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常见气体的化学实验室制法

高中常见气体的化学实验室制法,第1张

气体名称:氧气

化学式:O2

相对分子质量:32

反应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固加热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带火星木条,复燃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2KMnO4=△=K2MnO4+MnO2+O2↑;2H2O2=(MnO2)=2H2O+O2↑

注意事项:KClO3催化分解时试管中不能混有任何可燃物,否则引起爆炸。

气体名称:氢气

化学式:H2

相对分子质量:2

反应方程式:Zn+H2SO4(稀)=ZnSO4+H2↑

基本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2Al+2NaOH+2H2O=2NaAlO2+3H2↑;CaH2+2H2O=Ca(OH)2+2H2↑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浓H2SO4和任何浓度的HNO3。点燃或加热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

气体名称:氯气

化学式:Cl2

相对分子质量:71

反应方程式: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

水溶性:可溶(1:2)

颜色:黄绿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KClO3+6HCl=KCl+3Cl2↑+3H2O;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氮气

化学式:N2

相对分子质量:28

反应方程式:NaNO2(固体)+NH4Cl(饱和)=△=NaCl+N2↑+2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熄灭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NH4Cr2O7)=△=N2↑+Cr2O3+4H2O;NH3+3CuO=△=N2↑+3Cu+3H2O;2NaN3=△=2Na+3N2↑

气体名称:氯化氢

化学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反应方程式:NaCl+H2SO4(浓)=△=NaHSO4+HCl↑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

水溶性:极易溶(1:500)

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雾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MgCl2•6H2O=△=2HCl↑+MgO+5H2O

气体名称:氟化氢

化学式:HF

相对分子质量:20

反应方程式:CaF2+H2SO4(浓)=△=CaSO4+2HF↑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

水溶性:极易溶

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雾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P2O5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玻璃仪器。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溴化氢

化学式:HBr

相对分子质量:81

反应方程式:NaBr+H3PO4(浓)=△=NaH2PO4+HBr↑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

水溶性:极易溶

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出现白雾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2P+3Br2+6H2O=2H3PO3+6HBr↑

注意事项:不能用浓H2SO4代替H3PO4,这样制出的HBr会被氧化。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可将NaBr换成NaI制取HI。

气体名称:硫化氢

化学式:H2S

相对分子质量:34

反应方程式:FeS+H2SO4(稀)=FeSO4+H2S↑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易溶(1:26)

颜色:无色

气味:类似臭鸡蛋的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湿润的Pb(Ac)2试纸,试纸变黑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Al2S3+6H2O=2Al(OH)3+3H2S↑

注意事项:不能使用浓H2SO4和任何浓度的HNO3。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氨气

化学式:NH3

相对分子质量:17

反应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反应物状态:固固加热

水溶性:极易溶(1:700)

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出现白雾

可选用的干燥剂:碱石灰

其他制取方法:Mg3N2+6H2O=3Mg(OH)2+2NH3↑

气体名称:一氧化碳

化学式:CO

相对分子质量:28

反应方程式:HCOOH=(浓H2SO4)=△=H2O+CO↑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加热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有毒!)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C+CO2=高温=2CO;H2C2O4=(浓H2SO4)=△=H2O+CO↑+CO2↑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点燃或加热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尾气可点燃除去,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二氧化碳

化学式:CO2

相对分子质量:44

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能溶(1:1)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熄灭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

注意事项:不能用H2SO4代替HCl,因生成CaSO4沉淀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气体名称:二氧化硫

化学式:SO2

相对分子质量:64

反应方程式:Na2SO3(固)+H2SO4(中等浓度)=Na2SO4+SO2↑+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易溶(1:40)

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湿润的品红试纸,试纸腿色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2H2SO4(浓)+S=△=3SO2↑+2H2O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一氧化二氮

化学式:N2O

相对分子质量:44

反应方程式:NH4NO3=190℃~300℃=N2O↑+2H2O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体控制温度加热

