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金森,代表作《神奇的书》;莱蒙托夫,代表作《帆》;裴多菲,代表作《自由与爱情》;雪莱,《西风颂》;兰波,《乌鸦》。
一、狄金森
1、人物简介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传奇诗人。
出生于律师家庭。
青少年时代生活单调而平静受正规宗教教育。
从二十五岁开始弃绝社交女尼般闭门不出,在孤独中埋头写诗三十年,留下诗稿一千七百余首;生前只是发表过七首,其余的都是她死后才出版,并被世人所知,名气极大。
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
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独创性。
她被视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美国诗人中最著名的佼佼者便是美国文学之父欧文,以及惠特曼和狄金森。
她深锁在盒子里的大量创作诗篇是她留给世人的最大礼物。
在她有生之年,她的作品未能获得青睐,然而周遭众人对她的不解与误会,却丝毫无法低损她丰富的创作天分。
根据统计,艾米莉惊人的创作力为世人留下1800多首诗,包括了定本的1775首与新近发现的25首。
2、作品介绍
《神奇的书》是一首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
介绍了书给人们的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
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本文作为必背课文收入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也作为阅读链接收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全文: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
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
而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全部的美丽!
二、蒙托夫
1、人物简介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俄语:Михаил Юрьевич Лермонтов;1814年10月15日——1841年7月27日),是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
被别林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1814年10月15日生于莫斯科,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塔尔罕内度过的。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通晓多种外语,在艺术方面也很有天分。
后来考入莫斯科大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转入圣彼得堡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
1841年7月27日,他因病到皮亚季戈尔斯克疗养,和这里的退伍少校马丁诺夫决斗而死,年仅27岁。
外祖母将其安葬在塔尔罕内。
2、作品介绍
《帆》是莱蒙托夫的一首诗。
该诗是作者寻求自由,追逐理想;把懦弱和平庸遗弃在故乡。
展现了,在淡蓝色的大海中,有一片孤帆在游弋。
它闪着白色的光,刺眼的白光。
这白色的帆似乎在承受着极大的折磨。
它在遥远的异地漂泊,波涛汹涌,夹杂着呼啸的海风。
它们要打翻这精灵,要让这孤独的反叛者葬身在自己威猛的打击中。
而帆,在狂风骤雨中顽强前行,向着理想和光明,与风暴斗争的情形。
全文: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着什么,它把什么抛在故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桅杆弓着腰在嘎吱作响。
唉,它不是要寻找幸福,也不是逃避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波,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三、裴多菲
1、人物简介
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
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2、作品介绍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
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全文: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四、雪莱
1、人物简介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公元1792年8月4日—公元1822年7月8日),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
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
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
1822年7月8日逝世。
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
2、作品介绍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
全诗共五节,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
全文:
哦,狂野的西风,秋之生命的气息,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犹如精魂飞遁远离法师长吟,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
染上瘟疫的纷纷落叶四散调零:哦,是你哟,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穴,冰冷,深藏,低贱,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沉睡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
(如同牧放群羊,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狂野的精灵呵,你无处不远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五、兰波
1、人物简介
让·尼古拉·阿蒂尔·兰波(法语:Jean Nicolas Arthur Rimbaud,1854年10月20日——1891年11月10日),或译阿尔图尔·兰波、韩波、林包德,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超现实主义诗歌的鼻祖。
2、作品介绍
《乌鸦》为法国诗人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imbaud)(1854~1891)所创作的一首诗歌。
全文:
当寒冷笼罩草地,沮丧的村落里。
悠长的钟声静寂,在萧索的自然界。
老天爷,您从长空降下,这翩翩可爱的乌鸦。
冷风像厉声呐喊的奇异军旅,袭击你们的窝巢。
你们沿着黄流滚滚的江河,在竖着十字架的大路上。
在沟壕和穴窟上,散开吧,聚拢吧,在躺满着新战死者的。
法兰西隆冬的原野,你们成千上万的盘旋,为着引起每个行人的思考!
来做这种使命的呐喊中吧,啊,我们,穿着丧服的乌鸦!
