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血染红了大地,冒着滚烫气息的血液犹如火山决堤,蔓延开来令世间哗然。
1970年11月26日,《朝日新闻》头条罕见的刊登了一张血肉模糊的照片。 一具没有头的尸体俯卧在地上,男子被砍掉的整颗头颅规整的置于地上,双眼紧闭,已看不出一丝痛苦。
已进入和平年代的日本人当看到这则新闻几乎惊吓到晕厥,不可思议的情感犹如惊涛巨浪,整个日本社会沸腾了。
死者是 三岛由纪夫 (Yukio Mishima),这位曾被诺贝尔文奖三次提名的大文豪,却选择以这种残酷的方式了结自己。
三岛由纪夫(笔名),原名平冈公威 ,这个被誉为日本“海明威”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璀璨明星,他短短一生竭尽全力用文字诠释着美的多元性。
天才与疯子一步之遥,三岛由纪夫便是如此。
自小,三岛由纪夫是孤独的,是压抑的。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境因祖父的玩忽职守,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祖母夏子对于丈夫的无能,可谓极尽憎恨。
祖母夏子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自小享尽荣华富贵,出身于江户时代显赫武家,在她12岁时,又被养父寄养在与明治天皇血缘很近的亲王那里。
却奈何命运,下嫁给时任小官吏的平冈定太郎,也就是三岛的祖父。
夏子控制着平冈家的每一个人,然而家运衰落,毁灭了夏子出嫁平冈家以来的奢侈生活。
而三岛的诞生,让夏子犹为开心,她把对于未来的期冀统统压在了孙子身上。
当三岛刚出生第49天,祖母夏子便决定要亲自教养。她残忍的把三岛从生母那里抢来,软禁在自己屋中,只有喂奶时间,生母倭文重才得以见到亲生儿子。
母亲在这里如同一个喂奶的机器,除了喂奶,根本体会不到拥有孩子的幸福,只有夜里的哭泣和难以释然的痛苦。
祖母强势的性格,扭曲为一种变态的宠溺和过分的保护,三岛的饮食起居,每一个细节祖母都要求的十分苛刻。
她不允许三岛像男孩子一样调皮玩耍,只允许把玩属于女孩子的玩具,水果只能吃削成薄片的苹果和少量的蜜柑。
甚至开始嫉妒三岛与生母的关系,每当三岛喊妈妈时,祖母就大发雷霆,十分不爽。
童年的三岛几乎过着三重隔离的日子 ,与母亲隔离,与同岁游玩的伙伴隔离,与户外自然隔离。他的世界便是祖母那空气浑浊的小房间。
13岁的三岛终于可以告别这样的日子,回到了母亲身边享受天伦之乐,他与祖母离别时,祖母那依依不舍,凄凄切切的场面,简直就像一场新派的悲剧。
三岛曾说过 「13岁的我,有一个60岁的恋人。」 这番话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扭曲的童年,让三岛变得十分敏感,常年和祖母一起,甚至言行举止都变得十分女性化。
封闭的三岛没有朋友,他自娱自乐画画写诗,他的玩伴是脑海中无尽的空幻,也正是这段黑暗的童年,让他展露出异于常人的细腻情感和文学天赋。
母亲是三岛第一位读者,只有15岁的三岛便能写出美丽的诗歌,那细腻的俳句,令母亲尤为骄傲。
可是父亲态度却大大相反,他只希望三岛能当官从政,光宗耀祖。每当看见三岛作诗,父亲便撕毁其作品,一顿呵斥。
母亲默默忍受这一切,却每每在深夜时,秘密为三岛送上崭新的纸墨和新鲜的水果。
儿子对母亲的期望、热情和庇护,异常感动,往往一边流泪,一边奋笔疾书。
也正是母亲坚定的鼓励,三岛在16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处女作小说《鲜花盛时的森林》,并举办了人生第一次成功的出版纪念会。
三岛曾回忆道 「看着母亲在房间一角,眼角闪烁着泪光,我才发现母亲对我来说是如此重要。」
如果说母亲是三岛少年时期的「启明人」,那同学近江便是三岛的「懵懂情人」,这般情愫让三岛渐渐意识到自己奇妙的性取向。
他疯狂迷恋近江那强壮有力的胳膊和腋下那浓密的体毛。
