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1950年以后,有影响力的,最好是八九十年代的美国作家及文学作品。

求推荐1950年以后,有影响力的,最好是八九十年代的美国作家及文学作品。,第1张

八十年代的经典文学作品——

伤痕文学:

刘心武《班主任》

卢新华《伤痕》

老鬼《血色黄昏》

改革小说:

张洁《沉重的翅膀》

张贤亮《龙种》

柯云路《新星》

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路遥《人生》

王润滋《鲁班的子孙》

矫健《老人仓》

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短篇)

刘真《黑旗》

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上城》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叶文玲《心香》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

古华《芙蓉镇》

鲁彦周《天云山传奇》

王蒙《布礼》和《蝴蝶》

谌容《人到中年》

李国文《月食》和《冬天里的春天》

张贤亮《灵与肉》和《绿化树》

韦君宜《洗礼》等

寻根文学:

刘心武《钟鼓楼》、《四牌楼》等,(长篇)

陆文夫《美食家》(中篇)

阿城《棋王》

还有韩少功、贾平凹、郑义、郑万隆、李杭育等

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则是——

《长恨歌》(王安忆著)

《白鹿原》(陈忠实著)

《马桥词典》(韩少功著)

《许三观卖血记》(余华著)

《九月寓言》(张炜著)

《心灵史》(张承志著)

《文化苦旅》(余秋雨著)

《活着》(余华著)

《我与地坛》(史铁生著)

《务虚笔记》(史铁生著)

  楼主似乎是在写论文

  看了大家答的,所说的就是那个意思,我现在说说我的一些看法

  1浪漫时期交响乐的发展及特点

  浪漫早期:1810~1830年 浪漫中期:1830~1850年 浪漫的仿古典主义1850~1900 三个阶段,一般都从舒伯特开始算。虽然舒伯特的音乐仍然有很浓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遗风,可是也洋溢着小巧、温和、刹那间诱惑、感奋和几近不真实的幸福感,是古典之后第一股令人陶醉的浪漫气息,所以大家习惯称他为“古典的浪漫者”。韦伯也是浪漫派的代表,在经受贝多芬、莫扎特的影响后,这两位作曲家特别表现出浪漫风格的纤巧、细腻的一面。

  中期的代表是门德尔松、舒曼,两人都在主观的特殊风格之外,共同传达这个浪漫时代精神,秉承了贝多芬的纯粹、绝对,发展了具有优美形式的交响曲。到了勃拉姆斯,浪漫的本质更加精密浓缩。如:在舒伯特的作品中,“浪漫的痛楚”只是在情绪上反映出来,到了勃拉姆斯则已经是感官的伤痛了。

  柏辽兹及李斯特则选择性的领悟贝多芬标题描绘的启示,而发展了丰富内容的交响诗,“大自然”对浪漫时期的影响是很深的,连一向重视形式美的交响曲也不例外,这种反映有时较为直接(如:门德尔松的《苏格兰》、《意大利》交响曲),有时则较抽象(如舒曼的《春》、《莱茵》)。而强调大自然的同时、也为日后的民族主义的兴起播下了种子。

  仿古典主义(也叫后浪漫主义)著名作曲家首推布鲁克纳和勃拉姆斯。布鲁克纳交响音乐的两大特色是宗教情操以及“拟管风琴声响”。主要是因为奥地利天主教19世纪过度封建保守,所以才会有布鲁克纳的清秀寡欲的交响世界之呈现。他对教义不曾疑惑的信仰,简直就是个任劳任怨的老农民,无论何种情况都没埋怨过自己的生活。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矛盾,而是他懂得如何将它埋藏在心底,永不冒出。

