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知识?

小提琴的知识?,第1张

  它的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1.纪念曲

  德国小提琴家德尔德拉(Drolla)某日,因为访问友人,乘电车到维也纳郊区去,恰巧经过舒伯特之墓。他见了这位生前并无名气的歌曲之王之墓,油然在脑海中浮起了乐思,急于记载下来,写在电车票上。到了友人家中立即在钢琴上细心研究,完成了全曲。这首曲子追忆怀念之情尤深,大都理解为美女深情的回忆,或是幸福美好的纪念。作曲家未给予确切的说明,这就留给欣赏者来领悟吧。全曲由三部分组成,曲调鲜明简练,余音绕梁不绝。尤其是那优美柔丽的音色,也使听众引起深切的怀想。

  2.圣母颂

  这是一首由德国小提琴家维尔海姆(Wilhelmj)根据舒伯特同名的歌曲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在古典作品中,作曲家往往把最美好、最完善,最能给人以崇高意境的圣母形象化作庄重的乐思中,表现出自始自终的质朴高贵。曲调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仿佛就是达芬奇的圣母肖像画。那曲调句句层次清楚,深邃而通畅,情感浓重,格律严谨,以虔诚和真挚深深感动人心。起始在G弦上浑厚多姿的歌唱,感人至深。当用八度双音演奏时,钢琴伴奏使用了大幅度波浪进行的琶音。在乐曲高潮中,涌现出圣洁的色彩。全曲在异常宁静中渐渐消失。

  3.云雀

  这是罗马尼亚作曲家旦尼库(Dinicu)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小提琴高音E弦上绝无仅有的颤音名曲。乐曲巧妙地运用了小提琴上下滑指的颤音技巧,以极为明快欢腾的旋律,简练而富于动感的钢琴伴奏,表现了山林中云雀争鸣、阳光明丽、风景如画的一幕。在小提琴E弦亮丽清悦透明的音色表现下,高超的颤音绝技一气呵成。

  4.沉思

  这是法国作曲家马斯涅(Massenet)为歌剧泰安司(Thais)所作的幕间曲。女主角Thais在沉沦的深渊中,渴望憧憬着清明湛蓝的天空。作为一首小提琴冥想曲,在表现深挚悠远的情思,在宁静起伏的旋律中,其典雅耐人寻味。

  5.爱之喜悦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是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小提琴大师。这首小提琴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名曲。全曲为三段式,充满喜悦欢乐浪漫的情调,极富沙龙风味。中段十分温厚亲切。本曲在运用三度双音上独具一格,把小提琴的华丽、灵秀表现得韵味深长。

  6.匈牙利狂欢节

  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胡拜(Hubay)是二十世纪初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之一,曾任布达佩斯音乐学院院长。这首小提琴曲可算他最优秀的代表作。本曲为多段式作品,既有深沉华丽的旋律,更有热烈狂欢的场景。在运用连续颤音方面,匠心独具,有着惊人辉煌的技巧和震撼人心的表现力。

  7.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

  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Mendelssohn)为出身名门贵族的典雅绅士。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是世界上登台演奏最多的协奏曲,一个多世纪以来久奏不衰。它有着高贵温柔的小调色彩,第二乐章是一副怡人的音诗音画。钢琴伴奏好似荡漾的水波。小提琴正如无歌词的船歌,弓弦之间缓缓倾注出柔丽抒情的旋律,显示出小提琴的纯洁、银色而崇高。曲调在进入复调后,其双音技巧得以充分展现,宛如两把小提琴合奏。这是小提琴协奏曲中最迷人的柔板乐章。

  8.吉卜赛之歌(又名流浪者之歌)

  西班牙小提琴大师萨拉萨特(Sarasate)是十九至二十世纪初世界最杰出的小提琴大师之一。他不但在小提琴技巧艺术表现上有惊人的成就,在作曲方面也居世界顶级。本曲运用吉卜赛人的音调风格写成,成为全世界小提琴爱好者最喜爱的一首名曲。乐曲起始于豪放而激动的散板音调,自由奔放,还有十分别致的技巧装饰,使之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之感。乐曲之中段转入慢板,曲调缠绵动人、悲酸忧郁。结尾是极其精彩活泼的快板。这一突然转变把人们带进热闹欢腾的场面,流利的快弓拨弦十分引人入胜。在高潮迭起中结束全曲。

  9.引子与幻想回旋曲

  法国作曲家圣桑(Saint-Saens)是一位多才多艺、杰出的高产作曲家。他的每一首乐曲都新颖别致,有风格回异之感。这首回旋曲曲调节奏十分别致而富于弹性。引子部分是带有忧伤冥想的行板,进而音调像飘落的枫叶在天空中浮动,很有沙龙式的味道。中段的西班牙舞灵活流畅、妩媚动人,接着是豪华的琶音,之后是大段飞速奔驰的快弓乐段,使乐曲越往后越精彩、动人。在音乐上色彩缤纷、争奇斗艳,是最能体现小提琴技巧性的作品之一。

  10. 魔鬼的颤音奏鸣曲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塔尔蒂尼(Tartini)是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这首奏鸣曲正是小提琴历史上古典的顶峰之作。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叙述了它的来历。一天夜里,塔尔蒂尼在睡梦中梦见了魔鬼,魔鬼教他用奇妙的方法演奏了一首乐曲。他惊醒后立即追忆记录下来。后来,作品以其非凡的魔力征服了听众。它好似作曲家在梦中与魔鬼对话。它的抒情与庄重深沉在曲调中由难度极高的双弦颤音体现出来。那雄浑的气势和独到的旋律使魔鬼的颤音给人间留下了绝响。几个世纪过去了,再也没有哪位小提琴家做过同样的梦,记下那样惊世的曲调。

  克莱斯勒

  帕格尼尼,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蒂博(1880-1953),法国小提琴家,他与科尔托、卡 萨尔斯组成的室内乐团,被称赞为“黄金三重奏团” ,是本世纪最高水平的室内乐团。

  海菲兹(1901-1987),犹太血统美籍俄国小提琴家, 6岁即在音乐会上演奏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 ,对这位演出行程式50万海里的伟大小提琴家的普 遍评论是:海菲兹是小提琴家的楷模,他把炽热的情 感与深邃的智慧熔于一炉,为候控制得恰到好处;凡是在小提琴上可能性做到的,他都能做到,并且做得 出类拨萃、不同一般。他对弓子压力很大,发出宏亮 的声音,左手的力的揉弦带来辉煌的辉煌音色。他的 演奏表情深刻,强弱对比出神入化;风格朴实优美, 销量已超过300万张。他改编过150首小提琴作 品。 最近,rca将海菲兹的全部录音制成cd,全集共 46辑65张cd。

  米尔斯坦(1904- ),美籍俄国小提琴家,他的演奏 给人一种严峻的感觉和高贵的气质,技巧极为出色, 跳弓轻巧精确,音色美妙精致、优美,他的精湛技艺 和优美风格使他挤身于当代名家之列。

  d·奥伊斯特拉赫(1908-1974),前苏联小提琴家,他 的演奏技术精湛,风格朴素高尚,表情深刻,气魄豪 放,音色温暖感人,被公认为当代最卓越的小提琴家 之一。

  梅纽因(1916- ),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家、指挥家 、国际音乐活动家,1969年起,三次连任国际音乐家理 事会主席。演奏技巧高超、感情丰富、音色清澈甜美,具有非常迷人的魅力。

  谢林(1918- ),墨西哥籍波兰小提琴家。他的演奏优 美雅致,风格高尚,音色优美,能很好的表达原著的思 想感情,被认为是一位很敏感、很有修养的艺术家。他录制的6首无伴奏以巴赫奏鸣曲是世界上最具权威的录音。

  里奇(1918- ),美国小提琴家,技术高超,演奏19 世纪炫技性曲目尤为得心应手。其演奏惊人的准确,以 技巧取胜。他的演奏继承了帕格尼尼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技巧娴熟,音色清澈。他是第一个录制帕格尼尼的24 首随想曲的小提琴家,是最有特色的小提琴大师之一。

