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留意,勤学善思,不断发展自我.什么古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事事留意,勤学善思,不断发展自我.什么古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1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大学应该是人类最后一块适合读书的地方,同学们要珍惜韶华,静心读书!大学四年可以很短,也可以很很长;大学四年可以很忙,也可以很堕落,很颓废。人生最重要最美好的是什么?我认为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光阴和青春!年轻时候肆意挥霍的光阴和青春终将会让未来买单,我们首先要负责的不是国家,不是父母,而是自己。

同学们首先要明德立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这样论述大学功能和责任,当然这里的大学和现在的大学含义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对于读书人的要求是相通的。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好事的前提是做好人,要做一个对家庭负责,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我们年轻人要立志高远,一个人只有有理想,有追求,有主张,有判断,才能有作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犹如给在黑夜前行的自己点了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路,相信自己以后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都能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树立理想的同时要学会坚守,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古人曾说,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不及泉,不如深掘一井,而及涌泉,将取之不竭。我们可以看看洪应明德《菜根谭》、陈继儒的《小窗幽记》、王永彬的《围炉夜话》,这三本书文字清雅,格调超拔,是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的旷世好书!同学们也可以去看看李叔同的诗词名句,他的文字意境深远,寓意深厚。同学们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内在的修心,重视道德的培养。同学们要用心去慢慢沉淀和培养一种为学和做人的高贵品味,不仅成长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也为他人、社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热血与青春。年轻人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要立志要么做像钱钟书、季羡林那样的治学严谨,学富五车的学者、大儒;要么做像钱学森、施一公那样的爱国科学家,用智慧,用科技的力量报效国家。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我认为陈寅恪概括的很好,那就是“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年轻大学生是无法在精神上获得独立的。同学们要学会“独立”,首先要能够独立生活,其次善于独立思考,最后是养成独立人格。大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好奇心、培养想象力、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独立生活是一种自主、自立的生活态度,能够独自面对和处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和选择。独立思考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是遇事不跟风、不盲从、不随波逐流。独立人格是一种不依附他人和权威,具有自我人性与追求的精神品格。只有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独立人格,才能帮助同学们激发好奇心、启迪想象力、建立批判性思维,才能促使你们真正走向成熟,也才意味着同学们可以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同学们要重视自己人文素质的培养,做一个精致的人,有品位的人。一个大学生最好应该是这样一个状态——具有文科思维的理科生。为什么这样讲?理科生培养自己的人文社科知识要比文科生学习理工科知识要简单的多,理科生可以比较简单的转入文科学习,而文科生的知识面决定他们很难转入理科的学习,因此这点上面理工科学生可能占了点优势。但是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社科知识的填补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全面素质的场所,而不是培养有知识没文化的技能型人才!

大学生该读些什么书呢?我认为历史书籍和哲学的书籍是首先推荐的!哈佛最优秀的毕业生很多都是学哲学和历史出身的,很不幸,在中国这两个专业一直是冷门!读史使人睿智,浩瀚的历史长河留给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人生经验,畅游历史的海洋,你将洗尽铅华,与众不同!作为大学生应该清晰的知道中国四千多年的历史脉络,重要事件及其影响。如果说古文的《二十四史》读起来有难度,也很费劲,可以考虑选择简本现代文的《二十四史》、《中国近现时代史》等书来阅读。读哲学的书也许很难进入思想家的世界,也不可能一次就能读懂,如果一次就能读懂一本哲学书,那么所有的人都成哲学家了,只要读一次就有一次的收获就可以了。哲学类的书籍可以考虑看看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文章,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特别是可以学习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我们一直是学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长大的总体上我觉得没什么不好,但是有一点我不是很认同,马哲和毛论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思想观点,对唯心论是持彻底否定的态度的,在没接触唯心论的书,我也是接受这样一个思想,当有一天我自己去彻底阅读了陆王的心学,我深深的折服了,真心不应该否定心学,因为人心的改变,主观对事物的认知我觉得比客观存在重要,人是万物的主要因素,是改变客观存在的能量源泉,唯物论弱化了这个认识,否定了这个观点,事实上是不对的,起码是不完全对!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尽信书不如不读书!如果有共同爱好的同学,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看看陆王的心学,看看我们古代的哲学家是多么的睿智!

