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湖畔派”的代表人物?

谁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湖畔派”的代表人物?,第1张

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 ,雪莱 ,萨缪尔·柯勒律治,拜伦,彭斯,布莱克、华兹华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英国出现过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等拜伦(《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创作代表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体现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雪莱(1792年—1822年)生于古老贵族家庭

"The Tyger"是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于1794年创作的一首诗歌,也是他的诗集《Songs of Experience》(经验之歌)中的一部分。以下是"The Tyger"的作品分析:

                                   

该诗的主题是关于天性和创造的探究。布莱克通过对老虎这一强大而神秘的动物的描写,暗示了生命中的奇妙和神秘之处。诗歌中的老虎被描绘成一个充满力量和美丽的创造物,同时也是恐怖和破坏的象征。

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规则是ABAB格式的四行诗,每行有6个音节。通过这种规则的运用,布莱克让诗歌在听起来优美动听的同时,也更好地呈现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布莱克在诗歌中使用了许多隐喻和象征手法,如老虎代表着自然中的力量和神秘之处,锤子和铁砧代表着创造和形成的过程。这些象征和隐喻通过精细的运用,更好地传达出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总的来说,"The Tyger"是一首富有哲学意义的诗歌,探讨了人类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探究和思考。通过布莱克独特的艺术手法,诗歌传达出了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于创造之神的探究。

                                   

可惜我在远行的路上,否则,能像看**时那样泡一壶香茶就好了

怪怪的片头寄语,不祥和死亡,似乎便给该片定了调子。

法国诗人亨利·米修(1899-1984),离群索居的超现实主义者,还是位画家。他借助东方神秘主义与迷幻药进行颠覆性写作,其诗歌直接呈现个体的潜意识与神话原型,语言不再是表达或修饰的工具,而成为映射另一种维度的存在的镜子。

这位诗人太有趣了,分享下他的《我从遥远的国度写信给你》中一段话:

威廉·布莱克(约翰尼·德普 饰)父母刚刚离世,未婚妻也离他而去。他坐在驶往西部的火车上,看上去有些孤独。

窗外的景色变成森林,有被废弃的破马车,接着是苍茫的落基山脉、荒凉的戈壁盆地、而后,稍露翠色的山丘起伏着绵延着去向天边。

威廉·布莱克眼前的乘客起初都是些温文尔雅、衣着得体的城市人;然后换成一批装扮一般的乡下人,开始用异样目光打量这个身穿定制格子西装三件套的年轻人——中长发、金丝边眼镜、嘴上涂着唇膏、目光拘谨又不安;最后,满车厢都换成了面红耳赤、不修边幅的糙人,他们手里握着枪,从窗口齐射旷野里的野牛。

一阵枪鸣后,尼尔杨的电吉他响起,荧幕上出现用白色枯骨摆成的片名“dead man”。嗯,这隐喻依旧不祥。

很感谢贾木许未对影片着色,让我跟随威廉·布莱克魂游那段侵略和罪孽的 历史 ,在迷惘和奔波中找到自我。灵魂的旅程,本色该是混沌又纯净的黑白光影。

威廉·布莱克抵达西部小镇麦逊,又一处标志着现代文明完成对印第安侵略之地。走上街道,他的脸在阳光惨白下毫无血色。街上泥泞肮脏,人们衣衫褴褛,破败的铺子、散落的牛骨甚至人骨骷髅,婴儿不敢哭泣,而妓女和嫖客就在街边做起肮脏之事

迪金森金属工厂就在街道的尽头,威廉·布莱克此行要去那里做会计。可是他被赶了出来。他的谈吐和穿着遭到了歇斯底里的嘲笑,他还被工厂老板迪金森用枪指着脑袋。

他沮丧地来到酒馆买酒,在那儿他看见卖花女被醉汉推倒在门外的烂泥地里,他与这美丽的卖花女一夜情时,女孩儿的前男友闯进来,子弹穿过女郎的胸膛嵌进了威廉·布莱克的胸口,他用女孩儿枕下的手枪杀了那男子,骑上他的马,任由马将他带往郊外。

再醒来,布莱克遇到了“Nobody”,一个童年被掳去英国的混血土著。Nobody正试图用刀挖出布莱克胸口的子弹,但因子弹嵌入太深未果(这预示布莱克的肉体注定死亡)。

听到布莱克的名字后,Nobody固执地认为他就是那位用诗歌给他力量的诗人威廉·布莱克,不再称呼他为“愚蠢的白人”,而是激动不已的吟着威廉·布莱克的诗:

诗句出自布莱克的《天真预言》。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是个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后期作品有浓重的宗教神秘色彩。他还是个雕刻家和画家。他思想上稍有离经叛道(赞扬法国大革命和地狱撒旦)。布莱克的诗歌在生时并没有给他带来赫赫名声,却在死后让他备受推崇。

