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禅语禅理的短句子(精选99句)

有关禅语禅理的短句子(精选99句),第1张

1、 宗教 所谓宗教

2、 大小显密圆融总摄而修,……须

3、 佛日: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4、 比如《摩诃摩耶经》中的摩诃摩耶经

5、 法界一相,系缘法界,名一行三昧。

6、 认真工作是对的,是非认真是错的。

7、 天天禅语学佛不尽,佛性自然现在。

8、 人生要懂事懂理;懂得做人,懂得付出。

9、 快乐、慈悲、荣耀、成就和人往往是一样的

10、 要真正完成人格,就必须付出代价——无私。

11、 佛语禅话做人不要争一口气,要多一点志。

12、 天天禅语知识,只知所学;智慧可以理通。

13、 诽谤是慷慨和谨慎的;是慈民,也是保护自己。

14、 宁拿平淡。冒险应该是最后的手段,而不是冒险。

15、 遍学诸道,得菩萨位。《摩诃般若经》卷24,遍学品

16、 人生的最后,奉献身体做医学教育,是人生的勇者。

17、 做你能胜任的事,说你能理解的话,交无害的朋友。

18、 追求佛法在于诚实。南传《佛教格言》·法品第十一条

19、 人的心是一片田地,没有播下好种子,就没有好收成。

20、 佛心禅语 说一尺比做一尺好;说一尺比做一寸好。

21、 苦与福 吃尽苦,苦尽甘来;享受幸福,幸福悲来。

22、 做人要三不靠:一不靠权力,二不靠地位,三不靠金钱。

23、 人道是罪福,圣凡户枢。(民国)太虚《优婆塞戒经》讲录

24、 自利利人,故名善人。(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一

25、 自得净心,为他演讲清心法。《华严经》卷24,十回向品

26、 与人摩擦,要感谢对方愿意磨练自己,让我们的心光明。

27、 世界上有许多成功的天才,但他们的努力比普通人更深。

28、 以别人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是最满足、最富有的生活。

29、 只要缘深,不怕缘来得晚;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遥远。

30、 在生死畏中,依如来功德之力。《维摩经》卷,观众生品

31、 说到生活,要以舍为有,以忙为乐;勤为富,以忍为力。

32、 修行要有耐心 修行要有耐心,愿意淡泊,愿意孤独。

33、 佛心禅语 有一颗干净的心,是幸福的源泉。-燃灯法师

34、 不求自乐,喜他得乐。《大宝积经》卷58,文殊师利受记会

35、 天天禅语人起一念善,造一分福,能汇聚为福,消灾。

36、 做好事总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37、 把盐放进一杯水里,会咸得发苦,撒进一个湖里,有味道。

38、 禅思比丘没有他想念,只守一法,然后见心。《大灌顶经》

39、 诸法实相中,无心无意数法。《小品般若经》卷五,无相品

40、 每个人都有爱,社会更温暖。(当代)星云《人间佛教戒定慧》

41、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与人相处要合群,但不要随波逐流。

42、 天天禅语懂理的人,不一定懂事;懂事的人,一定懂理。

43、 养父母,爱妻子和孩子,工作无害,是最吉祥的。《吉祥经》

44、 只有诸佛才能知道法非思考的分离。《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45、 时间会给出答案,但代价很高。时光流逝,不会留给任何人。

46、 极乐境界:早晨,坐,身心意识总有一种清澈爽朗的感觉。

47、 老年人有三好:经验丰富,健康长寿,最好当志愿者进入社会。

48、 佛见众生烦恼,心苦如母念病。《涅盘经》卷32,狮子吼菩萨品

49、 最有禅意的句子有苦的人走不过来,有福的人就要走过去。

50、 人往高处走,但不要不择手段;水往低处流,但不要自甘堕落。

51、 佛教徒,教人成佛的法,不是声闻之法,更不用说人天之法了。

52、 建立自信,然后相信别人,这样世界就会和睦相处,没有斗争。

53、 施比受更幸福。真正的幸福是施舍出去后的清净、宁静和喜悦。

54、 禅,就像哑巴吃蜂蜜,甜味滴在心里,你只有经验,不能说话。

55、 佛心禅语 莲花种子,荣憔悴,时不相待,珍惜!(彭二林)

56、 禅语感悟人生句 就像海里的船,装载的东西太重,会沉没。

57、 非幻无比,说法性如幻,不实速如电,故说如幻。《楞伽经》卷2

58、 天天禅语有爱心的人处处给人温暖;自私的人处处给人冷漠。

59、 天天禅语要做心地农夫,自我耕心田,也在人人心中耕福田。

60、 众生常向往西方极乐,却不知自己的家庭也能成为最幸福的居所。

61、 信信与否,因果就在那里,或善或恶,与你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62、 信而不修,果报就在那里,或乐或苦,与你寸步不离,不毁不灭。

