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和谐的灵感大协奏曲。
JS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
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六首无伴奏大提琴协奏曲、歌德登堡变奏曲
B小调弥撒、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
亨德尔:皇家焰火、水上音乐、十二首大协奏曲、弥撒亚
海顿:六首巴黎交响曲、十二首伦敦交响曲、太阳四重奏、“五度”“帝王”“云雀”四重奏、小号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1&2)
莫扎特:交响曲:31巴黎,35哈夫纳,36林茨,38布拉格,39,40,41朱庇特
协奏曲:五首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9,12,13,14,15,16,17,18,19,20,21,23,24,25,26加冕,27,
单簧管协奏曲、两首长笛协奏曲,四首圆号协奏曲,竖琴与长笛协奏曲,大管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
室内乐:“海顿”四重奏,竖笛五重奏,两首弦乐五重奏
歌剧:后宫诱逃、费加罗婚礼、唐璜、女人心、魔笛
贝多芬:交响曲:3英雄、5命运、6田园、7、9合唱
钢琴协奏曲:4,5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
奏鸣曲:钢琴:月光、悲怆、暴风雨、黎明、热情
小提琴:春天、克鲁采
钢琴三重奏:鬼魂、大公
歌剧:费岱里奥,戏剧配乐:埃格蒙特
庄严弥撒
舒伯特:交响曲:8未完成,9伟大
艺术歌曲、室内乐等
肖邦:第一、二钢琴协奏曲,19首夜曲、17首波罗内茨、B小调钢琴奏鸣曲、17首圆舞曲、第1、2叙事曲等
门德尔松:交响曲:3苏格兰、4意大利
协奏曲:钢琴:1、2,小提琴:E小调协奏曲
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序曲:芬格尔洞窟
48首无词歌
舒曼:交响曲:1春天、3莱茵、4, A小调钢琴协奏曲
童年情景组曲、艺术歌曲等
伯辽茨:幻想交响曲、安魂曲、罗密噢与朱丽叶、浮士德的沉沦
李斯特:19首匈牙利狂想曲,第1、2钢琴协奏曲,13首交响诗
勃拉姆斯:4首交响曲,匈牙利舞曲21首,小提琴协奏曲,两首钢琴协奏曲,德意志安魂曲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新大陆”、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斯拉夫舞曲16首,黑人四重奏
德彪西:大海交响组曲,牧神的午后前奏曲,印象集
拉威尔:波罗来舞曲,鹅妈妈组曲
管弦乐作品: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艾格蒙特序曲贝多芬·第五、六交响曲贝多芬·第五、七交响曲、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
管弦乐是随着16,17世纪声乐与器乐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到了18世后,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19世纪到20世纪管弦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一大批优秀作曲家与优秀作品相继出现。
系指除协奏曲、交响乐之外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管弦乐队通常由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等不同乐器组合而成。有时因创作意图和演出条件的不同,可对乐队编制适当调整,或加用钢琴、竖琴、钢片琴等。我国的管弦乐队为增强作品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而加入一些民族乐器,亦属常见。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
创作尤为繁荣,扩大了题材范围,加强与文学的结合,兴起了由柏辽兹倡导的标题音乐创作;罗西尼、威尔第、比才等作曲家,尤其是瓦格纳,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的表现力,充实了乐队编制,丰富了配器手法,突出了音乐色彩,发展了和声语言。
在体裁上也更为多样,出现了李斯特的标题交响诗,比才、格里格的乐队组曲,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以及诸如狂想曲、音乐会序曲等大量管弦乐作品。即使象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音乐家的管弦乐作品,在和声、对位、配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少作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
各国民族乐派也大显身手,德沃夏克、斯美塔那、西贝柳斯、柴科夫斯基、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创作技巧亦属先进之列。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及音乐
勃拉姆斯
约翰奈斯·勃拉姆斯,德国作曲家。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最后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被视为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复古”者。他是创作与演奏并重的作曲家。但他没有进过音乐学校,靠他自己的勤奋好学、他的卓越才能和对自己所献身的事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觉悟。他的成熟的作品证明了他掌握着登峰造极的艺术技巧和才华。他的作品兼有古典手法和浪漫精神,极少采用标题,交响作品中模仿贝多芬的气势宏大,然而笔法工细,情绪变化多端,时有牧歌气息的流露,仍带有自己特点。
