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生日:1770年12月16日 星座:射手座 出生地: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城市--波恩 地位:德国作曲家,钢琴家 “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贝多芬(1792年手记)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祖父叫鲁特维克,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团长,父亲是一个酗酒的男高音歌手。他的母亲是一个女仆,一个厨子的女儿。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分,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把他一人和提琴关在家里,或整天逼在羽管键琴旁边练习。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Christian Gottlob Neefe,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弗朗茨·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1732-1809)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Johann Albrechtsberger,1736-1809)和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迅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怆》、《月光》钢琴奏鸣曲和“克罗采”小提琴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生活道路非常坎坷,晚年失聪;他从1796年26岁时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贝多芬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第三“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曲》、《悲怆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交响诗。 单乐章的标题交响乐 李斯特最先用此名
无词歌。 门德尔松创立
音乐瞬间。 规模不大的器乐曲 主要是钢琴曲 最先被舒伯特所运用
即兴曲。 一中器乐特性曲
船歌。 多用在歌剧、艺术歌曲、钢琴曲中
夜曲。 具有浪漫气质的钢琴曲 创始人是约翰菲尔德
叙事曲。 具有叙事性 内容多取材于史诗、古老传说、文学作品
狂想曲。 指感情奔放的幻想曲
摇篮曲。 有声乐曲也有器乐曲 多是抒发内心的思想感情
幽默曲。 主要是钢琴曲 表现幽默 富于幻想性
新事曲。 有叙事特点的小型器乐曲 主要是钢琴曲
传奇曲。 用途很广 涉及很多体裁 歌剧、舞剧、清唱剧、交响诗
嬉游曲。 以现成的主题为基础
遣兴曲。 组曲类型的器乐重奏
间奏曲。 形式自由、短小的器乐曲
谐谑曲。 从小步舞曲发展而来
回旋曲。 由法国的歌曲发展而来
朋友你好,一般而言,交响曲是器乐体裁的,一种,是管弦乐队演奏的包含多个乐章的大型,(奏鸣曲型)套曲。最早是源于意大利歌剧中的序曲,是海顿时定型。
交响曲的基本特点为:第一乐章:为快板,采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速度徐缓,采用二部曲式,或者是三部曲式等;第三乐章:速度中庸或稍快,为小步舞曲或者是诙谐曲;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或者奏鸣曲式等等。采纳谢谢。
音乐体裁就是艺术作品的式样和类型(品种)。"曲式"是指乐曲在连贯展开
过程中的结构布局,而乐曲的体裁则是指乐曲在音乐风格和性质方面的特
征。这是一首乐曲的两个方面。
不同体裁的器乐曲的形成,都是同它们各自的应用和表演的目的、演
出的场合、乐曲内容的倾向性、音调和节奏的特色、音乐风格的特征等等
有关。
前奏曲
(Pre1ude)原文是“序”、“引子”之意。它是一种单主题的中、小
型器乐曲。
它源自十五、十六世纪某种乐曲前的引子,最初常为即兴演奏,有试
奏乐器音准、活动手指及准备后边乐曲进入的作用。不少作曲家均有独立
