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史大纲读书笔记

2021年国史大纲读书笔记,第1张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抬头望向照耀千古的皓月繁星的时候,是否也曾想过,多少年后,我们的后人是否会记得我们将以何提起我们该如何评价我们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国史大纲 读书笔记 ,欢迎查阅。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1

这个星期因为自己偷懒的缘故,只读了本书的第一二章,即《婚姻》《族制》二章。关于古代婚姻和族制,之前读的其他读物已有涉及,吕先生的论述则更为完整。当然,即使吕先生自述「叙述力求扼要,行文亦力求浅显」,但是读起来还是颇有些费力。吕先生写作此书,文白夹杂,用字精准,使我读起来还得时不时停下来查查词典。此书原为编写大学教材所作,这也显示出当年的大学生与今日大学生素质之差异。

婚姻、族制二章,我每章都读了不下两遍。印象最深刻的,却不是这两章的主旨本身,而是吕先生的性别观与婚姻观。吕先生是民国时期人,论岁数当比今日青壮年男子早出生近一百年。其关于两性关系与婚姻家庭之见解,却比今日之男性(主流男性,当然也有部分女性)要先进得多。

最让我感叹的是关于离婚一节。古代(以清律为例)虽然「夫妻不相和谐而两相愿离」可离婚,但婚姻内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地位导致男性不会轻易放手,而背夫私逃还要加罪。因此,吕先生提到:「即使结婚之时,纯出两情爱慕,绝无别种作用掺杂其间,尚难保其永久,何况现在的婚姻,有别种作用掺杂的,且居多数呢」要想解救痛苦的家庭,「与其审慎于结婚之时,不如宽大于离婚之际」。

通常男子谈论离婚问题,一般都难以跳出男权视角。吕先生站在如此深明大义的高度为女子之自由辩护,读着读着,我都忍不住要怀疑吕先生是否真的是直男了。

瞬间联想到最近网上大火的「最美婚登员」,对前来办理离婚的夫妇谎称「打印机坏了」,迫使其无功而返。如此举措,看似「挽救」了濒临破裂的家庭,然而除了满足婚登员个人的道德优越感之外,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人家夫妇本就不合,回去以后该吵的还得吵,岂是因为不能办理手续便可破镜重圆的此类愚蠢的善人,其危害恐怕胜过理性的恶人。

至于结婚,吕先生则以「巴西的波洛洛人(Bororo)」为例,介绍其观点。这种人青年时过着浪漫而纵欲的生活,待到「年事较长,性欲较淡,彼此皆欲安居时」再结婚。吕先生认为这种制度较为合理,因为「人类的性质,本是多婚的」,婚姻与同居,只是为了分工合作,属于纯粹社会性的关系了。因此,让爱情的归爱情,利益的归利益,岂不两全

在这段,吕先生进一步分析道:性欲是天生的,宜宣泄不宜压抑,然而十余岁的男女经济上实在难以自立, 教育 子女也无法胜任,因此只好晚婚。有人晚婚,还有人因生计艰难而独身,此皆实为社会制度压抑人性,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对此,他给出的方案是:「将经济及 儿童 教养的问题,和两性问题分开,就不至有此患了。所以目前的办法,在节育及儿童公育,救济迟婚及独身问题」。

男女可自由结合、生育,却不用担心经济自立与儿童教养问题(交给社会分工),这简直就是要革掉婚姻制度的命啊!吕先生进一步指出:婚姻制度是时代的糟粕。男权社会下的家庭使女子「渐沦为被保护的地位,失其独立,而附属于男子」,男子却并不因「女子在产育上多负了责任」便公道地承担起别的责任,反而「乘此机会,压迫女子,多占权利」。这一现象,即使已延续数千年,到了「今日,个人主义抬头,人格要受尊重的时代」,岂能长存

吕先生又援用当时的「新式女子」,从反面论证他的观点。他说:女子对家政生疏,顾及工作便无暇顾及家庭,恰是社会进步之表现,因为「对于家政生疏,对于参与社会的工作,却熟练了。这正是小的、自私的、自利的组织,将逐渐破坏;大的、公平的、博爱的制度,将逐渐形成的征兆。」

在婚姻一章之末尾,吕先生提出:「贤母良妻,只是贤奴良隶。」「我们该教一切男女以天下为公的志愿,广大无边的组织。」家庭是对妇女进行奴役的工具,在妇女觉醒后,必将被打碎——这想法简直不要太先进。到了 21 世纪,婚姻和家庭果然在发达国家显现出瓦解的前兆。尤其是随着避孕技术的发达,性欲的释放也不再需要婚姻这一庇护所,这为婚姻的彻底消灭搬走了最后一块绊脚石。吕先生真高人也!

最后再谈谈一个小细节:传统人士总认为人有成立家庭、爱护家庭、延续家庭之本能,并常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论之。然而吕先生尖锐地指出:人爱家庭,是因为后天 文化 塑造,而非先天本能。「人之爱家,乃因社会先有家庭的组织,使人之爱,以此形式而出现,正犹水之因方而为圭,遇圆则成璧」。所谓担心无后,也是因为「人总有尽力经营的一件事,不忍坐视其灭亡」,也就是前期投入太多,不忍看到之前的投入变成沉没成本而已。工业社会的独身、晚婚等新兴观念,虽是舶来品,却能迅速在中国传播起来,正说明人满足自己生活之本能,要高于建立家庭之本能。

这一论述,虽然我总觉的有哪里不对(也许他的观点缺乏进化与遗传研究的支持),但不得不说,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啊。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2

本着了解一下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初衷翻开了这本书。全书4000多页,刚开始我是有一点发怵的,会不会很枯燥会不会虎头蛇尾

断断续续用了二十多个小时,算是读完了。盛唐以前的部分读的比较仔细,因为越是久远的历史,好像对我来说越是新鲜有趣,唐朝以后得部分或多或少都在电视里面,小说里面了解到了。

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成王败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此言非虚,没有谁能阻止历史的变更演替。每一个朝代从建立到繁荣再到衰败,都有惊人的相似性。无非是一代君王残忍暴虐,或者贪图享乐不得民心之后,就有人站起来推翻腐朽的统治,建立新的政权。新的政权建立初期一定会吸取前一个政权失败的教训,励精图治,然后走向繁荣。然而,后续的政权继承者们,不知道先辈们打江山是如何之难,更不知道失了民心就是自取灭亡。然后走向腐败,又开始一个新的循环。

然而,历史没有绝对的正义,成王败寇才是真理!华夏民族的这一片土地,经历了时代的更迭,不断地分分合合,最终都是胜利者拥有了书写历史的权利。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战国七雄当中,不是秦国实力最强劲,而且楚国,或者齐国,那结果会怎样呢那么有可能我们所记住的就不是秦始皇了,而是楚始皇或者齐始皇。但是这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可能并没有。如果在秦朝末年刘邦项羽楚汉之争时,刘邦在鸿门宴上被杀害,那么可能历史上就没有汉朝了,取而代之的是楚朝。如果明朝末年,李自成的起义军建立的政权发展壮大,没有让多尔衮的清兵入关,那么历史又将改写。

所以,在朝代的更迭当中,并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邪恶,只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只有在不同的立场上应该做不同的事。

岳飞精忠报国为后人称颂,岳家军威震八方,令金兵闻风丧胆。放在历史环境当中来看,当时的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即使不被北方的金国侵略,国内也会爆发反动起义。如果金兵顺利的推翻的宋朝统治,像清兵一样在中原建立政权,那么我们现在读到的历史又是另一种版本。

再说到近代,如果孙中山先生没有早早病逝,那么国共两党的关系是否会是另一番局面我们现在会不会处于资本主义社会

总而言之,很庆幸我们现在生在和平年代,要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我们不用去面对残酷的种族斗争,阶级斗争,革命战争。兴许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兴许你只用做你自己。

除了历史的兴替之外,本书中还讲了很多历史上的名人 事迹 和 典故 。比如说闻鸡起舞,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苏武牧羊,唇亡齿寒,卧薪尝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今社会来看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且这两件事都是让我们的人生经历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最好的 方法 ,何乐而不为呢。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3

吕老爷子的这本书,让我于看到了一个大概的中国历史,虽然了解还是不深,但已经脱离背朝代表的境界,转而向上跨上一小步。忘记在哪里有看到过,吕老爷子的史料积累可以说是民国第一人,而在他对于这本书的写法以及分类来看,我对这句话深表赞同。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史(含历代军事、政治、礼法、经济、刑志大概描述),按照每一类别分别写好,然后再根据最原始是书籍内容来阐述这一制度在两千年来的发展。例如以兵制来说,吕老爷子就将各个时期的士兵制度在进行剖析,并抛出一个大概的优点缺点,全书未提对比,实际上吕老爷子已把自己所提倡的表现在全书中。

岔开一下话题来谈史观这个问题。对于写历史书籍的人来说,他的史观代表了他本人的看法,也就将化成内容来展现在看官眼中。例如以正史和野史之争来说,许多野史的史料采集程度与正史无异,甚至还要超过正史,如《国榷》《皇朝纪要》。“正”与“野”的区别第一个是在修史人的身份,正史往往诞生于政府委派的撰稿人手中,而野史则是非政府指定的人所修历史,因为个人角度不同的原因,所以同一件事,在两个不同立场人手下带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而往往作者会对某件事情所表达的自己想法都展现在看官面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所以史观端正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书的第二部即政治史(当然政治史并非全讲政治,而是阐述各个朝代或国家的兴亡,因为大体围绕政治或军事,所以才称政治史),这一个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是我最推崇的,而在我所推崇的想法下面自然是历朝历代的发展与失败。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我认为始于清朝时期考据派的兴起,于清末民初的史学界百花齐放为盛,逐渐在建国以后湮灭。