在一次父亲带回的欧洲画册上,一副《圣塞巴斯蒂昂殉教图》彻底催促着三岛青春萌动的性意识。
他对着这幅图任由下体膨胀,炙热,犹如一把巨大坚硬的刀,瞬间割裂迸溅出芬芳的初液。
在三岛的文坛之路上,除了母亲的激励,还有一贵人一恩师,为其左右指点,这人便是 川端康成 (Kawabata Yasunari)。
也正是川端康成的推荐,三岛的短篇《香烟》得以在当时颇有名气的杂志《人间》上发布,从此登上作家文坛。
24岁时,三岛正式推出了自己长篇小说 《假面的自白》 ,这一本自我传记的推出,在日本文坛引起巨大的轰动,也正式确定了三岛由纪夫的作家地位,连一向对三岛作品嗤之以鼻的中村光夫也不禁称赞起来。
《假面的自白》 以大胆而客观的形式,将三岛人性的纠葛表现到了极致。
他用文字展现着内心对生的渴望和对死的憧憬,他将这虚幻异常的混合人生升华至艺术美。
随后三岛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比如《爱的饥渴》《禁色》《潮骚》,其中 《潮骚》 又一跃成为三岛由纪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这本看似情色性欲的书名,内容却大大相反,这是描写男女纯情的啊,除了崇高的情和纯洁的爱,三岛没有介入任何杂质,更不用说邪念。
《潮骚》唤醒了人们对于男女纯情的渴望,在当时日本几乎每个少男少女人手一本,这般如雷贯耳自然要会被后人翻拍成**。
其中1975年**版的《潮骚》最为精彩,是由 山口百惠 和 三浦友和 分别担任其男女主角,将《潮骚》中的唯美浪漫、你侬我侬演绎的叫人无比动容。
三岛由纪夫的文字妖艳唯美、浪漫虚幻,古典却又不失前卫哲思, 《金阁寺》 便是其最佳诠释,《金阁寺》也是三岛由纪夫创作的最长的一篇小说,很多人说《金阁寺》是他尤为出彩的一本著作。
1950年7月2日,京都金阁寺町方向火光漫天,一瞬间整座古建筑付诸一炬,这是日本史上真实的纵火案,三岛由纪夫以这件事为灵感创作了此书。
人类容易毁灭的形象,反而浮现出永生的幻想,而金阁的美,却反而露出了毁灭的可能性。像人类那样,有能力致死的东西是不会根绝的,而像金阁那样不灭的东西,却是可能消灭的。
—《金阁寺》
三岛巧妙地用金阁寺与人生相比喻,写美与人生,艺术与人生的悲剧关系,美为何容易引人嫉妒憎恨?为何越是美的东西越危险?三岛在书中引人入胜,不禁陷入沉思。
三岛对于美的渴求,不仅仅是表现在精神领域,他开始将美赋予肉体。他认为肉体比精神永恒。
已步入中年的三岛开始积极投入健身事业,在那个年代日本乃至亚洲,健身可谓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
三岛由纪夫为了达到肉体层面的力量美,除了健身还苦练剑道、空手道。
他曾与恩师川端康成的书信中写道 「自从升到黑带以后,对手少了许多,很多人都不愿与我比试了呢」 这口气简直又无奈又自负。
同时为了在修炼身体时有所参考,特地在家中庭院安放了一尊圣塞巴斯蒂昂裸体雕塑,开始追求希腊式肉体美。
这种身材在三岛的很多小说中出现,比如《潮骚》里描写男主角新治是 有着名画圣塞巴斯蒂昂般的肉体,观赏性与力量并存,还充满了海腥味的汗水。
在《肉体的无常》里三岛又说道 「 人生只有这么一回,为何不多加珍惜短暂无常的身躯,予以锻炼雕琢呢?」
可见三岛由纪夫无比崇拜男性的力量美,他觉得美的根源来自外形的雕琢,那是眼见为实的诱惑。
而以下出自其小说《禁色》这段更是把肉体上至了一种精神领域的美 。
「 你现在正处于向往感动的状态之中。你的纯洁无垢的心时时渴望感动,这是一种单纯的疾病。你就像一个长大了的少年为爱而爱一样,只不过是为感动而感动罢了。固定观念治好了,你的感动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你也很清楚,这世界除了肉感没有其他的感动。任何思想和观念,没有肉感就无法感动人。人明明为思想的耻部所感动,却偏要像一个装腔作势的绅士,硬是说为思想的帽子所感动。 」
