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大多数答主都没有答到点子上。
原文《中国人的精神》里讲中国人的温良(gentle)说的是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宏观叙事下的一种易于统治的品性。原文归纳如下。
第一章:绪论
作者首先由现在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出战争发生的原因。
文明来源于对自然的征服,但是人类心中的激情比自然力量更加可怕。早期人类社会不得不用自然的物质力量来征服人类心中激情;后来人们用道德的力量(欧洲基督教)控制它;再到一战时的物质力量来维护公民秩序,而物质力量导致了军国主义。
原文:实际上,如今的欧洲之所以依赖军国主义,是源于没有有效的道德力量。但是军国主义导致了战争,而战争则意味着破坏和浪费。因此,欧洲人进退两难,如果他们远离军国主义,无政府状态将会毁灭他们的文明。但是,如果他们继续奉行军国主义,他们的文明也会因为战争的浪费而破坏和瓦解。
但在我看来,当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因此而被消灭时,似乎会有另一个军国主义——英国军国主义的出现。而他也不得不重蹈覆辙,这似乎也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而无计可施。
由此作者提出武力会招致另一种武力,只有爱和正义的法则才能实现彻底的革命。而现在作为道德力量的基督教已经失效。欧洲人问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找到这种新的消灭军国主义有效的道德力量?——引出了中国人良民的信仰。
原文:在中华文明中,这个总能令军国主义成为多余之物的道德力量,就是良民的信仰。然而人们会对我说,中国也有战争,这是事实。但是至2500年起的孔子时代起,我们中国人从未有过今天在欧洲所建的军国主义。在中国,战争是意外,而在欧洲,战争已成为需要。我们中国人很有可能发生战争,但是我们不会生活在对战争的不断期望之中。
简而言之,我想呼吁欧洲人和美国人注意的是,在其文明似乎受到崩溃威胁的时刻。在中国,这里有一种起劲,不容置疑的无价文明财富。这一文明财富就是中国人——坚守良民信仰的尚未改变的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一我说是无价的文明财富,因为他是一个不需要社会付出多少代价就能遵守秩序的人。
最后,我再次想说,实际上的良民信仰的最高义务就是忠诚的义务,不仅在行为上,而且在精神上忠诚。
第二章 中国人的精神
先讲中国人温良gentle,也就是外国人要学的东西。接着讲中国相对外国没有宗教的原因——因为儒家学说这一哲学和道德规范的体系能够取代宗教的位置。
接着分析人们需要宗教的原因:那些欧洲真正的科学家之所以在为科学进步的工作中获得了成功,是因为他们从灵魂深处感到需要揭开我们生活着这个世界神奇的面纱。而对于大众来说,他们不同于哲学家,科学家所用的方法用来减轻来自这个世界未知的一切沉痛的令人烦恼的负担。他们通过宗教获得安全感和永恒感来减轻负担。
然后他又说欧洲的宗教是狭义的宗教。而广义的宗教是指一套包括行为规则在内的教导体系,也就是我们的儒家思想。欧洲的宗教包含了一种超自然的由来和要素,而儒家学说却没有。换欧洲字面意思上的宗教说:如果你想拥有信仰,你就必须是一个圣徒,一个佛,一个天使。而儒家学说则说,如果你向一个孝子和良民那样生活,你就拥有的信仰。孔子教导的整个哲学和道德体系,可以被归结为君子之法。也就是荣誉的法典,如盗亦有道(盗贼也需要获得心理上的荣誉感)
欧洲的宗教,是因为宗教提供给民众一种庇护一个避难所,通过信仰神这一全能的存在。他们能够找到他们生存的永恒感。而中国的儒家思想。则将这一种依托为家和国两个方面。
在家这一方面衍生出了种族族群,一个中国人,当他死的时候,十大感到未及的不是他相信会有来生,而是相信她的孩子,孙子,重孙。所以这些他最亲近的人都会记住他,想念他,热爱他,直到永远那样在他的想象里。死亡,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就像一个很长很长的旅行,如果没有希望,至少也会有很大的可能重逢。
在国这一方面就是效忠皇帝的神圣责任,在中国老百姓的头脑里,为皇帝树立了一个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卓越的,全能的权利。而对皇帝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卓越的,全能的权力的信仰给予中国人。据中国的众生同样的安全感,就像在其他国家对神,对宗教的信仰能给予众生的一样。
因此,儒家学说的教义的整个体系真正包含的只有两个东西,对皇帝的忠诚和对父母的孝顺。用汉语来说就是忠孝。(伏尔泰说神是由宗教创立者发明,由牧师们维持的一种欺骗或欺诈。作者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说具有伟大智慧的人对神的信仰是斯宾诺莎那样的信仰,对宇宙的神圣秩序的信仰,孔子说50而知天命。”孔子还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但是是宗教使人们服从和遵从道德行为准则吗?作者说不是。真正使人们服从道德律或道德行为的准则的唯一权威是他们心中的道德感,是他们心中的君子之法。教会真正的功能不是教导道德,而是激发灵感,激发人们成为有道德的人。这也是世界上所有伟大宗教的价值。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的工具在欧洲国家是教会,在中国则是由学校和家族两个部分组成。学校只是个附属物,真正的教会是家族。而灵感的本源,也就是性善的本源,是来自于对他们父母的爱。孔子说,通过培养对死者的尊重,回忆遥远的过去,人们的美德会加深。
