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浪漫主义画派的画作

如何欣赏浪漫主义画派的画作,第1张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中古

古典主义的核心是回到古代罗马,一切以古罗马为典范,浪漫主义则要求在被视为野蛮的中世纪的荒诞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代表作品如德拉克洛瓦的《但丁与维吉尔》、《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中世纪传奇大多与骑士游侠有关,再加上当时资本主义正向海外扩张势力。在“本土”,过去宁静的生活已被机器生产所破坏,因而浪漫主义在向往中世纪的同时,也渴望和追求着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异国情调。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自然

古典主义以宫廷为描写的对象,即使是真正的自然也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以适应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交谈必须使用经过修饰 的语言。浪漫主义者则重视自然,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真正地回到没有经过人矫饰、改造过的大自然中去。二是摆脱羁绊得到真正的自由。只有自由才能打碎封建的枷锁,反之,只有打碎封建的枷锁才能得到自由。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感情

古典主义讲求共性,认为共性、理性即真理、即美,提倡在统一的道德标准下冷静地对待一切,抑制自己的感情和个性。浪漫主义认为应该大力肯定人的感情和个性,敢爱敢恨,强调“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浪漫主义的作品热情澎湃,人物有着鲜明的个性。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形式

浪漫主义的形式在于用多种形式表达内容。浪漫主义从开放中注意形式,以表达感情的奔放,达到“美”。浪漫主义的形式与审美相联系。

浪漫主义绘画特点:重对比

重对比是浪漫主义重要的美学原则。艺术的真实基于现实的真实,为此必须选择,不过不是选择“美”而是选择有特点的东西。

跑上马拉松以后,就经常听群里的跑友们给各大马拉松赛点评。除了北上广大型赛事,最吸引我的就是粉色浪漫无锡马拉松了。看着那个宣传照还有那粉红的参赛服,尤其人手一个的粉嫩嫩的手套太吸引我这个小姑娘了嘿嘿。经历了几次报名无果后,今年候补中签了,还是小激动了一下的。接下来,我分享一下我来无锡的吃喝玩乐流程仅供大家参考。

因为️没有提前购票,只买到了3月21日19:57的1230车次的火车经历了20多个小时的颠簸流离22日下午到了无锡。无锡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一座有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称号。下火车天气有点阴沉,还是没经验,我只穿了套运动服,赶紧把带的皮夹克穿上,站内可以换成地铁1号线。之前有关注汇跑赛事的公众号,知道地铁1号线下车后有去领装备的接驳车。

很顺利出了地铁口就看到了赛事志愿者,也看到了粉粉的接驳车。始发时间人满就走或者整点走,不过请放心地铁到站上来的基本都是参赛选手。不到5分钟就开车前往太湖博览中心了。

下车就有领物指示牌,顺着指示牌前往场馆顺利领取参赛包。无锡领物就是一场粉色的海洋,接下来就用说话吧。

下车就会看见的指示牌

粉粉的场馆,可能我去的晚了,和当天的天气一样,显得冷清了点。进入场馆需要刷身份证,拿个小单单到相应窗口领参赛号

和北马一样都是要带环的,不过这个可以自己卸下来再带上没什么技术含量哈,不过小哥哥很耐心亲手给带还各种讲解领物步骤

领过参赛号,就可以去试参赛服和存衣包啦,这时候就有人脸识别技术了

参赛服是可以提前试试尺码再选择的。

无锡马拉松黑科技,按按钮,取衣服

领了衣服,就去领透明存衣包吧

亚瑟士的场馆第一大了

据说是个跑马名人,照一个

领完装备后开始薅羊毛啦,因为加入了“move free”战队,老板大方给了UTO的参赛服,和一大瓶维骨力

领物结束了,出了场馆;有一个挂牌墙,可以把自己的小牌牌挂上合影,要排队,我就不进了

领物结束,排队接驳车去地铁口,回酒店啦。之前在太湖广场订的宜必思,太湖广场站3号口出来即可看见酒店;这距离比赛起点4公里,周围商场、景点,吃饭都很方便。主要价位还合理,凭借参赛号码布比赛当天在酒店前台还有免费牛奶面包鸡蛋可以领袄。顺利办完入住,赶紧出门觅食了;为了喝杯喜茶是要去恒隆广场的。参赛包领完接下来的一天就是吃吃喝喝逛逛拍拍照了。无锡三凤桥的排骨,面筋包,百年老店的梅花糕,无锡面,鼎泰丰的小笼包,酱排骨,酸辣汤,台湾得凑凑火锅喝汤吃肉,如果人多还是挺建议去无锡菜网红店“老牛窝里”,需要提前排队叫号,人均63左右后附菜单。

