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这是诗仙李白的一首诗,诗中提到的谢玄晖,即谢朓,又称谢宣城。
在中国文学史上,他又称小谢,以区别于谢灵运的大谢。
二谢俱为南北朝时山水诗人;大谢(385~433)在宋,小谢(464~499)在齐,俱为一代诗宗。
很可惜,前者被宋文帝“弃市”于广州,后者则被东昏侯“枭首”于建康,皆未获善终。
这非正常死亡的一对叔侄,均出身于南北朝顶尖贵族家庭之中,是为叔侄。
但在诗歌的革命运动中,他俩更像是联袂而战的亲兄弟。
谢灵运结束了玄言诗,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谢朓的诗风,更为后来盛唐诗歌的勃兴,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谢朓死后三百年,恰逢中国诗歌的盛唐季节,一位出自西域碎叶,带有胡人血统的诗人来到宣城。
他就是且狂又傲,绝对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当他站在谢朓徘徊过的三山之畔,望着那一江碧练在晚霞馀绮中静静流去的情景,诗意不禁涌上心头。
于是以心仪之情,以追思之怀,豪笔一挥,便有了: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这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在此诗中,将谢朓的原句“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化入自己的作品,这是中国旧体诗常见的手法。
谢朓的原诗是这样写的:
谢朓为大手笔,李白也为大手笔,李白将相隔三个世纪同行的诗句和名姓,慷慨地书写在自己的作品中,我认为是大师对大师心灵上的折服。
这样直接引用前人诗句的做法,既是一种认同,一种共鸣,也是时空转换中艺术生命力的延续、张扬和创新。
由此可见这位唐代第一号大诗人,虽然很少敬服谁,但对谢朓,脑袋却肯低下来。
我读李白作品时,除了感受到他的烂漫与豪气,还有种感觉,他是把谢玄晖看作艺术上的守护神。
他似一生谨守着谢朓写诗的原则,追求“圆美流转如弹丸”的极致境界。
艺术上的追随,似乎还不足领会小谢的神思,他更追踪着谢朓的脚迹,走他走过的路,身体力行地体验他的实感。
开元二十九年,李白踏舟西上,来到谢宣城任太守的安徽宣城,在那里一待就是三年。
他在那里,看了许多风景名胜,写过很多绝妙好诗。
二十年后,上元二年,这位谪仙人六十岁了,遭远放夜郎,遇赦回归,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已是意兴阑珊之人。
但他仍旧不辞辛劳,又一次来到宣城,向他精神上的师友,作最后的告别。
李白是狂傲的,但对于谢朓,对于谢朓的诗,对于谢朓的一切一切,却永远抱有那一份强烈的热衷和毫不掩饰的关爱。
根据李白的人生哲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大才,应毫不客气地大狂。
在他看来,才和狂,如火药之与引信。
狂因才,敢离经叛道,破旧立新;才因狂,能神驰八极,灵感升腾。
也因他狂,所以他很高看自己,也坦然接受别人对他的高看,却不怎么把别人放在眼里。
李白最为谢朓扼腕痛惜者,就是他不能狂,更不敢狂
若谢朓索性狂放如其叔谢灵运,其成就要超过其叔谢灵运更多,李白这样看,斗胆的我,也是这样想的。
想到这里,不禁呜呼,人尽其材,物尽其用,选贤与能,囊锥出刺,是一个多么久远而又多么难以实现的理想啊!
