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对生活教育的理解
对于什么是生活教育,根据我的理解,它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对于广义的生活教育,我以为,它是一种活的教育、一种真的教育、一种民主的教育、一种有用的教育、一种大众化的教育。
对于狭义的生活教育,我以为,它是一种来自生活的教育,一种给生活的教育,一种依据生活的教育,一种面向生活的教育,一种用生活来进行的教育,一种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一种为未来人生生活的向前向上向善向美而进行的教育,一种为学生今后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一个直立行走的人而做准备的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有些学校和老师,把生活教育理解成就是教会学生洗碗、做饭、扫地、削水果、穿衣服、系鞋带,就是让学生能够种庄稼、能够做工、能够劳动,能够生活自理。这些只是为学生生活常识的掌握、平常生活习惯的养成、自我生活能力的培养而进行的教育,当然属于生活教育,也是生活教育的应有之义,但这些绝对不是生活教育的全部。
生活教育中让孩子们所形成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主观,积淀的那些悲天悯人、爱满天下的情怀,博大深远、包容天下的胸怀,等等,这些都是生活教育的范畴。
二、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是一个大社会,是一个大熔炉,是一个多彩世界,是一个缤纷的天地,是教育取之不竭的源泉,是教育纵横驰骋的海洋,是时时处处可用作教育的鲜活教材。
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仅仅通过考试,而是为了生活,为了当下孩子的学习生活,为了孩子走出校园之后适应未来的生活,为了孩子步入人生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同时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是全面发展的人,是将来的社会人,是未来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是能够对自己的人生生活负责任的人。
因此,教育与生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是唇齿相依的。生活不能抛开教育,不能疏忽和淡化教育的功能,教育应该成为孩子们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应该通过教育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理解生活、控制生活和享受生活。
当然,教育也不应该脱离生活,应该围绕生活来进行,生活应该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应该体现于教育环节的方方面面。
威尔·杜兰特先生曾对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的关系有过论述:“教育包含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在一个过程中,人类向成长中的个体传递了代代积累的丰富遗产,包括知识、技艺、道德和艺术;在另外一个过程中,个体将这些遗赠用来发展其自身的能力,丰富生活。……教育是使生活日臻完善的过程,也就是用人类的遗产充实个人。如果这一传递和吸收的重要过程被中断半个世纪,那文明就将消亡,我们的子孙将比野蛮人还要原始。”
从文明传递和个体生活的意义上去理解这一切,这是对生活与教育这种互为关系的一种清晰而透彻的见解。
三、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去生活化
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
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教书死,死教书,书教死。教育重书本,轻实践,重考试,轻运用,重分数,轻能力。教育脱离实际,远离生活,忽视手脑结合、手脑并用,知行做合一。
教育没有真正融入生活,生活也没有真正贯穿于教育,教育完全与生活脱离,学校完全与社会脱离,书本完全与实际脱离。也就是说,教育所呈现出来的,完全是去生活化。
就因为学生将来要面对的实际生活,面对的社会现实,面对的未来人生,面对的人格尊严,面对的与周遭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些都不在考试中,都不在分数里,就因为与生活有关的孩子们所应具备的活泼、浪漫、情趣、自信、毅力、合作、感动、开心、强健等等这些比分数更有用的东西,也不在考试中,不在分数里,因而,被完全忽视与忽略。
很多学校,为了眼下的分数,音乐、体育、美术课不上了,生活化课程、劳动课程不开设了,还有考虑安全因素,学校的秋游、春游活动,甚至课间休息都被取消了。
寒暑假正是孩子们走进社区、走进厂矿、走进社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但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进了补习班、特长班,寒暑假堂而皇之成了孩子的第三、第四学期。
在当下,分数成了教育唯一追求,应试成了教育唯一属性,反复考练成了教育唯一法宝,死整蛮干成了教育唯一手段,成王败寇成了教育唯一标准。
以分数为导向的单一价值体系必然会崩塌,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只有分数的学生,不见得能从容地独立生活,能智慧地应对未来的职场和家庭。
我以为,这种去生活化的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巨婴,一个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个“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书呆子。
