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和康德的思想碰撞怎么样?

卢梭和康德的思想碰撞怎么样?,第1张

卢梭思想的碰撞怎么样?

卢梭和康德都是启蒙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其中卢梭处于运动的早期,他的思想对康德影响深远。康德是后期启蒙运动中最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比卢梭小十二岁。康德的生活很有规律,在固定的时间读书和散步。当初他为了一口气读完卢梭的《爱弥儿》,终于打破了自己的时间规则,可见卢梭的作品对康德的吸引力有多大。所以,康德的理论受到卢梭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康德的肖像

卢梭的生活丰富多彩,具有法国浪漫风情。相比之下,康德的生活极其单调,甚至有人说康德根本没有生活。他的时间像机器一样准时,却又如此相反,两个人在思想上互相欣赏。

卢梭的思想碰撞主要有四点:第一,知识和理性与道德无关。其次,在自由的观点和定义中,人有自由意志但受欲望和贪婪的影响。这种说法和中国那些为钱而死的人很像。在追求自由的生活中,他们忘记了对贪婪的追求。第三,真正的自由意志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卢梭也认为人性本善,所以真正的道德是没有约束和压抑的本能行为。第四点是卢梭和康德最有争议的一点。康德认为道德的基础是理性,卢梭认为道德的基础是本能。

哲学本身就是在争议中不断进步的。不管卢梭和康德的哪个认知是正确的,在当时,他们伟大的言论作品终于唤醒了人们的思考。

卢梭的精神有什么特点?

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写过《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著作。作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卢梭的精神是叛逆的,他不局限于过去,更注重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和向往。

卢梭的肖像

卢梭的精神是叛逆的,同时又是放荡不羁的。造反是对过去封建旧思想的斗争,但放荡不羁在当时那个愚昧的社会是独一无二的。卢梭的精神,如果用在现在,只能说是比正常人有点变态。他曾经躲在阴暗的地方给女人暴露私处,最后被女人的丈夫抓住。很难想象这个骚扰女性的流氓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启蒙老师。

卢梭的精神大多体现在他的作品中,但在强烈的反抗精神的书面表达下,他专攻自己的内心和人生。他一直站在为妻子慈善的立场,却逼着妻子瓦瑟抛弃了自己的五个孩子。最后,瓦塞尔别无选择,只能把它们送到托儿所。

卢梭是自相矛盾的。他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喜欢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讨论交流。但当他有了经济收入,他就隐居起来,渴望孤独。所以卢梭的精神也是矛盾的,但也许正是这种矛盾的心态,让卢梭在最后的日子里开始了自我批判,写下了《忏悔录》这本书。站在精神矛盾的两面,他进行了自我批判。这样的角度交换,让他对人和社会的理解更加真实,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自己的想法。正是这种矛盾造就了思想的自我碰撞,留下的经典开启了那个启蒙时期。

卢梭真的是同性恋吗?

卢梭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为当时封建愚昧的人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但他们大多与众不同,这也体现在他们的性生活上。卢梭是一个典型的糜烂和紊乱,他的爱好很多,让人难以想象。有人还提出了卢梭的同性恋问题。其实同性恋在欧美名人中很常见,比如米开朗基罗等等。而且卢梭在《忏悔录》中写了自己三次被同性恋骚扰的经历。

卢梭的雕塑

其实仔细看《忏悔录》,字里行间都能看出卢梭对同性恋的摒弃。卢梭是正常的异性恋,不是同性恋。其中一个是在天主教会,但更多的是强调天主教徒的驯服,所以卢梭的同性恋不是真的。第二段,卢梭完全处于被骚扰的状态,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包括第三次,所以卢梭不是同性恋。

卢梭的同性恋不是真的,但他作为异性恋的特殊爱好同样让人无法接受。卢梭将自己的天性和心灵解放到了极致。卢梭喜欢裸体,喜欢在黑暗的地方露出自己的私处,寻找刺激。我还写了和沃伦夫人以及一个管家一起度过三个人的时光,希望我会受到性虐待。当时人们的思想封闭晦涩,卢梭行事标新立异,独当一面。无论是在与人的交往中,还是在文学创作中,都是如此,也正是因为这种风格,卢梭对旧式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为人类写下了启蒙教科书。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学说·天才说