但诗仙仍高看谢朓,且是真正的半点不掺假地高看,在李白的作品中,触目皆是谢朓的名字:
如此之多,从未有之,哪怕居于好友高适、杜甫,也未见诗仙这般关爱。
所以,我觉得一个文人,无论他多么傲物轻世,其实在他的写作历程中,终究有一个在心灵上觉得应该皈依,或者应该师法的文学偶像存在着。
不过,有的人明确,有的人不十分明确,有的人讳莫如深,有的人毫不隐讳,有的人挂在嘴上,有的人则深锁在心中。
从上面所摘录的李白诗句,可以看出他毫不掩饰自己对谢朓的向往、心仪、追随、膜拜之情。
谢朓,就是李白的文学图腾。李白一生,始终表现出他对谢朓五体投地般的崇拜,至死不渝。
正如清人王士禛论李白的一句名言:
“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
英雄联盟新英雄烈娜塔技能是什么想必不少用户都有这个疑问,英雄联盟是最近的一款很多用户都很喜欢的软件,可以给用户带来很好的体验,但是软件中有一些很多用户不知道的技巧。接下来就让我们看一下英雄联盟新英雄烈娜塔技能介绍了解一下吧。
烈娜塔-戈拉斯克是英雄联盟即将推出的下一个英雄,它的极致可以说是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让对方攻击自己队友,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英雄联盟新英雄烈娜塔技能介绍,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英雄联盟新英雄烈娜塔技能是什么
被动技能:物尽其用
烈娜塔bull;戈拉斯克的普通攻击会造成额外伤害并标记敌人。烈娜塔的队友造成伤害将会消耗标记,再次造成额外伤害。
Q技能:铁腕竞合
烈娜塔bull;戈拉斯克的机械臂射出一枚飞弹,禁锢首个命中的敌人。她随后可以再次施放这个技能,将敌人朝指定方向抛出,对命中的其他敌人造成伤害。如果命中了敌方英雄,还会造成眩晕。
W技能:及时救难
烈娜塔bull;戈拉斯克为一名队友或自身提高攻击速度以及朝向敌人时的移动速度。如果这名队友参与击杀了一名敌方英雄,就会刷新这个效果的持续时间。如果队友在技能持续阶段受到了致命伤害,他们的生命值会恢复至全满,但会不断衰减,在3秒之后阵亡。如果这名队友在这段时间内参与击杀了敌方英雄,就可以避免阵亡。
E技能:忠诚激励
烈娜塔bull;戈拉斯克射出炼金火箭,为队友提供护盾,并对途经的敌人造成伤害和减速效果。火箭在发射时就会在烈娜塔附近生效,还会在到达最大距离爆炸,影响更大范围。
R技能:恶意收购
烈娜塔bull;戈拉斯克释放出化学烟雾,使敌人进入狂暴状态,提升他们的攻击速度,并强迫他们对自身附近的所有目标进行普通攻击。进入狂暴的敌人会优先攻击他们的队友,然后是中立单位,再到烈娜塔的队友,最后才是烈娜塔本人。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我个人觉得特别好,言之有物,没有明星包袱,开的起玩笑,接的住梗,又不让人讨厌,比她在马桶台的表现好太多了。
在一个自己并不算特别熟悉的领域(广义上的喜剧),能跟谦大爷坐一起侃侃而谈,并且言之有物,不尬,亦不故作高深,不怯,亦不争,确实让我这种没怎么看过她节目的路人倍感惊讶,原来她这么优秀。
感觉这是吴昕事业上突破舒适圈的一个尝试,走出湖南台,离开别的主持搭档,有意识地担起责任,很机智的一个选择。
曹雪芹曾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人想要步步高升,青云直上,不仅要靠自己的力量,更要靠人身边的“风力”。如果风够大,那么人上升的速度就会加快,甚至自己所花的时间就会减少,所用的气力也会减少。
而如果人总是凭自己的力量去办事,并非说不能成事,而是稍微有点固执,不懂得变通。就像一艘船,原本凭着风向和水流的力量,就能顺流而上,可如果少了它们的协助,要走上坡路,难免多了阻碍。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小舟要行驶,要靠它底下的波涛水流;大鹏要展翅高飞,凭的就是翅膀下方那一股股积聚已久的“风力”。不管是小舟也好,大鹏也罢,它们象征的,就是那些“借力”的人。
当人的力量不足以支撑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当人不想损耗太多自己的资源时,懂得借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这样的人,才是能“风生水起”的成就者。
有格局的人,他们把控全局,懂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每一种事物的用途发挥到极致,做到井然有序,滴水不漏。如此,这样的人,他们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借助所属的工作平台,为自己积累“资源”
一个年轻人,刚出来社会工作的时候,难免会经验不够,业务能力不足。那么,他们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能少走弯路呢?
