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镇西的《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有感

读李镇西的《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有感,第1张

      有幸读到李镇西老师的《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这篇文章是在教师感悟这个公众号上,做为任教15年的语文老师,有时会有这种感觉,觉得越教越不会教,感觉自己成长的越来越慢,有时我也会纳闷,也会反思,也会阅读一些关于教学方面的文章去鞭策自己,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

      要想把语文学好,说难也不难,但是做为母语,对于有的学生来说考试连及格都困难,除了基础知识在于平时,阅读和习作是个难点很多家长发愁,孩子写作没创意,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总是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现在就算写好了,长大后就肯定也不会写。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下面我分享一下李镇西老师文章里的精华部分:所谓“三把钥匙”,其实就是三个字:读、写、背。如果还要加三个字,那就是——多读,多写,多背!

    多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把钥匙,通过这把钥匙孩子能够打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宝库”。我们做为语文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理科学习靠题海,文科学习靠书海。”没有广博的阅读,仅仅靠课文上那几十篇课文,是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一个孩子如果有了海量的阅读,不读语文课本他照样可以形成语文素养。当然,“多读”指的是读好书,读经典的书,而不是读浅薄无聊的垃圾印刷品,更不是读有害的“毒品”。孩子多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人文书籍——低段孩子可以多读绘本、儿童诗等童书;中段孩子可以多读整本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方面的书籍;高段的学生则可以加上文化和哲学等,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文章之后,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多读书,除了课本之外,还要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的书,于是我变着法鼓励我班的学生去阅读课外书,让他们坚持在爱学班班上打卡,“冰冻非一日之寒”,好习惯要天天坚持,这一点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每天督促学生坚持打卡读书,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徉。

    多写,是语文学习的第二把钥匙,孩子能够将阅读中吸取的养料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表达出来。这里说的“写作”远不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题,而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日记、随笔等等,形式不论,内容灵活。对中低段的孩子来说,写作难免会有仿写的痕迹,这不要紧,这是学习写作的必经阶段。写作,不单单是“写作”,它伴随着阅读、思考和观察,所以写作实际上是综合的语文能力训练。特别要强调的是,要让孩子一开始就在写作中让心灵自由飞翔,即真情实感,随心所“语”,千万不要说假话。坚持让学生写日记,写日记刚开始不要求字数,只要能写真人真实,写出真情实感即可,多练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细微处入手,掌握写法,会运用自己积累的优美词语和片断,允许仿写,写法上可以借鉴,但是事例要真实,才能流露出真情实感!

      多背,是语文学习的第三把钥匙。现在什么都可以“百度”的互联网时代,有人认为只要能够查到的知识都不用背。这观点是对的,但这话不能无限“覆盖”,比如它就不适合于文学。好比锤子、改刀之类的工具不必随身携带,需要用的时候去拿就是了;但每个人的血肉却必须是自己体内的,而不可能是“外在的储存”。让孩子在其记忆力最强盛的时代,通过背诵将最经典的古诗文化作自己的血肉,这是形成终身语文能力的“童子功”。当然,并不是所有古诗文都要背,我依然强调背诵经典诗文,且越多越好。肚子里“别人的东西”储存多了,渐渐就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必然出口成章,行文流畅。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个古训永远不会过时。

      对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是信息的吸收,写作是情思的表达,背诵是经典的储存。这三者同等重要,不分主次,缺一不可。

      通过对李镇西老师这篇文章的学习,我坚信只要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多读,多写,多背,这三把钥匙至关重要,灵活运用到语文学科中,一定会收获到成功的喜悦!

  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感悟之一

 李镇西老师认为:“读一篇课文,如何才算读进去了呢?第一:读出自己,第二:读出问题。”

 所谓读出自己,就是从课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生活或场景,读出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通的某一个情节或是人物形象,甚至读出出动自己心灵的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读出自己,就是共鸣,就是欣赏。

 所谓读出问题,就是研究,没有读进去的人,是提不出任何问题的。“读出自己,读出问题”的教学程序,折射出了李镇西语文课的基本观点。

 我想起了自己教学时的一些做法,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齐读段落,而后让学生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其实这是可以改变的,本月以来,我就让学生先自读,而后让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悟,或就某个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谈谈看法,而后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大家交流,并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个学生的疑惑。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由学生提出,让学生说出阅读时的真实想法和困惑,这是最好的教学了。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我们应当从学生的疑问中开始我们的教学。