一种唯心主义的创作论,古希腊时期已见其端倪,尤其是在柏拉图的灵感说中。而其正式形成并发生重大影响则是在欧洲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运动时期,在美学理论上的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

康德在其著名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一书中认为:美的艺术(在第二自然的意义上、有意图同时又象是无意图的艺术)只有天才能够创造。康德说: “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既然天赋的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机能,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那末,人们就可以这样说: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秉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康德指出:天才的特点,首先是创造性,其次是范例性,第三是不可学习和传授,第四是只有艺术有天才,科学没有天才;构成天才的各种心灵的能力是想象力和理解力。然而康德本身又是矛盾的。他一方面把天才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方面又表示如果天才与审美趣味发生矛盾而又不得不有所牺牲的话,就宁可牺牲天才;一方面说天才包括想象力和理解力,一方面又说天才只包括想象力。

康德的天才说是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之一。而浪漫主义运动是对法国十七世纪新古典主义的一个反抗。新古典主义强调服从理性、尊重权威。提倡亦步亦趋地摹仿古代的作品。这一切对于发展中的资产阶级来说,自然都是极大的束缚,所以到了浪漫主义运动时期,资产阶级就响亮地喊出了“天才”、 “情感”、 “想象”三大口号。康德的天才说在这种背景下诞生,无疑地是有其历史进步作用的。它强调独创,反对摹仿;强调自然,反对呆板,这些对于文艺创作上的解放思想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至于康德天才说本身的矛盾,则反映了康德在浪漫运动和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徘徊。

天才说的消极方面也是很明显的。天才说把艺术创作才能特殊化,神秘化,认为天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这样,艺术也就成了高不可攀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者也承认天才,但是与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天才说有明显的不同:一是将先天条件与后天条件相比,认为后天条件是主要的,二是将天才与人民相比,认为人民是主要的,个人必须与人民结合。

的性质及其先天原则,赋予审美自律论以完整的哲学形式。在此框架内,他讨论了美的艺术问题。他把审美的艺术分为快适的艺术和美的艺术,指出美的艺术是以反思判断力为准绳的艺术,它所引起的情感是可普遍传达的愉快。康德试图在正酝酿的古典与浪漫之争前保持折中,事实上却偏向于后者。他力主在艺术的自由与强制、天才与鉴赏之间达成平衡,又强调美的艺术唯有作为天才的作品才是可能的。他的美的艺术分类并不出色,其中有些部分较前人有所推进,有些部分令人费解;但是,他提出的若干分类原则或标准超出了同时代的艺术经验,而联系后续艺术及艺术观念的发展来看,则具有不同的意义。

  关 键 词:康德/判断力批判/美的艺术/鉴赏/天才

  作者简介:陈剑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北京 100872)。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方现代审美主义思想源流”[项目编号:12BA011]阶段性成果。

  在康德美学研究中,《判断力批判》“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部分关于美的艺术的论述经常被简化处理,研究者的兴趣集中在天才、审美理念等概念以及天才与鉴赏的关系问题。确实,与康德为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确立的基本规范和信条相比,这些论述显得琐屑,而且康德一直背负着不懂艺术的名声,如阿多诺(Theodor WAdorno)所说:“黑格尔和康德是最后两个对艺术一无所知却能写出美学巨制的人。”差别只在康德拘于18世纪艺术的视野,还没有糊涂到像黑格尔那样不给现代艺术留任何后路的地步。①此类议论意义不大。评价一种学说,不在乎作者有能力说什么,而要看他究竟说了什么。康德无意把对美的艺术的观察和思考悉数归于批判哲学的主题,反而比较自在,有时在方法上接近现象学,其中“美的分析论”里有关造型艺术的几段文字,还因此招致晚近哲学家的激烈回应。②