我有注意到,在各个文化制度的开头,吕老爷子多引用的是《礼》、《左传》、《公羊》、《春秋》这些始于东周时期的书籍,并辅以《白虎通义》的各式资料相佐,从而建成自己的史观,并在观看历史这条长河的游客中给了自己一个定位——儒生。

儒,是一个学派,发展至今,更像是一个教派,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年,但它必定是诸子百家中的一种思想,代表不了国人的思想,而儒家之所以盛行的原因,就是在思想所表达的忠君爱国,同时抬高儒士地位所带来的效应才会延续两千年。现在盛行的许多国学班里,让小孩子去学那些儒家经典完全是跟风,殊不知儒家到底是什么就去学,也不管学这些东西到底有有什么用,贸然划定出一个“国学”“国风”之类的东西,却又完全不表明包括哪些东西,这岂不是卖“狗皮膏药”

儒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在《说文》里面是“柔也,术士之称”,术士是什么按照东北话来说就是跳大神的,而孔子显然不是为了教大家如何去跳大神,所以准确来说儒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吕老爷子出生于清朝后期,在清朝时期担任了近二十年的老师,深谙四书五经宋明理学,而他的角度则全站在儒家角度之上。

《白虎》是儒家在东汉时集大成的一步学说,而吕老爷子大量的借《礼》与《白虎》来评断一个朝代的优劣,一件事情的好坏,我个人认为不太好,因为吕老爷子没有将自己的观点所立足在当时,处处表现着“事后诸葛亮”的思想。

儒学起于东周,盛于西汉。秦朝是靠着法家思想才统一中国建立制度,在汉高祖到汉景帝时期治国都选用的是道家,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原因。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派,只有在鲁国大行,而大国多采用法、墨、兵,效果采用纵横。说到底是因为儒学不适合生存在乱世,它的中心思想毕竟是礼,古语云“宁做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它不是一个在乱世之中治理天下的法子。

在汉初四帝的道家治理之下,天下逐渐太平,才让武帝刘彻有了一个利用儒家治理的机会。在儒家的规定里,等级制是十分森严的,下级见到上级、晚辈见到长辈、子见父、臣见君等等,都规定了极其严格的礼制,而立于最顶端的人,也就是皇帝,最享受的就是这样的待遇,所有人见他都要下跪行礼,不得僭越,否则就是奸臣刁民。

我在文化史里所看到的吕老爷子做梦都想要回到东周时期,这正与孔子的思想一样,其复礼仪、井田制思想与孔子无异,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西周就是最讲礼仪的一个朝代,用北京话来说就是“讲究”。但这终究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轮,在西汉时期一样有人提出复礼仪井田制,但是刘彻显然没有脑子抽筋,只采取礼仪这一项,从此以后儒家就是忠君爱国的代名词。

在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对吕老爷子的身世百度了一下,其目的就是了解他写这本书的背景,在初步浏览后,我认为吕老爷子就是一个腐儒,他的所作所为与孔子后代大几相同,即名义上讲“礼”,实际则不然,完全符合儒生特点“宽于律几,严与律人”。

周树人曾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吃人史”来简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而梁启超则直接表达“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所以在大家的眼里看来,看待一段时期的历史先看当时的统治者,再看统治集团,之后呢再看武功,再挑有没有吸引人的地方,都看完以后就会去看其他东西。第一个是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无法去了解下层劳动人民的动态,无法将自己代入到那时期的平民去看那时期的生活。第二个是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会自动忽略那些不感兴趣或没必要了解的资料,而去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暂且用东西这个词来代替是因为暂时找不到可用的词汇。

在吕老爷子的这本书里,也无可避免的陷入上一段说的第一个泥潭。中国两千年的历史固然不能以一本书来代替,二十四史里无论拎出哪一本史书都比这本书要厚,但是论起描述之简当然还是要靠吕老爷子的这本书。但这本书只能带给我们一种“字典”的用途。怎么说呢第一个是事情的简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武悼天王冉闵,其“杀胡令”大概都有了解,但是只知其表面而不知其底面,而吕老爷子的描述重点在于描写这段时期的政治以及东晋政府的懦弱,而有意无意忽略五胡十六国的动态,涉及到某些原因,这些话不能直接说出来,但在人的心里自然埋下了好奇的种子,有时间了总归要去搜索一下。

现实生活的许多人都对当前生活环境有着些许不满,便在历史上来寻找东西来填补这块空白。中国向来是给古人封神,抬高长辈贬低自己的礼制社会,在我们所知的各种“圣”“神”等有一大半都是在明朝所封,正如《西游记》里孙悟空说的“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一样,所表达的都是当时平民对于自己渴望而不具备生活的向往,便会去夸赞抬高一些古人。

这事从古代就有,比如唐代的武庙十哲,现代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又比如《杨家将传》《精忠说岳》,云“自古能军无人出李世民之右,其次朱元璋耳”来评价古人。所以许多人都会有一个偶像,而这个偶像多半是皇帝。

热爱军事喜欢战争的人会推崇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敬佩宰相的会推崇季汉诸葛亮,大唐的“房”“杜”,宋朝王安石等。这一些都是在历史上有极大作为或推进、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所以会被后世如此推崇的立为偶像。

而吕老爷子自然也在书中推崇了他的偶像——(南)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他更是对陈霸先评价:从来人君得国者,无如陈武帝之正者。

所谓得国之正,无非两点: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而符合两项的,唯有(西)汉与明。陈霸先夺权篡位,欺压幼帝,逼走好友,毫无得国之正可言,而在书中他对陈霸先的言辞相比于其他皇帝来说评论是相当的好。所以我在读完后立马去了解了一下陈霸先,在《陈书》上对他的记载是“倜傥大度,志度弘远,不理家产,明达果断,为当时所推服,及长,涉猎史籍,好读兵书,明纬候、孤虚、遁甲之术,多武艺”,这一段就是明显的春秋笔法。

很奇怪的一点,在全书为数百位皇帝的评价中,吕老爷子对清朝皇帝评价相当的高,而对晋朝皇帝评价相当低,甚至把绝大篇幅都放在士族上,仿佛士族的历史才代表了晋朝的历史。

这本书我全部读下来,还是想说吕老爷子的史料积累是真的丰富。至于我是不是用的春秋笔法,这一点很明显。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4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给出的答案是:其一,以史为鉴,指导人们 社会实践 ;其二,继往开来,陶冶人类精神品格;其三,温故知新,传承人类文化财富。而中国历史无疑是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套装《中国通史》无疑是中国通史方面的一部别出心裁的佳作。

这部《中国通史》,著者分别署名为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黼。在这三位史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当然属吕思勉了,他在史学界的地位,是有目共睹,且无人代替的。此前曾读过吕先生的《白话本国史》一书,确实受益匪浅。而蒋先生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建树也是独树一帜的,他的《中国近代史》也很精彩。而本人读书有限,对张荫麟先生的作品不甚了解。而这部《中国通史》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将三位大师的作品拼凑起来,对中国历史的复述中,总有一个目标指向在当代中国,这实际上反映出三位作者在写作中国历史之时,正处于兵荒马乱的民国“乱政”之下,他们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与透析,始终有一个面向,是希望从历史中寻找到民族振兴的 经验 与教训。

此外,本书编辑天衣无缝地将三位史家的著述缝合到一起,给人浑然一体之感,整部书读起来酣畅淋漓,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一般读者可能感觉不到这是三个人作品的组合,这也足见编辑的功力和良苦用心。而在每一个重大历史时期或者更新换代的时候,编辑们也在空白处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短短几十个字就概述了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各国的发展情况和重大历史事件,使读者在以时间为纵向维度了解中国历史的同时,也能够对世界历史有一个横向维度的把握,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

一部通史,通古通今通天下,知兴知衰知兴替。短短的三册书二十八个章节,系统的讲述了中国古今发展,从文明之处的民族起源到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再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内容丰富、全面而且详略得当,基本上覆盖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事件和小转折,所诉之事均有历史材料做依据,这也是三位先生有如此成就的基础,就是对历史的态度十分严谨,不是模糊猜测,得过且过。而对于有争议的地方作者指出也都点明了,这些争议也许会随着更多的史料被发现而得以解决。

吕思勉先生在序言中写道,“其浅陋误谬之处,务望当代通入,加以教正。”这就是大师风范,谦逊,睿智,坚守。而蒋廷黻先生则写到:“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们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这就是大师们在民族危急时对社会的思考,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并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世人的理想而奋斗终身。虽然他们“武不能上马安天下”,但他们全力尝试着“以文用笔定乾坤”的信念来拯救这个民族。也许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做着伟大的事,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着对的事,他们希望“微薄”之力以兴民族。我们常说拥有匠人之心,也许终其一生只做愿意做的事,只做对的事,对得起自己读书时许下的愿,对他们来说,就比任何事都要重要。

国史大纲读书笔记5

以上几本书中,钱书写于1939年,由在西南联大授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彼时日寇气焰正炽,国家命运悬于一线,钱抱着“写中国最后一本通史”的悲壮去写史,钱书文采飞扬,感情激荡,既立足高远又一针见血,确实是千古之书。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地方稍微有些主观,且钱本人立场保守,一些史论显得迂腐,有类司马光的“臣光曰”,且行文文白交杂。钱曾立遗嘱,其书版权未公开之前,不得出简体横排版。故至今钱书只有繁体竖排版,书中异体字满天飞,对一般普通读者是障碍。