的钢琴前奏曲。十九世纪后,西洋歌剧、乐剧中的开场或幕前音乐亦有称
作"前奏曲"者,其含义与上述独立体裁的前奏曲有所不同。
序曲
(Overture)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作品的开场音乐,
十七、十八世纪的歌剧序曲分为“法国序曲”及“意大利序曲”两类。前
者为复调风格,由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中段为赋格形式,末
段较短;后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世交响
曲即由此演变而成。十九世纪以来,从贝多芬开始,作曲家常采用这种体
裁写成独立的器乐曲,其结构大多为奏鸣曲式并有标题。如贝多芬的《科
里奥兰序曲》、柴可夫斯基《1 812年序曲》等。
套曲
(Divertimento)包括若干乐曲或乐章的成套器乐曲或声乐曲,其中
有主题的内在联系和联贯发展的关系。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
舒伯特的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等。认广义上说,奏鸣曲、交响曲、
组曲、康塔塔等均属之。
小步舞曲
(Menuet)一种起源于西欧民间的三拍子舞曲,流行于法国宫廷中,
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中庸,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风格
典雅。十九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
谑曲所代替。
谐谑曲
(Scherzo)谐谑曲亦称诙谐曲,一种三拍子器乐曲。其主要特点是节
奏活跃、速度较快,常出现突发的强弱对比。它常在交响曲等套曲中作为
第三乐章出现,以取代宫廷风格的小步舞曲。
赋格
(Fuga)西洋复调音乐中主要曲式和体裁之一,又称“遁走曲”,意
为追逐、遁走。它是复调音乐中最为复杂而严谨的曲体形式。其基本特点
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单的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
出现一次(呈示部);然后进入以主题中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
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展开部);直至最后主题再
度回到原调(再现部),并常以尾声结束。
卡农
(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其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
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即严
格的模仿对位。
练习曲
(Etude)用于提高器乐演奏技巧的乐曲。它通常包含一种或数种特定
技术课题。
肖邦为其创始人。这种乐器练习曲除用以练习技巧外,同时具有高度
的艺术性和舞台效果。李斯特、德彪西等都创作有此类练习曲。
浪漫曲
(Romance)泛指一种无固定形式的抒情短歌或短小的器乐曲。其特点
为:曲调表情细致与歌词紧密结合,伴奏亦较丰富。
狂想曲
(Rhapsodie)一种技术艰深且具有史诗性的器乐曲。原为古希腊时期
由流浪艺人歌唱的民间叙事诗片断,十九世纪初形成器乐曲体裁。其特征
是富于民族特色或直接采用民间曲凋,如李斯特的1 9首《匈牙利狂想曲》
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等。
幻想曲
(Fantasia)一种含有浪漫色彩而无固定曲式的器乐叙事曲。原指一
种管风琴或古钢琴的即兴独奏曲。十八世纪末叶起,幻想曲遂成为独立的
器乐曲,如格林卡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写成的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
幻想曲。
创意曲
(Invention)它是以模仿为主的复调音乐的体裁名称,是一种复调结
构的钢琴小曲,根据某一音乐动机即兴发展而成,类似小赋格曲等。
托卡塔
(Toccata)又称“触技曲”,它是一种富有自由即兴性的键盘乐曲。
萨拉班德
(Sarabande)舞曲的一种。据情起源于波斯,十六世纪初传入西班牙
