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言情小说网站跟浪漫书房那样,所有的小说都是无删减版的,不用注册能免费在线看的

有什么言情小说网站跟浪漫书房那样,所有的小说都是无删减版的,不用注册能免费在线看的,第1张

《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两小有猜》《最美遇见你》《哪有动情是意外》《你是我学生又怎样》《从罗马到火星》《老师太给力》《蔷薇盛放,年华落尽》《晴空》《幸福是零星的星》《欢宴》《妃倾天下》《美人何处》《执子之手,将子拖走》《用一生换你一次初相遇》《匪君所思》《君生我未生》《是你路过我的倾城时光》《如果没有你,情歌也荒芜》《千山暮雪,梦里红妆》《若到青阳盛开时》《金鱼莫与流年错》《南国的雪已流成了泪》《君许三生雪》《脱骨香》《我的相思不可言》

我刚进入大学校园时也期待在学校的日子是每天下课了和朋友们去隔壁大学溜达溜达,蹭蹭隔壁大学的课程,试试隔壁大学的饭堂的饭,看看隔壁大学的风景人情,再回自己的宿舍和室友分享一天所见,或者下课了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沿着一条路慢慢骑欣赏欣赏沿路的风景。但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期待,疫情两年多反反复复,开学即封校,核酸定期做,学校天天封,开学这么久,学校附近是什么样的都不清楚,但是学校里面的花花草草有没有多一颗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最近当地的疫情又严重了,一半的学生和老师回不来学校,从此之后我们开始在一个班的学生在教室教室上网课。

大学可以有多浪漫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我刚进入大学校园时也期待在学校的日子是每天下课了和朋友们去隔壁大学溜达溜达,蹭蹭隔壁大学的课程,试试隔壁大学的饭堂的饭,看看隔壁大学的风景人情,(其实想看看有没有帅哥[偷笑])再回自己的宿舍和室友分享一天所见,或者下课了和朋友们骑着自行车沿着一条路慢慢骑欣赏欣赏沿路的风景。

但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期待,疫情两年多反反复复,开学即封校,核酸定期做,学校天天封,开学这么久,学校附近是什么样的都不清楚,但是学校里面的花花草草有没有多一颗都能知道的清清楚楚,最近当地的疫情又严重了,一半的学生和老师回不来学校,从此之后我们开始在一个班的学生在教室教室上网课。大学还有几年希望有机会能自由出入学校,欣赏一下学校之外的风景,欣赏一下其他大学的美女帅哥[偷笑]

大学可以有多浪漫相关阅读:

糟糕,同济大学的浪漫太会俘获人心了吧

同济大学四平校区三好坞石桥

当时一位女性朋友说想去校园取取景拍照片,我们同时去了的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他俩挨着近。后来我们在同济拍的照片要比复旦多很多,不是复旦不美,只是同济的浪漫很会捉我们的心。

同济大学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并称上海四大名校,学校的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非常出名。同济与清华、东南、天大并称“建筑老四校”,国内外很多知名建筑作品均出于同济手笔,魔都的上海中心大厦、嘉定保利大剧院、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等等同济都有参与设计。

工科院校的建筑美学

我们那天去的是四平路1239号的四平校区,除了富有年代感的教学楼外,也能看到不少外形现代的建筑造型。不过只逛了一小部分,专注拍人,没怎么拍建筑和风景,校门和地标都没拍,更没去那条烂漫的樱花大道,可惜可惜。

文远楼

同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953年建成,是我国第一所“包豪斯”式建筑,外观简洁典雅,平整无奇,在建筑届中被奉为经典之作,入选 “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后来查资料才了解到文远楼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摘录一段话:

文远楼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设计师为黄毓麟(他的早逝是我国建筑界的重大损失)、哈雄文,最初作为同济大学建筑系馆使用。这幢建筑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观念和方法,它的形象令人自然地联想到“包豪斯”(Bauhaus)校舍。其手法同样是用不对称的构图体现内部的功能和空间布局,以大面积的玻璃窗显示无承重墙的框架结构,用简洁平整的立面突出玻璃、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特点等等。文远楼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造的一批具有明显现代主义思想、观念和风格的建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作为一个“美盲”,被楼的门窗吸引了,没拍外观,很是遗憾,补一张文远楼刚建成时的照片——