吕书其注重历史材料的串联和考证,故吕书其耐读性较差,尤其是《中国通史》,腰封上吹得满天飞,买回家一看一般读者必然不会喜欢。吕书中国通史体例也与众不同先上篇是按“婚姻”、“族制”、“经济”等专题写的专史,非常专门,占全书的五分之三强。下篇是中国政治史通讲,很简略。故只想读一本中国通史,不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吕书不是最优选择。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其实是非常适合普通读者的。文采不输钱书,客观不输吕书。张本人也是传奇人物,具体的上网可以看。张留过洋,有自己的历史哲学观点,故其书气象开阔博大,文字清顺流畅,简约而不简单,易于理解而不媚俗。可惜张写到东汉张荫麟即病殁。可惜! 陈恭禄的最近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当年跟陈寅恪号称“二陈”,可陈恭禄的专长似乎在近代史,他写的通史有点类似讲话稿,而且一大半是他学生整理而成的。 缪凤林的书是胶版,书脊容易开裂。读完感到新观点很多,至今让人有很多思考。可惜此书文言味较重,有时用词很古怪,不擅长文言的可能会读得很辛苦。

近年来,港台的中国通史类著作也纷纷流入大陆,今天我们也能见到一些。这里距几种。一种是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一套七本,一般人坚持也能读下来。此书图文并茂,文采也不错,可是似乎书中体例、观点等诸方面未能一致,其中有些作者还是在读研究生。一种是傅乐成本人写的《中国通史》,此书则考证味较浓,注释大段大段,书中仅仅提供历史材料,不提供可供参考的历史观点。对于没有形成自己历史观点的读者来讲不合适。还有一种是李定一《中华史纲》。虽然腰封上吹牛,“比钱穆《国史大纲》客观,比吕思勉《中国通史》生动”,书中讲到明太祖,通过几个不讲背景的例子便断言朱元璋心理变态,客观在哪里而且此书还具有一种搜集轶闻、拘于小节的倾向,很多地方会讲一些很具体的历史小细节,而这不是通史的任务。 还有港台的邝士元写的《国史论衡》,资料汇编吧,错别字很多,很膈应人。 外国人写的中国通史很多不堪一读。如黑格尔世界哲学演讲录中关于中国的部分,幼稚得可以;世界史名著《历史研究》、《全球通史》等关于中国的部分,真心只适合对中国一点儿不懂的外国人读。这里着重介绍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和《剑桥中国史》。 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有一个习惯,以论带史,即先有立论见解在先,然后有逻辑推演。《中国的历史》中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个特点。第二本《殷周春秋战国》作者真是突发奇想,说《春秋》三传是,《春秋》三传是为“下克上”当权贵族捉刀说项,等等。读完在感叹荒谬绝伦之余,不得不佩服日本人敢想、敢写。读读启发人也是很人 想象力 的。还有就是作者会脱离历史叙述,开始大讲自己某次在中国考古经历的见闻,大有小说写法中的“元小说”风味。总体而言,不能当真,读此可以明白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和日本人的思维习惯,若希望读此可以窥得学习中国历史门径,只能是缘木求鱼。

《剑桥中国史》本来共16册,出了十几年还未出全。此套书薄古厚今思维非常明显,越近篇幅越长。作者都是一流的汉学家,相比日本人而言比较克制,注重史实,有一分说一分。缺点是因为是翻译过来的,不免语言欧化意味较重;篇幅较大;有些篇章较为专门、冷门;各章节间不连续、相互割裂,各章之间体例也不一致。总体而言,比日本人写的优秀多了,作为中国通史入门书差强人意。

官方出了一本《简明中国历史读本》,实话实说,这本书的绝大多数地方写得还是非常客观、易读的,私货几乎没有。刚开始我也非常奇怪,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才体会到,此书的出版大约是真想竖起一面镜子吧。写作优秀的中国通史读本,其实是要多人合作的。司马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每个历史学家擅长的方面不一样,只有多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写出一流的作品。这本书由多人合作写成,几乎没有个人风格,然而这本书能不能超越“国史四大家”之钱、吕的通史,我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在这个平庸的年代,大家都“拖着一条庸人的辫子”。 所以严格地讲,今天我们还没有一本对普通读者来说接近完美的中国通史读本。

2021年国史大纲读书笔记相关 文章 :

★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

★ 关于《中国通史》读书笔记5篇

历史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出现,标志着当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一次重要转向。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互文性”理论。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像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强调主体对历史的干预和改写。新历史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的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突破了文学学科的森严壁垒,拓展出多维的研究空间,走向开阔的跨学科研究。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具有既消解又补充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性。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社会文化思潮;对比分析

新历史主义的问世,是伴随着当代西方学术界的“文化转向”而出现的“历史转向”。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社会文化思潮,对传统的历史观和历史题材的创作理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思潮进行宏观辩证的综合分析。

一、一次重要的学术思想转向

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特征显示出对所谓传统的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新历史主义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共同理论纲领的学术流派,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公认的尚不确定的概念。正因为这样,对新历史主义的解释很不相同。从国别来说,美国学派与英国学派存在着差异。英国学派宣扬的“文化唯物论”虽然处于边缘,但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政治文化色彩。美国学派注重对社会文化领域的重建,新历史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式微之后的新理论和新批评,表现出强劲的势头。由于不同学者所持历史观念的多样,对新历史主义的解读更是人言人殊。有人认为,“历史”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权力关系和权力斗争的叙述。有人主张“历史”是由各种声音讲述的包括处于边缘的势力和人物的权力故事。有人把历史理解为文学文本与社会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关系。还有人对新历史主义表示非议和反感,讥讽那些倾心“文化批评垃圾”的“追新族”们妄图通过颠覆伟大的文学经典,借助文学来改造社会,只能是一种“文明的野蛮人”的幻想。

新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1982年,他在《文类》杂志的一期专刊的前言中,打出“新历史主义”的旗号。斯蒂芬•格林布拉特的学术伙伴,还有路易斯•蒙特洛斯、乔纳森•多利莫尔、海登•怀特及查理•勒翰与卡瑞•利伯特等人,他们的理论既有自身的独特性,又具有共同性。海登•怀特通过赋予历史一种想像的诗性结构,从而把历史事实和对历史事实的语言表述混为一谈。他的著作《元历史》、《话语转喻学》、《形式之内容》都越来越明显地把历史诗学化,认为历史是一种语词建构起来的文本,是一种“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是一种具有文学性的历史文本,是一种“叙事”的“话语”文本,从而把“史学”变成了“诗学”。后现代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历史学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诗学,是一种“语言的虚构”,从根本上否定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规律性和科学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解构批评”向各种解释学的转移,各种解释学的阐释模式,特别是对文学与历史的接受反应理论和阐释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融进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思潮之中。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西方文论的主流不再把文学限定在文本自律的狭小圈子里,而是一反过去对政治的厌恶,向历史、政治、种族、性别和意识形态倾斜。形式主义掩盖了理论的社会功能与政治功能,忽略了民族权力和妇女权力问题,遮盖了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新历史主义文学研究的兴趣开始从对文学的“内部”研究转向对文学的“外部”研究,恢复和重新确立文学的历史和社会背景。

较之于形式主义而言,新历史主义表现出很强的学理优势。文学学科的森严壁垒开始被突破,走向开阔的跨学科研究。原先那种只局限于封闭的文本研究的文学观念开始向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精神分析学开放,拓展出多维的研究空间。文学理论的各种跨学科联系互渗、互融、互释、互动,形成阐释的通约性和连贯性。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和特殊规律的研究受到冷落,甚至表现出用文化研究排斥文学研究的倾向。文学理论发展的整体趋势走向广义的文化研究和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研究相结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文学理论转向和侧重文化研究,更加关注意识形态、权力斗争、民族问题、文化特性,从政治视角对被视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其政治思想体系和原则进行批判。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判运动带有正负两面性,既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诞和异化现象,同时又抹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只强调被压抑形成的“单面人”的痛苦,不承认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双重性。

新历史主义具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形态性。新历史主义通过批评运动激发、调动和利用文学和文化研究的消解性和颠覆性,向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抗争和挑战,从语言层面达到重写历史、文化史和文学史的目的。但这种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的文化研究和文化批判往往不尊重历史的客观实在性和客观规律性,从语言文字层面对历史文本的改写同样带有明显的正负两面性,有的把被误读和漏读了的历史正过来和补上去,有的则把本来是正读和正写了的历史随意加以歪曲和颠倒。

新历史主义通过建立文本与历史的整体联系,从文化研究的视域对历史进行整体审视。新历史主义打破语言符号和形式结构的牢笼,克服文本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非历史化的倾向,重新探讨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但是这种整体透视往往流于表层化和平面化,忽略、遮蔽或消解了主要的社会历史结构中的基本的、首要的和主导的方面和过程。新历史主义面对历史语境,重新解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作为对文本中心主义文论学理系统的反拨和矫正,成为一种既不同于传统的历史主义,也不同于形式主义的新的文学观念和批评方法。正因为如此,新历史主义往往遭到来自各式各样的历史主义文论学理系统和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文论学理系统的双向夹击。