四、美好的教育是回归生活的教育
第一、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彰显教育的朴素
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朴素的,不管是做人,还是处世。
朴素的东西最美,最有魅力,最持续。庄子有一句话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朴素的教育体现的是质朴、本色、宁静,体现的是不浮夸、不浮华、不浮躁,体现的是带着对孩子、对教育的一种真情实感。朴素的教育最美。
生活给人以真实、平淡、简约、美好,教育走入生活、融入生活,回归生活,这样的教育更美。
第二、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凸显教育的幸福
幸福是一种主观认知和感受,是一种美好的情绪和生活状态。
幸福也是人类社会追寻的终极目标,在当下,不管是精准扶贫,还是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还是两个一百年中国梦,都是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
教育是人的艺术,是幸福的事业,教育本身应该是幸福的,学生学习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人的工作状态应该是幸福的,校园里所弥漫的气息应该是幸福的,教育更不能离开幸福。
教育在对生活的回归中,把外在世界的一切转换成个体的现实而又生动的生活场,让其进教育、进校园、进课堂,成为鲜活的教育内容,让教育建构起与世界、与社会、与现实的活泼而真切的联系,以改善教育的品质,提升教育者的素养,浸润受教育者的身心,教育为此变得美好而幸福。
第三、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最接近教育的本真
《论语》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教育者眼中不能仅有分数,教育也绝不能仅停留于知识的一味传授,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这便是教育之“本”。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练身体,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也是教育之“本”。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核心是“知行做合一”,他主张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眼睛、嘴巴、大脑、双手、时间和空间,是对“知行做合一”的生动诠释,也是最有效的务“本”之举。
通过这些务“本”之举,让教育充满生活的味道,富有生活的情趣,体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让教育逐渐靠向教育的本质,接近教育的本真,让教育以真正实现返朴归真。
第四、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顺其教育的自然
吕洞宾有诗云:“雨后山中蔓草荣,沿溪漫谷可怜生。寻常岂藉栽培力,自得天机自长成。”
教育不是万能,也不是无所不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生长的方向,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我们不能包办,不能越越俎代庖。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土壤准备好,并提供适宜的水份、养料、阳光、空气,让他们顺其自然地生根发芽,自然而然地生长。
教育具有生活的逻辑和视角,具有生活的起点和取向,教育就会多一份宁静,多一种平常心,就少一些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第五、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让教育充满温馨和张力
“逐鹿的猎人是看不到山的,打鱼的渔夫是看不到海的”,缘于生活的教育是看不到分数的,这种不着痕迹、其乐融融的教育,正是每个孩子喜欢的、期盼的。
从一个个原生态的生活教育场景出发,去建构教育,去生发教育,去实施教育,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就不会只是一种空洞的说教,一种强硬的灌输,当然更不可能有那种炼狱般的感觉,相反他们会觉得是在享受生活的乐趣,接受美好生活的洗礼。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且教育本身就是生活。当教育给孩子们铺开生活的画卷,最美的教育、最温馨的教育、最有张力的教育画卷,也就一点点地铺展开。
第六、回归生活的教育能让教育回“家”,回到那个温暖而温情的“家”
这些年,也许我们走得太快、太急,竟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要到哪儿去,以致于教育在功利的丛林中迷了回“家”的路。
于是乎就有了人心的浮躁,全民的焦虑,就有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乱跑、抢跑,就有了不顾秩序与规则的剧场效应,就有了“眼睛一睁,开始竞争”“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残酷现实。
面对新常态,国家不再片面追求GDP,不再以GDP论英雄,体育也不再以金牌定胜负,国家已经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
对于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到了应该好好反省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应该迅即觉醒的时候,是不是到了应该敢于直面、敢于拿出迷途知返的勇气的时候了,是不是到了教育应该回“家”,应该回到那个弥漫着温暖与温情的“家”的时候了。