  对布鲁克纳影响最深的是瓦格纳,尤其在和声及管弦乐方面,可布鲁克纳一向习惯闭着眼睛听瓦格纳的乐剧,舞台上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把乐剧的音乐灵性化了。勃拉姆斯虽然跟布鲁克纳同住维也纳,但二人感情不甚融合。勃拉姆斯来自德国北部的基督教家庭,他矛盾的性情是无法深埋心底的,他对燃烧在心中的烈火,因无法熄灭而感到恐惧,他寂寞而且动漾不定的心灵无法安顿,这都能从他贯有的摇摆、沉重、模糊的节奏中感受得出。

  维也纳交响乐在经历了布鲁克纳及勃拉姆斯之后,唯一能将其整合并推向高潮的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马勒。马勒身处颓废思潮弥漫的世纪末,现实的冲突、摩擦(生)及隐退的回忆往昔美好的时日(死),是他作品里不断交替出现的主题,那濒临神经质边缘的音乐美,一方面把后期浪漫的狂喜与炙痛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为现代音乐的新任务勋伯格铺垫好了出场的红地毯。

  2新浪漫主义音乐

  (对于这个时期的音乐我听得不多,就听了巴伯的《为弦乐而作的柔版》、《交响曲》等)

  新浪漫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起出现的一种流派,通常这种音乐有调性,但此时的调性并不等同于“共性写作”时期的和声、结构和调性,而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结合,用新颖的音乐语言对50、60年代盛行的过于理智和抽象音乐的序列音乐进行否定,音乐中开始强调情感的表现,以不同的程度来应用调性,注重浪漫主义风格。这就是新浪漫主义音乐。

  代表人物及作品有:意大利的贝里奥和他的《交响曲》、美国的克拉姆和他的《大宇宙》、《夏夜音乐》,巴伯《弦乐柔版》、《交响曲》,罗奇伯格《交响曲》、《钢琴组曲》,德国的亨策和他的《雅各布之梦》等。

  查到一些资料:

  卢恰诺·贝里奥Berio, Luciano

  (1925年生于意大利的奥内利亚,现在的因佩里亚)。意大利作曲家。在米兰学院师从盖迪尼(Ghedini)至1951年,然后在坦戈伍德(Tanglewood)从达拉皮科拉(Dallapiccola)学习序列技巧。1955年与马代尔纳(Maderna)在意大利广播电台共建电子音乐实验室,在该室工作至1961年。1963年赴美,在加利福尼亚执教,1965年起在朱利亚德学校执教,1971年返回意大利。作品受到序列主义、电子手法和随机音乐的影响。他独特地发展了“拼贴”技巧,借用其他作曲家的音乐片段或模仿他们的风格特征。如在《交响曲》(Sinfonia)中,贝里奥摘用了马勒第二交响曲,瓦格纳的《莱茵的黄金》(Das Rheingold),拉威尔的《圆舞曲》(La Valse),施特劳斯的《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中的素材。在《迷宫Ⅱ》(LaborintosⅡ)中,街头叫卖声、惊叹声和牧歌、爵士乐的因素混合在一起。另外一首拼贴作品是《独奏会Ⅰ》(Recital Ⅰ)(献给卡西Cathy),这是为他前妻,女高音卡西•伯布里安(Cathy Berberian)所作的几首作品(如《主显节》(Epifanie)和《顺序3》(Sequenza 3))中的一首。为不同乐器所作的一系列《序列曲》(Sequenza)基本上是机遇音乐。在《圆圈》(Circles)中,歌唱者可以唱谱上标明的音高,也可以唱相近的音高,任她自选。贝里奥年青时曾在米兰一个小型巡回歌剧团中任指挥,因此,对戏剧音乐始终抱有热情,虽然他创作的戏剧作品迄今为止都是别出心裁的。

