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

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是谁?,第1张

顺治

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是英雄与美人共存。其中四大美人最为知名,她们都得到了帝王们无与伦比的宠爱。可是,她们都并非能得到真正爱情的女子。包括那祸国殃民的褒姒、赵飞燕等,尽管帝王门对她们宠爱有加,但帝王们如若是知道要以自身性命或者以皇位江山等为代价,这些帝王们还是万万不肯的。就像唐玄宗虽然极度宠爱杨贵妃,但安禄山之乱时,为了保住皇位,还是同意叛军将杨贵妃赐死。这些皇帝,最多迷恋的是她们的美色,倘若说这也算爱情,那么无疑是践踏了这个词了。帝王身边,往往都是佳丽三千,他们很难转情于某一位女子,所以君王的爱情尤其珍稀和可贵。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顺治皇帝无疑是个异端。他的另类,他出生、死亡、爱情、功过,短暂的一生,却都带着传奇的色彩。顺治帝福临,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极的第九子,生于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即位,改元顺治,在位18年。卒于顺治十八年(1661),终24岁。顺治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他审时度势,更张成法祖制,且倚重汉官,整饬吏治,推行与民生息的政策,清代初期从他亲政开始逐渐鼎盛起来。他热爱写诗,并极具才情。他曾写过一首《赞僧诗》是这样的:

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惟有袈裟披肩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一日清闲有谁知。

若能了达僧家事,从此回头不算迟。

世间难比出家人,无忧无虑得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皆因夙世种菩提。

个个都是真罗汉,披塔如来三等衣。

兔走鸟飞东复西,为人切莫用心机,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禹开九洲汤放桀,秦吞六国汉登基,

古今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

黄袍脱换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因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

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在这首诗里,可看的出这位天子多愁善感,他的浪漫与惆怅,使他不像政治家,倒更像一位诗人。他羡慕出尘脱俗的僧家生活,不留恋荣华富贵、江山皇权。这点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也不多见。同时顺治皇帝还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痴情的皇帝。他固执,率性而为,一旦痴迷,则难以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学,深爱董鄂妃一样。因为痴迷佛学,他甚至要放弃皇位,皈依佛门。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最后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恋尘世。关于他和董鄂妃的爱情传说,几百年下来经久不衰。

董鄂妃的身世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一直众说纷纭,主要有两个版本。一是说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但这个版本很快就被历史学家们否决。还有一个版本则真实性比较高,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清代有选秀女的制度,但限制是13岁到16岁,而董鄂氏18岁才进宫。所以可以断定,董鄂氏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进入皇宫的。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也因为这个,便注定了顺治皇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悲剧。顺治皇帝与他第二个皇后大婚时,按照当时清代的规定,王爷们的福晋要进宫侍宴。顺治皇帝由此与襄亲王的福晋董鄂氏相识相爱,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也因此愤而自杀。博穆博果尔死的同年,顺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董鄂妃接到宫中,封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顺治皇帝还一度要废第二任皇后,而册封董鄂妃为皇后,可由于皇太后和大臣的反对,以及政治影响,他无奈只好作罢。可是,董鄂妃在宫中的待遇和所受的恩宠早已超过那个平庸的皇后。

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宠爱有史可查,从为董鄂妃举行隆重的册妃典礼上就可以看出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在清代历史上,因为册立皇贵妃而大赦天下的,这也是绝无仅有的一次。顺治皇帝要把自己的喜悦之情与天下人分享,给予董鄂妃他所能给予的极致。可惜董鄂妃一直体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后,更是一病不起,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董鄂妃病逝,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寻死觅活,使得当时他的母亲孝庄太后不得不让左右的人看守他,以防他自杀。为了表达他的悲痛,顺治皇帝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自己的爱妃。同时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命朝中大臣,皇亲国戚都去哭陵。并亲手撰写了饱含深情,长达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回忆了董鄂妃的种种往事,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多情天子的欢喜与哀痛,也只能通过这些方式表达。顺治死后,陵墓旁葬着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董鄂妃。

董鄂妃一死,顺治皇帝悲痛欲绝,原本就痴迷佛学的他,更是消极厌世。在董鄂妃去世的当月,他就为自己举行了剃度仪式,据说还取了个法号叫“行痴”,一心想遁入空门。这遭到当时他母亲孝庄太后以及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顺治皇帝无奈只好让自己的身边的太监替自己出家。最后,心爱之人的去世,又出家不成,顺治皇帝终于积郁成疾,在董鄂妃去世仅仅三个多月后,就溘然离世。