而回归生活的教育能够让教育回归常识、让教育回归宁静、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育回归人性,这应该是教育回“家”,回到那个温暖而温情的“家”的不二之路。
五、教育怎样回归生活
第一、教育者应该以一个教育人应有的良知、责任和使命,牢牢捍卫教育的生活思想和理念
有一句话是,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我以为,得生活教育思想者得课堂、得教育、得人生、得天下。
面对当下社会的异常浮躁,全民的整体焦虑,教育的完全去生活化,作为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有使命的教育者,我们应该有“不为浮云遮望眼,不为喧嚣迷心智,不为焦虑乱迎合,不为功利做真教”的底气和勇气。
在教育的实践中,应该用“会生活”和“会做人”取代“会学习”“会考试”,并将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到他们整个人生生活中去考量,将他们的学生时代放到他们整个人的一生中去看待。
我们为此应该鼓励孩子更多地走进生活,认知生活,了解生活,适应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知识也许会忘记,但拥有生活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生活的能力,这些才真正决定孩子们未来人生的状态和模样。
第二、校园文化应该涂抹生活的色彩、烙上生活的痕迹
文化很重要,它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高境界的管理。一个校园,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文化。
真实而鲜活的校园文化不一定要高大上,一定要师生自己动手,一定要师生共同创设,一定要体现师生的心血和智慧。
校园文化的内容可以出自于生活,大千世界,万象百态,芸芸众生,花草树木,纷繁生活,都可以进入校园文化的视野。
校园文化的材质力求来源于生活,木棍、竹节、砖瓦、蛋壳画、大豆、易拉罐、矿泉水瓶、废旧纸箱等等,都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校园文化的表达应该着眼于生活,农耕文化、门窗文化、食堂文化、寝室文化、厕所文化、围墙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等等,都应该突出生活,反映生活,体现生活,让孩子们在浓郁的生活文化氛围中,接受熏陶,学会生活。
第三、课程研发应该立足于生活,力求课程生活化
生活处处有教育,生活中处处有课程。只要我们在场,所有的场都是课程。只要我们应景,所有的景都是课程生成的契机。当我们走进大自然,花草树木、虫叫鸟鸣、流水潺潺、松涛阵阵、远山剪影、天高云淡,便是最好的生活课程,当我们走进社区、走进社会,风土人情、世事冷暖、沧桑变迁、时政热点,也是很好的生活课程。
对于家长和教师而言,我们娓娓道来是课程,站在那里,树起标杆,身教示范,潜移默化,同样是难得的课程。
诸如“竹”渐成长课程、“豆”你乐课程、二十四节气课程、茶艺课程、劳动实践课程、乡土文化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四君子课程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课程。
生活化的课程就在孩子们的眼前,就在他们身边,更有味道,更接地气,孩子有一种亲切、亲近感,易于接纳,而且能够留下乡音,记住乡愁,这些孩子无论今后走多远,在他们心中始终会荡漾、澎湃着一种乡绪。
第四、课堂教学应该生活化,让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现实生活
人生很多重要财富的获取和积累,主要还不是来自于书本,也不是来自于单纯的说教,而是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体验。
源于生活,源于生活体验所获得的东西,因为融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汇入了自己的一腔心血,浸润了自己的精神基因,参悟了自己的人生智慧,因而最深刻、最持续、最久远。
我们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科知识背后所蕴含的那一段段或深或浅、或宽或窄的生活因子,所包含的那一个个或浓或淡、或表或里的生活元素,再站在这种因子、元素之上去关注课堂,组织教学,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用、有趣、有效,教学才会有活力、有品质、有内涵,学生的学习才会有动力、有兴致、有激情。
与之同时,全方位开放课堂,在教育中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接触更加真实的社会,放眼更加广阔的世界,体验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第五、社团活动的组织应该对接于未来社会及人生生活
小社团,大社会。小活动,大舞台。
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就没有快乐而幸福的教育。
社团活动是任何课程、课堂所不能取代的特殊课程、特殊课堂。在社团活动中,孩子们会找到玩伴、伙伴、学伴,这会成为他们爱上学校、爱上学习的重要理由;在社团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特长得以彰显,从而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抬得起头来;针对什么是学生们未来需要的人文素养,什么是他们必备的生存技能、生活能力,在社团活动中做好对接,这将为他们开启未来的人生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教育回归生活”的呼吁与期盼,或许会显得微如星火,但我们每一个教育人都有责任拾上一点柴火。
教育能够真正回归生活,当下教育所面对的浮躁、功利、焦虑和狭隘,都会迎刃而解,教育在今后的路上会行走得更从容、更轻盈……
我一直坚信,只要方向对了,就永远不要担心路途的遥远!