这段话就不先入为主将其解读了,不过从三岛《禁色》、《潮骚》等作品中, 可以窥见他都是紧紧抓住男性的生、活力和健康,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表现男性肉体最真实最激烈的东西,男性肉体美即是他艺术美的绝顶。
1968年,恩师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历史上获得此奖的第一人,三岛听闻喜愤交加。
喜的是自己的老师挚友赢得了此殊荣,愤的是自己提名三次,却毫无收获,当听到获奖的不是自己,三岛脸色铁青,开着车在高速公路上疯狂绕圈以此泄愤。
伴随着二战的结束,裕仁天皇的投降公告传遍至日本各个角落,日本战败的消息对于三岛来说是极为矛盾的。
从他后期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一斑,他从原本的唯美、浪漫、古典主义渐渐专向复古主义、国家主义,甚至超越历史与政治。
他开始变得激进,忧国忧民,他害怕战后的日本会沦为西方列强的傀儡,他渴求人民能回到最初,回到忠于武士道精神的时代,去保护自己的国家,去保护日本传统的文化。
1970年11月25日,世界格局冷战对立,全世界掀起极左的思潮,学生们纷纷涌上日本街头,与右翼势力对抗,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力冲突。
三岛由纪夫感到十分痛苦,他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怀膨胀到极致,终于按捺不住他以暴力威胁的方式,召集了一大批自卫队成员,开始他自以为鼓舞人心的演讲。
他当着所有人,声嘶力竭的大喊着 「战后日本沉醉于经济繁荣,为金钱所迷失!你们忘了国家的基础啊,忘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啊!政治家不考虑日本,只为了追逐权力啊!醒醒吧!大家!醒醒吧!大家」
然而台下无人理会他,发出对他的阵阵痛骂!声音早已嘶哑的三岛由纪夫深感绝望。
于是当着众多人的面三岛突然坐下,右手握短刀,刀尖指向左肋腹部。 背后站着的是森田。这位早稻田大学出身的介错(介错:武士道切腹仪式中为其补刀断头的角色),手握大刀,紧张得额头出汗。
三岛再次三呼「天皇陛下万岁」,有心计地为自己的自杀涂上政治色彩,他大吸一口气,大叫一声,把短刀刺进了左腹,深度达5厘米。然后他两手用力向右肋方向划动,拉开13厘米长的口子,小肠涌出了50 厘米。
被三岛绑在一旁的的益田总监,虽然嘴里塞满了充填物,但还是爆发出近乎哭喊的叫唤声:「不要砍头啊!不要啊!」森田还是挥动了手里的日本刀。但由于他的手在发抖,第一刀从三岛的颈部砍向了右肩。第二刀砍向下腭,敲碎了大门牙。
相当痛苦的三岛,叫着再来一刀。森田看来无法完成介错了。站在一旁的古贺浩靖替下森田,扬起大刀,总算解决了问题。接着是森田必胜脱去上衣,正坐,手握刚才三岛用过的带血的短刀,快速地刺向自己的腹部。与此同时,介错者古贺一刀砍下,身首分离,干净利落。
结束了,一切结束了,三岛由纪夫选择切腹介错结束自己一生,他用身体演绎了人生最后一首诗。
三岛由纪夫至今都被后人解读为军国主义者,有人说他爱国爱民,有人说他是战后日本高速畸形发展的牺牲品,然而后人依旧无法解释清楚,只能究其主观贴上各种标签。
三岛由纪夫,犹如日本文坛的异类,他一生崇拜殉教式的死亡,在他的美学理念中,一切相反的事物都是美,这些对立事物的交织和循环,形成了他毕生主要的两个美学公式:血+死=美 / 生+青春=美。
三岛由纪夫在美学无尽的执念中孜孜不倦,挥洒出对于人性善恶美丑的滚烫文墨。
如果老舍没有投湖自尽,1968年的诺贝尔奖很可能是属于中国作家的,如果川端康成没有获奖,三岛由纪夫便不会失望加速走向极端。
川端康成在三岛死后不久,也以自尽告终,对于自己最爱的学生,川端内心的苦闷和愧疚无人诉说。
有人说文艺是吟一首诗,是南下的走走停停,是耳机中的疗愈民谣,然而真正的文艺是哽咽的,是孤独的、是困苦的,是苦到无法言说的。内心世界的繁花似锦、瑰丽斑斓,又该与何人说呢?
