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山水画十大名家

现代山水画十大名家,第1张

现代山水画十大名家有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谢稚柳等。

1、张大千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他的治学方法,值得那些试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画家们借鉴。

2、齐白石

齐白石是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其画作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纯朴的农民意识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诗意,是齐白石艺术的内在生命。

而那热烈明快的色彩,墨与色的强烈对比,浑朴稚拙的造型和笔法,工与写的极端合成,平正见奇的构成,作为齐白石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视觉形状,相对而言则是齐白石艺术的外在生命。

3、黄宾虹

黄宾虹是近现代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六岁时,临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册,精研传统与关注写生齐头并进。

他的现代山水画早年受“新安画派”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逸为特色,为“白宾虹”;八十岁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为“黑宾虹”。

4、谢稚柳

谢稚柳有“北张南谢”之说。两个人的画作大千豪迈,稚柳温婉,这样一对异姓兄弟,平分了画坛的天下。谢稚柳早年的画作,始终散发着一种幽思的情味,而且他的画风一变再变,最终破茧而出,一飞冲天。

老作江南落墨人,步入晚境的谢先生,水墨越发波澜荡漾,色彩越发缤纷浓丽,苦篁斋中清新明媚的小桥流水,变成了壮暮堂里爽迈雄健的大江东去。少耽格律波澜细,老去粗豪是本师。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

——陈仕彬在中国山水文化高峰论坛上的学术演讲

“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梦溪笔谈》卷十七)。900多年前,郭熙《林泉高致》诞生的时代,沈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正在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深刻认识山水画背后的中国哲学精神,重新审视当代人与山水画的审美距离及其成因,进而思考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不仅仅是重要而迫切的时代命题,也会给当代山水画家的山水画创作带来新的启示。

一、以形媚道——山水画的文化渊源与哲学基础

“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灵趣……” 作为“中国画特质的决定和理性的起点”(陈传席《中国山绘画史》),宗炳的《画山水序》提出山水画创作过程是画家“畅神”的过程,更是画家“以形媚道”的过程。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韩拙《山水纯全集》中认为:“默契造化,与道同机。”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而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以形媚道”,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中国山水画,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将人生的四种境界概括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论述天地境界时,先生指出:“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超越了理智,自然不能缺少审美体验,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理解为进入席勒所说的“审美境界”。而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山水画,实际上正是为山水画家创造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并且为山水画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它可以让欣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徐复观先生认为:“中国艺术精神的自觉,主要是表现在绘画和文学两方面。而绘画又是庄学的‘独生子’”(《中国艺术精神》)。可以说,山水画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所以,宗炳透过山水画“卧游畅神”,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山水文化和山水画与中国哲学、诗歌、书法、建筑、甚至音乐都有着紧密地联系,山水画深刻影响和熏染着中国人的审美品格、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毫无疑问,山水画精神的传承直接关系到中国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二、曲高和寡——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

中国的山水画是哲学的产物,是中国哲学派生出的心灵的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规范、成熟的认知体系,并被整个民族所认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植于国人血脉之中。然而从1840年到五四运动以来,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正在加深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事实。人文领域的“高级知识分子”读不懂中国画;掌握整个社会文化话语权的传媒考虑更多的是收视率和迎合大众口味,更是仅仅停留在“形、色”的表面,即黄宾虹先生所说的“外修”上;“有闲阶级”也把摆挂中国画当作附庸风雅的方式,更不用说普通大众了。山水画,在教育高度普及的今天,反而变得更加曲高和寡。

这一问题的产生自然有其历史原因,我们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追随到“五四运动”,追溯到美术发展史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历史事件,其根源均可归结为传统精神的流失。但在认真思考了山水画背后的中国哲学精神之后,我们可以对此有更清晰地认识: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来自于在书法和古典文学方面实践与熏染的缺失,来自于对自然山水真正亲近感和审美能力的退化,来自于对传统文化中“志于道”人格追求的冷漠。

可以说,不懂书法,不懂中国古典文学,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绘画的笔墨韵味和精神境界。“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在古代,只要是读书人,他们对书法,对古典文学就有一定程度的实践和浸染,这恰恰是体悟山水画的基础。而无论是书法还是古典文学,当代中国大部分山水画家在这两方面的修养都是缺失的,更不用说普通大众,这是当代人与山水画产生审美隔膜的一个重要的现实原因,这也再次提醒当代的山水画家,山水画创作绝对不能忽视对书法和古典文学的学习,对于山水画欣赏者而言,书法和文学也应该成为必修课。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更是指出:“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阔心志,为益不少。”今天,与旅游热相应的依然是人们对山水的热衷,然而 “观山亦如读书,随其见趣之高下。”有多少人在登山临水的过程中还能够“触发道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在《人间世》)可以说,不能体悟庄子的思想,就很难进入山水画的境界。按照庄子的观点,不能以“听之以气”的虚静之心作审美观照,就不能欣赏“天籁”大美。实际上,如文章开头引用的沈括之言,“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不能“听之以气”自然也就不能与自然山水完全合一,也就不能明白和感悟山水画的“奥理冥造”,于是只能更多的“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最终也就扩大了与山水画的隔膜。

