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浪漫主义电影及其特点?

什么是浪漫主义电影及其特点?,第1张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尤为突出)

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3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4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二)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一,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力求使艺术描写在外观上、细节上符合实际生活的形态、面貌和逻辑;二,注重典型化方法的运用,力求在艺术描写中,通过细节的真实表现生活的本质,规律;三,作家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抒感情,作品的思想倾向较为隐蔽。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后发起于18世纪西欧的艺术性和创新运动。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金钱万能罪恶的小说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属优秀作品。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狂飙突进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门艺术界限。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派别是海德堡派 。代表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视民间文学,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此外,霍夫曼、荷尔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他们抨击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发展和丰富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说中的代表司各特善于把历史事件和大胆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世纪初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义规范 ,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莱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充满了革命激情,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思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以波兰革命诗人A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革命诗人S裴多菲为代表 ,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逐步被现实主义文学所取代。

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60~70年代,一些在罗马的画家曾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格学院主义原则范围以外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画奇怪异常而最为突出,其《梦魔》一画着重刻画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国画家和诗人布莱克在基督教神话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精心构制的宇宙论,他的水彩画技巧精美绝伦。在后来一代的画家中康斯特布尔和泰纳把水彩画技法的鲜艳性和油彩结合使用。康斯特布尔画英国乡村景色,探索了大气的光和色的复杂性。泰纳发挥了光的自然效果,创造出有动力感的构图,使观众如历其境,似乎在随画面一起游动。在德国,风景画家龙格力图以象征手法把个人的心灵气质描绘为普通的自然灵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诚的宗教徒 ,他以高入云霄的一棵孤树或十字架之类形象来暗示自然和心灵的可敬可畏。在法国,采用历史和文学题材的主要浪漫主义画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进行实验外,他以雄健的笔力表现了他的感情。异国的主题,特别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热情洋溢地描绘动物生活的作品 ,反映了他和热里柯相似的兴趣,后者在选择当代事件作为创作题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诗歌隐秘地浸润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且不时以光与影、声与色、梦境与幻影的形式轻盈地溢升、映显事物的巨大荒凉与虚弱,生命的光焰与暗淡。当一部诗集如同受到指令般,不可思议地飞到某个有所准备的读者手中,他,或者她,通过阅读便可看到一张大幕稍稍拉起边角,一个鲜活空间由此露出一个包罗万象、四通八达的局部。这个微小,但其实与宇宙之浩瀚繁复同质的局部,一点儿也不亚于金庸在《天龙八部》中设置的“珍珑”棋局。所不同的是,我们进入诗歌并非要去破解什么难题,获取什么实利,而是为了体会生命绵长之气息,让水波的轻涌、微风的消散唤醒生存的觉悟,在内心和肌肤生出无限的战栗。这种阅读和体味,其实是将诗人的人生经验和领悟与自己印证,从而真切地互探生之奥义,寻求一种合乎人性的人生态度与方式。

  朋友从远方寄来两本威廉·布莱克的诗集,这是奇妙的枕边爱物。两书一为张炽恒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布莱克诗集》;一为杨苡译、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天真与经验之歌》。布莱克是我所尊崇的诗人之一,此话暂且不表,先说一段由他而生的书趣。

  几年前,我得到法国当代小说家勒·克莱齐奥23岁时创作的长篇小说《诉讼笔录》。有论者言,此书深度可与布莱克之诗相比,这话当然激起了我的阅读欲望。读毕,觉得小说的构想和某些章节非同凡响,不过与诗人相比,似仍有所不足。其后,又读克氏其他作品,深感他叙事技艺日进,而如《笔录》、《沙漠》,行文直比金石,充盈生命真气的作品日少。只剩得他小说主旨存在:即苦寻人在世界的归宿。不久,曾与一师友同至某小书店。他拣出一册小书,是法国**大师罗贝尔·布烈松的《**书写札记》。这位师友眼力与品位自不可怀疑,但打开书一看,作序者正是小说家勒·克莱齐奥!仿佛异地突遇老友,又生出别样欣喜。而作家之序,于我这不谙**艺术的盲者不啻明光一缕。如此连环指引,读书人多有所遇,或亦可称之为机缘。

