。

3 蔡字开头的古诗句有哪些

这太多了!! 给你十个吧,还有无数

明妃去泣千行泪,蔡琰归梳两鬓丝。

长卿未遇杨朱泣,蔡泽无媒原宪贫。

蒋宅为亭榭,蔡城东郭门。

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

明妃失汉宠,蔡女没胡尘。

为孟坚补史,班昭才学,中郎传业,蔡琰词章。

蔡琰悲笳,昭君怨曲,何预当日悲欢。

蔡邕博识爨桐声,君背负,只此是。

大丹成就有谁尝,蔡先生消得。

长安道上正骑驴,蔡州城里谁坚壁。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标举秦汉十大赋家为“辞赋之英杰”,他们是:荀况、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贾谊、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十家中荀况、宋玉是战国人,八位汉朝人中,贾谊为汉初骚体赋代表作家,其时大赋尚未形成,王褒无京殿苑猎大赋,其余六人均以京殿苑猎赋显名。究其籍贯,此10人的分布情况是:四川省3人、河南省2人、湖北省2人、山西省1人、陕西省1人、江苏省1人。战国时期的有荀况、宋玉,荀况是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宋玉是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两汉时期的有8位辞赋家:枚乘(江苏淮安人)、司马相如(四川成都人)、贾谊(河南洛阳人)、王褒(四川资中人)、班固(陕西咸阳人)、张衡(河南南阳人)、扬雄(四川成都人)、王延寿(湖北襄樊人)。

赋,是汉魏六朝时期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故此刘勰把《诠赋》列为文体论的第四篇,全书的第八篇。诠,意为解释,“诠赋”就是对赋这种文体有关创作情况的阐释论述。《文心雕龙·诠赋》曰:“观夫荀结隐语,事数自环,宋发夸谈,实始*丽。枚乘《菟园》,举要以会新;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贾谊《鵩鸟》,致辨于情理;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孟坚《两都》,明绚以雅赡;张衡《二京》,迅发以宏富;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延寿《灵光》,含飞动之势: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

把《诠赋》的这段话译制成白话,就是:“试看荀卿的《赋篇》,大都用“隐语”的方式,叙述事物常常自问自答:宋玉的赋发出巧妙的言谈,确是过分华丽的开始;枚乘的《梁王菟园赋》,描写扼要而又结合新意;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内容繁多,文辞艳丽;贾谊的《鵩鸟赋》,善于阐明情理;王褒的《洞箫赋》,能把箫的状貌和声音都形容尽致;班固的《两都赋》,写得辞句明畅绚烂而内容雅正充实;张衡的《二京赋》,笔力刚健而含义丰富;扬雄的《甘泉赋》,包含深刻而美好的教训;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具有飞扬生动的气势。以上十家都是辞赋中的杰出作品。”

战国人:

1、荀况:山西人

2、宋玉:湖北襄樊人

两汉:

3、枚乘:江苏淮安人

4、司马相如:四川成都人

5、贾谊:河南洛阳人

6、王褒:四川资中人

7、班固:陕西咸阳人

8、张衡:河南南阳人

9、扬雄:四川成都人

10、王延寿:湖北襄樊人

〔一〕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汉族,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荀卿。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其赋实际上就是散文,是为散文体辞赋,像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独具风格——不但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而且句式比较整齐,朴实浑厚、详尽严谨。荀子的赋堪称“学者之文”。荀子的《赋篇》是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体现了先秦辞赋的创始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的特点。至周代的“先秦”时期,各种文体诸如诗歌、散文、辞赋等,一应俱全,蔚为大观,其中,赋是在诗与散文的夹缝中脱胎而出的中间类别的文体,散文诗也。而且战国时期的赋体文学,首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成为后来一些文体与文学现象、乃至文学技巧的源头,辞赋的百科开源的作用即在此。先秦时期,社会呈现出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格局,那时的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即现实主义风格,而浪漫主义的屈原之作骚体赋《离骚》,也旨在揭示和解决楚国兴亡的社会实际问题。至于先秦辞赋的随意性,是指其原生态的语境,有个性的辞赋家就必然有其个性的辞赋。譬如:屈原是战国时期最有个性的诗人,其《离骚》乃最有个性的骚体赋,通篇宣泄愤懑、一吐为快,从不“徵圣宗经”。

