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浪漫主义者

悲情浪漫主义者,第1张

什么是浪漫主义 法国著名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曾对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好的!反之,我,总觉得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绘它。”乔治·桑的这段话表明她在创作上所遵循的是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创作方法,这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就是按照作家认为生活应当有的样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地描写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对象。

由于要反映“人类所应当有的”生活,浪漫义义作家的主观情感就特别强烈,爱憎异常分明;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浪漫主义作家经常借助于热烈的幻想和大胆的夸张,用奇特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描绘色彩斑斓的理想世界。

浪漫主义由于理想性质的不同,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理想,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向,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一致的,因而能够激励人们改造现实,增强人们的斗争意志。高尔基说:应用浪漫主义的方法,可以美化人性,克服兽性,提高人的自尊心。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西游记》,郭沫若的《女神》,就是我国这类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消极浪漫主义的理想,反映的是没落阶级对现实变革与社会进步的敌视。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总是美化和怀恋已经消逝了的社会生活与制度,妄想历史能够按照他们的愿望倒退,因而思想悲观,情绪悲哀,作品内容表现为怀旧,逃避现实,或者陷入神秘主义。在艺术上则是格调低沉,色彩灰暗,往往蒙上一层迷离恍惚、虚无缥缈的纱幕。十九世纪英国的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古已有之。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却形成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和僧侣主义的斗争相当激烈,主张“天赋人权”,要求“个性解放”,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反对古典主义,提倡革新创造。雨果的浪漫主义作品《欧那尼》上演时,轰动法国文坛,从此战胜了古典主义,确立了浪漫主义作品的地位。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得到了肯定与提倡,产生了不少优秀作品。

romantic

[rE5mAntik]

adj

传奇式的, 浪漫的, 空想的, 夸大的

romantic

romantic

AHD:[r½-m²n“t¹k]

DJ[rou6m#ntik]

KK[ro6m#nt!k]

adj(形容词)

Of, relating to, or characteristic of romance

传奇小说的:属于、有关或具有传奇故事色彩的

Given to thoughts or feelings of romanceSee Synonyms at sentimental

浪曼的:赋予浪漫思想或感情的参见 sentimental

Displaying, expressive of, or conducive to love:

罗曼蒂克的:显露、表现或传导爱情的:

a romantic atmosphere

罗曼蒂克的气氛

Imaginative but impractical; visionary:

幻想的:想象而不切实际的;梦想的:

romantic notions

异想天开的念头

Not based on fact; imaginary or fictitious:

虚构的:没有事实根据的;想象中的或不真实的:

His memoirs were criticized as offering a fascinating but thoroughly romantic view of the past

他的回忆录被指责为展示了过去美丽的向往但完全是虚构的

Often Romantic Of or characteristic of romanticism in the arts

常作 Romantic 属于或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

n(名词)

A romantic person

浪漫的人

Often Romantic A follower or adherent of romanticism

常作 Romantic 浪漫主义者:浪漫主义的追随者或拥护者

French romantique

法语 romantique

from obsolete romant [romance]

源自 废语 romant [浪漫故事]

from Old French romans romant- [romance] see romance

源自 古法语 romans romant- [浪漫故事] 参见 romance

roman“tically

adv(副词)

romantic

[rE5mAntIk]

adj

罗曼蒂克;浪漫的;传奇性的

a romantic adventure

浪漫的经历

不切实际的; 空想的

浪漫主义的;浪漫派的

romantic poetry

浪漫主义诗歌

romantic

法语romantique < romant浪漫 + -ique

孩子的世界清纯、新鲜、美丽,充满了惊喜与激动。不幸的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那种目光清晰的视觉----那种对于美的和令人敬畏的东西的真正直觉----在我们成年之前就模糊了甚至消失了。倘若我能影响那些据认为能主宰所有孩童命运的天使们,我便会请求他们赠送给世界上每个孩子一种永不磨灭、持续终生的新奇之感。

