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有哪些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文学家?

外国有哪些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文学家?,第1张

珀西·比西·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生卒: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一般译作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其祖父是受封的男爵,其父是议员。

生平

8岁时雪莱就开始尝试写作诗歌,在伊顿的几年里,雪莱与其表兄托马斯合作了诗《流浪的犹太人》并出版了讽刺小说《扎斯特罗奇》。

12岁那年,雪莱进入伊顿公学,在那里他受到学长及教师的虐待,在当时的学校里这种现象十分普遍,但是雪莱并不象一般新生那样忍气吞声,他公然的反抗这些,而这种反抗的个性如火燃尽了他短暂的一生。

1810年,18岁的雪莱进入牛津大学,深受英国自由思想家休谟以及葛德文等人著作的影响,雪莱习惯性的将他关于上帝、政治和社会等问题的想法写成小册子散发给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并询问他们看后的意见。

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的雪莱被牛津大学开除。雪莱的父亲是一位墨守成规的乡绅,他要求雪莱公开声明自己与《无神论的必然》毫无关系,而雪莱拒绝了,他因此被逐出家门。被切断经济支持的雪莱在两个妹妹的帮助下过了一段独居的生活,这一时期,他认识了赫利埃特·委斯特布洛克,他妹妹的同学,一个小旅店店主的女儿。雪莱与这个十六岁的少女仅见了几次面,她是可爱的,又是可怜的,当雪莱在威尔士看到她来信称自己在家中受父亲虐待后便毅然赶回伦敦,带着这一身世可怜且恋慕他的少女踏上私奔的道路。他们在爱丁堡结婚,婚后住在约克。

1812年2月12日,同情被英国强行合并的爱尔兰的雪莱携妻子前往都柏林为了支持爱尔兰天主教徒的解放事业,在那里雪莱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并散发《告爱尔兰人民书》以及《成立博爱主义者协会倡议书》。在政治热情的驱使下,此后的一年里雪莱在英国各地旅行,散发他自由思想的小册子。同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这首诗富于哲理,抨击宗教的伪善、封建阶级与劳动阶级当中存在的所有的不平等。

1815年,雪莱的祖父逝世,按照当时的长子继承法当时在经济上十分贫困的雪莱获得了一笔年金,但他拒绝独享,而将所得财产与妹妹分享。这一年除了《阿拉斯特》之外,雪莱较多创作的是一些涉及哲学以及政治的短文。

次年五月,携玛丽再度同游欧洲,在日内瓦湖畔与拜伦交往密切,这两位同代伟大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雪莱逝世,雪莱后来的作品《朱利安和马达洛》便是以拜伦与自己作为原型来创作的。同年11月,雪莱的妻子投河自尽,在法庭上,因为是《麦布女王》的作者,大法官将两个孩子教养权判给其岳父,为此,雪莱受到沉重的打击,就连他最亲的朋友都不敢在他的面前提及他的孩子,出于痛苦及愤怒,雪莱写就《致大法官》和《给威廉·雪莱》。雪莱与玛丽结婚,为了不致影响到他与玛丽所生孩子的教养权,雪莱携家永远离开英国。

1818年至1819年,雪莱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极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与《麦布女王》相同,无法公开出版,而雪莱最成熟、结构最完美的作品《倩契》则被英国的评论家称为“当代最恶劣的作品,似出于恶魔之手”。

1821年2月23日,约翰·济慈逝世,6月,雪莱写就《阿多尼》来抒发自己对济慈的悼念之情,并控诉造成济慈早逝的英国文坛以及当时社会现状。

1822年7月8日,雪莱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从莱杭度海返回勒瑞奇途中遇风暴,舟覆,雪莱以及同船的两人无一幸免。按托斯卡纳当地法律规定,任何海上漂来的物体都必须付之一炬,雪莱的遗体由他生前的好友拜伦及特列劳尼以希腊式的仪式来安排火化,他们将乳香抹在尸体上,在火中洒盐。次年1月,雪莱的骨灰被带回罗马,葬于一处他生前认为最理想的安息场所。

婚姻

雪莱的婚姻一开始就被他的敌人当作最好的武器来攻击他,当那些富于浪漫的骑士精神经过理性的冷却,他那场仓猝的婚姻中较为真实的一面随着两个人的成长开始显现。雪莱不得不承认婚姻并没有救助他的妻子,婚姻只是将两个人绑在一起来承受另一种折磨。在精神上,感情上,两个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这一时期,雪莱结识了葛德文的女儿玛丽·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1797年-1851年),他们相爱了,出走至欧洲大陆同游,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想纯洁到连最严苛的批评家也无法致词。雪莱死后,玛丽为他的诗全集编注。