然而,天空的圣者,让五月的歌莺。
在栎树高处。
在那消失在茫茫暮色的桅杆上。
给那些人们做伴,一败涂地的战争,将他们交付给了,树林深处的衰草。
——珀西·比希·雪莱
——让·尼古拉·阿尔蒂尔·兰波
——裴多菲·山陀尔
来源于爱伦坡的同名诗歌。根据查询抖音官网显示,乌鸦咖啡灵感来自于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的同名诗歌集《乌鸦》,不仅提供好喝不贵的咖啡,更为你保留车水马龙里的诗意与人文。
《乌鸦》((美) 埃德加·爱伦·坡)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ia-NPVOrfATrMQYewQdew
提取码:czum书名:乌鸦
作者:(美) 埃德加·爱伦·坡
译者:曹明伦
豆瓣评分:87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2
页数:448
内容简介:
全书精选25篇爱伦·坡的代表作,涵盖其在惊悚小说、推理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和幽默讽刺小说领域的佳作,包括读者耳熟能详的《莫格街凶杀案》《黑猫》《金甲虫》《泄密的心》《瓶中手稿》《眼镜》《莫斯肯漩涡沉浮记》《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等篇目,并由爱伦·坡作品研究专家曹明伦翻译。另外,全书选用11幅由爱尔兰画家哈利·克拉克根据爱伦·坡的作品创作的插图,为读者带来一个别样的、极具画面感的阅读体验。《乌鸦》是爱伦·坡最广为流传的一篇诗歌,本书特以此诗命名,书封上的乌鸦则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马奈为此诗创作的插图,进一步烘托出爱伦·坡作品幻灭而伤悼的忧郁美,及其独有的暗黑风气质。
作者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年1月19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1849年10月7日逝于巴尔的摩。
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
一生创作了七十篇小说,其中包含六十八篇短篇小说,两篇长篇小说。
1845年1月,爱伦·坡发表诗歌《乌鸦》,一时声誉鹊起。
爱伦·坡被世人尊称为侦探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及恐怖小说大师。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及“情节服务于效果”的创作理论;他开创的写作手法影响了众多作家,包括柯南·道尔、斯蒂芬·金、儒勒·凡尔纳、希区柯克、江户川乱步等人。其中,柯南·道尔塑造的家喻户晓的大侦探福尔摩斯,实际上就脱胎于爱伦·坡笔下的迪潘。
译者:
曹明伦,深入研究爱伦·坡的宇宙观与艺术观,称爱伦·坡是“孤独的过客,不朽的天才”。
四川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译有《爱伦·坡集》《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培根随笔集》《司各特诗选》等多种英美文学经典。
汉乐府诗歌的特点如下:
一、语言朴实自然
1、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 亲切朴素, 叙事同抒情结合, 感情真摰动人。如《孤儿行》写孤儿受兄嫂虐待, 诗句虽参差不齐, 而情与境会, 孤儿口状心计之状, 活现笔端。诗句句式长短不一, 二至八言都有,有句式整齐的齐言诗, 也有错综参差的杂言诗。
2、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和句法, 长短随意, 整散不拘, 灵活自由。有继承《诗经》四言体的;有杂言体的, 句法自由多变, 整散不拘。二,三,四,五,六,七字也有, 变化极为自由。汉乐府还有不少完整的五言诗, 比四言诗多了一个音节, 适应当时社会语言的发展, 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篇幅长短均有, 最长的达三百五十馀句, 短的则数句。汉乐府民歌篇幅长短均有, 最长的如《孔雀东南飞》, 便长达三百五十馀句, 短的如《杂曲·枯鱼过河泣》只得四句;《江南可采莲》便是只有七句。
二、浪漫主义的色彩
汉乐府民歌虽多抒写现实, 但亦有不少作品运用了浪漫主义色彩。如《上邪》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乌生》中乌鸦的魂魄向人们申诉;《枯鱼过河泣》中腐臭了的鱼会哭泣, 会写信等。这些丰富奇特的幻想, 显示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三、回环往复,音韵和谐
在当日的民歌中有不少优美小诗, 如《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此诗回环往复, 形象鲜明, 音韵和谐, 文字活泼, 正是民歌的本色。
四、用对话或独白形式叙事
汉乐府诗巧妙地熔铸对话刻划人物, 声情毕肖, 使人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如《上山采蘼芜》甚至几乎全由弃妇同故夫的问答构成, 表现出妻子的善良性格。也有全篇采用独白的, 如《孤儿行》中用独白写出孤儿所受的痛苦。
五、排偶句
排偶句也可以说是汉乐府在形色方面的特色, 如《陌上桑》中的:“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便是。
六、押韵灵活
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由, 灵活多变。有句句押韵的;有隔句押韵的, 如《东门行》、《燕歌行》、《梁甫吟》等;也有隔两句和三句押韵的, 如《陌上桑》的“日出东南隅”和“自名为罗敷”相隔两句押韵, 又“照我秦氏楼”和“桂枝为笼钩”更隔五句押韵。这都显出押韵的变化多端。