  斯特恩(1920- ),美籍犹太血统的小提琴家。演技 精确无暇,音色温暖,音量宏大,以力度恰到好处著称 。他与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作曲家伦纳德·柏恩斯坦 同是当代美国音乐界的领袖人物。

  格鲁米欧(1921-1986),比利时小提琴家,比利时小提 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色纯净圆润,风格优雅, 技法娴熟,乐曲处理洗练细腻,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耐人 寻味的韵律。

  科岗(1924-1982),前苏联小提琴家,擅长演奏帕格尼 尼的作品。他的演奏具有浓郁的斯拉夫风格,感情丰富 ,轻松自如,纯净精确,明快优雅,富抒情性。演奏不同风格的作品,都能提示乐曲的神韵,令人回味无穷。

  拉宾(1936-1972),美国小提琴家。音色优美,技巧华 丽而娴熟,曲目极其广泛,对个时期的作品都有深刻的 理解和动人的表演。可惜他英年早逝,评论家说,他若 多活几年可以与海菲兹并驾齐驱。

  阿卡多(1941- ),意大利小提琴家,指挥。演奏技 艺辉煌,感情丰富,能深深拔动听众的心弦,有“帕格 尼纪专家之称”。

  帕尔曼(1945- ),当代最著名的小提琴家之一,生 于以色列,不幸4岁患小儿麻痹,双腿残废,坐轮骑演 奏,演奏感情真挚,风格宏伟,技巧娴熟而辉煌。善于 以变幻无穷的音色表现不同时代作曲家的特点和心理, 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魄力。

  朱克曼(1948- ),当代著名小提琴家,与帕尔曼同 生出于特拉维夫,他的演奏具有火一般的热情,音色 优美、富有歌唱性,技巧和表现力相当出色。他常同妻 子(长笛演奏家)到世界各地演出。

  郑京和,韩国著名青年小提琴家,演奏技艺高超,音色 纯净优美,表情丰富,亲切感人。

  克雷默(1947- )前苏联小提琴家,演奏技巧精湛, 善于细腻而生动的表现内在情感。

  穆特(1963- ),德国女小提琴家,演奏即豪放、冲 动,又温柔、沉静,表现出睿智和较深的音乐感。“ 风格沉静而忠于原作,左手手指十分灵活,颤音妙不可言。”而且经卡拉扬指点后,“揉弦更加饱满、结 实,乐曲的演奏工整完善,一丝不苟”。卡拉扬称赞 她为“自年轻格梅纽因之后的最伟大的青年音乐天

  20世纪中国器乐演奏艺术是沿着两条轨道向前发展的。一条是传统民族乐器在新的时代

条件下,为适应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创新,获得

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条是从20世纪初叶开始,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和西方音

乐的传入,各类西方乐器及其演奏以及与之相关的诸种新的音乐表演形式相继传入中国,并

且逐渐发展和兴盛起来。这两条轨道是并行不悖地同步向前发展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相互

影响和借鉴,有所交融,不断产生出一些新的器乐表演种类和形式。

  (一)中国民族乐器的改革与演奏艺术的新发展

  现代中国民族乐器表演的新发展,首先表现在对一些传统的民族乐器所进行的一系列改

革,这些改革扩大了乐器的音域和音量,增加了新的演奏手法,加强了乐器的表现性能。同

时一些作曲家和演奏家又不断地为这些改革后的民族乐器创作一些新的作品,从而大大改变

了传统民族乐器演奏的面貌。

  二胡是现代中国民族乐器获得新生与巨大发展的典型。胡琴(其中包括二胡)本来是民

间乐器,种类繁多,主要用于各种戏曲与说唱的伴奏。20世纪对胡琴的改革与发展起到推动

作用的是两位杰出的民族音乐家:阿炳与刘天华(1985—1932)。中国建立以来,产生了许

多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二胡作品,它们的表现题材丰富,体裁与形式多样,演奏技巧也得到

了空前的丰富和发展。例如:《江河水》(黄海怀移植)、《秦腔主题变奏曲》(鲁日融编

曲)、《山村变了样》(曾加庆曲)、《豫北叙事曲》(刘文金曲)、《三门峡畅想曲》(

刘文金曲)、《赛马》(黄海怀曲、沈和群改编)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还出现了一批大型

的二胡协奏曲作品,如《长城随想》(刘文金曲)等。20世纪中国现代二胡演奏家,继阿炳

、刘天华之后,老一辈主要有蒋风之、陆修棠、张锐等人。现今活跃于舞台的著名二胡演奏

家有王国潼、闵惠芬,青年演奏家有姜建华、姜古美、宋飞、于红梅、严洁敏、王莉莉等。

此外,胡琴类的还有高胡演奏家刘天一、余其伟等,板胡演奏家刘明源、张长城等。

  琵琶是弹拨乐器中发展较快、影响较大的一种。近代琵琶艺术流派纷呈。主要有以曹安

和(1905—)为代表的江苏无锡派与崇明派,以林石城(1922—)为代表的上海浦东派,以

程午嘉(1902—)、杨大钧(1913—1987)为代表的浙江平湖派,以李廷松(1906—1976)

、孙裕德(1904—1981)、卫仲乐(1908—)为代表的上海汪昱庭派等,对继承和宏扬传统

琵琶表演艺术起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建立后,琵琶艺术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琵琶的形制上

进行了一些重大改革。例如:增加了琵琶的品位,由过去的四项十品发展为六项二十五品,

大大扩展了琵琶的音域,并且根据十二平均律的要求安排半音品位,更便于演奏调性变化丰

富的现代作品;用钢丝弦和钢绳尼龙弦代替过去的丝弦,使得琵琶的音色更加明亮和坚实;

用人工指甲(假指甲)代替拨子和真指甲进行弹奏,使得琵琶的演奏更加方便灵活等。与此

同时,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改编和创作琵琶曲。改编乐曲如《唱支山歌给党听》(践耳曲,吴

俊生改编)、《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时乐蒙曲、刘德海改编),创作乐曲有《彝族舞曲

》(王惠然曲)、《狼牙山五壮士》(吕绍恩曲),琵琶协奏曲《草原英雄**妹》(吴祖

强、王燕樵、刘德海曲)等。与此同时,琵琶作为音乐院校表演教学的重要专业,它的教学

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琵琶表演专业人才。他们中的佼佼者首推刘德海

(1937—)。此外,还有著名琵琶演奏家王范地、夏仁根、汤良兴、李光祖以及优秀的青年

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杨静、刘桂莲、张强等。

  筝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近代筝主要用于说唱

伴奏与民间器乐合奏,它的发展流派纷呈,有代表性的筝曲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江浙、

闽南、广东梅县和潮汕等地。山东筝曲主要由山东琴曲和山东琴书唱腔曲牌以及民间小调组

成,又分大板曲和小板曲两种。主要代表人物有赵玉斋等人。河南筝曲基本是在河南豫剧与

河南大调曲子板头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分为小曲和板头曲两部分。主要代表人物有

遂平的曹正,南阳的曹东扶,许昌的任志清等。武林(杭州古称)筝曲流行于江浙地区,主

要以丝竹曲、板头曲、弦索套曲以及民间乐曲、民歌小调为其主要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是王

巽之。客家筝曲是广东客家语系地区流传的民间器乐曲,又名汉乐筝曲,有大调、串调、小

调三大类,是从客家音乐发展出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九香等人。潮州筝曲是广东潮州语

系地区流传的民间器乐曲,主要流传于潮州、汕头地区。潮汕地区的筝曲是潮州弦诗乐中重

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手法自成一格,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郭鹰等人

。新中国建立后,筝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将原有丝弦改为钢丝弦或尼龙缠弦。由十三

弦、十五弦十六弦发展为十九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与二十六弦。改革后的筝,音域扩大