勃拉姆斯的音乐既反映出他德国北部故乡的朴实无华,又反映出维也纳的妩媚动人。在他的最大型作品《德意志安魂曲》中表现出了这两个方面。他出自对人类善良的信念和对德国人民的爱,紧紧依靠德国古典音乐大师——自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到舒伯特和舒曼的传统,创作出足以同十九世纪末德国音乐中开始出现的一些颓废现象相对抗的包罗万象的作品来。这正是他创作的主要历史功绩所在。在德国音乐中,人们常把勃拉姆斯同巴赫、贝多芬姓名的第一个字母总称为“三B”原因概在于此。 勃拉姆斯继承贝多芬交响乐的传统,以深刻的人道主义和热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出发,着力表现时代精神风貌和斗争生活,作品成为贝多芬之后西欧交响音乐的杰出典范。难怪人们把他的《第一交响曲》誉为“贝多芬第十交响曲”。勃拉姆斯自己也曾记叙说:“在我背后不断地听到巨人(指贝多芬)的脚步声。”勃拉姆斯写作交响曲并不追求色彩和光辉的表现,但他的乐队表现却格外精致而富有表情。在继承古典乐派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的同时,勃拉姆斯又赋予作品浪漫主义的色彩和气质。作品结构严谨,情思蕴藉,规模庞大。他还将德国古典作曲家严密的复调技术和动机发展手法运用到交响曲的创作中。重要作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匈牙利舞曲》第五、第六,管弦乐《学院典礼序曲》及乐作品《摇篮曲》等优秀曲目。
代表作: C小调第一号交响曲;
其他管弦乐作品:降B大调第二号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声乐作品:
《德意志安魂曲》
《德意志安魂曲》:与前人的安魂曲作品相比。无论在内容或在音乐上,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都开创一个全新的意境,更富于人性。这一作品是勃拉姆斯最伟大的声乐作品,标志着他的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顶峰,也使他在整个欧洲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德意志安魂曲》把合唱、独唱与管弦乐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亨德尔的复调音乐传统。
乔治·比才——法国的自然主义者:法国作曲家
代表作:管弦乐作品:阿莱城姑娘,组曲第一号,组曲第二号
歌剧: 《卡门》
《卡门》 :歌剧的序曲为A大调,四二拍子,回旋曲式。整部序曲建立在具有尖锐对比的形象之上,以华丽、紧凑、引人入胜的音乐来表现这部歌剧的主要内容。序曲中集中了歌剧内最主要的一些旋律,而且使用明暗对比的效果将歌剧的内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片段1、片段2),主题选自歌剧最后一幕中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 本剧的序曲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奏的曲目。
第一幕中换班的士兵到来时,一群孩子在前面模仿着士兵的步伐开路。孩子们在轻快的2/4拍子,d小调上,唱着笛鼓进行曲《我们和士兵在一起》(片段3)。在这一幕塑造了吉卜赛姑娘卡门热情、奔放、富于魅力的形象。主人公卡门的著名咏叹调《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是十分深入人心的旋律,行板、d小调转F大调、2/4拍子,充分表现出卡门豪爽、奔放而富有神秘魅力的形象(片段4和片段5)。 卡门被逮捕后,龙骑兵中尉苏尼哈亲自审问她,可她却漫不经心地哼起了一支小调(片段6),此曲形象地表现出卡门放荡不羁的性格。还是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又唱出另一个著名的咏叹调,为快板、3/8 拍子,是一首西班牙舞蹈节奏的迷人曲子,旋律热情而又有几分野气 (片段7), 进一步刻画了卡门性格中的直率和泼辣。
第一幕与第二幕之间的间奏曲也十分有名, 选自第二幕中 唐·豪塞的咏叹调《阿尔卡拉龙骑兵》,大管以中庸的快板奏出洒脱而富活力的主旋律(片段8)。
第二幕中还有一段吉普赛风格的音乐, 表现的是两个吉普赛女郎在酒店跳舞时纵情欢乐的场面(片段9),跳跃性的节奏和隐约的人声烘托出酒店里喧闹的气氛。
第二幕与第三幕之间的间奏曲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片段10)。
第三幕中著名的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片段11)。
第四幕的结尾,正象柴科夫斯基所说的那样: “当我看这最后一场时,总是不能止住泪水,一方面是观众看见斗牛士时的狂呼,另一方面却是两个主人公最终死亡的可怕悲剧结尾,这两个人不幸的命运使他们历尽辛酸之后还是走向了不可避免的结局。” 剧中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风格舞曲“阿拉贡”, 也是音乐会上经常单独演出的曲目(片段12)。
威尔第——意大利歌剧的辉煌(歌剧之王) 居塞比·威尔第是意大利杰出的歌剧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27部歌剧,其中一些已被列入世界著名歌剧之列,在世界各国上演。他被誉为歌剧之王。
代表作:歌剧:阿伊达(Aida),弄臣(Rigoletto) 《茶花女》(La Traviata)
游吟诗人(Il travatore) 法斯塔夫
其他声乐作品:安魂弥撒(Requiem Mass)
《茶花女》 :
《茶花女》是威尔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其余两部是《弄臣》及《游唱诗人》),它所获意大利人的欢迎也是不亚于《游唱诗人》。
这是根据1852年法国的作家小仲马而写成。这部歌剧充满着优美的咏叹调,其出现密度之高,使得和比才的《卡门》一样,成为美歌集一般,即使不太明白剧情,但绝对不会感到有「冷场」,所以,它也是很好的欣赏入门的歌剧.