-乐府诗
《乌鸦·永不复生》是2022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书籍,作者[美]埃德加·爱伦·坡。[2]
书名
乌鸦·永不复生
作者
埃德加·爱伦·坡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4月
内容简介
推理小说鼻祖、科幻小说先驱、哥特小说大师、现代恐怖小说创始人爱伦·坡经典作品集,由知名爱伦·坡研究专家曹明伦选目,收录长篇小说《阿·戈·皮姆历险记》、诗歌《乌鸦》和包括《黑猫》《金甲虫》《泄密的心》等经典篇目在内的24篇短篇小说。[1]
作者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核心人物,被誉为侦探小说奠基人、科幻小说先驱和恐怖小说大师。爱伦·坡是类型小说“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创作涉及多种文学类型。以他名字命名的“埃德加·爱伦·坡奖”被全世界的侦探推理小说家视为至高荣誉。
《乌鸦》是一本由(美) 埃德加·爱伦·坡著作,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448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17-12,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乌鸦》读后感(一):直面死亡,永不得脱
爱伦坡是哥特小说和诗歌的伟大作者,哥特元素在其作品中无处不在。哥特式中世纪典型艺术风格,代表着恐怖、颓废、上帝、神秘、死亡等,黑猫、蝙蝠、乌鸦、十字架、鲜血等成为哥特式作品中最经常出现的意向,作品往往通过描绘内心的邪恶与恐怖的环境来表达绝望、孤独等主题。不难看出,爱伦坡的各类小说和诗歌中深受哥特式影响,《乌鸦》这本书就是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集,他铸造了哥特式小说的伟大成就。
爱伦坡对哥特式风格的入迷与他的经历关系密切。他早年丧子,中年丧妻,健康状况也不好,内心一直都倍感孤寂凄凉。对妻儿的思念,给他的脑海中带来种种幻想,直面死亡的经历让爱伦坡对美好事物的死亡和凋零有着强烈的迷恋,这种迷恋不但让他经常以死亡为主题创作小说,更是开创性地引入诗歌,成为哥特式诗歌的开创者。
《乌鸦》这本书的众多死亡恐怖小说中,爱伦坡都用他的才华为他的文字给予哥特式装修,使之呈现出哀伤、神秘、死亡。《乌鸦》的小说中,读者经常能够看到毛骨悚然的场景,感受到诡谲恐怖的气氛,听到凄厉的悲鸣或呜咽的私语,见到神经质的男主角。在那种复古、破旧、神秘、封闭的哥特式建筑周围,是无法撕破的黑夜,狂风肆虐,屋里确实厚重的幔帐随着风声飘扬,昏弱的灯光闪烁不定,随时将息;房门嘎吱作响,随着风咣当;忧郁的深沉的男主在屋里,与幽灵作伴,与魔鬼起舞,内心一阵阵波澜。即便在这个屋子里曾经有过欢声笑语,在《红死病的假面具》中,普罗斯佩罗亲王的城堡夜夜都有欢宴舞会;在《瓶中手稿》中我从海难中逃脱并躲在一艘奇异的船上,夜夜观察一群水手的生活;在《黑猫》中我曾经特别热爱、亲自喂养黑猫普路托,还是与深爱的妻子的共同爱好和话题;在《椭圆形画像》中画家深深迷恋他的妻子,并想替自己的新娘画画;在《陷坑与摆钟》里我躲过了宗教法庭意欲置我于死地的黑暗中的深坑,却又要面对最终将要割破我胸膛的锋利的钟摆;《丽姬娅》中我与丽姬娅相濡以沫;但是,所有的快乐都是虚妄,只有死亡是永恒的唯一。在一次假面舞会中,红死病侵袭了普洛佩斯洛城堡,城堡中的男女无一幸免;我躲过了海难并逃脱到一艘奇怪的船上,每天都能看见一群奇怪的水手,但是最终却仍是和他们一起重新下沉到海底;我亲自绞死我的爱猫,但夜夜都受到它灵魂的纠缠,在黑猫的报复下我杀死我的妻子,并被警察抓走;画家终于为他的妻子画了一幅最完美、最生动、最逼真的画像,却攫取了他的新娘的生命;我面对那一次又一次逼近我的锋利的钢刀,却无法动弹,谁能救我?丽姬娅最终也没死神带走谁又是我的下一个丽姬娅?
爱伦坡的《乌鸦》中反复出现黑暗、死亡,也许是长年累月的悲恸沉重打击了爱伦坡的身体和精神,让他在午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而午夜正是幽灵与魔鬼放肆的时候,是恐怖与神秘的时候,爱伦坡面对着物是人非的家庭,虽然房屋摆设依旧,但人已诀别,在这个时候,各种幻想与幻象都向爱伦坡袭来,小说里面那深沉忧郁又神经质的男主何尝不是爱伦坡自身的写照?那各种香消玉殒的女主何尝不是他对他爱妻的思念。只是,爱伦坡你是多么傻啊?你企图以文字来忘却伤痛,却不知这只能是徒劳,你越写,你越被寂寞与悲痛侵蚀;你越写,越被思念和哀悼束缚。这些文字为你铸成了一条循环往回的道路,让你永生永世在思念亡妻的道路上不得轮回,走不出这个怪圈。正如书名“乌鸦”,它的名字就叫“永远不再”,永远不再有一个如此爱着的人,永远不再和他一起生活,永远不再和他白头偕老,永远不再出现在他面前……
爱伦坡不愧是哥特式小说的丰碑,恐怖故事和幻想小说的缔造者,他还有一个身份,侦探小说之父,是美国小说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乌鸦》读后感(二):那颗不肯原谅自己的心,愿你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乌鸦》这本书,收录了埃德加·爱伦·坡的25篇短篇小说。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爱伦·坡自幼父母双亡被收养,短暂的大学生活之后就辍学从军,并低调地开始写作生涯,匿名出版过许多诗集、随笔、小说和评论。1845年1月,爱伦·坡发表诗歌《乌鸦》,一时声誉鹊起。本书正是以此诗歌命名,并且这篇诗歌也收录在书中。
爱伦坡的文学生涯始于诗歌但不止于诗歌,他也是侦探小说的鼻祖,科幻小说的先驱和恐怖小说大师。当代评论家将他的小说分为四类:死亡恐怖小说、侦探推理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和幽默讽刺小说。