我真诚地相信,对于孩子们来说,对于想要指导他们的父母们来说,感受比知道要重要得多。如果事实是以后能长出知识与智慧的种子,那么情感和感官印象则是种子必须赖以生长的沃土。幼儿时期就是培育土壤的时候。一旦情感被激起----一种对美的感受,对新的和未知事物的激动,一种同情、怜悯、敬慕或爱恋的感觉----我们就会渴望了解引起我们情感反应的事物。一旦找到,这种知识就比纯粹的信息具有持久得多的意义。为孩子们的求知欲铺平道路比向他们灌输一堆他们不准备吸收的事实更为重要。

同你的孩子一起探索大自然主要是一个乐意接受周围一切的问题。这是再一次学会用你的眼睛、耳朵、鼻子和指尖,打开你废弃不用的感觉通道。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视觉,然而我们正用如此视而不见的眼睛环顾四周,结果成了半盲之人。要想看见被你忽视的美,方法之一是问自己,“如果以前我从未见过这个会怎样?如果我知道我将永远再也见不到它会怎样?”

我确信有某种深刻得多的东西,某种持久而有意义的东西。那些生活在地球上美与神奇的东西之间的人们,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普通人,永远不会孤单或对生活感到厌倦。无论他们的个人生活有什么问题或忧虑,他们的思想都能找到通往内心满足并对生活重燃激情的途径。那些凝视地球之美的人能找到终生受用的力量储备。在鸟类的迁徙中,在潮水的涨落中,在含苞待放的花蕾中,既有具体的美也有象征性的美。在大自然反反复复的循环中,有一种具有无限的治愈力的东西----那就是黑夜过后是黎明,冬天过后是春天的保证。

“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那位儿子写道,“他极其热爱生命和宇宙的奥秘。”当奥托· 彼得森意识到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欣赏地球上的景象时,他对儿子说:“在我的最后时刻支持着我的是对以后会怎样的一种极大的好奇心。”

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创造性观察可以重新唤醒我们对于生活的新奇感。这一发现主要与重新寻回我们童年时代都曾有过的某种东西有关。我们很小的时候都是美术家。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感知的大门都敞开着。每一样东西都是一份惊喜。最初,每一样东西都需要我们的舌头和手去慢慢地、爱抚地触摸。早在我们会说话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母亲温暖怀抱的舒适,毛绒玩具摸上去令人愉悦的感觉。光滑和粗糙的表面,冷和热的东西使我们惊讶,令我们着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触摸,我们建立了大量细致入微的触觉印象。

我们谁都没有失去我们所储存的触觉记忆。我们也没有丧失新奇感。已经发生的仅仅是我们用识别和标记替代了触觉类的感知,前者可以很迅速地完成,而后者则需要多得多的时间和专注。例如,如果有人请你目测你书桌的边缘,估计一下它的长度,你只需花几秒种,眼睛来回动一动就能说出它有多少英寸长。假定有人要求你用手指丈量一下书桌的边缘,数一数每个小小的划痕呢?你就会用手指按着书桌边,非常非常缓慢地移动,你的眼睛也不会比你的手指移动得更快。这种缓慢而专注的感觉和观看方式就是重新获得我们的新奇感的第一步。

为了以这种速度生活,我们只能浏览事物的表面,挑出最引人注目的方面,而忽略次要的特征。如果我们是开车行驶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这样做当然无可非议。但是当我们允许这种压力侵入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时,我们就开始失去了触觉,开始有一种错过了什么的感觉。我们迷惘却又不知道想要什么。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已经开始在经受美感贫乏之苦。幸运的是,根治这种状况的方法是很令人愉快的,虽然最初需要一点约束,但结果证明你不枉努力。

不论我们看任何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这一原则在起作用。树木并非凸现在空荡荡的天空中,相反,树叶间嵌着蓝色的图案,而树枝则勾勒出充满生机的天空轮廓。我们喜爱植物叶子间或车轮辐条间的空隙。这种形态和空间之间的无穷尽的交替令我们激动。我们再一次感到与我们的世界接触;我们的审美感正在得到满足,我们得到了慰藉。