  得知我已安全收得书册,朋友才松了一口气。她激动地说,这是位天才诗人,只是诗译过来味道淡寡了许多。通过电话——这个生于18世纪的诗人闻所未闻的通讯工具,朋友用英语朗颂了布莱克的《病玫瑰》一诗。这部《天真与经验之歌》乃铜版彩印,对于爱好诗人诗画作品的读者来说,可谓眼目盛宴。抚摩光滑书册,静听朋友颂出奇美音节,时间好像在回转倒流,通过多棱镜的过滤,凝成了一个幻动不已的球体,我一时痴了……

  1992年,上海福州路书店。一个头发长乱的青年在一大堆乱若河石的书中翻拣。他汗湿的手神奇地摸起《天真与经验之歌》,有些茫然地翻阅。书中的插图马上让他眼前一亮:几张铜版彩图立意神秘高远,饱蕴人世欢欣和痛楚的情绪。随意翻读其诗,这样的句子有如电光石火:我难道不是/一个像你一样的虻虫/你难道不是/一个像我一样的人……(《虻虫》杨苡译)与庄生梦蝶相比,此诗少了几分玄虚与逍遥,却多了几分真诚和痛苦。

  那本诗集也是杨苡所译,封面是紫红色的,书题“天真与经验之歌”几字衬有蓝底,底纹上下各烫一道金边,与上面“诗苑译丛”四个小烫金字呼应。这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5月出版发行的,书前附G·凯因斯的引言,其后是T·S·艾略特的《威廉·布莱克》一文。两文各有侧重,都值得爱诗者一读。与后来收到的译林版相比,此书不足之处是排印过密、彩印太少。然而,对于我而言,这又算得了什么那时,我正沉迷于瓦雷里、埃尔南德斯、安德莱德等人的幻美澄澈的诗境,布莱克如同叶芝一样,以相似的简洁有力的风格,飓风般突入我的阅读视野,使我这个诗歌学徒徘徊踟躇,难定去留。

  1757年,威廉·布莱克出生。他10岁习画,15岁进入雕版师詹姆·巴塞尔工作室。七年间,他在那里习得雕刻、蚀刻、点刻以及临摹技艺,很快成为那个时代最好的艺匠之一。布莱克12岁开始写诗,12岁至20岁间的诗作,由朋友们合资出版。这部《诗的素描》的出版,现在已被诗评家认为是18世纪后期诗坛头等大事之一。这就是说,仅仅是这些少作已使布莱克成为“浪漫主义复兴”的主要文学先驱之一了。张炽恒所译的《布莱克诗集》,选译了诗人多首少作,读来犹如清新之风拂面。而我在几年前有缘从书摊获得一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出版的《布莱克诗选》,素色硬壳封面、内有布莱克像及他的蚀刻插图,可惜都是黑白色。译者阵容强大,查良铮(穆旦)、袁可嘉、宋雪亭、黄雨石,皆为诗坛宿将或译界名家;诗选以诗人少作始,《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为脊,最后是布莱克的杂诗和深奥的断简残篇及嘉言选,勾勒了诗人的基本创作线索。“我要在水的明镜中/钩起一个个的幻梦”(《歌》查良铮译),这是布莱克写于20岁的诗句,斯人禀赋,由此可窥。

  张炽恒新译《布莱克诗集》比人文版的《诗选》更全面,除去以上内容,他还选译了布莱克的部分长诗片断和诗剧《爱德华三世》。译者就前辈的译诗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此,读者比较几家译诗,或许能接近“诗歌在翻译过程中丧失的那部分”。张氏在译者序中称,为此书之形成,他耗时15年,又说,忽视布莱克,对于诗歌读者是一个大的缺憾。事实上,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诗坛就撞击出布莱克隔世的吟咏。一则穆旦等人的诗作可证;二则,诗人“在一粒沙子里看见宇宙,/在一朵野花里看见天堂……”(《天真的预言》宋雪亭译)这样的名句,恐怕不仅是一代中国人听过。 ·