《乌鸦》这本书收录的死亡恐怖小说有:《威廉·威尔逊》,《瓶中手稿》,《黑猫 》,《厄舍府之倒塌》,《红死病的假面具》,《陷坑与钟摆》,《泄密的心》,《丽姬娅》等 。茜芝麻读完觉得小说中的情节虽然恐怖怪异,但也确实很入读、震撼人心、发人深省。有些西方学者认为爱伦·坡写死亡恐怖小说是为了探寻恐怖的根源,也有人说是为了探究死亡的奥秘,从而能够直面死亡。不管哪种说法,作者在小说中的描写除了引发我们对死亡的思考外,也引发了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书中的侦探推理小说包括:《莫格街凶杀案》,《被窃之信》,《金甲虫》,《你就是凶手》等。爱伦·坡的侦探推理小说创造了推理小说的基本模式,对推理小说的兴起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包括著名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也是脱胎于爱伦·坡小说中塑造的迪潘这个人物。柯南道尔还曾感叹“在爱伦·坡之后,任何写侦探小说的作者都不可能自信地宣称此领域中有一方完全属于他自己的天地”。
书中收录的科幻小说仅有《气球骗局》一篇,尽管爱伦·坡一生中创作的科幻小说并不多,但每篇都很引人入读,想象的同时又不乏科学理论依据,也致使学者认为他是“科幻小说的奠基人”“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之父”,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也深受其影响。
书中收录的幽默讽刺小说有《生意人》,《眼镜》,《欺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森格姆·鲍勃先生的文学生涯》,《与一具木乃伊的谈话》等。除了这些,属于其他类型的小说中也常用到幽默讽刺的手法。爱伦·坡的幽默讽刺小说语言运用很巧妙,既能让读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故事进展,又很容易代入主人公的身份去体会人物的内心;小说的故事情节也很缜密,让读者看到滑稽故事的同时,也体会到作者的批判和讽刺。
茜芝麻结合印象最深的几篇文章,谈谈自己读完这本书之后的思考和感受。
逼你走上绝路的,不是别人,是你那颗无法原谅自己犯错的心
《黑猫》这篇文章讲述了主人公“我”与两只黑猫的故事,我从小以性情温顺而闻名,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宠物黑猫都是疼爱有佳,可自从酗酒后,我就开始变得喜怒无常,烦躁不安,对妻子拳打脚踢,更是将宠物黑猫虐待致死。后来,经历了火灾等一些事件后,我又遇到了一只黑猫,这只黑猫除了胸前有块白斑,其他地方都和之前的那只一模一样,良心上的不安使我收留了这只猫,但每次看到这只猫我都会想起自己对前一只黑猫的所作所为,这只猫对我的喜欢更是让我厌恶,终于有一次在地窖里,这只黑猫彻底把我惹怒了,我举起斧头就要砍它,但是妻子却加以阻拦,失去理性的我直接将妻子砍死了,为了隐藏罪证,我将妻子的尸体封进了地窖的墙里,却没有留意封墙的时候也将那只黑猫封了进去,当警察到地窖来检查时,黑猫在墙里的叫声,暴露了我犯罪的事实。
故事很曲折入读,不少读者看后都会觉得主人公有精神或心理疾病,不能理解主人公怎么就从一个性情温顺的人变成了杀人虐猫的凶手。其实主人公这种反常行为或心态是一种人类心灵的原始冲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谁不曾上百次发现自己做一件恶事或蠢事的唯一动机就仅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该为之”。很多事情最大的吸引力偏偏是我们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做。
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明明是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却成了杀人行凶者,每个人在情绪失控的瞬间都有做出极端事情的冲动,但我们大部分人能够克制住这种原始的反常行为,并且随着情绪的平缓这种想法很快就消失了,可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点,所以才会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主人公一直觉得第二只猫的存在就是对他的警示,不停地提醒他,让他想起自己对第一只猫的所作所为,可实际上那只猫做错了什么?什么多没有,那只猫很喜欢主人公,也愿意跟他亲近,是主人公自己心里过不去,不停地折磨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之所以走上绝路是外在环境和别人逼迫,却不知真正的原因其实是你无法原谅自己。其实人性中本就有恶的一面,可无奈社会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你自己对好人的要求太高,做惯了好人,一旦犯错就不更容易原谅自己。
连尝试都没有过,你有什么权利说难
《金甲虫》属于侦探推理类的小说,建构了侦探推理小说的经典模式,作者在推理探索的紧张气氛中也穿插着许多轻松幽默的元素,读起来很有画面感,当时就感觉要是拍成**一定超赞,上网查了查,果真有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可惜没找到片源,伙伴们要是谁有求分享给茜芝麻~
其实它讲述的是一个以金甲虫为线索的寻宝故事,其间一个个线索的发现和谜团的解开很抓人眼球也很烧脑,尤其是勒格朗破译密码的过程。不由得让人感叹,有时候我们真的只是被表面上看上去很复杂的东西吓住了,停下了探索的脚步,实际上当你真正深入其中就会发现一切并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就像小时候解数学题,什么都不懂时胡乱翻书,看着一堆见都没见过的符号,觉得好复杂,可真正学完之后再看,并没有那么难。所以任何事情在尝试之前别先急着否定,说自己做不到,没试过你怎么知道?