  塞缪尔·巴伯Barber, Samuel

  (1910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1981年卒于纽约)。美国作曲家。6岁时弹钢琴,7岁作曲。14岁时作为第一批特准学生进入费城柯蒂斯专科学院,1925-34年师从斯卡莱罗学习作曲,1926-31年从伊莎贝尔·文吉罗娃学习钢琴,1926-30年从埃米利奥·德戈戈尔扎学习声乐。1928年与吉安·卡洛·梅诺蒂(Gian Carlo Menotti)相识后,其友谊持久而富于成果。1933年起他的作品开始公演,最值得注意的是为阿诺德的诗《多佛海滩》(Dover Beach)配乐(他本人演唱其中的男中音声部)和他的大提琴奏鸣曲(他本人演奏钢琴部分)。1935年获普利策奖学金,1936年获美国学院的罗马大奖。同年他的第1交响曲于罗马首演,指挥莫利纳里。托斯卡尼尼于1938年指挥巴伯的《弦乐柔板》(Adagio for Strings)(原为弦乐四重奏的慢乐章)和第一首《随笔》(Essay for Orchestra),随后几年他的作品在纽约、波士顿和费城由瓦尔特、库谢维茨基、莱因斯多夫、米特罗普洛斯、奥曼迪和梅塔指挥首演。他的四幕歌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Antony and Cleopatra),台本作者泽菲雷利,是纽约林肯中心的新大都会歌剧院为了于1966年9月举行开演典礼而约写的。

  巴伯的音乐具有欧洲传统风格,而不是特殊的“美国味”。音乐语言比较保守,富于旋律性、优雅和华丽。在《伐奈莎》和女高音和乐队曲《诺克斯维尔:1915年之夏》(Knoxville:Summer of 1915)中可以最清楚地听出他的抒情性,他的浪漫主义则充他显示在《多佛海滩》、大提琴奏鸣曲和第1交响曲中。他钢琴奏鸣曲由霍罗维茨首演,是一首辉煌的炫技作品。几部歌剧最初反应冷淡,但听众态度逐渐转变,而协奏曲和歌曲效果极佳。

  乔治·克伦姆Crumb, George

  (1929年生于西弗吉尼亚州查尔斯敦)。美国作曲家。1959-64年在博尔德的科罗拉多大学教授钢琴与作曲。1965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任教,并于1983年成为该校人文学教授。音乐极有个性。早期受威伯恩影响,后对新音响感兴趣,并采用有时支离破碎、有时全凭机遇的作曲技巧,但并不追求畸形效果,他表达的思想仍然是清晰易懂的。如在1972年的一组为扩间钢琴用的幻想曲《大宇宙》(Makrokosmos),其中用不了许多特别的钢琴手法,效果十分富有诗意。

  乔治·罗奇伯格Rochberg, George

  (1918年生于新泽西州帕特森市)。美国作曲家。1939-42年于纽约曼内斯音乐学校随曼内斯和塞尔学作曲;1945年就学于蒂斯专科学院,师从斯卡莱罗。1948-54年任柯蒂斯专科学院教师;1961-68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音乐系主任,1968年起任音乐教授。他曾受马勒和勋伯格的影响,其音乐发展为独特的序列主义风格,但后来又回到有调性上来。写过许多评论文章。

  汉斯·维尔纳·亨策Henze, Hans Werner

  (1926年生于威斯特法里亚的居特斯洛)。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942-44年在不伦瑞克国立音乐学校、1946年在海德堡求学。1946-48年间私人从师于福特纳(Fortner);1948年在达姆施塔特跟莱博维茨(Leibowitz)学习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1950年在威斯巴登任赫塞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音乐指导。1953年定居意大利。60年代中在政治上走向极左,此后的作品很多都反映了他的激进理想与信条。音乐风格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表现出他天赋的丰富想象力和不拘绳墨的性格。他不仅是一位德国作曲家,也可说是一位法国和意大利作曲家。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或机遇音乐的风格他用来都是得心应手。创作的主要特征是抒情而富声色美。具有丰富而细腻的声音色彩和娴熟的合唱写作技巧。

  电脑里有篇有关罗奇伯格的文章(多元音乐风格的冲撞与整合

  罗奇伯格钢琴组曲——Carnival Music, IV “Sfumato,” 之解析)