。由于情调热烈奔放而被教会禁止。十六世纪未传入法国后,逐渐演变为
速度缓慢、音调庄重的舞曲,常用于贵族社会和舞剧中。其结构为二部曲
式,节奏为三拍子;第二拍的音,时值较长而突出。
塔兰台拉
(Tanantella)塔兰台拉原为意大利南部的一种民间舞曲。据传:被
一种毒蜘蛛“塔兰图拉”(Tarantula)咬伤的人,必须剧烈跳舞始能解毒,
塔兰台拉舞即起源于此说,另一说此舞因产生于塔兰多城而得名。其特点
:速度极快,6/8或3 /4拍子,主要节奏为连续不断的三连音,情绪热烈。
即兴曲
(Impromptu)它原是钢琴独奏曲的体裁名称,后也用于其他乐器的独
奏乐曲。它是即兴创作的器乐小品,常由激动的段落和深刻抒情的段落组
成,所以大多数是复三部曲式的。
夜曲
(Nocturne)原指十八世纪所流行的西洋贵族社会中的器乐套曲,风
格明快典雅,常在夜间露天演奏,与“小夜曲”类似。
小夜曲
(Serenade)原指傍晚或夜间在情人的窗下歌唱的爱情歌曲体裁,所
以曲调常是亲切抒情的。在十八世纪末开始出现多乐章的重奏或合奏曲的
小夜曲,则是为当时的达官贵族餐宴时助乐用的,曲调较轻快活泼,而与
爱情无关,属于室内乐体裁。
无言歌
(Song without Words)(无词歌)它的旋律犹如歌曲,用音型伴奏,
但却无歌词,不供歌唱之用,是抒情歌曲般的器乐小品。由门德尔松首创。
摇篮曲
(Lullaby)又称催眠曲,它原是母亲抚慰小儿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
简短。其旋律轻柔甜差,伴奏的节奏型常带摇篮的动荡感。
随想曲
(Caprice)又称奇想曲、异想曲,其性质近似幻想曲,也是结构自由、
大小不定,指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体裁,有赋格式、套曲形式。
圆舞曲
(Waltz)又称“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
。圆舞曲分快、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维
也纳宫廷后,速度渐快,并始用于城市社交舞会。十九世纪起风行于欧洲
各国。现在通行的圆舞曲,大多是维也纳式的圆舞曲,速度为小快板,其
特点为节秦明快,旋律流畅;伴奏中每小节常用一个和弦,第一拍重音较
突出,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淄河》、韦伯的《邀舞》
等。
玛祖卡
(Mazurka)波兰的一种民间舞曲,其动作有滑步、成对旋转、女人围
绕男子作轻快跑步等。玛祖卡的音乐特点为:中速、三拍子,重音变化较
多,以落在第二、三拍常见,情绪活泼热烈。
波洛乃兹
(Polonaise)也称“波兰舞曲”一种庄重缓慢、具有贵族气息的三拍
子舞曲,源于波兰民间。
波尔卡
(Polka)捷克的一种民间舞曲,以男女对舞为主,其基本动作由两个
踏步组成,一般为二拍子。
汪苏泷的全部歌曲包括:专辑歌曲、游戏歌曲、影视剧歌曲、其他单曲。
一、专辑歌曲
1、2010年发行专辑《慢慢懂》包括以下歌曲:《他的爱》、《放不下》、《唯你懂我心》、《专属味道》、《因为了解》、《等不到你》、《如果你还不明白》、《小星星》、《埋葬冬天》。
《你让我懂》、《幸福是被你需要》、《慢慢懂》、《放不下》、《唯你懂我心》、《专属味道》、《等不到你》、《如果你还不明白》、《小星星》(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你让我懂》、《幸福是被你需要》。
2、2012年发行专辑《万有引力》包括以下歌曲:《万有引力》、《有点甜》、《不可思议》、《第一首情歌》、《不过是想》、《那一年》、《桃花扇》、《分手季节》、《风度》、《停止跳动》。
3、2014年发行专辑《传世乐章》包括以下歌曲:《Introduction》、《传世乐章》(英雄联盟六周年推广曲)、《黑眼圈》、《得奖的是》。
《晴》(《恶魔少爷别吻我》原声带)、《黑色蝴蝶》、《Development》、《缺点》、《吵架歌》、《站台》、《谜底》、《雾都孤儿》、《Coda》。
4、2015年发行专辑《登陆计划》包括以下歌曲:《奇怪》、《银河》、《爱怎么会错》、《苏璞》、《浪漫曲》、《得不到的温柔》、《不用紧张》、《茉莉》、《地动山摇》、《睡前故事》。
5、2017年发行专辑《莱芙》包括以下歌曲:《大好时光》、《关于你》、《目击者》、《会发光的你》、《终身伴侣》、《欢乐颂》、《黄昏之时》、《悖论》、《不夜城》、《久病成医》。
6、2018年发行专辑《克制凶猛》包括以下歌曲:《黎明降临之前》、《第十二夜》、《盗火》、《旷梦》、《坠入》、《全世界陪我失眠》、《我的星球》、《虚拟恋爱指南》、《岛》、《烈火赛道》。
