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是

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第一大国是,第1张

中国。

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节能和利用新能源方面进展最大的国家之一,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大节能和利用新能源的国家。中国在多年的努力下,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极推广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并逐渐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除此之外,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节能和利用新能源方面也有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国家能源局10月12日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3亿千瓦,已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常规发电和核电两大电源的国家,电力总装机达到143亿千瓦,是十年前的两倍以上。据了解,《报告》中,电力能源成为一大亮点。

清洁燃料发电是指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清洁的技术和管理为主要手段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就是将各种可再生资源利用于发电设备中:风、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等。目前,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国际清洁燃料联盟(ICEC)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燃料发电将增加到240亿千瓦,占电力生产总电量超过10%所以,根据 ICEC最新报告所示:到2050年,清洁燃料将占全球总发电电量比重达到18%以上。

我国的水电、核电和常规水电等电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装机的比例分别为472%、418%和465%。目前,在世界上范围内,水电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超过40%;其次是核电,占比为238%;而火电在我国占比达到225%水平,全球占比仅为44%。2021年《报告》显示,全国火电厂发电量约为14000亿千瓦时,其中,火电发电占比约为638%,核电发电占比约为234%。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电网在保障电力安全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大量的新能源已成为我国未来稳定运行的主要电源,但大部分新能源是间歇性、波动性运行的,需要持续投入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负荷低谷。

  长期以来,能源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国际能源格局的风云变幻,中国正面临着世界各国能源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挑战,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严峻考验。所以,从战略高度全面分析能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世界各国能源发展战略概况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需求和争夺态势的加强,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综合考虑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能源储备、能耗效率、未来能源需求预测、环境条件制约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力求缓和能源问题。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避免单一化,积极开发新能源,建立新的海上石油基地以及开展节能研究和采取节能措施等。

  (一)世界发达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风云变幻,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了相应策略,以保证本国能源供应的稳定。综观这些国家的能源战略和政策,可以概括出以下基本特点:

  1积极开拓海外能源市场

  发达国家一直都在全球范围不断勘探、开发石油和天然气,加紧对世界油气资源的争夺和控制。对任何国家来说,多渠道的能源都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条件。如美国出兵伊拉克,扶植成立新的亲美政权,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力图控制其石油资源,以确立在世界石油资源争夺中的主导地位。

  2建立和加强能源战略储备

  有国际舆论认为,争夺最后的丰富油气资源很可能成为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题,未来战争的根源即在于石油争夺。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消费国应付石油危机的最重要手段,所以,西方国家都把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作为保障石油供应安全的首要战略。美、日是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最早、储备量最多的国家。

  3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日本政府于1993年就提出了旨在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新阳光计划”,大力开发新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氢能、超导能等。同时,日本还在积极开展潮汐、波浪、地热、垃圾等发电的研究和实验。美国《国家综合能源战略》确定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目标是,发展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非常规甲烷资源,发展氢能的储存、分配和转化技术。

  4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厉行节能政策

  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已经把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作为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如美国在1998年推出的《国家综合能源战略》中,就要求电力系统到2010年燃煤发电效率由目前的35%提高到60%以上,燃气发电效率由目前的50%上升到70%;到2010年,主要能源密集型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总量将比现在减少25%,交通领域将推出燃料利用率3倍于常规交通工具的新型私人交通工具等。

  5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自1997年京都环境会议以来,世界各国都以保障居民健康、改善区域及全球环境质量为目标,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丹麦大力发展风能、美国政府对国内天然气生产实行扶持政策、挪威水力发电的高效能源系统、德国实行地下煤气化和煤的液化等。

  (二)发展中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为了应对全球性的能源竞争,发展中国家在能源问题上,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策,力求缓和能源问题。概括起来,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能源发展战略主要如下:大力开展节能活动,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节能降耗和能效的提高;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尽快完成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的进程;加大对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加强能源利用研究;吸收先进的经验技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加强环境与能源的宣传教育,促进节能与新能源开发,等等。

  总起来看,新技术成果在能源工业迅速推广应用,使整个能源工业由低技术向高技术过渡;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进展;能源产品正在向洁净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我国能源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能源总产量翻了一番,在煤炭生产、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大水电站建设、核电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同时,我国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

  据测算,到2050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可达到354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335亿吨,占677%;原油23亿吨,占93%;天然气1500亿立方米,占56%,水电11540亿千瓦小时,占45%。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形势,能源生产的增长并不能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据预测,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规模约占年能源需求量的1/10。

  (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当中,煤炭占到了67%以上,而新能源,包括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核电等,比例都很低。现在,我国的石油产量已不能满足交通的发展,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对能源提出新的需求。我国已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家,而且进口量还在逐渐增加。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对国家经济安全也构成了威胁。此外,长期消耗化石燃料,带来大量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也给我国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三)能源利用效率不高