  如果需要,可以传给你

  《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并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乐章中还加用了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如在“火星”乐章的一段音乐中,乐队的全奏展示出了地震山摇的气势。但也许正是由于《行星》组曲本身及其乐队编制过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而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

  就《行星》组曲的意义来说,该曲与天文学无涉,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迦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关于这一点,霍尔斯特在1920年全曲公演时是这样对记者说的:“这些曲子的创作曾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便足以说明问题了。例如,木星带来通常所说的欢乐,以及与宗教的或民族的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第一乐章 火星——战争使者

  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并暗示出军队在行进。乐章的第一主题压抑而带有挑衅性,由大管和法国号奏出。

  音乐开始时富有特征的弱奏(p)节奏型随着这第一主题的嘶鸣而逐渐增强力度,当它达到极强(fff)时,在铜管乐器上迸发出乐章的第二主题。这种效果可以概述如下:两支充满杀机的军队在相互逼近,到处是刀光剑影,而当它们终于接触时,一场短兵相接的厮杀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战争在继续,管风琴的加入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这时,B调大号和C调小号奏起了进军的号角。

  然而,这并不是胜利的号角,随着木管乐器与弦乐器以低沉压抑的、呜咽般的音响在第二主题上的展开,以及各主题的残暴蛮横的再现,展开了一幅更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第二乐章 金星——和平使者

  由于上一乐章凶残的战争音乐的对比,这一乐章越发显得宁静安谧了。它使人想起了一个没有电闪雷鸣、远离战争喧嚣的世外桃源,这里到处呈现出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乐章一开始,法国号呈示出一支上行旋律,长笛和双簧管则以一串串和弦与之应答。

  音乐的发展是极其富有诗意的:长笛与法国号上的延音犹如秋天的蝉鸣;两架竖琴的一串串和弦仿佛是清澈的溪水在流淌;钟琴与钢片琴的下行音型宛若喷涌的清泉。在这种氛围中,独奏小提琴唱起了一支动人的情歌,整个乐章随后的发展也就是建立在这个主题之上的。

  第三乐章 水星——飞行使者

  据说,水星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窃贼的保护神,因而,这一乐章的音乐异常机敏灵活,是一首急板诙谐曲。乐章以带弱音器的弦乐器和木管乐器上快速进行的音型开始,接着,双簧管和英国管呈示出第一主题那轻捷而俏皮的旋律。可以说,这就是信使的写照,他正忙碌于走家串户,为人们带来福音与欢乐。

  第二主题的旋律带有民歌风格,表现出人们为飞行使者的光临与他所带来的信息而欢庆歌舞的情景。

  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与其他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整个乐章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小提琴快速的碎弓中开始,在它的引导下,第一主题带着极大的热情喷薄而出,其欢乐的气势异常浩荡,似乎把天庭也震动了。

  欢乐的情绪犹如一幕幕场景,此起彼落,绵亘不绝。而在这些“场景”之间,每每有一个铜管乐器奏出的欢乐的固定乐思,它像号角一般,宣告着新的欢乐的降临。乐章的第二主题是一个歌唱性旋律,由六支法国号及弦乐器组奏出。

  第三主题是一支端庄的民间舞曲,先由法国号奏出,随后在木管乐器组、弦乐器组和铜管乐器组之间传递。

  进入第二部分后,速度由快板转为行板,音乐也变得格外庄严,并充满着霍尔斯特所说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整个第二部分由一首虔诚的颂歌构成,它那侃侃而述般的进行,使人想起教堂里唱诗班吟唱的赞美歌。