二、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理论

怎样理解历史,怎样理解历史与当代的关系研究历史不是最终目的。人们多半不是为了研究历史而研究历史,总是想通过研究历史而有助于当代历史的正常的健康的发展。历史只不过是今天的过去时,而今天只不过是历史的现在时。当代只不过是历史的延续、活化和不断生成。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黑格尔指出,一切历史都具有当代性。久远而厚重的历史积淀着丰富而宝贵的人类的族群经验和集体智慧。人们为了求得现实的诗意的生存和祈盼美好的未来,总会以史为师,向历史老人请教,或以古鉴今,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人们往往发掘历史资源,利用古人的思想、服装和语言,演出当代历史的新活剧。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历来是带有双重性的,或者说成是历史事实,或者说成是历史故事。被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古希腊的希罗多德认为,历史是指真实发生的故事,从追求历史真实出发,形成历史科学;从叙述历史故事出发,可以诉诸文学的虚构和想像。从根源上说,靠文学的虚构、想像和叙述的历史故事,实质上是从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中派生和演绎出来的,不应当随心所欲地用文学的虚构、想像和叙述遮盖、改变和取代真实发生的历史事实。这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即历史的思性和诗性、历史的科学性与文学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西方学者提出了一种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理论。俄国学者巴赫金的诗学所提出的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已经包含有互文性的因子。比较系统地倡导互文性理论的,当推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她的《符号学》论述了文本与文本之间的通约性,认为不同的文本都可以作为对方的镜子,相互嵌入和相互映照,彼此相互吸收、相互转化,形成一个从历时态和共时态两个维度向文本不断生成的开放网络。互文性理论开始主要表现为一种关于文学文本的阐释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当这种互文性理论渗透到文化研究领域,特别是进入到新历史主义批评中,已经从文学文本与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转换为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互文性理论向历史领域的进军,虽然为文学和文化研究打开了更加宏阔的学术视野,但由于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中把互文性理论的重心转移到文学文本与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的关系上,这种超越使互文性理论不可避免地产生文学和历史的界限的混淆,引发出新历史主义的一句名言:“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1]。新历史主义强调着眼于当代视野,泛用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和历史语境之间的互文性的双向指涉,来解释过去的历史文本,进而将文学文本重构为历史客体。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者随意把文学性的概念加以泛化和强化,把“文学性”从狭义的文学的“文学性”,包容和放大为历史的“文学性”,使赋予文学性的历史叙事变成了对历史的文本建构,靠语言层面的虚构和想像发挥建构功能,实现历史领域中的自我塑造。

新历史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文本历史主义,是一种与历史发生虚构、想像或隐喻联系的语言文本和文化文本的历史主义,是一种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消解性和颠覆性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主义。某些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的客观性、真实性和规律性是不存在的。所谓历史的“本来面目”只不过是作者的历史观念的自我塑造的产物,只不过是意识形态对尘封的僵死的史料进行选择、编织、阐释和重塑的结果。正像海登•怀特所认为的那样,所有的历史不过都是“关于历史的文本”,而所有的历史文本不过都是一种“修辞想像”。历史只存在于具有文学性的历史文本之中。“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历史和文本构成生活世界的一个隐喻。文本是历史的文本,也是历时与共时统一的文本。”[2]后结构主义的****德里达断言:“文本之外无他物。”詹姆逊认为,“历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文本才能接近历史”。[3]全部社会历史不是存在于文本之外,相反,全部社会历史都内置于文本的结构中。福柯作为一个反历史的历史学家公然宣称,他书写历史(文本)正是为了消灭历史(存在)。以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唯物论”(cultural materialism)强调应当优先考虑社会结构的文化层面,为了反对文本自律论,提出必须修正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福山关于“历史的终结”的理论,使人们陷入迷茫的困惑与哀思。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论文《历史主义的贫困》公然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他认为历史是开放的,从来没有什么必然的结果。这位哲学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纠结、交互作用的阐释对我们理解历史存在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极端的复杂性和出乎意料的曲折性、歧义性、偶然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启示,但他拒斥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反对归根结底意义上的历史决定作用,显然是不正确的。有人据此把历史唯物主义简化为线性的发展观,这同样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精神实质和本来意义的。

新历史主义作为对形式主义文论的反叛,同时又吸取和利用了形式主义文论所重视的语言符号的编码功能,从总的思想意向上强调文本与历史的互文性联系,使文学重返历史,拓展和开掘了语言结构和历史结构的想像性和虚构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文本的历史精神。新历史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研究、文化批评相结合,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宣扬文学的解构功能和批判精神,客观上有助于启发人们从政治视域观察历史和现实,有助于培育大众对不合理的体制和思想的批判精神和变革意识。但是,新历史主义的各种观念存在着共同的理论误区。

1•关于互文性的理论

新历史主义的互文性理论从文学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转移到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强调文学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学性。

首先需要指出,文学与文学之间、文学与历史之间,不能完全概括为互文性的关系,不同形式的文本之间的关系除具有相似性和通约性外,还存在着差异性和矛盾性。况且,这种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只是想像性和虚构性的关系。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文性关系,是以把历史变成文字文本为前提的,换言之,文学与历史之间的互文性关系所指涉的不是文学与客观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的关系,而是文学与以文本形式呈现出来的历史的关系。新历史主义所宣扬的互文性理论好像是一个魔毯,把历史变成了文本,把史实变成了史书,把历史内容变成了文本的语言结构,把历史的客观存在变成了历史故事,变成了对历史存在的主观叙述,变成了从政治和意识形态视域通过对文字记载的历史文本的解读和阐释,再对真实存在的历史事件、人物和过程进行消解、改写和重塑。这种通过语言结构和文本形式搭台上演的互文性的魔术制造了一种披着学术外衣的障眼法,掩盖和遮蔽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历史本身的客观存在。不论怎样施展文学的想像、虚构和语言符号的解构功能,都没有进入文本之中或文本之外的作为第一性的历史存在,不管新历史主义者如何解读、阐释、改写和重塑历史的文本形式,并不意味着对真实存在的历史事实、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故意混淆历史和文本的界限,用历史的文本形式来冒充、取代和偷换历史,正是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新历史主义文本理论的症结所在。

所谓“文本之外无他物”的论断,所谓“历史只是一种修辞想像”的论断,所谓“历史是一个延伸的文本,文本是一段压缩的历史”的论断,所谓“历史和文本构成生活世界的一个隐喻”的论断,所谓“历史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的论断,都是把活生生真实存在的历史变成文学虚构、语言隐喻和修辞想像,再置放于文本中,创造出文本中的历史。某些富有浪漫情怀的新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学者们以为,通过重写历史文本,可以实现对历史本身特别是对社会政治体制的改造。这只不过是天真的幻想。历史学家可以篡改对历史的文本记载和文本叙述,但历史作为一种过去了的遗存,只能消失在学者们头脑的思维中和想像里,客观上是无法被消灭的。有的学者,如美国的理查•勒翰已经觉察到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局限”。他清醒地意识到事实上要消解历史是很困难的。因为“历史模式”是人类了解事物、洞悉本质、阅读文本所必不可少的思维向度,丧失了历史意识,对外部的把握将陷入混乱和分裂状态,从而丧失对历史的清晰认识。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历史的文本形式并不限于文字的文本形式,此外还有文物、器物的文本形式和制度、体制的文本形式。制度、体制的文本形式历史地延续和积淀下来,不会凭借对历史的文字文本的解读而被轻松地加以消解和颠覆。至于通过历史的文字文本对历史的文物、器物文本的改写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新文物和新器物的发现却是重塑和改变历史的文字文本形式的权威性依据。面对新的历史发现,以往既定的对历史的文字记载和语言叙述是苍白无力的。事实胜于雄辩。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发现的历史事实,更有资格充当改写历史文本的角色,而新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文本游戏会陷入十分狼狈和尴尬的境地。

2•从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意识形态性的关系看

新历史主义凸显了历史文本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倾向性。对这个问题的强调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官方的正史的书记官们往往受当权者的权力和利益的驱动,对历史的人物、事件和过程往往进行偏私的甚至歪曲的描写,使历史的文本形式和历史事实本身出现悖立和反差。权力和利益对左右人们的历史行为的深层动机是不可低估的。马克思曾说:“这种利益是如此强大有力,以至顺利地征服了马拉的笔、恐怖党的断头台、拿破仑的剑,以及教会的十字架和波旁王朝的纯血统。”[4]因此,充分考虑到权力、利益、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倾向性对书写或改写历史的作用,对正确地对待历史是颇有助益的。但是,无论个人和集团的历史行为怎样富有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诉求,至少不可能完全违背历史发展的总体规律,相反,往往是由于他们的利益和愿望大体上适应世道人心,才能获得预期的目的。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先进阶级、势力和集团的权力、利益、政治倾向性和意识形态性,往往表现出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3•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看

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新历史主义强调通过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主张主体向历史的介入,主体对历史的干预和主体对历史的改写。这里表现出几种情况:第一,对已经过去了的历史事实来说,主体只能正视它的存在,对尚无认知、未曾相识的对象,根本无法寻觅和建构文学与历史的互文性关系,也无从对对象施展主体的虚构能力和想像能力,进行隐喻性的指涉,从事阐释、改写和重塑;第二,对从事历史活动的人们来说,只有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遵从和驾驭历史的客观规律性,才能达到自身的目的性;第三,书写主体对历史题材的描述,应当尽可能地忠于历史真实,切忌随意把历史主体化、人性化、道德化、情感化和意志化;第四,面对用语言形式符号书写的历史文本来说,作为解读和阐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表现为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再书写和再创造,也一定会流露出自己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态度,关键在于是否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标准。