威尔第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难怪《茶花女》的原作者小仲马要说:"五十年后, 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 《茶花女》的意大利名称为Traviata,原意为"一个堕落的女人"(或"失足者"),一般均译作"茶花女"。歌剧描写了十九世纪上半叶巴黎社交场上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薇奥列塔。她名噪一时,才华出众,过着骄奢*逸的妓女生活,却并没有追求名利的世俗作风,是一个受迫害的妇女形象。虽然她赢得了阿尔弗雷德·阿芒的爱情,但她为了挽回一个所谓"体面家庭"的"荣誉",决然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使自己成为上流社会的牺牲品。
剧情:薇奥莱塔原是周旋于巴黎上流社会的名妓,为青年阿尔弗莱德真挚的爱情所感,毅然抛弃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到巴黎近郊与阿尔弗莱德共同酿造爱情的蜜。但是,阿尔弗莱德的父亲乔治欧激烈反对,强要她承诺与他的儿子断绝来往。为了顾全阿尔弗莱德的家庭和幸福,她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忍受着内心的极大痛苦,重返风月场。阿尔弗莱德误以为她变了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羞辱了她。薇奥莱塔信守对乔治欧的诺言,未向自己的情人道破真情,但患有肺病的身体承受不了这一致命打击,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乔治欧良心发现,把全部真情对儿子言明。但当阿尔弗莱德回到薇奥莱塔身边,她已经奄奄一息了,疾病和不公正的社会夺去了她的爱情和生命。 音乐以细微的心理描写、诚挚优美的歌调和感人肺腑的悲剧力量,集中体现了中期威尔第歌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序曲采用第二幕中的爱情主题和下行的悲怆动机,对全剧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第一幕的《饮酒歌》,是以单二部曲式为基础的分节歌,轻快的舞曲节奏,明朗的大调色彩,以及贯穿全曲的大六度跳进的动机,表现阿尔弗莱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薇奥莱塔的咏叹调,则表现女主人公复杂微妙的心理矛盾。前半部分表现她初次感受到爱情时内心的波动,音调诚挚、直率;后半部分表现她对爱情的大胆追述和渴望,大跳的音调反映了她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终场的二重唱,是一个感人的音乐场面,第一段中近乎口语式的急切语调,是这一对久经磨难的情人终又重逢时狂喜而激动心情的描写;第二段的分节歌洋溢着浪漫曲的抒情气质,抒发他们对爱情和幸福的向往。但后来,与阿尔弗莱德热情奔放的旋律交织一起的微奥莱塔声部中,出现了半音滑行的痛苦呻吟的音调,并逐渐发展扩大,最后占据了主导地位。威尔第应用这种对比手法,刻划了垂死的薇奥莱塔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揭示了歌剧深刻的悲剧主题,具有震撼人心的戏剧力量。
《奥赛罗》:
达到威尔第一生创作的高峰,成为真正的音乐喜剧。《奥赛罗》是继《阿依达》所作的结构突破, 而且充分发挥管弦乐队在歌剧中的作用,没有通常的曲线直接开始于风暴场景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
普契尼(1858~1924): 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推荐曲目:1歌剧《波西米亚人 》。2歌剧《托斯卡 》。3歌剧《蝴蝶夫人 》。4歌剧《曼侬蕾丝考》。5歌剧《西方少女》。6歌剧《杜兰朵 》。7歌剧《强尼史基基》。