主要作品

诗歌

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09)

战争(War,1810)

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2)

麦布女王(Queen Mab,1813)

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6)

玛丽安妮的梦(Marianne`s` Dream,1817)

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1817)

奥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7)

逝(The Past,1818)

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1818)

召苦难(Invocation To Misery,1818)

致玛丽(To Mary,1818)

伊斯兰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1818)

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1819)

饥饿的母亲(A Starving Mother,1819)

罗萨林和海伦(Rosalind and Helen,1819)

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1820)

云(The Cloud,1820)

致云雀(To A Skylark,1820)

自由颂(Ode To Liberty,1820)

解放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0)

阿多尼(Adonais,1821)

一盏破碎的明灯(Lines,1822)

剧本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剧)

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诗剧)

希腊(Greece,1821,抒情诗剧)

论文及散文 无神论的必然(1811)

自然神论之驳斥(1814)

关于把改革付诸全国投票的建议(1817)

诗的辩护(1821)

译著

柏拉图《会饮篇》

荷马《维纳斯赞》等

旦丁《地狱》篇部分

歌德《浮士德》部分

开山鼻祖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

辞藻华丽的浪漫主义诗人:司马相如

才高八斗的浪漫主义诗人:曹植

号称诗仙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说明:以上四位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杰出浪漫主义诗人,这里关于“浪漫主义诗人”的定义,主要是根据其整体诗作的风格而言,由于个人阅历的变迁,每个人也会有部分现实主义诗作。上述四人,对于屈原和李白的定位没有异议,至于司马相如和曹植则存在争议。至于中国近代史上,也有浪漫主义诗人的翘楚,如徐志摩。

实际应该是李白 杜莆则是也浪漫 但更伤感

李白(701~762),字太白,是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被人誉为“谪仙”、“诗仙”,主要是因为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轻视世俗、飘逸洒脱的形象。他一生写了近千首诗,其中很多表现了诗人的远大理想,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官场腐败的憎恶,爱憎极为鲜明。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现了他的自信和豪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的心高志大和自尊。“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蔑视。他用蔑视世俗、飘逸洒脱表现对现实的不满,这就给人一种绝世超凡、如处仙界的印象。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还因为他在悲愤孤寂之时追求成仙得道,求得精神的暂时寄托,这也给李白的诗歌增加了超脱的色彩。另外,李白诗歌中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写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诗人那喷薄欲出的激情,在《蜀道难》等名篇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正是这种高度浪漫的表现手法,想落天外的意境给人以飘飘欲仙的感觉。

《李太白集》中除少量的文赋碑铭之外,收入李白诗歌约一千首,这些诗篇,生动地记录了诗人坎坷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心理历程。其内容广泛多样,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上,或表达对封建权贵的反抗,或抒写高远的理想抱负,或寄寓对清明政治的向往,或流露对自然美景的爱悦;形式上,有古风,有乐府,也有格律诗。许多优秀诗篇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显示着雄奇豪放、清俊旷达的风格。李白的诗歌创作卓越地继承了屈原和汉乐府优秀民歌的艺术传统,推陈出新,对我国诗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辉煌的贡献。唐代以后,凡是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李白的影响。

李白的诗歌在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山水诗就是《蜀道难》。这首诗约写于天宝元年前后,诗中极写由秦入蜀道路的奇险难行,歌颂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并表示了对蜀中政治形势的隐忧。全诗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夸张的诗句为基调,一唱三叹。先将传说神话引入诗中,在想象中描写太阳御者羲和和飞禽走兽的畏难却步以及行人的屏息长叹,突出了蜀道的险峻,再设想入蜀的行人在蜀道上所感受到的可怕气氛,最后从自然形势的描写转到历史教训的提示。全诗运用夸张、比喻、渲染、暗示等表现手法,时间上由古到今,景物上由远及近,感情上由浅入深,形象夸张地表现了蜀道的艰险。由于诗人的豪放气魄贯注全诗,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手法,使他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

而历史上最浪漫的非屈原莫属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自然是李白,后来的李贺次之。

杜甫诗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36688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