,音量增强,便于转调,丰富了筝的艺术表现力,不仅用于重奏、伴奏、合奏,而且还经常

用于独奏。在筝曲的创作与改编方面,继三十年代娄树华编创的《渔舟唱晚》和四十年代曹

东扶编创的《闹元宵》之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又有许多优秀作品出现。如:《庆丰收》(赵

玉斋曲)、《战台风》(王昌元曲)、《幸福渠》(任志清曲)、《东海渔歌》(张燕曲)

等。活跃于音乐舞台的著名筝演奏家有曹东扶、曹正、赵玉斋以及中、青年演奏家范上娥、

项斯华、王昌元、张燕、李萌、焦金海、袁莎等。

  扬琴,属击弦乐器,在现代得到较大发展。

  古琴,原称琴、七弦琴,因历史悠久,唐宋以来逐渐被称为古琴。新中国建立以来,古

琴音乐作为重要的音乐遗产得到保护和抢救,散落于民间的各种传谱得到搜集、整理和出版

。老一代琴家管平湖、吴景略、查阜西、张子谦、夏一峰、姚丙炎等打谱、演奏了一批优秀

的传统琴曲,如《流水》、《广陵散》、《幽兰》、《梅花三弄》、《潇湘水云》等,为继

承和发扬古琴文化做出重要贡献。新中国培养的优秀古琴演奏家有李祥庭、龚一、吴文光等

,他们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演奏曲目和技法上又有所创新,为古琴在新的时代条件

下的生存与发展做出贡献。

  除去上述,其它民族弦乐器在表演艺术上有重大突破的还有:王惠然的柳琴演奏艺术,

其代表曲目为《春到沂河》;冯少先的月琴演奏艺术,其代表曲目为《松花江渔歌》;王乙

的三弦演奏艺术,其代表曲目为《大浪淘沙》等。

  民族管乐器在现代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笛、唢呐是其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两种。

此外,笙、管等也有较大发展。

  现代中国民族器乐的成就还突出地表现在各种形式的重奏与合奏的发展和创造方面。中

国传统的器乐合奏形式多种多样,极为丰富。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民族器乐演奏家

、指挥家和作曲家们,在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的基础上,同时又广泛学习和借鉴西方的重奏

与管弦乐合奏艺术形式,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民族乐器的重奏与合奏乐队的组合。以彭修文为

指挥与艺术指导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中国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建设的代表。它一方面

广泛吸收和容纳各类民族乐器,另一方面则参考西洋管弦乐队的编成,并根据建设现代民族

管弦乐团的要求,对许多乐器进行了改革与重新组合,增加了低音乐器,使民族管弦乐队的

声部得到平衡,表现力得到提高。著名的民族管弦乐队还有:秦鹏章、阎惠昌指挥的中央民

族乐团管弦乐队,张式业、王惠然指挥的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管弦乐队,瞿春泉、马圣龙指

挥的上海民族乐团管弦乐队等。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民族重奏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如中国

音乐学院与中央民族乐团的女子弹拨乐组,中央音乐学院的卿梅静月女子室内乐重奏组,上

海音乐学院的丝弦乐五重奏组,上海乐团的江南丝竹乐队,广州乐团的广东音乐乐队等。

  (二)西洋乐器独奏、重奏与合奏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

  西洋乐器开始传入中国,从时间上可以上溯至17世纪初的明末清初时期①,但是西洋乐

器真正应用于中国普通的音乐教育,并在民众中发生影响,还是从20世纪初叶才开始的。最

早是随着学堂乐歌的传入,在一些中小学里开始出现风琴和少量的钢琴,以及军乐队和鼓乐

队。稍后还有小提琴、手风琴等西洋乐器的传入。至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师范音乐教育

,特别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建立与发展,聘请了一些来华的外国音乐家担任教授,还有少量中

国音乐留学生归国,于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以及小号、长笛等西洋乐器的专业开始建立

,培养出我国最早的一批西洋乐器演奏家。新中国建立以来,各种西洋乐器的专业教育体制

逐渐完备,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开设了一些新的专业,在西洋乐器的各个领域里都涌现

出一些演奏家和教育家。

  钢琴,被称作西洋乐器之王。经过几百年的乐器的重奏与合奏乐队的组合。以彭修文为

指挥与艺术指导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中国现代大型民族管弦乐团建设的代表。它一方面

的努力,培养出大批专业钢琴专业人才,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在钢琴的普及方面也取得了举

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已有数十万的琴童在学习钢琴。我国老一辈钢琴家,如李翠贞(1910—

1966)、易开基(1912—)、范继森(1917—1967)、吴乐懿(1919—)、李嘉禄(1919—

1982)、朱工一(1922—1986)、周广仁(1928—)等,在发展中国的专业钢琴教育,培养

年轻的钢琴家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后,通过选派留学生和提高国内专业音乐教学

水平两条途径,我国钢琴水平有了飞速的发展,许多钢琴家在国际高水平的钢琴比赛中接连

获奖。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杰出钢琴家可以举出:李民强(1936—)、顾圣婴(1937—

1967)、刘诗昆(1939—)、殷承宗(1941—)、石叔诚(1946—)等人。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我国钢琴教育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钢琴演奏家,他

们不仅为国内广大音乐听众所喜爱,而且蜚声国际乐坛。他们中的佼佼者有:孔祥东、许忠

、李坚、朗朗、李云迪、陈萨等。与此同时,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也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

,自20世纪30年代的《牧童短笛》(贺绿汀作曲)开始,陆续有《快乐的节日》(丁善德作

曲)、《北京万华集》(江文也作曲)、《花鼓》(瞿维作曲)、《庙会》(蒋祖馨作曲)

、《陕北民歌四首》(王建中作曲)、《火把节之夜》(廖胜京作曲)、《夕阳箫鼓》(黎

英海改编)、《前奏曲四首》(储望华作曲)等优秀作品问世。钢琴协奏曲则有:《山林》

(刘敦南作曲)、《黄河》(殷承宗编曲)等。

  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中表现力极强,运用极广的乐器,也是很早传入中国,并为中国广大

听众喜爱的乐器。我国老一代小提琴家中,声名最著的有马思聪以及陈又新等人。新中国建

立后,我国小提琴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也有一些人出国深造,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

青年小提琴家。他们中的佼佼者有:盛中国、胡坤、吕思清、薛伟等。在小提琴教学方面取

得突出成就的则有林耀基等人。与此同时,中国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著

名作品可以举出:《绥远组曲》、《西藏音诗》(马思聪作曲)、《新疆之春》(马耀中、

李中汉作曲)、《新春乐》(茅沅作曲)、《苗岭的早晨》(陈钢编曲)、《阳光照耀着塔

什库尔干》(陈钢作曲)等。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作曲)是小

提琴创作民族化的经典之作,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受到中国广大音乐听众的热烈欢迎

,久演不衰,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在其它西洋管弦乐器的演奏和教学方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特

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在西洋管弦乐队的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20世纪上

半叶,我国只有在1936年建立的上海管弦乐团算得上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弦乐团,然而其成

员绝大多数为外籍音乐家。自50年代开始,上海交响乐团、北京中央乐团以及广播交响乐团

、**乐团等管弦乐团相继成立,一些大城市如广州、沈阳、天津等地也成立起交响乐团,

我国交响乐事业得到很大发展,演奏曲目不断扩大,特别在演奏西方古典乐派、浪漫乐派和

民族乐派的交响乐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中国作曲家在交响乐创作方面也取得重大成就。其

中影响较大的有马思聪的《森林之歌》、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朱践耳的《第一交响曲

》、陈培勋的《第二交响曲》(“清明祭”)等。

  指挥是中国现代音乐表演艺术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领域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初叶由萧友

梅担任指挥的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乐队建立以来,随着我国管弦乐与合唱音乐的发展,指挥

艺术的重要作用逐渐为国人所认识。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指挥艺术得到很大发展,

涌现了一大批专业的指挥人才,管弦乐、合唱和歌剧等领域的指挥艺术取得显著的成就。老

一辈的指挥家为开创我国的指挥艺术,培养年轻的指挥人才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中有