  布莱克的诗走向成熟后,风格更趋朴素。他以平朴的句子编织常见的意象,却构成一种奇妙深沉的诗境。那些简单的事物经由他的锤炼锻造,忽然通体透明,俨然混合着万物的形体。他的每—首诗都如出自深厚土壤之林木,枝叶果实看似单纯,却自成体系;诸诗合声,则有江河海洋之韵,又如多面纵深立体之晶体。

  简单地说,他的诗作在文字背后深隐着一种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在阳光下(阅读)显出淡淡的影子。影子的颤动如同少女的睫毛,却与大地最隐秘的律动合拍,而在视觉上只投下单纯的图案,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渐咀真味,每次读布莱克之诗,总给我难以穷尽的深邃感觉。这不是指他的作品晦涩,而是感到他的诗意永在变化和延展。比如《天真之歌》中的《牧童》、《羔羊》等节奏明快的诗章,深咀如剥洋葱,兴味无穷;比如那首读来令人流泪的《扫烟囱的孩子》,在现实层面上,与后来“通灵”诗人兰波《惊呆的孩子》一诗力度仿若,而意境则更为深远。

  布莱克一直生活在底层,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对此,艾略特这样评论:“对布莱克有利的条件大概包括这两种:即,他早年学徒习艺,不必接受任何的不需要的教育……另外,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雕版师,他没有什么向他敞开的从事新闻杂志和社会事业的门路。”艾略特一方面肯定布莱克“禀承了一种相当了解人性的能力,对文字和音乐有一种非凡的创新意识,而且有一种臆造幻象的天赋”;另一方面,他又说“神话学、神学与哲学的底子所导致的集聚便是但丁为什么是一个古典文豪,而布莱克却仅仅是一个天才诗人的原因之一”。尽管艾略特说造成这种结果,原因不在布莱克而在环境,却仍然无法让我信服——诗人各有走向语言秘境的方法,人人皆为但丁,显然不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我倒是想重提一下布莱克“臆造幻象的天赋”。1787年,布莱克心爱的弟弟罗伯特病重去世。布莱克不知疲倦地看护,据说有半个月没好好睡一下。在弟弟死后,他精疲力尽,连睡三天未醒。据说,就在罗伯特咽气时,布莱克的幻想才能竟使他看见“一解脱了的灵魂向天空升去,欢快地拍着他的双手”。据说,此后布莱克正为以何种形式出版他的诗集而不知如何是好时,罗伯特的亡灵给予他指示:在一块铜版上蚀刻诗与插图。布莱克的这种“装饰诗歌”充满了哲学和象征意味,这种形式,即使在今天也是令出版家惊诧的奇思妙想。诗人早期诗作已为世人肯定,晚年格言散文诗则为尼采、王尔德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参照,而他最负盛名,“幻觉和臆造”充沛的,则是《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从天真而经验,这是诗人对人世生活凝炼的概括。

  至译林版《天真与经验之歌》面世,十多年又过去了。杨苡在书后说书、说人、说事,简短却尽染沧桑。和十多年前的那个青年相比,我已快变成了一个胖子。而与我们相距二百年的诗人布莱克仿佛仍在诗句间沉思、臆造幻象。他逡巡于时间的多棱镜,如同一只老虎,偶尔对着这个喧嚣的时代转过头脸和身尾——是那么沉静、那么惊异……嗖地又远去了。让我们在他的名诗《老虎》中品味和捕捉那种神秘的意趣吧:

  老虎,老虎,你炽烈地发光,

  照得夜晚的森林灿烂辉煌;

  是什么样不朽的于或眼睛

  能把你一身惊人的匀称造成

  本文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e686d8010009g5html

《〔英国〕布莱克·咏春》经典诗文赏析

哦,披着露湿的卷发,你探首

露出早晨的明窗,往下凝视,

把你天使的目光投向我们吧,

这西方的岛屿在欢呼你,春天!

山峰正相互传告你的来临,

河谷在聆听;我们渴盼的眼睛

都仰望你明媚的天幕:出来呀,

让你的步履踏上我们的土地!

走过东方的山峦,让我们的风

吻你的香衣;让我们尝到

你的晨昏的呼吸; 把你的珠玉

铺撒在这苦恋着你的土地。

哦, 用你的柔指把她装扮起来;

轻轻吻着她的胸脯, 把金冠

戴上她软垂的头, 因为啊,

她处女的发辫已为你而束起!

