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离骚》是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

为什么说《离骚》是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第1张

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离骚》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离骚》作为长篇巨制,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描述了诗人和当朝统治者的矛盾,即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二是描述了诗人心灵的痛苦和纠结,即进取和退隐的矛盾。

全诗的主题思想,即通过诗人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描写,强烈地抒发了他遭谗被害的苦闷和矛盾的心情,表达了他为国献身的精神,以及与国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现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坚持正义和理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同时深刻地揭露了以楚君为首的楚国贵族集团腐朽黑暗的本质,抨击他们颠倒是非、结党营私、谗害贤能、邪恶误国的罪行。

屈原在《离骚》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伟大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

《离骚》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

即指怀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对屈原态度上的几次反覆,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草、禽鸟寄托情意。

而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由于诗人无比的忧愤和难以压抑的激情,全诗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荡荡,不见端绪,但无论是诗情意境的设想,还是外部结构,都体现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匠心。

-离骚

淮南子》的思想内容,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对于儒家思想主要阐述了儒家的性善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道家思想主要阐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道家的修身养性思想。文学成就的表现,《淮南子》中有大量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这些都是富有想象的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文学理论非常丰富,对许多文学问题有着深刻的见解,其文学理论有着很强的文学色彩,包括文与质的关系、文学创作论以及文学的情感论等。作品在语言艺术上非常讲究,注重遣词造句,对偶、骈俪化倾向非常突出,并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艰深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淮南子》又被称为《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创作的一部作品,大约成书于景武之交的年代,作者对秦汉年代的治乱经验进行了叙述,为国家的治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这部书思想深刻,理论丰富,它涉及历史、政治、天文、地理、医学等多个方面,对各个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是流传至今的一部绝代奇书。

共工怒触不周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注释

  ①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②触:碰、撞。

  ③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淮南子》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④昔者:从前

  ⑤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⑥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⑦焉:文中译为“这,这里”

  ⑧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⑨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⑩地维绝:系大地的绳索断了。

阅读理解

  (1)“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2)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请你作一点推测。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争为帝”,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愤怒与不甘心,而且,似乎还夹杂着与对方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也体现了共工庞大的气势。

  (4)尾声: 

  借助神话解释了人类的远古时代对大自然的困惑,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手法赋予浪漫主义色彩。

小结

  (1)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夸父和共工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夸父敢于与太阳赛跑,共工敢于与颛顼争帝。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的英雄。

  (2)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035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4
下一篇2023-08-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