当没有先入之见阻碍我们去看,当我们用我们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去真正感受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时——当我们能够这样做时——整个宇宙便展现在我们眼前,面对着最简陋的事物中难以置信的复杂图案,我们也会充满敬畏地屏住呼吸。只有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才重新找回了我们的新奇感。

如果我是21岁,想要学医,我想我不会直接去学校。我会先在一家医院里找一份做护工的工作——端便盆,如果需要的话——去看,去听。这样干上一两年以后,我也许会知道我想学哪一科的医学。也许我会发现我更愿意成为一名儿科疾病的专家而不是一名外科医生。我最终甚至可能成为一名药剂师或一名医疗器械的制造商。我会看这份工作把我引向何方。

前几天我听说一位年轻的军官退伍时感到忿忿不平,因为他先前的雇主把他的老本行还给了他——封信封。在部队时,这位年轻人一直在驾驶轰炸机。然而封信封也不是一份坏工作。某个聪明的年轻人也许会从中获得一项发明。信封是否就应该这样制作,还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它现在的样子所以才认为信封就应该是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胶水怎么样,我们贴邮票和书写姓名地址的方式又怎么样呢?我这里想说的是有些人对工作的看法过于势利,以至于看不到如果干得好每一种工作所提供的潜在价值。有一种弄清楚你想在生活中干什么的方法就是尝试各种各样的工作。如果你不喜欢在汽车加油站工作,那就试试工厂、办公室、商店、农场。你不仅会发现你想干什么,而且还会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地获得大量有用的信息。

许多人似乎认为我们只能在十几岁时学习。孩子们从他们的长辈那儿得到这种印象,22岁从大学毕业或从军队中退役,就以为他们自己“太老了”,无法再学像医学这类的高深的科学了。

人类正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我们生产得越多,人们就会工作得越多,买得越多。就业人数就会滚雪球般地增长。如今,机会比以往都多,而且一直在增加。我认为它们是无限的。我年纪越大就越意识到公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如果我在考虑从事一项新的职业,我会权衡三个因素:它服务于公众的情况如何;它里面有多少乐趣;它的经济报酬能否满足我的需求。

我是耶鲁大学布兰福德学院的院长。我住在校内,非常了解学生。(我们有485名学生。)我常听他们诉说自己的希望和恐惧——也常听他们的立体声音乐和他们在夜深人静时发出的刺耳喊叫(“有什么人关心吗?”)。他们到我这儿来,问我如何度过余生。

我的希望是所有学生能从未来的严酷无情中得到一些解脱。我希望他们有机会把他们每一阶段的教育纯粹作为一种经历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为下一步作准备的令人厌倦的要求。我希望他们有权利失误、有权利跌倒,并懂得失败同胜利一样有教育意义,而不是世界的末日。

我发现有四种压力影响着今天的大学生:经济上的压力,父母的压力,同伴的压力,和自己导致的压力。四处寻找罪魁祸首并不难——指责大学收费太高,指责教授布置作业太多,指责父母望子成龙过于心切,指责学生把自己逼得太紧。但罪魁祸首是没有的,只有受害者。

伴随着经济压力的是来自父母的压力。这两者不可避免地深深交织在一起。我看到学生们下定决心毫无欢乐地在修医学预科课程。他们去实验室,就像是去看牙医。这使我感到悲哀,因为我知道他们在生活的其它方面都是些高高兴兴的人。

“我想是这样的吧,”他们不能肯定地说,或者“并非真的想。”

“父母要我当医生。钱都是他们付的,而且……”

这件事近乎可笑——但事实上并不可笑。这是所有种种综合的症状。每个学生都认为别的学生更用功、学得更好时,唯一的办法便是更加努力地学习。我看见学生们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就去图书馆,到半夜关门时才回来。我真希望他们能够有时候忘掉他们的同学,去看一场**。天亮以前几个小时我就听见打字机的敲击声。当考试来临,论文该交时,我看到他们眼中的紧张;“我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吗?”