  第三部分又回复到快板速度,开始三个主题的简短再现再度掀起民间节庆般的高潮后,乐草以一个雄伟的短小尾声作为结束。

  第五乐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乐章是《行星》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较常单独出奏的段落。乐章以长笛、大管和两架竖琴奏出的由两个邻音的交替构成的固定节奏作为开始,它象征着老年人瞒珊、滞重而单调的步态,同样这也是时光消逝与体力趋向衰退的写照。在这个背景上,低音提琴奏出了哀叹般的动机,它逐渐发展成由次中音长号奏出的乐章中唯一的一个主题。正如霍尔斯特明确指出的那样,这个主题不仅表现“肉体的衰退”,同时还意味着“理想的实现”。

  在这个主题的基础上,乐曲展开了富有层次的变奏。这里有深沉的思虑与希望,也有葬礼进行曲般的节奏和晚祷的钟声,还有对往昔的美好幸福的追忆。

  第六乐章 天王星——魔术师

  这段音乐也是《行星》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尔斯特在这里运用了变幻无常的调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变化等现代作曲手法,从而达到了扑朔迷离的魔幻般的效果。音乐一开始是铜管乐器奏出的一个动机,这是魔术师的形象——神秘而难以猜度,恐怖而带有不祥之兆。

  乐章的主要主题是大管断奏奏出的一个中邪般跳跃疾走的旋律,它吸引了其他各乐器组加入到这一行列之中。

  在这个“跛足行进”的背景上,又出现了两个主题,前者忙碌不堪,后者趾高气扬。

  音乐逐渐进入高潮,忽然又戛然而止,化作短笛、长笛和单簧管上一连串琐碎的下行音型。走音鼓亢奋的节奏似乎是魔术师的新咒语,它带来了一个新的乐段,并把音乐推向了新的高潮。

  忽然,管风琴上响起了一个怪诞的滑音,就像是一道闸门挡住了音响的巨流,使节奏变得低沉迟缓,使高潮化作了几个单薄的长音。这个乐章就是在这种令人不安的氛围中结束的。

  第七乐章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

  “海王星”这最后一个乐章在给人以娴静温柔之感的同时,又表现出神秘莫测与朦胧的太空景象,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以这种色调构筑起来的。

  霍尔斯特以钢片琴、竖琴和小提琴琶音的大量运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种迷茫的神奇景象。音乐从行板转入小快板后,在人声与弦乐器和声的伴奏下,单簧管非常柔和地呈示出第二主题。

  为了取得他所需要的效果,霍尔斯特在总谱上特地注明了对合唱队的安排:“合唱队应置于舞台边邻近的房间内,房门要开着,直到全曲的最后一小节,这时门要轻轻地、静静地关上。合唱队、门,以及可能需要的任何一些副指挥,都要用屏幕与听众隔开。”

  (未完待续)

文/陈龙珑

还记得在跨年前后那段时间,一部宝马的贺岁片《巴依尔的春节》刷屏朋友圈,还有几个朋友向我强烈安利。但当时忙着其他事没来得及仔细赏析,这一耽误就是一个春节。

 

就在前两天,我终于想起了这档子事,仔细地把这二十几分钟的微**看了两遍。那台第三代的E34宝马5系瞬间将我们拉回了90年代初,那段国民经济还不算富裕的童年时光。

在“宝马”还被叫做“巴依尔”的时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那可是高不可攀的存在。能买得起一台“巴依尔”的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

 

90年代过去,进入千禧年之后,宝马在国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后来才有了德系三杰BBA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三杰其二,宝马和奔驰半个世纪以来的“爱恨情仇”。

 

宝马7系初生 奔驰W116风头正盛

 

众所周知,BMW的全称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总部设在慕尼黑。早期的宝马以运动性极强的双门轿车而闻名,为日后的发展路线定下了基调。

 

在1975年,宝马开创了全新的车系——“3系”,初代宝马3系代号为E21,依然是一款双门轿车。经典的四圆形大灯、标志性的“双肾”进气格栅、霍氏弯角等等经典设计元素都被沿用到这台车型上。

 

此时距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百年,人们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豪华汽车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宝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运动”标签,开始觊觎顶级豪华汽车市场。