:杨嘉仁(1912—1966)、黎国荃(1914—1966)、马革顺(1914—)、黄贻钧(1915—)

、李德伦(1917—2001)、黄飞立(1917—)、严良堃(1924—)、郑小瑛(1929—)、杨

鸿年(1934—)、陈燮阳(1939—)等。更为令人可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近些年

来我国一些青年指挥家在国际音乐舞台上崭露头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中的佼佼

者有:汤沐海、陈佐煌、胡咏言等。

      中国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有那些,

史上著名的大提琴家有哪些

大提琴的著名演奏家有那些

详细介绍几位女大提琴演奏家

急用:中国最著名10位音乐家

      中国著名大提琴演奏家有那些,

      一、赵静

      2008 年 12 月 31 日,由小泽征尔执棒指挥的中国 2008 新年音乐会在新落成的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这位国际指挥大腕钦点了几位在国际上有知名度的中国演奏家在这场新年音乐会中担任独奏。赵静以一曲德沃夏克的《寂静的森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李维

      李维 国家二级演奏员, 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专业研究生学历,青年大提琴演奏家,空政文工团大提琴演奏员。2010年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学位;2015年获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大提琴硕士学位。

      三、李波

      中国的新一代大提琴演奏家之一。 出生于武汉,先是考入上海音乐学院, 还没毕业就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第一届大提琴比赛中获奖, 又在第九届柴可夫斯基 国际比赛中获奖。

      四、李成

      李成,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青年大提琴演奏家。1985年出生于北京,2008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2015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德国慕尼黑公派留学;2016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

      五、朱牧

      朱牧,男。杰出的青年大提琴演奏家,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副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教研室学科主任 。德国音乐最高学历——演奏家(博士)学位获得者。

      史上著名的大提琴家有哪些

      大卫波泊尔(1843-1913) (19世纪大提琴之王,近代大提琴技术派创始人)捷克作曲家、大提琴家。波泊尔创作了四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三把大提琴与钢琴的安魂曲,以及大量深受欢迎的大提琴小品。其《精灵之舞》是经常加演的曲目。他的48首大提琴练习曲,被称为可以与肖邦的钢琴练习曲相提并论的重要教程。

      巴保罗 卡萨尔斯(1876-1974),西班牙大提琴家、指挥家、作曲家,被认为是上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大提琴家。

      卡萨多(1897-1966),西班牙大提琴家,毕生演出于欧 美各大城市,是当时最著名的大提琴家和室内乐演奏家之一。

      艾森柏格(1902-1972),美国大提琴家。

      费尔曼(1902-1942)奥地利大提琴家。

      皮亚蒂戈尔斯基(1903-1976),美籍俄罗斯大提琴家。

      福尼埃(1906-1986),法国大提琴家,本世纪最杰出 的大提琴家之一。

      克努舍维茨基(1908-1963)苏联大提琴家。

      斋藤秀雄(1902-1974)日本大提琴家。

      托特里(1914-1990 ),法国大提琴家、指挥家。

      纳瓦拉(1911-1988)法国四大名家之一,拉罗和埃尔加协奏曲是他的代表作。

      斯美塔那(SMETANA) 捷克大提琴家。

      班达(BANDA) 匈牙利大提琴家,教育家。

      让德龙 GENDON(1920-1991)法国四大名家之一。

      斯塔克尔(1924- ),匈牙利大提琴家。

      夏弗朗 (1923-1997)前苏联杰出大提琴家。

      罗斯特罗波维奇(1927-2007 )美籍前苏联大提琴家、 钢琴家、指挥家,本世纪最著名的演奏家。

      杜普蕾(1945-1987 ),美国女大提琴家,虽为女性, 但演奏不拘细节,洒脱奔放。 成为世界上女大提琴家之最。

      马友友(1955- ),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美籍华 裔的大提琴家之一。出生巴黎,七岁时全家迁居纽约 。他的超级巨星的地位已稳如磐石,得到极高评价, 如小提琴大师斯特恩称马友友为“当今稀世奇才”, 更把小泽征尔、马友友同林昭亮(台湾省出身的“最 有成就、最受欢迎、最年轻的小提琴家”,1960-) 一起称为“当今世界音乐舞台上达到某种伟大水平的 三个东方人”。

      哈诺依(1965- ),以色列女大提琴家,演奏音色 细腻,婉转秀丽,极上弹性。评论家称她“专为大提 琴而降生的”,实为前途无量的演奏家。

      哈雷尔 HARRELL 当今最受欢迎大美国大提琴家之一。

      尼娜 可朵娃(1959-) 俄裔模特大提琴手。

      麦斯基 MAISKY(1948-)俄罗斯大提琴家 老罗最得意的弟子 当今大提琴家中的佼佼者。

      海默维茨(1970-)美国青年大提琴家 师从过著名大提琴家罗斯(美)(1911-1984)和马友友。

      王健 (1968-)中国当今最出色的大提琴家。

      秦立巍(1976-)曾获柴科夫斯基大赛二等奖。

      大提琴的著名演奏家有那些

      1王健,是国际乐坛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他先后毕业于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和朱丽亚音乐学院,师从大提琴家奥尔多·帕瑞索等名家。多年来,王健的足迹遍及欧洲、北美洲和亚洲,曾与阿巴多、里卡多·夏伊、迪图瓦和马克西姆·文格洛夫等著名指挥家、演奏家合作

      2马友友,国际顶尖的旅美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Yo-Yo Ma),从他广泛而多元的音乐事业,不难理解其不断寻求与听从不同的对话方式,以及对个人的艺术成长求新求变的态度。无论是演奏新乐曲或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和好友一同演出室内乐、与年轻的音乐家及听众接角、探索西方古典传统外的文化及音乐型式,马友友努力从中找寻能激发想像力的元素。

      详细介绍几位女大提琴演奏家

      Jacqueline du Pré杰奎琳·杜普蕾(1945—1987)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於一九四五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当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要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杜普蕾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她开始在Herbert Walenn’s 伦敦学校学琴。一九五六年,十一岁时,嬴得the Suggia Award,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当年的评审还包括了巴比罗里爵士(Sir John Barbirolli)。

      一九六五年,由杜普蕾担任大提琴,巴毕罗里(Sir John Barbirolli)指挥伦敦交响管弦乐团,演出英国作曲家艾尔加(E 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85)。这张录音对杜普蕾非常重要,因为它奠定了杜普蕾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钢琴家顾尔德曾经说过,杜普蕾的艾尔加协奏曲,呈现了无限的悸动与热情。后来她第一次听到那张与巴毕罗里合作的录音时,曾令人吃惊的说道:「这并不是我想表达的!」只可惜,她无法再录下更好的Elgar,到底她想表达什_我们永远无法得知。

      杜普蕾演奏的Elgar没有人会错过,很多人都喜欢听她的协奏曲录音,在管弦乐衬托下,她全身投入,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也不是完全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的情感演出,从她手指尖的传递出来的琴音,让人完完全全地被她的热情与音乐诠释所感染。杜普蕾诠释艾尔加的E小调协奏曲无人能出其右,直到现在,据说只有马友友的演出稍许企及她的境界,但仍然有一段不小的差距。

      据说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旁人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史塔克说:“像这样演奏,她肯定活不长久。”好厉害的史塔克,真是一语成谶啊!也许只有顶尖的艺术家才能理解自己顶尖同行的水准,史塔克听得出,杜普蕾是用生命在演奏,为了琴艺的完美,可以不惜一切。杜普蕾一直是许多古典音乐乐迷心中的一个叹息。

      一九六七年,她在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籍钢琴家巴伦波因(Daniel Barenboim)结婚(巴伦波因在一九七五年时,担任Orchestre of Paris的指挥)。杜普蕾和巴伦波因共谱恋曲,为古典乐坛留下佳话。他们不论在生活或是音乐上,彼此都是最佳的伴侣。