文学著作也可以好好的阅读,这是培养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同学们可以看看“四声铿锵、掷地有声”的《诗经》、“铺才逦文,体物写志”的汉赋、“缘事而发”汉乐府诗;可以看看优美自然的魏晋古体诗、“恬淡疏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田园诗;可以看看时而浪漫,时而雄壮的唐诗、可以看看婉约与爱国并存的宋词;可以看看“劝谕、警醒、唤醒世人”的《三言二拍》、“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的《儒林外史》等白话小说,也可以看看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典名著;可以看看“中西融通,自然融洽”的《人间词话》,也可以看看林徽因的诗歌、张爱玲的小说;可以看看席慕容和海子的现代诗,也可以当代的纪实小说。也许我们不需要全部读懂里面的全部内容,也许我们看了这些文学作品不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你看多了,时间久了,有一天你一定会突然发现自己和周围的同学比不一样了,懂得多了,气质好了,也更加自信了。

同学们要热爱读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怀疑,学会提问,更要静下心来!读书,要静心的去读,不一定要很快,但是要像牛吃草那样,要学会咀嚼,学会反刍。同时要学会思考,也要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作者的观点。一本书你可以花一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去看完,当然这期间你也可以同时看几本书,以提高学习效率。人生来是没有一目十行的天才的,但是学习的速度和能力可以靠后天培养。对于不同的书籍我们也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有的书可以扫一扫,如文艺类、故事类、传记类等等;有的书要细细品,如哲学类、历史类等等;有的书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去读,如谋略类、政治类的书。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有本领恐慌意识,要多读好书,常与书为伴,如得一良友,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同学们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碎阅读时代,静下心来闻一闻书香,显得弥足珍贵!同学们在学会用网捕鱼的同时,更要学会织网,因为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成为创造知识的场所,要学会对知识的探索与创新。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我们社会不断进步。要看适合自己的书,在这个传播多元、信息泛滥的数字时代,给我们更多的渠道和机会对新知识的汲取,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造成许多歧路亡羊的悲剧。学习首先是进得去,然后才是出得来,读一本书应该是先由厚到薄,抓住知识的关键;后由薄到厚,还原知识的全部的一个过程。要养成学习思考和进一步探究的习惯,这样就能起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勤用脑,脑袋越用越灵活;要勤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过目不忘的天才毕竟是少数!要善于探索,也要善于总结。

同学们要学习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真理与真谛,不能学成书呆子!在实践中要学以致用,要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浙大历史上著名的校长竺可桢这样解释:“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明觉精察,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原来只是一个功夫”。故“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把知行打成一片,不容学者稍存苟且偷惰之心。”“尽信书不如不读书,而不读书一个人将一无是处!”要把知识和经验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印证知识,根据实践需要去积极地获取知识,水乳交融而达到化境。这里我要推荐我们毛主席的《实践论》,我觉得很值得我们一读。在实践论的最后,毛主席这样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其实毛主席这个知行观我认为也是源于王阳明的知行观,和知行合一是一脉相承的。王阳明也是很多军政界名人的偶像,日本的军神东乡平八郎有个私章一生随身携带,上刻有:“一生伏首拜阳明。”蒋介石也是王阳明的超级粉丝,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学问家中,蒋介石最敬佩王守仁(王阳明)和曾国藩二人。蒋介石甚至改名蒋中正,中正的名讳出处来自王阳明心学中的“大中至正 ”。蒋介石虽然最后败给了我们,但是他的修身律己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的,我觉得应该客观全面的看待蒋介石,我也认为我们当代的年轻人没多少人真正了解他。我觉得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伟大的实践,让我们用王阳明“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以共勉。

同学们一定要锻炼自己吃苦意识和受挫能力。做人一定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也要有“一百头牛拉不回来”的执着!我们现在很多的年轻大学生从小都是娇生惯养,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逃避,这对人生的成长进步是很不利的!我们要把每一次吃苦受挫作为人生中的一笔笔重要财富,要记住“年轻人不吃苦和老年人吃苦一样的不幸”!要学会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同时要在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我们要懂得反思,人生和社会很多问题答案不止一个,有的根本就没有答案,要学会对事物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判断。

人获得知识最重要的两个途径我认为是人生的阅历和经验的积累,这个和我们的工作岗位和人生经历有关,和个人对自我的总结有关,要做个有心人,事事留意、处处留心,勤学善思,古语“处处留心皆学问”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个途径便是通过读书和学习,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问自己的知识积累,年轻人更多的是用后者获得知识。因此我不赞成在大学投入过多的精力在社交和商业活动上,不要年纪轻轻就变得世故油滑,静下心来,专心汲取知识也许更有必要,因为人生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长度。同时不可在大学迷失自我,告诉同学们大学除了娱乐和爱情,还有读书和学习,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分!相信同学们付出多少就一定会收获多少,要珍惜每一寸光阴,祝愿同学们在反思中学会批判,相信我们每一个人的明天一定会无限的美好!