  一、美的艺术的概念

  美的艺术(Fine Arts,Beaux Arts)概念形成于18世纪上半叶。此前的艺术概念是从古代和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分为两类,既涵盖手艺与科学,也包含后来称为美的艺术的东西。自由艺术(Liberal Arts)有七种: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机械艺术(Mechanical Arts)通常也有七种:制衣术、造房术、航海术、农艺、狩猎术、医术和剧场术。巴托(Abbé Batteux)在《归于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1746)中综合世纪初以来的相关论说,拟定了一个近乎完成的现代艺术体系。他从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的诗学入手,尝试将其原则从诗和绘画扩展到其他艺术,提出一种分类:美的艺术有别于机械艺术,以愉快为目的,包括音乐、诗、绘画、雕塑和舞蹈;另外,还有兼顾愉快和有用性的第三类艺术,包括论辩术和建筑术。他试图以“模仿美的自然”为共同原则来统摄这些门类,并且把戏剧当作其他各门艺术的综合。③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美学》(1750/1758)袭用“自由艺术”一词。他给美学的定义是:“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这里,所谓自由艺术实际就是指美的艺术。他在《真理之友的哲学信札》里提到传统艺术概念涉及的诸门类,同时特意把论辩术、诗、绘画、雕塑、建筑等单列出来,归入美的艺术或自由艺术。④之后,在德语世界,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苏尔泽(Johann Georg Sulzer)、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等人对此论题进行了持续的探究,直到康德将其纳入批判哲学体系。⑤

  康德对艺术和美的艺术的界定是条分缕析的。艺术与自然不同,“人们按法律程序只应把通过自由亦即通过以理性为其行动基础的任意而进行的生产称为艺术”。人们喜欢把蜜蜂合规则地建造的蜂巢称作艺术品,那毕竟是类比的说法;这是它们的本性或本能的产物,跟艺术无关。相反,人们把沼泽地里一块砍削过的木头当作艺术品而非自然物,是因为从中能见出一个目的,将它理解为人的作品。艺术与科学不同,或者说,能与知不同。艺术作为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不同,作为技术(如测量术)与理论(如几何学)不同。人们一旦知道该怎么做就能够做到的事,不是艺术,而是科学。“只有人们即使了如指掌却并不因此立刻拥有去做的熟巧之事,才在此种意义上属于艺术。”艺术也不同于手艺,前者叫做自由的艺术,后者也可以叫做雇佣的艺术。前者只作为游戏,亦即作为本身就令人快适之事合目的地得出结果;后者则是作为劳动强加于人的,它本身并不使人快适,只是靠其效果(如薪酬)来吸引人。康德关于自由艺术与雇佣艺术的论述涉及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异化劳动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讨论人的生产与动物的生产的区别时,也列举了蜜蜂、海狸、蚂蚁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的例子。⑥不过,针对狂飙突进运动领导者过分强调游戏的观点,康德在艺术的自由与强制问题上持折中态度:一切自由的艺术都要求有某种强制或约束,即所谓机械成分,例如诗艺里语言的准确与丰富、韵律与节奏,否则,艺术中自由的赋与作品生命的精神便会消泯于无形。⑦

  康德对艺术作了进一步区分。艺术,如果与某个可能对象的知识相适合,仅仅为了使该对象成为现实的而去行动,就是机械的艺术;如果以愉快的情感为直接的意图,就叫做审美的(感性的)艺术。审美的艺术分两种。快适的艺术以享受为目的,使愉快伴随作为感觉的表象;美的艺术是无目的而合目的的表象方式,使愉快伴随作为认识方式的表象。美的艺术是以反思判断力而不是以感官感觉为准绳的艺术,它所引起的情感是可普遍传达的愉快。⑧康德指出,美可以说是审美理念的表现。在美的自然里,对一个给予的直观的反思就足以唤起并传达客体所表现的理念;在美的艺术里,理念必须由关于客体的概念即作品应当是什么的概念来引发。