 李镇西老师说语文课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要把倾听还给孩子,把阅读还给孩子,把研究还给孩子,把讨论还给孩子,把创造性的解答还给孩子,把问题还给孩子。这就是对“读出自己”和“读出问题”最好的回答。

代表著作《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

最新著作《给教师的36条建议》本书为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三十年教育经验的集大成之作。针对教师来信中的36个最典型的问题,作者一一解答,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建议,并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

这些建议涵括了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堂教学、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学生的互动、与家长的交往、与学校领导、同事等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也探讨一些极其棘手或尴尬的问题,如怎样处理学生偷盗、怎样对待家长送礼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战性强,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及自我提升极具指导与参考价值。

扩展资料:

李镇西,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曾荣获四川省成都市优秀专家、2000年“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提名奖。是中国教育界的一位脚踏实地,真正教书育人的“工匠”。最开始是因为他的著作《爱心与教育》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而出名。

李镇西先生现在呼吁最多的,就是教育回到最初的质朴状态,教育始终是以助人成长为目的的,呼唤教育的朴素、常识和良知。

-李镇西

      《爱心与教育》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本书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中折射出的睿智,来自于李镇西老师丰富的知识与实践的运用与总结,我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阅读完了此书,这几天,我的心被书中的文字震荡着,久久不能平静。

        从李镇西老师的手记里,我读出了教育活动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能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读出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读出了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平等的态度。在这本手记里,就是他的“心灵写诗”,他把自己一颗火红的心都投入到了美好的教育事业当中,他是真正的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践行着“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

引言:高扬民主、科学、个性的教育旗帜——我的教育思想历程

摘抄

“第一次读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成了我教育理论真正的启蒙读物,我从此成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追星族’一员。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理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天地……他的全部的理论的基石无非就是一个朴素而富有人情味的愿望: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幸福的人。”

我的思考

我就想:我的第一本教育理论书籍是哪一本呢?

2003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三年。这一年,我从一个镇级第二初级中学调到镇级第一初级中学,在这里我认识的第一个老师说郭晓维主任,她个子不高,但说话底气十足。她是快班一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是快班二班语文老师。她主抓学校的政教工作,每天忙个不停,看似她用在班级和教学上的功夫不多,但我每次考试都比我这个一心扑在教学上的成绩要好。我就很疑惑?她告诉我,她班学生自学能力强,课都不用她讲。我才不信呢,后来她就笑着给了我一本书,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怀着好奇之心翻阅着,其实我当时根本不知道魏书生是何须人也,但对他在书中谈到的“人人有事做”的理念印象深刻,或许郭晓维主任就是激发出了学生们的自我责任心吧。后来我做了班主任,这种理念也被我用在了班级管理中,至此20多年来,我带出的每一届学生班级凝聚力特强!现在回忆起来,这一本应该就算是我的教育理论的启蒙读物了。但是,不幸的是,我没有李镇西老师的坚持追求,后来看的书除了教参外,寥寥无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的专业成长更是离不开书籍,现在我接触到了新网师,希望自己能够坚持阅读,一步一个台阶走向专业化成长。

手记一:爱心和童心——我和学生的感情故事

摘抄素质教书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教师对学生不是装模做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书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激恩赐”,甚至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资”,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来说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镇西老师认为当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不管教育思想、教育风格多么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当今热谈的素质教育,首先也是充满感情的教育。这种情感不带功力,不在恩赐,不是投资,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在李老师看来,爱学生,就必须走近学生的情感世界。要想走近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必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理解就是放低自己教师的身价,平等的对待学生。

我的反思

“是我们把你气病的”事件中,学生在李老师生病时,把责任赖在自己身上,是学生体谅到李老师真诚为他们付出的辛苦与关爱,一波波来看望生病的李老师,来一波哭一片,是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关怀,是真诚的担心的流露,是老师爱他们最直接的感谢,没有李老师对学生的发展内心的爱,是不会有学生这番真情的表达,爱是相互的,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是付出了不求回报也会来的回馈。