其实有一点,就是凭借他所处平台的优势了。就如同一个搞销售的年轻人,如果他能边工作,边整合自己的客户资源,然后再和身边的老员工或者老前辈请教,打好关系,那么他未来的道路,其实会比较通畅。
要知道,并非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眼光。有些人,他们到了一个岗位,该做什么工作,该完成什么事儿,只听老板上司的安排,一点也没有自己的主见,一点也不懂得为自己着想。
如此,这样的人,终究容易失去竞争力,成为社会的淘汰者。在这社会,人想要发迹,想要有所成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资源”。资源从哪里来,其实就是从原本的工作职位上积累。
有些想创业的人,如果他们想走得更稳定一些,就该积累一些客户,明白市场的运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某天脱颖而出,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有个企业家曾说:“人的起点,就是人的终点,关键看他懂不懂得利用。”
这里的“利用”,其实就是“借力”。你只有借助所处岗位和环境的资源,方能慢慢地积累属于自己的“财富”,进而风生水起。
借助“磨难”的力量,进行绝地反击
孙武曾说:“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当一个人身处困境之时,他已经走到了死胡同之中了。可是,如果人一直走下去,不懂得回头看看,那么他就容易头撞南墙,碰得头破血流。
为何我们常说“柳暗花明”?就是因为路走得多了,人就会明白大致的方向,走到死胡同之中了,就懂得要往后退,进而逃出生天了。
其实,这就是一种“借力”。在人这辈子当中,不仅所处的工作位置能给你“借力”,就连你的心态,你所经受的磨难,它们也可以赋予你力量。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一块玉,只有借助外来的雕刻力量,经受一定时间的打磨,它才能焕发出原本的光华;一个人,他只有借助外在的书本力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勤学苦练,才能博古通今,学富五车。
无论人也好,物也罢,终究要受尽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有出头天。而这里的“出头天”,不是别人给我们的,而是我们自己“向死而生”,借助“苦难”的力量争取回来的。
当你身处困境时,也许只要坚定自己的心性,化悲愤为力量,相信能以一时之辛酸,换来往后余生的“风生水起”。
借助身边人的力量,集思广益,共谋大事
孟子曾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身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做什么事儿会比较多?其实就是与人打交道。人,不仅要和外人打交道,更要学会和自己的家人朋友打交道。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就像一根筷子,只要轻轻一折,就断了。但如果这是十几根筷子呢?那就很难折断了。
在十几根筷子之中,而你,就是其中一根。如此,凭着一群人的力量来应对生活的磨难,终究比自己一个人要轻松安稳许多。这种“力量”,便是一种“积聚”的众人之力。
就像商量一件事,自己一个人去思考,也许会出现纰漏和误差。可如果一群人去思考,一群人去提出不同的意见,相信能够集思广益,保证这件事能够安稳有序地进行。
有本事的人,他们不会钻牛角尖,也不会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而是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多接纳别人的建议,之后将这些资源汇集起来,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终究是不能单靠自己的。就像一栋大楼,无论你多有本事,力量有多大,只能够完成你能完成的,而其它你不能完成的,就必须分工合作。
在职场中,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就该多听听身边不同人的建议,然后自己去思考,去权衡利弊,分清优劣所在,再动身做事也不迟。
在家庭中,想要家庭生活幸福,日子越来越美好,就该和家人一同规划往后余生,多听听别人的需求,再融入自己的需求。那么,未来的生活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一个人,他最大的格局,就在于能接受意见不同的人与事。人,只有借力,才能更好地“打力”,从而不断积聚自己的底气和实力,迎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一天。
文/舒山有鹿
秋风瑟瑟,万物含悲。我们在此沉重悼念“科技享乐派”先锋--A先生。他为了研究机器人如何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幸溺水身亡,享年五十又一岁。
回忆A先生光辉的一生,我们会因此更加崇敬他。
A先生从小就着迷于“科技享乐”的开发。高中时,他用BP机接收试卷答案,这无疑是一项惊人的发现,使BP机的功用大为提升。有人给A先生泼脏水,说他玷污了科技的内涵;但也有人对他大加赞赏,竟在高考中效A先生之方法。BP机的功用从此发挥到了极致。
A先生还经常教导我们,科技就是骡子,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这一点,诸多老总、高干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据报载,某厂老板想提高生产率,向市里申请巨资引进了全智能生产线,这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厂日夜开工,客源不断。但又有人抨击说,这是不切实际,盲目现代化。还真邪门儿,工厂没几个月就垮了,说是资不抵债。但那种敢于“向科技靠拢”的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A先生还不受世俗浊流的污染,清源正流,敢于向“流行”挑战。当人们忙于学电脑打字、电脑上网时,A先生毅然决定用电脑打光盘游戏。那些成年人也太笨了,干吗浪费时间与金钱学什么打字上网呢他们还不如那些小学生呢,围着电脑打游戏不亦乐乎。科技本为“享乐”,缘何让人费心吃苦!