(查良铮译)

题材的因袭, 贵在创新。 古今中外, 咏春的诗何其之多, 但在大多数诗人笔下, 旖旎的春光总是与叹红英易落, 感韶光易逝的伤春惜春之情交织在一起, 给春景蒙上了一层凄迷惆怅的阴影。 布莱克的这首咏春诗一反常情, 它用热情奔放的笔调, 斑烂绚丽的色彩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的生机勃勃景象以及自然界万物生灵翘首盼春的欢悦与 。

全诗共分四节, 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春天, 渲染了春意。

严冬方尽, 春宛如披着晨露的卷发少女向人间窥视。这起句的拟人化手法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因为春和少女都是青春和美的向征。 “探首”二字用得极为传神, 一位活泼可爱的春姑娘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跃然纸上了。 而“凝视”二字又将春写得深情专注, 充满对人间的爱。 春终于破冬而来, 于是, 诗人向春发出热情的呼唤: 愿春将她的烂漫春光投向人间大地。这苦雨多雾、 冬日漫漫的英伦三岛在热切地欢呼春之来临。

第二节, 诗人用生动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自然界盼春迎春的欢腾景象。 山峰在传告春的来临, 河谷在聆听春之脚步, 世人在仰望明媚的天空, 万物在企盼春天降临大地。这几行诗实在是把自然界写活了, 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诗人用 “传告”、 “聆听” 、 “仰望”、 “踏上”这组动词使画面一下飞动起来, 使读者感到了生命的萌动, 万物的复苏, 听到了春之喧哗, 领受到了春之欢乐。 它既有视象, 又有听感, 是一幅山、 水、 人的春景图;春之声, 春之色——音响与画面融为一体, 互相映衬, 撩拨着读者的心弦。

第三节中, 诗人乘兴用行云流水般的诗句继续热情歌唱,进一步展示春之美好和抒写内心的 。他用“香衣”、 “呼吸”和“珠玉”来渲染浓烈的春意,用“吻”、“尝”和“苦恋”来表达人间大地盼春的焦渴之情和无限的喜悦。

诗人写到这里,似乎已是笔酣墨畅,尽情地倾泻了内心的 ,但他仍觉意犹未尽。在最后一节中,他又用浪漫的笔调,把大地人格化为处女。春临之前,英国漫长的冬日已把大地变成了无以垦植的蛮荒之地。地上铺着厚厚的积雪,银装素裹,一片冰清玉洁。这种原始与纯洁不正是处女的特征么如今春回大地,冰雪消溶,大地的酥胸经春风一阵轻吻,便萌发出了生命的芳芽——“她处女的发辫”已为春而束起。她渴望春风春光为她戴上“金冠”——让她焕发生机,开出绚烂的花朵。

“返归自然,返归人的心灵”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布莱克是一位对自然有着独特感受的浪漫派诗人。他热爱自然,把自然视为人的精神的象征。这种讴歌自然,赞美欢乐的思想是与当时社会提倡的“理性”约束,教会强加于人们的禁欲观点背道而驰的,这使布莱克成了十八世纪浪漫派的先驱。

基调明朗,热情奔放,充满欢乐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善于运用形象。大量的比喻和奇丽的想象使这首诗神韵飞动,充满活力。它不是静物写生而是动态描写。自然界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是活泼跳跃,生气勃勃的,是生命的象征。

这首四行体抒情曲层次分明,诗的内在感情随着诗节层层递增。这诗有音乐、有色彩、有亮度,充满欢悦、 和美,体现出诗人热爱人间风物的入世精神。

(刘崇丽)

编辑本段Taylor基本资料  

Taylor Lautner

姓名:Taylor Lautner 中文译名:泰勒·洛特纳 / 泰勒·洛特 全名:Taylor Daniel Lautner(泰勒·丹尼尔·洛特纳) 昵称:Tay Tay(泰泰) 生日:1992年02月11日 出生地:美国密西根州大瀑布城(Grand Rapids, Michigan) 星座:水瓶座 发色:黑色 职业:演员 专长:空手道、橄榄球 身高:181左右(还在成长) 入行:2001至今 