吃过了就是逛了,惠山古镇,南禅寺,古运河,江南水乡的特色基本类同。这个时候,南方的室内真的太冷了,坐在河边茶铺喝喝茶,磕磕瓜子,晒晒太阳看看行人;一壶茶可以葛优躺一下午,还是比较诗情画意的。

夜幕降临了,吃过饭散过步就要迎接24日最重要的日子了。骑车回酒店,开始准备比赛的服装,早上的吃的。定妆照来一张。因为怕冷就带了保温毯,穿了长裤。

24日早,5点半就起床洗漱,烧热水煮泡面。因为来的时候感冒还是身体特殊时期,我的目标完赛就好。起的早了,我竟然还洗了个头嘿嘿。化个妆,吃过泡面,骑上哈喽单车赛前热身4公里开始啦。快到起点了,人还真不少,可是场地蛮小的,转不开的感觉,也没有想象️中的大气。这是我第一次跑南方的马拉松,没经验,天气也真是冷,冷,冷。虽说外面套了外套还是冷的抖。羡慕那些大神,短裤短袖上阵。

存了包,赶紧赶往我的F区。真的好远大后面。因为赛道窄了,赛道上人挤人。说好的7点30起跑。8点多我才挤到起点粉拱门,依然不大气,没有载歌载舞热情似火的节奏。

锡马赛道还是风光好的,景色优美空气清新。赛道设计也合理,前半程把大多数无锡的景点都路过了,还跑进了江南大学,后半程就从古代穿越到现代都市的感觉,高楼林立、经济繁荣。赛道窄也有窄的好处,一路上都是人群从开始到最后一点也不寂寞不孤单。重点来了,锡马的补给太少了,除了水,饮料,一小段段的香蕉,海绵扑,30公里后有能量胶,跑的慢的我一根都没看到;35公里处的KFC蛋挞是个亮点,只是油腻腻也吃不进去了;补给确实不如我们大东北的赛事大气,吃的各种各样,无论你跑多慢,都会享受到贵宾服务;赛道两边自愿者观众也不是那么热情,如果不是听音乐真的就感觉超级无聊,没有激情。

对于跑的快的大神来讲,无锡马拉松太适合PB了,气温太适合跑马,(后半程因为感冒在身,我都跑冷了)景色宜人也不枯燥。

虽然路上有几座桥几个坡的跑上跑下,不过对于经常跑龙回头的亲们,这个都是小事,不值一提。

全程赛道图

最温暖的陪伴:兄弟(每当遇到坡路都是旁边的兄弟在后面推着)

就这样,我磕磕绊绊又冷又饿得完赛了。昨天还在念叨着要上收容车的我,519完赛,比我预想的好很多。终点依然没有亮点,哈哈。还是北马好,冲线那一刻摄影师在拱门上面拍终点照,主持人拿麦克风念参赛号码和名字恭喜你完赛。

领装备的大厅,阴冷还要排队等好久。周围好多跑友都在发牢骚,刚跑完累的要死,还要冻着等,发了浴巾赶紧披上

完赛包里面的完赛手套

讲真无锡马拉松体验感一般,但是这个参赛服和浴巾是真的质量好还舒服

陶瓷奖牌正面照,大家都照樱花,我就照下绿地吧

比赛结束了,补了碗牛肉酸辣粉,吃上几个煎包。高铁回家,想出成绩看风景的可以来无锡尝试一下,喜欢热闹像我这样的吃货还是北马好丫,嘻嘻。

这三个流派都是19世纪兴起于法国的画派。

浪漫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上半叶,代表人物是德拉克洛瓦、籍里科,他们在艺术主张上与当时以安格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对立,绘画风格上比较奔放和感情色彩浓厚,油画多见大笔触,与新古典主义追求的不见笔触的精工细作风格形成鲜明对比。浪漫主义的绘画题材与政治关系比较密切,代表作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比较主旋律,带有资产阶级色彩。

现实主义,兴起稍晚于浪漫主义,代表画家是库尔贝,主张绘画应表现现实生活,尤其是底层社会的生活现状,题材上与浪漫主义和新古典都不同,喜欢表现阴暗的底层人群,带有与资产阶级统治对抗的色彩,绘画风格属于传统写实性绘画,但技法比较接近现代直接画法,笔法比较粗犷,我国画家徐悲鸿留法归来就标榜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但其实徐悲鸿的老师达仰还是属于学院派的画家,事实上与现实主义的库尔贝等人是水火不容的。