生活在科技产品丛生的“摩登时代”,我们应尽我们所能地使用科技、享受科技,正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放着机器人不让他为我们捶背挠痒还真是浪费。让我们记住A先生,记住A先生的为人。
听者语:怪哉!一些抹去科技光辉的东西在这里怎成了极品哦,当我们用社会众生的浮靡心态去求证“科技之用”的严肃话题时,求证的结果只能如此--先进的东西耗费在低俗的功用上:懒惰的心理依附“科技”更加膨胀,大材小用,浪费精力与资源!
我们不需要A先生,我们需要的是“科技助兴”、“科技以人为本”的思想与行动。
别了,A先生,科技没你更精彩!
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这里说的,是他熟悉的白洋淀。我们到过那里,那是一个深秋季节,虽然是和平环境,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也被一种宏大的气魄和无比壮观的景象所感动(我们承认,在人民流过血和汗的这个湖面上,一种历史感加强了我们的感觉和印象)。负责水上导游的安新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介绍说:“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交错,足有两三千条……”他口气一转,略带风趣地说:“来到这个地方,莫说日本鬼子会迷路,我们自己也会迷路。”看着汽艇周围数不清的块状苇田和左盘右旋的迷宫似的水道,我们相信了他的话。
作家的经历又把我们召回到那个炮火连天的时代,这时的白洋淀,具有一种悲壮的英雄色彩:“这里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清澈得发黑色。芦苇万顷,俯仰吐穗。”“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在这敌人监视着的苇塘里,我们记得作家讲过的这个故事:
一个干瘦的、眼睛特别明亮的老者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除了那件蓝色的破旧短裤),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般驰骋,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稻米和肥鱼的香味,才和歌声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靠了他,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却发生了意外,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有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他感到自己蒙受了耻辱,无脸再见苇塘里的战士;但他到底将船驶到苇塘边,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窄窄的入口。他发誓为女孩子复仇:“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人没有说错,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使十几个鬼子落入圈套。他一个一个地收拾他们,用篙砸他们的脑袋……在苇塘那边,鲜嫩的芦花展开一片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芦花下面,露出一个女孩子的俊俏的脸,她按照老人的约定,惊奇地欣赏着这场英雄行为。
这个故事很带有传奇性。古语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在这个故事里,我们看到那种慷慨悲歌的义士精神,有了新的发扬。
下面这个故事就更加壮烈了:
故事仍然发生在白洋淀,不过这一次是在淀边的新安镇。新安镇四面临水,大汉奸熊万东住在有日本宪兵队把守的深宅大院里,整天不出大门一步,以为他的万世基业是稳如泰山的。这天是中秋节,他正在客厅赏月,忽然帘子一动,闪进一个人来。他一把抓起放在手边的盒子枪,厉声问:
“谁?”
