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说里面对于关羽的武力值的描写没有特别的真实,展开了往细里面写。虽然说斩华雄,斩文良颜丑,过五关斩六将,看起来还有牌面,但其实那些人都是弟弟,颜良文丑除外,颜良文丑确实很猛,但实际上关羽并没有跟顶级武将交流过,颜良文丑只能算是一流猛将。相对于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张辽这些人来讲还是差了一点。
关羽能被大家记住,不仅仅是他的武艺,更加是因为他的忠义,在三国演义里面关羽千里送嫂子去见他大哥,在这个过程中还一点事都没有发生,确实是一件很值得被铭记的事情,尤其是曹操那个老硬币,还想办法要把他和嫂子安排在一起,他都忍受了诱惑,主要是那时候他大哥生死未卜,要换个意志力不那么高的人可能就从了,毕竟曹操确实是个真大腿,而他嫂子确实也很漂亮。
想想还真不容易,他大哥刘备,各种扑街来扑街去,他们三兄弟一路风风雨雨始终不离不弃,好不容易有个成家立业的地方,没过多久快活日子他就被人安排了。
仔细想想,如果关羽没有跟刘备,而是转到了曹操,他的结局会不会好一点呢?毕竟操某人虽然有时候那啥一点,但是他对于自己人还是蛮好的,而且魏国在三国鼎立时期一直处于强势之外,最后还一统了天下。
但如果真的跟曹操混了,也不会被那么多人铭记吧,也不会成为忠义的代言词,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拜关羽了。
剥下神话的外衣,谈历史上真实的关羽
首先,不能不承认,关羽的武力应该是很高的,当时所谓“万人敌”是也。考据汉代还没有长柄刀,所以青龙偃月那种武器,应该是后世编的。关羽使用的武器,据专家考证应是长矛、马槊、汉戟,之类。但是,武力高并不象演义中所描绘的,对战争胜负能够起到很大作用。演义中往往是两阵对开,各出一将单挑,赢方挥旗掩杀,先胜一阵,其实毕竟是演义事实并不如此。
演义中几乎每仗必有单挑,而《三国志》上所记载的可以确定的单挑,总数目也不过三五回,还基本上都是和参与者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分不开的。将领凭借较量个人武力来推动战斗的胜利,这是野蛮时代的战争方式。而中国自从车战退离了历史舞台,孙武、吴起等军事家开始驱动步兵方阵,通过诡道来夺取胜利以后,单挑的旧俗就已经只存在部分莽夫的意识中了。
到了汉末三国时代,将领个人的好武力,在战场上只可能起到两种作用:一,是率先冲入敌阵,砍翻大纛几面,夺槊数条,以振奋本军的士气;二,是训练并统领一支禁卫部队,来保护主君家族或者指挥中心——典韦、许褚,以及长坂坡救阿斗以前的赵云,就都是做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
其实关羽也是这样的,,勇,可是当大将是缺乏一些智谋的。
关羽和张飞都是从起兵就跟着刘备的心腹将领,“恩若兄弟”——注意,仅仅是“若”,史书上也并没有桃园结义这种浪漫主义故事的记载。正史上在关羽传记中第一次提到的大事,是刘备和曹操合力围吕布于下邳前后发生的。可以说,在这以前,关羽没有什么大的功绩可记录。“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至今正史没有找到记载。华雄,史书上记载是被孙坚在阳人聚干掉的。而著名的不公平对战(三挑一)现场虎牢关,在今天的河南荥阳西汜水镇,汉代叫虎牢,唐代改名汜水关。在历史上,虽然诸侯合兵讨董,但除去孙坚、曹操、王匡等几部人马还进攻过几回外,大多在河南周围屯兵观望,根本不可能合力在虎牢关前与董卓军恶战。何况,就算按照演义来讲,三打一才赶跑了吕布,不知道有什么可炫耀的?