“给人民做牛马,人民永远记住他”,半夜被学生上山看病事件,是李老师爱生如爱子的真切之情,学生回馈他“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用真心才能换来真心!我觉得李老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李老师是真正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的老师,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会感受到这份不是父亲胜似父亲的师爱。

学生的“秘密行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可爱的,懂得感恩的孩子们,这是李老师教生有方,更是李老师把学生当家人,学生也把李老师的家人当家人的亲人间的互爱。一群充满爱的学生,他们之所以心中有爱,是因为他们享受着爱,理解着李老师对他们无私的爱,李老师为了两次做手术的病床上的妹妹经济拮据,但男生需要足球,他仍然会倾囊捐出稿费,李老师先付出爱才会收获这样的回报,因为他不图回报,所以他觉得他对学生的好是在还“债”,是自己运气好,这那是还债啊,这明明是一个谦逊的、有爱的人的高尚的情操!

对比自己,没有李老师爱学生爱的那么深刻,所以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尽量尽职尽责而已。

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后进学生”的转化

摘抄

“后进学生”产生的家庭原因:教育方法不当;家长行为不正;家庭离异。

“后进学生”产生的社会原因:教师的歧视;教学的失误;多次尝试失败。

“后进学生”产生的个人原因:街头结交;身体状况;智力状况。

“后进学生”注意:注重感情倾斜;唤起向上信心;引导集体舆论;讲究有效方法。

“后进学生”的教育方法:写家校练习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写“每日九问”养成“自省”习惯;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

我的反思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在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意识中,哪怕有极少数的“后进学生”在我们教育者的视野之外,那么我们所标榜的任何“素质教育”都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转化“后进学生”一直都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爱是教育的前提,对“后进生”的爱要真诚。平等是通向“后进生”心灵的桥梁,师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心灵平等,业者有这样,“后进生”才有交流的勇气与欲望。弯下腰,与学生平等交流,把教育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努力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李镇西老师和万同的故事,让我看到一个用爱与方法引领的转化“后进生”的成功的案例。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谈心观察了解学生心理,借助集体舆论良药相助持续引领终成正果。

手记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学生”的培养

摘抄激励“优生”超越自我要点:多方面实践,发现并发展潜质;鼓励在日常点滴中战胜自我,体验“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培养“优生”六法:引导“优生”树立志向;帮助“优生”认识自己;教育“优生”保持童心;激励“优生”超越自我;训练“优生”受挫心理;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我的反思王铜、杨嵩、程华、各有特色与不足,从这三个案例来看,我感觉李镇西老师在培养优等生方面首先是对学生优劣势分析精准。比如:程桦,多才多艺,不爱说话天分高,自控能力强,学习优秀,由于长期生活在边远落后地区,思维不够开阔,知识面相对较窄,创造力不做。这与作为一个老师敏锐的观察力有离不开的关系。其次,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谈心入手,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当然,谈心到交心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与学生谈心时选择场地要适宜,可以选择操场、林荫小道这些让人舒心的地方。聊天内容要广泛,不能一聊天就单刀直入,可以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聊天次数也不可一次了解,人和人的交往都是有过程的是不是?日久生情。再次,书籍引领。李镇西老师就是这对程桦的爱看书的特点,给她推荐了《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周恩来传略》等。再再次,鼓励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在实践中让他发现自己潜质,挑战自己的不可能,让优者更优。 当然,这里面我认为还有最关键的因素,老师要想做到对优者的拔高,自身本领还得过关才行,所以师者必须有丰富的知识阅历。

手记四:回答心灵的呼唤——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摘抄教师要尽力使自己具备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

我的反思教师,有“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李镇西老师也说过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同时又是一名出色的心理学家。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变化,做出积极的辅导,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们复杂多变、奇妙无穷的心灵。

手记五:沉重的思考——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手记六:生死两地书——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

我的反思这两章手记,我是边看边流泪,青春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个雨一直下的初秋,阅读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记载的“杨守丰:一个普通而伟大的灵魂”这个故事,心情格外沉重。

一个普通的山村女生,花一样的青春却身患重疾,家境贫困,母亲精神病,父亲一个人艰难的养活着全家。即使这样,她依然阳光、奋进,成绩优异,她希望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弱女子,病魔依然没有放过她,她在高考过后,没来得及等上录取通知书就离开了人世。

窗外呼啦啦的雨声似乎也在为她哭泣……

这是我们作为教育人,作为家长无力挽回的结果,我们不是神医。但下面一个案例,我们是不是有机会挽回一条年轻的生命?

