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人总结一下金庸先生的小说风格特点

求高人总结一下金庸先生的小说风格特点,第1张

 金庸这个思想的巨人的浓缩在于他那通过虚拟夸张的浪漫叙事透视现实人生的苦乐真谛和借光怪陆离的江湖传奇展示现代社会的运作机制的近九百万字的武侠小说中。研讨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时,作者无意谈论金庸小说的所有艺术特色,而是通过对金庸小说形式和语言的论述,来探讨金庸小说“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萧”和具有雅俗弹性的主要因原。

  关键词:金庸小说形式语言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这一“项目”的“奥运冠军”,其超凡的功力在于他通过浪漫叙事构造的侠谱。武侠小说作为“写梦的文学”本不以写实见长,其人物创造主要来自作者想象和写作传统,写作传统中的程序化因素是另一回事,作者的想象主要偏重寓言化和象征化,它不直接来源于现实。而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就恰恰在于它通过传统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征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韵外之致等本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要求的东西表现了出来,并借助独特的武侠语言文化的天空让我们作了一次堪称壮举的乌托邦飞翔。于是,我们才无法忘记郭靖、黄蓉、令狐冲、杨过、小龙女、乔峰、韦小宝甚至是李莫愁、岳不群、欧阳峰、灭绝等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因此,金庸塑造的“侠谱”才会比那首“笑傲江湖曲”更令人荡气回肠、不知肉味,才会比那些在地下深藏百年甚至千年的佳酿更醇香无比。而他的这种历史处理也使得武侠世界中的人物和事件全出虚构,“真实”的历史不过是江湖武林的背景衬托,而人物的性格却呼之欲出了。

  杰出的武侠小说家,写武侠,写出的是人世的众生相;敏锐的读者,读武侠,读出的是人间的沧桑和百态。到如今,金庸小说的流播已经冲出华人世界,走得更远。但是,研讨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时,要一时说清却是很难的,在这里,我无意谈论金庸小说的所有艺术特色。前辈说书人常说“花开两朵,先表一枝”,我觉得用这一想法作为指导思想来切入金庸作品涵盖乾坤的殿堂无疑是有效的。

  一

  在杜南发的访谈录《长风万里撼江湖——与金庸一席谈》里有几段被人引用过多次的对话,金庸在里边提到了两个很耐人咀嚼的话题:“中国近代新文学的小说,其实是和中国的文学传统相当脱节的,无论是巴金、茅盾或是鲁迅写的,其实都是用中文写的外国小说……中国的艺术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有人常问我,为什么武侠小说会那么受欢迎?当然其中原因很多,不过,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武侠小说是中国形式的小说,而中国人当然喜欢看中国形式的小说。” “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爱情小说、侦探小说或什么小说,只要是好的小说就是好的小说,它是用什么形式表现那完全没有关系。武侠小说写得好的,有文学意义的,就是好的小说,其它小说也如此。毕竟,武侠小说中的武侠,只是它的形式而已。”①这是两个多么矛盾的话题,但却同时存在于一个对话录里,还被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当成文艺理论一般引用!于是,文学的形式问题便成为了一个焦点,到底该如何看待文学的形式?又该如何理解这两个话题所传达的意思呢?

  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即写作传统,通常包括文学创作中常规手法的体系和与此相连的读者的视野期待。目前通俗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式问题的解决者中的集大成者,恰恰不是别人,而是金庸。

  首先,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武侠小说在旧中国小说里是文学流派的一个大的分支,它与传统小说一样也是由评话、弹词、说书等演变而来的。在内容方面,与武侠有关联的单四大名著中就牵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并没有多大区别,江湖恩怨、门派斗争、武林纷争、男女爱恨、兄弟情义照例还是新派武侠常用的模式和显扬的主题,它的复杂变化反映在小说的思想上。正如金庸所说:“武侠小说所继承的,是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形式,就内容而言,武侠小说和《水浒传》差不了多少,当然写的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形式是中国的形式,是继承了中国小说的传统。”②所以,鲁迅在写《中国小说史略》时也得提到《七侠五义》和《儿女英雄传》,而鲁迅若再生,他也必须得提到金庸小说、古龙小说、梁羽生小说。一个真正的思想的巨人在评价文学作品时是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