对不起我们只学了九上的课文没法整九下的这个是老师让我们整过的我找出来给你用我打了3个小时的呵呵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九年级上:

文学常识整理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沁园春,词牌名,毛泽东: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湖南湘潭人。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选自《郑愁予诗的自选Ⅰ》郑愁予:台湾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生于山东济南。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他的成名作是《错误》

3《星星变奏曲》选自《上海文学》。江河:原名于友泽,北京人。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4《外国诗两首》①《蝈蝈与蛐蛐》选自《世界流派诗选》。济慈:全名约翰·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创作的第一首诗《仿斯宾塞》,代表作《圣艾格尼丝之夜》《秋颂》《夜莺颂》和《致秋天》,他的诗被认为完美的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②《夜》选自《外国名诗三百首》。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代表作《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天上的鼓手》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

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

第二单元:

5《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第十四册。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第十一卷。雨果: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等。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

7《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译作《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等

8《致女儿的信》选自《爱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收在《苏霍姆林斯基选集》里。

综合性学习:《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写好演讲稿:首先要选好话题;其次,演讲稿应该做到观点明确,不能模棱两可;第三,要注意运用表达技巧。

第三单元:

9《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

10《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曹文轩: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代表作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

11《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莫泊桑: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羊脂球》、《项链》。

12《心声》选自《儿童时代》。黄蓓佳:江苏如皋人。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第四单元:

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罗迦·费·因格:代表作:《当头棒喝》、《在屁股上踢一脚》。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选自《散文选刊》。丁肇中:实验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5《短文两篇》①《谈读书》选自《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英国卷》。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著有《随笔》、《新工具》等。

②《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马南邨:邓拓的笔名,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

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

第五单元:

17《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施耐庵: 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汉族。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

18《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罗贯中: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现在浙江杭州)或庐陵(现在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19《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吴敬梓: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

20《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选自《史记·陈涉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陈涉、吴广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泽乡(想在安徽宿州西南)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现在陕西韩城南)人,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世家,《史记》传记中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

22《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册四》。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23《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24《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汉族,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战略家、外交家。蜀汉丞相。谥曰忠武侯。

25《词五首》①《望江南》选自《全唐五代词》。温庭筠: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又名温八叉。他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②《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词选》。范仲淹:字希文,吴县(今属江苏)人,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代表作有《范文正公文集》。

③《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东坡乐府笺》。苏轼: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追谥号“文正”。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豪放派词人。

④《武陵春》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汉族。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代表作有《稼轩长短句》。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金华)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

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选自《白居易集》。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唐代诗人、文学家,与李白、杜甫齐名,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

《月夜》选自《全唐诗》。刘方平:河南洛阳人,唐天宝年间诗人。

《商山早行》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温庭筠:晚唐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又名温八叉。他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卜算子·咏梅》选自《剑南诗稿》。陆游:南宋诗人。汉族。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破阵子》选自《珠玉词》。晏殊: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 进贤)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

《浣溪沙》选自《东坡乐府笺》。苏轼: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追谥号“文正”。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与其父苏洵,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豪放派词人。

《醉花阴》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婉约词宗。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词人和爱国者,汉族。 与苏轼齐名,并称苏辛,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代表作有《稼轩长短句》。

《山坡羊·;骊山怀古》选自《全元散曲》。张养浩:汉族,字希孟,山东济南人。号云庄。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封滨国公,谥文忠。

《朝天子·咏喇叭》选自《王西楼乐府》。王磐:明代散曲家。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

名著导读

《水浒》 反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的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水浒》的结构很有特点,作者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第四十回合以前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第七十回合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这使小说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在语言上,《水浒》用的是古白话,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塑造人物形象惟妙惟肖,绘声绘色,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力。