2020年9月17日,武汉一男生因在教室打扑克被老师请来家长,其母亲在走廊扇孩子耳光,孩子在母亲转身离去的瞬间从5楼上纵深跳下……

如果这件事可以重新来过,假如老师不请来家长(我感觉因学生打扑克就把家长请来是老师黔驴技穷的表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学生,下次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假如家长到校后即使孩子犯错了,还能尊重孩子,不在走廊里扇当着同学的面扇耳光……或许就是另一种结果。

被疾病夺取生命,我们束手无策,是一种惋惜!被暴力夺取生命,要我们家长和老师又有何用?请尊重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

手记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句话是李镇西老师给历届新生的见面礼,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会经常的反思他的存在,给别人带去了什么?摘抄“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做一个好教师,让学生幸福;做一个好公民,让祖国幸福!

看到书籍的最后,我也在问自己:曾子一日三省吾生,作为李老师的崇拜者,我又给身边人带去了什么?做最好的自己,让自己的幸福!让身边的人同样感受到幸福!

但若提到本人邱某,即使你将头摇得眼冒金星,也没人对你流露出半点的不屑。这是我与李镇西的差别,但不是最大差别。 李镇西出版了《走进心灵》《爱心与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教育教学著作,赢得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美誉,李镇西是全国著名的优秀语文教师和模范班主任;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这也是我与李镇西的差别,但还不是最大的差别。 那么,我与李镇西最大的差别在哪里呢 差别之一在于李镇西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而我没有。李镇西因为在学生身上付出了大爱、付出了真情、付出了深情,才成为了一个颗粒饱满、硕果累累的李镇西。《致中学生的一百封信》是当代中国学生版的心灵鸡汤,字里行间无一不是缘于爱、基于爱、为了爱的真情流露。无论是“万里的故事”,还是黄金涛的心路历程,无论是对宁玮“一路平安”的祝福和牵挂,还是对宁晓燕悲剧的自责和反思,无不折射出李镇西对教育、对学生的一片真心、满腔爱心;无论是“班级法律”的诞生,还是“未来班”的创建,无论是青春期教育的有效探索,还是对花开声音的悉心倾听,无不昭示着李镇西的一片真诚、满腔热情。李镇西通晓“我们无缘去做大事,我们只有用大爱去做小事”的真谛,但正是这一件件的小事使李镇西走近、走进,也赢得了学生的心灵。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比“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感激您”的节日寄语更令人激动的挚情话语;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比“镇西兄——血脉虽然不相连,心灵永远相通”更近的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育是心灵沟通的艺术。熟知这句话的人何止千万,但是真正把这句话践行得淋漓尽致的人却不是很多。李镇西便是为数不多的人中的一个。我想,这是我(也许是我们)与李镇西的最大差别之一。 差别之二在于李镇西是“风中思索的芦苇”,而我不是。一个人不一定要超越别人,但必须不断地超越自我。李镇西是一个不断反思、超越自我的人。正是在反思与超越中,李镇西才一步步地拔高着自我的立足点,升华着教育的追求。1982年至1987年的两轮“未来班”教改实验取得的成功足以令人欣喜若狂。全国著名教育报刊对李镇西教育探索的高度评价,李镇西及其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丰厚收获便是明证。但是李镇西并未满足,而是积极地进行着总结和反思,很快他便发现了“未来班”教育中重继承轻创新的教育缺陷。宁晓燕之死更是促使李镇西对自己的教育探索进行了更深刻、更犀利的剖析。《教育观念的10大碰撞》《从理想的天空到现实的大地》等一系列的反思文章,标志着李镇西从“教育的浪漫主义”走向“教育的现实主义”。1987年起实施的构建“班级法律”以法治代替人治的教育探索和对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的高度关注,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的。因为即使在今天,青春期教育问题仍然是举步维艰,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仍然是困惑着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李镇西在十几年前的教育追求和教育实践是对其教育现实主义的积极构建。历史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日益高涨,李镇西又开始了以“民主、科学、个性”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理想主义的追求。因此,我们说李镇西的成长历程是一个反思自我的过程,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种反思的精神和超越的追求,同样是我(也许是我们)与李镇西最大的差别之一。 差别之三在于李镇西的教育“从批判走向建设”,而我没有任何走向。李镇西的反思和超越不只是在育人方面,同样也在他的语文教学中显现出来。他的语文教学专著《从批判走向建设》便是这种反思和超越在教学领域结下的硕果。无论是“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中大语文理念的构建,还是“阅读——呼唤‘人’的回归”中对人本精神的关注,也无论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中对人格教育的重视,还是对传统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评价的批判和建设,都体现出李镇西的教育理想、教育智慧和教育追求。纵观当代语文教学现状,谁能说清有多少语文教师(当然包括笔者在内)至今仍然在见物不见人地肢解着课文,至今仍然将视野紧紧局限在课本所界定的框框内,至今仍然毫无思想地跟随着考试的指挥棒转,至今仍然在构建着新的考试八股并以此“规范”学生的思维。尽管会有一些老师认识到现行语文教学的弊端,但是因其不能批判、不想批判也不敢批判,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拘泥于固有的模式而未能越雷池半步,更谈不上创新、建设了。这也是我(或者我们)与李镇西的最大差别之一。 笔者尽管在此剖析了与李镇西的一些主要差别,但很有可能,到了明天“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的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思想也好,不会有什么新的起色、新的变化、新的突破。这也许是我和我的同行们与镇西兄的又一差别吧。(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