能让一代天子痴情至此,由此可见,董鄂妃绝非一般女子。那么董鄂妃到底有多美呢,顺治皇帝形容董鄂妃,曾用“妩媚”这个词来形容。也正是这个形容词,让文人墨客们臆想,满洲女子很少有称得上“妩媚”的。董鄂妃的母亲应该汉族的江南人,否则怎么可能生出这般绝尘的女子。可惜,清代存有许多嫔妃的画像,却唯独没有董鄂妃的。更奇怪的是,顺治皇帝本人非常擅长绘画。他的山水画,以及手指螺纹墨画《渡水牛图》都堪称一绝。还尤其擅长人物速写,据说有一次,他看见一大臣,忽然命令其跪下,这位大臣吓出一身冷汗。顺治对他凝目熟视片刻后,取笔当即画了一幅画像,递给左右诸臣传阅,这位大臣转惊为喜,请顺治将画像赐给自己,顺治却笑而不答,随手将画像付之一炬。可见,顺治皇帝的画画甚为不凡。可是,也许是经久失传,或者是其它原因,偏偏没有董鄂妃的画像流传下来,因此,董鄂妃的容颜自然也成了个千古之谜。

顺治皇帝一生,有很多无奈,他壮志难酬,治国理念得不到支持;他无力自主的婚姻,不能把自己最爱的人封为皇后,这些都给予了他无限的伤感。据当时的传教士汤若望记述,顺治皇帝在没有遇到董鄂妃之前,也曾纵情于声色,董鄂妃进宫后,少年天子忽然转了性子,专情起来。正所谓是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无颜色”。很想知道,在几百年前,顺治皇帝和董鄂妃那该是怎样惊世骇俗的相遇,谱写了这样刻骨悲壮的爱情故事。两个如此相爱的人,虽然不能活着白头偕老,死后能葬在一起,终也算美满了。虽然董鄂妃的容颜是个迷,但我想,也许她不一定是倾国倾城,顺治所爱的,并不是她的外貌。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蒙古知名的美人。却在最后因为性情刁蛮、奢侈无度而落得个被废的下场。顺治皇帝之所以这般宠爱董鄂妃,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据顺治《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我想,这些就是董鄂妃能得到天子爱情的真正原因。顺治皇帝如此深情的回忆董鄂妃的往日种种,可见,董鄂妃的离世,确实给予这个少年天子致命的打击。一个女子若是太受皇帝宠爱,在历史上则容易留下骂名。董鄂妃却是个例外,在她陪伴顺治皇帝身边的时候,顺治皇帝从未怠慢国事。他励精图治,安邦定国。反而是在董鄂妃死后,他才万念俱灰。可见,董鄂妃不但是他的红颜知己,还是他精神的支柱,董鄂妃一离世,顺治皇帝所有意志、所有在尘世中的留恋都跟着消散了。

我们生在这个年代,不能亲眼见证顺治皇帝与董鄂妃这一段旷古之恋。但若有转世,也希望这一对不平凡的恋人能生生世世相爱下去。

在众多的君王之中,其实纣王就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君王,虽然说大家在阅读关于他的记载时,从一个正面的角度会觉得他是一个昏庸无道的君王,沉于美色而不顾天下大事,这样的一个君王无疑是不会受到百姓爱戴的。

但是抛掉这些除外,单单看纣王对待妲己的那些事情,其实你便会发现纣王是一个非常浪漫也很会给他的臣子撒狗粮的皇帝。以烽火戏诸侯这一件事情来讲,纣王为了能够博得妲己的欢心,不惜来戏弄诸侯,以期待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看到妲己一笑。

这样的做法虽然说在影视作品之中饱受唾弃,但是单单就纣王以及妲己其二人之间的爱情来说,纣王还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的。除此之外,关于荔枝的历史记载,大家想必也是有所耳闻的。

一记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首诗写的便是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虽然说写这一首诗的诗人,最开始的目的是想要借这一首诗来讽刺唐玄宗,为了杨贵妃不惜劳民伤财的昏庸做法,但其实抛开对唐玄宗这一做法的批判来看,对杨贵妃唐玄宗是非常宠爱的,也非常的浪漫。

为了能够满足杨贵妃吃到荔枝的心愿,唐玄宗便命人千里迢迢送来荔枝。而在路途之中多有颠簸,为了保证荔枝的新鲜,又命人快马加鞭的将荔枝从千里之外送来。这些行为都体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不过,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说到乾隆皇帝,大多数人想到的词一定是浪漫。在我们所接触的电视剧或**中,甘龙无疑是古代帝王中最受欢迎的,他的浪漫史为今天的电视剧提供了很多素材。不可否认的是,乾隆皇帝武艺不凡,长诗连篇,擅长书画,才华横溢。而且,他是个有气质的人。他身居金殿高位,难免宠爱妻子如云。那么,甘龙是一个在舞蹈学院度过一生的浪漫皇帝吗?这种说法不好。乾隆皇帝的心里,埋着一个心爱的女人。这个女人是谁?这是众所周知的虞姬吗?还是贤惠的公主?其实早在这些嫔妃出现之前,乾隆心里就装着天下最完美的女人,三三三五四孝新年皇后。