魏春英/文
2019年4月10日,是我值得用生命铭记的日子。
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在滑县首届“杏坛杯”写作大赛中,我的参赛作品《心地善良育人有术——我印象中的张老师》居然荣获了一等奖,我还获得了“写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月10日上午8:00, “新教育在滑县暨新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培训会” 在道口镇抗南初中隆重召开。与会新教育专家有陈东强副院长、张丙辰副主任、杜涛主任、张硕果副院长,参会人员还有县教育局及进修学校领导、各乡镇中心校及局属学校业务校长、滑县新教育实验学校校长及全体新网师学员、“杏坛杯”创作大赛全体选手。
隆重的颁奖仪式结束后,新区英民中学王辉霞,焦虎镇第一中心小学焦瑞玲,半坡店南街小学李艳,我,老庙塔邱小学张艳辉,赵营乡赵营初中李兰芝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写作成长经历。
接着,陈东强副院长做了精彩点评,他热情洋溢地说:相遇是一种缘份,要彼此营造,彼此珍惜;相信是一种力量,要互相鼓励,彼此成全;学习是一种能力,要不懈怠;开放是一种境界,要博览,要勇于展示自我;专注是一种智慧,不要去逐马,应潜心种草;成长是一种幸福,要分享,要感染。
上午10时,新网师学院副院长张硕果做了专题讲座《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张院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分享:读写的意义是什么?寻找读写的起点;突破阅读的舒适区;阅读要有合宜的专业知识结构;阅读要有所选择,寻找自己的根本书籍;阅读应做到拾级而上。
下午2时,郝晓东院长做了专题讲座《是什么让我皈依教育》,详细阐述了一个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组成,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为教师专业成长勾勒了一条清晰的路径。
教育局张荣照副局长在总结发言中说,哪怕让滑县十分之一的教师行动起来,教体局来搭建一个平台,营造一种氛围,为积极分子创造一个成长的环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新教育就是大海,对学生是一种幸福,对教师是在经营自己的幸福。以教师的成长作为教育的起点。
张局长号召校长支持教师出去学习,真正把读书与教育教学结合起来,让滑县教师过一种最幸福、最浪漫的教育生活。他称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得失荣辱全不计,不亏良心不负天。
一天的培训会结束了,我收获满满,感慨颇多。晚上,我把自己分享的发言稿《生命中美好的遇见》整理、编辑后,发布在了微信公众号《老店镇教师读写会》,期刊正好是第100期。(我想记住这特殊的一天。)看看时间,正好是22:00,关掉手机,瞬间酣然入梦。
恍惚中,我到了一个绿树茵茵、芳草萋萋的童话世界,一群花季少年在花丛中徜徉、拍照、游戏,其中一个女孩兴奋地喊道:“魏老师来啦!”我们围成了一个圆圈,玩起了丢手绢的游戏……
醒来后睡意全无。我回忆着美妙的梦境,回想着昨天的培训,反思着自己20多年的教育生活,犹如放**一样,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心理学家非弗洛伊德认为, 梦是潜意识愿望的实现。 其实,从我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固执地认为,教育应该是很人性、很温暖、很浪漫的。
比如,我理想的教育是这样的:一天上半天课,下午自由阅读。教室中央是一个很大的书架,摆着各种各样的书,老师和孩子们随意地围坐在一起尽情阅读,很温馨,很美好。
教室也不应该是固定的,偶尔带孩子们去田野、公园、**院,甚至医院、监狱,让孩子们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星期天,没有书面作业,家长带孩子体验劳动,亲近大自然,看**,亲子共读……
想法太幼稚?你一定会哈哈大笑。想笑你就笑吧,尽管现实与我理想的教育大相径庭,但是,我的教育梦想依旧如初。
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多次说过,中国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但仅仅是怒目金刚式的斥责和鞭挞,虽然痛快却无济于事。对于中国教育而言,最需要的是行动与建设,只有只有行动与建设,才是真正深刻而富有颠覆性的批判与重构。
2001年,我还是青年教师时,读了李镇西的《心灵写诗》《民主与教育》等教育专著,我就大胆在我所教的“创新班”试验,我一家一家走访、记录,召集家长朋友在一起交流家庭教育的问题、思想和做法。我还编写了《小学生家长手册》。《前言》的最后一段,我这样写道:
近日,通过家访,我觉得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家长朋友对此不够重视,有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方法不对头。总之,我认为家长朋友有必要转变观念,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孩子的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这里,我从平时的积累中摘录出一些成功家长的好经验,供家长朋友借鉴,但愿能对你有一点点帮助,也祝愿您能早日把孩子培养成21世纪的创新人才。
如果说农村十几年前的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那么现在的家庭教育现状是什么样呢?非常不容乐观,或者说相当糟糕。
春节前夕,我在班里做了一项关于家庭阅读情况调查,别说亲子共读了,留守儿童一年也难得和家长见几次面,即使个别父母在家,他们似乎都特别忙,哪里有时间读书?他们骨子里认为,读书是学校的事情,是老师的事情。
全班三十多个孩子,最喜欢读书的是杨鑫豪,他的父母是牙科医生,每天晚上,一家人亲子共读一小时。而绝大多数家庭没有书房,没有藏书,家长更没有阅读习惯,他们宁可把时间用在打麻将、美容、唱歌、跳广场舞,也不愿意陪孩子读书。
农村的家庭教育现状令人堪忧啊!我几乎每天都在感叹、焦虑、无奈中痛苦着、煎熬着、期待着。终于看到今年的两会把家庭教育立法提上了议程,两会第一天,一份民进中央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家庭教育发展的提案》备受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解读说,如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九成以上班主任认为家校沟通存在问题,家长参与沟通积极性不高,家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普遍存在焦虑情绪等,需要多方合力支持家庭教育。
新教育的张硕果老师在《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讲座中,也谈到现在的孩子不读书的原因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父母在读书。换句话说,家里没有读书的氛围。她还说, 别恨自己的消极,试着去理解拥抱它,给她以耐心拥抱和爱。
郝晓东老师在《是什么让我皈依了教育》讲座中说,做一件事,如果不是源自内在的动力,很难真正深入并持久。他在谈到读书会时说,只要有5个人来就一起共读,反正别人来不来他都要读,不来是自己读,来了是大家一起读。
我反复琢磨他们的话,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他们把阅读当成习惯,愿做阅读推广人,那么作为新教育的一粒种子,我可以并且能够为推广阅读做点什么呢?难道我的教育梦想永远只是梦想吗?