“夫美不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在山水画的欣赏和创作上,审美层次的差异是不可回避的。正如潘天寿所言:“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虽咫尺之隔,往往辛苦一世,未必梦见”(《论画残稿》)。而这最终又追溯到了对中国哲学精神的体认。程大利先生说,“中国山水画是一种主观生命与客观自然融合在一起的人格文化”,“自古以来的大师不思考什么成功”。我将此理解为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格水平和人生境界上。而当代的问题是,更多的人,包括画家本人,更多的是去追求所谓的“成功”,这无疑背离了中国山水画的根本精神。

所以,如何减小和消除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让山水画走进更多人的心灵和生活,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它关乎中国哲学美学精神的真正传承,关乎中国人审美心理和国民素质的提升。而这样的审视,对当代的山水画家也同样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也关乎当代山水画的创作与发展。

三、任重道远——当代山水画家应有的文化使命感

审视了当代人与山水画的隔膜之后,我们愈发深深感到当代的山水画家必须具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事实上,当代人与山水画隔膜加深的同时内心依然对读懂山水画充满着强烈的渴望。“成教化,助人伦”,儒家传统的艺术观正彰显出特殊的时代意义。当代的山水画家,担负着“正本清源”,让山水画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发扬光大并且将传统山水画进行“创造性发展”的历史使命。

“正本清源”的“源”不仅仅是山水画艺术层面上的“源”,不仅仅是明清,是唐宋,甚至是春秋,它更是中国哲学和美学之源,是对“道”的体认。如龙瑞先生所言:“我们所谓的‘正本清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对中国文化核心思想进行的还原。”而对画家而言,作品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当代的山水画画家,应该在对中国哲学和美学精神深刻体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创作,不仅表现天地山川的自然之美,还表现出画家的秉赋、襟抱和人格境界之美,从而让人们在山水画面前产生感动,产生震撼,产生共鸣,感受到艺术之美,进而感受到山水之美以及中国人生生不息感天悟地的人文精神之美,重新建立与山水自然的亲近与和谐的同构关系,最终深刻体验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之境,感受“天地境界”,实现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我超越。这才是山水画和山水画家在今天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而缺少这样的反思、体悟和承担意识,山水画的创作格调恐怕很难真正得以提升。

山水画家除了通过自己的作品和人格精神“成教化,助人伦”以外,还应客观认识到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山水文化的衰微,特别是“西学东渐”后所产生的人文分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愈显尴尬,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基因正流淌在自己的文化血脉里不被大多数山水画家和大众所认识,山水画几乎成为“高处不胜寒”的濒危遗产。客观上讲,阐述学的障碍及当代人人文基础的缺失,使人们很难从本体上体认中国山水画。因此,当代山水画家应承担起“教育和传播”的责任,“志道”,“弘毅”,真正担负起任重道远的文化使命。

四、上下求索——当代山水画家应有的修养和艺术追求

那么,当代的山水画家应该具备怎样的修养和艺术追求?时代呼唤和需要怎样的山水画艺术?画家如何进行自己的艺术探索并且承担自己的文化使命?这是很多具有反思意识的画家和学者所思考的问题。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中国艺术家的艺术历程,就是“以心求道”、“以艺合道”的过程。苏轼说:“吾所为文,必与道俱。”正是有了这种信念和坚守,中国文人和艺术家们忘我地在艺术和人生的道路上“上下求索”,“虽九死而犹未悔”。中国的山水画家才可以“代山川立言”,“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石涛语)。所以,当代的山水画家应该具有清醒的文化意识和自觉反思能力。传统是当代山水画发展的“源头活水”,只有立足于传统,真正“融入当代”才会成为可能。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是与西方绘画迥然不同的绘画体系,二者之间的最大差异是中国画的哲学性和精神性,这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真正悟道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中庸自如之境,是“物我两忘”的“逍遥游”,是明心见性后的自然与空灵……我想,倘若能够达到和进入这样的境界,便永远不会缺少艺术创新的灵感,这原本就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所具有的心灵和创作状态。

