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浪漫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用一种或着多种手段表现出来的效果。比如在有情调的地方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并像对方表白,这就是浪漫。 2、现实就是切合实际 不要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事 都说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现实往往触及到我们身边的利益 现实离我们最近 总使我们无所适从 伤害自己身边的人 被现实所逼 我们常常深感无奈 但一个人现实点才不会被梦想与现实的落差所打击太大。 3、举例说说; 让孩子浪漫与现实并存 14岁的儿子是一个让我足以骄傲的孩子。 让我骄傲的不是孩子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如何好,说句实话,自从儿子上初中之后,我就没有过问过一次考试成绩了。这是我和其他父母的不同之处。因为我知道我的那个宝贝蛋子已经不再需要我去监督他的学习了。 我儿子让我骄傲的是他明白事理。 2008年的那场大雪,使我感受到儿子已经超乎寻常地懂事了。 那年冬季的那场大雪超乎寻常地大,我和儿子在那个大雪的冬季经受着不一般的磨难,由于我的缘故,致使他妈妈离家出走,住到她们单位的酒店里34天没有回家,虽然我和儿子去了五六次叫她回家,但是依然没能让她回去,同时在那场大雪之中,她也没有到学校看过儿子一样。 出于对儿子的愧疚,我总想拿金钱来补偿他。虽然我知道孩子缺的不是物质,但是我还是世俗地要拿金钱来弥补。 在那个到处都是挤满雪堆的寒冬,我带着儿子去商业区里去买衣服,给他说买全套的李宁滑雪服以及李宁的雪地靴或者运动鞋,我儿子说:爸爸我知道你想对我好些,但是我不需要这些东西,因为我现在长得太快,买那么贵的衣服鞋子穿不了多久就不能穿了,扔了太可惜。爸爸我不怪你。儿子说这话时我泪水马上就流了出来,那是在街上。 那时我就知道儿子长大了,懂事太早了。不是一个孩子应该承担的他都承担了。 后来儿子在08年五四青年节全校演讲比赛上,儿子以脱稿演讲获得全校初中组第二名。儿子把这个消息给我说时我给儿子一拳,说到儿子你是好样的!你自己的努力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非常值得爸爸骄傲的。然后又给他一个拥抱。我想这是男人之爱。是一种宽厚的博大之爱。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并没有给予儿子实施很多的言传,更多地注重身教。没有给他过多地说教式地让他该怎么做不该怎么。 儿子这一切的得来都是来源于书籍。 而儿子从小就是爱读书。他爱读书是因为在他刚有认知能力时就会看到我在读书或者是看报。另外一方面是我在他小时侯躺在他被窝里给他读书,原来是读童话,后来慢慢地什么都读,也许有人不信,在他六七岁时间我已经给他读了《谁动了我的奶酪》、《把信送给加西亚》、吴士宏的《逸风飞扬》、《巨人三传》、最为不可想象的是我还给他读了《通俗哲学》,随着他的长大,他开始看书,《华盛顿传》、董明珠的《棋行天下》、以及余秋雨、朱德庸、李敖、周国平等这些人的书。 从去年开始我开始让他读欧美文学,先后给他买了近60部的欧美文学著作,现在那么东西已经全部读完。而我没有让他看中国古典文学与当代文学,当然我给他订阅有《儿童文学》以及《讽刺与幽默》,他现在也看我购买《南方周末》上的部分文章。 上午我同一位女士谈到对于子女的教育时我说:读诗词及文学作品可以让孩子有修养,有美好的情操,有气质,看名人传记这些东西能够让孩子感知到社会的真实,让他不盲从、不浮躁、能体贴,善适应。这是一个人生存的必须。否则的话容易不适应社会。让孩子多读名人传记有很多好处:个人生动的故事, 在故事里感受成功是要靠自己努力、拼搏、合作与妥协的结果。这些故事比简单的说教作用要大得多。 同时我还说我没有让我儿子去看中国传统的书,包括文学作品,还有三字经什么的。都是让他看英美文学,欧洲文化是培养贵族的,它讲究规则与礼仪;美国文化是培养“流氓”的,它讲究的是创新与颠覆,不守规则;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是培养奴性的,讲究屈从与忍让,因为现实生活中已经有太多的奴役了,所以我不再让孩子去看那些。 正是儿子大量的阅读还有我有选择性的给予他阅读的书籍指引,使他在读书中获得更多的有关社会规则的一些基本的礼教,同时又因为他大量阅读超越年龄界限的书籍,所以他更加的成熟。 当然我也不会去抹杀作为一个孩子天性与童真,我会和他一起抢电脑、躺在一起睡觉时互相把被子掀掉让对方暴露出来,还有会争夺枕头这样的事情。和他一起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开几米的话本,在河里游泳时互相往对方身上擭水,甚至是潜到水下把对方往水下面拉或者按着对方的脖子往水底下使劲按,旅游时争着不背包。冬天时间故意拿很凉的东西放到对方被窝里。不把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看成是一种威严,只把自己当成孩子的一个朋友来对待。 让孩子看那些文学的作品时让他能够有一个充满幻想的空间,培养他浪漫主义的情怀,而让他广泛地看名人,尤其是商界名人的传记是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以及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的,这些努力在当时看似是有些艰辛的,但是过后来看都是财富。 就在去年的寒假,我和儿子在被窝里一起读了唐骏的自传与周国平的自传。让他感受不同的人生与乐趣。我和他躺在一个被窝里,在电脑上看两个人的自传,每个人一屏轮着读给对方,既在这样的阅读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又增加我们夫子之间的感情。我始终艰辛我这样的多行动少说教的做法是成功的。
