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夫用合成钻石跟你求婚,你会答应吗?

未婚夫用合成钻石跟你求婚,你会答应吗?,第1张

我不会。

我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一颗钻石。我需要看到的是你的真心。

如果没有了你真挚忠诚的爱情,那我要这颗破石头又有何用?

1首先,我们要剖析一下这个问题的本质。

我想说的是,决定我愿不愿意嫁给他的。从来都不是这款钻石是合成钻石还是天然钻石。

而是对方是否真的爱我,是对方对待这份爱情的态度。

正如你所说,如果他明明知道,他给我的是一颗合成钻石。并且它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轻松购买一颗天然钻石。他单纯只是为了贪图便宜的话而购买的合成钻石的话。那么不用猜测,我是肯定会拒绝的。

其次,如果他是因为经济实力不允许,而他又想给我一些浪漫的话。并且他是真心爱我的,愿意一直对我好,为了我努力打拼的话。

那么,即使他送我的是劣质钻石我也愿意。

2钻石,它永远只是真挚纯洁爱情的象征罢了。

这才是它的本质。如果连爱情都没有,那么送100颗天然钻石也是做做样子,也是虚的。

特别是在婚礼这么重要而神圣的仪式上面。一旦愿意就意味着你要跟这个人一起过一辈子,跟着他白头偕老的。如果他明知道是一个合成钻戒,他自己都觉得无所谓,你也不配一个天然钻石的话。

那么不用想。我想没有一个女生会愿意的吧。

每个女生,一生才能有一次的热烈的浪漫求婚仪式,男生都如此不用心的话。那么你也别指望他婚后他能对你有多用心了吧。

3所以,总的来说。不论是天然钻石也好,合成钻石也罢。

只要对方是真心,愿意和我一起共度余生,白头偕老。一起面对以后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一起享受婚后生活的甜蜜生活的话。那么我都会愿意的。

钻石的故事

钻石之所以名贵并不只是因为它具有让人难以抵御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段漫长、辉煌的历史。“钻石”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派生而来的,意思是“不可战胜”。

这里是美国纽约,世界上最著名的珠宝商亨利温斯顿就居住在这里的第五大道。

有“恶运钻石”之称的霍普钻石在这里受到了精心的呵护。

一颗钻石的背后都蕴涵着一个故事,霍普钻石也不例外。这是一颗罕见的重量为46克拉的蓝色钻石。200多年来,尽管各种不详的传说始终伴随着它,但是,这仍然没能阻止人们竞相想要成为它的主人。

它的最后主人亨利温斯顿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人。在他5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世界上三分之一最知名的钻石都经历过他的双手。 除了皇家收藏之外,他拥有世界上最珍贵的珠宝藏品。

钻石之所以名贵并不只是因为它具有让人难以抵御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它拥有一段漫长、辉煌的历史。

大约2500年前,在印度的河流中首先发现了钻石。古代社会认为钻石非常特别,“钻石”这个词就是从希腊语派生而来的,意思是“不可战胜”。

许多人坚信钻石蕴藏着超自然的力量,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同时驱除邪恶。武士佩带钻石,因为他们相信钻石的坚硬能够让自己战无不胜。

起初,印度人发现,只有用钻石才能切割钻石本身。14世纪,他们使用钻石粉末加工、打磨钻石,从而使钻石更加漂亮。但是,在打磨的过程中,切忌过度,否则,钻石就可能失去神奇的力量。

或许“大莫卧儿”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但塔韦尼耶对此并不十分喜爱,这倒不是因为钻石切割的不够理想,而是因为它缺乏耐人寻味的经历。

17世纪,印度人的富有传到了欧洲。法国人让塔韦尼耶捷足先登。塔韦尼耶的家族善于制作地图,因此,他本人非常喜欢旅行。其实,让他更为着迷的是钻石。在钻石的身上,塔韦尼耶找到了一种渴求稀有美丽事物的满足感,同时还可以聚集个人财富。

1638年,塔韦尼耶六次东方之行的第二目的地是印度南部的戈尔康达。这个地方是古代最重要的钻石中心,是世界上一些最著名钻石的出产地。最大、最好的宝石归戈尔康达的统治者私人所有。

在旅行的过程中,塔韦尼耶记述了自己目睹过的数百件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各种珠宝,其中包括被人们称做“大莫卧儿”的钻石。

宝石的所有者把一颗大大的、切割成玫瑰花形的钻石放在塔韦尼耶的手里,它是一颗如此的漂亮、迷人的钻石,重量达到280克拉。

或许“大莫卧儿”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但塔韦尼耶对此并不十分喜爱,这倒不是因为钻石切割的不够理想,而是因为它缺乏耐人寻味的经历。