  其次,金庸小说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金庸在行文时很会玩“花样”,像元好问的《摸鱼儿》、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都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金庸在回目上为了小说的古典意境所做的装潢更是心机用尽,他在1978年10月《天龙八部》修订本的后记中写道:“曾学柏梁体而写了四十句古体诗,作为《倚天屠龙记》的回目,在本书中学填了五首词作回目。”③他还颇费周章的在先祖查慎行的七律中选了五十行对句作为《鹿鼎记》的回目。不过,金庸也在几本书中没有坚持这种通俗文学固有的思维惯性,殊为恨事。尽管如此,金庸在回目上的成就还是鹤立鸡群,试看《天龙八部》四十一——五十回的回目:“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鹰小丑/岂堪一击/ 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仇/尽归尘土/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枯井底/污泥处/酒罢问君三语/为谁开/茶花满路/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霞/敝履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这一曲气吞万里如虎的《水龙吟》于细微处峰回路转,英雄侠义与儿女情长互为映衬,真是“虎啸龙吟,挽巢鸾凤,剑气碧烟横!”④

  再次,金庸小说潜移默化的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如在人物的塑造上,金庸依靠视觉与心觉的运用,半明半暗地描写人物和事件在客观视觉中留下的意味深长的空白点,轻易地迷惑住了读者,加上精细的心理刻画,终使岳不群成为武侠小说史上最成功的“虚伪家”。又如周伯通、桃谷六仙、岳老三、华山二老等插科打诨一类角色的引入,更令金庸小说锦上添花,对于减低小说的沉闷气氛大有裨益。李渔的《闲情偶寄》就说了“插科打诨、填词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则当全在此处留神。文字佳、情节佳,而科诨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士,亦有瞌睡之时。作传奇者,全要善驱睡魔,睡魔一至,则后乎此者虽有《均天》之乐,《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见不闻,如对尼人作揖,土佛谈经矣。”⑤但即使是如此“末技”,也是多少文人梦寐难求的啊!

  到了这里,真相才清晰起来:中国形式的写作传统处于作品中整体艺术构架中较符合传统欣赏习惯,较易为大众所感知的位置,它们较早地随着说书、评话、弹词等艺术形式深入民间,成为影响读者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类型化或程式化的写作传统也并不意味着贬义,还有可能是某些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的中性表述,只有“胸中大有丘壑”的“装载家”才是最后的赢家。优秀的作家总是会想方设法去丰富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如锤炼语言、增添新的类型或亚类型、将中西相形式结合等等。而金庸小说的成功也就在于它大俗大雅,至幻至真,超越俗雅,充分的继承了中国传统形式的衣钵,发扬了其武侠小说的特质,成为了20世纪最中国形式的小说。金庸是矛盾的,但这并不一定是缺陷,一个真正意义的作家总是生活在矛盾中并探索着人间百态。

  二

  王朔先生在《我看金庸》里曾引言道:“金庸小说的文字有一种速度感。”又说“老金从语言到立意基本没脱旧白话小说的俗套。”⑥这是比较中肯的说法,金庸的语言的确有速度感,是白话小说,很俗,而这也恰恰是金庸语言的长处。只是,王朔用金庸的优点或长处去批评金庸,孔门卖文之际未免有点贻笑方家的味道。

  金庸的语言可以用“行云流水,平中见奇”一言以蔽之。金庸在行文时常会引用一些古典诗词,并运用的极富韵味,但其语言的主要魅力不在于此。金庸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没有难认的字,难懂的词和艰涩的句子,语言的动作性强,极善构筑戏剧性场面,具有一种令读者忘记或忽略文字的速度感。读金庸小说时,迎面而来的是古朴、苍劲的感觉,初看似乎语不惊人,但愈展开愈魅力无穷。金庸总是试图在作品中不说而又说点什么,那意境的升华令人如饮佳酿,读者于微醉之间已无形之中进行了一场灵魂的“加冕”。毋庸置疑,金庸的笔是灵动而又厚重的,但也诚如陈墨所言:“金庸小说的语言,之所以看起来没有什么突出的特殊,那是因为作者并不追求风格的单一性,而是进行不同方式的叙述探索,不断改进和创造自己的叙述方式及语言风格,同时不断地拓展语言的疆域,丰富小说的形式美感。”⑦如其为郭芙设计的一系列语言就不仅把她的尖酸、刻薄、娇气表现了出来,还把她对杨过既爱且恨的女人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试看《神雕侠侣》三十九回《大战襄阳》里对郭芙的描写:“郭芙一呆,儿时的种种往事,霎时之间如电光石火般在心头一闪而过:‘我难道讨厌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拼命来讨我的喜欢,可是他却从来不理我。只要他稍为顺着我一点儿,我便为他死了,也所甘愿。我为甚么老是这般没来由的恨他?只因我暗暗想着他,念着他,但他竟没半点将我放在心上?’……二十年来,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的心事,每一念及杨过,总是将他当作了对头,实则内心深处,对他的眷念关注,固非言语所能形容。