63、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四大本空,五蕴非有。

64、 心、佛、众生三无区别。《华严经》卷十九,夜摩天宫菩萨说诗。

65、 明眼无过慧,黑暗无过痴,病不过怨家,大恐无过死。佛说无常经

66、 生活在顽强的战斗中,只有每天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才能赢。

67、 若爱他,以德自称,他德既称赞,又是自尊爱。《菩提行经》卷三

68、 心该色末,色彻心源,心色一如,何非?(五代)延寿《宗镜录》卷92

69、 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一念错,就一步步错;一念好,事事造福。

70、 天天禅语每个人都有一念善心,只要被启发,爱心就能被点燃。

71、 众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楞严经卷

72、 和他一起去,空手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经过,桥流水不流。

73、 来的欢迎,走的目送,不以物喜,不以自悲,泰然若处,冷暖自尝。

74、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一句智慧禅语,蕴含着人生的全部真谛。

75、 禅是一种生活艺术,是觉者的生活体验,是悟者和行者的生活内涵。

76、 藏识海常住,境界风动,各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楞伽经》卷一

77、 佛心禅语 强不知道怎么知道,这是个大傻瓜。无事生事是薄福。

78、 即使明天早上要死,也要学习知识。(宋末元初)贡噶坚赞《萨迦格言》

79、 僧信之间不应有金钱往来,不应相互借贷,以免纠缠不清,破坏道友。

80、 现在每个人都在谈论幸福指数。为什么经济水平与幸福指数不成正比?

81、 佛心禅语 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尊重规律,抓住机遇,不要错过。

82、 如果一切都是为了利他,就没有必要寻求自利。(宋)冈波巴的《宝丽集》

83、 天天禅语舍一分烦恼,能得一分清净;舍一分财物,即得一分轻安。

84、 无论是追求还是抛弃,都在寻求。只要有求就有苦,知足就能永远幸福。

85、 浮动是不确定的,不同的思想,摇摆不止,起伏,动荡,放松,不安静。

86、 佛心禅语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物。

87、 如实了解世俗的意义,属于五明,如实了解胜义的意义。《解深密经》卷五

88、 我们把所有的众生都当成佛,我们的心就是佛心;用佛心做佛,佛光普照。

89、 吹嘘自己,鄙视别人,因骄傲而渺小。《经集》第一品,第七章《无种姓经》

90、 天堂和地狱都是由内心和行为造成的。我们不怕地狱,但我们害怕心的偏见。

91、 思维的法律意义不仅仅是找一些谈话资料,更是找一些治疗自己烦恼的药方。

92、 不做坏事,不受人驱使,不依附权贵,不以法为商。即兴自言自语·螺发外道经

93、 一心求法,常乐咨问,勤求善利,无有厌足。《大宝积经》卷七十七,富楼那会

94、 菩提实性是心的实性,心的实性是一切法的实性。《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

95、 人们应该有勇气卷起裤子下水。如果你已经站在水里了,就不用担心出汗或下雨。

96、 勇气、机会、智慧 如果有勇气、机会和智慧,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97、 看五蕴皆空,不是为了消灭五蕴本身,而是为了消除我们在五蕴上所产生的各种妄想。

98、 人际关系是最难写的一篇文章。只有什么都,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才能有所作为。

99、 成功靠努力 收获必须先耕耘,成功必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才能得到尊重。

自己整理的玄学笔记,期望采纳

中国佛教的八宗之祖,如:

禅宗、密宗、唯识(法相)、天台、华严、三论、成实、净土等。

红教的“大圆满”,花教的“大圆胜慧”,白教的“大手印” 旨在“唯识”与“般若”。

但与其说是“中观”的修法,毋宁说是禅

宗心法的同源异派,较为适当。再其次,东密修法的理论,唯未完全采用“唯

识”的大系,但其主要重心,实不离于“唯识”的“胜义有”观。

心向往之的即身成佛但是,一般显教的佛学,无论大乘和小乘的理论和修法,

都说由一个普通平凡的凡夫,要修证到成佛成圣的阶段,实在非常之难。在小

乘的佛学中,认为至少要死后重生人生,连续修持好几生才能证果。到了大乘

佛学的唯识法相宗,认为由凡夫到成佛之路,必须要经过三大劫。等于说,要

经过无数次的世界成坏,才有成就的可能。一般人在开始学佛学道时,总带有

多多少少,或潜在而不自知的功利观念,对于多生累劫修持成佛的说法,和遥

远而不能把握的道德升华和善行的结果,不是望而却步,就是多数半途而废。

极难至诚修学,遭遇曲折困难而永无退志。只有禅宗,标榜出“明心见性,顿

悟成佛”,比较富于吸引力,会使一般人生起追求的渴望。除此之外,密宗

“即身成佛”的号召,则更能引人入胜。

此外,在佛学的修法中,无论显教的任何一宗,乃至禅宗,除了采用禅定的

静虑——止观等方法,作为修持的凭借以外,其余的学理,大体上都是智慧思

维所得的成果。而且汪洋倘恍,难穷边际,使一般浅智的人,感觉到难以凭借,

更无绝对的把握。而在密宗呢?提出有“三密”的加持功德,使人容易得到

“即身成佛”的效果。而且花样百出,可使修学密宗的人,昼夜忙着“有为”

而求达“无为”涅盘的成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421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