郝晓东老师的做法让我大受启发,在农村小学呆了二十多年,我深知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关键在于唤醒家长的观念,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有时我会想,退休后我就在家里开办家长培训班,年轻的父母,年长的婆婆,都可以一起交流学习。
为什么要等到退休呢?晚上、双休日,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时间,我可以先从亲子共读做起,反正我和十岁的小儿子每天晚上都会读书,多几个人一起读,读书氛围更浓,也许还能真正帮到他们。
说做就做,我立刻开始行动,在我的书房里摆了几张桌子,布置成了阅览室,这样至少可以容纳十几个人。邀请爱读书的学生和家长朋友来我家一起读书,每天晚上一个小时。一周交流一次读书心得。
高兴的是,经过两天的努力,我已经成功邀约到两位家长朋友,他们愿意带着孩子来我家参与亲子共读,期待更多的家长朋友加入,共享读书好时光!
感恩遇见新教育大咖陈东强、张硕果、郝晓东……如果不是他们的感人报告,我可能不会这么快成为全民阅读的积极推动者。
感恩遇见滑县新网师学员,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相信岁月,相信新教育,我就不会这般执着,这般幸福地行动、坚持。
我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就有奇迹。
在爱情中,你认为现实与浪漫哪个更重要呢?
在爱情中,我认为现实与浪漫同样重要。浪漫与现实的问题,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处理得当,生活幸福,否则会增加很多烦恼。那么,爱情重要还是现实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具体了解一下吧!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就像一对双胞胎,一起出生,缺一不可。你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由人的属性决定的。人们一方面需要物质生活,另一方面需要精神生活。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首歌,有高音、低音、和弦等等,只有配合得当,好歌才能成为好歌。事实上,生活就是看一首歌。浪漫与现实都在其中。需要人性化的控制,才能让生活丰富多彩!
其次,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和教育不同,对浪漫的理解也不同。浪漫是一个很广泛的东西。没有规定哪种形式称为浪漫。所以,浪漫在于个人的认知。有人认为浪漫就是开豪车、进星级酒店、出国旅游等等。其实,如果带着家人、老婆孩子去郊外,用树枝和树枝做一顶花冠,戴在你妻子或女儿的头上。它不被认为是浪漫的。所以我说浪漫并不是绝对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浪漫属于热爱生活的人,有爱,有浪漫!
最后,浪漫与现实相辅相成,相互转化。人们首先需要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追求这些物质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一个健康的精神环境。如果一味追求现实,突然失去了幸福浪漫的精神生活,这种生活也只能是活着。,不是命。不仅生活变得乏味,有的甚至会影响事业的发展。否则,说不定你会同时享受浪漫与现实的幸福!