回过头来再说关羽。刘备逃出许昌,袭杀车胄,再占徐州,派关羽守下邳城,代理太守职务。不久,曹操大军来攻,刘备败走,关羽则被擒了。这里没有屯土山约三事,忠义护嫂的感人事迹,史书上很简单的一句话——“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曹操待关羽不错,还给他请了个汉寿亭侯的爵位。演义中说,曹操把寿亭侯的印信送给关羽,关羽看了不高兴,非要在前面添上一个“汉”字,以表示“降汉不降曹”。这就是小说家的想当然了。所谓亭侯,是汉代列侯的一种,上面还有乡侯和县侯,就是把一县、一乡或者一亭(低级行政单位)作为某侯爵的食邑(部分税收归此侯)。比如吕布封温侯,温县在司隶河内郡;蜀国马忠封博阳亭侯,博阳在豫州汝南郡。注意,诸葛亮是武乡侯,武乡是县,在徐州琅琊郡,所以他是县侯不是乡侯。汉寿是荆州武陵郡的一个亭名,所以应该是汉寿·亭侯,而不是汉·寿亭侯。
再往后,就是千古传扬的“斩颜良,诛文丑”了。《魏书》中记载:“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这时候,荀攸献计,先假装渡河之后袁军后路,吸引袁军西进,然后精兵奇袭白马。颜良果然中计,仓促应战,曹操“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没有说谁杀的颜良。《蜀书》中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此仗胜利,主要靠荀攸的献计和曹操的决断,而关羽是执行者之一,仗着武艺高强,取得敌将首级,这说明关羽确是骁将,不能完全证明他是大将之才。
接着,战场转移到了延津南。曹操解鞍下马以骄敌,抛弃辎重以诱敌,“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根本没提有关羽的功劳。按照《蜀书》中的记载,关羽是在斩了颜良以后,就立刻归刘备的。</b>
四大名著都有这样一个意思——小说故事到了某个重要的节点,很多人就不想再读下去啦。
《红楼梦》是抄检大观园后贾府开始中落,男孩女孩们不再似以前那样天真快活。《水浒传》是排座次后征方腊,完整的天罡地煞英雄谱将走向残缺。《西游记》就更早啦,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很多人就不想看了——激进的孙悟空原教旨粉丝干脆认为五指山后再无孙悟空。
豪杰聚义也逃不过分崩星散、齐天英雄也终于被压得不能动弹、花团锦簇也注定要红楼塌陷,宴席散去。人间的百般美好,都会幻灭。
而《三国演义》,则是在关羽死后。很多人在关羽死后总觉得就不想再读了。
我小时候先看的三国连环画,不知道剧情,看到一笔带过的关羽之死有些错愕。跳开来看,关羽之死不过是历史上一个军人死在了战争中,何以让人无法继续“推进历史”了呢?
因为塑造这个人物的笔墨最多,成长链最清晰详细,你寄情最深。比起其他人物,你跟随着关羽桃园结义、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刮骨疗毒、水淹七军…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玩一个rpg游戏,你的人物不断升级强大,却在最巅峰时猝然死去,还不能读档,你是会砸电脑的。
此时此刻,你就是在用小说扮演着关羽,你就是关羽。关羽死了就不想看了,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也死了,后面的,都是别人的故事了。
其二,关羽是个高度符号化的人物,他的死不是他一个人的事。
蜀汉在小说里一直是一个幻梦一般的存在,关羽之死,就是梦醒时分。关羽是蜀汉精神的人格化表现。曹魏篡汉后,关羽的死亡与之形成了某种对照和应和。代表着匡扶正统汉室的愿景破裂,代表着某种承载着儒家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碎灭。所以关羽之死,还不只是你最喜欢最有共情的那个人物死了,而是关羽所代表的那个精彩的、热血的、粗犷的英雄时代,随着他的离去也一同被浪花淘尽了。小说突然失去了精气神,后面的内容,用现在的话说——没内味了。
关羽死后,曹操痛苦,不能自已,他之所以怀念关羽,实则也是在怀念过去的自己,过去的那个时代。
读者此刻的心情应该也和曹操类似。
功成名就后,曹操需要关羽来平衡自己内心的一些缺失。在关羽身上,曹操能看见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人格,这些美好的特质,因为地位身份的不断变更,动荡乱世的诸多不得已,或消弭,或异化了。
曹操最羡慕的,是关羽身上一以贯之的信仰,潇洒不羁的自由。他在关羽身上投射的,是他想成为而因为主客观条件而无法成为的自己。
爱关羽,实则是在自我抚慰,把关羽当做内心的一个尚未崩坏的图腾——尽管曹操无法“成为关羽”,但敬重关羽,会成为曹操的底线,成为他对过往浪漫时代的追念,成为他没有完全背离理想的证明。
欣赏关羽,是曹操在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如同曹操一样,我们这些被社会丑恶锤炼,在摸爬滚打中丧失了一些简单又珍贵的初心,一心想在文学作品里寻求某种超越和纯粹的孩子,都在关羽身上寄与着自己无法履践的美好人格,他快意恩仇,忠肝义胆,不贪图荣华富贵美女官爵,只是为了一个义字千里走单骑。华容道时,本可消灭蜀国最大的敌人,却因为其对自己有恩放虎归山。关羽身上,有那种超越了物质、利益、苦乐的终极信念和人性关怀。
而我们这些都想成为关羽而不得的小小少年,看着那个“理想化”的自己身死,如何不惊诧?如何不悲痛?如何不幻灭?如何不绝望?那个策马扬鞭,勇冠三军的“武圣”怎么可能会死?
悲剧就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关羽之死,是我们心中的英雄之死,不想看下去,是不愿承认关羽所代表的那种英雄符号会死,是不愿承认自己笃信的忠义精神会死。是不愿承认伟岸的倒塌,崇高的消解,完美的缺失。最重要的,是不愿承认纵使美好高绝,但世间万事万物都如云烟般虚无的事实。
就像我小时候看着连环画惊疑不已,随着关羽的逝去,我觉得我好像也跟着他去了。
尽管悲哀如此,移情深切。但成年后小说看的次数多了,到那儿也就能淡淡地翻过去。
因为我心里清楚,关羽总会死的,后面甚至还有更凄凉的故事,万事万物都会死,可时间是不会停止的。少年时有永恒的幻想,不承认幻灭,后来经历多些,知道逃不了,也就释然了,心中装着关羽活着的样子就足够了。
我想,接受幻灭是生命中一条神秘的界限,人大概都是这样长大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