我对当今学生的描绘过于悲观,使他们看上去过于严肃。这只是他们的一半情况;另一半情况是,这些学生都是些可爱的人,你很容易喜欢上他们。他们爱笑,待人友善。他们比我所了解的任何一代学生都更加相互关爱。如果我把他们主要描绘成了受到逼迫而大大忽略了生活的欢乐一面的人,那是因为这正是问题之所在——不仅在耶鲁,而且在整个美国教育界都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我们都应该为培育着这一代人的价值观感到担忧,他们年纪这么轻就这样害怕冒险,这样沉溺于目标的追求。

我请他们简单谈谈他们是如何起步的。学生们总以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在干现在的工作,而且始终都知道那就是他们想干的。但事实上,他们大多数人是通过一条曲折的道路,走过不少弯路后才到达现在的位置的。学生们惊讶不已。他们简直想象不出一个不事先计划好的职业生涯。他们简直不能想象让上帝或者命运来带领他们沿着某条未曾预见到的小路走去。

  Classicall epic史诗

  叙述英雄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史诗shǐshī 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

  alliteration 头韵(即一群字的起头字母)

  头韵(Alliteration)是英语语言学分支文体学的重要术语。头韵是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头韵在英语里叫alliteration,又叫initial rhyme,或head rhyme,是从拉丁语短语 ad literam (根据字母)转化而来的,指两个单词或两个单词以上的首字母相同,形成悦耳的读音,最常见的押头韵的短语有:first and foremost(首先)、(with)might and main (尽全力地)、saints and sinners (圣人与罪人)、(in)weal and (or) woe(无论是福是祸)。若追本探源的话,恐怕押头韵手法可以上溯到古英语(Old English)时期。 大约五世纪时,盎格鲁萨克逊( Anglo-Saxons)入侵者给英国人带来了作为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基础的盎格鲁萨克逊语,或许就在那时还带来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其主要特征就是频繁使用押头韵手法。 头韵仅第一部分或第一部分辅音群的第一个音素相同。 如果第一部分完全缺失,那就只能让主元音相同。头韵是加强行内节奏感的一种手段,是节奏式辅助因素。这也是英语追求形式美,音韵美的一个重要表现。

  medieval romance中世纪的,中古(时代)的罗曼史

  “罗曼史”的意思:罗曼史是英文单词romance的音译。所谓罗曼史是指欧洲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的封建社会里流行的一种传奇文学。这是一种非现实的,封建形态的文学。

  “罗曼史”在政治上的作用就是利用一个“理想的”世界来粉饰现实,以巩固封建阶级统治。而18世纪后,随着现实主义小说的出现,这种传奇文学逐渐衰微,但是至今仍旧影响着欧美作家的创作。同时单词“罗曼蒂克”(romantic)也因此而来,意思是“浪漫的,传奇的”。

  14行诗

  十四行诗,又译“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sonnet的音译。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组成,每行11个音节,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CDC。另一种类型称为“莎士比亚体”(Shakespearean)或“伊丽莎白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两行对句组成,每行10个音节,韵式为ABAB,CDCD,EFEF,GG。

  purtanism这个应该是“puritanism”吧?意思是清教主义(清教徒习俗,清教主义;清教徒式生活准则,)

  清教主义,起源于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得以实践与发展。其因信称义、天职思想、山颠之城等核心理念,虽然构成宗教行为规范要素,却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消解禁锢人们思想与行为的主流教会传统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世俗化进程,在早期的美国,推动了个性解放,促成建立现代劳动、职业和财富观,以宗教的理想勾勒出国家未来追求的目标。它们奠定了今日美国主流文化(wasp)价值观念的基础,铸就了美国民族特性。

  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Le Classicisme),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几乎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古典主义在创作和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Gothic novel 哥特小说

  哥特小说,属于英语文学派别,是西方通俗文学中惊险神秘小说的一种。一般被认为随着贺瑞斯·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而产生。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 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

  Passive or Escapist Romanticists被动或逃避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即消极浪漫主义者。这可以和