其次,与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体认相对应,中国传统的笔墨精神不能丢掉,书法功力不可或缺。这个问题已经有过很多讨论,甚至是争论。可以肯定的是,笔墨不仅仅是技术,是中国符号,更与中国艺术的本质精神相通融。笔墨的世界其实是一个无限广阔和自由的空间,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气”,体味到“韵”,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混沦灵动,透露出强烈的音乐性,传达出象外之意,韵外之味。从点到线,从细微之处到浑然整体,山水画要呈现俊逸超拔的气韵生动,必须要籍笔墨之功。

最后,当代的山水画家要有一种“养吾浩然之气”的精神自觉。诚如陈传席先生所言:“我们的时代更需要的是汉唐的豪气、猛气、大气、厚气、健气,需要阳刚的正气。”在黄宾虹看来,深刻地认识和远大的抱负(“志于道”),正确的方法和执着的追求(“居于德”),端正的动机和良好的心态(“依于仁”)是大家之“气”的前提,有了这种“大家之气”,山水画创作上方能不落俗套。

归之,当代山水画家不仅要有画人的功力,文人的情怀,还要有士夫的使命。如此,方能由画体道,由画证道,由画弘道。

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概述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所指的范围很广,项目繁多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山水包括山、水、喀斯特岩洞、古迹、石刻等等

桂林山水标志-象鼻山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桂林,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为石灰岩岩溶地区最早是在儿时的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得知的至今还隐约记得书中的描述——“桂林山水甲天下” 、“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这样的山”而今,在我亲临桂林之际,桂林以其旖旎的风光向我证明了这一切,书中所述实不为过

2009年,桂林漓江风景区以83公里岩溶水景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成为中国旅游的又一世界之最

桂林处处皆胜景,漓江山水堪称其中的典范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佳话,我们选择了从阳朔到桂林的路线,逆流畅游漓江船驶出不久,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一轮初日,缕缕阳光从云中穿过,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说北方的山是豪迈、厚重的,那么桂林的山则显得妩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书童,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游人目不暇接“画山”的九匹马,在导游的引导与娓娓讲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极点,使游人真切地领略到了

桂林山水的神奇、秀美

如果说桂林的山是“鸟呜山更幽”,那么,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么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站在船头,凭栏望去,漓江上烟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冥冥间,在历史的轮回中,我仿佛看到了刘三姐当年对歌的地方,几百年的古树枝繁叶茂,渔舟在水中欢快地游走,人们在田间辛勤地耕种,播撒着收获的希望,往近处一瞧,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也来踏青,言语中满含惊羡,欢声笑语不断……这一切不正是一道道更加亮丽的风景线吗虽然欣赏不到“万户炊烟暮霭浓”的田园风光,但我却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桂林正在茁壮成长

游完漓江,我们忙着去感受桂林的洞奇石美,提起岩洞,当数芦笛岩、七星岩,它们都是开发较早的景点,怀着探险的心理,我们前往荔浦县的丰鱼岩寻幽整个岩洞横跨九重山,景致甚是特别入了洞口,小心地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我们亦步亦趋,隐隐地听到了溶岩的滴水声,开始是一滴一滴的,逐渐地,变成了哗啦啦地一片,似有无数个顽童在游戏嬉闹,又如风中的密林枝叶在相互碰撞偶尔,有的水珠滴入了地下河,便传来一阵悠远而空蒙的古乐声我们继续往前走时而是流水潺潺,时而是飞瀑扑面,在水的“轰轰”声中,体会到李白“飞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心潮不禁跟着澎湃起来,不知经过多少曲折,我们来到了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古老的溶洞经过了人工改造后,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象是到了异彩纷呈的蓬莱仙境,亦如到了灯火通明的不夜城,处处浮光掠影、五彩缤纷----紫的诡秘莫测,红的热情奔放,蓝的沉静温柔有了色彩,岩石的形态便栩栩如生了:擎天的金箍棒,似乎在诉说着西天取经的坎坷历程;杨贵妃缓缓撩开石幔,观看群芳共舞,娇媚多姿,不禁令人联想起昔日的盛唐繁华;恐龙国里,恐龙“嗷嗷”怪叫,神态怪异,昭示着它们的威武看着这些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我们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伟大,正是这一滴一滴的水珠,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岁月,尝尽了亘古的沧桑,雕琢出如此神奇的景观,这是怎样的博大与精深啊!而这些岩石,经受了千万年的磨砺,封存了长久的渴望,今日终被世人所熟知,这是怎样的坚忍啊!与此相比,“滴水穿石”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而已