塔韦尼耶没有见到那颗最出名被称为“光明之山”的钻石。据载,那颗钻石在公元前就已经存在了。据传说,无论谁能得到它,就可以主宰整个世界。

1739年,波斯的军阀式首脑纳迪尔沙阿征服了印度的北部城市德里,他发誓要保全那颗神奇的宝石。

印度内宫的一名妇女告知说,钻石藏在莫卧儿皇帝的头巾里。于是,纳迪尔安排了一次盛大的宴会。为了表示自己的友善,他建议按照东方礼仪,双方交换头巾。

当莫卧儿皇帝解下头巾的时候,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钻石滚落下来,波斯统治者禁不住大声呼叫:“这是光明之山!”

钻石由此而得名,可惜的是纳迪尔生前并没能尽情享受那颗钻石。“光明之山”钻石是波斯历史上一些血腥事件的见证者。1813年,它重新回到了印度。

30年后,印度臣服于英国人的统治。这颗钻石终于成为皇家珠宝收藏品之一。“光明之山”的声誉不好,据说会给男人带来不幸。维多利亚女皇是个迷信的人,她规定钻石不能传给在位的国王,只能传给皇后。起初,印度人分辨钻石的方法就是在清澈的溪水中进行比较鉴别,最好的钻石是没有颜色的。塔韦尼耶把鉴别钻石的方法向前推进了一步。他根据钻石的切割情况、钻石的重量、颜色和清澈程度进行分类,这种精细的方式为后来的钻石分类法奠定了基础。

但是对于塔韦尼耶来说,钻石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的历史。否则,他就会兴趣大减。

1669年,塔韦尼耶回到法国,他给法国皇宫带回了神奇的东方传说。另外,他的钻石收藏是西方人以前从未见过的。

路易14时期的法国宫廷生活达到了奢华的顶峰。受到塔韦尼耶收藏品强烈吸引的国王,最后决定购买44颗大钻石和上千颗较小的钻石,其中包括一颗重量为112克拉的蓝色钻石。

据说,这颗宝石是从印度教神那里偷窃而来的一只眼睛,因此它会给所有者带来持续200多年的厄运。切割之后,蓝宝石的重量为67克拉。在染上致命的天花之前,国王只佩带过一次这颗钻石。他的继承人路易十五索性被禁止触摸它。但到了路易十六时期,情形则大不相同了,皇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对钻石情有独钟。

弗德瑞克韦尔斯被自己所发现的这颗巨大的钻石所震惊。但库利南却不以为然地说:“也许只不过是一大块水晶石”……

塔韦尼耶的印度之行引发了欧洲人对钻石的钟爱。100年后,一名英国人把这种情感发展成为建立帝国的勃勃雄心。

19世纪60年代,南非发现了钻石。转瞬之间,本来贫瘠的土地,被转化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不动产。

一位年轻的英国人来到南非,开始了一种崭新的生活。他就是谢西尔罗德斯。虽然年仅18岁,但他却怀有发誓致富的愿望。

在南非的中部城市金伯利,罗德斯与另一名英国人结为同盟。罗德斯认为钻石就在眼前。他对自己的同伴说:“小人物显露才能的时机到来了。我们应该尽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开采,现在应该立即出钱购买。”

金伯利矿被分割成2000个独立的所有权。罗德斯的精明之处在于他承认这些不同的所有者,但要掌握控制钻石供应和调节钻石价格的权利。

1880年,他组建了矿产有限公司,然后着眼于购买金伯利的所有股份。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障碍:伦敦东区的一个钻石商人巴尼巴尔纳托也正在致力于相同的事业。到底谁能够脱颖而出呢?

一天,罗德斯邀请巴尔纳托前来观看自己的钻石收藏。当时,罗德斯将所有资金都倾注到了钻石的身上,因此,要购买金伯利矿,他急切地需要现金。

正像罗德斯期望的那样,巴尔纳托同意购买其中的一大部分钻石。但是,罗德斯非常清楚,他的对手想要把这些钻石一齐抛向市场,从而降低罗德斯存留钻石的价格。

为了不让对手的计划得逞,罗德斯的聪慧再次发挥了效用。巴尔纳托在出售钻石之前,需要进行重新分类,这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这足够使罗德斯借机抬高所需资金的价位。

1888年,罗德斯购买了巴尔纳托在金伯利矿的利润,收购时的支票面额价值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相当于现在的一亿八千六百万美元。这样,罗德斯获得了世界钻石产量90%的控制权。与此同时,罗德斯还为创立历史上最大的钻石企业奠定了基础。其实,他根本没有预料到,如此大量的钻石滚滚而来。