李镇西有十二篇著作,主要有《青春期悄悄话――给中学生100封信》、《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教育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教有所思》以及最新出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做最好的家长》,《做最好的老师》,《用心灵赢得心灵——李镇西教育演讲录》。

至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考虑《从批判走向建设》

——读《李镇西教育全集》无论如何,李镇西注定是中国基础教育界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对于基础教育界,李镇西不只是一个人,他是考察中国教育的一个标本,描绘教师教育生活的一幅全息图,展示你我精神生活的一个缩影。人生就像一张蜘蛛网,联系着方方面面。不过李镇西这张网绝对与众不同。他的教育故事上至“那一代”的思想求索,下至“新生代”的教育诉求;上至人大代表对课程改革的总体规划,下至普通校长对学校教学的精细化引领。他的身份极为特殊,作为校长,他在武侯实验学校大刀阔斧地推动新教育实验改革;作为2个班的班主任,他具体而微的制定着班级公约,创造性地推动班集体建设;作为普通的语文老师,他还下班给学生上课,几天不见,学生们就惦记着他们的“大朋友了”……毋庸讳言,现在的学生很苦,教师很累,教育很危险。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下,李镇西却能够带领着他的老师和孩子,坚持“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奉行着“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进而获得了一种充盈的幸福,这简直就是放牛班的春天。因此,我们与其说是在呼唤李镇西,不如说是在呼唤对自我的拯救。光明日报出版社的12卷本《李镇西教育作品》,全方位的展示了李镇西是如何炼成的。其中既有李镇西未来班超验性的教育实验;又有李镇西生活化的课堂求索;既有李镇西的思想发展史,又有李镇西的教育演讲录;既有李镇西的阅读史,又有李镇西的精神发育史,还有李镇西的从教履历。这套书,完整的回答了。或者说,阅读这套图书,究竟能够给各类教师带来什么。一、新教师发展需要指南针李镇西在《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一文里写道:“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的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做‘情感’,一个叫做‘思考’。教育情感使他热爱孩子,忘我的工作,并从中体会到奉献的自豪;教育思考使他明确自己的教育方向,科学而理性的设计、实施自己的教育,同时不断得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对青年教师来说,情感和激情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思考。青年教师的思考力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理性思考,结合实际反思。在这个方面,李镇西能够提供最切身的借鉴。李镇西的班主任工作,给人的感觉就是手把手在教导你。方法、步骤、跟踪、反思,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活泼泼地,散发着泥土气息。他的教育案例,涵盖了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而且每个领域都不是浅尝辄止,都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更重要的是,李老师在每一个案例的反思中,都有理论支撑,都有行动描述,都有实践反思,构成了一幅有目标、有方法、有纵深的经典案例库。在语文教学上,李镇西主张语文教学生活化。通过创造生活化的交往情境,把教学活动变成师生间的真实交往,因此,他的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独创性在于:语文教学生活化,实质上就是语文教学本身的生活化。李老师的“三读”:“读出问题,读出感悟,读出自己”,实质上是引导学生,灵魂在场,面对真实的困难,能够真诚分享的教育幸福生活。这样的教学实践,能够给新教师提供最切实的帮助,使其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内容,运用什么教学策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经过什么教学路径,最后用“我”来建构,达成临时性的共识。二、老教师需要摆脱职业倦怠感很多老教师获得高级职称之后,残存的工作激情消失殆尽,年复一年的职业倦怠感袭来,他们得过且过,混一天日子撞一天钟,很多老教师甚至连撞钟也懒得撞了,直接申请到图书馆里等待退休。其实,当老教师做出这样选择的时候,内心里也是痛苦的。作为教师,如果愧对学生,或者为学生瞧不起,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但是,他们就是提不起工作热情,摆脱不了职业倦怠感。