均来自 Gettyimages / Mishima Yukio
看完《三十而已》后,对于婚姻又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不愿意将就,那就应该选择自己一眼就相中的…… 人生第一台车就是父母亲认为的好用实用,最俱性价比的polo,开了三四年了,没什么大毛病,也没什么优点,但就是不想要这种被安排好的感觉,直到闺蜜Lawrence给我看了一眼皓影,特别是罗曼紫这款颜色的~~~当时我就沦陷了,这倒底是什么神仙色号!!! 配置这些的我也不太懂,交给Law,他是男生比较懂,我只懂我自己最真实的驾车感受,让我果断出掉了老polo,马上入了皓影,只记得Law一直跟我说这车是钢琴烤漆的下裙摆,有很多黑科技配置加持……最让我一次爱个够的,就是去试驾的时候,上车后感觉座椅位置空间很充足,对于我一个1米68的女生来说,发动之后车内,油门的力度也是比较软的,和我之前的polo还是很不同的,刹车的力度也比较适中,不用太费劲,视野就更不用说了,和polo简直天差地别,最后就是最让我心动的颜色,阳光下的样子,简直就像是油画一样的感觉~
这就law说的钢琴烤漆吧
这就law说的钢琴烤漆吧
打动我的就是这张图
打动我的就是这张图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
英国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 。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中把诗歌看作“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成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宣言。
1富有美感的诗句
李清照
1、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来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自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3、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
鹊桥仙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zhidao在朝朝暮暮。
2体现美学意境的诗词有哪些我醉在风里
默然感动着天的冷凄
曾经几何时
落雨将我的泪珠打湿
点点滴滴 落无声息
这一生飘逸
还有来生
来触摸风的叹息
是天的灵魂
来降临生机
迷茫的看不到
云的踪迹
我是雨点
你是云天
生死万千
命悬一线
只想和你
躲在星宿里
共同缔造天国的美丽
我从此
不在隐藏我的哭泣
只想把他丢入泥土里
默默的为花融湿
开出下一个春季
流淌今身
只为了能够粲然
自由天际
追逐彩虹的奇迹
我信赖天国没有秘密
他能够将我的悲戚收集
一切的凄楚
都会在风雨里流浪勇气
3有关美学名词解释10个,美学名言10句1、鲍姆嘉通
鲍姆嘉通不仅仅是美学学科的创名人,而且也在美学史上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美学问题。鲍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学学科并不是出于盲目创新的激情,而是他对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理性主义哲学以及全人类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具有理性派美学的认识论意义。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对当代实践美学的建构也有一定的启示。
2、气韵生动原则
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在谢赫时代,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3、传神写照
"传神写照"是顾恺之就绘画而言提出的一个命题他强调要
突破外在皮相的有限形象达到传神,这种理论正是"得意忘形说"的张扬诗歌,绘画,音乐,书法是中国
艺术的灵魂,而在这些灵魂中最为璀璨夺目,贯穿一致的则是传神写照这一美学命题传神写照所要表
达的美学思想及其内涵极其深邃它所涵盖的决不仅仅是人物绘画的美学原则,它作为中国传统文艺
的一个阐述点,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灵魂特征
4、美学
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
5自由创造
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6艺术美
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事物的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7艺术典型
指艺术家创造出的既具有概括性而能揭示一定的生活本质、又具有具体可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恩格斯所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段话揭示了艺术典型的一条普遍规律,即艺术典型都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8意境
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
9传神
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在艺术中通过对象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10社会美
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的特点表现为实践性、社会功利性、以善为前提,重在内容。
11劳动产品美
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劳动产品的美包括产品的整体美、功能美、造型美、质料美、色彩美等。
12自然美
指自然事物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自然性是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宗白华,美学家
一个敏感的人,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的因素。
——阿尼克斯特,前苏联文学史家
美,是人喜欢某种事物时的感受。美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没有利害关系的、自由的快乐。
——瓦西列夫,保加利亚作家、戏剧家
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爱,大自然的造物总是相辅相成,它给你美貌,你更能获得爱情。
——希斯,瑞士解剖学家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
——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席勒,德国诗人、剧作家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4求与“美”有关的诗句,名言王安石《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维山水田园诗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杜甫《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胡曾《咏史诗·黄河》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 一作只) 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谢灵运《泰山吟》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早发白帝城》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居易《题天柱峰》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关于写女性形象的诗句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6关于人物性格形象的诗句名言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貌似潘安
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
表堂堂、西装革履、高大魁梧、眉清目秀、相貌堂堂 玉树临风 风流倜傥 英俊潇洒 英姿飒爽
《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
7美学角度浪漫古诗欣赏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英雄泪! 水龙吟 辛弃疾鉴赏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 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 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 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 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 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 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 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 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 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 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 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 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 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 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 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 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 是写山。“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 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 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 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 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 “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 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 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 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 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 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 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 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 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 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 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 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 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 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 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 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 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 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 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 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 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 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 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 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 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 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 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 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 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 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 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 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 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 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 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 几回醉把栏干拍”。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 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 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 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 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 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 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 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 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 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 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 分四层意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 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 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