      他们合作演出,很多乐评人说是奇妙的一对。杜普蕾和她的先生巴伦波因也多次合作过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他们合作过的版本,是一九七0年,由巴伦波因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出的录音。这份她与夫婿巴伦波因在一九六七年合作的录音是两人合作灌录的许多唱片中最常被人聆听与谈论的。主要原因是两人在浪漫派音乐上所采取的风格和手法,与布拉姆斯的严谨有很大的差别,杜普蕾在音乐中发挥了她自由的本性,完全挣脱出布拉姆斯音乐里给予大提琴角色的限制(乐曲中钢琴的地位较高),她捉住所有的机会展现她的魅力,而巴伦波因则体贴而充满爱意地予以扶衬。

      可惜到了一九七0年她的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迫使她不得不中断演出活动,一九七一年她正式停止演出,并完成她最后的录音作品:萧邦与法朗克大提琴奏鸣曲。一九七三年,廿八岁时,在伦敦最后一次公开登台,在祖宾梅塔的指挥下,演奏的曲目就是与她渊缘最深的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从此因病告别音乐舞台。杜普蕾一生中拥有三把名琴,其中一把是现代制作师的作品,两把则是史特拉第瓦里古琴,其中大卫朵夫如今则为马友友所有。马友友曾经说过: 「这把戴维朵夫(1712 Davidoff Stradivari )对我而言,他是我演奏过最好的乐器,我真的相信这把琴是有灵魂的,而且也具有想像力。」

      在**「Jackie and Hilary」(无情荒地有情天)中,杜普蕾和巴伦波因有一段对话。

      「如果我从此不会拉琴,你还会爱我吗」

      「不会拉琴,那就不会是你了。」她老公说。

      杜普蕾的生活中,最后就只剩下医师、护士和几个老朋友巴伦波因先是每隔一段时间来探望她,一直持续到巴伦波因在巴黎另组一个家庭之后,有了新家,回来的机会就更少了只留下她一个人慢慢孤独的死去。

      有文章说,巴伦波因背叛了杜普蕾,至今英国人也没有原谅他。如果巴伦波因不是一个天才,没有理想和抱负,也许他就能专心地守在生病的妻子旁边,一直到妻子离开人世为止吧!

      世事总是不尽如人意,上天给予杜普蕾最完美的音乐天赋,又只给她在舞台上十年的风光岁月,如彗星般的短暂。幸好她成熟得快,这十年间她所留下的音乐记录,所达成的音乐成就,已经足够令她不朽,所有跟他合作过的音乐大师都对她赞誉有加。杜普蕾的音乐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魔力,充满内涵,而且还会激发出同台演出者的潜力。Stephen Kovacevich甚至表示,自从杜普蕾退出舞台后,他再也没有与任何一位大提琴家合作过,因为「再也无法感受到那种超乎寻常的舞台魔力,自己也无法奏出与当时一样充满活力的音乐。」

      建议喜爱杜普蕾的朋友看看她姐姐和弟弟写的书和根据此书拍的**一位被音乐扭曲了生活的天才,一位离不开音乐的天才。尽管书与**颇遭非议,一些音乐家纷纷驳斥,杜普蕾的生前好友罗斯特罗波维奇、梅纽因、帕尔曼、祖克曼等音乐界名人在影片首映期间公开在英国《泰梧士报》发表声明指出:“影片中的杰基(杜普蕾的昵称)决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个杜普蕾”。后导演努培(Christopher Nupen)制作了纪录片《Who Was Jacquline du Pre》,再次描绘了她的一生。

      傅聪谈大提琴家杜普蕾:

      杜普蕾16岁时我就认识她了!我与杜普蕾及巴伦波音都是好友,杜普蕾还是在我家经我介绍而认识巴伦博伊姆的!而我非常喜爱杜普蕾的演奏,她真是最棒的!她的演奏个性太强了,无论谁都能很轻易辨认出她的琴声。她用的那把戴维杜夫Stradivari 非常好。马友友现在拉的那把琴就是杜普蕾身后留下的,但杜普蕾拉琴与马友友拉琴完全是两码事!马友友又怎能与当年的杜普蕾相比呢!

      我在英国看过那部所谓传记**"Hilary And Jackie",感觉太假了,看了让人愤怒!至少我所认识的杜普蕾一点都不像片中那样子!在英国同样讲杜普蕾的还有另一部片子,那就好多了,基本合乎事实。

      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158htmlwtp=tt

      急用:中国最著名10位音乐家

      国外的著名音乐家

      乐之父—— 巴赫 ( 德 国 )

      音乐神童—— 莫扎特 ( 德 国 )

      古今乐圣——贝多芬 ( 德 国 )

      歌曲之王——舒伯特 ( 德 国 )

      音乐神灵——韩德尔 ( 德 国 )

      指挥之王——卡拉杨 ( 德 国 )

      歌剧之王—— 威尔弟 ( 意大利 )

      音乐之王——斯卡拉蒂 ( 意大利 )

      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 ( 意大利 )

      进行曲之王——苏萨 ( 美 国 )

      流行歌曲之王——福斯特 ( 英 国 )

      园舞曲之父一一老约翰·施特劳斯 ( 奥地利 )

      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 ( 奥地利 )

      交响曲之王——海顿 ( 奥地利 )

      交响乐诗人——柏辽兹 ( 法 国 )

      印象派大师——德彪西 ( 法 国 )

      轻歌剧之王——奥芬巴赫 ( 法 国 )

      管弦乐色彩大师——拉威尔 ( 法 国 )

      钢琴诗人——肖邦 ( 波 兰 )

      钢琴之王——李斯特 ( 匈牙利 )

      舞剧音乐大师——柴科夫斯基 ( 俄 国 )

      中国音乐家

      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荀子·劝学》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说,

      可见他的琴艺之高超。相传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双目失明,但他的听觉敏锐,辨别音律十分准确

      。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李延年:汉代宫廷音乐家。曾担任乐府的协律都尉。他的代表作品有根据张骞

      从西域带回的《摩柯兜勒》,制作了28首新曲调,作为仪仗使用的军乐。

      嵇康:三国时期魏末琴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学识渊博,善写诗赋文论,热

      爱音乐,擅长弹琴,以弹奏《广陵散》著称。他的代表作品有《声无哀乐论》和《

      琴赋》,对音乐和琴的奏法及表现力,作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

      苏低婆:南北朝时宫廷音乐家。她善弹胡琵琶,家传龟兹乐调“五旦七声”宫

      调体系。其音乐理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古代宫调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万宝常:隋代音乐家,善弹多种乐器。他的代表作品有《乐谱》。

      李隆基:唐代音乐家,他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皇帝音乐家。他擅长演奏羯鼓和

      横笛,创作改编了《夜半乐》、《小破阵乐》、《霓裳羽衣曲》等。建立了唐代音

      乐机构教坊、梨园。

      李龟年:唐代乐师,他演奏

美国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Joshua Bell)近日获得艾弗利·菲舍尔(Avery Fisher)嘉奖。奖金为7万5千美元。颁奖典礼于4月10日在林肯中心举行。

贝尔4岁时开始拉琴,14岁时与指挥大师里卡多·穆蒂和费城管弦乐团首度合作。现近不惑之年的贝尔正在尝试指挥。他想用奖金包括其他收入来再购买名琴。他现在使用的是一把1713年斯特拉底瓦里“吉布森,前胡贝尔曼”琴。然而他更希望再拥有一把瓜内利的格苏琴(Guarneri del Gesù)。这一系列的琴比斯塔拉底瓦里更加稀罕。使用它们的小提琴家包括伊扎克·帕尔曼与雅沙·海菲茨等。