怀特海在《教育的节奏》里提到“说到智力发展,我要用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来描述这一过程
关于这三个阶段的阐述,我反复品读,力争读出自己的理解。
“浪漫阶段”是从直接认识单纯事实到认识事实见未经探索的重要意义的一段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丰富的,充满活力的,包含着未经探索的因果逻辑关系,他不受系统的程序支配,属于浪漫遐想式的探索,这一过程的转变会引发某种兴奋。从小学中学大学这样的时间段来分析,小学阶段应该属于浪漫阶段。从语文学科中的阅读教学这样的小切口来看,学生的初读文本、整体感知阶段就属于浪漫阶段。
“精确阶段”对知识的深度追求胜过知识的广度,学习者在这个阶段,应该是深挖坑,直到掘出井水。从阅读教学的流程看,精读环节,应该带领着学生在文字里走一个来回,既读出文中之意,也要读出言外之意。既要获取作者传递的信息,又要能够理解文字承载的情感或道理。精确阶段的学习离不开浪漫阶段感知的事实以及对意义的模糊感知,是将浪漫阶段的学习进行结构化练习,是知识的结构化,也是思维的结构化。
“综合阶段”是经过了浪漫阶段和精确阶段的发展,引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活学巧用。在实践的过程中,又会接触到新的知识,于是开始新的一轮浪漫精确与综合。
“教育应该是这样一种不断重复的循环周期。每一节课应该以其自身的方式构成一种涡式的循环,引导出它的下一个过程。而较长的时间则应该得出明确的结果,以形成新循环周期的起点。”我想,一个学期,一个单元,一篇课文,都可以形成一个“浪漫-精确-综合”闭环式循环。
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是精读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带领孩子们读了目录,粗略地整体了解了全书的内容。仔细阅读了单元导入页面,才正式进入学习。昨日完成了初读学字词。孩子们通过互相提醒,完成了生字的易错音,易错难写字的学习。
1再读课文知内容
对应教育节奏里的浪漫阶段,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再读课题,问: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孩子回答说这篇课文是写学校的,还知道了这所学校的位置是在一棵大青树下。有一个孩子补充:我觉得会写学生怎么上课。
追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
小朋友特别喜欢提问。比起二年级的提问,现在的提问少了一些天马行空,开始围绕着“大青树”和“学校”两个词提问。
大青树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学校在大青树下?
这所小学什么样?
有哪些人去上这所学校?
这些人是同一个民族吗?
他们是怎么上课的?
有个孩子问:“这里为什么要写窗外的蝴蝶也在听朗读?
我提炼了他们提问的切入点,同时表扬最后一问是孩子预习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种提问意识特别了不起。
第二步:带着问题,默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孩子们梳理出全文的脉络:第一段写的是上学,第二、三段写的是上课和下课,第四段写的是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根据梳理,抓住全文的关键词,将主要内容串出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一所边疆小学上学,上课朗读和下课玩耍的事情。孩子概括的内容与教参的表达大同小异,语言确实儿童化的。
主要内容出来后,请孩子们回头看自己先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答,他们很开心地点点头。
2精读品词句,对应精确阶段。
本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怎么引导孩子去关注呢?
学习第一段,扶着走,教方法。
出示第一段的内容,请他们边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去请他们当“导演”,切出几个画面。
孩子们总结出第一段有三个画面:上学路上——到了学校——向国旗敬礼。
“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感觉呢?”
“这个学校很美,很特别。”
于是带着孩子去寻找那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比如关于少数民族的词语,随机连接后来的资料袋,拓展少数民族的资料,”坪坝“孩子们不清楚,感知,”“鲜艳、绚丽多彩、高高飘扬”等词语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
第一段的排比句非常典型,“从……从……从……”“有……有……有……”“向……向……向……”,孩子们找到分享后引导反复朗读,感受文字之美,画面之美,同时与我们的学校进行对比,对应课后第二题的练习,进一步体会学校的特别和美丽。
自学二、三段,尝试运用第一段的学法
按照自学,同伴互学和全班共学的步骤,先根据文字找画面,标注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然后与身边的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最后请一对伙伴到讲台前做小老师分享,下面的孩子用红笔根据倾听到的内容做补充笔记,并对上面的发言进行回应。回应的过程,可以练习他们的发言模板,如我有补充,我有欣赏,我有疑惑……