肖春,即傅槎。他死后,谥号为“孝皇后”,乾隆死后,谥号为“高宗春帝”。皇后必须加上丈夫的谥号,我们后人就称她为“孝新年皇后”。福查出生在满洲正黄旗。他的父亲是察哈尔总经理李荣宝。福查血统纯正,出身高贵,从小接受正统教育,精通礼法。她是标准的贵族淑女。此外,他生来高贵而安静。16岁那年,雍正发现他有“天下第一”的潜质,于是提到了四皇子李弘,也就是后来的乾隆。换句话说,乾隆的一对夫妇,孝心春皇后,是他一生中的第一个女人,他也是第一个皇后。

你认为甘龙皇帝为什么最喜欢孝和春皇后?我们可以看看以下六件事:

首先,萧新春皇后的孝心和贤能是乾隆所珍视的。

孝春皇后虽然出身高贵,却一点也不娇生惯养。她不追求奢华的生活,而是极其简单。在皇宫里,它只是用绒花装饰,但珍贵的玉石并不少见。此外,萧新春皇后善解人意,为乾隆皇帝制作了鹿尾辫囊,意在提醒皇帝不要忘记满洲的本来面目和征服这个国家的艰难。皇帝很珍惜皇后缝制的圣囊,一直保存着。肖春对后宫的管理也受到了赞扬。女王是有秩序的,宽容的。所有的宫殿都赞美皇后的美德。她没有和后宫的嫔妃们争权夺利,而是和皇帝共担后顾之忧。皇帝怎么会不爱这么好的妻子呢?令皇帝满意的是,皇后对重庆皇太后非常孝顺。皇帝很忙,但皇后总能对皇帝表示孝顺。和婆媳好好相处,比一对母女还好。这样的妻子,皇帝怎能不视若珍宝?

其次,萧新春皇后的两个儿子做了私臣。

1730年,孝贤皇后经历了失去女儿的痛苦,生下了乾隆皇帝的第二个儿子永琏。她是孝顺的永琏皇后福查所生,属于她自己的儿子。她很有天赋,喜欢努力工作。于是乾隆任命永琏为皇太子。没想到,两年后,永琏因“偶尔感冒”而病倒,并于1738年过早去世,年仅9岁。龙很难过,把这个秘法公布于众。永琏死后,所有的仪式都是按照王储的礼仪进行的。1746年,35岁的夫差为甘龙生下了皇帝雍聪的七个儿子。雍聪很高兴,偷偷立了一个太子。不幸的是,雍聪不到两岁,于1747年死于天花。如果对新年皇后不爱孝顺,皇帝怎么封太子两次?

第三,乾隆为孝新年皇后的儿子建墓。

据史料记载,清代有十二座皇陵、七座皇后陵和大量皇家园林,但皇陵中只修建了一座。皇陵后人称为“八仙陵”,里面埋葬着七位皇帝和一位英年早逝的皇女。然而,这座园林陵墓起源于皇太子永琏的去世,乾隆为他修建了皇太子陵墓。这是没有先例的。皇太子的花园仅次于皇太后的陵墓。龙皇帝每次都亲自去祭祀。

第四,《孝皇后遗书》是乾隆自私地起草的。

谥号肖春女王,可以说是满足了她的夙愿。皇后在世时问甘龙:“我倒着写的时候用了‘孝’字。”如果你让他成为一个‘圣人’,你应该用一个有上进心的人生来补充这个词。“孝春皇后的命很不好。虽然她受到甘龙的宠爱,但她为甘龙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三个死了,只留下一个公主。黄绮子永聪之死,对伏羲是致命的打击。她死时只有37岁。隆帝不爽,违反了大学士、九卿科道等谥号官会议的规定。然而,无视规则和传统,亲自起草遗书,这是前所未有的。虽然这是死后的特殊待遇,但也足以证明孝和新春皇后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

第五,乾隆皇帝因为太想念萧新春皇后,心情非常低落。

女王离开六个月后,甘龙什么也做不了。连续几个月,皇帝都睡不安稳,经常觉得皇后还在身边,就惊醒了。这位严谨而精明的皇帝变得迟钝、低效、脾气莫名其妙地暴躁。在甘龙写给小贤的诗《永别了》中,有这样一句话:“既然知道失去了儿子,失去了母亲,为什么还要期待一只梦熊呢?”意思是,如果我知道你会因为失去儿子而死去,我们为什么要把生孩子看得这么重?可以看出,甘龙对孝皇后有着深厚的感情。

第六,甘龙写的孝春皇后的诗最多。

龙一生写诗无数,其中以写给慈禧太后的诗为最多。然而,在皇后和妃子中,甘龙为孝皇后写了100多首诗。龙的生命中有无数个女人,但只有他的第一任妻子永远被他年年惦记。龙曾八次向孝心春皇后墓敬酒。爱妻去世后,他写了无数优秀的作品,第一部就饱含深情。工作了五十五年后,80岁的甘龙在妻子的墓前写下了这首诗:“在三秋不要大意,总有一天会酸溜溜的。”记住中间的钐,我们应该叫它孝顺。生活很难描述。活到一百岁也来不及了。从长远来看,夏夜和冬夜只有几年的时间。80岁的甘龙告诉他的地下妻子,唯一的安慰就是尽快见到你。我不想活到100岁,最多20多年见不到你!八十岁时,甘龙仍然迷恋着孝皇后。