  Active Romanticists即积极浪漫主义者联系起来解释:

  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The Victorian Values 维多利亚价值观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统治者。在这个时期,英国社会普遍讲求对于宗教的信仰,对于道德价值观的追求,反对伤风败俗的行为,形成了总体而言比较压抑的社会气氛。

  Naturalism自然主义

  自然主义,在各个领域有不同的意思。在此对自然主义的界定大多来自文学上的自然主义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风格大致产生于十九世纪后期,大体上说,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客观地描述,期间运用最新的科学方法,以达到真实的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嗯,由于我没学过专八文学常识,这些内容参考了,灵格斯翻译和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对你起到帮助!^-^

  以上。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纪 , 大量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传奇故事和民谣就是用罗曼系语言写成的。这些作品着重描写中世纪骑士的神奇事迹、侠义气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这类特点的故事后来逐渐称为romance ,即骑士故事或传奇故事。浪漫主义思潮在文学、美术、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所体现。

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为适应这样的需要,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精神最先出现在文学中。在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者是卢梭,他宣扬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响应他的“回归自然”的口号,在创作中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描绘大自然的魅力,抒发对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乡土的热爱追求和依恋。法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创作缅怀过去的理想,宣扬宗教的威力,表现出浓厚的消极思想与情绪。1800年斯塔尔夫人发表了著作《论文学》,介绍了她对浪漫主义的观点。在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论德国》中,她提出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的问题,奠定了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基础。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和《爱尔那尼》一剧的上演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雨果的作品气势恢宏,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表现了对中下层人民群众的深厚同情,是法国也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乔治·桑表现空想社会主义理想,揭露金钱万能罪恶的小说在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也属优秀作品。然而,严格地说,浪漫主义还是起源于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最早的主要表现是德国的狂飙突进时期。施莱格尔兄弟在18世纪最后几十年中成为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施莱格尔兄弟编辑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动浪漫主义运动的宣传和理论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耶拿派浪漫主义。他们要求个性解放,主张创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门艺术界限。但他们的浪漫主义理论带有浓厚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德国浪漫主义的另一个派别是海德堡派 。代表人物有阿尔尼姆、布伦坦诺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视民间文学,深入民间收集民歌和童话,对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起过积极作用。此外,霍夫曼、荷尔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创作也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等人。他们抨击封建教会势力,表现出争取自由和进步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发展和丰富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说中的代表司各特善于把历史事件和大胆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在西欧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推动下,19世纪初俄国诗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义规范 ,创作了许多优美的抒情诗和叙事诗,对俄国浪漫主义的兴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党诗人和普希金、莱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义创作,充满了革命激情,讴歌反专制、争自由的思想,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东欧浪漫主义文学以波兰革命诗人A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革命诗人S裴多菲为代表 ,他们的创作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浓郁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期以后,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逐步被现实主义文学所取代。

浪漫主义美术 18世纪60~70年代,一些在罗马的画家曾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严格学院主义原则范围以外探索各种可能的途径。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画奇怪异常而最为突出,其《梦魔》一画着重刻画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国画家和诗人布莱克在基督教神话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精心构制的宇宙论,他的水彩画技巧精美绝伦。在后来一代的画家中康斯特布尔和泰纳把水彩画技法的鲜艳性和油彩结合使用。康斯特布尔画英国乡村景色,探索了大气的光和色的复杂性。泰纳发挥了光的自然效果,创造出有动力感的构图,使观众如历其境,似乎在随画面一起游动。在德国,风景画家龙格力图以象征手法把个人的心灵气质描绘为普通的自然灵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诚的宗教徒 ,他以高入云霄的一棵孤树或十字架之类形象来暗示自然和心灵的可敬可畏。在法国,采用历史和文学题材的主要浪漫主义画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进行实验外,他以雄健的笔力表现了他的感情。异国的主题,特别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着迷。其热情洋溢地描绘动物生活的作品 ,反映了他和热里柯相似的兴趣,后者在选择当代事件作为创作题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 18世纪60年代~19 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 19 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故又称哥特复兴建筑。浪漫主义建筑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它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不尽相同。英国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发源地,最有名的建筑作品是伦敦的英国议会大厦、圣吉尔斯教堂、曼彻斯特市政厅等。