乔舒亚·贝尔应该称得上是当今世界鼎鼎大名的小提琴家了。很擅长拉古典音乐。他在波士顿交响音乐厅办演奏会时,票价是100美元,并座无虚席。他做了这么一次有趣的实验——就在办完这场演奏会之后的第三天,他出现在华盛顿朗方广场的地铁站里,这时是上午7:51,地铁站人流高峰期。乔舒亚·贝尔取出小提琴,在打开的琴盒里扔了几个硬币后开始拉小提琴。在其演奏的43分钟时间内,在如此热闹的地铁站里,27人给他扔了钱,其中大多数人是边走边扔给他的。有7人驻足聆听了。后来采访了这7个人。居然只有一人高度评价了这位行乞的小提琴手(世界鼎鼎大名的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而且更令人深思的是,这7人中就恰恰只有这位对乔舒亚·贝尔进行赞赏的人没有读过大学,之前也完全不了解古典音乐。

乔舒亚·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下了出租车,然后在地铁过道的垃圾箱边靠墙站好。他从琴盒里拿出一把小提琴,将打开的琴盒放在脚边,并往里面扔了几个硬币,当作施舍的“引钱”,接着开始拉起小提琴。

此时是星期五上午7时51分,上班的高峰时段。在随后的43分钟里,这名小提琴手演奏了6首经典曲子,其间共有1097人路过。没人能想到,站在朗方广场地铁站过道里演奏的这个小伙子,就是当今世界上鼎鼎大名的美国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他的这次演奏是由《华盛顿邮报》特别安排的,为的是考察在特殊背景下公众对美的感受。

就在贝尔出现在地铁站3天前,他刚刚在波士顿交响音乐厅举行过演奏会,票价100美元的音乐厅中座无虚席。然而,在地铁站,来去匆匆的行人对这位小提琴大师的演奏却熟视无睹。他拉了3分钟后,才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又过了半分钟,贝尔得到了第一份布施。一名妇女往他的琴盒里扔了一美元,然后匆匆离开。

在贝尔演奏的43分钟里,有7人驻足聆听,27人给了钱,其中大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的。

这场特殊的音乐会结束后,受访者被问及那天上班的路上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情。所有受访者中,只有一人提到了、并高度评价地铁过道里的小提琴手。

究竟是快节奏的生活剥夺了人们对美的鉴赏力,还是一切只是巧合?这唯一一位欣赏到音乐美感的人,没有读过大学,之前也完全不了解古典音乐。

  乐器简介

  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 小提琴

  为精致的工艺技术。小提琴音色优美,接近人声,音域宽广,表现力强,从它诞生那天起,就一直在乐器中占有显著的地位,为人们所宠爱。如果说钢琴是“乐器之王”,那么小提琴就是乐器的“王后”了。 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著名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种乐器上发展了精湛的演奏艺术。小提琴既可以合奏,又可以进行独奏。 小提琴是一种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员(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有:Nicola Amati (尼古拉·阿马蒂),Antonio Stradivari(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及Giuseppe Guarneri (吉塞浦·瓜奈里);他们制造的乐器至今都是无价之宝。小提琴的五度定弦为:g, d1, a1, e2, 音域超过3 个半组,是所有管弦乐团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也是乐器之后。

  编辑本段形状构造

  小提琴由30多个零件组成。其主要构件有琴头、琴身、琴颈、弦轴、琴弦、琴马、腮托、琴弓、面板、侧板、音柱等。 小提琴共有四根弦,分为:A弦,E弦,D弦和G弦。 小提琴主要构件

  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的音质基本上取决于它的木质和相应的结构,取决于木材的振动频率和它对弦振动的反应。优质琴能把发出的每个声音的基音和泛音都同样灵敏地传播出去。 小提琴有琴弦4根。原均为羊肠制的裸弦,约从18世纪起,低音G弦常包以银丝,使其反应灵敏。现代则将G、D、A3根弦用缠金属丝的羊肠弦或钢丝缠弦,晚近也用尼龙弦。E弦改用钢丝弦,使其在高音区的音色更佳。 小提琴制作成现代这种样式,并非完全从形态美观出发,而是有其音响上和演奏上的需要。小提琴面板和背板有弧度,使其共鸣良好,发音洪亮;琴的腰身狭窄,便于演奏高把位和低音弦;面板和背板加嵌条,除防止木板开裂外,对琴的音质也起一定作用。面板与背板中间有音柱支撑,其位置变化对小提琴音色影响明显。面板左下面粘低音梁,既起加固作用,又具音响作用。小提琴表面的油漆如太硬、太软,或 小提琴琴弓

  漆得不匀,都会有损于音质。当琴弓与琴弦摩擦使琴弦振动时,通过琴马引起面板振动,又通过音柱使背板振动,E弦振动较少,而G弦振动较大,从而使低音梁有更大振动,并造成共鸣箱的振动。能否使琴声得以充分发挥,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运弓的压力和速度。要想把琴的各种音质都表达出来,还要加上演奏者的弓法、指法和揉弦等演奏技巧。 大小分为 4/1 4/2 4/3 4/4 尺寸适用对照表 规格 尺寸 适合年龄 备注 1/8 255mm 4-5岁 1/4 280mm 6-8岁 1/2 310mm 9-11岁 3/4 335mm 12-14岁 身高稍小的成年人,或身高160米左右的人 4/4 356mm 15岁以上 身高165以上 1/16 基本上作为模型或者摆设的居多

  编辑本段发展简史

  目前对小提琴最早的明确记载是 Jambe de Fer 于1556年出版于里昂的《音乐摘要》(Epitome musical)。此时小提琴已经传遍欧洲。但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一说是起源于“乌龟壳琴”,有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散步,忽然听到一种悦耳的声音,他仔细一找,原来是踢到空龟壳,龟壳震动发出的声音。他回家一琢磨,发明了一种类似空龟壳的乐器。这就是小提琴的开山鼻祖。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可“万变不离其中”,小提琴的琴孔还是龟背壳演变的样子。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 高档小提琴

  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瓜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现存最早的小提琴是一把“查理九世”(Charles IX),由安德里亚·阿玛蒂在1560年制作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克雷莫纳(Cremoa)。而至今为止最有名的小提琴,应该是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Antonio Stradivari)1716年制作的“弥赛亚”(Le Messie),也作“Salabue”,这把琴现藏于英国牛津的Ashmolean博物馆。 现藏柏林的一把斯特拉迪瓦里琴

  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小提琴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许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伟大作曲家巴哈曾于1720年为小提琴创作了六首无伴奏作品:三首奏鸣曲,三首古组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的精华。今天请朋友们欣赏的是:巴哈的《 E大调前奏曲》,选自其第三首无伴奏组曲,由20世纪杰出小提琴家Itzhak Perlman 于1988年录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制作于1740年。 西洋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约1920年代)。民国初,学堂音乐教育兴起,人们对外国音乐发生兴趣。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立了音乐专科;许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一时期开始,也陆续出版和翻译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中国小提琴曲,像是《梁祝》和《苗岭的早晨》等,都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刚先生所作。 中档小提琴

  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耀基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请欣赏他1999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由陈刚根据苗族口笛独奏编曲。胡坤现在任教于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他使用的是一把制作于1734年的小提琴。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近年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编辑本段演奏艺术

  演奏 高档独奏小提琴

  艺术的发展 16世纪,小提琴开始在意大利出现时,一般用来伴舞、伴唱,或直接演奏歌曲。17世纪初,随着小提琴奏鸣曲的出现,演奏技术也相应发展。C法里纳(约1600~约1640)在1627年的创作中,就采了用双音、震音、颤音及高把位,并模拟猫叫、狗吠、笛、鼓、吉他等声音。一些演奏家与作曲家也竞相仿效; 于是模拟杜鹃、夜莺、公鸡等声音的作品,充斥于当时的乐坛。直到17世纪后半叶,意大利作曲家和小提琴家A科雷利才把小提琴艺术引上了正途。

  编辑本段演奏要点

  小提琴属于歌唱性的旋律乐器。因此,如何在小提琴上发出歌唱般的丰满、动听的声音,是小提琴演奏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小提琴的演奏技术来说,有以下各种主要基本功。