小约翰·史特劳斯(1825~1899): 奥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南国玫块》、《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醇酒、女人与歌》、《艺术家的生涯》、《皇帝》、《一千零一夜》。2波卡舞曲:《拨奏》、《雷鸣与闪电》、《闲聊》、《狩猎》、《爆炸》。3《蝙蝠》序曲、《喜普赛男爵》序曲、《威尼斯之夜》序曲。4轻歌剧《蝙蝠》。
通常我们讲到斯特劳斯都是说斯特劳斯家族,其成员有,老约翰-斯特劳斯,代表作《拉德斯基进行曲》,小约翰-斯特劳斯,爱德华-斯特劳斯和约瑟夫-斯特劳斯。
德彪西(1862~1918): 法国作曲家。
推荐曲目:1钢琴作品:《贝加马斯克》组曲(包括著名的《月光 》)、《版画》(三曲)、《映象》(二卷,各三曲)、《儿童天地》(六曲,包含著名的《黑娃娃的步态舞》)、《前奏曲》(二卷,共二十四曲)、《梦》、《二首华丽曲》、《欢乐岛》、《为钢琴》。2管弦乐曲:《海》、《牧神的午后前奏曲》、《三首夜曲》、《神圣舞曲与世俗舞曲》、(竖琴与管弦乐)。3室内乐;《G小调弦乐四重奏》、《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长笛、中提琴与竖琴奏鸣曲》。
瓦格纳 威尔第和比才的比较
把他们三个并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在歌剧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其次他们各自代表着一种派别。
在音乐界,风格并不是大一统的,浪漫主义中还分早期浪漫主义,民族浪漫主义,民族浪漫主义中还分意大利浪漫主义,法兰西浪漫主义。。。。。而这三只,正好代表着德国歌剧,意大利歌剧和法兰西歌剧三种风格。
瓦格纳在作品创作中非常重视器乐伴奏的效果,这正是德意志民族特色 威尔第则突出人声演唱的地位,具有意大利民族特色 比才强调语言节奏的作用,体现了法兰西民族特色 当然,要弄清这三种风格光是几句话是无法理顺的,大家可以节选三只代表歌剧中的经典片段(瓦格纳《罗恩格林》第三幕前奏曲,威尔第《茶花女》饮酒歌,比才《卡门》爱情
瓦格纳试图通过重视管弦乐团的发展将和声的活动充分变现出来进而把她转化成多种多样的戏剧效果(长喘一口气,缩句,就是说用管弦乐团的演奏表现和声活动从而体现戏剧效果)。威尔第则直接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所以他的作品通常都是热情洋溢(虽然他基本上都是写悲剧)。而比才则是将演奏和歌唱融合,用一种明快的节奏来体现戏剧效果(话说LZ在听《爱情是一只自由鸟》的时候总是有种翩翩起舞的冲动,掩面。。。)
总结成一句话,威尔第的写实风格,瓦格纳的交响戏剧,比才的抒情色彩并不是三者独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瓦格纳与勃拉姆斯
倘若把具有强烈表情效果的浪漫主义音乐分成相互对立的两派,那么一派是强调表情的广度,该派代表人物有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我们称之为瓦格纳派。 另一派则强调的是表情的深度,代表人物有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大师(舒曼,门德尔松。。。)以及勃拉姆斯,我们称之为勃拉姆斯派。
对于表情的广度和表情的深度,我们可以简单的用亨德尔和巴赫的区别来帮助理解。 事实上,上面所讲到的各音乐家之间的风格的差异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而做出的对比,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对立的两面,而这两只却引起了音乐爱好者甚至于媒体的旷日持久的争论,真正做到了在拔高自己的同时,不忘狠狠地踩对方两脚。