这样正式地请两个学生组成小组到台上分享阅读是第一次。我一边关注分享的内容,一边关注两个分享人的配合,还在整个教室里小跑着,关注孩子的倾听和笔记。又要听,又要记,老师还可能随时出现在身边,那些有开学综合征的孩子也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
主分享人太给力。每一个有新鲜感的词语找出来,都可以把自己的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两个重点句子也被她找出来一一剖析,要不是现场看着她做的批注,我真的会怀疑她是不是看了什么参考书。
最令人惊喜的是另一个伙伴不仅配合着展示书上的笔记,最后还就“下课”那个句子,做了不同理解的分享。因为上面孩子的带动,下面的回应也很积极。很明显现场有思维在流动。
我随时回应孩子们,对他们分享的内容进行点播,对他们分享的方式进行提炼,对他们积极参与的行为毫不吝啬地点赞。
就这样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慢慢地带着孩子从浪漫走向精确。
本来还有拓展的语言训练,带着孩子们走向综合运用阶段,只有等明天继续。
反思今日课堂,为了从一开始养成分享的各种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倾听、思考和分享能力,课堂节奏偏慢,孩子们对文本的“走进”与“走出”还有提升的空间。
慢是为了以后更快。不焦虑,不着急,淡定从容地带着孩子们去领略语文的魅力。
我刚进入大学校园时也期待在学校的日子是每天下课了和朋友们去隔壁大学溜达溜达,蹭蹭隔壁大学的课程,试试隔壁大学的饭堂的饭,看看隔壁大学的风景人情,再回自己的宿舍和室友分享一天所见,或者下课了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沿着一条路慢慢骑欣赏欣赏沿路的风景。但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期待,疫情两年多反反复复,开学即封校,核酸定期做,学校天天封,开学这么久,学校附近是什么样的都不清楚,但是学校里面的花花草草有没有多一颗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最近当地的疫情又严重了,一半的学生和老师回不来学校,从此之后我们开始在一个班的学生在教室教室上网课。
大学可以有多浪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我刚进入大学校园时也期待在学校的日子是每天下课了和朋友们去隔壁大学溜达溜达,蹭蹭隔壁大学的课程,试试隔壁大学的饭堂的饭,看看隔壁大学的风景人情,(其实想看看有没有帅哥[偷笑])再回自己的宿舍和室友分享一天所见,或者下课了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沿着一条路慢慢骑欣赏欣赏沿路的风景。
但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期待,疫情两年多反反复复,开学即封校,核酸定期做,学校天天封,开学这么久,学校附近是什么样的都不清楚,但是学校里面的花花草草有没有多一颗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最近当地的疫情又严重了,一半的学生和老师回不来学校,从此之后我们开始在一个班的学生在教室教室上网课。大学还有几年希望有机会能自由出入学校,欣赏一下学校之外的风景,欣赏一下其他大学的美女帅哥[偷笑]
大学可以有多浪漫相关阅读:
糟糕,同济大学的浪漫太会俘获人心了吧
同济大学四平校区三好坞石桥
当时一位女性朋友说想去校园取取景拍照片,我们同时去了的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他俩挨着近。后来我们在同济拍的照片要比复旦多很多,不是复旦不美,只是同济的浪漫很会捉我们的心。
同济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并称上海四大名校,学校的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非常出名。同济与清华、东南、天大并称“建筑老四校”,国内外很多知名建筑作品均出于同济手笔,魔都的上海中心大厦、嘉定保利大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等同济都有参与设计。
工科院校的建筑美学
我们那天去的是四平路1239号的四平校区,除了富有年代感的教学楼外,也能看到不少外形现代的建筑造型。不过只逛了一小部分,专注拍人,没怎么拍建筑和风景,校门和地标都没拍,更没去那条烂漫的樱花大道,可惜可惜。
文远楼
同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3年建成,是我国第一所“包豪斯”式建筑,外观简洁典雅,平整无奇,在建筑届中被奉为经典之作,入选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后来查资料才了解到文远楼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摘录一段话:
文远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师为黄毓麟(他的早逝是我国建筑界的重大损失)、哈雄文,最初作为同济大学建筑系馆使用。这幢建筑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方法,它的形象令人自然地联想到“包豪斯”(Bauhaus)校舍。其手法同样是用不对称的构图体现内部的功能和空间布局,以大面积的玻璃窗显示无承重墙的框架结构,用简洁平整的立面突出玻璃、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特点等等。文远楼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造的一批具有明显现代主义思想、观念和风格的建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为一个“美盲”,被楼的门窗吸引了,没拍外观,很是遗憾,补一张文远楼刚建成时的照片——