每个男人的心里都藏着一个女人,一向被视为浪漫代言人的甘龙也不例外。小涂只是个小女孩。我不谈乾隆的治国和政绩。我不说甘龙数不清的美女和盛开的鲜花。我只是被甘龙对妻子的深爱和对孝心春皇后的尊重所感动,孝心春皇后是一个贤妻良子。即使你在花丛中徘徊,心中也只有一个伊拉克人。甘龙的《忆孝》有几千个字。

1. 明孝宗与张皇后:且不论古代,在法律保障下的现代,如此的夫妻都很少,更何况那可坐拥有天下任何女人的皇上,后宫竟只有一个女人,一个他爱的女人——张皇后。无论如何评比,他们这对独一无二的帝后理所应当成为第一。

2. 光武帝和阴丽华:她是他一生的梦想,就算成为皇帝的他,后宫仅三人,一个无宠,一个为政治利益,终被废。而她——阴丽华,幸运的女人,当他望着人到中年的她时,就像田舍老翁用充满爱的一切情感望着她逐渐衰老的容颜,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她的爱。

3.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最佳帝王与千古一后的结合缔造了贞观之治,造就了大唐盛世,武则天一生无法战胜的两人,便是此对绝配夫妻。她享受他终极的爱恋,“霸占”他永恒的怀念,她的死带走了他的爱情与温柔。而他是她的全世界,生死相许。之所以没有评为冠军,只因唐太宗的专情度不如前两对。自从知此二人,别人再无法使我心动。

4. 东汉明帝和马皇后:无子的皇后通常命运是可悲的,但她却是例外。她终生无子,为了她,他将其他女人的孩子过继于她并且享受他终生的宠爱。当然,她的善良与贤德使他爱她一生。他死后,她成为太后,抵制外戚,为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5. 郭威和柴皇后:一个娇贵仕女,一个起自贫寒,荒村茅店中,撞击出了爱情的火,这是天意的安排。他成为了九五之尊,而她已命丧黄泉。但他又怎能忘记她?力排众仪封她皇后,收她的侄儿柴荣为养子,以慰她的九泉之灵,柴荣后继位为帝,这是怎样无法割舍的爱情!

6. 顺治和孝献皇后(董鄂妃):她走了,他虽生犹死,痴情至极,竟使民间传出他为她出家之说,无论真或假,他们真正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堪称传奇。把他们放在后面,是因为在我看来,抛弃孤儿寡母让幼弱的他们去独撑大清江山,他们爱情于国于家都显的过于自私和狭隘。感动他们的爱情,但我却从不欣赏。

7. 汉宣帝与许皇后:他无法忘记自己的贫贱夫妻,抵制住所有的危险,将他心爱的妻子扶上后位,继续他们的恩爱生活。但是他还是无法保护妻子,她被人毒死,含恨九泉。她死后,两件事情成为他今后生活的重点,一是报仇,二是抚养他们的儿子。都只为她。数年后,他实现了他对她的承诺。为他们的爱情画上完美的句号

。 8. 朱元璋和马皇后:很多人不喜这一对,但就恩爱夫妻来讲,他们是有资格进榜的。他和她共创大明天下,同甘共苦。他将她比喻为长孙后,而她也却如长孙后一样,用她的温柔贤德去平复他的猜忌与残暴,为他挽回了一定损失。她的帮助造就了他的成功。他终失去了她,而为追念爱妻,他不再立后。

9. 乾隆和孝贤皇后:他们的爱情有些类似唐太宗与长孙后。她的衣服是后宫中最朴实的,他给她最朴实的爱情;她送他的荷包是最简单的,他独将她的荷包珍惜收藏。他多情但专情。她贤惠简朴,为他那奢华的帝王生活带来一丝清凉。

10.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他怕她一生,怕之深,爱之切。新婚之夜,他发誓爱他一生,不纳妾,他的儿子全部是她所生。随之,他成为皇帝。他上朝,她送他;他下朝,她接他,依旧恩爱无比。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铁腕政策使他怕她要比他爱她更甚。其实,她也没有错,只为守住那份誓言。如果她大度一些,他们将会更恩爱幸福。但女人在爱情面前是什么都做的出来,甚至迷失方向

1、明孝宗朱祐樘——张皇后

明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对男女之事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其次,明孝宗自幼为了躲避万贵妃的迫害,长期被秘养在安乐堂内。他对宫中妃嫔之间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在他登基后,为避免后宫再次上演这些“闹剧”,所以索性不再纳妾封妃,只娶了张皇后一个。

2、光武帝刘秀——阴丽华

刘秀年少时,只是个没落皇族、一介布衣。曾经去长安求学,在街上看到执金吾走过,场面甚是壮观、阔气,大为感叹,于是做了一篇关于理想的作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广为流传,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千古传颂。