追溯历史的源头,桂林的山水在向我们每一位游客阐述着一个哲理:持续将造就永恒是的,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经历了千万年的洗礼方成就今日的光彩与辉煌的呢坚持不懈是击败任何挑战的宝剑游过桂林,我们没有理由再轻言放弃朋友,有空,不妨去桂林看看!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

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桂林的山

象鼻山

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因此得名,是桂林的象征由山西拾级而上,可达象背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对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由右眼下行数十级到南极洞,洞壁刻“南极洞天”四字 再上行数十步到水月洞,高1 米,深2 米,形似半月,洞映入水,恰如满月,到了夜间明月初升,象山水月,景色秀丽无比宋代有位叫蓟北处士的游客,以《水月》为题,写下这样的绝句:“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象鼻山有历代石刻文物50余件,多刻在水月洞内外崖壁上,其中著名的有南宋张孝祥的《朝阳亭记》、范成大的《复水月洞铭》和陆游的《诗礼》盘石级而上,直通山顶,即见一座古老的砖塔矗立山头远看,它好像插在象背上的一把剑柄,又像一个古雅的宝瓶,所以有“剑柄塔”、“宝瓶塔”之称此塔建于明代,高13米,须弥座为双层八角形,雕有普贤菩萨像,因名“普贤塔”

桂林龙胜龙脊梯田

龙胜县东南部和平乡境内,有一个规模宏大的梯田群,如链似带,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其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柔畅;其规模磅礴壮观,气势恢弘,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这就是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距龙胜县城27公里,距桂林市80公里,景区面积共66平方公里,梯田分布在海拔300至1100米之间,坡度大多在26至35度之间,最大坡度达50度虽然南国山区处处有梯田,可是象龙脊梯田这样规模的实属罕见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龙脊开山造田的祖先们当初没有想到,他们用血汗和生命开出来的梯田,竟变成了如此妩媚潇洒的曲线世界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坚强意志,在认识自然和建设家园中所表现的智慧和力量,在这里被充分地体现出来

猫儿山

猫儿山景区处于桂林“金三角”(兴安一资源―龙胜)旅游区的中央,与县城三大旅游景点(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古灵渠、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碑园)遥相呼应,成为桂林旅游圈的旅游精品兴安县旅游客源主要依托桂林,而桂林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1000余万人次加上猫儿山景区距北海、南宁以及湖南、贵州等周边城市较近,通过铁路专线及高等级公路运输,游客当天即可到达,地理位置优越 猫儿山是“桂林一兴安一资源―龙胜―桂林”旅游环线的精品,主峰海拔2141.5米,号称“华南第一峰”,是漓江、浔江、资江发源地,是桂林漓江山水的“命根子”景区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经初步调查现有景点75个,其中一级景点13个,二级景点30个,三级景点32个华南绝顶、穿仙洞、通天道、华南虎、猫岳佛光、睡美人、铁杉荟萃、漓江源、杜鹃花廊、龙潭、十里大峡谷、剑崖大瀑布以及1996年发现的美国二战援华飞机(飞虎队)失事之地等是猫儿山的代表景点,整个景区是集科教、揽胜、探险、猎奇、度假、避暑、竹木经济开发、缅怀革命先烈与纪念国际友人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旅游景区

桂林芦笛岩

芦笛岩洞穴位于著名旅游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桃花江右岸的茅茅头山(又称光明山)南侧,是我国负有盛名的旅游洞穴之一芦笛岩过去常有野猫和小兽出没,因而叫它“野猫岩”后来又因洞口附近丛生芦荻草,用此草做成笛子,吹起来音色柔美,如袅袅仙乐,又如山涧流水,于是人们就把洞名改为“芦笛岩”昔日野兽出没的地方,如今已变成了“人间仙境”,被誉为“地下艺术宫殿”

桂林尧山

桂林旅游景点尧山位于桂林市东郊,距市中心8公里,主峰海拔9093米,是桂林市内最高的山,因周唐时在山上建有尧帝庙而得名

来桂林旅游一定要上尧山游玩,不管那个季节尧山的美景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因为尧山是以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四时景致闻名于世,它将桂林山水的四季图表现的淋漓尽致春天,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层峦叠嶂的大山打扮得姹紫嫣红;夏天,满山松竹、阵阵碧涛、山川竞秀、郁郁葱葱;秋天,枫红柏紫、野菊遍地;冬天,雪花纷扬,白雪皑皑、冰花玉树,别有一番情趣乘观光索道可直达尧山之顶,极目四望,山前水田如镜,村舍如在画中,千峰环野绿,一水抱城流的桂林美景尽收眼底,峰海山涛,云水烟雨的桂林山水就如同一个个盆景展现在您的眼前因此,尧山被誉为欣赏桂林山水的最佳去处,在山顶向东南方望去您可以看到巨大的天然卧佛,犹如释迦牟尼睡卧与莲蓬之上,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天然卧佛这里还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靖江王陵 ,这也是桂林旅游景点较为著名的,它规模宏大辉煌,在此出土的梅瓶名扬四海