汇文楼
与文远楼同时期的建筑,外墙爬满绿植,依然散发古朴典雅的气质。
南北楼
同济学子上课和自习的地方,两幢楼在同济大学校门内南北两侧,对称布局,相向而立。红色外墙,中式门窗,外观简洁匀称,处处彰显中国的传统特色。
对这种复古风格的门窗非常感兴趣,很遗憾,又没拍外观。
西南楼
由于没有提前做功课,唉,又只拍了西南楼的窗户,单纯从视觉上觉得米**的墙、黑铁窗加上绿绿的杉树太好看,回来再查资料才知道那是有名的西南楼
这幢建筑确切地说叫“西南一楼”,校内还有西南二、西南三、西南十二等等,具体有多少不太清楚,均是同济学子的宿舍。
西南楼建于1954年,由同济大学的吴景详和朱亚新教授设计,外观颇有唐风遗韵。本非专业人士表示,从西南楼的屋顶和屋檐可以看出来跟在西安见过的一些建筑很像。
大礼堂
我们去的时候大礼堂正在修整,当时并不知道这座建于1961年的大礼堂曾是远东最大的礼堂,被誉为当时同种形式的亚洲之最,人称“远东第一跨”,大礼堂大厅外跨有54米,内部的视觉效果非常棒。
“无知”的人类连建筑的整体和正面都没拍。
其他不知道叫啥楼的建筑——
同济还有不少现代化的楼,我一幢都没拍,感兴趣的可以亲自去看看,有综合大楼、图书馆、瑞安楼、明成楼、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 楼、土木楼等等。
雅致浪漫的校园风光
作为建筑领域的知名院校,同济大学校园内各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过程,恰似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缩影,在同济学建筑方面的专业一定美美的吧!通常一所院校的老校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院校,比如有百年校史的同济,会有古典雅致的校园风景,所以在同济读书本身就美美的,不管读啥专业。
三好坞
当时我和朋友在三好坞停留好久,竹林假山、小桥流水、柳榭亭台……步步成景,拍个没完,想必许多同济学子也在这里留下过身影。
三好坞建于1956年,由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设计、题名,“三好”得名于“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陈从周先生在《“三好坞”谈往》中介绍了建造三好坞的原因和过程,当时学校师生造园的热情很高,挖土堆山,栽花移树,起名题字,可惜后来在浩劫中遭到破坏,即使重修之后的,先生认为“不能算什么满意的成绩”。
樱花
那次去,好像是四五月份,同济樱花大道的那批早樱开完了, 没见着成片的粉色浪漫,只在西南楼后面赏了一株,粉色的花和蓝色的墙搭配也好看,小清新的氛围感十足。
同济樱花是日本友人在同济90周年校庆、为促进中日友好合作赠送给同济大学的,种植在爱校路上,现在已是知名的樱花大道,每年的三月中下旬盛开,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
近两年好像因为疫情未对校外人员开放。疫情快点彻底过去吧,好让大家赴一场烂漫的同济樱花之约。
杉树林
相比樱花,杉树林的知名度就没那么高了。到了秋天,变黄的杉树林也是一道非常美丽的景观。
同济的杉树又高又密,夏季遮阴,秋天适合拍片,随手一框,都能表达出秋天的那股味道。
同济大学校史馆
我和朋友匆匆逛了同济大学的一小部分,好在最后鬼使神差地找到同济大学校史馆,增加了学校历史的了解,参观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一站。抱歉,还是没拍照片。
1、简要介绍
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3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5万余册。
2、办学历史
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49 年5 月上海解放,1950 年下半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及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不再称“国立同济大学”,直接称“同济大学”。
3、校名释义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4、同济校训
同舟共济
5、地标建筑
同济大学校门(正门,四平路1239号)、毛像(毛泽东塑像)、国立柱、图书馆、瑞安楼、大礼堂、129礼堂、校史馆、衷和楼、文远楼、西南楼等。
为弥补当时漏拍同济地标性建筑,放上几张《地道风物》曾经发布过的同济大片。
(此部分标注有摄影师的,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同济大学是一所能让你欣赏到建筑建筑之美的中国高校,一幢幢老建筑在新时代依然涌动不竭的生命力。
谁说工科生没有情怀和浪漫,那就在春天带她去同济看樱花,秋天去看杉树林,而三好坞,一年四季都有赏不完的景——春有流水潺湲,夏有榴花明媚,秋有笛声清越,冬有细雪纷飞。
后记:上一篇去了交大的闵行校区《没人告诉你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校园吗?》,与同济大学四平校区的风格完全不同,这和前者是新校区,后者为老校区也有一定关系。当然,各所高校均有各自独特的内涵气质和精神情怀。游览之前,对同济大学的建筑有所期待,果不负所望,校园环境和风光完全在对工科院校固有印象的建设之外,也太能俘获人心了吧~~接下来的一篇还是一所工科类院校,下次见——
什么是浪漫?生活最终过于平淡,她所谓的浪漫,就是叫你偶尔来点惊喜呀!什么小礼物,有空散散步,牵牵手,其实女人要的并不是很多很贵很值钱,只是要你永远把她放在心里,时时的惦记呀!愿你好好疼爱你的老婆,现在就可以吻她一下,轻轻地抱着她,说声:老婆我爱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