3、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董鄂妃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扩展资料:

皇帝之最:

1、最长命的皇帝: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实际统治时间最长: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63年零4个月。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刘隆,年仅一岁就夭折。即位时年龄最小:东汉殇帝刘隆,出生才100天。

2、在位时间最长: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跨61个年头。在位时间最短:金末帝完颜承麟,即位仅仅半天就被杀死(还有一说只继位了一个时辰)。

3、嫔妃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嫔妃最少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只娶了张皇后一个,无其他妃嫔。

4、子女最多的皇帝:北宋徽宗赵佶,子三十二,女三十四。最早做父亲的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3岁做父亲。

参考资料:

_朱祐樘

_刘秀

_爱新觉罗·福临

诏书作为古代皇权的展示和象征,无论是用词还是格式都严肃生硬。

然而,在这样一份严谨的“红头文件”中,却有一个例外:这份特殊的圣旨,有着神秘的外表,背后却藏着一份感人的对孩子的爱。

年记载:公元前72年,汉武帝刘询突然颁布了一道莫名其妙的圣旨,圣旨中说:我以前穷的时候有一把古剑,现在非常怀念。你能帮我找到它吗,艾青?

许多大臣读了圣旨后,都感到困惑,不明所以。然而,这位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在年轻时就开始探究汉高祖宣帝的生活经历。

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出生仅几个月就与宫中的巫术有牵连。他还是个婴儿时就成了监狱里的囚犯,被他祖母家收养。

长期的人民生活使刘询看到了人民的疾苦,也培养了他朴实的个性和亲民的思想。直到汉武帝下诏让刘询在叶挺被收养,刘询的宗室地位才最终得到确认。

叶凌张鹤源是刘询父亲的老部下。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刘询。他不仅支付了刘询的学费,还在刘询长大,并娶了当地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儿徐平君为妻。

徐平君是一个勤劳贤惠的女人。在刘询最困难的日子里,她没有抛弃丈夫,而是和他相依为命。她用自己的温柔,让这个落魄的王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公元前74年,汉高祖死后,18岁的因为没有子嗣,出人意料地在大司马霍光的王位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为了拉拢统治国家的权臣霍光,他娶了霍光的女儿。知道自己是孤家寡人的刘询,生前一直对霍光百依百顺。

但是,只有一件事让霍光感到很不高兴,也让他的大臣们很困惑,那就是立皇后。当时君主大臣为了讨好霍光,都写霍光的女儿是最好的皇后。对此,刘询不置可否,第二天,他就颁布了“这叫谋微时势,所以剑”的圣旨。

善于揣测的大臣们很快就道出了这道圣旨的特殊含义:一个念念不忘自己穷时用过的一把旧剑的人,自然不会抛弃陪伴自己的女人。他作为皇帝和皇后,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在关键时刻屈居第二呢?

醒来的大臣们立刻改变风向,让徐平君做皇后。于是,刘询“顺应”民意,立徐平君为皇后。从此,“所以剑情深”成为家喻户晓的浪漫典故。

  作为一个皇帝,身边拥有无数的女人,大家都认为皇帝都是没有真情的人,其实痴心的皇帝也是有的,接下来就和我一起了解一下 历史 上最帅的痴情皇帝是哪一位,欢迎参阅!

  历史上最帅的痴情皇帝是哪一位

 阿宏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他也是一个多情种却为人鲜知,阿宏的养母在世的时候,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于是把她娶到宫里。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没隔多久,就以冯**得病为由,把**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阿宏斗不过太后,就忍了下来。三年之后,冯太后去世了,阿宏立即把冯**接进宫内。可冯**爱的不是阿宏,回宫后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还毒死了另一个嫔妃高美人,并把她的孩子抢来当继子。阿宏太爱冯**了,忍受了她所作的一切,

 后来,阿宏为了事业,出宫打仗去了,冯**趁机和她的心上人私通,还要把阿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公主忍无可忍,就跑到前线告密了。冯**知道丑事暴露了,于是一不做而不休,又策划谋杀阿宏,可是又暴露了。阿宏还是爱冯**,又忍受了这一切,没有杀她。但阿宏的心已经碎了,终于在33岁那年郁郁而终,在临死前下遗诏,要冯**随他到天堂见面,死也要一起死。这样的男人可谓千古第一痴情子,不管他所爱的人对他如何残酷,他还是爱着她,就死也要在一起。