水溶性:能溶

颜色:无色

气味:略带甜味(微毒,吸入少量后能使人面部肌肉痉挛,可使人发笑,使人麻醉)。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带火星木条,复燃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4Zn+10HNO3(约2mol/L)=4Zn(NO3)2+N2O↑+5H2O

气体名称:一氧化氮

化学式:NO

相对分子质量:28

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可加热以加快反应速率)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排水法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3NO2+H2O=2HNO3+NO

注意事项: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通入O2后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二氧化氮

化学式:NO2

相对分子质量:46

反应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和水反应

颜色:红棕色

气味:刺激性气味(有毒!)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排空气验满方法:观察颜色;湿润的淀粉-KI试纸,试纸变蓝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注意事项:必须在通风橱中操作,尾气用碱吸收,以免污染大气。

气体名称:甲烷

化学式:CH4

相对分子质量:16

反应方程式:CH3COONa(无水)+NaOH=(CaO)=△=Na2CO3+CH4↑

反应物状态:固固加热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可选用的干燥剂:浓H2SO4,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其他制取方法:CH3COOH=400℃~600℃=(Cu)=CO2+CH4

注意事项:反应物必须足够干燥。点燃或加热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

气体名称:乙烯

化学式:C2H4

相对分子质量:28

反应方程式:C2H5OH(无水)+(浓H2SO4)=170℃=C2H4↑+H2O

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控制温度加热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略带甜味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注意事项:要使反应物迅速达到170℃,以免在140℃时生成乙醚。

气体名称:乙炔

化学式:C2H2

相对分子质量:26

反应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基本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反应物状态:固液常温

水溶性:难溶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

可选用的干燥剂:无水CuSO4,碱石灰,无水CaCl2,P2O5

注意事项:水一定要一滴一滴地滴进,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用饱和食盐水代替蒸馏水更好。

(1)蒸发所用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图中有的是蒸发皿.量取液体药品要用量筒和胶头滴管.制取O2、H2和CO2都可选用的玻璃仪器是试管或广口瓶.

故答案为:蒸发皿;量筒、胶头滴管;试管或广口瓶.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要用烧杯和玻璃棒,图中缺少的是玻璃棒;用固体物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故答案为:玻璃棒;称量;溶解.

(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f的名称是漏斗;

(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3)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化学实验剩余药品不可放回原瓶、不可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故答案为:(1)漏斗;(2)与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3)C;(4)B.

1、锥形瓶

锥形瓶又叫锥形烧瓶或称三角烧瓶。体校长,底大而口小,盛入溶液后,重心靠下,极便于手持振荡,故常用于容量分析中作滴定容器。实验室也常用它装配气体发生器或洗瓶。

2、广口瓶

广口瓶是用于盛放固体试剂的玻璃容器,有透明和棕色两种,棕色瓶用于盛放需避光保存的试剂(例如硝酸银)。广口瓶一般用于存放试剂,瓶口内部磨砂,用于与瓶塞配合使用。

3、蒸发皿

用于蒸发浓缩溶液或灼烧固体的器皿。口大底浅,有圆底和平底带柄的两种。最常用的为瓷制蒸发皿,也有玻璃、石英、铂等制成的。质料不同,耐腐蚀性能不同,应根据溶液和固体的性质适当选用。对酸、碱的稳定性好,可耐高温,但不宜骤冷。

4、酒精灯

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酒精灯由灯体、灯芯管和灯帽组成。酒精灯的加热温度400—500℃,适用于温度不需太高的实验,特别是在没有煤气设备时经常使用。

5、滴瓶

当使用的液体化学药品每次的用量很少,或者是很容易发生危险时,则多会选用滴瓶来盛装该溶液。通常液态的酸碱指示剂都是装在滴瓶中使用。滴瓶瓶口内侧磨砂,与细口瓶类似,瓶盖部分用滴管取代。用来装使用量很小的液体的容器,大多数在实验室内使用。

简介。

锥形瓶一般使用于滴定实验中。为防止滴定液下滴时会溅出瓶外,造成实验误差,将瓶子放磁搅拌器上搅拌。可用手握住瓶颈以手腕晃动,搅拌均匀 。盛装反应物,定量分析,回流加热,其外形使它适合这些工作。