  可是不但杨过丝毫没明白她的心事,连她自己也不明白。此刻障在心头的恨恶一去,她才突然体会到,原来自己对他的关心竟是如此深切。”可以这么说,郭芙这个人物的刻画在金庸小说中是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她的意义绝对不下于黄蓉、小龙女以及李莫愁,而大多数的读者却总是先入为主的把自己当成了杨过,而把郭芙当成了对头并对之无比痛恨,殊不知此举乃是入宝山而空回,买椟而还珠了。金庸小说就是这样:语言升华成性格,性格升华成命运,而命运反过来又影响语言,如此循循导之,步步深入。

  金庸语言不仅借助白描和心理刻画,还常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修饰手法。记忆犹新的是《雪山飞狐》中描写胡一刀夫妇的那句话:“这一男一女啊,打个比方,那就是貂禅嫁给了张飞……”在这里,人物形象借助语言的勾勒而显得如鱼得水,它唤起的想像与联想让读者再也抹不去对这一对夫妻的记忆。金庸的语言还很幽默诙谐。从“老顽童”到“桃谷六仙”再到“韦小宝”,这些令人捧腹的人物使得小说此起彼伏,有滋有味。他们或是成为一种意义或思维的化身,或是成为小说重要情节或线索充实小说内容,或是与叙事角度和评点相结合,不但为金庸小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也为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活力。

  在故事创作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却必须把它们一件一件地叙述出来,即使是《天龙八部》这么一部气势恢宏、多头并进的作品也得如此。这就要提及语式中的讲述与描述。讲述与描述的区别体现在叙事角度、人称转换、叙事与故事的距离以及叙事态度上,“讲述是历时性的叙述,提供故事的来龙去脉,交代人物的过去以及有关信息”;而描述则“比较含蓄,多用客观或‘中性’的语调”,是“给定了场面的戏剧性的现时性的叙述型语式”⑧。讲述与描述的灵活运用在金庸小说中随处可见,如《倚天屠龙记》第二章《武当山顶松柏长》的最后一段写道:“张君宝其时年岁尚轻,也不敢断定自己的推测必对。他得觉远传授甚久,于这部九阳真经已记了十之五六,十余年间竟然内力大进,其后多读道藏,于道家练气之术更深有心得。某一日在山间闲游,仰望浮云,俯视流水,张君宝若有所悟,在洞中苦思七日七夜,猛地里豁然贯通,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忍不住仰天长笑。”这是描述性的,后面又接着道:“这一番大笑,竟笑出了一位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宗师。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后来北游宝鸣,见到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于武学又有所悟,乃自号三丰,那便是中国武学史上不世出的奇人张三丰。”这又是讲述了。在这段话里,描述转换成讲述是不着痕迹的,细心的读者在阅读《袁崇焕评传》时肯定更会有这种感觉。

  金庸对语言是花了不少工夫的,他的风格是“经过了大量刻苦锻炼而长期用功操练出来的风格”,他还说:“写小说内容求‘雅俗共赏’,文字能‘清简流畅’,此吾之愿也。”⑨王安石的诗说得好:“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金庸曾多次修改自己的小说,其“待从头,收拾旧山河,一肩挑”的良苦用心比起“批阅十载,增删数次”的曹公雪芹来也毫不逊色。例如,金庸在回目上就将《书剑恩仇录》的第一二回由“古道骏马惊白发,险侠神驼飞翠翎”改成了 “古道腾驹惊白发,危峦快剑识青翎”,这使得这两回回目在意境、平仄等方面都更切合文本。又如在《射雕英雄传》的开头,金庸增加了张十五说书的故事。这种说书艺术将叙述者、听者、读者等自由结合,作者自由出入其间,以生动逼真的临场感,满足了读者理清来龙去脉的愿望,唤醒了读者心目中潜藏的人物形象。而这种艺术与别的语言艺术的完美结合,在《鹿鼎记》中更是得到了最佳的展示,为这部20世纪与众不同的武侠小说的增加了不少艺术价值。

  金庸以他的生花妙笔冲破了小说形式的限制,超越了俗雅之界,对语言的传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英国政府在香港施行的重英轻中的殖民教育做出了无声的抗议。