欺骗这门学问,从古发展至今,已经成了一门精密的科学
在《欺骗是一门精密的科学》中,作者总结了骗子的一些特性:谨小慎微、自私自利、足智多谋、胆大包天、从容不迫、别出心裁等。文章举了很多例子揭示骗子的各种作案手法,不禁让人感慨,欺骗这门手艺,真是不分古今,无论中外,一直都存在。
想起前段时间以电信诈骗为主题的**《巨额来电》,片尾有对这些被骗者们的真实采访,有些已经过去好些年,但想起来依旧会落泪,被骗者们在憎恨骗子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怨恨和责怪,甚至有被骗去一生积蓄,想不开而自杀的人。
对此,茜芝麻也是感同身受,上大学期间被网络骗子骗去了学费,不敢告诉家人,只能自己去拼命做 挣钱弥补。很感谢当时的几个朋友,他们知道后没有指责和嘲笑,只是安慰我不要太自责,并且跟我说:虽然他们自己钱也不多,但如果我需要,随时可以借给我。
当时真的很感动,借用**里的一句话:面对诈骗,爱才是最好的保护网。被骗者们内心已经不知道反思、责怪过自己多少次,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批评和教育而是你的一个拥抱。不是人人都像我们想的那样善良,但能被家人和朋友温柔相待,足矣。
其实,书中的每篇文章都能读出不同的意味,就比如从《红死病的假面具》中,茜芝麻读到了死亡的不可避免;从《瓶中手稿》中体会到了人之将死,无谜可瞒;从《眼镜》中看到了作者对“一见钟情”的讽刺;从《威廉·威尔逊》中读到了人性本我和超我的抗争等。这些小说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时代背景,被不同的读者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当然这本书中也有茜芝麻看完之后不知所云或者完全无感的文章,可能是作品本身没什么特别的含义,更可能是自己经历、思考的还不够。
爱伦·坡的创作原则一直都是“效果论”,每个情节都在为最终想要达到的效果服务,没有离题的枝节和无关紧要的装饰,故事很扣人心弦,不像现在某些改编的电视剧,主线都没有了,又怎么能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喜欢读死亡恐怖类小说,侦探类小说的,或者只是闲暇时刻想思考思考人性的朋友,茜芝麻推荐你去读读这本书。
《乌鸦》读后感(三):《乌鸦》(爱伦·坡)
爱伦·坡的作品,大学时候在图书馆偶然读过一些,大体上总是有些沉郁阴霾,带着死亡的气息。这本中所选篇目比较杂,有推理类的,也有讽刺类的,还有描写死亡心理类的,不得不说作者是一名鬼才,因为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许多后世作品的影子,脑洞相当大。
推理类的篇目里,印象最深的是《莫格街凶杀案》和《金甲虫》,尤其是后者。前者在前半篇幅中营造出诡谲气息,后半篇幅解密的真相令人始料未及,后者关于寻找宝藏的一系列推理非常精彩,尤其是字符推理部分,虽然并不是非常复杂的悬疑情节,但推理过程严谨有条理,依然让人看得很过瘾。
《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和《黑猫》,看过很多悬疑里都有过为了隐藏而把尸体砌进墙里的情节,虽然不知道爱伦坡是不是最早想出这个手法的人,但确实是我看过的作品里最早提到的。第一次看到这种手法的时候简直毛骨悚然,无论看多少次还是有些背后发凉。
《红死病的假面具》《瓶中手稿》《莫斯肯漩涡沉浮记》《陷坑与钟摆》,全部是充斥着死亡气息的篇目。看了瓶中手稿之后还专门去查了一下关于幽灵船的传说,顺带了解了“飞翔的荷兰人号”,暴风雨、阴暗的环境加上死亡永远让人心有余悸。《陷坑与钟摆》则是给人窒息般的紧张感,能体会到钟摆降下时主人公的恐惧与躁狂。
《塔尔博士和费瑟尔教授的疗法》,世界奇妙物语中有一集就是讲的类似故事。精神病院的医生才是真正的精神病者,直到最后才发现这个诡异的事实。可见爱伦坡的小说对后世的影响力。记得好几年前有人在微博上安利世奇时截图了这个故事,转发量很高,很多人大呼神转折,实际上都是作者玩过的手法了。
《厄舍府之倒塌》,荒凉的宅子,刚死去的亲人,雨夜的诡异声响,气氛让人想起《猴爪》,大概后者在描写老太太许愿让儿子回来的部分也多多少少有借鉴前者的成分在其中,确实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心理紧张感,直到最后仍然被这幢阴森的宅子所困扰。
《乌鸦》读后感(四):失控的孤独——读“人群中的人”
故事从拉布吕耶尔的一句“不幸起因于不能承受孤独”开始,整篇便离不开“孤独”。孤独是什么?某种程度上,孤独是一种自由,你完全独享自己的情绪,因为孤独,你不用受限于人群中情感的跌宕起伏。但同时因为享有孤独,你被人群抛弃,孤立于世界边缘。适当的孤独,能让你感受到生命的自由与独立,但当孤独变成自我的狂欢,甚至开始失控时,你便被孤独所囚禁。当失控的孤独不能再被承受,人们便会疯了似的寻求解脱。就如同文中老人一样,他是罪孽深重的天才,他不甘寂寞,他变成了人群中的人,他走了整整一天也没走出大街的骚动与喧嚷。这或许就是引言中提到的“不幸”。
在读这个故事时,让我一开始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花了一半的篇幅来讲大街上各式各样的人,从他们的身段、衣着、气质、步态、外表以及面部表情等等,由外到内看到他们的心境,甚至是看到被划分的这一人群的特质,以及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和困境。文章后半部分作为故事的重点,却与前半部分在篇幅上是同样的地位。而后我才意识到,故事的重点并不在老人身上,而是在人群身上。爱伦坡真正在写的是人群的精神困境。老人试图融入人群,但人群中的人又与老人有什么不同呢?都是被孤独胁迫,淹没在人群中的沙子。