7、2019年发行专辑《过去现在时》包括以下歌曲:《致曾来过的你》、《BetterMe》、《眼泪》、《尚好的青春》、《我最亲爱的》、《原来我们都是爱着的》、《蓝色雨》、《朋友》。
二、游戏歌曲
游戏方面包括以下歌曲:《圣殿骑士》、《指尖江湖》、《梦诛缘·夏聚》、《梦幻诛仙》、《灵主不悔》、《桃园》、《御龙镜中隐》、《后会无期》。
三、影视剧歌曲
影视剧方面包括以下歌曲:《深海的星星》、《PromiseToYou》、《遇见天坛》、《大冒险家》、《闪耀》、《沉迷》、《长安诀》、《时空行者》、《为你写诗》、《无名之辈》、《写给妹妹的歌》。
《忽而今夏》、《NoOneKnows》、《摇滚唐人街》、《时间很美》、《萌力觉醒》、《I'LLBETHERE》、《吃土》、《那个男孩》、《青春白皮书》、《雨天》、《江湖天下》。
《原谅我》、《爱让我勇敢》、《一笑倾城》(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未来告白》、《π之歌》、《幸福加油》、《严**》、《如果时光倒流》、《年轮》、《小流星》。
四、其他单曲
其他单曲方面包括以下歌曲:《罪与罚》、《歌唱祖国》、《彼此的光荣》、《和你在一起》、《选我选我》、《携手同行》、《火星研究院》、《早!加油》。
《合照》、《不要睡懒觉》、《江湖有事》、《我也不知道》、《累不累》、《巴赫旧约》、《不分手的恋爱》、《三国杀》、《苦笑》。
早年经历
1989年9月17日,汪苏泷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艺术世家。自幼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中时开始接触学习古典音乐。大学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
在大学期间将自己的作品发表于各大音乐网站,并获得多个音乐排行榜首位,从而被唱片公司发掘,签约成为职业歌手。
早熟的天才,艰苦的童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贝多芬的父亲是当地唱诗班的男高音,是一个经常醇酒的蠢汉。他的母亲是女仆,这是个清贫的家庭。
贝多芬是一个典型的神童音乐家。由于他在音乐上的早慧,十二岁时就被人拿来同名垂青史的音乐神童莫扎特相提并论。他愚蠢的父亲急切地想利用这一点来赚取名利,逼迫小贝多芬整天练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贝多芬的记忆中,他根本就没有享受过父爱。
上天又偏偏赐给贝多芬一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壮,即使成年后也不过158米,他的外貌使他从小就遭人讥笑,成年后也难于幸免。
清贫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亲,不惹人喜欢的外貌,所有这些构成了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后的反叛性格和强势作风,也造成了他成年后粗俗的言谈举止。贝多芬被许多同时代的人描述成"粗鲁、固执、脾气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随时随地乱吐痰。"
大约在十二岁左右,小贝多芬在波恩遇见了一位相当好的导师-尼弗。正是尼弗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没有厌恶音乐,并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乐风格,使他十三岁就成为管风琴师,并创作了三首奏鸣曲。
1787年,贝多芬动身去当时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并拜见了莫扎特。当时十七岁的贝多芬默默无闻,而莫扎特早已名满欧洲。可能贝多芬的相貌太一般了,连莫扎特也看走了眼,对这个年经人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给了一段音乐让他用钢琴即兴发挥,自己却到隔壁屋子和别人聊天。然而邻屋充满灵感和气势的音乐使得莫扎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钢琴旁-作为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对于音乐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从这个年经人的琴声中听到了无穷的创造力和灵感,因此一俟演奏完毕,莫扎特便对屋内的人说:"注意这个年经人!……有朝一日,他会震惊世界!"