 

于是,初代宝马7系E23在1977年应运而生。7系一诞生就被定位于旗舰机豪华座驾,配置上当然必须得瞄向最高水准。当时的宝马7系是世界上首款搭载了车辆自检系统的豪华轿车。此外,它还有一部可显示续航里程的行车电脑。

 

尽管现在,自检系统是每台汽车的必备配置,但在当时,这套原始且简陋的自检系统可是妥妥的“黑科技”。这些高科技配置为宝马在豪华市场打开了局面,这才有了《巴依尔的春节》里的那句话,“这车,全身都是电脑。”这东西在当时可是不可多得的稀奇物件儿。

 

然而这些还远远不够,宝马当时的实力还远远不足以和奔驰竞争。

 

当时的豪华汽车市场还被奔驰吃得死死的,同样在70年代,宝马7系才刚刚诞生,但奔驰S级已经来到了第五代——W116。也是从这一代车型开始,才被正式命名为“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

 

这时候的豪华汽车市场,呈现奔驰一家独大的局面。无论是设计还是配置,S级都处在鄙视链的最顶端。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要做到和奔驰抗衡,宝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后生可畏——宝马得以与奔驰平起平坐

 

90年代,奔驰势头正如日中天。此时奔驰的拳头产品正是大名鼎鼎的“虎头奔”——W140,霸气浑圆的车身设计,经典的三叉星立标和前脸造型令人过目不忘,它被认为是最具收藏价值的一代奔驰S级。在当时的**大片中,商界大鳄和黑帮大佬的座驾几乎都是这台W140。

 

或许正是受到W140的激励,宝马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总比奔驰矮一头的局面。在2001年,第四代宝马E65问世,这可能是一台最不像宝马的宝马。

 

或许是当时的审美风向,亦或是受了奔驰W140的启发。这一代宝马7系一改之前棱角分明的画风,摇身一变成了一台极为圆润,甚至略发臃肿的豪华座驾。和上一代宝马7系相比,它就像被投食了增肥剂一样。

 

也是在这一代开始,以运动而闻名的宝马开始注意到了顶级豪华车的真正客户——后排乘客,而非驾驶员。具备电动调节和记忆功能的后排座椅、车载电话、车载冰箱记忆后排娱乐系统,让它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旗舰级豪华车型。

 

也正是从这一代开始,宝马终于得以达到了与奔驰平起平坐的地位——在21世纪初,W140和E65退出市场时,宝马7系的销量首次超过了同期奔驰S级。

 

全新纪元——竞争与融合

 

在过去,人们形容BBA的不同风格时总说:奔驰玩豪华,宝马玩操控,奥迪玩科技。但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不同车企间的风格都在逐渐趋同,慢慢融合。现在的豪华汽车都不再只着重突出于某一方面,而是追求面面俱到。

 

在持续半个世纪的竞争中,奔驰与宝马相互尊重,相互竞争,留下了不少佳话。

 

就在2019年5月,时任奔驰全球CEO的迪特·蔡澈宣布正式退休,宝马放出一段视频向其表示敬意,并附言“奔驰一生,宝马相伴”,奔驰也转发致意。

不过视频的内容却非常耐人寻味:蔡澈卸任后,开着奔驰S级回到了家中,又驾驶着一台宝马i8驶离了车库。

奔驰和宝马总是在“花式秀恩爱,不带奥迪玩”。对此奥迪表示,还是独处更适合我。

 

从7系问世到与奔驰平起平坐,宝马这个后起之秀也成了汽车领域的中流砥柱。奔驰和宝马在相爱相杀中一起进步,推动了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它们中的任意一方都值得我们敬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它与喜剧片相比较符号特征十分明显:那个可以看得到地平线的茫荒的原野,那个具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形象和那个跃马驰骋持枪格斗的激 烈场面等等。西部片作为好莱坞**特殊的类型片,其深层的符号和象征:是关于美国人开发西部的史诗般的神化,影片多取材于西部文学和民间传说,并将文学语言的想象幅度与**画面的幻觉幅度结合起来。西部片的神化,并不是再现历史的真实写照,而是创造着一种理想的道德规范,去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