其长颈部份除便加塞子,亦能减慢加热时的流失及避免化学物品溢出,而平而宽阔的底部使锥形瓶盛载更多的溶液、便于玻璃棒搅拌及锥形瓶平放在桌上。

锥瓶亦可用于普通实验,制取气体或作为反应容器。其锥形结构相对稳定,不易倾倒。

锥形瓶十分常见,且形状有趣,所以常当做化学实验或化学相关的象征,散见于标志及指示中。

理化实验室是指同时进行物理和化学实验的实验室,也称为物理化学实验室。其名称来源于物理学和化学学科的结合。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通常涉及到这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理化实验室通常用于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例如制药工艺的研究和开发、新材料的制备和测试、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等。

化学实验在我们的孩童时代,一定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体验之一。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做着看似神奇、实则原理简单的趣味实验,成了那个时期无法替代的记忆。经典的化学实验有很多,在你尝试过的化学反应中,是否有一种叫做大象牙膏的演示实验?任何一种实验,只要把握好适当的剂量,一般是不会有安全隐患的。但下图你所看到的,还能一眼认出它的本质吗?桌面的物质,就像是化学实验室里的浪漫棉花糖一般,为何它的外观会和我们平日里所见的有如此巨大差异?

因为“大象的牙膏”这个实验具有泡沫外观,所以通常会将它用来揭示催化剂。该实验中所涉及到的成分都容易获取,所以就反应本身的成本而言是非常低的。在这组实验中,需要用到洗洁精、碘化钾、过氧化氢和食用色素。由两个氧分子和两个氢分子所组成的过氧化氢,是这个实验中关键的成分,这些“分子之间的键”自然断裂,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氧化氢会逐渐变成氧气和水。这也是为什么出售的过氧化氢,都会以神色的棕色瓶子出售,因为暴露在光线下的它,会变化的速度更快。

整个实验的设置过程比较简单,就是将洗碗皂和过氧化氢混合,然后加入你喜欢的颜色的食用色素,这样所产生出的棉花糖一样的泡泡,会变成你想要的颜色。当加入碘化钾以后,化合物中一部分的碘离子吸引过氧化氢中的氧,便能够破坏“键”并迅速将其转化。然后,氧分子会被肥皂困住,从而形成了气泡。有时,在添加到大象牙膏示范的一个步骤中,一个发光的夹板、一条温度较高但不燃烧的木条插入气泡中,将会被明亮的氧气点燃。

在一般情况下,想要过氧化氢在氧气和水中自然分解,相对来说是一个不明显的缓慢过程。但在这个实验中,因为使用了催化剂,所以才加速了这个反应过程。由于催化剂是一种化合物,所以才可以提高给定反应的速度。有一种碘盐叫做碘化钾,包括那些用于向食盐中添加碘的膳食补充剂,都可以提供催化剂,当有了碘化钾的存在,过氧化氢几乎可以立刻被分解成氧气和水。通常情况下,大象的牙膏实验所创造的物质,都不过是一种渗透性的混合物,那么,为什么有的版本会看上去与众不同,具有更强的视觉效果呢?

视觉效果更具有冲击力的实验,一般都是由于容器的形状和成分的强度所导致的。在一般的大象牙膏实验中,过氧化氢会有一个相对更安全的版本,3%的话就可以在家里进行的实验。至于催化剂,则可以选择酵母,因为酵母中所含有的过氧化氢酶,这种物质也可以分解过氧化氢中的键。但有一点仍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要直接接触反应所产生的“牙膏”,它可能会对你的眼睛和皮肤带来感受不好的刺激。一开始所呈现的那个巨型“棉花糖”爆炸,是因为实验者使用了比例较高的过氧化氢。当过氧化氢的含量达到30%以上,就会导致皮肤化学灼伤,还能够将溶液加热到数百度,所以,请不要在没有足够防护措施的地方做这样的大型版本实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46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