原文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基督教的教会宗教会说畏惧神并服从他,而孔子儒家学说教导人们。尊敬皇帝并笑著他。基督教会说,如果你愿意为巨神并服从他,你必须首先爱基督。孔子儒家学说说,如果你想尊重皇帝并效忠于他,你必须心爱你的父母。中国人没有感到对宗教的需要,是因为他们在儒家学说中找到了能够替代宗教的东西。
最后回到全文宗旨,中国人的精神甚至不是你们所说的心理,不是一种大脑和精神的积极工作。中国人的精神,我想告诉你们,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灵魂的性情。你们不能像学会速记或世界语一样学会弹,简而言之是一种心态,用诗人的语言说是一种平静而受到庇佑的心态。
第二章部分原文:我认为在古老的中国是人性中最先打动你们的一点是真正的中国人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借用一个动物的术语,我们可以说,真正的中国人是被驯化了的动物。拿中国最底层的人来说,你会发现于欧洲社会同样阶层的人相比,太少了,一些兽性少了一些野蛮的动物性,少一些德国人,所谓的动物野性(rohheit)。事实上,以我之见,如果用一个英文单词概括中国是人性给你的印象,那就是gentle。即温顺之意。我所说的温顺并不意味着天性软弱或者软弱顺从。其实我所指的温顺是不猛烈,不苛刻,不粗野或暴虐,没有任何刺激你的东西,在真正的中国式人性中可以说有着从容,冷静,练达的特点。甚至于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身体上或道德上的不完整,即使无法挽回,也至少会被它温顺的品格所弥补。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粗糙的,但粗糙中没有粗劣。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丑陋中没有丑恶。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中没有侵略和喧哗。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的,但愚蠢中没有荒谬。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猾的,但狡猾中没有狠毒。我实际上想说的是,即使真正的中国人的在身体,心灵和性格有缺点,也不会让你厌恶。你会发现一个真正的就是中国人很少令人厌恶,甚至最底层的阶层也是如此。我说,中国式的人性给你总体的印象是它的温顺温顺到无以言表的程度。在对真正的中国人身上这种无以言表的温顺品质进行分析时,你会发现它是两种品质的结合物。即同情心和智慧。
被驯化动物的智慧不是来自推理,也不是来源于本能,而是来自于同情心。来自一种爱和依恋的感觉。
中国人具有这种同情的力量,来源于他们完全过着一种精神生活。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感情生活。他不是来自身体器官意义上的感觉,又不是你所说的来自神经系统意义上的激情。而是情感或者人性有爱意义上的感情,他来自我们本性的最深处,精神和灵魂。甚至我在这里可以说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情感或者人性友爱的生活,一种灵魂的生活,以至于可能有时过分的忽略了他应该做的事,甚至忽视了在生活中这个由身体和灵魂构成的世界上的人维持其感官灵敏性,所必须的要求。这就真实的解释了中国人对肮脏的环境,物质上的不便和举止文雅的缺乏。为什么如此漠不关心了。
中国人过着一种精神生活,所以中国人有良好的记忆力,他们是用心灵而不是用脑袋记事的。中国人还注重礼仪(而礼仪的本质就是对他人感受的体谅。中国人过着一种精神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这使得他们对其他人的感受表示体谅。)事实上,日本的礼仪像一朵没有芬芳的花,而真正有礼貌的中国人的礼仪有一种芳香。
中国人是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而不是被异议住发展的民族。简而言之,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最奇特的特性在于他们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
我已经向你们说明了不是宗教所教导的,对神的信仰,真正的使人信服。服从道德准则或道德行为。宗教能够使人服从道德行为的准则,主要是通过一个被称为教会的必要组织。唤醒和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灵感和强烈的情感,也使他们服从那些法则。这个组织,在欧洲叫做教会,在中国就是学校。中国的学校发挥的作用类似于教会宗教的目的和意图。是叫人发觉自己内心的道德律。而不是叫你如何赚钱,如何谋生。
作为孔子的国家宗教教会的学校。不是通过激发和唤醒对孔子的赞美,爱和狂热的感觉和情感,来唤醒和点亮人们必须的灵感或强烈的情感,使其遵守道德行为准则。而是通过诗歌学习。修养和礼貌的形成,和音乐的学习来完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展开阅读全文

在这个社会,太忙碌。但很多人总能从容不迫的面对!“温良”是中国人的本质特性,什么样就是温良呢?用微笑代替愤怒,用行动代替语言,用谦逊对待弱者,用乐观对待生活!宠辱不惊,进退自如!自己得本事藏而不露,对工作却能够完美的完成!这样的人我觉得值得“崇拜”!
在这个时代,我们不能搞盲目崇拜,当然也很少有人会盲目崇拜,只要别盲目的崇拜自己就好,怎么会去崇拜别人呢?!80后的一代太自负,不懂得谦逊的做人。所以能在这个时代做到“温良”实为让人敬佩!
当然这样的人要有很好的道德品质,不能工于心计,玩弄心眼,要厚道,要优雅,要绅士!