浪漫主义音乐 在音乐方面,浪漫主义的特点是,不论作曲或演奏,都以个性为重点,注重感情表现。这种变化部分地是由于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所致。17世纪的作曲家是受托为贵族保护人而创作,而18世纪的作曲家则依靠城市音乐会的听众。就这一意义来说,贝多芬上承古典主义时期,下启浪漫主义时期,因为他的音乐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义的,但他把自己的音乐看得高于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现的一种手段,从而为19世纪作曲家树立了重要的典范。一般认为CMvon韦伯是真正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开端 。 他以《魔弹射手》建立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随后有舒伯特、柏辽兹 、门德尔松、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纳等大量作曲家。他们分别在艺术歌曲、标题交响乐、钢琴小品、交响诗、歌剧等浪漫主义新体裁的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精神,不论在浪漫曲还是在器乐方面,往往从诗歌、童话和民间故事吸取灵感。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更加自由 ,它服从于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识地带有片断或即兴的性格 ,对远距离和声和调性关系的探索使和声语言大为扩展。把浪漫主义理想体现得淋漓尽致的是19世纪的大歌剧,强烈的民族主义,对英雄的崇敬,奇异的布景和服装,描述性音乐 ,以及交响和声乐配曲所显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构成浪漫主义音乐的因素。

意思是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浪漫主义者是就是指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具备乐观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奔放的激情、丰富的想象。

“浪漫主义”一词指一种文学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与现实主义相对,强调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雪莱及其经典语录

 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下面我带来的雪莱及其经典语录。

 雪莱文学特点

 雪莱写了很多极好的抒情诗,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他在《致英国人之歌》里严厉斥责英国统治阶级,把他们叫做雄峰,指出他们是剥削英国人民的寄生虫。诗人号召人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 :播种吧 ———但别让暴君搜刮 ;寻找财富吧 ———别让骗子起家;纺织吧 ———可别为懒人织棉衣;铸武器吧 ———保护你们自己。除《致英国人之歌》外,他的政治抒情诗还有《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西班牙人民发起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诗人鼓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

 雪莱崇尚大自然,歌颂自然美,善于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描写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的同时 ,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雪莱熟悉大自然,他把自然人格化、精灵化,在雪莱作品中 ,千年沉睡的山川、树林、鸟雀,突然间变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人,而在这些人格化的大自然中站起来的个性解放的“人”,就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人格化为了大自然的灵魂。在艺术上,雪莱完成了一个溶于伟大的自然的自我形象。雪莱说 “: 诗人是一只夜莺 ,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 ,以安慰自己的寂寞。”他写遍“风花雪月”,经常出现的形象是山风、流水、飞鸟 ……而月下小舟的形象更是常为读者所忆及。如在《致云雀》中 ,诗人写道 :你好啊 ! 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 ,以酣畅淋漓的乐音,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

 “波西、比希、雪莱,心的心”,这是雪莱生前为自己拟定的墓碑铭文。铭文也是雪莱诗歌的总体概括。他的诗是典型的心灵化了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 的艺术风格。

 雪莱的经典语录精选

 1) 所有时代的诗人都在为一首不断发展着的“伟大诗篇”作出贡献。

 2) 毁灭的只是生命,不是安宁。

 3) 任何法律都无权阻挠真理的实践。

 4) 由于软弱才能做的事情,倘若在做了之后还感到懊悔,那便是更加软弱。

 5) 陆地、海洋、天空,三者如兄弟。

 6) 信仰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的力量,就同其他各种感情一样,恰好同激动的程度成正比。

 7) 权力像蔓延的瘟疫,遇到谁谁就会染上它。

 8) 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9) 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

