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写情诗的诗人

古代写情诗的诗人,第1张

挑灯夜读,舞文弄墨,能有一佳人红袖添香,是古代多少文人骚客的梦想。为了实现这样的梦想,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方法。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以前的书信很慢,慢得一生只能爱一个人。在古代,一封书信,从寄出到收到,往往要经年累月,在这样的日子里,古人又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呢?风雅的做法,当然是写诗咯。将自己的情感蕴含在短短不到百字的篇幅中,再随手折下一支梅花,通过驿馆,便是“驿寄梅花”这般迷人的故事。

纵观古人的诗词曲赋,经典之作大多是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所作,情诗也不例外。暗藏在南宋著名词人陆游的名作《钗头凤》中的爱情悲剧,可作为千百年来被迫劳燕分飞的情侣们的缩影。

陆游的原配夫人唐婉是同郡的一位大家闺秀,成亲以后,他们伉俪情深,琴瑟甚和。不料,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婉。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后唐婉改嫁同郡的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

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陆游在家乡禹迹寺附近的沈园,与偕夫同游的唐婉邂逅相遇。唐婉安排酒肴,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陆游见人感事,心中感触很深,乘醉吟赋这首词,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全词记述了陆游与唐婉的这次相遇,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也抒发了他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

后来唐婉回到沈园,见到此词,悲伤之余又回了一首《钗头凤》,两首历经千年沧桑的情诗,道出的是我国古代封建家长制控制下的婚姻悲剧。

除了破镜难圆,情侣们“想见而不能见”也是一大悲剧。著名文化悬疑小说《大唐悬疑录》便描绘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为与未婚妻不得相见,而遥赠情诗的美好画面。

丁丁海女弄金环,雀钗翘揭双翅关。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牓照青山。

长眉凝绿几千年,清凉堪老镜中鸾。秋肌稍觉玉衣寒,空光贴妥水如天。

一首《贝宫夫人》,将一位在镜前为见心上人,而精心梳妆的海中仙子形象勾勒描绘,跃然纸上。这便是李贺写给自己的心上人的情诗。

据传,李贺曾有一未婚妻,名曰裴玄静,是唐宪宗时期的著名女神探。而这首《贝宫夫人》便是李贺写给裴玄静的,如同定情信物一般的诗作,同时也是他与裴玄静之间的“暗号”,这世间便只有天地五人知晓(天、地、李贺、裴玄静、李贺之弟李弥)。能吟诵出这首诗的人,便是李弥可以信任的人。

正是因为这般绝密的存在,使得智商受损的李弥,在目睹心爱之人禾娘被残忍杀害后,还能通过这首诗认出裴玄静。也正因为这首诗,让深锁大明宫中,因直言劝谏而被唐宪宗截舌的裴玄静能熬过最痛苦的时日。

李贺把自己的心上人比作是沉默千年的仙女,可是,裴玄静尚被困在大明宫中,不得自由,她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以及裴李二人的爱情结局如何,会不会像陆游和唐婉一样成为悲剧?《大唐悬疑录》将为你讲述这段发生在唐朝的爱情长歌。

威廉·布莱克(英国浪漫主义时代的起点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西方抒情诗坛两大革新者之一)

塞缪尔·柯尔律治

乔治·戈登·拜伦

波西·比希·雪莱

约翰·济慈(最喜欢的拜伦、雪莱、济慈)

雨果

中国的:

李白

屈原

郭沫若

顾城

  中国:李白、屈原、李贺

  英国

  威廉·布莱克

  威廉·布莱克(1757——1827):许多学者视布莱克为英国浪漫主义时代的起点诗人,从他开始,英国文坛进入一个思潮澎湃的时期。但有人表示异议,这是因为他在世时几近无人知晓,对同时代人无实质影响,其主要诗人地位是20世纪的学者确立的。其次,布莱克笔法奇异,不像华兹华斯那样以朴实、平直的语言代表现代诗风。尤其是布莱克热衷于建立特有的思想体系,他提出并能以不同的姿态玩味许多激烈而深刻的文思。

  威廉·华兹华斯

  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评论家曾指出华兹华斯是西方抒情诗坛两大革新者之一(另一位是彼特拉克),也是现代诗的鼻祖。在文学史上,以他为主、由柯尔律治参与写成的《抒情歌谣集》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诗集,因为它在题材、风格、思想等方面启动了现代诗歌的创作。其诗歌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1795年之前、1795——1807、1807年之后,这里的中间阶段是他的颠峰期。