文人笔下的中国式浪漫,温柔至极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山间清爽的风,如古城温暖的光,从清晨到夜晚,由山野到书房,只要最后是你,就好。
——张嘉佳
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
——余秋雨
龙应该藏在云里,你应该藏在心里。
——沈从文
你的眼睛真好看,里面有晴雨,日月,山川,江河,云雾,花鸟,但我的眼睛更好看,因为我的眼里有你。
——余光中
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 爱你。
——王小波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三毛
辜鸿铭。
请参考:
《狂儒辜鸿铭》
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辜鸿铭何许人也?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辜鸿铭,字汤生。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
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华北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中国的古经典从来没有好的译本。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我特别喜欢辜鸿铭这个角色,我认为辜鸿铭在觉醒年代中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新中国的启蒙发展,需要像陈独秀这样的思想进步的人,也需要像辜鸿铭这样的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者。
记得辜老在《中国人的精神》说:中国人有一种精神,是“一种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智慧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面对陈独秀等人大肆宣扬外国主义,辜老先生不屑一顾,因为他心中认为,中国人就要用中国人的精神来拯救自己的国家,他认为中国人在思想上有很多的弱点缺陷,但是我们拥有外国人永远都无法拥有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二字,完美的概括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精神,温良不是懦弱,不是胆怯,不是不敢与他人抗争,而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的谦和,这是我们从古代以来就拥有的文化特性。而也正是因为温良,我们中国人有人性,有温度,有包容之心,这也是为什么文明古国最后只剩下了中国。辜老先生在觉醒年代中表现得十分的狂妄但是她有狂妄的资本,他作为我们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具有非常多的著作,在面对陈独秀等新势力时,一辈子接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古老先生,一时间无法接受,但是他无法接受的也仅仅只是他们的思想,对于他们的文学上的价值是非常钦佩的。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辜鸿铭老先生,甘愿让胡适做第一谈判者,自己当第二谈判者,也可以看出他对于新文化的让步,看出他的爱国之心。在陈独秀离开北大的时候,辜鸿铭老先生亲自前去送他,并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这也能够看出它的爱惜人才之心。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辜鸿铭都非常的受人喜欢。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4日上午8点,湖南长沙明阳山殡仪馆。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即将在这里举行。许多长沙市花店老板特地赶来,为前来悼念的市民提供免费的悼念鲜花。现场还有不少当地村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茶水供应。有群众自发为站岗民警撑伞,有出租车司机提供免费的接送车,还特意从其他地方特地赶过来接送,有好心人免费为前来吊念的群众送口罩,路上还有免费送花的车主。
送别袁隆平院士的人从头看不到尾,就好像“十里长街送别周总理”,送别队伍很长很长。有清瘦的中学生,有沉默的青年人,有领着全家前来的中年人,还有很多老人,牵着孩子的手。人虽多,秩序却很好。没有人推搡吵闹,也没有人不耐烦,大家就默默低着头,为自己和身边的陌生人撑了伞。
为了悼念袁隆平院士有从外地赶到长沙的,有没有办法来的人就从网上下单菊花,一时间整个长沙城都没有菊花了,可谓是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一切来得太突然,大家只好各尽所能,没有菊花就拿别的花来代替,实在不行就手绘……
面对此情此景,只能这样说:长沙的长是长情的长,温良是在中国人骨子里的,随处可见温情,愿这种温存永不消逝,中国人是过心灵生活的。世间最浪漫的,莫过于中国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中国人是可以分清楚的,完全拧成一股绳。
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 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 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辜鸿铭