施耐庵:名子安,又名肇瑞,字彦端,号耐庵。汉族。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翻译家的同时还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通过书信汇编成册,就是《傅雷家书》。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心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谨慎,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徳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翻译作品达34部。字怒安,号怒庵。上海市南汇县(现南汇区)人。译作《高老头》《贝姨》《邦斯舅舅》《夏倍上校》等

《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出生与莎士比亚同时代。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他在一系列著述中批判乐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无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践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他还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他心目中的理想读者是世家贵族子弟,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乐作者的“人生哲学”。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批判是非。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

赵元任(1892113—1982224),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原籍江苏武进(今常州)。清朝著名诗人赵翼(瓯北)后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于天津。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

赵元任先后任教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中国清华大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美国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密西根大学,后长期(1947-1963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并在伯克利退休。赵元任先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46年)、加州大学(1962年)、俄亥俄州立大学(1970年)荣誉博士学位,加州大学“教授研究讲师”(Faculty Research Lecturer,1967年),中国北京大学荣誉教授(1981年)。

赵元任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赵元任在语言学方面的代表作有:《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国话的文法》《国语留声片课本》等。赵元任在音乐方面的代表作有:《教我如何不想她》《海韵》《厦门大学校歌》等。赵元任翻译的代表作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等。

基本介绍 中文名 :赵元任 外文名 :Yuen Ren Chao 别名 :字:宣仲,宜重 国籍 :美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天津 出生日期 :1892年11月3日 逝世日期 :1982年2月24日 职业 :教授 语言学家 毕业院校 :康奈尔大学 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 :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 中国现代音乐学先驱 代表作品 :《现代吴语的研究》《国语新诗韵》 性别 :男 籍贯 :江苏常州 母语 :吴语 外国语能力 :英/德/法/日/俄/希腊/拉丁语  方言能力 :会常州话等33种方言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著作,歌集,著名歌曲,译作,短文,人物贡献,人才培养,汉语研究,音乐创作,家属成员,人物轶事,语言天才,被认老乡,新式结婚,拒当校长,口技旅行,施氏食狮史,推广国语,方言调查,录制唱片,人物评价,人物纪念, 人物生平 1892年11月3日生于天津。父亲衡年中过举人,善吹笛。母亲冯莱荪善诗词及昆曲。 1900年,赵元任回到老家常州青果巷,在家塾二中读书。 1906年(十四岁),进常州溪山国小。 1907年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 1910年7月,清廷游美学务处在北京招考第二名被录取(这次招考共取正榜70名)。同年8月赴美,入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选修物理、音乐。 1914年获理学士学位。 1915年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并继续选修音乐。 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青年赵元任 1919年,赵元任在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 1920年在清华大学教授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课程。 1920年冬天,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赵元任为其担任翻译。 1921年6月1日,与杨步伟结婚。 1921年赵元任夫妇到了美国,赵元任在哈佛大学任哲学和中文讲师并研究语言学。 