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芭蕾巨星M塔里奥妮于其中第一次将脚尖舞的技术提高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高度,并与过膝的白色纱裙一道,为浪漫芭蕾时期开创了“白裙芭蕾”这种轻盈飘逸的舞风,其影响透过这部浪漫芭蕾的处女作《仙女》一直持续至今。
相关介绍:
蕾舞剧《仙女》
取材于短篇小说《灶神特里尔比》,写了年轻的农夫在结婚的前一天晚上遇见了仙女,抵制不住她美貌的诱惑,在结婚当天追随仙女而去,结果与仙女悲惨地死去。意在告诫人们要抵制住诱惑。
外文名:La Sylphide
中文名 :仙女
作曲:H.拉文斯基·奥尔德
编导:奥古斯丁·布侬维尔
首演时间:1836年,是芭蕾丹麦学派的代表剧目。
剧情简介:
一幕:
苏格兰的一间农屋里,年轻的农夫詹姆士在火炉旁一张扶椅上睡着了,仙女进了农屋,跪在詹姆士面前注视着他。仙女在詹姆士和他那些沉睡中的朋友中偷快地跳舞,她在詹姆士额上轻轻一吻,表达了她对詹姆士的爱慕。詹姆士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但仍觉得自己昏昏欲睡的。今天是他和他的未婚妻艾菲成婚的好日子,这时仙女向他现身,詹姆士立刻被她那不属于凡间的美所吸引,他追着仙女但仙女却跑到烟囱里去了。
农庄里婚礼的准备活动开始了,艾菲的朋友带着礼物来祝贺一对新人。在一片欢欣中另一位农夫古恩为艾菲带来了烦恼:他向艾菲示爱,在这群快活的年轻人中有一个阴暗的老人便是巫婆玛德珠。她正坐在火炉边取暖,詹姆士想赶走她,但其它宾客则请她占卜一下一对新人的未来,她说艾菲会嫁给古恩,这使得詹姆士极为愤怒,并赶跑了她,但玛德珠却诅咒他。
艾菲和她的母亲、朋友们回房准备婚礼。詹姆士孤独一人留在大厅里,这时仙女在窗边再度出现,她告诉詹姆士她对他的爱慕,并求他跟她离开。突然一阵怪声响起,詹姆士立刻将仙女藏在扶椅上,并用自己的披肩盖着她。看到了这一切的古恩将之告诉大家,但当他一揭起披肩时仙女已不见了。婚宴在众人的舞蹈中开始。仙女再次出现并偷走了詹姆士的结婚戒指就飞走了,詹姆士不能抗拒她的魅力,追随她而去。众宾客发现新郎不见了,古恩和他的朋友出外找寻詹姆士,不久他们便带着詹姆士为了追随仙女而跑了的消息回来,艾菲哭倒在母亲的怀里。
二幕 第一场:
女巫的山谷在深深的夜色中,玛德珠和她的同伴们以魔法造了一条诡异但美丽的丝巾,这一行人在日出中消失了。
二幕 第二场:
森林中一群仙女在晨曦中出现,詹姆士和仙女也来到了森林。她和他愉快地跳舞,并带给他草苺和水,但当詹姆士想拥抱她时她逃离了,詹姆士追着她。这时古恩来到了森林找詹姆士并遇到玛德珠,玛德珠劝他向刚和母亲来到的艾菲求婚,相信詹姆士不会再回来,艾菲接受了古恩,他们一起离开了森林。当詹姆士回到森林时只见到玛德珠一人,她给了他那条被施以魔法的丝巾,并告诉詹姆士这丝巾能令仙女变得完全属于他。这时仙女回到森林,她立刻被那条丝巾所吸引,詹姆士按照玛德珠的指引将丝巾围在仙女身上,仙女的翅膀立刻脱落,她将詹姆士的结婚戒指还给他,回到她的同伴身边后死去。詹姆士大惊失色,他看着仙女群将她的尸体带回天上,他也慢慢倒地死去。远处传来艾菲和古恩的婚礼乐声。
18、19世纪之交,在欧洲和北美兴起一股新的文艺思潮—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始于文学,它反映了对资产阶级改革的失望,浪漫主义作家竭力离开这个令人憎恶的社会,躲入虚无缥缈的神幻鬼怪世界,或者建立自己的乌托邦“王道乐土”。浪漫主义作家擅长描绘自然,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浪漫主义企图逃避现实,摆脱由产业革命、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的悲惨命运,进入一个充满爱情和幻想的美丽的梦境。
浪漫主义芭蕾是整个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个部分。与前一时期相比,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变得更加富有诗意,更直接、更深刻地诉诸观众的情感。这种诗意更浓的舞蹈风格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舞蹈技术(特别是女子脚尖功技术)的迅速改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