与Kristen因拍摄Twilight而成为好友

妹妹:Makena Lautner 前任女友:Sara Hicks(高中时期)、Selena Gomez、Taylor Swift 亲密好友:Taylor Dooley,Demi Lovato, Kristen Stewart、Nikki Reed、Alex Meraz、Robert Pattinson 关于Taylor你应该要知道的:  他的父亲Daniel是一家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他的母亲Deborah在一间软件开发公司工作; "Lautner"这个姓氏具有德国血统; 他在《暮光之城》系列中的长发造型其实是个假发头套; 他最喜欢的演员包括丹泽尔·华盛顿、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和马特·达蒙; 他最喜欢的乐队是U2和莱昂国王; 他最喜欢的**包括《谍影重重》系列、《角斗士》、《怒火救援》; 文艺爱情片《恋恋笔记本》曾令他觉得自己很脆弱,因为他看哭了; 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美国偶像; 他最喜欢的颜色是浅蓝色; 他最喜欢吃墨西哥菜和中餐; 他对于美式橄榄球、棒球、篮球都十分擅长,橄榄球他可以在进攻和防守中来回跑动,棒球他则担当中外场手和二垒手; 同时他是hip-hop舞蹈小组LA Hip Kids和Hot Shots的成员; 他的微笑是他的标志,他很爱笑; 他与Dakota Fanning及Victoria Justice也份属好友; 平时他还喜欢和自己的朋友,曾经在《立体小奇兵》中和他合作的泰勒·杜蕾(Taylor Dooley)一起在洛杉矶的家里拍摄和制作home movies; 他认为浪漫不止是鲜花和礼物,更应该是和恋人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分享的默契 编辑本段Taylor个人简介  

Taylor Lautner

1992年出生的泰勒·洛特纳面容阳光、身材健硕,带着一股桀骜不驯的气质。出生在美国密西根州的泰勒·洛特纳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会经历成功,6岁开始学习空手道,赢得了不少奖项,12岁时更赢得了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冠军。泰勒·洛特纳自2008年开始在系列**《暮光之城》中饰演第二男主角狼人雅各布·布莱克,并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速积聚了大量人气。**制片人盖伊·奥瑟瑞认为,无论是《暮光之城》原著中狼人雅各布·布莱克的人物感觉,还是整部**试图营造新鲜感的初衷,泰勒·洛特纳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随着《暮光之城》系列创造票房奇迹,人气飙升的泰勒·洛特纳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片酬最高的青少年演员[1],他的梦想是成为马特·达蒙那样的动作明星。 编辑本段Taylor星路历程 Taylor童年经历  泰勒·洛特纳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大瀑布城,是个融合了法国、荷兰、德国和美国印第安原住民血统的超级混血儿。泰勒出生以来从未停止过折腾:6岁以前学会一边奔跑一边往其他孩子的领口里塞雪球;6岁之后被父母送去FABIANO空手道专修学校学习空手道,成为密西根州大瀑布城幼稚园及私立小学的无敌打手。不过,泰勒的打架艺术并未落实到其他可怜的小同学的身上,当年的老师可以做证:“他是个听话的孩子,只是偶尔掀翻桌子帮助老师教训那些坏学生。”8岁之前,他已是世界空手道协会会员,代表美国出战世界空手道协会12岁以下级别的比赛,连夺世界组、兵器组等3项冠军。接下来的几年,泰勒在空手道锦标赛赢得不少奖项。在FABIANO空手道学校的日子里,泰勒极具天赋的武艺,很快让他得到了师从世界空手道冠军迈克·卡特(Mike Chat)的机会。 Taylor入行经过  