  他提出一个美的艺术分类,划分的原则据说是随意的,⑨却相当独特。他将艺术与人的言语行为相类比。一个言语行为包含语词(发音)、表情(姿态)、声调(抑扬),分别对应于思想、直观、感觉,三者同时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表达。于是,美的艺术分为三种:言语艺术、造型艺术和感觉游戏的艺术。言语艺术(redende Kunst)包括论辩术和诗艺。“论辩术是把知性的事务作为想象力的自由游戏来促进的艺术;诗艺是把想象力的自由游戏作为知性的事务来操演的艺术”。感性和知性彼此不可或缺,要结合在一起则免不了强制和相互损害;而在言语艺术中,两种能力的结合与和谐必须显得是自发的,并非有意的。在此,一切做作、刻板的东西都应避免,因为美的艺术必须在双重意义上是自由的艺术:一方面不受强迫、不为薪酬而工作,一方面心无旁骛,不为别的目的所动。造型艺术(bildende Kunst)包括塑形艺术和绘画。二者都使空间中的形象成为理念的表现:前者使形象对视觉和触觉是可感的,后者使形象只对视觉是可感的。塑形艺术分为雕塑和建筑,绘画又分为真正的绘画和园林艺术。其中缘由,下文要详细讨论。关于感觉的美的游戏的艺术(Kunst des

  Spiels der Empfindungen),康德指出,感觉只能由外部产生,而游戏必须是可普遍传达的,所以这种艺术所涉及的无非是感觉所属之感官的不同紧张程度的比例,亦即感官的调子,如音调、色调,由此分别出听觉和视觉两种感觉的游戏,即音乐和色彩艺术。康德采用问题化的处理方式,牵扯音乐乃至后来才出现的抽象绘画的本质问题。感官在运用于客体的知识方面是没有缺陷的,它们凭借先天直观形式构成作为知识素材的感官感觉。现在这两门艺术只涉及感官的调子,我们无法断定一种色彩或一个音调(声响)仅仅是快适的感觉,抑或本身就是诸感觉的美的游戏,进而带有审美评判中的形式的愉悦。光的振动速度或空气的振动速度,似乎远远超出我们在知觉中直接评判时间划分比例的一切能力,因此有两种可能的解释。首先,从身体的角度看,唯有这些颤动对我们身体有弹性的部分(听觉和视觉器官)的作用才被感觉到,而当中的时间划分未被发觉和引入评判,因此与颜色和音调结合着的只是快意,而非组合的美。其次,从知觉的角度看,如果考虑到音乐中振动的比例及其评判所显示的数学成分,并类比地来评判色彩的对比,如果有分辨能力的人在色阶和音阶的不同强度中知觉到质的变化,而色阶和音阶的数目对于可把握的区别来说是确定的,那么这两种感官的感觉就应看作在多种感觉游戏中的形式评判的结果。就音乐而论,要么把它解释为诸感觉(通过听觉)的美的游戏,要么解释为快适的感觉的游戏。唯有按前一种解释,音乐才完全表现为美的艺术,而按后一种解释,它至少部分地表现为快适的艺术。⑩关于音乐的本质问题,康德一直举棋不定。音乐除了引起属于感觉质料的魅力或感动外,是否还包含某种别的东西?和声与旋律通过感觉的成比例搭配(可归于数学关系),依照乐曲中构成主导情绪的主题,表现一种思想丰富又不可言说的整体性审美理念。唯有依附于数学形式,音乐才能表达纯反思与感觉游戏结合在一起的普遍有效的美的愉悦。然而,音乐所产生的魅力和激动跟数学毫不沾边,它只是借助于这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将各种印象统合组织起来,协调与之相合的情绪,达成一种惬意的自我享受。如果按照给予心灵的教养来估量美的艺术的价值,以在判断力中汇集的认识能力的扩展为尺度,那么,音乐在美的艺术里地位最低,因为它仅仅用感觉来做游戏。(11)

  此外,康德还谈及各种美的艺术的结合:论辩术可以和绘画性表演结合在戏剧中,诗可以和音乐结合在歌唱中,歌唱可以和绘画性表演结合在歌剧中,音乐里感觉的游戏可以和形象的游戏结合在舞蹈中,如此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215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