中国古代十大最帅皇帝排行榜

 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阿宏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他也是一个多情种却为人鲜知。阿宏的养母(就是那个*荡的冯太后)在世的时候,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于是把她娶到宫里。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没隔多久,就以冯**得病为由,把**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阿宏斗不过太后,就忍了下来。三年之后,冯太后去世了,阿宏立即把冯**接进宫内。可冯**爱的不是阿宏,回宫后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还毒死了另一个嫔妃高美人,并把她的孩子抢来当继子。阿宏太爱冯**了,忍受了她所作的一切。后来,阿宏为了事业,出宫打仗去了,冯**趁机和她的心上人私通,还要把阿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公主忍无可忍,就跑到前线告密了。冯**知道丑事暴露了,于是一不做而不休,又策划谋杀阿宏,可是又暴露了。阿宏还是爱冯**,又忍受了这一切,没有杀她。但阿宏的心已经碎了,终于在33岁那年郁郁而终,在临死前下遗诏,要冯**随他到天堂见面,死也要一起死。这样的男人可谓千古第一痴情子,不管他所爱的人对他如何残酷,他还是爱着她,就死也要在一起。

 2、明孝宗朱佑樘

 弘光皇帝的后宫只有皇后张氏一人,恩爱如民间夫妇。没有什么动人的 故事 情节,面对无尽的诱惑,它能始终如一地爱自己的妻子,难能可贵,其实爱情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而放在高贵处的平淡的东西,就不是那么平淡了。

 3、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垓下歌》使这位杀人如麻的屠夫多了一些柔情,他与虞姬的 爱情故事 广为传颂,同富贵,共生死,确实很感人,比 梁祝 的故事凄美多了。

 4、北齐后主高纬

 高纬本是好色之徒,无能之辈,但认识了马小怜之后就再也离不开她了,就是上朝时也把她抱在怀里。周朝进攻齐国时,高维竟说,只要马小怜无恙,战败又如何被虏后唯一个请求就是“乞还马小怜”。高维用情之深,深受马小怜感动,以后虽然换了两个丈夫,都对他奇宠无比,但还是想着高维,一天弹琴时弦断了,于是作诗一首:"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然后自杀。古时,纣王宠妲己,舍弃了江山,他爱的不是妲己本人,而是妲己色相。高维不同,为情所迷,虽然不宜提倡,但就爱情而言,他绝对算的上痴情子。

 5、汉宣帝刘询

 刘询本是没落的皇族后裔,因为皇室空虚,被大将军霍光接入宫中即位。刘询继位后仍思民间妻子许平君,不畏强权,拒立霍光的女儿为后,把妻子接到宫中封为皇后。后来,霍光毒死许平君,刘询悲愤交集,发誓报酬。霍光死后,刘询一步一步削弱霍家势力 ,最后没了霍氏满门。刘询的爱情故事带有悲剧色彩,让我们学习了,什么才叫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这样同富贵,共贫的爱情,才叫真正的爱情。

 6、夏大禹

 30岁的大禹娶女娇后,离家十几年外出治水。十几年来大禹一直思念着女娇,忍受着寂寞不曾再娶,其实统揽大权的大禹再娶几个妻子又有何难舜不是也有两个老婆吗可大禹只钟情女娇一人。一日,手下献来加饭酒,饮后顿觉就能乱性,于是下令不准滥饮,可见大禹对女娇是何等的忠心。他爱情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7、光武帝刘秀

 刘秀没即位前曾说:“作官当作执金晤,娶妻当娶阴丽华”,后来如愿以偿。刘秀即位后,欲封阴丽华为后,但阴丽华为了帮助刘秀巩固皇位,让刘秀封功臣的妹妹郭氏为后了。后来刘秀还是废了郭皇后,立阴丽华为后,此时的阴丽华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太婆了,这就是流行歌曲里唱的最浪漫的事,与你慢慢变老。刘秀的后宫甚少,孩子基本上都是阴丽华和郭妃所生,作为皇帝刘秀也算是个痴情皇帝了。

 8、清世祖福临

 顺治帝是否出家还是个谜,但他宠爱贵妃董鄂氏还是有记载的,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万念俱空,出家为僧,就算没出家,他的死也是因董鄂妃的死有关,他是绝对痴情的。

 9、唐明皇李隆基

 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了,本来李隆基也不算什么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可历代诗人都吹捧他,把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的天花乱坠,我就不能不选他了。也许马嵬坡前死的不是杨贵妃而是她的替身,如果李隆基爱杨贵妃,怎能让她死去呢杨贵妃22岁嫁给55岁的糟老头,李老头过于自卑,就把整个 天下 都给了杨玉环。一个是梨园始祖,一个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对了。

 10、楚庄王旅

 楚庄王本来是个好酒色的昏君,能够问鼎天下,全因樊妃的劝谏,也可能是枕头风吹得好。史记上说是伍举和苏从冒死劝谏的结果,昏君的眼里他们的脑袋值几个钱一个一鸣惊人的 谜语 就能劝醒一个昏君我看还是爱情的力量使楚庄王醒悟,樊妃的功绩被历代诗人所歌颂,楚庄王若不是痴迷樊妃,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力,这才是爱情的真正价值。