1902年,托马斯库利南在南非德兰士瓦省的农场中发现了钻石。这座矿取名为“第一位”,它注定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大的钻石产地”。

采矿的管理者是弗德瑞克韦尔斯。1905年1月的一天,他有了惊喜的发现:墙壁的缝隙处迸发出熠熠生辉的光芒。当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刀拨开周边的杂物时,他意识到那是一颗质量很高的钻石。弗德瑞克韦尔斯被自己所发现的这颗巨大的钻石所震惊。但库利南却不以为然地说:“也许只不过是一大块水晶石”。

其实,这颗被命名为“库利南”的石头并非水晶石,而是一颗几乎毫无瑕疵的蓝白色的钻石,它的重量达到了3106克拉。没有私人能够买得起它,因此矿主决定把钻石卖给德兰士瓦省政府。1907年,德兰士瓦省的总理路易斯博塔将军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在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七世66岁寿辰之日,把那颗钻石当作生日礼物送给英国。

举世闻名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约阿斯查尔公司承担起切割钻石的重任,公司中技艺最精湛的约阿斯查尔责无旁贷地担当了切割“库利南”的使命。最终,钻石被成功地切割成9块。三名工匠用了8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打磨的工序。其中最大的一颗被命名为“非洲之星”,并受到了英国皇家的焦点关注。这颗重量为530克拉的钻石始终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白色抛光钻石的称号。

温斯顿个人对钻石的爱,成功地点燃了人们对钻石的情感。钻石是永恒的。

钻石的新一代爱好者对钻石的神奇历史更感兴趣。由珠宝商塔韦尼耶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法国蓝”销声匿迹了200多年之后,竟然再次复出。

虽然被重新切割过,但钻石本身那罕见的色泽得到了行家确定无疑的肯定。现在,人们把它叫做“霍普钻石”,它似乎仍然带有不详的征兆。

悲剧接连降临在钻石所有者的身上。尽管其中最有名的所有者埃瓦利莲麦克莱恩对此发生质疑,但她也没有逃脱厄运:她的丈夫、儿子及女儿先后死去。然而,她依然割舍不掉对“霍普钻石”的痴情,照样经常佩带它。

在埃瓦利莲麦克莱恩1947年去世时,“霍普钻石”的价格为17万7千美元。两年后,纽约珠宝商亨利温斯顿不顾种种传说,买下了这颗钻石。

出于对宝石的钟爱,为了寻找最大、最好的宝石,他广泛旅行。拥有异国传统的印度对温斯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因为那里是最早发现钻石,并把钻石当作珍品的地方。

最初温斯顿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把得到的古老钻石转化成为新的事物,比如头饰等。但这些装饰物都已经过时了,它们的价值大大削减。温斯顿不满足于过去的陈旧设计,发展了新的款式,充分体现钻石的迷人魅力。

现在,由于人们掌握了现代的切割技术,懂得如何让钻石更加光彩夺目。这样,钻石的价值被大大地提高了。

温斯顿个人对钻石的爱,成功地点燃了人们对钻石的情感。他用神奇的传说和曲折的故事来说服自己的客户。

1958年,他的一大人生梦想终于如愿以偿。他把自己那颗具有历史意义的钻石收藏捐献出来。得益于他的捐赠,著名的“霍普钻石”成为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学会的珍藏品。

懂得欣赏钻石的美丽、了解钻石贵重价值的人们与亨利温斯顿共同分享着被古代人称做钻石的那种“不可战胜”的真正含义。

钻石是永恒的。

  人类开采利用钻石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但自古以来大于20克拉的宝石级金刚石颇为罕见。而大于100克拉的钻石被视着国宝。

  据称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大于100克拉的特大金刚石有1900多粒,其中大于500克拉的有21粒,大于1000克拉的仅有2粒。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是1905年1月27日在南非扎伊尔伯里梅尔(Premier)发现的,该钻石取名“库里南”(Cullinan),重达3106克拉。长100mm,宽65mm,厚50mm。宝石界行家估计“库里南”的价值高达75亿美元。

  1907年,南非德兰士瓦地方政府将这粒巨钻赠送给了英王爱德华七世。英王把加工这颗巨钻的工程交给了著名的荷兰阿舍尔公司,这家公司曾经加工过“高贵无比”等大钻。该公司接下工程后对这颗巨钻研究了几个月1908年2月10日这颗巨钻被劈成几大块后加工出9颗大钻,98颗小钻,特意留下一块(重95克拉)原石未加工。加工出来的成品钻总量为106365克拉,加工出来最大的一颗钻石取名“库里南Ⅰ号”,也称为非洲之星,重达53002克拉,是梨形刻面钻。“库里南Ⅱ号”是一颗切角的长方钻,重3174克拉。“库里南Ⅲ号”为梨形钻,重95克拉,“库里南Ⅳ号”为方形钻,重64克拉,还有一棵心形钻重19克拉,两粒马眼钻,分别重l15克拉和88克拉,最后两粒分别为长方钻(重68克拉),和橄榄球形钻(重4克拉),其中的四粒钻石镶在英国王冠之上,这顶王冠现珍藏在伦敦韦克菲尔德塔的英王室宝库之中。