而后,在上完毛尖老师讲解《马耳他之鹰》的课之后,便更能理解这种写法其实是一种侦探视角。城市是一片荒原,乍一看毫无生气,而侦探式的视角将城市拉回到人性的维度。这也许就是早期城市文学都用类似“侦探“的视角切入的原因,侦探为侦破犯罪案件,目光游行在城市中,而现代犯罪是在一个失控的时代中产生的,任何人都可以拿出一把枪。城市成为了一片黑色丛林,侦探的目光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逐一排查,看穿人们的心事,城市才得以恢复秩序。这里的秩序同时存在于人的意识层面和城市的宏观场面。视角回归到人性,一切才得以给出合理的解释。
而在这篇中,爱伦坡同样也采用了“侦探视角”,“我”像侦探一样思维敏捷,冷眼旁观世界却有着巨大的热情与欲望。“我”将人群划分,饶有兴趣的观察他们,有时也会陷入沉思。比如在辨认赌徒时,每一个细节都被标上了怀疑的标签,因为他们可能自诩为靠机智为生的绅士---这正是侦探视角的特点之一:怀疑。同时每个细节也被看得清清楚楚,似乎在侦探眼底下,人是透明的,试图看到世界错综复杂的“网”背后的线索。这其中有一段:他们衣着各异,有铤而走险的用套筒骗赌法行赌的赌徒穿的衣服,天鹅绒马甲,时髦的围巾,镀金链条,精致的纽扣,在审慎而朴实的牧师看来,一切都很可疑。侦探确实如同审慎朴实的牧师,能很清楚的看到服饰背后的疑点。夜深了,“我”对人群的兴趣愈加浓郁起来,人群的总的特性有了改变。也正是因为这一视角的运用,“我”才能看到这种改变,人性的画卷就此慢慢铺展开来。
即便是如此高明的“侦探视角”,在碰到老人时也陷入了困境。“他有一种绝无仅有的奇特表情,我从未见过类似的表情。”这种迷惑不解反而激发了“我”跟随这个老人的欲望,我感到 、惊讶和着迷。这个老人内心的确记载了无比疯狂的历史,因为他是人群中的人,日复一日,从未放弃对自己的这种定义。不分白天夜晚,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找到人群,融入其中,不停的走。他感受不到人群的孤独,在不停逃离孤独的过程中,他早已忘记孤独是什么感觉,他能感受到的只有融入人群的狂热与舒适,与独自行走的躁狂。他完完全全被人群囚禁,为了舒适,永远也走不出街道的喧嚣。在我看来,对老人的描写是为了更加深入人群。拥挤其实会加剧孤独,人来人往,有的只是身体上的接触,内心的疏远便在这种疏密的对比中一下子显现出来。老人的行为完全背离了这个观点,而聚集的人群同样也有此般的狂热,想要借人群逃离孤独,认为人群是对自己的最好庇护,孰不知人群只是在将你淹没。
在这里,人群对于他们是庇护,也是潮流,卷携着个体涌入城市的每一个街道,又将他们淹没。不断寻觅人群,也愈发绝望于自己对失控的孤独的无可奈何。人群就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你的孤独与格格不入,也照出了城市吞食个体的血盆大口。即便城市是如何的血腥黑暗,人们还是在不断前行,为了寻得舒适人们融入人群就成为了唯一的方法,因为永远也无法逃离城市,逃离被禁锢的生活,而人群却能营造出一种逃离的假象。人群作为城市的衍生物,在性质上也同于城市,假象终归是假象,人群同样在吞噬个体,吞噬掉他们对抗孤独的能力,消磨掉他们仅剩不多的自由与独立。所以,人群在这个维度上可以代表城市。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我”和故事的背景。“我”就如同爱伦坡本人一样,试图更多的了解老人,试图看到这个时代的症结。他的确看到了,预言出了“繁华一梦”背后隐藏的焦虑无依,“上帝死了”之后人们的迷茫。当时的背景是:大机器时代到来了,机械化高度介入人们的生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不可避免的开始异化,如拜伦等英雄时代的精神寄托不复存在,继而出现的是孤独彷徨的精神荒原。故事通过老人,将这种孤独变得失控,不过是另一种人文关怀的极致体现。
《乌鸦》读后感(五):黑猫与乌鸦
爱伦坡这个人就不用多说了,他是十九世纪美国诗人,也是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三十六岁那年,他发表了诗歌“乌鸦”,一时声名鹊起。这就是本书书名的由来:这本书不仅收入了爱伦坡的25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还有他的代表诗歌《乌鸦》。
当然,他不只是诗人,还是侦探小说的鼻祖、科幻小说的先驱和恐怖小说大师。他一生写了七十篇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小说,涵盖恐怖小说、推理小说、科幻小说和幽默讽刺小说。
单说推理小说,爱伦坡曾经写过的《莫尔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你就是凶手》、《被窃之信》和《金甲虫》五个短篇,为后世的侦探小说确立了典范,如今几乎所有推理小说都没有逃脱这五篇小说的模式。这五篇推理小说直接影响了柯南·道尔,因而才有了大名鼎鼎的《福尔摩斯》。
当然,不只有《福尔摩斯》,金庸也是他的众多粉丝之一。阅读爱伦坡,可以轻易的在其中找到金庸小说里许多情节的源头,比如《天龙八部》里给无崖子给妻子雕刻玉像的情节,让段誉为其倾心,就改自短篇小说《椭圆形的画像》,甚至是《连城诀》里万震山将死人砌于墙中,则来自《黑猫》。
最后聊聊这本《乌鸦》的版本。它大概是我买过的爱伦坡小说集最喜欢的版本了,在爱伦坡的小说之外,增加了爱尔兰艺术家哈利·克拉克极具暗黑气质的插图,和小说相得益彰。这本书是三十二开本,平装,加了一个腰封式的外封,易于阅读,也可以用来收藏。最主要的,用纸非常好。译者曹明伦先生,一直是爱伦坡小说的经典译者。最近越来越喜欢果麦出的书了。
爱伦·坡是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爱伦·坡简介,著有《黑猫》、《厄舍府的倒塌》、《乌鸦》、《安娜贝尔·丽》等作品。爱伦·坡被誉为美国三大恐怖小说家之一,对柯南·道尔、凡尔纳、希区柯克等作家都有重要的影响。
爱伦坡
爱伦·坡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美国浪漫主义思潮时期的重要成员。