1925年赵元任回清华大学教授数学、物理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中国现代方言、中国乐谱乐调和西洋音乐欣赏等课程。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1928年作为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进行了大量的语言田野调查和民间音乐采风工作。 1938至1939年教学于夏威夷大学,在那里开设过中国音乐课程。 1938至1941年,教学于耶鲁大学。之后五年,又回哈佛任教并参加哈佛、燕京字典的编辑工作。其间加入了美国国籍。 1945年赵元任当选为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 1945年,赵元任被选为美国语言学会(LSA)会长。 1946年国民党 教育部长朱家骅拍电报请赵元任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赵元任回电:“干不了。谢谢!” 194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教授中国语文和语言学。 1948年,赵元任当选为中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AAS)院士。 1952年荣任阿加细(Aggasiz)基金会东方语和语文学教授。 1959年曾到台湾大学讲学。 1960年,当选为美国东方学会(AOS)会长。 1962年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退休,仍担任加州大学离职教授。 1973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刚起步,赵元任夫妇就偕外孙女昭波和女婿迈克回国探亲。5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还跟赵元任谈到文字改革和赵元任致力研究的《通字方案》。在座的还有郭沫若、刘西尧、吴有训、竺可桢、黎锦熙等诸友。 1981年,丧妻不久的赵元任应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之邀,偕长女赵如兰、女婿卞学磺、四女赵小中再次回国探亲,受到全国政协主席 的热情接见,并接受了北京大学授予的名誉教授称号。 1982年2月24日赵元任逝世于美国麻萨诸塞州坎布里奇。享年90岁。 主要作品 著作 《国语新诗韵》 《现代吴语的研究》 《广西瑶歌记音》 《粤语入门》(英文版) 《中国社会与语言各方面》(英文版) 《中国话的文法》 《中国话的读物》 《语言问题》 《通字方案》 《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选》 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 《中国方言中爆发音的种类》(1935) 《钟祥方言记》(1939) 《湖北方言调查报告》(1948) 《中山方言》(1948) 《台山语料》(1951) 《汉语常用植物词》(1953) 《汉语称呼用词》(1956) 歌集 《新诗歌集》(1928) 《儿童节歌曲集》 (1934) 《晓庄歌曲》(1936) 《民众教育歌曲集》(1939) 《行知歌曲集》 《赵元任歌曲集》(1981) 《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著名歌曲 《厦门大学校歌》 《云南大学校歌》 《东北大学校歌》 《教我如何不想她》 《海韵》等。 译作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 短文 《施氏食狮史》 人物贡献 人才培养 赵元任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对哲学也有一定造诣。然而他主要以著名的语言学家蜚声于世。他从1920年执教清华至197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退休,前后从事教育事业52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都是他的学生,“给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可谓桃李满天下。 汉语研究 区分字调语调 “字调” 这个名称是赵元任初创的,其所指与汉语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中所说的“ 声调 ” 基本相同。赵元任清楚地认识到字调、连读变调、句调不是一回事,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对字调、 语调的关系逐渐有了明确的阐述,提出了三个著名的比喻——“ 橡皮带 ”、 “ 代数和 ” 、“ 浪与小波浪 ” 。这些比喻给汉语语调研究指出了一条捷径。 重视对汉语连读变调与轻重音的研究 赵元任对现代汉语轻重音的研究是开创性的 。他提出汉语口语不是读书腔,也有重与轻,而且轻重音在汉语的语调中非常重要。赵元任在研究中几乎提到了汉语里的各类轻音,并有所区分,基本涵盖了我们今天常说的词重音、句重音、轻声、可轻声、语调轻音、结构轻音等现象。赵元任还注意到了汉语轻重音不同于西方语言的地方,并看到了重音的相对性。 提出汉语语调构造雏形 赵元任出了自己新的三分式结构:调冠—调头—调身,其中调身包含了调核和调尾两部分。赵元任指出汉语语调可以分段来处理,除引入语调构造观以外,赵先生还为汉语语调引入和新创了实用的标调符号 ,这些符号是赵元任考虑到汉语的特点及语调的普遍性而创制的。 对汉语语调进行形式——功能的划分 赵元任首先将语调分为“中性语调 ” 和“ 口气语调 ”,他还按照“ 体式 ” 把口气语调分成 40种,每一种体式对应着一种或几种“ 功用 ” 。前 27种“ 以音高跟时间的变化为主要的成素 ” ,后 13种“ 以强度跟嗓子的性质为主要的成素 ” 。另外,赵元任还将语速的快慢作为语调的一个构成要素(属于时间范畴)。 指出“ 未来 ” 语调研究的方向方法 在汉语语调研究方面 ,赵元任指出语助词还应当系统研究,语调研究的语料来源和分析依然存在问题,标调的符号有待改善,语调分类或可再细,应该加强语调共性研究。这些方面,在今天基本上仍然是语调研究中没有解决、 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值一提的是,赵元任非常重视语助词在语调中的作用。 