于是,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面对学生,减少愧疚感,这就是他们想方设法逃避到图书馆的原因。这个时候,阅读李镇西就显得更为重要。李镇西如何拥抱激情,如何战胜职业倦怠感,如何赢得尊严和幸福感。在李镇西的书中有详细的描述。在我看来,他至少有三味药。第一味药是永葆童心。李镇西认为,童心比爱心更重要,童心意味着理想、纯正、热情、好奇、良知,爱心更多的是来自童心。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因为他永葆纯真,拒绝“成熟”,有一颗永不更改的童心。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课堂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因而能与孩子心灵相通,因而能走进孩子心灵,从而获得巨大的精神慰藉。第二味药是和孩子互相编织。人的生命是一个不断书写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叙事的书写者。对老师而言,学生构成了自己生命叙事的重要他人;对学生而言,老师也构成自己生命叙事的重要他人。师生在共同生活中,构筑相同的精神底色,拥有相同的心灵密码,彼此编织,互相书写。师生的生活和精神生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彼此生命的一部分。李镇西老师说:“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老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因为我是语文老师,这便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而这花开的声音,不仅是学生青春绽放的乐章,也是我生命流淌的旋律。”这是对师生生命不断编织最美的描述,拥有如此丰富的精神生活,何以会产生职业倦怠感?第三味药是不断创新。单调就会乏味,重复就会厌烦。这正是职业倦怠感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职业倦怠感,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工作也是新的,每一天都要有悬念,都要有惊喜,这就需要我们杜绝懒惰和懈怠心理,不断创新。李镇西老师说:“我所有的教案都没有重复过,哪怕同一篇课文,我也不会参照以前的教案,我把教授我的每一篇课文都当做我的“第一次”。我总以为教育是创造出来的,决不能拿着一张旧船票,重复昨天的故事……”教育永远是在不满现实、改造现实和创造现实中前进的。一个有作为的教师永远能够突破困境、超越现实。有人在学校工作了一辈子,实际上只当了一天老师,因为他每一天都是一样的。有人做了一年教育,却实实在在当了300天老师,因为他每一天都充满创造。李镇西说得好:如果你能够骄傲的说,我的教育生活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你就能战胜职业倦怠感。三、优秀教师需要专业成长地图。对于有志在教育上闯出一些名堂的老师,学习李镇西就更为重要。在黑暗中摸索的他们,首先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处在什么发展期;他们需要指引,下一步究竟怎么走,需要读那些原点书籍;他们还需要洞悉自己的瓶颈,这些瓶颈如何突破等等。李镇西老师30年的教育实践,犹如一张清晰的专业发展地图,能给骨干教师们最清晰地指引。对照这样的专业发展地图,成功之路一目了然,清清楚楚。能够让优秀教师多找到一些自信,少走一些弯路。比如李镇西的阅读史,他读了那些书,这些书对他的思想发育有什么影响。李镇西如何从浪漫阅读,转向精确阅读,进而综合性的阅读。李镇西如何从一个文青转化为一个思想者。比如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发展史,李镇西如何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思想,如何把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李镇西如何学习杜威,如何从杜威身上汲取营养,拉开了中国《民主与爱心》教育的序幕。还有李镇西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研究意识,对象研究意识,类型研究意义。李镇西老师说:“我的班主任工作,一直都在探索。我带的每一个班都有不同的研究主题。最早的‘未来班’,是我的教育处女作,显然不完善,于是在第二个“未来班”便有了许多改进;接下来,第三个班,我着力研究‘青春期教育’,后来的班,我先后研究‘集体主义教育’,‘班级民主管理’,‘公民教育’……三十年过去了,我的班主任历程有着清晰的足印,见证着我的成长与成绩。”应该说,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教学相长。骨干教师会在李镇西的全息地图中,找到自己的教育困惑,并寻找到灵验的妙方,未必能包治百病;但一定能够强身健体,那简直是一定的。四、卓越教师需要精神同盟。普鲁斯特说:“我曾经长久地凝视着一株开花的李子树,贪婪地留恋着其中的真理。”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信念和价值观,以免自己身陷尘嚣之中,随波逐流而内心惶恐。卓越教师更是如此,他们往往是孤独的,光靠周伯通式的左右互搏是不行的,他们需要结成精神同盟,互相取暖。