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西部片的全盛时期。1930年,根据畅销小说改编的西部片《西马龙》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西部片。1939年,名导演约翰·福特起用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B级片演员约翰·韦恩主演了西部片经典中的经典《关山飞渡》,影片情节紧凑,场景集中,一场印地安人追逐驿站马车的戏惊心动魄,成为影史最佳动作场面之一。影片被誉为“好莱坞叙事形式典范影片”,获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音乐、最佳编剧3项大奖,从此约翰·福特和约翰·韦恩两个“约翰”携手共创了西部片30年的辉煌。

到了1952年,弗雷德·齐纳曼导演的《正午》开创了“心理西部片”的先河,既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又有较深的象征意义。整部影片将复杂的叙事成分全部精简省略,只运用必要的要素构成整个故事,影片获得第25届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最佳剪辑、最佳音乐和最佳歌曲4项大奖。影片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影片的长度和故事情节发生的实际时间长度几乎一模一样,观众可以对着表看。

进入60年代,西部片开始发生变化,1963年米高梅公司拍摄了西部巨片《西部开拓史》,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正是**和电视竞争的最为激烈的年代,为了从电视机前抢回观众,好莱坞制片商们想尽办法,各种规格的宽银幕**相继问世。《西部开拓史》采用了3台摄影机拍摄的新艺拉马超级宽银幕系统,影像壮观无比,此片由当时3位西部片巨匠约翰·福特、亨利·哈萨威和乔治·马歇尔破天荒携手合作,更汇集了吉米·史都华、约翰·韦恩、亨利·方达、格里高里·派克、史宾塞·屈塞等超级明星组成豪华演员阵容,获得当年奥斯卡3项大奖。这个时期,美国人的西部片已经渐显颓势了。

与此同时,一个叫塞尔乔·莱奥内的意大利导演却在罗马郊外拍摄了《为了几块钱》(《荒野大镖客》)、《为了多挣几块钱》(《黄昏双镖客》)、《好人坏人小丑》(《黄金三镖客》)、《西部往事》等被人们称为“面条西部片”的西部片,让美国同行们汗颜无比,,这类影片没有了美国西部片的浪漫主义和以追逐、动作为主的外在节奏,转而注意渲染气氛和对人物心理的描述。

在1969年,美国的西部片终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年有3部重要的西部片在美国上映,《真正的勇敢》让约翰·韦恩终于登上影帝宝座,《虎豹小霸王》奠定了保罗·纽曼和罗伯特·雷德福的巨星地位,而山姆·佩金伯的《流寇志》彻底颠覆了西部片传统模式,片中的主角们不再是正义的牛仔,而是一群土匪,他们所对付的不过是比他们更坏的坏人,影片极度渲染死亡场面,用慢镜头拍摄人体中弹的特写,这种手法后来在吴宇森手中被“发扬光大”。至此,西部神话被彻底终结。

西部片又半死不活地过了20多年,1990年,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的西部史诗巨片《与狼共舞》石破天惊地一举获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7项奥斯卡大奖,这时距离上次西部片获得最佳影片已经过了60年了。难能可贵的是,《与狼共舞》在银幕上为印地安人正名,以一种正确的态度面对过去的那段历史。

又过了3年,重操旧业的老牛仔伊斯特伍德自导自演的《不可饶恕》使西部片再夺奥斯卡最佳影片,片中的主角从以往的正义牛仔变成改过自新的罪犯,影片是英雄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混合体,它向西部片的伟大传统表示了敬意,同时又表达了一点不可知论。

进入了新的世纪,西部片也有了新的变化,文章开头提到的没。《美国流氓》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影片节奏更快了,传统西部片的元素少了,新类型的动作元素增加了,这也许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年轻观众而采取的变通吧!