音乐创作 赵元任的音乐创作,突破了“学堂乐歌”借用外国乐谱填词的模式,开始完全由中国人独立作曲作词,使中国近现代音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他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当之无愧的先驱者之一,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优秀的作曲家。 赵元任的音乐创作活动虽然开始于“五四”运动以前,但主要集中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的音乐创作主要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五四”运动以后的20世纪20年代,代表作有歌曲《劳动歌》、《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也是微云》和合唱曲《海韵》等。这些歌曲和他此前创作的部分作品,共14首歌曲,收集在由商务印书馆于1928年出版的《新诗歌集》中。20世纪30年代是赵元任的第二个创作时期,代表作有《江上撑船歌》、《西洋镜歌》等。他还为陶行知等人的许多儿童诗谱写了歌曲,如《手脑相长歌》、《儿童工歌》等,收集在《儿童节歌曲集》(1934)和《晓庄歌曲集》(1936)等作品集中。 赵元任在艺术上勇于创新。他创作的歌曲,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旋律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从内容上看,他的作品多以“五四”以来的新诗为题材,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民族风格。从形式上看,他的作品既有效地运用了西方音乐创作技法,又创造性地吸收了我国传统音乐的宝贵经验。他的声乐作品艺术水平较高,对我国近现代音乐创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许多作品流传至今,成为音乐院校教学和音乐会上经常表演的曲目。 赵元任于1926年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已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宝库中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也是专业音乐学府的优秀声乐教材。它的歌词是刘半农于1920年旅居英国时写的一首新诗——《教我如何不想她》。诗人自己说,它表达的是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可1926年赵元任为这首诗谱曲时,把诗中的“她”改成“他”,扩大了“想”的空间,更为含蓄深邃。正如后来赵元任自己所说:“歌词中的他,可以是男的他,女的她,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首歌的旋律优美深情,一方面运用我国戏曲的唱腔,富有“中国的韵味”,另一方面又融进了西洋风格的曲式构思和转调等多声技法,表现了思念和向往层层交织的深挚情意。 赵元任的另一首名作《海韵》(徐志摩词),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有影响的多段联缀的合唱作品,创作于1927年。作品用合唱、领唱和钢琴的回旋变奏,生动地描绘了一位美丽勇敢、渴望自由的少女,不畏狂风巨浪的威胁,最终被汹涌的海浪吞没的悲剧故事。作品表现了“五四”时期中国青年反封建、追求个性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一曲终了,使人往往依旧沉浸在强烈的共鸣和审美的遐思之中,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中国合唱音乐的传世之作。 赵元任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将中国民歌予以多声改编配置的作曲家。1935年,他为**《都市风光》写的片头曲《西洋镜歌》,就吸取了民间说唱的音调,揭露和批判了当时都市生活的黑暗。1942年,他在美国创作的《老天爷》,歌词则采用了我国明末的民谣,并具有民间说唱叙事的风格。《老天爷》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传至国内,在反蒋爱国学生的示威游行中唱出来,引起强烈反响。从此,这首歌曲便唱遍全国。 多年的语言研究工作,对赵元任的音乐创作具有明显的影响。他特别注意根据中国语言的声调和音韵特点来处理歌词与曲调的关系,使歌词的声韵与曲调吻合,使歌曲既富有韵味,又有口语化的倾诉感。在创作中,他还注重音乐语言的地方风格。例如,《听雨》将常州话吟诵古诗的音调加以扩展,《卖布谣》是在无锡方言音调基础上创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西皮过门的音调。在歌曲伴奏方面,赵元任十分重视钢琴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例如,在《也是微云》、《上山》、《海韵》等作品中,就运用丰富生动的钢琴织体音型,加强了声乐歌唱的艺术形象和感情的变化。 家属成员 父亲:赵衡年 赵元任 母亲:冯莱荪 夫人:杨步伟 长女:赵如兰 (哈佛大学第一位华裔女教授) 长婿:卞学鐄 (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二女:赵新那 (著名化学家) 二婿:黄培云( 中国粉末冶金学科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 ) 三女:赵来思 (康奈尔大学教授) 三婿:波冈维作 (Isaac Namioka,华盛顿大学数学教授) 四女:赵小中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人物轶事 语言天才 清末,赵元任的祖父在北方做官。年幼的赵元任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期间,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5岁时回到家乡常州,家里为他请了一位当地的家庭老师,他又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后来,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学会了福州话。 