在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爱可能是他唯一的美好记忆,十七岁丧母对贝多芬的打击非同一般。与此同时,他还要担起这个无人照管的家庭--两个未成年的弟弟和一个不争气的父亲。在艰辛的日子里,只有在与布朗宁一家的交往中,贝多芬才得到一点安慰和支持。伊丽奥诺布朗宁是他的学生,比他小两岁,贝多芬对她怀有温柔的感情。
当她后来与一位善良的医生结婚后,贝多芬就将这种感情转为永恒的友谊并保持终生。贝多芬也从乡野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鲜花满枝,绿树成荫的小径,经及壮丽浩瀚的莱茵河,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了这个日渐忧郁的年轻音乐家。贝多芬终生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情感,他音乐中宽广的意境和淳朴的旋律直接发源于此。
就在贝多芬一心准备投身音乐大干一场时,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当时的贝多芬还爱恋着一位叫朱丽叶塔的姑娘,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月光》就是献给她的。然而幼稚风流的朱丽叶塔辜负了贝多芬的一番情意,后来竟与一位男爵订了婚。
耳聋的治愈日渐渺茫,又痛失心仪已久的恋人,这双重的打击使顽强的贝多芬支持不住了。1802年他写下了一封绝笔信,即现在被称之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书》。在信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误解贝多芬的人,如果仔细总结了他的遗嘱,都能发现其中真实的原因,从而原谅他的种种缺点。
不过他还是重新振作了起来,他那坚强的个性不可能屈服于命运摆布。还是那篇遗嘱中,贝多芬说道:"是艺术,就只是艺术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我是不能离开这个世界的。"
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来自他指挥彩排他的歌剧《菲德里奥》。由于他根本听不见乐队演奏和演唱,整个排练一团糟,重新开始后依然如故。贝多芬从听众难堪的表情中领悟到了原因。回到家中捧着脸一言不发。他的朋友说:"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没有一天能和这致使的一天相比。他的心灵受到的极大的伤害,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
沉重的家庭苦难也折磨着贝多芬。贝多芬的一个弟弟于1815年去世,留下八岁的儿子查理。查理的母亲是个微不足道的女人。贝多芬为了收养查理,不惜和她进行旷日持久的诉讼,一直到1820年才告胜利。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一生中,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等种种磨难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是耳聋给他带来的痛苦。
贝多芬28岁时,由于疾病,听觉就开始减退,到了48岁,再优美的歌声他也听不见了。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
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创作。他的不朽名作――九十部交响曲的后七部,都是在失聪的情况下完成的。而其中的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永恒的杰作。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 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 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
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
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 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就让贝多芬的精神继续在无数文章与音乐史中流传、发扬光大,把他深深烙印在心中。 “用痛苦带来欢乐。”没错!这个人就是音乐巨人——贝多芬!
**诞生100多年,古典音乐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格里高利圣咏横空出世之际,那是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的事了。那么,小弟弟向老大哥取经,也就名正言顺了。**喜欢引用古典音乐,《走出非洲》引用了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沉默的羔羊》引用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入殓师》引用了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光倒流七十年》引用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幻想》…… 有没有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专门为一部**创作过音乐呢?
在聆听上海爱乐乐团2018-2019年音乐季闭幕演出之前,我的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就算听过那场音乐会之后,我都惊讶得难以想象, 自己少年时看过很多遍的苏联**《牛虻》,居然请了当年已经闻名世界、被誉为“20世纪贝多芬”的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来为**创作背景音乐。