汇文楼

与文远楼同时期的建筑,外墙爬满绿植,依然散发古朴典雅的气质。

南北楼

同济学子上课和自习的地方,两幢楼在同济大学校门内南北两侧,对称布局,相向而立。红色外墙,中式门窗,外观简洁匀称,处处彰显中国的传统特色。

对这种复古风格的门窗非常感兴趣,很遗憾,又没拍外观。

西南楼

由于没有提前做功课,唉,又只拍了西南楼的窗户,单纯从视觉上觉得米**的墙、黑铁窗加上绿绿的杉树太好看,回来再查资料才知道那是有名的西南楼

这幢建筑确切地说叫“西南一楼”,校内还有西南二、西南三、西南十二等等,具体有多少不太清楚,均是同济学子的宿舍。

西南楼建于1954年,由同济大学的吴景详和朱亚新教授设计,外观颇有唐风遗韵。本非专业人士表示,从西南楼的屋顶和屋檐可以看出来跟在西安见过的一些建筑很像。

大礼堂

我们去的时候大礼堂正在修整,当时并不知道这座建于1961年的大礼堂曾是远东最大的礼堂,被誉为当时同种形式的亚洲之最,人称“远东第一跨”,大礼堂大厅外跨有54米,内部的视觉效果非常棒。

“无知”的人类连建筑的整体和正面都没拍。

其他不知道叫啥楼的建筑——

同济还有不少现代化的楼,我一幢都没拍,感兴趣的可以亲自去看看,有综合大楼、图书馆、瑞安楼、明成楼、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 楼、土木楼等等。

雅致浪漫的校园风光

作为建筑领域的知名院校,同济大学校园内各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过程,恰似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缩影,在同济学建筑方面的专业一定美美的吧!通常一所院校的老校区,特别是历史悠久的院校,比如有百年校史的同济,会有古典雅致的校园风景,所以在同济读书本身就美美的,不管读啥专业。

三好坞

当时我和朋友在三好坞停留好久,竹林假山、小桥流水、柳榭亭台……步步成景,拍个没完,想必许多同济学子也在这里留下过身影。

三好坞建于1956年,由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设计、题名,“三好”得名于“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陈从周先生在《“三好坞”谈往》中介绍了建造三好坞的原因和过程,当时学校师生造园的热情很高,挖土堆山,栽花移树,起名题字,可惜后来在浩劫中遭到破坏,即使重修之后的,先生认为“不能算什么满意的成绩”。

樱花

那次去,好像是四五月份,同济樱花大道的那批早樱开完了, 没见着成片的粉色浪漫,只在西南楼后面赏了一株,粉色的花和蓝色的墙搭配也好看,小清新的氛围感十足。

同济樱花是日本友人在同济90周年校庆、为促进中日友好合作赠送给同济大学的,种植在爱校路上,现在已是知名的樱花大道,每年的三月中下旬盛开,观赏的游人络绎不绝。

近两年好像因为疫情未对校外人员开放。疫情快点彻底过去吧,好让大家赴一场烂漫的同济樱花之约。

杉树林

相比樱花,杉树林的知名度就没那么高了。到了秋天,变黄的杉树林也是一道非常美丽的景观。

同济的杉树又高又密,夏季遮阴,秋天适合拍片,随手一框,都能表达出秋天的那股味道。

同济大学校史馆

我和朋友匆匆逛了同济大学的一小部分,好在最后鬼使神差地找到同济大学校史馆,增加了学校历史的了解,参观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一站。抱歉,还是没拍照片。

1、简要介绍

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设有29个专业学院,11家附属医院,13所附属中小学。有四平路、嘉定、沪西和沪北等4个主要校区,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校舍总建筑面积18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455万余册。

2、办学历史

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与创办不久的同济德文工学堂合称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济大学;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是中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1949 年5 月上海解放,1950 年下半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及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不再称“国立同济大学”,直接称“同济大学”。

3、校名释义

1908年,“德文医学堂”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德国,德语)”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4、同济校训

同舟共济

5、地标建筑

同济大学校门(正门,四平路1239号)、毛像(毛泽东塑像)、国立柱、图书馆、瑞安楼、大礼堂、129礼堂、校史馆、衷和楼、文远楼、西南楼等。

为弥补当时漏拍同济地标性建筑,放上几张《地道风物》曾经发布过的同济大片。

(此部分标注有摄影师的,如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删除。)

同济大学是一所能让你欣赏到建筑建筑之美的中国高校,一幢幢老建筑在新时代依然涌动不竭的生命力。

谁说工科生没有情怀和浪漫,那就在春天带她去同济看樱花,秋天去看杉树林,而三好坞,一年四季都有赏不完的景——春有流水潺湲,夏有榴花明媚,秋有笛声清越,冬有细雪纷飞。

后记:上一篇去了交大的闵行校区《没人告诉你上海交通大学是一座非常美丽的校园吗?》,与同济大学四平校区的风格完全不同,这和前者是新校区,后者为老校区也有一定关系。当然,各所高校均有各自独特的内涵气质和精神情怀。游览之前,对同济大学的建筑有所期待,果不负所望,校园环境和风光完全在对工科院校固有印象的建设之外,也太能俘获人心了吧~~接下来的一篇还是一所工科类院校,下次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328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