当他15岁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时,全校270名学生中,只有3名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向这3位南京同学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有一次,他同客人同桌就餐,这些客人恰好来自四面八方,赵元任居然能用8种方言与同桌人交谈。 1920年当时适逢美国教育家杜威和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清华大学派他给罗素当翻译。他在陪同罗素去湖南长沙途中又学会了讲湖南话。由于他口齿清晰,知识渊博,又能用方言翻译,因而使当时罗素的讲学比杜威获得更好的效果。从此,赵元任的语言天才得到了公认,他自己也决定将语言学作为终身的主要职业。 被认老乡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赵元任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人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新式结婚 1920年9月18日晚,估计北京城门已关,赵元任不能回清华园,在亲戚家借住,并打算和舅父谈解除婚约事。在表哥家中,赵元任认识了森仁产科医院的女医生杨步伟。 赵元任与妻子 赵元任和杨步伟初次见面,谈论的什么话题,不清楚,但两人互有好感,这是肯定的。次日,女医生杨步伟回请赵元任的表哥,他也同时被邀请。他们一起,先到中央公园游玩,一起共进晚餐。赵在当天的日记上说:"杨大夫是百分之百的开通。"杨步伟也有个家庭安排的未婚夫,那个婚约被她解除了。看得出,赵元任对杨步伟医生冲破旧礼教,解除家庭包办婚约,非常同情和赞赏。 此后,赵元任几乎每两天去森仁医院一次。到了9月25日,他向杨步伟告别说:"我恐怕太忙(他当时正在受以梁启超等名家为首的'讲学社'所邀请给来中国讲学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当翻译),如果我不能再来,希望不要介意。"可是当晚他又去了。 这时,赵元任对杨步伟已经有爱情的感觉了。于是,加紧解除包办的婚姻,直到1921年5月下旬,女方陈家才同意解除"婚约",但需赵元任提供陈女士"学费"2000元(比青春损失费好听)。赵元任在日记中写道:"我和这个女孩订婚十多年,最后我终于得到自由。" 1921年5月25日,赵元任和杨步伟开始结婚准备工作,草拟并印制结婚通知书;自拟并手书结婚证书,贴四毛钱印花;到中央公园 多张合影,挑选在格言亭一张作为结婚照;租了北京东城小雅宝胡同四十九号作为结婚用的房子,一楼一底,房间极舒适,还有屋顶花园。5月31日,赵元任和杨步伟适当布置房子后,当晚请了胡适和女医生朱征在客厅共进晚餐。饭后拿出结婚证书请两位朋友作为结婚证人签名。为了合法化,贴了四角钱印花税。 赵元任回忆说:在我们寄给亲友的通知书上,我们说,接到这项讯息的时候,我们已在1921年6月1日下午三点钟东经百二十度平均太阳标准时结了婚。除了两个例外,贺礼绝对不收,例外一是书信、诗文,或音乐曲谱等,例外二是捐给中国科学社。 第二天,北京《晨报》以特号大字标题《新人物的新式结婚》。婚后,杨步伟舍弃了自己担任的医院院长和妇科主任职务,当起了相夫教子的贤妻。二人和睦相处,一对恩爱伴侣相携走过60多年。 拒当校长 赵元任回国后,在清华大学教授多门课程。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然而,这样一位大师却终生在逃避“当官”。 1945年,抗战胜利,身在美国的赵元任一家,从广播中听到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的讯息,欣喜若狂。他们开始做回国的准备。次年8月,赵元任二女儿新那和女婿培云启程回国。临别前,赵元任夫妇嘱咐女儿:“我们明年就回来,等我们”。 当时中央大学迁回南京,想聘请赵元任先生回国任教,赵先生马上答应了,还辞掉了哈佛的教职,但是,1946年夏,时任教育部长的朱家骅发电报催赵元任从美国回国,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这个请求把赵元任吓著了,赵元任回电:“干不了。谢谢!”他一再推辞无效,就不敢回国了。 后来在赵夫人的提议下,他决定再在美国呆一年,等到中央大学校长确定之后再回去。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逃官事件。一时不回国,他便接受了加州大学的聘请暂时去加州。在回国途中“路过”加州,怎料到竟路过了30余年,成了他一生居住最长的地方。 口技旅行 赵元任曾表演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研究者称,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因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施氏食狮史 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如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推广国语 20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书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国语)。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赵无奈。谁知临出门,这位老兄却奉送他一句:“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 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 “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夫人指著先生笑曰:“他就是赵元任。” 店员愤愤:“别开玩笑了!他的国语讲得这么差,怎么可能是赵元任?” 方言调查 赵老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在二三十年代期间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 赵元任对方言的研究非他人所能及,他会33种方言。他的治学严谨和刻苦,令人叹为观止。 1927年春天,赵老在清华大学研究所担任指导老师时,曾到苏南、浙江专门调查吴语。经常是一天跑两、三个地方,边调查边记录,找不到旅馆就住在农民家里。一次,他和助手夜间由无锡赶火车去苏州,只买到硬板椅的四等车票。