听完那场音乐会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忆当年自己一遍遍观看《牛虻》的情形,要么是应学校要求去学习列瓦雷斯为意大利人民奉献自己青春的动人事迹,要么为了再看几眼漂亮又打扮入时的女主角波拉夫人,要么为仔细揣摩红衣主教蒙塔奈利究竟用了什么计谋骗取了阿瑟的信任,等等。从来没有一次是为了音乐再去看《牛虻》的—— 在聒噪的所谓音乐中长大的我们这一代,到了能观看**《牛虻》的年龄,又有几人已经能认知到音乐是非常美妙的存在。
根据英国作家伏尼契的同名小说拍摄的苏联**《牛虻》,初映于1955年。**完成后,人们发现受命为《牛虻》谱曲的肖斯塔科维奇为**谱写了不少音乐素材,限于影片的篇幅和叙述节奏,这些音乐素材没有全部用上。嗣后,另一位苏联作曲家列冯·阿托缅不忍心让大师的创作烟消云散,便根据肖斯塔科维奇的手稿整理出了总共12首的《牛虻组曲》。
《序曲》、《民间舞》、《华尔兹》、《加洛普》、《浪漫曲》等等组成的《牛虻组曲》中,最广为人知的,非小提琴协奏曲《浪漫曲》莫属了。
准备重看**《牛虻》之前,我按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默默地将《牛虻组曲》的每一首与**中的人物一一对应, 觉得最有听众缘的那一首《浪漫曲》应该出现在阿瑟初遇琴玛对她陡升爱慕之情、两人共坠爱河以及由阿瑟变身为牛虻列瓦雷斯后重遇已成波拉夫人的琴玛时,然而,窄银幕、黑白片《牛虻》,虽然清晰度不够,声音效果也显扁平,但《浪漫曲》渐渐响起的刹那,我的耳朵没有误听。1小时40分钟片长的《牛虻》,两度完整地出现了《浪漫曲》,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始4分多钟时,还有一次出现在影片的结尾处1小时30多分钟时。那么,两次响起《浪漫曲》的当口,银幕上出现的人物形象是不是阿瑟和琴玛以及列瓦雷斯和波拉太太呢?答案是否定的。4分多钟的《浪漫曲》是为阿瑟和神父蒙塔奈利奏响的,1小时30多分钟响起《浪漫曲》时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红衣主教蒙塔奈利在劝说被捕入狱的意大利青年党人列瓦雷斯俯首称臣。
《浪漫曲》出现在**《牛虻》中的时间点,貌似音画错位了。当然,**创作者不会错,一定是我们的理解出了岔子。为了找到自己错在何处,我翻箱倒柜地找出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原著翻阅起来。 “意大利青年阿瑟,出身于富商家庭,但成年后毅然投身革命。由于疏忽,他泄漏了机密,使得战友被捕,令青梅竹马的女友琴玛误会,并痛苦地发现自己竟然是崇拜已久的蒙塔奈利神父的私生子。在严酷的现实教育下,他以假自杀为掩护,愤然出走,在外漂泊13年,历经艰辛,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化名牛虻,回国组织武装,偷运军火,积极准备起义。最后不幸被捕,面对军方的威胁和生父的劝降,不为所动,从容就义。”这是印在书的封底上的内容简介,与我重看的同名**表达的内容并无二致。 正因为是一部表现幼稚的青年被蒙骗后幡然醒悟、继而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1955年上映的苏联**《牛虻》,情节经过删繁就简后几乎只剩下了从阿瑟到牛虻的成长过程,阿瑟与琴玛的爱情、列瓦雷斯重遇琴玛的悸动以及作为私生子阿瑟遭遇的鄙视,影片都表现得非常匆忙,没有了表演空间的演员们,只能在有限的篇幅里“吹胡子瞪眼”,所以, 很多年以后苏联科学院《**史纲》曾这样评价**《牛虻》:“影片《牛虻》是不均衡的……但肖斯塔科维奇谱写的充满紧张激情的、很有气魄的音乐是影片最优秀的部分。” 既然如此,影片最优秀的部分音乐怎么会将《浪漫曲》错位给阿瑟与蒙塔奈利在一起时的戏码?
翻开伏尼契的原著,我们会发现, 女作家在表现阿瑟与蒙塔奈利这位秘密的亲生父亲之间的互动以及列瓦雷斯撕掉红衣主教的面纱与虚伪的父亲当面对质时,笔触细腻、细节饱满、情感炽热、内涵丰富。总共300来页的《牛虻》,一上来伏尼契就用了两个半章节详细描述了阿瑟对神父蒙塔奈利的依恋以及蒙塔奈利对儿子阿瑟的爱意,父子俩在神学院读书,到瑞士游玩,在家里在路上,通过伏尼契的文字我们能感受到蒙在鼓里的阿瑟和实情在胸的蒙塔奈利共同围绕着“爱”字展开的亲密无间互动:
”神学院院长蒙塔奈利神父停下手中的笔,以疼爱的目光看了看俯在文稿上的那颗乌黑头发的脑袋。“
”说我的样子像你。我要真是你的侄子那才好呢,神父——“
至于小说快要结束时,已知红衣主教真实身份的牛虻与蒙塔奈利的一次灵魂对话,则将一对如双头蛇一般的父子因人生目标完全相异而撕裂的战栗,痛陈在了字里行间。
肖斯塔科维奇为什么要将《牛虻组曲》中最美的旋律安排给阿瑟与蒙塔奈利以及牛虻与红衣主教?虽然受命为**谱写音乐,这个认真了一辈子的作曲家,一定一丝不苟地读了伏尼契的小说,所以,他知道女作家主要想表现的,并非1955年版的苏联**所呈现的,是一个懵懂青年何走上革命道路并为之牺牲自己的故事。那只是背景,伏尼契想要表达的,是在革命洪流滚滚而来时,一对曾经亲密无间的父子是如何分崩离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