年轻的Taylor

泰勒的空手道教练迈克·卡特说服他去洛杉矶试镜汉堡王的广告,结果泰勒获得了成功。泰勒非常喜欢这次经历,并对他的父母说他想从事演艺生涯,虽然一开始不怎么顺利,但他很享受追求演艺生活的过程和从中取得某些经验。从此泰勒和他的家人开始往返来回于密歇根州和加州之间,以便泰勒能经常参加好莱坞一些影视剧配角的试镜。随着往复的旅行和机票价格的超支,泰勒一家经过艰难的决定,在泰勒10岁那年搬到洛杉矶方便他能专职于演艺事业。尽管远离朋友、背井离乡十分艰苦,但这次搬家使泰勒在业余时间对橄榄球和棒球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他在这两个运动项目上也取得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泰勒也没有忘记持续练习空手道,2003年,年仅11岁的泰勒在NASKA黑带公开赛中排名第一;12岁的时候,他已经赢得了包括Junior World世界冠军在内的3个世界青少年黑带冠军头衔。 当所有人都以为泰勒将在闪转腾挪中度过这一辈子时,他对表演的爱好又让他在12岁之后彻底转入了另一人生方向。他的妹妹玛科娜曾说:“哥哥是全家人最琢磨不透的人,因为他可以在任何环境中找到自己最合适的位置,而不是像其他同龄人那样成天抱怨。”由此透露的信息是:泰勒短暂的童年被空手道包围,并非出自其个人的真实喜好,但他却能用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到极致,而在长大之后逐渐具备选择的权力时,他同样能把自己钟爱的表演事业做好。 Taylor演艺经历  泰勒在2001年开始演戏,首个角色是在**《绝命复制人》中出演影片主角Kismet的童年。之后泰勒在电视剧集《夏日乐园》、《伯尼麦克秀》都有出演角色。 2004年,泰勒分别出演了《我的太太和孩子》、《尼克和杰西卡的变换时间》等电视剧集和真人秀节目。除了在电视节目中的成功演出以外,泰勒在配音方面也有很出色的表现,成功完成了卡通片《幽灵丹尼》的配音工作之后,又为《太空猿在海角》录制了两集配音。 

Taylor身材健硕

2005年,13岁的泰勒在演艺事业上有了重大突破,他获得了出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导演执导的影片《立体小奇兵:鲨鱼男孩与岩浆女孩》的机会,饰演主角鲨鱼男孩,他在德克萨斯的外景地开心的度过了三个月。这是一部3D立体**,在这里泰勒展现了深厚的武术天份。在几个月后,泰勒试镜成功并得到了《儿女一箩筐2》中Eliot的角色,Eliot是Baker一家竞争者的儿子。但即使泰勒在演艺世界里有不错的成绩,他也没有忽略他的学业。 2008年10月,泰勒在《我以我为敌》里饰演男主角Christian Slater的儿子。之后泰勒在吸血鬼**《暮光之城:暮色》里饰演狼人雅各布·布莱克,接下来在《暮光之城2:新月》、《暮光之城3:月食》等一系列**续集中泰勒继续出演雅各布·布莱克一角,并升格做第二男主角。从《暮光之城2:新月》开始,泰勒饰演的狼人雅各布和吸血鬼爱德华竞争,同人类女孩贝拉展开三角恋情故事,泰勒饰演的狼人别有一番男人味,在他身上散发着年轻调皮而又让人轻松的温情与友爱。泰勒在**中展示了健硕的肌肉和完美的身材,引得银幕下很多女观众尖叫声连连,给**增色不少。尽管泰勒演绎的肌肉狼人形象非常到位,但是泰勒说这个角色也是来之不易,拼命健身自然必不可少。 

《绑架》片场照

2010年2月,泰勒参演的浪漫爱情巨片《情人节》上映,在影片中他和乡村小天后泰勒·斯威夫特饰演一对学生情侣。 泰勒目前正在拍摄惊险动作片《绑架》,该片是为人气偶像泰勒量身定做的,由经常导演硬派动作**的好莱坞导演约翰·辛格尔顿执导,该片已于2010年7月12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开机拍摄,狮门**公司将和Gotham集团、Vertigo娱乐公司以及泰勒的Tailor Made制片公司联合制作该片。泰勒在片中饰演一个身负重担的少年,他的女友则由著名歌手菲尔·柯林斯之女、21岁的的莉莉·柯林斯出演。 泰勒目前的片约还包括《暮光之城》系列的最后两集,玩具**《弹力强人阿姆斯特朗》,泰勒还被传是《坎昆》、《强尼大冒险》等一系列青少年题材动作影片的人选,看来他的动作明星之梦并不遥远。 虽然泰勒之后还会继续参与**的演出,但他也不排斥做一名编剧或者导演。不管怎样,这是一个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做的很出色的活力少年。 编辑本段Taylor影视作品**作品  