“是我,大伯。”来人非常沉静,原来是参加了除奸团的他的一个侄儿。侄儿向他诉说,日本人到处抓他,他实在走投无路,才来求大伯赏他五十块钱,他好离开新安,到天津去做个小买卖,代价是,他愿意把带来的一枝顶好的盒子枪送给大伯,一厢说着,一厢倒拿着枪,递了过去。熊万东拿起枪,走到钱柜那里去,他一猫腰,脑袋已经掉下来;随着一把钢刀的闪光,来人带好两枝枪,已经上了房……
作者说:“这就是有名的熊氏三杰的英雄故事中间的一个。”熊氏三杰的故事,抗战时期在冀中一带流行很广,在有关作品和文章中,曾经多次被人辑录或转述;就叙述的生动和精彩来说,孙犁应属于最佳者之列。他继续说——
……这位英雄不久牺牲在新安城下。他吃醉了酒,受了奸人的骗:“要拿新安了!”他跳下炕来就奔着县城跑去,他爬上城墙,敌人打中了他,翻身跌了下来。伙伴说:“你挂了彩,我背你回去!”
他一摆手,说:“不用!我是没用的人了。这样也就够本了!”他举枪打死了自己。
其实,敌人只打折了他的左腿。
关于他的两条腿,有很多传说,新安一带,都说他是飞毛腿。有人说,飞毛不飞毛不知道,反正他走路特别溜撒,孩童的时候,常见他沿着城墙垛口飞跑。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只坏了一条腿就打死自己?这问题就很难答复。为什么不残废的活着?我好像听说,有一只鹰,非常勇猛,损坏了一根羽翎,它就自己碰死在岩石上。为什么它要碰死?
冰连地接的新安,有一种强烈的悲壮的风云,使人向往不止。
我们觉得,在冀中人民身上,孙犁看到了属于北方民族的那些最有光彩的品质。这种品质,实际上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某种历史个性,它是属于传统的,又是属于未来的。孙犁在撑船老人和新安英雄身上看到的,是这种历史个性的新的升华。
这种情况,也影响到孙犁的观点和感情。他在五一大“扫荡”那年的冬天,写过一篇题名《慷慨悲歌》的札记,里边有这样的话:“……在荆轲的时代,像荆轲这样的人还是很少的。英雄带有群众的性质,只有我们这个时代。像是一种志向,和必要完成这种志向,死无反顾,从容不迫,却是壮烈的千古一致的内容。”他的笔明显地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感召,似乎也染上了易水的悲壮的风云。在抗战胜利的前一年,安平县三名干部被敌包围,最后壮烈牺牲,孙犁为他们写了一段碑文,其中说:“……当其在室内,以只身抗敌伪,坚贞不屈。向敌伪汉奸叫骂时,声闻数里,风惨云变。附近人民,奔走呼号,求引救助,有如父兄之遇危难。当我部队收葬三烈士尸体时,所有干部战士,无不如狂如病,歃血指发,有如手足之诀别。每一言及三烈士殉难事,则远近村庄,啼泣相闻,指骂奸伪,誓为复仇……古来碑塔纪念之迹多矣,而燕赵萧萧英烈故事,载于典册者亦繁矣,然如此八年间,***、八路军领导我冀中人民解放国土,拒抗敌顽,其环境之复杂、残酷,其斗争之热烈、悲壮,风云兴会,我冀中英雄儿女之丰功伟绩,则必光掩前史而辉耀未来者矣……”这段碑文,慨乎其言,若扬若抑,颇多燕赵古风;如果击筑而歌,就是一支易水新曲了。不用说,这支易水新曲,也记叙了孙犁自己的感情历程。
升华促成了一种新的境界,毫无疑问,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境界。关于这一境界,他自己用下述语言表达了出来:
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在美好的极致的境界中进行创作是一种绝大的愉快。“没有朱砂,红土为贵。穷乡僻壤,没有知名的作家,我们就不自量力地在烽火遍野的平原上驰骋起来。”“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写作,真正是一种尽情纵意,得心应手,既没有干涉,也没有限制,更没有私心杂念的,非常愉快的工作。这是初生之犊,又遇到了好的时候:大敌当前,事业方兴,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孙犁在《黄鹂》这篇散文里,借助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等形象的比喻,解释“极致”的涵义。这些比喻,全可用来说明他在抗战中的际遇、状况。他在抗战中的文学活动并非他一生事业的顶点,但是,却使他的事业达到了高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