爱伦·坡1809年1月19日生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他年幼时父母双亡,随即被弗吉尼亚州里士满的约翰和弗朗西丝斯·爱伦夫妇收养,在弗吉尼亚大学就读了短暂的一段时间后辍学爱伦·坡简介,之后从军,爱伦·坡离开了爱伦夫妇。
爱伦坡低调地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匿名出版了诗集《帖木尔和其它的诗》。1835年他在巴尔的摩和13岁的表妹弗吉尼亚·克莱姆结婚。1838年《阿瑟·戈登·皮姆的故事》出版并被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839年夏天,爱伦·坡成为《伯顿绅士杂志》的助理编辑。这期间他发表了的随笔、小说,和评论,加强了他在《南方文学信使》工作时期开始确立的敏锐批评家的声誉,同期,《怪异故事集》上下卷在1839年出版。1845年1月,爱伦·坡发表诗歌“乌鸦”,一时声誉鹊起。
1849年10月7日,爱伦·坡逝于巴尔的摩。
爱伦坡代表作 爱伦坡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黑猫》、《厄舍府的倒塌》、《瓶中手稿》、《莫格街谋杀案》、《斯芬克斯》等;诗《乌鸦》、《安娜贝尔·丽》、《钟声》等;戏剧《波利希安》;《贝壳学基础》、《诗歌原理》、《维萨西孔河之晨》等。
一、苏联及俄罗斯:
1、▲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
散文体小说集:《别尔金小说集》
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政治抒情诗:《致大海》、《自由颂》、《致恰达耶夫》
2、▲果戈理:是俄罗斯作家,善于描绘生活,将现实和幻想结合,具有讽刺性的幽默,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死魂灵》(或译:《死灵魂》)和《钦差大臣》。
3、▲米•尤•莱蒙托夫:俄国诗人,《当代英雄》,《剑》,《祖国》,《帆》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它到遥远的异地寻找什么 它把什么抛弃在异乡? 呼啸的海风翻卷着波浪, 桅墙弓着身在嘎吱作响…… 哎!它不是要寻找幸福, 也不是要逃离幸福的乐疆!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 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 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
4、▲屠格涅夫:他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举凡诗歌、小说、戏剧都很有造诣,不过使他享誉世界的则主要是他的六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和《处女地》,其中前四部尤为出色。。《父与子》着力描写俄国自己的“新人”。父辈指老一代贵族,“子”辈指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小说深刻揭示了这两代人的矛盾和冲突。。《烟》反映出农奴制改革的有名无实。《处女地》则直接反映70年代民粹派所发动的“到民间去”这一社会运动。
二、美国
1、詹姆斯•费尼莫•库珀:反映边疆生活的《皮袜子故事集》(“皮袜子”是小说主人公纳蒂•班波的绰号五部曲:《拓荒者》、《最后的莫希干人》、(《草原》、《探路者》和《杀鹿人》以及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
2、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漫主义小说家和心理小说家。《红字》小说描写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跟丈夫从英国移居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美国波士顿。中途丈夫被印第安人俘虏。
3、埃德加•爱伦•坡:坡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他的推理和恐怖小说最广为人知,而坡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诗。他的圣诞恐怖小说中最著名的是《莉姬亚》,《黑猫》、《厄舍府的倒塌》,诗《乌鸦》。
4、赫尔曼•麦尔维尔:小说家、诗人。他以其海上经历为事实依据写成其寓言杰作《白鲸记》(1851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5、沃尔特•惠特曼:他是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他所以给自己诗集取名为《草名集》,其寓意是在于“草叶”随处生长,最富有生命力。它象征着普通人,也象征着发展中的美国。 同时,“草叶”也象征惠特曼自己关于民主、自由的理会想和希望。
7、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著名的幽默大师。代表作,《百万英镑》、《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取材于美国19世纪50年代的社会生活。它以儿童冒险经历为线索,透过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眼睛,描写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腐朽和奴隶制度的罪恶。
