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凤凰涅槃》的剖析

郭沫若《凤凰涅槃》的剖析,第1张

凤凰涅槃》是一首现代诗歌,由郭沫若所作,发表于1920。后收入《女神》诗集,也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

《凤凰涅槃》以凤凰的传说为素材,通过凤凰集木自焚,从烈焰中更生的故事,表达了彻底埋葬旧社会、争取祖国自由解放的思想,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全诗基调雄浑悲壮,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诗作之一。

本诗充满了对黑暗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

同时饱含着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歌颂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扩展资料:

《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古老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

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爱向往信箱、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充分表达了作者彻底破坏旧事物创造现世光明的进步社会理想。

全诗共六章,是诗剧形式。第一章“序曲”,写凤凰自焚前为自焚所作的准备。诗中描写凤凰自焚前的典型环境,以及描写一场大火升腾的情况,都具有对现实世界深刻的暗示作用。“凤歌”一章,诗人赋予凤以粗犷雄壮的歌喉,让其怀着强烈愤恨的感情去诅咒现实世界。

凤对宇宙的质问、诅咒,言辞愤慨,感情强烈,犹如海中卷起的波涛,拍击着堤岸,造成了地动山摇的气势。这正是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冲破历史闸门,掀起反帝反封建怒潮的回声。

第三章“凰歌”,借凰的悲诉,控诉了旧世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凤与凰对现实世界无所留恋,勇敢就焚,求得新生,乃是必由之路。“群鸟歌”以一群凡鸟,比拟社会上某些丑类,对凤凰的行动起到了衬托作用。“凤凰更生歌”是全诗最后一章,它是一曲光明的颂歌。

总之,火种凤凰的整体形象,是象征性的。凤凰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年青诗人的化身,自然万物的象征;凤凰的更生就是中国的新生,中华民族的觉醒,诗人新我的诞生,自然万物生命力的获取。可以说,《凤凰涅槃》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

--凤凰涅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325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6
下一篇202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