《暮光之城3:月食》剧照

2012《弹力强人阿姆斯特朗》(Stretch Armstrong)[未开拍] 2012《暮光之城Ⅳ破晓(下)》(Breaking Dawn - Part 2)[北美2012年11月16日上映] 2011《绑架》(Abduction)[拍摄中] 2011《暮光之城Ⅳ破晓(上)》(Breaking Dawn - Part 1)[北美2011年11月18日上映] 2010《暮光之城Ⅲ月食》(Eclipse)饰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ck) 2010《情人节》(Valentine's Day)饰威利(Willy) 2009《他没那么喜欢你》(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 )饰配角(没给名字) 2009《暮光之城Ⅱ新月》(New Moon)饰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ck) 2008《暮光之城Ⅰ暮色》(Twilight)饰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ck) 2005《儿女一箩筐Ⅱ》(Cheaper by the DozenⅡ)饰埃洛特(Eliot) 2005《立体小奇兵:鲨鱼男孩与岩浆女孩》(The Adventures of Sharkboy and Lavagirl)饰鲨鱼男孩(Sharkboy) 2001《绝命复制人》(Shadow Fury)饰凯斯麦特童年(Kismet Child) 电视作品  

《我以我为敌》剧照

2008《我以我为敌》(My Own Worst Enemy)饰杰克斯皮维(Jack Spivey) 2006《恋爱公司》(Love, Inc)饰奥利弗(Oliver) 2004《我的太太和孩子》(My Wife and Kids)饰泰隆(Tyrone) 2004《夏日乐园》(Summerland)饰海滩男孩(Boy on Beach) 2004《尼克和杰西卡的变换时间》(The Nick & Jessica Variety Hour)饰Mouseketeer 2003《伯尼·麦克秀》(The Bernie Mac Show)饰亚伦(Aaron) 编辑本段Taylor配音作品  

Tay Tay

2006《他是个恶霸,查理布朗》(He's a Bully, Charlie Brown) 2005《太空英雄鸭》(Duck Dodgers) 2004《搞鬼小飞侠(幽灵丹尼)》(Danny Phantom) 2002《太空猿在海角》(What's New, Scooby-Doo) 编辑本段Taylor个人荣誉获奖  2010年美国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幻想类**男演员《暮光之城2:新月》 最性感男星 最佳红毯时尚icon—男星 最佳笑容  

人民选择奖颁奖现场

2010年美国儿童选择奖 最受欢迎**男演员《暮光之城2:新月》 最受欢迎银幕情侣:泰勒·洛特纳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暮光之城2:新月》 2010年第36届美国人民选择奖 最佳突破男影星《暮光之城2:新月》 最受欢迎银幕团队: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罗伯特·帕丁森、泰勒·洛特纳《暮光之城2:新月》 2009年美国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新面孔男演员《暮光之城:暮色》 2009年美国《人物》杂志 入选"全球最美丽100人"之一 2009年英国《帝国》**杂志 读者票选"50个最性感男星"排名第35位 提名  

出席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2010年MTV**奖 最佳影片《暮光之城2:新月》 2010年第36届科幻**土星奖 最佳青少年演员《暮光之城2:新月》 2010年青年演员奖 最佳男主角(剧情类)《暮光之城2:新月》 2009年MTV**奖 最佳影片《暮光之城:暮色》 2006年青年演员奖 最佳男主角(喜剧或戏剧类)《立体小奇兵:鲨鱼男孩与岩浆女孩》 编辑本段Taylor私人生活  泰勒·洛特纳拍摄《新月》时与美国甜心赛琳娜·戈麦斯交往,于2009年6月分手。赛琳娜·戈麦斯说:“他现在是我的好朋友之一,我现在是单身。”一名知情人透露给Usmagazine网站,这对年轻的情侣决定分手,原因是“他们都真的太忙了”。 

赛琳娜·戈麦斯

泰勒·洛特纳在出演《情人节》这部**时与乡村小天后泰勒·斯威夫特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但短短持续了三个月,泰勒·洛特纳似乎爱女友更深一些,总是设法呆在女友身边,但是泰勒·斯威夫特却做不到这一点,两人的感情很难进展下去。所以两人的关系短短持续了三个月而宣布分手。