4•从历史和历史文本的共时态和历时态的关系看

时间和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形式,无空间的时间和无时间的空间都是不可思议的。把空间时间化和把时间空间化也是不妥当的。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新历史主义通过把时间空间化,忽略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诸多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随意拼贴、编织和解构历史,而不再注重历史事实本身的多样性和异质性,只注重作品所隐含的意义生发和意义结构,便于进行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所谓“虚构的虚构”。这种文本主义的历史观通过强调结构的非中心范式和共时性观念,消解历史的深度和意义,注重文本的互相指涉的“互文性”关系,从而割断历史的连续性,将历史转化成一种共同的话语模式,生发出一种逻辑的普遍性意义。用共时性取代历时性,用平面性取代深度感,用破碎感取代连续性,用隐喻性取代真实性,采取蒙太奇手法随意虚构、编织和重塑历史,令人无所适从。这种把时间空间化的历史,使历史变成了非历史化的历史。这种共时态的历史,使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历史事实的真正意义遭到颠覆和瓦解,引发出一种由主观决定历史意义的倾向。

历史的时间是不能回溯和倒流的。真理是具体的。不考虑时间的历史叙事,必然会导致对历史文本和文学文本的解读和阐释的错位与谬误。历史原则和历史标准是权衡和评判文艺作品的重要尺度。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的时代环境和历史语境中。对叙述对象的认知判断和价值评估只有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历史范围内和历史过程中,才能作出恰当的理解和把握。不能用过去的眼光解读今天的创作,也不能用现在的视野评析历史上的文学现象。

20世纪80~90年代掀起的“重写文学史”的运动虽然从总体上看是有意义、有成果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历史主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由于历史使命的不同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异,对鲁迅、茅盾和沈从文、林语堂的评价自然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启蒙救亡运动成为主流,鲁迅和茅盾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主将,倡导审美和休闲的沈从文和林语堂自然不可能位居显赫。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变迁和历史转折,人们的审美趣味日趋丰富多样。在这种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学界开始重视沈从文和林语堂,把他们以凸显审美特性见长的作品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加以肯定和赞扬,是完全正常的。但是,不应当通过抬高沈从文和林语堂而贬抑鲁迅和茅盾,甚至讥讽鲁迅和茅盾“落个死后寂寞”。这正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空间加以共时化所造成的误识。

  二、简答题:

  1、历史观点大致可分为哪三个方面的内容?试就每一方面列举三个具体观点。

  ①历史运动:进化论;退化论;循环论;停滞论;理势变化论;规律论

  ②历史动力:天命史观;英雄史观;文化史观;地理环境论;

  重人事思想;经济决定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③史学功能: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2、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是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3、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2)联系:二者关系密切,原材料与加工品之间关系,前者为基础,著述极力反映真实的历史。

  4、实证主义史学局限性

  ①偏重对政治的研究,忽视了政治以外的其他因素,也忘记构成民族、国家的人、普通人。弗里曼甚至说“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政治就是当前的历史”。

  ②由于强调了史学向科学看齐,矫枉过正,结果就忽视了与其他学科交流的关系,

  ③实证主义也忽视了历史这门学科的人文性质。

  5、为什么说历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

  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

  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②历史学与科学一样也要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规律。

  历史学具有时间一去不复返,空间不可接近,事实的强烈个别性和一次性特点。

  ⒉历史学的内容是科学的,其表现形式是讲求表达艺术的。

  ①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门艺术。

  ②史学研究对个别事物的描述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6、简述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7、列举历代管理档案的机构(4个):周朝“天府”,汉朝东观、兰台,唐朝“史馆”,宋元“架阁库”,明朝有“皇史宬”,清朝内阁大库。

  8、简述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1)五四运动前从理论上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的主张

  四弊:“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2)五四以后许多文化学术史专著问世:

  9、列举十部梁启超在五四以后文化学术史方面的专著。

  社会史方面:《太古及三代载记》、《春秋载记》、《战国载记》等;

  学术思想史方面:《阴阳五行说之来历》、《老子哲学》、《孔子》、《墨子学案》、《老、孔、墨以后学派概况》、《先秦政治思想史》、《先秦学术年表》、《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儒家哲学》、《庄子天下篇释义》、《荀子评诸子语汇解》、《清代学术概论》、《韩非子显学篇释义》、《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戴东原哲学》、《戴东原先生传》、《颜李学派及现代教育思潮》等

  史学理论方面:《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历史统计学》等;

  文献学方面:《墨经校释》、《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古书真伪及其年代》、《说方志》等;

  文化史方面:《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中国文化史(社会组织篇)》、《地理及年代》、《近代学风的地理分布》

  文学史、诗歌史方面:《屈原研究》、《情圣杜甫》、《陶渊明》、《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桃花扇注》等;

  民族、宗教史方面:《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翻译文学与佛典》、《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等。

  10、简述王国维的史学成就。

  提出二重证据法;开拓了学术上的新领域,在汉晋木简和敦煌写卷的研究上,有开创之功;把甲骨文的研究与商史研究相结合;在历史和历史文献考据方面的成就;文学上的成就。

  11、简述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敦煌文书研究开拓者之一;以诗文证史是其考证史实的一大特点《秦妇吟校笺》《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民族文化之史研究。

  12、简述陈垣的史学成就

  开始了把宗教作为历史研究课题和对象的宗教史;元史研究:历史文献学方面成就;表微学:《通鉴胡注表微》;学术方法上重视史料来源、区分类例。

  13、列举陈垣的“古教四考”与“宗教三书”

  古教四考:元也里可温教考、开封一赐乐业教考、火祆教入中国考、摩尼教入中国考

  宗教三书:《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

  14、列举陈垣在历史文献学方面的成就

  目录学:《文津阁四库全书册数、页数表》《四库书目考异》《敦煌劫余录》等

  年代学:《二十史朔闰表》《中西回史日历》

  避讳学:《史讳举例》

  校勘学:《元典章校补释例》《校勘学释例》

  15、简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第一,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论点。

  第二、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指出物质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第三,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16、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整个西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1)马克思主义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

  (2)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

  (3)马克思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

  (4)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

  (5)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17、简述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的基本内容。

  A、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时代?

  B、奴隶制是否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经过的阶段的问题,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制社会;

  C、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发生、发展极其没落的情况这样?

  其归结的中心则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及今后中国社会往何处去的实践问题。

  18、简述郭沫若的史学成就

  (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国社会之历史的发展阶段》、《卜辞中之古代社会》、《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诗书时代的社会变革与其思想上之反映》

  (2)中国古史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青铜时代》《两周金文辞大系》

  (3)写了多部历史剧及一批史论:《屈原》 ——“伟大民族灵魂的史诗” ;《甲申三百年祭》

  19、五十年代“史学界五朵金花”指的是什么?

  中国古代分期问题、中国民族形成问题、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中国农民战争问题、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问题,

  20、列举当代西方史学的主要流派(四个以上):年鉴学派、心理史学、比较史学、计量史学、口述史学等

  21、历史学家是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比较史学的?其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1、把比较史学当作一种手段,试图通过这个手段确定某些事件——或反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或具有因果关系的一系列事件——之间的统一性。(1)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各文明体系的比较”阶段。斯宾格勒1918年7月代表作《西方的没落》与汤因比《历史研究》(2)有限历史进程的比较(过程比较法)美国的克兰•布林顿《革命剖析》以及英国的罗斯托《经济增长过程》

  2、历史学家另一方面也从历史结构及其组成成分的角度来对待比较史学。美国的巴林顿•摩尔《专制和民主的社会起源》与布莱克教授“结构功能学派”:《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

  22、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

  23、简述史著的内容和形式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分:史著的内容是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史著的形式是把现实的运动适当的叙述出来,也就是以一定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把研究成果反映出来。

  2、关系:1)史著的特定内容要求有某种与之适应形式表现它。 2)内容决定形式。

  24、历史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

  历史认识的主体:广义——现实的人类,狭义——历史研究者或史学工作者。

  历史认识的客体——客观存在的历史。主、客体是相对应的。

  25、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是什么?

  ⑴现实的认识客体:已被纳入主体的历史认识活动,并为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那些客观历史。⑵潜在的认识客体:客观上已发生过、但尚未被主体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历史。

  26、历史认识客体包涵哪几个层次?

  三个层次——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隐藏在历史的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27、什么是历史认识的真理?

