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建议刘备称帝

诸葛亮建议刘备称帝,第1张

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高希希导演拍的《新三国》男一号是曹操, 里以及电视剧海报 就是陈建斌扮演的曹操在最正中,演员名字也是第一位。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男一号应该是诸葛亮,肯定不是刘备,因为刘备早死了,公元223年就死了,而三国写道结束为止,到280年结束,诸葛亮死的时候234年,比刘备多11年,所以,如果只是刘备与诸葛亮比,就应该是诸葛亮是第一男主角,加上历史教科书里,三国政治军事人物油画像出现在历史教科书里的只有诸葛亮和曹操2个人而已,其他都是一笔代过,甚至没有名字出现,曹操220年死,所以应该还是诸葛亮是三国里面头号第一人物,第一热点人物。

分类: 社会/文化 >> 历史人物

问题描述:

三国演义里是在神化刘备(161-223)还是在丑化刘备

解析:

客观来说

是在丑化刘备

神话诸葛亮

曹操煮酒论英雄

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就是说曹操只把刘备跟自己当英雄

而他说这话的时候

刘备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小角色

曹操就能看出他是英雄

曹操看人是很厉害的

在小说里

刘备成了一个只会哭跟跑的人

打仗跑其实也很正常

明知道打不过

还死打

这是中国人民内部矛盾

跑不过分吧

36计还走为上呢

其实

刘备会的还有很多

在当时大胆任用只有27岁的诸葛亮

这就已经够英明了

刘备开始成不了大业其实是因为

没有自己根据地

自己打仗不怎么样

没有自己的军队

如果有了这些

估计刘备早就雄霸一方了

因为宋明时期,本来就以“正统”为尊。曹操一族篡汉自立,败坏朝纲,自然也就成了《三国演义》中的小人。谈及汉末三国时代,天下最有个人能力,最雄才伟略的人杰,非魏武帝曹操莫属。他不仅以超凡的智慧,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开创了三国最大的曹魏政权;

而且,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能英雄”,精通诗词,极富浪漫主义情怀。

不过,民间了解三国这段历史,主要是通过《三国演义》这部通俗小说。所以大众对于曹操的形象,往往是非常恶劣的:曹操喜好“人妻”,为人冷酷暴戾,十分多疑。为什么罗贯中偏要把这么一个有才能的人,描写成这个样子呢?

答案很简单:宋明时期,儒学风气高涨,“理学”也成了朝堂上下的主流思想。罗贯中作为当时的文人,当然也是以“正统”为尊。汉朝社稷虽然倾颓,但是人家的合法继承人汉献帝还在;皇亲国戚刘备,也是天下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

曹操一族软禁皇帝,后来更是“代汉自立”,在明朝主流思想里,当然就是“白脸反派”的形象了。实际上,文学作品都是有自己的立场的,这当然无可厚非了。

但是,假如我们真的对曹操有足够的了解的话,就能明白:罗贯中的人物塑造里,曹操虽然是他笔下的“奸角”,但是罗贯中也并没有蓄意抹黑曹操。三国演义中曹操令人愤懑的一些特点;

往往是历史上本来就有的。而且,在某些方面,罗贯中还为曹操做出了美化。比如说,历史上的曹操屠了不下十座城,官渡之战后坑杀袁绍所有降兵;曹魏境内的屯田制,税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左右,和“农奴制”几乎没有区别。

这些地方,都被罗贯中一笔带过了,有些更是压根没有提及。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豪杰”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罗贯中把它放在《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文中描写到刘焉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刘备,然后巧然的机会刘备认识了张飞和关羽,三个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结为兄弟。

在文中结尾描述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玄德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融为一体,并按自己的主体认识、价值观念和艺术好恶加以扭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蕴涵。

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上层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折光,又沉淀着广大、深沉的民间思想。它是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众眼中的政治、军事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832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