独秀峰

王城内的独秀峰位于桂林市市中心,群峰环列,为万山之尊南朝文学家颜延之咏独秀峰的诗“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是现存最早的桂林山水诗歌其峰顶是观赏桂林全城景色的最好去处,自古以来为名士所向往登306级石阶可至峰顶,峰顶上有独秀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桂林旅游有一月有余,却因未能登上此峰而遗憾

唐人郑叔齐说此山“不籍不倚,不骞不崩,临百雉而特立,扶重霄而直上”清袁枚有诗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火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诗人不仅笔写山形,且借山形抒胸臆,为咏独秀峰名篇之一

深得中国传统画笔趣。正面苍岩峻拔伟岸,给人一种旷远雄浑之感。岩下板桥流水,幽意深沉;岩畔虬枝盘曲,活色生香;间以行人度桥点缀,又有了寻幽探微的意趣。高岩中间一泉飞挂,生生不息,更有高山流水的雅意。而岩石间坡,疏枝掩映下草庐数幢,点染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浪漫诗意。作者运用传统的高远法表现形式,掺杂以现代构图笔法,使整个画面既显得苍岩高峻耸峙,又有群山俯瞰的壮美辽阔感,远处层崖叠起,使画面层次既分明又丰富,产生出“千岩万壑奔眼底”的视觉冲击力。整幅画笔墨线条,错杂有致;皴擦点染,疏密有度。更兼曲桥悬泉、崖树山房布排各得其所,动静相宜,浓淡得体,近景笔墨当随时代”,清初四画僧之一的石涛曾作如是说。

笔墨如何当随时代,那就要看时代的艺术命题了。就当今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来说,随着时代的前进,已形成多种创作风格,其中题材以遍走全国名山,直接写生而来,技法融中汇西的创作理念为很多画家所推崇,使山水画创作呈现出一片生机,画家张登堂即以此种姿态驰骋于当今画坛。

张登堂自幼酷爱绘画,但家境清苦,常在一盏小煤油灯下临习历代名家之作。十五六岁时,他临摹清代大画家袁江的《江天楼阁图》,笔墨洒脱,精妙入微,几可乱真。对于画法,他涉猎广泛,不拘一家,无论是宋元名家,还是现代诸贤,均细心摹写,孜孜探求。偶作花鸟画,别有情致,尤其是他笔下的“虾”,生动传神,颇得齐派神髓。

由于父亲的早逝,张登堂十八九岁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到济南文物店工作,这使他有幸得见名家原作,充实自己。后来,他调至济南群众艺术馆,便一心投入到创作中去。他溯源黄河,寻踪长江,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写生的创作素材满箱盈箧,真可谓“搜尽奇峰打草稿”了。这时他与画友一起创作了《黄河》、《海河》等组画,引起画坛瞩目,画风也日渐成熟。

任何一门艺术要出新都大不易,国画也不例外。国画家张登堂的山水却每每给予画界以超凡脱俗之感,实属难得和稀罕。绘画出新有两个路径,一则出形式之新,一则出思想之新。张属于后者。同样的山川峻岭,同样的大海湖泊,张登堂的画却能让人读出别样的意蕴。

在张登堂的山水画中,许多不同类型的东西都有着明显特征,其一,技法上虽然不出传统山水画法,但无疑也渗入了西洋技法;其二,观察方法上以宋代山水画家郭熙的看山要能做到“步步移”、“面面看”,并且还须观察四季和朝暮形态变化为方法;其三,作品主题鲜明。张登堂笔下的山水比自然更美,这说明了他的观察入微,感受至深,选景造景能力之强,他的作品,即使是画“一角”山水,也同样幽深平远,令人游目无穷。

同其他山水画家一样,张登堂的创作题材非常广泛。从故乡山东,四川峨嵋、广西漓江、安徽黄山到江南水乡,都是他取材的对象。这些题材是画家常画的,如果缺乏别出心裁的构思,是不容易出新意的。张登堂通过新颖的构图,表现技法的多样化,笔墨的变化与色彩的对比,力图把结构和形态相异的各地景物表现出来,其作品基调有绿色、淡红与水墨,丰富多姿,并保留大片空白,虚实相托,主题空灵突出。