历史上爱俊男不爱江山的痴情皇帝

 朱孝天版的《楚留香传奇》里有句 歌词 唱得好:江山如画却独爱美人。古往今来的许多风流皇帝无不是美人中间摆,江山百姓靠边站,譬如北齐后主高纬、陈后主陈叔宝等等,都是泡妞有方、治国无方,好端端的一座江山被他们整得改了姓。但这些皇帝即使再不务正业,一旦触及自己的皇位,他们还是会拼命反击的。比如高纬同志,一上台就干掉了让自己睡不踏实的斛律光。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则完全不同,他不爱江山,不爱美女,却独爱一个美男,爱就爱了吧,还要把自己的皇位当聘礼,来迎娶那个帅哥的爱情。真正达到了痴情皇帝的最高境界——视皇位为粪土、视爱情为全部。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汉哀帝刘欣。

 汉哀帝的前任汉成帝在前文已经介绍过,他是个爱情至上的人。只要爱上了就会不顾一切往前冲,以至于他冲得太狠,最后连一子半女都没留下。于是汉哀帝出场了,他当时是定陶王,汉成帝有意立他为皇储,就亲自诏见验货。结果刘欣小朋友表现出众,“上令诵诗、通习,能说”,一问一答之间,把汉成帝说得心悦诚服,当即 决定 立这个十七岁的小子为自己的接班人。不过,事情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纯洁。刘欣只是汉成帝的可选项,当时的皇子皇孙成百上千,可以选择的人比比皆是。而皇位则是刘欣人生走向 成功 的必选项,他们全家的荣华富贵全仰仗他的这次参选。所以他的祖母绞尽脑汁,花了一笔钱,买了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一阵枕边风。以前,赵合德轻轻一吹枕边风,汉成帝就毫不犹豫地掐死了自己的儿子,现在的这点小事 自然 不在话下。刘欣作为帝国接班人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两年后,随着汉成帝在龙榻上“因公殉职”,汉哀帝顺利接过大汉王朝的皇位,开始了自己传奇性的后半生(因为死时太年轻,即位时已经是他的“晚年”)。刚继位时的刘欣同志能不花钱就不花钱,能花半文钱就尽量不花一文钱,颇有一番节约闹革命的架势。同时,他在国家事务上兢兢业业,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宦官等业余选手插手。一时间,朝野内外备感欣慰,感到国家振兴有望——朝廷翕然望至治焉。

 汉哀帝在位初期之所以有此作为,和他前任的昏庸是分不开的。汉成帝是个贪玩儿的人,最爱的玩乐项目是带着情人们四处观光 旅游 。皇帝的工种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做行脚僧,而要做苦行僧,数十年如一日地待在金銮殿里治理国家。可惜汉成帝没有这点觉悟,只顾自己的小家,很少关心全天下这个大家,导致经过汉昭帝和汉宣帝两朝努力恢复起来的西汉王朝,再一次倒在病榻上。有感于此,刘欣决定有番大作为,重振朝纲。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开头的,然而却不是这么善始善终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一次次告诉我们:失败的皇帝背后总有一个或多个失败的女人。汉成帝背后有赵氏姐妹,汉哀帝刘欣背后有个傅太后。傅太后是个有野心、有志向、有脾气却没水平的女人,由她养大的汉哀帝性格上软弱,对其很是依赖,造成“母悍子弱”的局面。对此,大臣李寻曾进谏汉哀帝:“请陛下振奋阳刚之气,意志坚决,不听女人摆布……”但是,软蛋一旦养成,就很难再硬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傅太后开始只伸一根指头,后来十个指头齐出,整天对朝政指手画脚,李寻“崇阳抑阴”的梦想最终变成了“崇阴抑阳”的悲惨现实。

 生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汉哀帝不愠不火地治理了国家三年之后,一个美男子的闯入使他的 政治 生涯开始倒车,这个男子就是董贤。董贤是御史董恭的儿子,开始只是个太子舍人的小官。他人长得很有个性,具体地说就是帅,帅得只需换换发型就成了“美女”。董帅哥见自己有这么好的硬件,于是大力开发自身的软件,导致性格举止也是十足的女人味,“性柔和”、“善为媚”。用现在一个流行的词来说就是中性人。

 建平二年(公元前五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汉哀帝与董贤邂逅了,如果要在前面加个定语的话就是“致命”,不只是他的命,还有西汉王朝的命。此后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汉哀帝与董帅哥激烈摩擦,擦出惊人的爱情火花。爱一个人的最高境界是“爱你胜过爱自己”,汉哀帝深刻领会了这一点。皇宫里的金银珠宝原本是他的私人财产,他却义无反顾地送给了董贤,而且都是给对方最好的,留给自己次一点的。有了珠宝,就得有能装得下珠宝的房子,汉哀帝接着就在北宫门外大建宅邸,整个工程十分浩大,建成后的董府富丽堂皇,精妙绝伦,就差把门匾换成“紫禁城”了。房子有了,里面的摆设也不能寒酸吧,于是汉哀帝连他们一家的日用器皿也一概承包。每次摆什么东西,都有专人出方案,然后皇帝大人亲自审核,审核通过才能送去。珠宝、房子、家具全部置办好了,万一有个把毛贼惦记怎么办别担心,汉哀帝是个有保姆天赋的好情人。皇宫的侍卫原本领的是他的工资,保护他的人身安全。后来却变成了领他的工资,保护董贤一大家人的人身安全,并且是一天二十四小时。这还不算,就是董贤一家上街闲逛,都有他老人家委派的人专门陪同。到后来,汉哀帝觉得看得见的东西几乎全送了,于是就开始送董贤看不见的东西——身份。董贤不过二十左右,就被封关内侯,破天荒做了最大的官之一大司马,董贤从此便与大司空、大司徒同列三公,显赫一时。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匈奴单于亲自来朝,宴会上看见群臣个个胡子一大把,唯有董贤年纪轻轻,却位坐前列,奇怪之余就询问传译,哀帝令传译回报:“大司马年少,以大贤居位。”单于信以为真,连忙恭贺汉哀帝得到了贤臣。