《荀子赋篇》(作者-荀况)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欤?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欤?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欤?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欤?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欤?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

皇天隆物,以示施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武以贤。涽涽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行义以正,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泰宁。臣愚不识,愿问其名。

曰:“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胜敌者邪?法禹舜而能弇迹者邪?行为动静待之而后适者邪?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百姓待之而后宁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明达纯粹而无疵也,夫是之谓君子之知。”

有物于此,居则周静致下,动则綦高以钜,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大参天地,德厚尧禹,精微乎毫毛,而充盈乎大寓。忽兮其极之远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德厚而不捐,五采备而成文,往来惛惫,通于大神,出入甚极,莫知其门。天下失之则灭,得之则存。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

曰:“此夫大而不塞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却穴而不逼者与?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往来惛惫,而不可为固塞者与?暴至杀伤,而不亿忌者与?功被天下,而不私置者与?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

有物于此,㒩㒩兮其状,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名号不美,与“暴”为邻。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弃其耆老,收其后世。人属所利,飞鸟所害。臣愚不识,请占之五泰。

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始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幽闇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见谓从横。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贰兵。道德纯备,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千岁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学,天不忘也。圣人共手,时几将矣。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仁人绌约,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谗人服矣。」

琁、玉、瑶、珠,不知佩也,杂布与帛,不知异也。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维其同!

〔二〕宋玉

宋玉,又名子渊,汉族,楚国人,曾事楚顷襄王,据《襄阳耆旧记》“卷第一·人物”记载:「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冢。」宋玉,生于屈原之后,相传为屈原弟子,好辞赋,为战国后期继屈原之后的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由宋玉而来。相传,宋玉所作辞赋甚多,最早据《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所载,有赋16篇,惜多亡佚。现今,其存世作品有:(1)《九辩》、《招魂》两篇,见于王逸《楚辞章句》;(2)《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5篇,见于萧统《文选》;(3)《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6篇,见于章樵《古文苑》;(4)《高唐对》、《微咏赋》、《郢中对》3篇,见于明代刘节《广文选》。以上凡计16篇,但这些作品真伪相杂,难以考定确为宋玉所做,可信而无异议者仅《九辩》1篇,其他皆疑为他人所作,比如最具争议的《招魂》,大多数人认为乃屈原之作。至于《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赋篇,亦有人提出质疑。宋玉承屈原,其辞赋既有细腻工致的物象描绘,又有自然贴切的抒情写景,而其成就逊色于屈原,然则在楚辞与汉赋之间,宋玉承前启后,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后世尊称屈原、宋玉为“屈宋”。

宋玉《大言赋》曰:「楚襄王与唐勒、景差、宋玉游於阳云之台。王曰:“能为寡人大言者上座。”王因唏曰:“操是太阿剥一世,流血冲天,车不可以厉。”至唐勒,曰:“壮士愤兮绝天维,北斗戾兮太山夷。”至景差曰:“校士猛毅皋陶嘻,大笑至兮摧覆思。锯牙云,甚大,吐舌万里唾一世。”至宋玉,曰:“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王曰:“未也。”玉曰:“并吞四夷,饮枯河海;跋越九州,无所容止;身大四塞,愁不可长。据地分天,迫不得仰”。」

宋玉的《大言赋》似乎比其《神女赋》、《高唐赋》还要出名,从具体的案例可窥测之,譬如:毛泽东很喜欢《大言赋》的那股气韵,并亲自手书了宋玉《大言赋》的简版:「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三〕枚乘