  运弓

  优秀的演奏家能在小提琴上发出千变万化的声音,就运弓而言,取决于运弓的速度、弓在弦上的压力以及弓和弦的接触点这3种因素的不同结合。小提琴的弓法繁多,就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种:①分弓:一弓演奏一个音,音要拉的干净,清楚;②连弓:一弓演奏许多音,在很多乐曲中都会用到,是最常用的弓法之一;③顿弓:音与音之间断开;④跳弓:弓毛离开琴弦。这4类弓法是最基本的,在20世纪中期,连顿弓,即在一弓中连续快速演奏许多音与音之间是断开的音,被人视为绝技,随后又出现了“自然跳弓”,即弓毛在琴弦上,而听起来或看起来像跳弓一样。所以人们把小提琴演奏艺术称之为“运弓的艺术”。

  音准

  歌唱和乐器演奏中所发的音高,能与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符,称为音准。有些乐器在制造或调音时就有音准要求。歌唱和乐器演奏过程中,随时都要通过演唱者和演奏者的控制来解决音准。音准的取得,有赖于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与适宜的演出环境。乐器的形体结构、音孔位置、张力变化以及空气湿度,都与音准有关。就弦乐器讲,长时间演奏及气温上升,均使弦松弛,因此弦乐器音准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矫正偏低。就管乐器讲,虽然气温上升使管体略微伸长,但同时气压降低,声速提高,频率也随之增高(据实测,气温每升10℃可使管乐器发音升高3音分),因此管乐器音准的突出问题是如何矫正偏高。歌唱及弦乐器、管乐器的音准,当有钢琴伴奏时,都以平均律为准则;但由于平均律的许多音程听起来并不严格协和,所以在独唱、独奏、重唱、重奏时,常常需要偏离平均律而趋近纯律或五度相生律,才算达到音准要求。

  揉弦

  揉弦是小提琴,二胡,吉他等弦乐演奏所掌握的最具表现力的演奏技巧之一。在乐句适当的地方加上适当的揉弦,会比没有揉弦的乐句在声音上要生动的多。 揉弦是一个小提琴演奏很有表现力的技巧,用它可以来表现不同风格和特征的每一个音或每一个乐段。揉弦的要点是怎样找到手的最佳动作,用速度快慢、揉弦宽窄来演奏出每一个乐段独特的风格和特征。 肘臂揉弦和手腕揉弦,两者都要练习。以能够表现出最好的音乐特征,来选择揉弦的速度和宽窄。 有几种方法,初学者可以试试,可能会有利于学习揉弦: 1一是做指端关节前后屈仰动作。先在桌子上练,分别练习各个手指一关节向后躺下(不是完全贴在桌子上),再立起的动作,再分别作左右晃动。由快到慢,最后五个指头一起练习。 2首先应学会手腕揉弦。其方法可先将手臂放在大腿上或椅臂上,然后将手腕放松前后摇动,力求平均,待动作习惯自如后,再放到指板上练习。 同时要注意: 在手腕前后揉动时,带动手指的关节,手指的触弦点不能随着手腕的揉动而移位。在练习手腕揉弦时,可先从三指开始。因为用三指揉动可以使动作更为宽松,然后再练习二指和一指。而练习四指时,还可将三指紧靠四指帮助揉动。这样的练习会使颤动的效果更为自如。在手腕揉弦练习的基础上也可逐渐学习和熟悉手臂的揉弦和手指的揉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丰富演奏上的表现力,适应于各种力度和情绪变化的需要。 3还有大臂揉弦、手指揉弦。大臂揉弦多用于长的重低音,主要体现出乐曲的浑厚和伤感,手指揉弦多用于半拍的高音,可以表现出乐曲的欢快和优美,而想学好这些,前提是熟练的掌握手臂揉弦。

  把位

  左手手指在指板上的位置,称之为把位。靠近琴头的把位为低把,靠近琴马的为高把。从一个把位换到另一个把位,称为换把。换把位的方法有多种,例如空弦换把,同指换把,不同指以及泛音换把等。换把时产生非音乐需要的滑音,是技巧训练不足的标志。滑音可以使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富于变化,增加一个优美的过度。特别是结合换把使用滑音,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演奏手段。

  双音与和弦

  小提琴可以同时演奏两个音甚至是3个音,也可以分奏4个音的和弦,这不仅丰富了它的表现力,并可不依赖其他乐器的伴奏进行单独演奏。小提琴的三度、六度、八度以及十度双音音阶,是演奏双音的基础,也是小提琴家必须终身练习的一项基本功。小提琴演奏中的左手颤音、泛音、拨弦等,都是一些高深的技巧。 双手技巧 小提琴的左手技巧:音阶、双弦、换把、颤指、泛音、拨奏。 右手技巧有:连弓、分弓、顿弓、跳弓、波弓、击弓、碎弓 等等。小提琴家的魅力不少在于右手神奇的运弓。 小提琴特殊奏发在总谱中的标记: 拨弦:pizz 恢复正常演奏为arco 靠近琴马:sul pont恢复正常演奏为ord 加弱音器:con sord摘除弱音器为senza sord 另外在管弦乐里分部为div,齐奏为unis

  帕格尼尼

  (Paganini Niccolo Paganini , 1782--1840)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曲家。出生在意大利北部,靠近地中海的良港热那亚。父亲是小商人,没受多少教育,但非常喜爱音乐,幼年即学琴,是一个吉他和曼陀铃业余爱好者。父亲教他弹曼陀林并请了一位剧院小提琴手教他小提琴,后又与热那亚最有名的小提琴家学习。他幼年充分显露出音乐才能,不论什么曲子,他立刻能轻松地演奏出来。同时他还学习作曲。八岁就写小提琴奏鸣曲。九岁首次登台演奏自己的作品,11岁,在热那亚举行公开演奏会,获极大成功。他13岁开始旅行演出。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他十四、五岁时,当时法国著名小提琴家鲁道尔夫·克鲁采尔,也就是贝多芬写的《克鲁采尔奏鸣曲》所献给的那个人,听了他的演奏时被惊呆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1805年任卢加宫廷乐队小提琴独奏家。1825年后,他足迹遍及维也纳、德国、巴黎和英国,他还会演奏吉他和中提琴。在他的《二十四首随想曲》中,显示出惊人的才华,表现了高超的技巧。他的演奏将小提琴的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技巧影响了后来的小提琴作品,也影响了钢琴的技巧和作品。他还将吉它的技巧用于小提琴的演奏,大大丰富了小提琴的表现力。由于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极少,绝大部分系去世后出版。他的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女巫之舞》、《无穷动》、《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拿破仑奏鸣曲》、《摩西幻想曲》、《主题变奏曲》、《爱的场面》、《魔女》、《小提琴协奏曲6首》。另外,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1840年5月27日夜,这位被誉为“小提琴之神”和“音乐之王”的人离开了人世,年仅五十八岁。