姓名:辜汤生,字鸿铭,号立诚
生卒: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
年代:清末民国初
籍贯:福建省惠安县
简评:国学大师、翻译家
辜鸿铭(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名汤生,字鸿铭,号立诚。学贯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一、生平简介
辜鸿铭于1857年7月18日生于南洋马来半岛西北的槟榔屿(马来西亚的槟城州)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早年,他祖辈由中国福建泉州府惠安县迁居南洋,积累下丰厚的财产和声望。他的父亲辜紫云当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的总管,操流利的闽南话,能讲英语、马来语。他的母亲则是金发碧眼的西洋人,讲英语和葡萄牙语。这种家庭环境下的辜鸿铭自幼就对语言有着出奇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没有子女的橡胶园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欢他,将他收为义子。自幼让他阅读莎士比亚、培根等人的作品。
英国的炮舰1840年就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辜鸿铭的义父布朗先生对他说:“你可知道,你的祖国中国已被放在砧板上,恶狠狠的侵略者正挥起屠刀,准备分而食之。我希望你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责任,教化欧洲和美洲。”1867年布朗夫妇返回英国时,把十岁的辜鸿铭带到了当时最强大的西方帝国。临行前,他的父亲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说:“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英国人,德国人还是法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
到了英国,在布朗的指导下,辜鸿铭从西方最经典的文学名著入手,以最朴拙的死记硬背办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录取,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1877年,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又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等著名学府研究文学、哲学。后来,蔡元培去莱比锡大学求学时,辜鸿铭已是声名显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后,当林语堂来到莱比锡大学时,辜鸿铭的著作已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了,在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一书中曾提及辜鸿铭。14年的留学生活使富有天赋的少年辜鸿铭成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
完成学业后,辜鸿铭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埋头研究中华文化,并回到祖国大陆,继续苦读中国典籍。他在晚清实权派大臣张之洞幕府中任职二十年,主要职责是“通译”。他一边帮助张之洞统筹洋务,一边精研国学,自号“汉滨读易者”。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你们在先人墓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的香味了吗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在轮船上用纯正的德语挖苦一群德国人。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毛姆的朋友就给辜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辜来。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辜的小院。一进屋,辜就不客气地说:“你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非来不可。”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对学生们公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喻那些蛮夷之邦。”在那样的时候,他还嘴硬,叫西方为“四夷之邦”,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自1883年在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学”的文章开始,他昂首走上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学的写作之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几年里,他还将《论语》、《中庸》译成英文,相继在海外刊载和印行。后来又翻译了《大学》。他的工作是创造性的,古老的东方理论中还加入了歌德、席勒、罗斯金及朱贝尔的有启发性的妙语。在他之前,理雅各曾经翻译过多部儒家经典。但是辜鸿铭认为理雅各的翻译并没有表达出儒学的精髓。