枚乘(□-前140),汉族,字叔,西汉辞赋家。秦建治时古淮阴(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镇)人,“枚乘故居”位于河下镇萧湖畔,唐代诗人赵嘏也生于楚州区河下附近,赵嘏留有“家在枚皋旧宅边”的诗句,枚皋即枚乘之子。旧时的淮安城,即今楚州,乃古大运河畔的一座重要城市,为运河四都之一。枚乘,显名于“七国之乱”中前后两次上谏吴王——他曾做过吴王刘濞、梁王刘武的文学侍从,七国之乱前,曾上书谏阻吴王起兵;七国叛乱中,又上书劝谏吴王罢兵,但是吴王皆未采纳。汉景帝时,拜其为弘农都尉,可枚乘并不喜欢当官,便以病去官。当汉武帝即位后,再次征之,因年老,死于中途之“安车蒲轮”。枚乘的文学成主要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今仅存《七发》、《柳赋》、《菟园赋》三篇,其中后两篇疑为伪托之作。枚乘辞赋的代表作《七发》,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这篇讽谕性辞赋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枚乘在辞赋中所创造的主客问答的形式,成为后世辞赋的一种文体定式,谓之以“七体”。《七发》之“观涛”一节,繁音促节,气壮神旺而怵目惊心,且看:

「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颙颙昂昂,椐椐彊彊,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当者坏。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回翔青篾,衔枚檀桓。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篲扶桑,横奔似雷行。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混混庉庉,声如雷鼓。发怒庢沓,清升逾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汩潺湲,披扬流洒。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闇凄怆焉。此天下怪异诡观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摘自枚乘《七发》)

〔四〕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前179年-□),西汉大辞赋家(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汉族,蜀郡人(一说为今四川省成都人,另一说为今四川南充蓬安人),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他与卓文君的私奔故事也广为流传。司马相如,20多岁时买了个官——汉景帝身边的武骑常侍,他是个不钟情于做官的人,而景帝又恰恰不好辞赋,这情形大有事与愿违之感。有一次,梁孝王刘武来朝,司马相如得以结交了当时的一些辞赋家,诸如邹阳、枚乘、庄忌等。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此时,他为梁王写了《子虚赋》。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回家乡四川临邛,生活清贫。尔后,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即位以后,偶然间,刘彻看到《子虚赋》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不能和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蜀人——杨得意,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大喜,召之进京,司马相如说「子虚赋,只是写诸侯打猎的事,请允我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即《子虚赋》的姊妹篇《上林赋》。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开创了汉代大赋的新格局。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封为郎。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子虚赋》、《上林赋》等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艺文志》著录“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现存《子虚赋》、《天子游猎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6篇,另有《梨赋》、《鱼葅赋》、《梓山赋》3篇仅存篇名;《隋书·经籍志》有《司马相如集》1卷,已散佚;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长门赋》是司马相如最著名的一篇,《史记》中未载此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有人疑为后人伪作。司马相如赋,不但结构宏伟、词藻富丽堂皇,而且讲究绘声绘色、有声有色,还极大程度地利用了汉字的构造特点,在字形排列上视觉强烈,例如:几十个山字头、鱼字旁,草字头等等的连用。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奠基人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美学家(司马相如,还充分地探索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扬雄说:「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评价:「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五〕贾谊

贾谊(前200-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骚体赋的代表作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贾谊短暂的一生,多有经典之作,主要成就为散文和辞赋两类,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六〕王褒