 说到这里,你一定觉得汉哀帝是世界上最好的男人,错!我要告诉你汉哀帝是三界之内最好的男人,他不仅要做董贤在阳间的保姆,还要做阴间的保姆。他在建造自己义陵的同时,特意在旁边留出一块空地给董贤修墓,希望死了以后也可以经常串串门,谈谈情,说说爱。真正做到了死了也要爱。

 不过在死之前,汉哀帝就已经差不多把董贤爱死了。譬如,汉哀帝有次起得早,还在美梦中的董帅哥枕着他的一只袖子,皇帝大人舍不得惊扰他,就拔剑割断袖子。还有一次宴会中,汉哀帝笑眯眯地看着董贤,顺口说:“吾欲法尧禅舜,何如”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皇帝的宝座让给董贤来做。在场的中常侍王闳立即劝谏哀帝打消这个念头。估计是受了打击,从此哀帝以后也没有再公开提及此事。

 以前只听说世上有花痴,看了汉哀帝的故事后,终于知道世上还有种人叫“草痴”。但是草痴毕竟是少数,少得有点像当年的“日心说”论者,所以在常人眼里草痴就是怪物,是异类,他们的存在是种错误。譬如丞相王嘉就在一份奏疏中严厉谴责:“奢侈僭越、寻欢放纵、变乱阴阳……陛下一向仁慈智慧,行事谨慎,如今却有这些过失被人大肆嘲讽……”骂完之后这个老头子还不忘诅咒一番,认为董贤应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说白了就是不得好死。听完这番话,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王嘉同志被下了大狱。满心不服的王丞相以绝食抗议,居然硬挺了二十多天,在董帅哥不得好死之前,自己先呕血而死。

 其实爱情这种东西自古到今对皇帝来说都是奢侈品,喜欢的人身份低了点吧,老爸老妈们不答应,怕生出的不是龙种;喜欢的太痴情了点吧,大臣们不答应,怕老板不务正业;喜欢的人丑了点吧,全天下人不答应,怕吓跑 国际 友人。到头来,这么多的皇帝里和自己真心相爱的人长相厮守的,几乎寥寥无几。而某些自以为找到真爱的皇帝,其实一直生活在美人的谎言中,因为她们爱的只是皇位和权力,而不是皇帝本人。譬如爱了万贵妃一辈子的明宪宗,被人家用堕胎药干掉了那么多亲骨肉,居然还痴心不改。

 作为一个皇帝而言,汉哀帝的爱情行为无疑是不当的。用国家赋予他的权力对董贤滥赏滥封,可谓以公谋私;关心一个男人胜过关心天下人,可谓玩忽职守;对大臣的正直谏言打击报复,可谓昏庸刚愎。然而,作为一个敢爱敢恨的男人,他无疑是可爱的,值得同情的。很多皇帝把爱情当玩物,为了帝业,甚至把爱情从生命里剔除得干干净净。但是汉哀帝没有,他用皇帝的方式全心全意地爱着董贤,一直到死。对于身边从不缺乏美人的皇帝来说,这简直是个奇迹。

 无乱如何,汉哀帝管得了身前,管不了身后。元寿二年六月,二十六岁的汉哀帝病死。因为他的早逝,没有多少政治头脑的太皇太后王政君让她们老王家的王莽出来掌管国家。王莽抓住朝中对董贤的普遍不满,先是取消董贤在皇宫的居住权,把他们一家撵了出去。然后又罢免他的大司马一职。董贤知道大难临头,就在当天和妻子一起自杀,也算是为疼爱自己的汉哀帝殉情。就是这样,王莽还怀着小人之心以为他假死,命人开棺验尸,极尽羞辱之能事。

 此后,王莽几经废立,终于搞定了大汉王朝,然后取而代之建立了新朝,开始了一段新的朝代更替。

1 关于唐武宗的情感野史

2 古代帝王爱情故事典故

3 帝王故事 中国古代十大痴情帝王

4 冷血君主的秘史

5 清朝孝惠章皇后的简介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2918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