从1901至1905年,辜鸿铭分五次发表了一百七十二则《中国札记》,反复强调东方文明的价值。1909年,英文著本《中国的牛津运动》(德文译本名《为中国反对欧洲观念而辩护:批判论文》)出版,在欧洲尤其是德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大学哲学系将其列为必读参考书。1915年《春秋大义》(即有名的《中国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义的热情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丹,同时,他对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锐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义》德文版出版了,在正进行“一战”的德国引起巨大轰动。
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辜鸿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也正因如此,辜鸿铭说,中国人给人留下的总体印象是“温良”,“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在中国人温良的形象背后,隐藏着他们“纯真的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辜鸿铭写道,中国人“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辜说: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学在西洋,却喜欢东方姑娘,尤其喜爱中国姑娘的小脚。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脚,他一见钟情、终身不负。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为纳妾和缠足进行头头是道的辩解,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死,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终于理解了这个老师,一直很清高的老师。
辜鸿铭生平喜欢痛骂西方人,反以此而见重于西方人,不为别的,就为他骂得鞭辟入里,并总能骂在要穴和命门上。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鸿铭的学问和智慧,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当年,辜鸿铭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SpiritoftheChinese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中国人讲演历来没有售票的先例,他却要售票,而且票价高过“四大名旦”之一的梅兰芳。听梅的京戏只要一元二角,听辜的讲演却要两元,外国人对他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辜鸿铭在西方人面前表现出来的优越感源自于他的机智与幽默。某天,辜鸿铭在他位于北京椿树胡同的私邸宴请欧美友人,点的是煤油灯,烟气呛鼻。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笑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功夫。”你说这是谈佛理,谈哲学,还是故弄玄虚反正他这一套足够唬住那些洋鬼子。
辜鸿铭辩才无双。中日甲午海战后,伊藤博文到中国漫游,在武昌时,与张之洞有过一些接触。辜鸿铭是张的幕僚,作为见面礼,他送了伊藤一本自己刚出版的《论语》英译本。伊藤早知辜氏是中国保守派中的先锋大将,便乘机调侃他道:“听说你精通西洋学术,难道还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于两千多年前,却不能行于二十世纪的今天吗”辜鸿铭见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数学家的加减乘除,在数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纪,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并不会三三得八。”伊藤听了,一时间无词以对。
在北大,受蔡元培、黄侃、洋教授的青睐,但却是西化分子的死对头。对于胡适等人的白话文运动给国人带来传统文化断层上的灾难,曾经早有预见,但最终,民国政府还是在小学课本废除了文言文,给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辜鸿铭,作为一个出生在马来西亚的华侨,用自己的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他,促使世界第一个孔子学院的诞生,近代中国的人物,也唯有他,是最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的人物,然而在他的祖国中国,却屡屡被自己的同胞和学生嘲笑唾骂误解着,我们不能不遗憾那样的时代里,我们的大多数青年的幼稚和愚蠢。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