不过,我们的主人公布莱克不谙诗歌,他感到迷惑不解,却只能跟随Nobody一步步走进树林和深谷。他们机智地杀死了三个凶恶的流浪汉,受一路的遭遇和伤势影响,布莱克的精神世界一点点发生着改变。直至Nobody用颜料在他脸上画上闪电图案并戴着他的眼镜不辞而别,翌日醒来,布莱克看到的是一个新的世界。

后来当他背着阳光现身,平静温柔地回答"是的,我是威廉布莱克,你们知道我的诗么?",同时射杀追捕而来的两名光头警察时,似乎那个给人力量的诗人布莱克,在主人公身上苏醒了,他将从此以枪为舌,用血写诗。这对光头警察中有一个一头栽倒在木柴炭火的中心,看起来极像神像的样子。

再度邂逅Nobody,他说要带布莱克去灵魂的归处,他们来到白人牧师的易物所换购木舟,牧师毫不掩饰对Nobody的歧视、并认出了已经攀升到天价赏金的布莱克。布莱克用他的“诗歌”洗礼了牧师,在河畔一枪击杀了又一名警察时,他又中了枪,这让他流血不止。

此后,**则变得更加迷幻和诗意,特别是两人穿过河流进入部落,布莱克游离间所见的人与物,不知是真实还是虚幻。

直至最后Nobody把已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威廉·布莱克放进小船推向河中,对他说:“这个世界人们不会再想起你。”小船离开河岸时,布莱克远远看到,在最后的杀戮中,Nobody和恶徒甚至争相死亡。小船慢慢地飘向河流深处的灵魂归宿,那一刻布莱克会感觉到自己的静止,只有天空在转动。

就像片头来时的火车上,那个满脸烟灰的炉工跟布莱克说的那样:“当你在火车上,看着窗外是否会让你想起在船上的感觉?那晚上夜深人静,你躺在船上看着天空,水就在你身旁流过,和那些风景一样,你就会想:为何这些景物在移动,而船却是静止的?”

片中还有条副线,布莱克一开始杀死的卖花女男友恰好是工厂老板迪金森的儿子,迪金森因此雇佣了三个恶名昭著的赏金猎人追杀布莱克。

这三人皆是穷凶极恶之徒,尤其是威尔逊,传言他杀害父母并煮熟后吃掉。同行的年轻杀手因一语不合便被他背后射杀;路经两名光头警察尸体时,因那形态神圣像宗教符号而一脚将那光头踩扁;最后一名同伴也莫名其妙被他杀死,当他烧烤并啃食其手臂时,让人不禁猜想这个人到底死于喋喋不休还是威尔逊的腹中空空

全片通过处处设置又贯穿始终的暗喻,表达着对白人的鄙视和嘲讽:愚蠢、自私、混乱、残暴、破坏,就连牧师都如此道貌岸然;而印第安人反而平静、浪漫、热爱生活和拥抱自然。

然而,仰仗着工业文明的巨大威力,侵略和殖民洗劫并占有了这片广袤又西泽的土地。威廉·布莱克的魂归之旅,我看不到他的灵魂将往何处安放,亦如惨死于火枪厉炮之下的本属于这片土地的万千土著和生灵,一切都将不复,他们的灵魂回不到故乡。

尼尔杨的电吉他时而迷幻、时而低沉、时而愤怒,如泣如诉,夺人耳目。我却想起那曲著名的《最后的莫西干人》,伟大的遗留于世的土著艺人,身着古老装束,赤足行走在熟悉又陌生的他乡路,满目尽是异乡人。吹奏一曲悠长又悲凉的 历史 ,俯仰之间恍如隔世,神曲巍峨,时空流转,谁人可识曲中意呢

威廉·布莱克

威廉·布莱克(1757——1827)。许多学者视布莱克为英国浪漫主义时代的起点诗人,从他开始,英国文坛进入一个思潮澎湃的时期。但有人表示异议,这是因为他在世时几近无人知晓,对同时代人无实质影响,其主要诗人地位是20世纪的学者确立的。其次,布莱克笔法奇异,不像华兹华斯那样以朴实、平直的语言代表现代诗风。尤其是布莱克热衷于建立特有的思想体系,他提出并能以不同的姿态玩味许多激烈而深刻的文思。

威廉·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评论家曾指出华兹华斯是西方抒情诗坛两大革新者之一(另一位是彼特拉克),也是现代诗的鼻祖。在文学史上,以他为主、由柯尔律治参与写成的《抒情歌谣集》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诗集,因为它在题材、风格、思想等方面启动了现代诗歌的创作。其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795年之前、1795——1807、1807年之后,这里的中间阶段是他的颠峰期。