由于身体太疲乏,上车后躺在长板座上就呼呼地睡着了。等醒来时,满车漆黑,往外一看,才知道前面几节车厢已开走,把这节四等车厢甩下了。助手问他怎么办他说:“现在反正也找不到旅馆,就在车上睡到天亮吧!”助手见他身体虚弱,劝他每天少搞点调查,他诙谐地说:“搞调查就是要辛苦些,抓紧些,否则咱们不能早点回家呀!将来不是要更费时间,也更辛苦吗” 在那次调查吴语的行动中,他不辞劳苦,经镇江、丹阳、无锡,每站下车,再乘小火轮到宜兴、溧阳,又转回到无锡等地,冒着严寒,辗转往复,深入民众,多访广纳,记录了大量的当地方言。3个月后,回到北京,他把调查的材料写成一本《现代吴语研究》。在出版此书时,语音符号采用国际音标,印刷厂没有字模,他和助手就自己用手写,画成表格影印,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这本书出版后,为研究吴语和方言作出极为珍贵的贡献,赵元任也成为中国方言调查的鼻祖。 录制唱片 1936年,赵元任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唱片,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 1981年当他最后访问北京期间,多次被邀请唱这首歌。一次在音乐学院唱完这首歌后,人们向他提问:这是不是一首爱情歌曲其中的“他”究竟是谁赵老回答说:“‘他’字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也可以是指男女之外的其它事物。这个词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他说这首歌词是当年刘半农先生在英国伦敦写的,“蕴含着他思念祖国和怀旧之情。” 赵老当时还向大家讲了一段有关这首歌曲的趣闻。他说,当时这首歌在社会上很流行,有个年轻朋友很想一睹歌词作者的风采,问刘半农到底是个啥模样一天刚好刘到赵家小坐喝茶,而这位青年亦在座。赵元任夫妇即向年轻人介绍说:“这位就是《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作者。”年轻人大出意外,脱口而出说:“原来他是个老头啊!”大家大笑不止,刘半农回家后,曾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赵元任从20年代到30年初所作歌曲的歌词,大部分系刘半农所作。当1933年刘半农因病逝世时,赵老曾深情地写一挽联:“十载奏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 人物评价 “中国语言学之父”。 “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 ( 萧友梅 ) “他的学问的基础是数学、物理学和数理逻辑,可是他于语言学的贡献特别大。近三十年来,科学的中国语言研究可以说由他才奠定了基石,因此年轻一辈都管他叫‘中国语言学之父’(father or Chinese philology)。” (罗常培) “赵元任可以称为中国第一代语言学家,我学语言学是跟他学的,我后来到法国去,也是受他的影响。” (王力) “赵先生永远不会错”。 (美国语言学界) “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 ( 陈原 ) 一是他以现代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给中国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二是他给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吕叔湘) “像这样一位从事理科、文科研究博学多能的学者,对音乐来说,顶多是个业余的了,但是他的贡献却远远超过许多时尚的作曲家和理论家。他对音乐爱好虽然是业余的,但下了工夫。一切基础音乐知识都掌握了,还经常在钢琴上分析一切他能弹的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甚至近代作品。他的这些活动是研究、分析、学习,也是他的娱乐鉴赏。他的创作是兴之所至写出来的。他是语言学家,他的创作在词曲结合上有独特的见解与成就,值得后代人认真学习。” (贺绿汀) 赵元任的歌曲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曲调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他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讲究歌词字音语调与旋律音调相一致,使曲调既富于韵味,又十分口语化,具有独特的风格。此外,他在创作中还注意吸收民间音乐语言,如《听雨》是将常州地方吟诵古诗的音调加以扩展,《卖布谣》是在无锡方言音调基础上创作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曲调;《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西洋镜歌》采用了民间拉洋片小调作素材;《老天爷》则具有北方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他在创作中对和声的民族化,作了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常采用平行四、五度进行,大调主三 上附加六度音程,以及小七 与调式和声的手法等。他也十分注意钢琴伴奏在歌曲整体 同塑造形象和刻画意境的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物纪念 基金会 为纪念赵元任,加州大学设立了赵元任基金会。 赵元任塑像 纪念会 1982年4月4日,加州大学隆重举行了赵元任逝世纪念会。 雕像 为纪念赵元任,江苏省常州工学院内建有赵元任的大型半身塑像。 作品集 1987年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贺绿汀提议并推动下,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五线谱版的《赵元任音乐作品全集》(由其长女、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赵如兰编辑),收有歌曲八十三首、编配合唱歌曲二十四首、编配民歌十九首、器乐小品六首,总计一百三十二首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020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