  经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和社会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客观历史实际的认识

  三、论述题:史学概论的问题涉及到史学理论问题。考试题目以主观题为主,此题型不拘泥于一定的答案。

  1、史学概论的内涵与体系

  内涵(内容):以研究历史的历史学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探讨历史学本身的规律;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史学本身的理论考察;提高整个历史学界研究水平的需要。

  内容决定范围(体系问题)1)历史观点: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历史运动;历史动力;史学功能2)历史编纂学3)历史文献学4)史学发展史:史学家、史著、史学思潮、史学理论发展史(史学史)5)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2、为什么要学习史学概论

  n历史教学改革需要;发展新时期史学工作的需要;提高史学工作水平、史学工作者素质的需要;了解史学与现实社会关系,教育上的作用。

  3、什么是历史,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的概念: 人类社会经历过的客观存在的过程

  n“历”、“史”释义;史的初意——官职和任这种官的人;后来又称历史记载为“史”。2)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与联

  n区别:概念与性质的区别;历史是客观的有规律的,而历史著述是主观的认识;历史是唯一的,永恒的,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无可改变;而历史认识则是丰富多样的,不断变化的。

  联系:4、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

  有关“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近代以前史学实践的两种倾向;十九世纪西方史学实践的艺术倾向和科学倾向;二十世纪史学学科性质的科学和艺术之争。

  史学是科学而非艺术:

  历史学是研究社会历史现象和过程并揭示其规律的科学①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事物,同样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②历史学与科学一样也要揭示事物、现象发展运动规律。时间一去不复返,空间不可接近,事实的强烈个别性和一次性特点。

  历史学的内容是科学的,其表现形式是讲求表达艺术的。历史学离不开文字的表述,而文字的表述方式即是一门艺术;史学研究对个别事物的描述离不开形象思维,即艺术思维方式。

  5、历史学的学科结构

  n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

  6、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

  1)史学的产生——先秦史学:

  历史意识的产生:原始的历史意识;文字和历法是历史学的基础——史学的诞生;西周末或春秋时,国史的出现,开始自觉地写历史。

  史学意识的产生——春秋战国:重视史书的结构和文辞;重视史家对于史事的评价;推崇书法不隐的秉笔直书的精神;提出了历史撰述上的社会条件、社会目的和社会作用的认识;提出了事、文、义这三个史学上的重要范畴。

  2)史学的发展提高 ——秦汉:《史记》──中国史学的奠基石;《汉书》──“正史”格局的形成;《东观汉记》和《汉纪》

  3)史学的多途发展 ──魏晋南北朝史学:修史者众,史书的数量种类和体例都比以往多,私家撰史之风盛行;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学问,仅次于经学的学术地位;反映士族门阀制度影响的谱牒之学和人物传记十分盛行;各民族史学蓬勃发展

  4)隋唐宋元史学——辉煌时代:注重通变;人物传记被冷落,典章制度史受到重视;体例上的突破;皇家设立了专门的修史机构,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史学思想与理论的深化。

  5)明代、清代前期史学:明清之际反理学的经世致用治史方法;明清之际史学由经学转向考据;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最高阶段;方志学的正式确立。

  7、梁启超的史学成就

  五四运动前从理论上对封建史学的批判和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的主张;五四以后许多文化学术史专著问世

  8、陈寅恪的史学成就

  n 致力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敦煌文书研究开拓者之一;以诗文证史是其考证史实的一大特点《秦妇吟校笺》《元白诗笺证稿》;民族文化之史研究

  9、陈垣的史学成就

  开始了把宗教作为历史研究课题和对象的宗教史;元史研究;历史文献学方面成就;表微学:《通鉴胡注表微》;学术方法:重视史料来源、区分类例

  10、近代西方史学发展历程

  14—16世纪文艺复兴中产生了人文主义史学——复古与反神学:基督教史学史观成为他们嘲笑和批判对象;对古典时代抱有浓厚兴趣,力图从古典文化中找到思想武器;意大利人文主义史学二大流派:政治修辞学派、博学派

  18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史学 ——理性和进步:

  历史哲学的兴起

  十九世纪——历史学的世纪:前期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史学;中后期兰克学派;下半叶:实证主义史学

  11、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

  1845-1846年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第一,把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一般唯物主义原理运用于社会生活,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基本问题,明确提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论点;第二、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第三,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在实践中检验发展阶段

  12、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整个西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的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对历史研究产生了广泛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1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创立(1919-1927):李大钊——第一个奠基人;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贡献表现在:①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②指出了唯物史观对于史学和人生的重要意义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方法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发展阶段(1927-1937):三大论战: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国社会史分期论战、中国农村性质;郭沫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1)《中国古代社会研究》2)中国古史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3)写了多部历史剧及一批史论;吕振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设(1937——1949)通史研究取得重大成就;古代思想史研究方面;史学理论

  14、比较史学和比较史学研究方法

  1)定义

  2)比较史学研究状况:斯宾格勒和汤因比“各文明体系的比较”阶段;有限历史进程比较;布莱克教授“结构功能学派”:

  15、心理史学四个发展阶段和三个研究方向

  发展阶段:1910-1930年孕育时期;50年代正式建立与形成时期;60-70年代迅速发展时期;80年代后进入徘徊和慎重发展的反思时期。

  三个研究方向:个体心理传记、群体心理史 、童年史和家庭史

  16、口述史学方法:

  口述凭证的搜集;口述史料的整理;口述文献的利用;口述资料的估价方法

  17、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离合

  近代科学产生之前,学科之间综合性是很强的,学问的界限是相当模糊的;近代科学革命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然后次第影响到人文和社会科学。

  18、当代史学采用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必然性:历史学所蕴含的“具有更多跨学科性”的学科特性,推进了当代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当代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日益广泛地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是科学整体化的产物;当代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日益广泛地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也是历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19、信息技术对传统历史学的影响

  当前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高度集成化;信息传递具有了可交互的特性。

  信息革命对史学的影响:科研手段的更新,科研资料的极大丰富;史学研究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化;通俗史学的新天地;史学教育方式的变化。

  信息革命对史料学的影响:史料的储存与检索;史料的识别;史料的鉴定;新史料的发现;古史今译;族源族属确定

  20、中国考古学三个阶段:

  以研究古代遗物为主的古器物学1092年; 以田野考古为基础的近代科学考古学 1920年;以全面复原古代人类社会历史为目标的现代考古学1949年。

  21、历史学和社会学以及社会史

  历史学与社会调查

  社会史研究的对象与内容几种不同的观点:人们的群体生活与生活方式;社会整体发展的全过程;不是包罗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所有社会现象的历史,而是研究人类有史以来赖以生存并必然结成的社会本身的历史

  22、影视史学及其评价

  概念的提出

  影视史学相对于书写史学的优越性:影视史学比书写史学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具有某种“摄人心魄”的震撼力;一部优秀影片或经典之作,往往拥有比书写史学更为广泛的受众阶层;影视史学的影响要远胜于书写史学

  影视史学对传统的书写史学的挑战:在社会变革与文化转型急剧转换的年代,人们需要一个了解、认识与思考的过程,这就在变化的时代性转换与人的认识之间产生了“时间差”;从表现形式来看,影视史学与书写史学的明显区别在于传达的媒体的不同;随着从文字文化进入图像文化,用之于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影视史学的出现,也促进了书写史学的重新定位。

  23、历史认识的客体

  历史认识的现实客体与潜在客体:现实的认识客体:已被纳入主体的历史认识活动,并为主体的认识所指向的那些客观历史;潜在的认识客体:客观上已发生过、但尚未被主体认识所指向的客观历史。

  历史认识客体的三个层次——历史原型客体的延伸体的现实社会;历史遗存客体的实物和文字史料;隐藏在历史的现实延伸体和遗存体后面的历史原型客体。

  24、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

  历史认识的真理及其检验层次:什么是历史认识的真理;历史认识真理的检验的矛盾性。

  历史认识真理的检验具有非直接实践性; 检验历史认识真理的客观标准也仍然是社会实践。

  历史认识真理检验的两个层次:史实判断的检验;对理论解释判断的检验

  25、历史学的功能

  鉴戒功能:历史事实说明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现实指导意义,可以帮助认识现实,找到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基础;历史为现实服务,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直接地将史学研究的成果为现实服务、间接地通过史学家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史学研究成果;帮助认识自我,找到自我在现实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适当位置。

  伦理功能

  增强智慧

  消闲:三个特征:不是用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一般人在进行这一活动的过程中能感到精神上的愉悦或满足;具有易操作性和可普及性。

  26、史学工作者的使命

  真正以史为鉴;史学工作者要有现实感;不超然,不媚俗;史学工作者的心态转换。

  26、简述布罗代尔的史学思想。

  总体史思想

  (1)从内容上扩大历史研究的对象,摈弃了狭隘的政治史、人物史,代之以包括地理、生态、经济、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在内的人类“全部”活动的历史;(2)从地域上延伸了历史研究的范围,摆脱了以“六角形”(法国)为中心的国别史,把视野扩展到整个地中海以至全世界,从国别史发展到世界史。(3)综合利用各种社会科学,沟通史学与社会科学。

  地理历史结构主义:

  强调地理因素对人类活动的极大限制作用,并把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系统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但他同时又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

  长时段理论

  他认为,历史学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主要体现在时间概念上。历史时间具有不同的节奏和多元性,布罗代尔区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他还把长时段——地理时间——结构,中时段——社会时间——局势(情势),短时段——个体时间——事件对应起来。所谓短时段,也叫事件或政治时间,主要是历史上突发的事变,如革命、条约、地震等等,它转瞬即逝,对历史发展影响甚微。

  所谓中时段,也叫局势或社会时间,是指在较短时期(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至一二百年)内起伏兴衰、形成周期和节奏的一些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现象,如人口的消长、物价的升降、生产的增减、工资的变化等。它对历史进程起着直接和重要的作用。

  所谓长时段,也叫结构或自然时间,主要指长期不变或者变化极慢的,但在历史上起经常、深刻作用的一些因素,如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社会组织、思想传统等等。长时段现象构成历史的深层结构,构成整个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进程起着决定性和根本的作用。因此,历史学家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历史的总体。

  长时段理论是布罗代尔全部历史思想的出发点。

  27、中国社会性质的大论战的基本内容。

  A、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什么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出现过这样的时代?

  B、奴隶制是否为人类社会一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经过的阶段的问题,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奴隶制社会;

  C、中国封建社会有什么特征?中国封建社会的发生、发展极其没落的情况这样?