塞缪尔·柯尔律治

塞缪尔·柯尔律治(1772——1834)。生于英格兰的德文郡,与华兹华斯一样,也是少年丧父,后去伦敦寄读十年,又去剑桥上学。虽为名校学生,却是酒、妓、鸦片无一不沾,时常情绪激烈……柯尔律治的代表作常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友情诗或他所谓的“交谈诗”,另一类是象征诗或神秘诗。前者大致包括《伊俄勒斯之琴》、《这个菩提树的荫棚》、《霜夜》、《沮丧》和《致威廉·华兹华斯》等。后者主要指《老舟子吟》、《忽必烈汗》和《克里斯特贝尔》等。

乔治·戈登·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拜伦现象是19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体现了那个不朽时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和力量;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孤独的反抗意志,在上个世纪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非同凡响,以致改变着“社会结构、价值判断标准及文化面貌”。(罗素)这个独立不羁的天才,有博大的政治家的胸襟和哲人的才智。他的气质敏感而暴烈,感情深沉而细腻。但他也是个放浪形骸的公子、虚荣傲岸的爵爷和孤高悒郁的自我主义者。他崇尚伟大的精神,向往壮丽的事业,却被黑暗的时代所窒息。他的心是伤感的,他的叹息充斥了整个生涯……别的诗人编织梦想,他却曾被认为是梦想的本身,在诗、行动、人格之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他融入文学但又大于文学。他说两种情感即能限定他的实质:热爱自由,痛恨虚伪(政治的、宗教的、社会的、情爱的等),但他是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生来微跛,却爱四方漫游;身为贵族,充满等级观念,却又具有平民的反抗意识;他时而阴沉、焦躁,但更多时表现出和蔼、幽默或玩世的轻松;他崇尚自由,却坚守浪漫时代之前的古旧文体;他主观自信,却富有经验式的常识;他有强烈的男权中心意识,却常陷入他所谓的“女性思维”;他痛恨战争,但热衷于“争取自由的战役”。最后,他从物质和行动上投入战争,似乎是对他超越或毁弃文学文本而去用行动创造人生文本的诠释。

波西·比希·雪莱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因体现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莱诗中占中心位置。该诗剧分四幕,写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被缚与解放。该诗使雪莱的两大主题)——社会变革与人间情爱——交织互补,并配之以两条线索:普罗米修斯与朱庇特的善恶关系和他与亚细亚的分别与重逢。这两条线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来串连,由他来影响众神之命运,决定不同人物的胜败。这位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巨人吸引诗人,是因为他以美德抗暴,他基本代表完美人格,无私、无野心、无妒意,集人类灵智与永恒灵智为一体。雪莱写这首诗时不再过分强调外在变革,而更注重自我完善和爱的力量,不再涉及具体的政治自由,而聚焦于超然而又深厚的自由含意。因此,《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实际是理念诗,旨在展现理想生活的幻景,提供宇宙新生的启示。相对拜伦的现实革命精神而言,雪莱的革命概念更具理想色彩,因而也更彻底,是对现有世界方方面面的哲学否定。“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是雪莱对未来美好世界必将来临的预言,发人深省。雪莱还以抒情诗著称于世,继承华兹华斯的传统,以大自然入诗,《西风颂》、《云》、《致云雀》等作品,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辉。

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1795——1821)。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都寿命短暂,济慈最令人叹息,享年仅26岁,却留下许多精美的诗篇,包括莎翁与但丁在内的巨笔在那样年轻时尚未写出相当水平的作品。就诗艺,有人认为他是19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他不独属于浪漫主义,唯美派与颓废派都受到他的影响。尽管相对欧洲历史而言,济慈的影响力不及拜伦,但说到英国诗歌史,拜伦的声望则无法与济慈相比。与雪莱比较,济慈更愿以热心而冷眼的观者姿态绘制生活的戏剧画面,对在真实的生活中扮演各种角色的真人表现出艺术家的兴趣,他并不因至上的理想而厌弃有限的世事,而是以具体人间情感证实无限的存在。济慈在1818年的一封信中指出,华兹华斯较弥尔顿“更深刻。济慈发展了有关信念,认为人间是“造就灵魂的深谷”,除此无其他途径。有评论家认为,济慈的倾向是要发掘新的永久价值,他主要不是让我们相信世间充满苦难与压迫,而是让我们鼓足勇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充满欢乐、健康、自由。这些都属于他人,但只要争取,也能属于我们自己。济慈思想与艺术的精髓就是让我们有勇气相信他人是幸福的,并能为此感到由衷的喜悦。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主要诗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 他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的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797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