王褒:字子渊,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辞赋家(尤其是汉代写咏物小赋的代表作家),生活于西汉年间,生卒年失载,其文学创作活动主要在汉宣帝在位时期(前73-前49年),四川资中人(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墨池坝)。汉宣帝,信神仙、好游猎而听信方士之言,委派在京中任职不久的王褒回益州,去祭祀传闻的“金马碧鸡之宝”,不料途中染病,未得医治即死于中途。王褒的辞赋对后世是颇具影响的,至今存有《甘泉赋》《洞箫赋》等16篇,与扬雄并称“渊云”。明代的杨慎,其所辑的《全蜀艺文志》选有王褒的作品,且作有《王子渊祠》诗:「伟晔灵芝发秀翘,子渊擒藻谈天朝。汉皇不赏贤臣颂,只教宫人咏洞萧。」该诗赞誉了王褒的辞赋才华,的确,王褒特别善于“咏物小赋”,这方面他的代表作有《洞萧赋》。洞萧,是古代音域清幽的排萧,宫廷和民间都广泛使用,譬如:《洞萧赋》云:「朝露清冷而陨其测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戏翱翔乎其颠。秋绸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处幽隐而奥屏兮,密漠油以獭掺。」

〔七〕班固

班固(建武八年-永元四年、或公元32年-92年),汉族,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史学家班彪之子,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东汉前期最著名的辞赋家)。班固自幼聪慧,9岁能诵读诗赋,13岁时入洛阳太学。班固,因征匈奴兵败而受牵连,死于狱中。著有《汉书》、《白虎通德论》。班固,亦善辞赋,他是东汉最著名的辞赋家之一,著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封燕然山铭》等。班固《两都赋》,完全模仿司马相如、扬雄,是西汉大赋的继续,续开了京都赋的题材广度。继之,张衡写《二京赋》、左思写《三都赋》,都受其影响。《幽通赋》仿《楚辞》,《答宾戏》仿东方朔《答客难》和扬雄《解嘲》。班固认为汉赋源于古诗,是“雅颂之亚”、“炳焉与三代同风”。

〔八〕张衡

张衡(建初三年-永和四年、或(公元78-139年),汉族,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说:「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辞赋家,著有《二京赋》《思玄赋》《温泉赋》《归田赋》等20多篇辞义俱佳的赋作。张衡对辞赋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谨,其耗费10年时间而成的《二京赋》,兼有讽刺时弊的味道,这点成就了这篇大赋较高的思想性。此外,他的《思玄赋》像一篇优雅的科学幻想诗。

〔九〕扬雄

扬雄(前53-18年),汉族,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官吏型学者。少好学,为人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奏以《甘泉赋》《河东赋》等。汉成帝、王莽时期在朝任官。写有《太玄》、《法言》、《方言》、《训纂篇》。早年,扬雄极其服膺司马相如,《汉书·扬雄传》说「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他仿司马相如之《子虚赋》和《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诸赋,为崩溃前夕的西汉王朝粉饰太平,但后世仍把他俩并称为“扬马”。晚年,在《法言·吾子》中,扬雄说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和“壮夫不为”之举,扬雄还承认他早年的赋和司马相如的都是似讽而实劝,实际上这开启了一种辞赋批判文学的先河。另外,还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的观点。扬雄的抒情赋比其大赋有个性,诸如《解嘲》、《逐贫赋》和《酒箴》等。《酒箴》是一篇咏物赋,《解嘲》受东方朔《答客难》的影响,而《逐贫赋》则是别具一格的小赋,多用四字句,构思新颖。另外,他还仿效屈原楚辞,写有《反离骚》、《广骚》和《畔牢愁》等,后两篇今仅存篇目。

〔十〕王延寿

王延寿,字文考(或:子山),东汉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辞赋家。楚辞学家王逸之子,曾周游鲁国,年仅20多岁溺死于湘水。王延寿的赋作,存有《鲁灵光殿赋》、《梦赋》和《王孙赋》三篇杰作。其中,《鲁灵光殿赋》,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长歌大赋相媲美,从而在《文心雕龙·诠赋》中,王延寿赢得了魏晋以前十家“辞赋之英杰”的地位。与王延寿同时期的蔡邕也写了同题辞赋,但见到王延寿《灵光殿赋》后,自愧弗如,遂焚己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60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