  其归结的中心则为现阶段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及今后中国社会往何处去的实践问题

1历史该怎么学

其实,学历史是很简单的,并不用这么麻烦,这里给发起者几条学历史的建议

(1)心态:俗话说学习要持之以恒,机遇是给那些有信心的人,看完你的话,我认为你对历史有种恐惧心理,其实学历史最忌讳的就是惧怕,你要换个角度思考,俗话说以史为鉴,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通过研究古人发生的事情而使自己觉悟一些客观发展到底,从而使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学历史的意义,因此,学历史者必须抱有虚心,不怕苦的精神(对于地理学科,也应该如此,学习地理的意义在于扩展自己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

(2)方法,很多同学地理,历史学不好,这个不是自己比别人笨,也不是自己比别人不用功,而是没有掌握一套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提供以下几种历史学习方法,供楼主使用

(一)分析历史根本原因,发展线路,以及意义之类题目解题方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经济,因为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政治,思想的发展,例如世界近代现代史,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觉悟提高,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而思想的发展又为政治提供了一系列理论,因此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资产阶级开始壮大,因此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政权,从而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以君主立宪制为其基本体制,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样,以经济为线索,把各大历史事件就可以穿插起来,在题目中,又有以下几中很分不清楚的原因要你回答,不过你很难辨别,这里提一下技巧

根本原因:肯定和经济或土地沾边,例如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不适合中国国情

主要原因:往往就是最主要方面的,按政治哲学中的说法就是主要矛盾,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就是英德矛盾的激化

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往往就是最最直接的原因,一般指的就是什么导火线啊,事件啊,比如导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甲午中日战争的直接原因就是朝鲜东学党起义

另外,在看发展线路的时候并不要局限于本课的内容,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按现在高中课本的编排每个课时是按一定的主线编排的,横线为时间的顺序编排,纵线近代史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速度,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主线,现代史则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步伐为主线,但世界近代现代史不同,他的编排完全是按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两个主线编排,并不按时间编排,这个就是很麻烦的地方,中国古代史则完全以时间为安排,每章介绍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好掌握,说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不外乎一点:在学一课历史时,不要把眼光只放在该课,而要结合本单元,本课本加以学习,就不难了

(二)时间的记忆:这个就是大家学历史最头疼的问题,和背单词一样,这个东西大家都觉得很难记忆,记了这个时间忘了那个时间,有时候还张冠李戴,其实,背时间也是有技巧的,大家或许很喜欢先看一个历史事件再背时间,拜托,这样是很难记得的,其实很好办的方法就是列个时间轴,你根据时间记事件,这样头脑不会爆炸而且记得很清楚,当然,第2种方法就是根据主线记时间,比如,世界近代史,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发生什么事情,再锁定时间,在工业革命后又发生什么事情,根据范围锁定时间,这样就很好记了

PS有些兄弟每天抱着本历史书在那死背,但考试成绩却不理想,我很不赞同他们的方法,历史其实是不用怎么背的,您只要根据主线来记忆

在下课的时候,或者是休息的时候,顺手翻一下,一带而过,如此往复,自然会

2历史该怎么学

我自己曾学历史专业的,有一套方法,不知适合你否。

历史嘛,多背是应该的,但要有技巧,平时要将知识点归纳起来,列成树状图,先背好主干知识,熟透了才背分支,一定要每天背,一有时间就要看书,看多了就自然有感情。晚睡之前回忆起当天所背过的内容,回忆不起的第二天就马上看书。

不过一定不要死记硬背,否则你就一定会讨厌历史的何况死记硬背有很多弊端,意思费力大,收效小,事倍功半,背了好张时间,也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二是记不准,易混淆,张冠李戴,错记漏记,把观念或原理弄得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三是记不牢,容易忘,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记住的东西,没有多长时间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历史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忌死记硬背。

3为什么要学历史呢

生活在以前的人们的言行会被记录下来,这就是广义上的历史。但历史绝不是不是简单的某年某月某人在某地做了什么事情。我们要面对生老病死,要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人生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手足无措的时候我们可以参照先人的经历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研究一下处在相同情况下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为什么在那个时间做,为什么用那种方式做。那些成功的可以借鉴,失败的引以为戒在自己处理的时候加一笔避免。例如制造汽车,当地一辆汽车制造出来后,后来者都是以他为原型不断模仿并加以改良才有了今日的性能出众的汽车。如果没有前人的经验被保存记录下来,后来的每一代人,只能不断重复发明第一辆汽车这个过程而无寸进。

同时阅读历史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能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道德标准,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再是简单的相信电视、报纸、网络上所说的东西。依据你建立的标准能客观的分析判断一件事情,不再简单的去认为是好还是坏。

希望我说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4学历史到底为了什么

有人抱着三国志、抱着所谓的正史读了一年两年三年、研究了一遍两遍三遍,结果打开贴吧或是登录论坛,是干什么去的?原来是专门骂古人去啦。这“史”是不是白学了?史书中的精神他们学到哪去了?他们学史就是为了骂诸葛亮、骂赵云、骂曹操、骂关羽,嘲笑古人、讥讽古人。所以我觉得这些人比坚持着喜欢、学习自己心中英雄的的朋友差远了。

顺带一提,以前的我也是这样,气盛、锋锐,到处与人辩论历史,其实说好听点是辩论,说难听点我们就是在扯淡,扯着罪孽深重而且毫无任何意义的淡。“业”,自那时就积下很厚了……

现在大多数人读史之前已经不再向自己发“学历史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疑问了,包括我在内。但是我早已经在试图纠正自己,并努力改变自己的历史观了。起码我现在已经认识到读历史不是为了与他人斗勇斗狠磨嘴皮子,也不是为了向美女炫耀自己的学识多么丰富多么了不起,等等等。我现在读史学史,自己给自己下达了几个终极目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几个字:

鉴(鉴是非)

正(正己身)

明(明“智”)

知(知“道”)

再说一句,楼主也无须气愤,其实许多喜欢给人讲史纠正历史概念的朋友不一定都是怀着恶意或是自以为高人一等的人,他们很可能是因为看我们穿的太朴素以为我们都是穷苦人民,所以有心想请我们去吃顿大餐,只不过他们是指着餐厅玻璃窗上贴的美食海报来请我们吃饭罢了。

以上纯属扯淡与个人之观感,欢迎高手反驳,但是不欢迎谩骂与拍砖。

5历史怎么学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尤其对考小综合或大综合的同学来说,平时的基础是决定胜败的关键。我自己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

教我历史的魏献策老师是一位非常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他的课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紧紧地吸引住,浩浩历史长河在他的讲解下仿佛一下子就与我们拉近了。

更重要的是,他总能引导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去思考它们背后的联系与实质。这是学习历史的最重要的方法。

在他的指导下,高一时我的历史学得很顺利。也许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二时我开始偷懒了,不再注重基础知识的及时掌握。

只是到了考试前才临时背一背。到高三下学期总复习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愚蠢。

高一的知识由于有扎实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费多少力就能轻松地回忆起全部内容。而高二的课文我即使读了好几遍还是有忘的可能。

我这才知道为什么老师总让我们“抓基础、重平时”。? 高中历史的学习与初中完全不同,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解决问题的。

高中历史更需要的还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复习一次,每个月再总复习一次。

复习时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书才是最根本的。

离开书本谈能力是不现实的。? 在读每一节的内容时,要想想在一个历史事件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能够说明什么历史道理。

也可进行历史事件间的横向纵向的比较。例如,某两场政变或两种政策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同,说明了什么。

分析异同点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从背景、性质、影响等几个固定的版块去想。有的书上说,要把历史学成“立体”的。

我想,所谓的“立体”,大概也就是这种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吧。经常这样思考,对不同的历史现象,我们就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它们的实质,无论碰到什么题都能迎刃而解。

这是读书时要注意的问题。书本决不仅仅是读过即可的,光记住一些时间、地点、事件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用历史思维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后的东西。

相信你不久就会发现,历史是越读越有味的。? 其次,做题当然也很重要。

做题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再回顾再思考的过程。现在的历史题,单纯考知识本身的已经很少了。

往往都是考你对某一事件的分析。这就需要用到读书时积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

例如做选择题时,常常碰到一些诸如问“根本原因”、“实质”之类的问题,这通常要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关于这几方面的选项,一般来说就是正确的。

再如“直接”与“间接”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其实也很简单。答“直接”时,你就让头脑变简单些,一开始想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不必拐什么弯。

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归入“间接”那部分去了。? 至于问答题,则更需要你的思考与分析能力。

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题目是你曾经见过的,更不必费心去背某道题,只要掌握了方法,问答题也是很好解决的。首先是分析。

通过回想老师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的介绍,尽量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担心想太多,只要你觉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确的。

更何况现在的考试一再强调“要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要有创新,有自己的观点”,所以你就要尽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达。

最好是分条阐述,一点写一两行,不必太嗦,关键是把要点写出,因为评卷时也是按点给分的,写得太多,一个要点绕了好几个弯才讲完,不仅会喧宾夺主,使老师因找不到要点而扣分,还会浪费许多时间,以致来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条时也有一个技巧,即根据所给的分数决定要分几条。

一般一个要点是两到三分,如果一道题是八分,那么很可能它的要点就有四个。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实在想不出还要答些什么,也要尽可能写满那个推算出的条数。

同时,还要注意序列号的安排。大点小点用不同的序列号标出,就会显得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这样也就不容易丢分。

最后,字迹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个老师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改完那么多的试卷,如果字迹潦草,有哪个阅卷老师会有好心情给你高分呢?? 最后,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对学习历史也很有帮助。

一个人无论怎样细心都会有疏忽的地方,通过与同学交流笔记、与老师探讨习题,往往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可读一读像《历史学习》这样的杂志,了解一些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提高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解题很有帮助。

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要争取每天都花一至两个小时在历史上。因为历史有一个特点,容易忘。

今天记得滚瓜烂熟的东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复习历史更要注意计划性。

除了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外,自己还应有自己的计划,给自己定一个时间表,哪段时间复习哪段内容,注意科学合理,确保能够按时完成。可以双条线同时进行。

一条是老师的,一条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师在复习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时,还可再看看中国史。

不仅记住了更多的内容,还有利于进行中外比较,使自己对高中三年的历史知识有一个总体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单独复习世界史好上几倍。

6为什么要学历史

为什么要学历史?如果说,记载历史和写历史是一种职业,是社会的需要,那么我们普通人,我们和历史没有职业关系的人,为什么要读历史?