 10) 如果你十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

 雪莱的经典语录最新

 1)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

 2) 你若烦恼不断,请用希望来治疗;人类最大的幸福就是希望在抱。

 3)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4) 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

 5) 既定的命运虽暗淡,改变却只能加深他的灾难。

 6) 人们常以为犯小过无伤大雅,哪知更大的失败常是有小过导引而来的。

 7) 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

 8)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9) 爱情就像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

 10) 爱情不是时光的奴隶。

 11)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12) 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

 13) 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

 14)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15) 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16) 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

 17) 一首诗则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现了出来。

 18) 吻是灵魂与灵魂相遇在爱人的嘴唇上。嘴唇是一对爱人两个灵魂交会的地方。

 19) 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

 20) 人有一颗产生感情的心,一个能思维脑,一条能说话的舌。

 21) 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

 22)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23) 除了人的劳动,没有真正的财富。即使有金山银海,世界上不会多一粒谷;人类也不会增添一些安乐。

 24) 同王公于堂皇中显渺小,贤达则在谦虚中见伟大。

 25) 饥饿和爱情统治着世界。

 26)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

 27) 人生,这伟大的奇迹,我们叹为观止,只因你如此奇妙无比……

 28) 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29) 诗是至上的幸福,至善的精神,至佳而且至高的瞬间幸福的记录。

 30)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雪莱诗选读书笔记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

 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他和著名诗人拜伦被公认为是19世纪英国诗坛的两颗巨星。他们的名字,在英国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雪莱给诗的定义是:“生命的形象表达在永恒的真理中的是诗。”又说:“诗是最美最善的思想在最善最美的时刻。”“灵感之不可解者,诗人是解释者;未来之昭示于现时者,诗人是镜子,显出其巨大的形象;诗人的诗句,足以表示诗人自己并不理解的意思;诗人吹响进攻的军号,具有诗人自己所不体会的感召力;诗人的力量,不为他人所左右,而能左右他人。诗人是世界的立法者,虽然无立法者的称号。”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哈丽艾特·威斯特勃鲁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对她并不了解,但他认为他应该把她从专制家庭中拯救出来。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这场婚姻注定是一场悲剧。雪莱不只是一位诗人,他读书极多,知识渊博,喜爱哲学,这是哈丽艾特难以企及的。客观地说,少女时代的哈丽艾特天真烂漫,她也曾努力学习,试图跟上雪莱的步伐,可是后来她逐步同许多市民阶级的妇女一样,变得越来越世俗、浅薄,同雪莱的差距越来越大。哈丽艾特的姐姐伊丽莎是个狭隘的小市民,哈丽艾特对她又很信任,受到她很深的影响。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当时在经济上十分贫困的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莱较多创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学以及政治的短文。

 雪莱是法国大革命的儿子,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旗帜的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不但反映在雪莱的诗歌中,也表现在他的人格上,表现在他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上。雪莱所爱恋的对象,大都是那些孤立无助的弱者,在那些女性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雪莱向她们伸出援助之手。他的每一次恋爱,也是他自己最孤独、最苦闷、最需要同情和慰藉的时候。他的恋爱以真诚的同情为基础,也包含着寻求理解和同情的意义。他的恋爱和婚姻没有功利的目的,没有门第的观点,他本来是男爵爵位和国会议员席位的继承者,而他前后两位妻子都出生于平民,他把妇女的人格看作是同自己平等的。当然,他追求和实行的恋爱自由,事实上损害了处于社会弱势的妇女,给她们带来痛苦和灾难。他对恋爱自由的理解是幼稚的、不切实际的空想。雪莱追求不受束缚的自由,其中包含着他的幼稚和任性。