MINUET小步舞曲:原是一种温文尔雅的法国舞曲,十七世纪中叶被采纳到艺术音艺之中,形成一种通行于巴洛克组曲与浪漫时期弦乐四重奏和交响曲之中的乐曲形式。NOCTURNE 夜曲:浪漫时期的一种简短,缓慢的乐曲,旋律与气氛非常丰富,通常为独奏钢琴面写。OPERA 歌剧:西方音乐中最伟大,最富丽与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大约于1600年在意大利产生。歌剧没有固定的形式,在四百年的历史中,已经有无数的结构与形式的改变。共同构成歌剧的要素有序曲OPERETTA 清歌剧:从喜剧衍生出来的一种轻松的音乐剧,以轻浮,世俗,甚至讽刺为题材写成,配上和谐,灿烂的音乐,可能不定期加进当时流行的舞曲,而且一定附有对话。OVERTURE 序曲:法文开启的意思,是歌剧,清歌剧,神剧,舞台剧或其他的作品之前的器乐前奏QUARTET四重奏:为四个人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也可以用以指这四位演出者。在声乐,特别是歌剧中,四重奏通常不定期有伴奏。常见的四重奏一般由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组成,非常著名的歌剧有威尔第的《弄臣》中的《爱情的美丽女儿》与贝多芬的《费黛里奥》中的《我觉得很妙》。QUINTET 五重奏:为五个人声或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著名的歌剧五重唱有华格纳歌剧《纽伦堡名歌手》中的《幸福如阳光》与比才《卡门》中的《走私者五重唱》。RECITAL 独奏会:由一位主要演出者举行的音乐会,这个名词是由李斯特在十九世纪中叶到英格兰巡回演出时首次使用。REQUIEM 安魂曲:天主教礼仪为让死者灵魂安息而举行的送葬弥撒曲。RONDO 回旋曲:古典器乐中的一种重要曲式,其中的主要主题乐节(叠句)会与一段或多段的其他主题乐节(插句)交替出现。回旋曲由多种不同形式,很多奏鸣曲与协奏曲都以回旋曲作终结乐章。SONATA 奏鸣曲:意大利原意是“鸣响”,也相对于歌唱而称的演奏,是为一种或多种乐器面写的乐曲。SCNERZO 诙谐曲:意大利玩笑的意思,是一种活泼的乐曲,自从十九世纪初开始,取代小步舞曲在交响曲与奏鸣曲中的地位,有时也是独立的器乐曲,如肖邦的四首钢琴诙谐曲。但尽管名为诙谐,曲趣并不一定幽默。SERENADE小夜曲:字面意思即夜间的音乐。十八世纪时一种多乐章构成的弦乐与管乐曲。是经常于露天演出的,为庆典,庆祝生辰或余兴的音乐。小夜曲在十八世纪最流行。到十九世纪的浪漫时期已失去原来的风格,但这个名词依旧保留,可能用来指一首歌曲,一首情景乐曲或是大型的管弦乐曲。SOPRANO女高音:最高的女声或男童声,是复乐音乐中最高的声乐或器乐声部,也是一个乐器组中的最高音的成员,如高音直笛,高音萨克斯等。SUITE 组曲:由一系列的舞曲或其他乐曲组合成的一个整体。组曲由各种类别:巴洛克舞曲组曲,浪漫组曲;以及在音乐会上演奏,由芭蕾舞剧,歌剧,舞台配乐等大型作品的选粹构成的管弦乐组曲。在巴洛克时代中,组曲也是最重要的器乐曲形式。SYMPHONY交响曲:一种三或四个乐章的管弦乐曲,从不同的巴洛克曲式演变出来,而在古典时期完成确定的曲式。古典交响曲实际是管弦乐团中的奏鸣曲,开头是以奏鸣曲式写成的中等快速乐章,第二乐章是慢板音乐,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贝多芬以诙谐曲取代,并沿用至今),最后是活泼的终曲,经常是回旋曲式音乐。在海顿与莫扎特后期的作品中,交响曲的曲式与内容已达到理想的平衡。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从贝多芬之后,交响曲的个人与心理成分逐渐增强,但也有人力求维持平衡的古典形式。从贝多芬第六号交响曲《田园》开始,标题音乐开始渗入交响曲的领域。TENOR 男高音:最主的男声,也是任何乐器族中的次低的乐器,如次中音长笛,次中音低音号,次低音提琴等。TOCCATA 触技曲:意大利原文是“碰触”的意思,是一种以表现弹奏者“碰触”或技巧能力的演奏曲,而非演唱曲。触技曲是特别为键盘乐器面写,在巴洛克时期中触技曲是一种带有赋格插句的技巧性管风琴或古键琴乐曲。TRIO 三重奏:(1)三重奏,为三个乐器声部写作的乐曲,为三个人声写作的乐曲则通常叫三重唱。(2)三个演奏者构成的团体,及三重奏团。(3)诙谐曲或小步舞曲的中段。在室内乐中,三重奏有时是为弦乐器而作(多数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面谱,有时则是两把小提琴与大提琴),但更常见的则是钢琴三重奏(钢琴,小提琴与大提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