印象派诞生于19世纪下半叶,比前两种流派晚,代表人物有马奈、莫奈、德加、雷诺阿等,他们的艺术从题材上与政治关系比较远,多表现自然风景,创作手法以写生为主,主要贡献在于提出用油画表现自然光的色彩倾向,画面色彩明媚鲜艳,笔法一般比较奔放,画面肌理厚重明显,不太注重造型,所以与其它传统写实流派在视觉效果上有比较明显的对立,但也不是所有印象派画家的风格都一致,他们是一个因现实活动聚到一起的流派,在风格上没有刻意统一的追求,所以马奈的作品风格实际上更加接近传统学院派。

这三个流派都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流派,随着艺术进程的演进也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每个流派的画家人员都是比较固定有限的,因此只要熟悉这些画家的作品,对这些流派的风格就有了清晰的认识,不大可能混淆。

你问的应该是席里柯(又译籍里柯)。

姓名:泰奥多尔·席里柯(Theodore Gericault)

生卒:1792-1824 

描述:画家

籍贯:法国里昂

简介:泰奥多尔·席里柯出生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卢昂的一个律师家庭,少年时就热爱绘画,后全家移居巴黎,17岁时师从于韦尔内的父亲卡尔·韦尔内,两年后又转到格罗(1771-1835年)画室,在这里同学的还有比他小7岁的德拉克洛瓦,他们在这里共同接受古典主义学院派的教育,后来都成了浪漫主义大师。与老师背道而驰的席里柯经常出入于巴黎的美术陈列馆,对提香、拉斐尔的艺术十分推崇。

  其代表作有:《牛市》、《轻骑兵军官》(21岁时所画获奖作品)、《受伤的重骑兵》、《罗马无鞍马的比赛》等。1819年,年仅26岁的席里柯根据1816年所发生的沉船事件创作了震惊画坛的《梅杜萨之筏》,尔后到英国和德国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从此,揭开了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序幕。见附图。

···《梅杜莎之筏》:

  19世纪初,法国海军部任用了一位根本不懂得航海的人肖马雷任远洋船“梅杜莎号”的船长,这艘巨型船在驶往非洲途经布朗海峡时触礁沉没,船上有权势的人都乘小船逃命,遗下150多名乘客和船员。他们为生存造了一只木筏漂泊海上,半个月后得救的时候,筏上生还者只有15人,上岸后又死去2人。这宗海难事件激起法国人的强烈不满,受到社会各界舆论的谴责,富有正义感的画家席里柯从这一真实事件出发,创作了这幅世界名作《梅杜莎之筏》。

  画家为了描绘这起真实事件,阅读了生还者的回忆文字,并访问了幸存的人,请他们作指导,还自己做了一只类似“梅杜莎”的木筏,亲自在海上漂泊,以获取真实的环境、气氛和对大海风浪变幻的体验。他构思良久,先后构图多幅。为了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和景,他亲自到病院观察垂死的人的情态,为了描绘死者的肉体色彩,他将解剖的死人体浸于海水中观察其色彩变化,他还请黄胆病人为他做模特儿,据说病中的德拉克洛瓦就做过他的模特儿,他的艺术观和创作直接影响了德拉克洛瓦。

  这幅画描绘了遇难者呼救的紧张瞬间,他们居高呼喊远方的救生船。画家有意在背景上画一风帆,逆风将木筏往后吹行,这就造成了遇难者向往救生船的心情和逆风逐渐将木筏往后吹的现实造成对立的紧张气氛。激情正是浪漫主义精神所在,但画中那座人体构成的金字塔不免有古典主义的遗风,在这幅画中浪漫主义的激情和古典主义造型交织在一起,构成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杰作。 这幅画巨大的画面,结构宏伟、气势磅礴。情节激动人心,构思大胆富有戏剧性,构图严谨充满律动,画中人情感激越。人体塑造坚实有力度,光影对比强烈,整个色调阴森沉郁,显示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幅杰作的问世,开辟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道路。

  法国历史学家弥列什赞扬说:“席里柯独自一人凭自己的力量把船引向未来,法兰西本身,我们本身在《梅杜莎之筏》上被表现出来了。”可是当这幅史无前例激动人心的作品1819年在沙龙展出时,受到古典主义画家猛烈的攻击。安格尔看了以后说:“我真希望把那幅《梅杜莎之筏》从卢浮宫博物馆内剔除出去,我不想看这种东西,这只能算是解剖学的表演,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死尸样的人物,实在败坏观赏者的趣味。”在当时最能理解这幅画的是一位比籍里柯小7岁的青年,他在自己的日记中曾这样写道:“当籍里柯在画他的《梅杜莎之筏》的时候,允许我去看他作画,他给我这样强烈的印象,当我走出画室后,我像疯人一样跑回家去一步不停,直到我到家为止。”这个人就是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狮的德拉克洛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33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