  总体来看,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国际先进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国民经济的一些主要部门,如工业部门、交通部门、建筑部门及居民,对能源利用的效率普遍都很低。

  (四)对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同时,由于我国能源利用结构不合理,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但是,当前在我国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对实施可持续发展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意义还没有得到充分、广泛的认识,对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方针落实还不够。

  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没有能源的发展,没有能源作为强大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和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应该以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来制定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一)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综合分析我国能源发展现状,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几点:

  1长期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战略

  随着经济的增长,各个国家都已经把节能降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作为能源发展的目标。我国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能源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在我国实行节能降耗和提高能效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可能。中国要以较少能源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能潜力的挖掘。因此,应将节能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持之以恒地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战略。

  2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战略

  为了保护环境,实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洁净能源的发展,以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步伐。自2005年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实施后,二氧化碳减排额将成为一种商品在世界流通。目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如不加以控制,在将来受到具体减排指标约束时,很多行业会大受冲击,不得不花费大量资金向排放量较小的国家购买排放权。《京都议定书》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变革,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能源结构调整将是我国新世纪能源战略的主题。

  3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战略

  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21世纪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达到30%。面对即将到来的可再生能源时代,各国正在迅速前进。丹麦的风电已达到总发电量 的18%,而德国2002年风力发电已经占世界风力发电量的三分之一。法国计划在2025年风电达到发电总量的25%。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而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在中长期战略上应做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部署。

  (二)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1培养节能意识

  当前,我国能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地方对能源浪费现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倡导全社会节能降耗,培养全民的节能意识,对我国能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对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认识

  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对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认识还不充分,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认识,促进我国能源发展。

  3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加速能源结构调整

  当前,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不合理,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护环境,应该积极吸收和推广国内外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4修订和制定能源政策

  为了促进能源的发展,应充分发挥政策对新世纪能源战略实施的服务功能和保障机制作用。要加强对新世纪能源政策的研究和资金的投入,吸收外国能源政策的经验和成果,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和完善我国能源政策。

  5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

  国家可以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来促进我国能源政策法规的落实,以此保障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如国家可以采用收能源税的方法,来控制能耗的增长,并引导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耗朝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在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能源的生产量不能满足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以及对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意义认识不足等。因此,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应该注意长期坚持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要采取各项措施,以促进战略的实施。

山东省-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研讨会

为了加强山东省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双方经贸投资领域的广泛合作,在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支持和省外办、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山东省国际交流合作协会与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于2010年6月29日-7月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大厦联合举办“山东省-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研讨会暨中阿友好展”。

中阿石油装备与技术合作论坛暨采购洽谈会

为顺应石油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整体优势,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东营市人民政府、山东省贸易促进委员会、胜利石油管理局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及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中国国际商会山东石油装备商会承办的“首届中阿石油装备与技术合作论坛暨采购洽谈会”定于2010年10月18-20日在山东东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东营市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成为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石油装备产业聚集地。该展览会是国际性的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专业博览会,以推进国内石油装备业与国际接轨,促进业内投资、贸易和技术合作为宗旨,通过产品与技术的展示和交流,实现国内外石油装备企业在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赢共荣,同时为石油装备及零部件国内外买家提供一个全新的市场平台。

作为该展览会框架内的“首届中阿石油装备与技术合作论坛暨采购洽谈会”,将就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方面展开全面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重点探讨阿拉伯国家石油石化装备的广泛需求,海湾国家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承包市场状况及国内企业如何进入海湾国家市场等有关内容。

中阿交流协会赴天津滨海新区参观考察

2010年7月26日,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国际局原局长王国泰,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阿网总裁秦勇等中阿交流协会考察团一行5人在天津市外办副巡视员陈卫明等有关领导陪同下,赴天津滨海新区参观考察。

当天中午,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郑伟铭在瑞湾酒店接待宴请了考察团一行,并就中阿两湾论坛项目选址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会谈。

考察团先后考察了滨海新区旅游区、中新生态城、于家堡金融区、中心商务区等地,并与有关负责领导进行座谈,听取了相关的介绍和说明。

200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原塘沽区位于天津市东部,是天津滨海新区的中心区。区境东濒渤海,西邻东丽、津南二区,南接大港区,北抵汉沽区与宁河县。区域面积7902平方公里,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5公里,拥有9216公里长海岸线。

中外知名企业通州行暨国际新城建设研讨会

2010年8月5日,中外知名企业通州行暨大项目引进与通州国际新城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亚太花园酒店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投资促进局、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党委书记郭松,局长周卫民,副局长周旭,副巡视员于燕,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区委副书记、区长岳鹏,区政协主席王春元,区委副书记李玉君,副区长崔志成出席研讨会。

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国际局前局长王国泰,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阿网总裁秦勇应邀出席会议,并就两湾明珠项目进行了推介宣传。会前,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周旭向通州区区长岳鹏、副区长崔志成等重点介绍了中阿两湾论坛及两湾明珠项目,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重视。