  17世纪初,在印度戈尔康达的钻石砂矿中拾到一粒重309克拉的钻石坯,后取名为奥尔洛夫钻石。当时,根据沙赫哲汗的旨意,一位著名的钻石加工专家拟加工成“印度玫瑰”模样,但未能完全如愿,重量损失不少(仅磨出18962克拉)。根据传说,这颗美妙绝伦、稀罕无暇的钻石,后来做了印度塞林伽神庙中一尊神像的眼珠。1739年德里被波斯国王纳吉尔攻占之后,这颗钻石被装饰在纳吉尔宝座之上,取名为“杰尔昂努尔”。之后钻石被盗,落入一位亚美尼亚人手中。1767年他把钻石存入了阿姆斯特丹一家银行,于1772年他把钻石卖给了御前珠宝匠伊万,伊万于1773年以40万卢布的价格又买给了奥尔洛夫伯爵。同年,奥尔洛夫把这颗钻石奉献给叶卡捷琳娜二世作为她命名日的礼物,尔后它被焊进一只雕花纯银座里,镶在了俄罗斯权杖的顶端。奥尔洛夫钻石洁净无暇,十分罕见,它略带一点淡蓝绿色,晶体中有几个极小的淡**包裹体。钻石厚22mm,宽31--32mm,长35mm。目前这颗钻石珍藏在前苏联钻石基金会,另一颗著名的钻石“沙赫”是1829年波斯王子米尔扎赠送给沙皇政府的,意在修好由于俄国使臣在波斯被害一事而恶化的两国关系。“沙赫”钻石重887克拉,浅黄褐色,无瑕,只是晶体深处有几条小裂纹。三个抛光面上都有用波斯文字刻上的铭文,意为“布尔罕一尼扎姆一沙赫二世,1000年(公元1591年)”。中印度为大莫卧尔占据之后,这颗钻石落入他们之手。第二段铭文意为“哲汉吉尔一沙赫之子哲罕—沙赫,1051年。第三段铬文意为“统治者卡德扎尔—法赫特一阿里一沙赫苏丹,1242年。(波斯国王、1842年)。这颗钻石被纳吉尔沙赫据为已有,大约是在1739年占领大莫卧尔时期,在什么地方采到这颗钻石无人知晓,据推断,它可能发现于戈尔康达砂矿。能在坚硬无比的“沙赫”钻石上刻上铭文,可见当时波斯艺人技术之精湛令人无法想象。铭文中提到的大莫卧尔帝国执政官沙赫—哲罕,从1627年执政到1666年,后来被儿了杰布夺位并让他在监牢中渡过余生。沙赫哲罕有极大的宝石癖,他拥有专门的工场,甚 至亲自到那里去分选和琢磨宝石,他的儿子杰布不仅篡夺了王位,也夺取了父亲的珍宝。1665年,一位著名旅行家对大莫卧尔的宝座作了引人人胜的描绘,宝座以大量宝石点缀。朝晋谒者一面宝座的华盖上悬着一颗重80--90克拉的钻石,四周环绕很多祖母绿和红宝石。这可能就是“沙赫”,它悬在大莫卧尔与朝晋谒者之间作为护身宝物。还有一粒非常美丽的钻石,名叫“桑西”钻,重55克拉,传说这颗钻石曾镶在勇士卡尔头盔上,后在一次厮杀中丢失。

  1589年“桑西”钻出现在葡萄牙国王安东的珍宝库中。后以10万旧法郎卖给法兰西珍宝库总管领主德、桑西。“桑西”钻很长时间一直是他家族的传家之宝。后馈赠给法兰西王耿利赫二世,并列入法兰西国宝库清单中,1792年这颗钻石被洗劫走了。1830年“桑西”被一位乌克兰工厂主的后裔杰米多夫买走,成交价50万法郎,法国政府就此事打了一场官司,五年之后钻石判给了杰米多夫。410克拉的“摄政王”钻石也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是一个印度奴隶1701年在著名的戈尔康达矿的矿井里拾到的,他想凭这颗钻石改变人生获得自由,于是他趁人不注意举起丁字镐向大腿猛击,血流如注。这位印度人忍巨痛把钻石藏在伤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4530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