宋代刘道醇评说好的山水画是“扫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既要画出山水画的气势,又需表现出它的天趣,二者缺一都不完美。这就需要画家对山水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其特性和规律,才能把山水的形和质充分表现出来,使真山真水与胸中山水取得统一,使它像山水又像画。张登堂的大幅山水,峰峦重叠,怪石奇松,极为雄伟壮丽;而水乡小品,空苍莽莽,则以情趣取胜。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富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山水画缺乏深远意境,易流于平板和浅薄,甚至与地图无异。张登堂善于用“三远”、“虚实相生”手法,把平凡的题材变成幽深开朗的图画。评山水画最重视“画中有诗”,张“臆造”胸中山水时特别着意于发挥这一点。有诗意,使他的画作风格秀逸雅丽,无甜俗之气。

很明显,张登堂是一位走创新道路的画家。他的创新,是师古与师造化并重。他努力钻研历代名家作品,以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同时积极深入深化,从生活中观察和体会,不断充实自己的作品,使他保持年轻的艺术生命深得中国传统画笔趣。正面苍岩峻拔伟岸,给人一种旷远雄浑之感。岩下板桥流水,幽意深沉;岩畔虬枝盘曲,活色生香;间以行人度桥点缀,又有了寻幽探微的意趣。高岩中间一泉飞挂,生生不息,更有高山流水的雅意。而岩石间坡,疏枝掩映下草庐数幢,点染出“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浪漫诗意。作者运用传统的高远法表现形式,掺杂以现代构图笔法,使整个画面既显得苍岩高峻耸峙,又有群山俯瞰的壮美辽阔感,远处层崖叠起,使画面层次既分明又丰富,产生出“千岩万壑奔眼底”的视觉冲击力。整幅画笔墨线条,错杂有致;皴擦点染,疏密有度。更兼曲桥悬泉、崖树山房布排各得其所,动静相宜,浓淡得体,近景细密,远图粗犷,笔力远浸,妙趣横生,堪称一幅很不错山水写趣图。

山脉连绵起伏,重岩叠翠,秀丽清雅。群山高峻而玲珑,壮观而不失柔美,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长而美艳,重岩叠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山上浓荫密布云雾缭绕怪石耸然,山下幽谷深渊,春夏之际云雾弥漫,变幻莫测。

细密,远图粗犷,笔力远浸,妙趣横生,堪称一幅很不错山水写趣图。山脉连绵起伏,重岩叠翠,秀丽清雅。群山高峻而玲珑,壮观而不失柔美,山势逶迤,如螓首峨眉,细长而美艳,重岩叠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山上浓荫密布云雾缭绕怪石耸然,山下幽谷深渊,春夏之际云雾弥漫,变幻莫测。

山水画中贵在有“内美”。构图上“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长短,俯仰断续,齐而不齐,是为内美”。古人云:“书画同源,欲明画法,先究书法。”用笔力透纸背,线条不是描而是写。用笔于极塞实处能见虚灵,多而不厌,令人想见惨淡经营之妙。用墨能干裂秋风,润含春雨,气韵生动,浓墨、淡墨、破墨、积墨、焦墨、宿墨变化无穷,酣畅淋漓,浓而不滞,淡而不浮。粗中有细,放中有收,做到了粗而不俗、细而不腻、放而不空、收而不紧、恰到好处、意境深远。

我认为,作大写意山水尤其是巨幅创作若能做到收放自如诚为难能可贵。 山水画贵在云烟苍茫,山水画创作贵在有意境,要求“思与境偕”。“境”不同于现实之景,也不等于语言形象,它是“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也就是说意境产生自意象而又超越于意象。它是那种以深刻表现宇宙生机、世界实相和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常常谈“虚”说“无”议“空”,借艺术以体悟把握宇宙奥秘和人生真谛,因而产生了许许多多具有意境美学性的神品佳作,成为后世学习瞻仰的典范。

绘画有用手画者,有用笔画者,有用心画者,用心画者乃真画也。心画者,需要的是天才、胆略和修养,是平庸画家终生所不及也。”对意境的体悟、把握、创造需要有高深的文化修养和其他诸门艺术的滋养,不是阿狗阿猫之类可领悟和把握的。只有那些“知者”,才能敲开意境艺术的大门,登堂入室,体味其深长隽永的无限意蕴。“心源为炉,笔端为炭;煅炼无本,雕砻群形”。为创作具意境之妙的艺术作品画家必须对所创作的艺术形象进行锤炼,使其以有限语言表现无尽的意蕴。石头先生用很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他的创作过程,如“石匠凿石,樵夫砍柴”,又如“炊妇揉面”,他把传统与现代整合在一起,‘巴笔与墨糅在一起,反复打造使画面意味无穷,创造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境界。