 雪莱的爱情经历是倍受后人争议的地方。实际上,雪莱从来就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对雪莱一直有截然相反的两种评价。雪莱在艺术上,同他在政治、宗教和社会问题上一样,观点非常激进。他蔑视世俗,写诗也是独树一帜,他把自己直觉的感受、情绪的变化、哲理的思考都融铸于诗中,当时的英国读者已经习惯了“湖畔派”平直的诗句,他们视雪莱为晦涩和艰深,所以评论界几乎是一致对他予以嘲笑和谩骂,读者则予以冷落。雪莱在世时,除了《麦布女王》因为攻击了现行制度,受到激进派的欢迎,其余的作品没有一部可以卖到10册以上的。不过雪莱以后,英国的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读者对雪莱已经比较容易接受了,批评界给了他很高的地位,保罗·约翰逊也承认雪莱是个“伟大的诗人”。

 有关雪莱的争论主要是针对他的人品。雪莱的一些亲密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一个很纯洁、很善良的人,比如拜伦说过,雪莱是“最无私而善良的人,比我知道的任何人都更能为别人牺牲自己的财富和感情。”雪莱夫人玛丽·雪莱在诗人去世以后,也一再撰文证明他人格的高尚。19世纪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马修·安诺德称雪莱是一个“美丽而不切实际的安琪儿,枉然在空中拍着他闪烁的银色的翅膀”,这一充满诗意的评论经常被人引用。这种看法被大多数喜爱雪莱诗歌的读者所接受,人们不能想像,《西风颂》、《云雀》、《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那些美丽的诗句,会出于一个邪恶者之手。正如保罗·约翰逊所说,关于雪莱,“直到最近,总的观点还是他的第二个妻子和未亡人玛丽·雪莱所作的不疲倦的宣传:这位诗人是一个极其纯洁、天真、不谙世事的人物,他没有过失和恶行,他献身于艺术和同胞,虽然他决不是一个政治家,毋宁说是个极其聪明和过分敏感的孩子。这一观点被他同时代人对他外貌的描述所强化了:他苗条、苍白、纤弱,直到二十好几岁还保持着青春的娇嫩。”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这部诗剧中,人们可以欣赏到它那无与伦比的音韵、色彩和故事情节,以及蕴藏于其中的诗人最高贵的思想。《西风颂》可以说是诗人“骄傲、轻捷而不驯的灵魂”的自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诗人凭借自己的诗才,借助自然的精灵让自己的生命与鼓荡的西风相呼相应,用气势恢宏的篇章唱出了生命的旋律和心灵的狂舞。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就《阿多尼》来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济慈早逝的英国文坛以及当时社会现状。但在这诗篇中,他好像也预言了自己的死亡。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令人惊奇的是雪莱的心脏在烈火中完好无损。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雪莱去世时才三十岁,留下《生命的胜利》没有写完,这是他所有诗篇中最富有独创性的一篇,其中他的现实主义思想表现得格外强烈。就我们所看到的,这一部分把生命描写得像人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是虚无飘渺的,但也几乎可以肯定雪莱是打算在下半部分说明人类一定能够到达光辉灿烂的顶峰。

 雪莱遇难时,他的妻子玛丽只有二十五岁。她撰写了他的传记,编辑出版了他的诗集,在他生前,这些诗篇已经问世的相当少,而这相当少的一部分在社会上得到的反响也几乎是普遍的憎恶或漠不关心。他还留下了许多很出色的散文,包括有名的《诗辩》在内,在这篇文章中,他分析了诗歌的创作方法,为诗人进行了辩护,认为他们是“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立法者”。

 雪莱的墓碑上镌刻着援引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三行诗句:“他的一切并没有消失,只是经历过海的变异,已变的丰富而神奇。”《不列颠大百科全书》这样评价雪莱:“在一个伟大的诗的时代,写出了最伟大的抒情诗剧、最伟大的悲剧、最伟大的爱情诗、最伟大的牧歌式挽诗,和一整批许多人认为就其形式、风格、意象和象征性而论,都是无与伦比的长诗和短诗。”

 雪莱浪漫主义理想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幸福的新世界。他设想自己是日夜飞翔的夭使、飘浮蓝空的云朵、翱翔太空的云雀,乃至深秋季节的西风,是新世界理想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而且豪迈地预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因此,恩格斯赞美雪菜是“天才的预言家”。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3906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