平民天后 总统千金欧游记

水瓶座 成为简奥斯汀

调情魔师 简爱

心火 爱玛

K歌情人 恋爱假期

BJ琼斯日记12 英国恋物语艾玛

偷心 木头美人

诺丁山 四个婚礼一个葬礼

赎罪 傲慢与偏见

公爵夫人 谢利

我之前的五位女友 青春爱欲吻

野孩子 灰姑娘的玻璃手机

冷山 真爱之吻(英美合拍)

南方与北方 锦绣佳人

以上都是看过的觉得不错的英国**,推荐给楼主,希望喜欢。

英美合拍的不少,在英国拍的也不少,下面这些都和英国有关系

《恋爱假期》————————演员是:卡梅隆·迪娅兹CameronDiaz凯特·温斯莱特KateWinslet裘德·洛JudeLaw杰克·布莱克JackBlack。作曲是hanszimmer,里面的配乐都超好听。景色也很不错

《K歌情人/共谱恋曲MusicandLyrics》(2007)————休·格兰特和德鲁·巴里摩尔

《BJ琼斯日记》12——————我很喜欢的一部**

《英国恋物语艾玛》——————也很可爱

〔英国〕布莱克《病玫瑰》爱情诗鉴赏

〔英国〕 布莱克

玫瑰呀,你病了!

在风暴呼号中,

乘着黑夜飞来了

看不见的蛀虫。

找到了你的床,

钻进红的欢乐中,

他秘密的黑的爱,

毁了你的生命。

(飞白 译)

威廉·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版画家。自幼跟一位雕版画家当学徒,后来以刻制版画为生。他少年时代开始写诗,因无人出版,只好自己刻在铜版上出版。他一生的主要作品有《天真之歌》等五本诗集,他的诗以清新的歌谣体和奔放的无韵体抒写理想和生活,有热情、重想象,开浪漫主义诗歌的先声,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布莱克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诗人,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人和大自然的感情。《病玫瑰》这首诗是写给他妻子的。她很爱诗人,但喜欢嫉妒,怀疑丈夫有外遇,布莱克因此写了这首诗来规劝她。

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在于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深沉的爱,他像兄长劝说小妹,又像医生劝说病人那样,婉转含蓄地道出了妻子的致命弱点。“玫瑰”一般是用来象征爱情和恋人的,诗人把妻子比作“病玫瑰”,并以此为题,可见他对妻子是一往情深、十分爱怜的,也为整个诗篇定下了基调。然后,用“蛀虫”来象征嫉妒,而嫉妒又是无影无形的,它的到来必定给妻子的心灵带来一片黑暗,使她平静的内心顿起波澜,“风暴呼号”! 这蛀虫得意于自己的栖身之所,伺机钻进了一颗深爱丈夫的赤红之心。诗到这里,可以说诗人已经很清楚明白地指出了“嫉妒”的害处——它对人的蚕噬是摸不着、看不见的。

但诗人又怕伤了妻子的自尊心,他设身处地站在妻子的角度把嫉妒看作是妻子自爱、自卫的手段,而这隐藏在内心的过分的自爱,会像人因充血而死一样反而会“毁了你的生命”。诗人小心翼翼,含蓄委婉而又情真意切地劝解了妻子,以“无我之境”尽抒“有我之情”。

整首诗用的都是比喻和象征的笔法:作者用病玫瑰来象征因爱之深而产生嫉妒和怀疑的妻子,用“风暴呼号”象征她得病之深重,用蛀虫来比喻可怕的嫉妒,用“红的欢乐”象征爱情的美满和幸福,用“秘密的黑的爱”象征因爱之深而产生的嫉妒而妻子又不能自知自觉。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诗人对妻子的关怀、怜爱、而不愿伤害她对他的爱情。

总之,本诗除了语句感人之外,诗人的艺术功力是相当深厚的。全诗每句话都语义双关,内涵丰富而深刻,堪称“观劝诗”中的上乘之作。而丈夫对妻子的那份宽容、理解、爱护和帮助,更是感人至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98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