  塞缪尔·柯尔律治

  塞缪尔·柯尔律治(1772——1834):生于英格兰的德文郡,与华兹华斯一样,也是少年丧父,后去伦敦寄读十年,又去剑桥上学。虽为名校学生,却是酒、妓、鸦片无一不沾,时常情绪激烈。……柯尔律治的代表作常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友情诗或他所谓的“交谈诗”,另一类是象征诗或神秘诗。前者大致包括《伊俄勒斯之琴》、《这个菩提树的荫棚》、《霜夜》、《沮丧》和《致威廉·华兹华斯》等。后者主要指《老舟子吟》、《忽必烈汗》和《克里斯特贝尔》等。

  乔治·戈登·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拜伦现象是19世纪西方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他体现了那个不朽时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和力量;他那普罗米修斯式的孤独的反抗意志,在上个世纪欧洲人的精神生活中非同凡响,以致改变着“社会结构、价值判断标准及文化面貌”。(罗素)这个独立不羁的天才,有博大的政治家的胸襟和哲人的才智。他的气质敏感而暴烈,感情深沉而细腻。但他也是个放浪形骸的公子、虚荣傲岸的爵爷和孤高悒郁的自我主义者。他崇尚伟大的精神,向往壮丽的事业,却被黑暗的时代所窒息。他的心是伤感的,他的叹息充斥了整个生涯……别的诗人编织梦想,他却曾被认为是梦想的本身,在诗、行动、人格之间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生命。他融入文学但又大于文学。他说两种情感即能限定他的实质:热爱自由,痛恨虚伪(政治的、宗教的、社会的、情爱的等),但他是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生来微跛,却爱四方漫游;身为贵族,充满等级观念,却又具有平民的反抗意识;他时而阴沉、焦躁,但更多时表现出和蔼、幽默或玩世的轻松;他崇尚自由,却坚守浪漫时代之前的古旧文体;他主观自信,却富有经验式的常识;他有强烈的男权中心意识,却常陷入他所谓的“女性思维”;他痛恨战争,但热衷于“争取自由的战役”。最后,他从物质和行动上投入战争,似乎是对他超越或毁弃文学文本而去用行动创造人生文本的诠释。

  波西·比希·雪莱

  波西·比希·雪莱(1792——182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因体现其思想之精髓而在雪莱诗中占中心位置。该诗剧分四幕,写到了普罗米修斯的被缚与解放。该诗使雪莱的两大主题)——社会变革与人间情爱——交织互补,并配之以两条线索:普罗米修斯与朱庇特的善恶关系和他与亚细亚的分别与重逢。这两条线索由代表必然性和原始生命力的冥王来串连,由他来影响众神之命运,决定不同人物的胜败。这位埃斯库罗斯笔下的巨人吸引诗人,是因为他以美德抗暴,他基本代表完美人格,无私、无野心、无妒意,集人类灵智与永恒灵智为一体。雪莱写这首诗时不再过分强调外在变革,而更注重自我完善和爱的力量,不再涉及具体的政治自由,而聚焦于超然而又深厚的自由含意。因此,《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实际是理念诗,旨在展现理想生活的幻景,提供宇宙新生的启示。相对拜伦的现实革命精神而言,雪莱的革命概念更具理想色彩,因而也更彻底,是对现有世界方方面面的哲学否定。“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即是雪莱对未来美好世界必将来临的预言,发人深省。雪莱还以抒情诗著称于世,继承华兹华斯的传统,以大自然入诗,《西风颂》、《云》、《致云雀》等作品,音韵铿锵,感情真挚,闪耀着深邃的思想光辉。