很多人这样问,美国南北战争时的罗伯特李将军说过:人的短暂一生里,所见到的大多是悲惨和苦难,是卑劣和失望,为了对人性,对人类的前途保持信心,所以必须读历史。

只有在读历史的时候,你能在纸页间经历几百年几千年,你才能进步、改善,你才会庆幸自己生活在此时此刻。

历史学家麦克内尔说过:历史是人群的集体记忆,而集体记忆是集体的自我认知所必须的。一个人如果没有记忆,那么不管多么聪明,也不能认知自己是什么,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别人是什么关系。同样,一个人类群体,如果没有集体记忆,也不能认知这个群体是什么,自己处在怎样的环境,和其他的群体是什么关系。

梁衡在《人生的境界》里面说:“当知识水平太低时,无力从逻辑上看出鬼话和实话的区别”。“理论死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历史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读史才能明智,才能让心中的一杆称更稳。

7什么是历史类型学

历史类型学的概念 在平行研究的实践与理论中,还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支--历史类型学,重在比较和判明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似和差别,并历史地解释这种相似与差别,主要是由俄国比较文学学者倡导的。

"在没有直接相互影响与联系的情况下,这种比较一般性的或比较专门性的类似的特点被称为历史类型学上的类似或相象。 " 历史类型学不同于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中的类比,因为历史类型学注重社会历史的发展,注重作为文学的历史规律的特点,可以说它更多体现了历史学的方法与观念。

世界范围内的各个民族之间,有很多类似的文学现象,例如浪漫主义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形象、情节、文学题材以及诗歌风格等等的类似。 这种类似必定与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联系。

而华兹华斯、拜伦、济慈、白朗宁夫人、波德莱尔的作品,都与历史转变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个性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冲突有关。 历史类型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在不同文化系统中某种共同的、重复出现的东西,即类型共性代表。

俄国比较文学学者日尔蒙斯基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发展观,从建立总体文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文学和历史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互相对应的观点:"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把在相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发生的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尽管这些现象相互间并无直接的关系。 "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相似现象已是众目可睹。

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里就有可能涵盖着各种更为实质性的联系而不是表面上的事实关系。将它们归纳到相同或不同的现象中去,建立起和历史的亲缘关系,就形成了文学作品中的类型共性体系。

在这一点上,历史类型学体现出社会历史批评的特征。 它认为, "任何文学影响都是和被借用形象的社会变化相联系的,所谓社会变化,我们指的是形象的创造性的改造和对那些成为相互影响的前提的社会条件的适应,民族生活和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民族性格特征的适应,对民族文学传统,同样也对所借鉴作家创作个性的思想和艺术上独特性的适应。

" 历史类型学的广泛运用 可以运用历史类型学研究的文学现象是很多的。《伊戈尔远征记》同古斯堪的那维亚的史诗之间,同德国和捷克的史诗之间,同南部斯拉夫人的古代歌曲之间;或者《伊戈尔远征记》同德国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之间,同法国英雄史诗《熙德》之间,同德国英雄史诗《瓦尔特利乌斯》、《虎皮骑士》之间,都可以通过历史类型学的研究,展示这些史诗性质的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某些共同性,以及和作家们的创作活动及典型的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

同样,文学作品结构之间的比较,也可以运用历史类型学来进行。因为文学结构也是历史发展中的现象,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是时代的继承关系中的比较稳定的、重要的环节。

既然文学结构脱离不了社会特性和民族特性,脱离不了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那么它也脱离不了与它所处的时代之间的联系。 对此,赫拉普钦科曾经论述:"……在各种极其不同的类型的概括中,同类的、共同的、近似的东西,不是通过从个别的、局部的东西直接对立就能得到说明,而一定要通过它们的内在联系才能得到这种说明。

" 平行研究的概念 平行研究,是指关于那些不存在事实联系,也即不存在先后的因果关系,而只存在平行的互置关系的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域中的文学现象的比较研究。 这种平行关系,是出自文学的审美特征或形式才呈现的,例如,文学都关怀人性的善与美,都同情弱者,都赞美生命,都富于想象力和情感性,都要借助于文字语言的表现力,等等。

由于不再拘泥于事实上的联系,平行研究关注的是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审美过程与手段、方式及结晶物的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 这些遥相呼应与和谐共振的文学现象可能是同一时期发生的,也由于文化发达的程度有差异有先后,会有年代上的距离,但最终仍表明了"天下文心之攸同"(钱锺书语)。

8历史怎么学啊

历史属于文科范围,大多数内容需要我们记住,但开卷考试以后就大大的减弱了的文字的记忆。有些人认为:“这下可好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抄’了!”其实不然,只要考过一次的人都知道,考试难度更高了!考试提高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所以开卷考试只不过是个幌子啦!这就让我们更难办了,本来对历史就没有兴趣,现在可怎么办呀? 对于兴趣我不想说什么,人各有志!不过正因为人们不愿学历史,研究历史,国家才更需要这样的人才。物以稀为贵!所以学历史“出路”不会窄。冷门呀!

可以介绍几个方法给大家:一 是你自己的刻苦程度!刻苦是很重要的。这也就是一些好学生不爱学历史,可成绩也一样很好的原因所在!二 就有点左倾机会主义了,是“比较”!就是将相似题目或相同题材,模式的历史事件进行共性和个性的区分。(例如:南京国民 的北伐同广州国民 的北伐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等等)当然,有时别太死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搬硬套的拉在一起比较,这样大可不必,也毫无效果。

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识不尽相同,因此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同语文很是相似。(对了,答历史题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你的文采要好!同样的语文基础也就得好)正所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我们得博取众家之长(指多看历史书籍),吸取有益的,形成自己的观点(高考时会加分的),再经“比较”。你会发现自己的分析能力增强了,看问题更深刻了。

还有也要进行学科间的综合,特别是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增加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只要你勤奋,就算没有兴趣,也会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兴趣,又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是能够出成果的。

方法有了,不过是别人的。有时会不合适自己,这就更要在学习中多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出自己的学习之路,那其他学科的学习问题也会迎刃而解的,好,路是自己的了,只要记住:“工夫不负有心人''

9学历史有什么用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以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待:从历史的功能来看,主要有两点:1以史为鉴,指导未来,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历史的受益者来看,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一个是历史对于个人和企业的作用,一个是历史对于国家的作用。

先说以史为鉴,指导未来。先拣最功利的来说,MBA教学应该当之无愧,MBA的学生学习为的就是将来挣更多的钱,这应该是最务实的了,那么他们学的是什么呢?福特、泰勒、本田宗一郎、戴尔这些或远或近的人物们的发家史,不就是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的经典案例么?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够加以保存、整理和提炼,然后将精华传播于世人,那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

历史其实就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善加处理,为我所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必将受益无穷。当然,这里很多朋友提到了历史研究的人为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个人使用历史的层面来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主观的东西更要注重分析过程而不是结果。比如说曾国藩,你说是坏人,他说是好人,有什么意义么?他又不是我的邻居,既不会给我钱,也不会剃我的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并不重要,关键是要看他的言行好在哪里,坏在哪里。

为什么说好,为什么说坏?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再说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单纯的为自己生在中国而感到骄傲。因为人与人其实是平等的,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那是我们的先人创造的,不代表我们这一代是中国人,我们就比别人更优越,更不代表我们比别人聪明,比别人能干。

学习我们的历史,决不是让我们拿去向别人炫耀的。但我们也有值得骄傲的东西,我们应该为我们有勤劳智慧的祖先感到骄傲,对于自己创造更辉煌灿烂的明天充满信心;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的国家。

从国家使用历史作为工具的角度看,国家有必要向全体国民灌输历史,从而增强人们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整体的凝聚力,只有这样,国家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们仍要保护和发掘它们的原因,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共同的历史渊源,是维系我们之间关系,增强彼此认同感的坚实的根基。此外,站在整个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们学习历史也是为了了解我们周围的邻居,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如果你再深入一些,你会懂得“读史可以明兴衰”的内涵,你不再像世人一样,把兴衰成败归结为某一个卑劣或是伟大的人身上,你也会明白诸如“红颜祸水”之类更是谬谈。当你学会用历史的观点看问题,你会比别人看得更真,更深。

学习历史,就是为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过去,人类的过去,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要知道,忘记过去的人必定会重蹈覆辙。学习历史,学习历史里的人们,能帮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也许,那困惑以久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总之,学习历史,就是让你更聪明,更睿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024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3
下一篇2023-08-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