研讨会由通州区副区长崔志成主持。区委副书记、区长岳鹏发表致辞,代表区委、区政府欢迎企业到通州置业和发展。通州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李霞就通州新城整体经济形象、产业发展思路和大项目的引进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来自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等机构的四位专家从大项目引进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选择和引进、大项目投资选址的关键因素以及绿色城市与绿色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主题演讲。

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周卫民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将以项目为中心,大力支持通州区的工作,为通州国际新城的发展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州区区委书记王云峰在讲话中表示,将不遗余力的做好新城的软硬件的环境建设,精心的呵护和培育,不断的为大项目的发展创造最优的条件,也希望与大家共同见证和分享这座新城的崛起。

最后,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在讲话中表示,通州国际新城正在蓬勃发展,希望国内外的朋友把握机遇投资通州,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州国际新城的建设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美国商会、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惠普公司等60余家知名机构和企业负责人。

出席上海世博会阿曼国家馆日活动

2010年7月22日上午,上海世博会迎来阿曼国家馆日,官方仪式在世博中心隆重举行。阿曼国家委员会主席叶海亚·马哈福兹·蒙泽里,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周波主持。上海世博会中国政府副总代表苏健出席仪式。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阿网总裁秦勇率团出席官方仪式,并出席当晚在上海世贸皇家艾美酒店举行的阿曼国家馆日接待晚宴。

叶海亚·马哈福兹·蒙泽里对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中国与阿曼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阿曼很高兴能够参加上海世博会,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合作。阿曼即将迎来国庆40周年纪念日,40年来,阿曼社会发展取得了全面的进步,正向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迈进。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反映了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议题,即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阿曼希望通过上海世博会向世界展示在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多元文化等领域取得的经验,并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受益。此次馆日活动,是阿曼展示文化遗产、民间艺术和人文传承的良机,感谢中国政府和国际展览局对本届世博会作出的巨大努力。

刘琦表示,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体现了人类社会对未来更美好生活的设想和憧憬。相信在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世博会一定会成功、精彩、难忘,成为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盛会、促进人类进步的盛会、推动创新和共同发展的盛会。中国与阿曼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阿曼馆以其巧妙的构思成为本届世博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阿曼馆结合了阿拉伯特色与现代风格,让参观者领略阿曼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也展示出阿曼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城市生活的发展理念。

仪式上,在阿拉伯世界享有盛誉的著名艺术团体——阿曼国家民俗艺术团展现了阿拉伯古老、神秘的文化艺术与人文风情。绚丽的服饰、古老的乐器、动感的节奏带领观众走进神秘的阿拉伯世界。十几人组成的表演团队,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翩然起舞,优雅、欢快的舞姿让观众大饱眼福。演出中还展示了多种不同乐曲,让观众从音乐、舞蹈中近距离感受阿曼,亲身体验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激情与浪漫。

阿曼馆位于世博园A片区,展馆形似一艘乘风破浪的阿拉伯帆船,通过建筑物、道路、绿化系统和空间环境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树立起阿曼不断发展的国家形象。阿曼馆主要由三个展厅组成,第一展厅将带领参观者领略阿曼多样的地貌特征和自然风光——从荒凉的沙漠到遥远的群山,从美丽的海洋到南部佐法尔地区丰富得令人赞叹的亚热带地理特征。步入第二展厅,参观者将感受阿曼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一部分重点展示的是阿曼的文化社会遗产等。第三展厅则将介绍阿曼人如何通过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参观者带着对未来的思考结束整个旅程。

东营市长姜杰会见中阿交流协会一行

2011年10月19日上午,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姜杰在东营宾馆会见了伊拉克驻华大使穆斯塔法,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时延春,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阿联酋、约旦大使刘宝莱、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勇,伊中经贸文化中心主席瓦希德,也门沙拉罕集团董事长沙拉罕等一行。

会见时,姜杰市长对伊拉克驻华大使穆斯塔法及中阿交流协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东营市有关情况。姜杰说,东营地处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当前,东营市正全力实施国家规划,坚持环境立市、生态优先,全面构筑生态系统,发展生态产业,建设宜居城市,努力把东营建成一座秀美宜居、富有活力的生态之城。

姜杰说,伊拉克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之一,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伊拉克与东营之间有着许多共同之处,石油能源将两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双方搭建起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希望今后双方进一步加强在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能源工业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东营的技术支持和原油输出力度,促进东营石油石化产业发展。

伊拉克驻华大使穆斯塔法对东营市给予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说,此次能有机会出席第四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让我们看到了东营市的热情和活力。此次展览会非常成功,也是我们伊拉克学习的榜样。他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促进伊拉克与东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东营市政府副市长高一,副市长、市政府秘书长杨梦斌、东营市外侨办副主席程爱华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会见时在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296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2023-08-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