西部片所反映的是美国人的精神倾向,成为美国人的英雄主义的化身,好莱坞的西部片,也只不过是为社会冲突提供了一种虚妄的解决方法,是一个延续了近百年的神话!

1949-1959年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成为我们父辈脑海里抹不去的印记。那时,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是时代的主旋律,因此,纯净的音符也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这时期流行的歌曲绝少儿女情怀,多是抒发对祖国、领袖、英雄、生活的热爱,《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浏阳河》、《克拉玛依之歌》、《新疆好》、《草原之夜》、一支支歌唱社会主义、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美援朝,保家为国,使《英雄赞歌》、《我是一个兵》等“兵歌”广泛流传。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九九艳阳天》、《敖包相会》等部分爱情歌曲纷纷登场,它们穿着“新民歌”的袍子,体现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为当时的少男少女深深喜爱。这时期的著名歌唱家,如贾世骏、马玉涛、王昆、郭兰英、胡松华等,均是通过广播电台向听众传播他们精心修饰的歌声,可以说,所有的声音都经过了官方的认可,这些激情高昂的“红色歌曲”,虽历经时代长河的洗刷,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所透出乐观精神和豪迈气概,使其永葆青春……

我只能找到这些

刘白羽,中国现代作家。1916年9月2日生。北京人。幼时当过学徒。1930年入北平市第一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在爱国热情的驱使下投笔从戎。后在部队驻扎绥远时因染上伤寒被送回家中休养。1934年考入北平民国大学中文系,开始练习写作。1936年3月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第一篇小说《冰天》,揭露了旧军队的腐败。1937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集《草原上》。《冰天》和《草原上》均被选入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九三六年短篇小说佳作选》。这些作品主要反映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

1938年春,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5月参加文艺工作团,辗转于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受到战火的锻炼。1939年到太行山,受组织委派着手写《朱德将军传》。1940年回到延安。这期间创作了不少反映抗战生活、歌颂抗日军民的作品,如散文特写《八路军七将领》(与王余杞合作)、《游击中间》;小说《龙烟村纪事》等。1944年到重庆,担任《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并写了大量介绍边区生活的作品。

1946年初,到北平军事调停执行部任记者。不久国共两党谈判破裂,被派往东北战场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亲身经历了解放东北、华北等多次战役,后又随军南下,直到解放战争全面胜利。长期的战斗生活给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刻画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的英雄形象,创作了短篇小说《政治委员》、《战火纷飞》、《无敌三勇士》;中篇小说《火光在前》及报告文学集《为祖国而战》等。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战斗气息、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充满了鼓舞人的力量。

1950年,他参加编制反映解放战争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度奔赴朝鲜前线,写了散文通讯集《朝鲜在战火中前进》、《对和平宣誓》和短篇小说集《战斗的幸福》等,揭露了侵略者的暴行,歌颂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英勇战斗的精神及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1955年以后,他主要担任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协党组书记、文化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等职务。同时坚持创作,写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讴歌新思想、新风尚的优秀作品。主要有散文集《火炬与太阳》、《早晨的太阳》、《红玛瑙集》、《晨光集》和短篇小说集《踏着晨光前进的人们》;中篇小说《扬着灰尘的路上》等。其中散文的成就更为突出。他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充满革命激情,文笔粗犷、豪放,富于诗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革”结束后,他焕发出新的艺术青春,写了大量散文,并修改完成了抗战时期就已写成初稿的长篇传记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198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以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为广阔背景,成功地塑造了我军高、中级指挥员和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作品情节跌宕起伏,语言优美生动,荣获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近年来,年已八十高龄的刘白羽历经四年呕心沥血,又完成了一部长达70多万字的长篇巨著《风风雨雨太平洋》。

《雨巷》创设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

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的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

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怅,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扩展资料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参考资料:

-雨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5569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