“思与境偕”,却又有“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中国的先民认为世间万物皆生于那切实存在却又不可捉摸的微粒子的“气”,“气聚则生、气散则亡”。气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通过艺术去体悟这“恍兮惚兮”的鸿蒙大道,便成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山水画的创作便是以表现“道”为己任

  填空题

  1立体主义 2浮世绘 3后期印象派 4。马蒂斯 5现代绘画之父 6委拉斯凯兹

  7文艺复兴 8新浪漫主义 9现实主义 10 《呐喊 》《生命之舞》 《卡尔。约翰街的夜晚》

  11 清明上河图 12洛可可艺术 13。 跟10重复了 14《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

  15凡·艾克

  多选题

  1,。ABC 2BCD 3AB 4AC 5ACD

  单选题

  1B 2A 3A 4C 5A 6A 7D 8D 9D

  10C

  简要答题:

  1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2.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源于西方流行的艺术流派先流行于俄国,后传入西欧和美国起始存在于绘画和雕塑,主张艺术可以脱离现实生活,运用抽象画面和离奇构思,去创作艺术品后来繁衍到戏剧和影视作品以抒发作家的精神世界企图歪曲现实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从思想上占领艺术阵地,然而不是所有的抽象艺术都是糟伯,应当善于识别

  3洛可可艺术(Rococo art)是法国十八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洛可可艺术风格是继巴洛克艺术风格之后,发源于法国并很快遍及欧洲的一种艺术样式。开始是指用贝壳、石块等建造的岩状砌石,源于中国的假山,玲珑剔透,华丽雕琢的艺术趣味,后指具有贝壳纹样曲线的主题,成为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

  4 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期产生于法国的一种艺术思潮和流派,印象主义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彻底反对官方学院派艺术的统治,后来成为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美术运动的主流早期印象派分为两派,以莫奈为代表的注重色彩,以德加为首的注重形体造型后印象派认为绘画不应拘泥于客观自然主义的描写,强调主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个性的表现

  5油画《格尔尼卡》,是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是表现战争题材且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纳粹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作品以强音奏出了悲怆曲,在西方绘画史上第一次单纯的以造型标注经历过的事件,并使我们感到极端的恐惧。我们看到悲剧与诙谐,挖苦与怜悯,生命的颤动与死亡的静止。作品充分表现了法西斯暴行的残酷和人民受难的痛苦。

  6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详细答题:

  1“巴洛克”(Baroque / Barock) ,源自葡萄牙文,为“变形的珍珠”之意,隐含有贬抑之色彩,此一术语其后在欧洲艺术史上系指一个时代之标志,即公元1600 年至1750 年间之艺术文化,它上承文艺复兴后期的矫饰主义,下接十八世纪的洛可可式艺术 。巴洛克建筑之风格在于建筑物外貌精美之装饰及雕琢,造就出一种轻盈流畅之动态感,并藉由外在光线营造出一种如幻似真的感受,配合着精美绝伦之工艺技巧,予人一种金碧辉煌之感。巴洛克艺术最早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最著名的巴洛克建筑当属罗马的圣保罗大教堂及其广场,前面曾提及,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穹窿为文艺复兴式建筑,然紧邻其旁、具有宏伟廊柱之广场及主教堂内部之精美装饰则表现出巴洛克式之风格;然而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建筑实为法国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象征了当时绝对主义之专制王权的权威,将宣扬威望所需的一切雄壮及威严藉由凡尔赛宫的精美装饰而化为实际,可谓为巴洛克建筑一项特殊之风格。

  2摄影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摄影表现更多的是写实的画面,借助写实向氛围转化。摄影可以向绘画借鉴,但却不能像绘画一样自由的表达,很大程度上受到器材的约束,摄影必须借助客观存在去拍摄完成。

  绘画的门类、画种众多,有写实、抽象之分,有西画、国画之分。即便是写实,也不是完全的描摹现实存在,一个人物、一棵小草、一根线条、一块色彩,都是经过画家的提炼升华,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主观创造,表现作者的内在精神。绘画可以画没有的东西、可以画未来的东西、可以画过去的东西,这是摄影所不具备的。