8、亨利•詹姆斯: 詹姆斯的主要作品是小说,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贵妇人的画像》小说简介小说讲述的是美国年轻女子伊莎贝尔崇尚个性自由,不愿平庸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她到欧洲后得到一笔遗产,曾一度认位金钱可以为她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使她能够自由安排自己的命运。但她涉世不深,金钱没有给她带来自由,反而使她陷入奥斯蒙德及其情妇梅尔夫人设下的圈套。他接受了奥斯蒙德的求婚,以为自己的钱可以为貌似高尚但一文不名的奥斯蒙德带来幸福。当真相大白后,已经成熟起来的伊莎贝尔毅然决定面对现实,留在丈夫身边,再一次选择了自己的生活道路。
9、▲欧•亨利 :美国小说家,其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欧•亨利式结尾扬名与世。代表作:《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警察与赞美诗》故事描写纽约的一个无业游民想方设法让警察逮捕入狱,以期获得一个避寒的栖身处所。他吃白食,砸碎橱窗,冒领财物,盯稍,扰乱治安等,但都不能达到被捕的目的。
三、法国
1、司汤达:▲法国著名作家、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其代表作有《红与黑》《往事连篇》等。然而,他的短篇小说也写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直译为《卡斯特罗修道院长》)等,写得生动传神,脍炙人口,堪称世界短篇小说花园里的奇葩。它们与梅里美的《马特奥•法尔戈纳》、《塔芒戈》、巴尔扎克的《戈布塞克》一起,标志着法国短篇小说创作的成熟。
2、▲雨果: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诗人和政治家,与巴乐扎克、左拉并驾齐驱,《悲惨世界》是雨果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笑面人》发表于1869年 小说有着和巴黎圣母院一样的美丑对比。主人公格温普兰出生贵族,但因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小时候被毁容。《九三年》 是雨果最后一部小说。小说的两个对立人物,革命派郭文和保皇派郎特纳克侯爵是雨果的又一善恶对比。郭文在捕获郎特纳克侯爵之后,因念郎特纳克侯爵救了三个孩子,竟不惜把自己送上断头台,而放走了敌人头子。
3、大仲马:亚历山大•仲马,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主要为小说和剧作。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1844),旧译《三剑客》、《基督山伯爵》一个正直勇敢的青年水手,正当他对生活充满着好的追求的时候,由于被嫉妒他的人告密陷害而下狱,在黑暗的牢房里度过了整整十四个年头。
4、▲巴尔扎克: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之一。他创作的《人间喜剧》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文学丰碑,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1833)、《高老头》(1834)、《幻灭》(1837-1843)、《农民》(1845)、《贝姨》(1846)
5、福楼拜;其作品反映了1848-1871年间法国的时代风貌,揭露了丑恶鄙俗的资产阶级社会。福楼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是《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和《布瓦尔和佩库歇》。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简洁而细腻的文笔,通过一个富有激情的妇女爱玛的经历,再现了19世纪中期法国的社会生活。《情感教育》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的大学生弗雷德利克在社会上到处碰壁,终于老之将至,一事无成,不堪回首。《布瓦尔和佩库歇》布瓦尔和佩库歇是两位抄写员,两人认识后感觉彼此很投机,于是很快交上朋友。
四、英国
1、托马斯‧莫尔: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才华横溢的人文主义学者和阅历丰富的政治家,以其名著《乌托邦》而名垂史册。
2、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3、笛福:英国小说家,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代表作 《鲁宾孙漂流记》
4、夏洛蒂、勃朗特:两个妹妹,即艾米莉•勃朗特和安恩•勃朗特,也是著名作家,因而在英国文学史上常有“勃朗特三姐妹”之称。《简爱》,艾米丽《呼啸山庄》。《艾格尼斯•格雷》安恩。
5、简•奥斯丁: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爱玛》 《劝导》。
6、查尔斯•狄更斯: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 、《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荒凉山庄》。 狄更斯的重要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生的奋斗历程,具有自传性,是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大卫是当时社会中为善良而奋斗、坚持正义的中产阶级青年的楷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