  亨里克·维尼亚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1835-1880),波兰小提琴家、作曲家。 维尼亚夫斯基1835年7月10日出生于波兰的卢布林,父亲是医生,母亲善弹钢琴。他的音乐天份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被发掘,当他八岁时有位捷克小提琴家听了他演奏后,马上表示:“He will make his name for himself。”他六岁起便爱上小提琴,八岁已能参加四重奏的演奏。1843年,他八岁时母亲带他投考巴黎音乐学院,这所世界闻名的音乐学院有一条清规戒律,不收12岁以下的外籍学生,在此之前他们曾经拒绝过少年李斯特的入学请求,但是这次院长奥柏破例收下了维尼亚夫斯基。他被巴黎音乐学院接受,进去JClavel的小提琴班, 一年后他转到Lambert Massart的门下,1846年毕业时,他以辉煌的技巧和深刻的理解力演奏了维奥蒂《第17小提琴协奏曲》,获毕业比赛第一名,这时他只有11岁,尚不到巴黎音乐学院的入学年龄。毕业于该校之后他私下 还与Massart学了两年。1848年他与他的弟弟(弹钢琴)一起于巴黎开了一场音乐会之后,他们更前往圣彼得堡开了五场非常成功的音乐会,甚至当时已在宫廷中担任独奏家的比利时小提琴家Henri Vieuxtemps [韦奥当 (1820-1881)] 也称赞不已。 同年秋天他回到波兰,结识了一位波兰作曲家Stanislaw Moniuszko(1819-1872),他开始尝试作曲,同时也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有些不足,隔年15岁的他又回到巴黎音乐院学和声,一年后他便毕业。 当他学生的日子一结束,他便以一位旅行演奏家的身份到处表演。1851- 1853年光在俄国他就与他的弟弟举行了200场的音乐会。如此频繁的演出,除了为他们带来好评外,也遭致一些负面的批评,其中包括有位俄国作曲家也是乐评家的Alexander Serov便警告大家不要吹捧这些天才,并认为这两兄弟仅能炫耀技巧而已。然而Henryk很快便证明他不只是位炫技者。到1853年他已创作并出版了有14首作品。 1858年维尼亚夫斯基与鲁宾斯坦在巴黎合作演出。后来鲁宾斯坦便极力邀请维尼亚夫斯基与他前往俄国圣彼得堡一同推动音乐发展。从1862年到1868年维尼亚夫斯基便在圣彼得堡新成立的音乐院中任教。 四年后,也就是1872年,维尼亚夫斯基再度展开他的世界巡回演奏工作。头两年是在北美洲表演,第一年与鲁宾斯坦共举行215场表演,结束后二人皆疲累不已,然而维尼亚夫斯基却与Paulina Lucca合作继续次年的演出。如此虽然为他获得财富,却也危害到他的健康。1875年他回到欧洲,随即继任Vieuxtemps在Brussels Conservatory的教职到1877年止,然而期间仍不断举行音乐会。1876年在德国的巡回表演,更让人将他与Sarasate(萨拉萨蒂,西班牙小提琴家与作曲家)相比较。 之后维尼亚夫斯基虽然身体状况每下愈况,甚至在演出中不支倒地,但为了经济需求,他仍不断巡回表演,最后于1880年死在莫斯科。 维尼亚夫斯基的一生与俄罗斯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并不是因为他的祖国那时正被沙俄帝国吞并大部分,而是因为19世纪中叶以后俄罗斯的文化逐渐发达,文学、美术、音乐都有很大发展,彼得堡已成为欧洲的文化艺术名城。从1851年到1859年间维尼亚夫斯基多次到俄罗斯演出,在俄国他与钢琴家鲁宾斯坦兄弟二人结成毕生好友,他病重时就住在柴科夫斯基的赞助人梅克夫人家里,他最终病逝在莫斯科。和一些早慧的天才音乐家一样,维尼亚夫斯基也未能尽享天年,不满45岁就离开了人世。在帕格尼尼之后的众多小提琴家中,维尼亚夫斯基可说是最接近顶尖的一位。他的演奏融合了法国学派的技巧以及斯拉夫民族的气质。他不仅能轻松地炫耀过人的技巧,更能另听众感动得落泪。他以强烈的抖音(Vibrato)加强他优美动人且富有情感的音质。鲁宾斯坦称赞他为:“当代无庸置疑最伟大的小提琴家” 。 维尼亚夫斯基的握弓方式与当时的习惯大不相同:他将右手肘抬得相当高,并且以食指第二关节以上部分压紧弓。后来许多小提琴家采用此种方式,尤其是俄国学派。Carl Flesch [傅雷胥(1873-1944),匈牙利小提琴家,教育家] 所称的‘俄国式握弓’应该正是源自维尼亚夫斯基。在作曲方面,维尼亚夫斯基结合了自帕格尼尼之后的崭新技法,并融入浪漫思想及斯拉夫民族色彩。从他的马祖卡舞曲及波兰舞曲便可证明他深具波兰民族主义的思想。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二首小提琴协奏曲。另外则是在练习曲的创作上(L'ecole moderne与Etudes-caprices),可说是仅次于帕格尼尼的24首Caprices而最富有音乐性与挑战性的小提琴练习作品。

  克莱斯勒

  Fritz Kreisler (1875-1962)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 西元1875年2月2日生于维也纳,1962年1月29日死於纽约,是著名的小提琴家及作曲家。四岁时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小提琴,他的父亲是位医生,同时也是狂热的业馀小提琴家。后来在奥伯(Jacques Auber)的指导下,当他七岁时便获得维也纳音乐院(Vienna Conservatory)的允许入学 — 该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 他在那里跟随黑姆斯伯格(Joseph Hellmesberger jr)学习小提琴,并与布鲁克纳(Bruckner)学习乐理共三年的时间。九岁举行第一场演出,并空前非凡地在十岁获得第一名成绩。之后他前往巴黎音乐院(Paris Conservatoire)向Wieniawski的老师马萨(J L Massart)继续学习小提琴。1887年他与四位都较他年长十岁左右的小提琴学生同获首奖毕业,当时他年仅12岁,至此之后他在琴艺上就不曾接受其他老师的指导。 接下来的数年间,克莱斯勒在音乐事业上的发展并不顺利,其间甚至有朝医学及美术方面发展的举动,但在无法忘情小提琴的情况下,再度重返乐坛。1901年他第二度赴美演奏,此次则大获成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克莱斯勒返回奥国从军,1914年因伤退伍并前往美国,但因反德情绪高昂,他只好暂且停止在舞台上的演出活动。1941年他在纽约街头漫步时遭车撞伤而不省人事,音乐界一度认为他没有希望重返舞台。 然而一年后他就重登乐坛,演奏孟德尔颂(FMendelssohn)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并且技不减当年。 克莱斯勒在作曲方面以小提琴作品为主。年轻时唯恐因自己名气不够大,使人不愿接受他的作品,因此他曾模仿旧时期音乐家的风格创作许多乐曲,并将乐曲冠上那些知名音乐家的名字,使这些作品得以迅速地广为流传。另外他也改编其他形式的乐曲而为小提琴曲,并为贝多芬、布拉姆斯…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写装饰奏(Cadenza),为后世留下丰富的音乐资源。

  萨拉萨蒂

列宾的演奏既有如水一样的柔美,又有如火一样的激情,既抒发了浪漫的情趣,又表现了辉煌的技巧。2012年10月19日的独奏音乐会,瓦汀-列宾将带着那把制作于1743年的名为“Bonjour”的瓜内里名琴,登陆上海音乐厅。音乐会中,他将演奏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格里格《G大调第二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雅纳切克《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拉威尔《G大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等人的四部奏鸣曲。在一场音乐会中同时演奏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和印象主义风格的不同作品,对演奏家是极大挑战。

“瓦汀-列宾是我有幸聆听的最好、最完美的小提琴演奏家。”事实上,列宾与梅纽因有着7年亦师亦友的关系,谈及这位忘年交,列宾感慨万千地表示,“在我的小提琴生涯中,梅纽因就像是一位英雄带领着我学习,我们一起游历多国、共同演奏,他给了我最大的启发,这份经历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美国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评价)

音乐之父——巴赫

音乐神童——莫扎特

歌曲之王——舒伯特

钢琴诗人——肖邦

钢琴之王——李斯特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巴赫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小城艾森纳赫的一个音乐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宫廷乐长,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度过了最后27年的时间。

巴赫把西欧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融为一体。他集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传统音乐中的精华,曲尽其妙,珠联璧合,天衣无缝。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德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35岁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却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在钢琴和小提琴相关的创作,他无疑是一个天份极高的艺术家,谱出的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等等成为后来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同时也是歌剧方面的专家,他的成就至今不朽于时代的变迁。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1828年11月19日逝于维也纳,享年31岁),又译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籍Germanen(日耳曼人),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1810年—1849年),19世纪波兰作曲家、钢琴家。

1810年,肖邦出生于波兰;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因肺结核逝世于巴黎。

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4日 —1886年7月31日),出生于匈牙利雷汀,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弗朗茨·李斯特生于匈牙利雷汀,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731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