  3这张画最成功的地方在于画中人物微妙至极的表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似乎都在凝视着观者,嘴角微微向上翘起,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状态更加令人难以琢磨,这也使得500年来人们一直对她的微笑争论不休。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画中人物交叠的双手是画面里另一个闪光点。这双柔嫩的手被画得是那么精确与丰满,完全符合解剖结构,充分展示了她的温柔,与神秘的微笑相映生辉,在庄重的坐姿上又增添了几分宁静与安详。 在绘画技巧上,达·芬奇精心处理了画面里所有物体的轮廓,以至于观者很难从中找到一条清晰而实在的边线。相反,在每一处形体发生转折的部位,却可以感觉到无数细腻而微妙的层次过渡。这是一种达·芬奇独创的画法,它如同给画面罩上了一层薄雾,在多少有些混沌的状态中带给人以生动而深邃的感受。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画中人物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人物背后的风景,并非只是人物的装饰或陪衬,而是透露着理解这幅作品的一些关键信息。有学者考证,背景中描绘的是远古时代意大利佛罗伦萨地区的阿诺河河谷的地貌风景,达·芬奇曾对沿河的阿斯卡那地貌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这种对自然地理的研究与对人体解剖学的研究,在这幅画中得到完美结合。画面上,人物衣纹构成的弧线与折线同背景中流淌的河水交相辉映,而人物头发细小的波浪则宛如远处山崖瀑布上冲下的水流。更为重要的是,背景中的阿诺河河谷保持了它原始时的状态,而近处的人物也单纯朴素地摘除了所有装饰,除了头上那层薄薄的黑纱,它在当时的意大利含有“贞洁”的隐义。画中人物就像一位集人类众多美德于一身的圣母,端庄地坐于历史的原点之前,打动人心的不仅是她的美,还有一种蕴藏着宇宙感的宏伟壮丽。

  4《梅杜萨之筏》 ,被看成是浪漫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作,标志着浪漫土义画派的真正形成。 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 沉没的事件。1816 年 7 月,载有 400 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 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 13 天,获 救时仅 10 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 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作品中前倾与后倾的两个三 角形,光和影的强烈对照,把情景表现得怵目惊心,充满了悲剧性的力量;加之翻滚的海浪和云 雾,整幅画与新古典主义画派静止、肃穆的风格迥然有异。它的出现,使得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 法国绘画耳目为之一新。

  主观答题

  4一个学期的美术欣赏课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一学期的课程,对我来说是"美的历程",从以前的不懂美,对美的浅薄的外在认识,到现在的欣赏美,逐渐明白更重要的是看到美的本质。 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对各色人的生动描绘已成为人们认识宋代社会、服饰、风俗、技术、建筑、市场等的第一手资料。就是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山水画不讲究形式上的相似,也就是说不太在意画得逼不逼真,而是讲究画的神韵意境,以简洁飘逸的笔法给欣赏者带去精神上的享受。

第一、奇 中国古代画论中既强调多样性又强调统一性

多样性即反对平铺直叙,反对景物雷同。五代李成《山水诀》:"千岩万壑要低昂聚散而不同;迭(山献)层峦但起伏峥嵘而各异"。同时也指出,景物不能雷同而要变化,要有强烈的比照。"既追险绝,复归平正。"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通常不画缺少对比的平原景色,总是喜欢表示地形地貌对照强烈、山高水深的名川大山。 关山行旅图 关仝,五代宋初长安人。早年师荆浩,后又师唐代名家王维、毕宏等,有出蓝之誉。喜作宏伟山势,求意境。

第二、远 具体说就是散点透视。 中国宋代的山水画家王微说:"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 也是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则提出山水画的“三远”表现法。也就是说中国山水画不采用西方那种平视静观构图“所见不周”的表示方法,而是采取了视点活动的“三远”表现法。这种体现法与古代的走马灯或今天**表现手法中的"摇"相似。所以中国画的画幅,若不是纵长的条幅立轴就是横长的横卷。或者说一幅中国山水画中,不论是以高远、深远、平远中的哪一“远”为主,但都结合以其他的二“远”,总之是追求一个“远”字,打破了光阴和时间的限制。

第三、诗书画印一体。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笔墨是“中国画技法的总称。”(见《辞海》)中国画强调意境,虽也写实,但实景实物都按照作者的意图进行理想化的加工,使之具有诗意。有画家讲,中国山水画是“以文学为引导,以书法为基础。”这句话。历来画家、评论家都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宋元以降的中国画,在画面上题字用印,构成有机的整体。所以,说“中国画是诗书画印一体的综合艺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61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