  约翰·济慈

  约翰·济慈(1795——1821):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都寿命短暂,济慈最令人叹息,享年仅26岁,却留下许多精美的诗篇,包括莎翁与但丁在内的巨笔在那样年轻时尚未写出相当水平的作品。就诗艺,有人认为他是19世纪最杰出的诗人,他不独属于浪漫主义,唯美派与颓废派都受到他的影响。尽管相对欧洲历史而言,济慈的影响力不及拜伦,但说到英国诗歌史,拜伦的声望则无法与济慈相比。与雪莱比较,济慈更愿以热心而冷眼的观者姿态绘制生活的戏剧画面,对在真实的生活中扮演各种角色的真人表现出艺术家的兴趣,他并不因至上的理想而厌弃有限的世事,而是以具体人间情感证实无限的存在。济慈在1818年的一封信中指出,华兹华斯较弥尔顿“更深刻。济慈发展了有关信念,认为人间是“造就灵魂的深谷”,除此无其他途径。有评论家认为,济慈的倾向是要发掘新的永久价值,他主要不是让我们相信世间充满苦难与压迫,而是让我们鼓足勇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充满欢乐、健康、自由。这些都属于他人,但只要争取,也能属于我们自己。济慈思想与艺术的精髓就是让我们有勇气相信他人是幸福的,并能为此感到由衷的喜悦。

李清照、柳永、李商隐、李之仪、秦观、李煜等 ,各举名句:

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秦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译文: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译文: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代词人-秦观《鹊桥仙》

译文: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呢。

4、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春秋-佚名《诗经》

译文: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

译文: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大唐最花心的诗人,却写出史上最动人的情诗,这诗人是谁?情诗是哪首?

我国大唐时期,是一个民风开放的时期。在这个朝代之下,大家对男女之情的观点都比较开放。毕竟,从帝王和贵妃的爱情就能看出,他们不顾世俗的眼光。上面的帝王,对情感之事都是如此开放,更别说是下面的百姓们。也是由于大唐的这种风气,所以在这个时代有不少浪漫诗人诞生。比如说李白,写的诗都非常的大气,有种富贵华丽的感觉在里面。再比如说元稹,他可以算是大唐最为多情花心的一名诗人,他和不少的女子都有着感情纠纷。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他的花心,因为他的多情,所以他总是能够写出很能打动人的情诗。

元稹也是有名的大诗人,他这一生也是写下过不少流传千古的佳句。他写下最为出名的诗就叫做《离诗》,这是他写给自己亡妻的一首诗,表达的是对自己妻子韦氏的思念哀悼。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觉到他对自己妻子的爱。但从这首诗里面,我们又能感觉到元稹的多情。他的妻子韦氏,出生高贵,是一位大家**。他就是因为娶了这位韦家的**,所以在事业上才开始一帆风顺。他也因为娶了这位**,所以他抛弃了莺莺,如今他又写下情诗来怀念亡妻,说明他对自己的妻子也是动了感情,这其实就是一种渣男的表现。

大家应该都读过了他写的那一本《会真记》,即使没有读过这本书也应该知道《西厢记》,《西厢记》就是以《会真记》为蓝本创作出来的小说。这个爱情故事实际上就是以元稹与莺莺的故事作为样本进行了加工而写成的。所以说,和元稹发生的第一段感情的就是莺莺。接着他为了攀高枝,又和韦丛在一起。韦氏去世以后,他又遇到了一位有名的才女,名叫薛涛。

薛涛不仅容貌出众,才情也很了不起。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佳人,风流的元稹自然也为她动心了,于是想要和她发展一段感情。他知道这样一位大才女,想要追求她当然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他又写下了一首千古情诗,名字叫做《寄赠薛涛》。这首诗是他借用司马相如来表达爱情,诗句非常动人,表达出来的寓意和爱慕之情更加动了,即使是大才女薛涛,在收到这首诗以后,也为之心动了。所以两人后来也开启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恋,不过这段爱情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当年他离开蜀地之后,就渐渐的和薛涛断了联系,薛涛苦苦等了他10多年,他也为此而感动。因此,他打算将薛涛带到杭州,但就在这时,他又遇到了一个让他觉得心动的女子。这名女子叫做刘采春,是江南的一位大家闺秀。刘采春也是一位才貌双全的出色女子,再加上她遇元稹之时,正是容颜极为艳丽之时。这一下子,元稹当然又移情别恋爱上了这位美丽的女子。他写了一首名叫《赠刘采春》的情诗,但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打动这位女子的心。出于不甘,他就采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可最后觉得羞愧的刘彩春,宁可一死,也不屈服于他。所以说,从元稹和这些女子的瓜葛纠纷上来看,他应该算是大唐最花心的一位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80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