在李镇西老师身上,我看到卓越教师的精神世界的两大特质,并看到通过特质的吸引,一大堆老师聚集在李镇西老师的周围,形成了一种精神同盟。其一是信仰和价值观。信仰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为未来奠基。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培养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永远在现实中创造可能,致力于培养走向未来的人。其二是平凡和朴素最美。这也是卓越教师寻找尺码相同的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李镇西的伟大,在于平凡中的伟大,或者就是一种平民创造的伟大。钱梦龙老师说得好,“人人都可以学李镇西,但人人都成不了李镇西。”李镇西的成功在于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到今天,李老师还保存着他初中的作文;做了20多年班主任,李老师记下了班级数不清有意义的事情,保存了绝大多数和学生还有家长的谈话,还记载下女儿成长的每一段经历,为女儿提供了两代人日记的道德长跑。李镇西也许称不上中国教师第一人,但在积累材料方面,李老师绝对是中国教师的典范。如果,你能做到这些的话,我敢大胆的说,你就能做李镇西,最起码能做最好的自己。恩格斯说,“凡能思考的,前人皆已思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重新思考。”李镇西老师的原创不多;但他的意义在于,对很多重要的经典他都进行了重新思考,并赋予了全新的含义。这是另一个向度的创造。什么叫绝招,把普通的招式练到了极致,就是绝招。李镇西的成功,还常常让我联想到中国的革命,陈毅说,淮海大战的胜利,是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还有人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用小米加步枪打出来的,而李老师,却用自己平凡的实践和爱心,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也推动了中国很多教师精神面貌的更新。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镇西只有一个,我们也无需成为李镇西;但我们学习李镇西,并呼唤成为李镇西式的教育幸福老师。这也许就是的全部意义。

李镇西,男,1958年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在苏州大学完成教育哲学博士学业。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短暂供职于成都市教科所。现在执教于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系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结合中学教育实践,长期致力于民主教育和语文人格教育的研究与探索。已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等数十家报刊发表教育文章500余篇。 出版有《李镇西教育文丛》(含《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走进心灵——民主教育手记》、《从批判走向建设——语文教育手记》、《青春期悄悄话——致中学生100封信》、《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李镇西教育论文随笔选》、《花开的声音——我班的故事》、《风中芦苇在思索——李镇西散文随笔选》、《e网情深――李镇西网络教育随笔选》、《与梦飞翔――献给中学生》、《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其中,《爱心与教育》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教育成果一等奖,《走进心灵》获中国图书大奖。曾获“四川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成都市教育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

李镇西认为,我们教育所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被家长、被社会涂抹过许多印迹的纸,要想在这张纸上重新画出美丽的画,不是不可能,而是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教育这一链条上的第一环,我们面对的学生已经是被加工过的半成品;同时,孩子还潜移默化地受着社会的影响——这都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是从零开始。另外,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最多占三分之一,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是学生所受到的家庭与社会教育以及学生自己的自我教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04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