罗素认为,浪漫主义对哲学的影响产生了两种相反的东西,一种是过分强调理性以及虔诚的希望的浪漫理性主义,一种是表现为对理性的低估的非理性主义,后来的尼采就属于后者。因此,浪漫主义不是什么严格的思想体系,往往是人们用来指思想家、哲学家的某种倾向或表现。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而"浪漫的"这个形容词又是从法国的"罗曼司"(Romatic,即"传奇"或"小说')转化过来的。据现有资料证明,一六五四年英国人才第一次使用"浪漫的"这一词语,大直是"传奇般的"、 "幻想的"、"不真实的",其中明显地包含着贬意的否定性的内涵。到了十八世纪,这个词语才逐渐转变为肯定性的褒义词,它被用来评价作品,并获得"宜人的忧郁"这样一种附加的含义。
十八世纪末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文坛的勃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就用得非常流行了,并且在一七九八年法兰酉学别的创作方法的名称。
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现实,正如恩格斯所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当时的作家都对现实不满,企图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但由于作家所持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因而浪漫主义思潮中就形成两种对立的流派,即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前者是进步的潮流,它引导人们向前看,后者属反动的逆流,它引导人们往后看。这种区别,实质上是对当时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响。
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矛头针对封建贵族,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因素,同时对资产阶级本身所造成的种种罪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因而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有的赞成空想社会主义。代麦作家有英国的拜伦,雪莱,法国的雨果、乔治-桑,德国的海涅,俄国的昔希金(早期),波兰的密茨凯维支以及匈牙利的裴多菲等等。他们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都是同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与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作家是这些民族解放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消极浪漫主义者则不然。他们不能正视社会现实的尖锐矛盾,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他们的思想是同那个被推翻了的封建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相联系的。他们从对抗资产阶级单命运动出发,反对现状,留恋过去,美化中世纪的宗法制,幻想从古老的封建社会中去寻找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消极浪漫主义的出现,。实际上是被打倒的封建贵族阶级没落的思想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代表作家有德国的史雷格尔兄弟,即奥·史雷格尔和弗·史雷格尔,诺瓦里斯,法国的夏多布里昂,拉马丁、维尼,俄国有茹科夫斯基,英国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等等。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P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有早期的普希金,雷列耶夫等。
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得最完备,最规范,最有成就的当推英国。英国的浪漫主义运动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下列一些特色;首先,英国的浪漫主义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文学运动,它是由少数作家自由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其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源远流长,犹如小河流水,潺潺不断,历时达一百五十年之久。早在十八世纪末,从威廉·布莱克(1757--1827)和农民诗人罗伯特·朋斯(1759--1796)等人的诗篇中,就吐露出浪漫主义的苗头,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拜伦、雪莱的诗作为高潮,直到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在位1837--1901)执政的时代,依然还可以从丁尼生、罗伯特·勃朗宁和他的夫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等人的诗歌中,看到浪漫主义的余声。再次,英国的浪漫主义明显地分为对立的两大派别。消极浪漫主义先于积极浪漫主义登上文艺舞台,主要代麦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与之相对立的,就是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