  三

  金庸懂得挖掘现实,更懂得挖掘远离现实生活的“真实”(人的情感、性格、道德、信仰等)。然而,梦回江湖后,在金庸用小说特有的形式和语言引领读者想象并把握历史的脉搏的同时,理想却只能一点一滴地积淀现实,因为理想只能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引导与提升现实,却永远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所以,无论当年多么叱咤风云的金庸小说主人公,最终还是以各种方式离开了江湖这一“母体”。如郭靖与黄蓉。他们的爱情以牺牲黄蓉的代价来对郭靖做出一种虚幻的补偿,令一个活泼、轻柔、聪慧、灵敏的女子来向木讷、刚毅、质实、朴拙的男性做出一种超乎生死的承诺,这本来就是浪漫主义的产物,但是我们却无法不看到郭靖在许多时候都可以抛弃黄蓉,所谓“巧妻常伴拙夫眠”本就是儒教文化中类似“书中自有颜如玉”一般的“仁中自有颜如玉”的麻醉剂和兴奋剂而已。又如“自由之神” 令狐冲,他生性率直、兴味随意、活的潇洒,是金庸小说中最洒脱之人;但他又是最遵守中国传统文化之人,他依恋师门,极力维护师傅、师弟,他交友只认情义,不分正邪,他受到委屈从来是反躬自问,不责怪他人。个性的张扬与道德的完善在他身上得到最完美的结合。不过,令狐冲也毫无振奋的勇气和信念,倘若不是作者及时安排任我行之死,他必定也死了;倘若不是安排岳灵珊对令狐冲的背叛,令狐冲的爱情也必将在岳灵珊和任盈盈的无所取舍中霜冷长河。这就意味着令狐冲的结局实际上是一种“虚假性的结局”,他的归隐和乔峰意义上的死毫无区别。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并防止历史文化语境的印痕和创伤的暴露,充满激情地言说着这个世纪所交托给文人的侠客梦。陈平原说:“不敢说没有江湖就不存在侠客;可武侠小说中倘若没有一个虚拟的‘江湖世界’,侠客就不可能纵横驰骋大显神威。”正如《西游记》写的最好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金庸小说的美在那浪漫主义建构的艺术画廊里,是乔峰大战少林、聚义庄之时;是郭靖华山论剑之日;是令狐冲挥舞独孤九剑之间;是杨过携手小龙女的刹那;是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瞬间;是韦小宝脚底抹油的顷刻……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金庸武侠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正在于此。

  

参考资料:

  ①②杜南发:《长风万里撼江湖——与金庸一席谈》见钟晓毅、费勇编《金庸传奇》附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④金庸:《天龙八部·后记》、《天龙八部·目录》,《金庸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⑤李渔:《闲情偶寄·科浑第五》,作家出版社1995年

  ⑥王朔:《我看金庸》,北京《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1日

  ⑦陈墨:《金庸小说人物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⑧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⑨金庸:《求全之悔不虞之誉》,见朱汉民、江堤主编《金庸:中国历史大势》,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1 桃花岛!根据金庸小说中的描述,桃花岛就是浙江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风景极美,如人间仙境一般。难怪东邪黄药师在此安家娶亲,还在此授徒立派。高人的选择足见其好。除了黄药师,郭靖、黄蓉、周伯通、洪七公、欧阳锋、欧阳克、江南七怪、杨过、郭芙、郭襄、武氏兄弟等人也都与桃花岛有着密切关联。桃花岛位置极佳,离大陆不算太远,南靠深水航道,东临著名的东海渔场,海产品极其丰富。全岛面积417平方公里,比整个澳门都大,相当于半个香港岛的大小。岛上植被丰富,盛产茶叶和水仙花,还有杜鹃、兰花等名贵花卉和毛红椿、普陀樟等珍贵树种。桃花岛地形地貌多变,有深港,有高峰,有奇洞,有怪石,有瀑布,有幽潭,有沙滩,有溪涧。这些都是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

2 冰火岛《倚天屠龙记》中,冰火岛是张翠山和殷素素结为夫妇的地方,也是张无忌的出生地。

冰火岛的原型是安德烈亚诺夫群岛中的卡纳加岛,主权归于美利坚合众国,由阿拉斯加州负责管辖。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教教主张无忌是在当今美国的国土上出生的。按照金庸小说的描述,这个岛处在冰川中,岛上有活火山,所以谢逊给它取名叫“冰火岛”。因为地理位置偏僻,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座无人荒岛,但是自然条件却并不恶劣。这冰山又飘了一日一夜,终于到了火山脚下,但见那火柱周围一片青绿,竟是一个极大的岛屿。他二人从未见过火山,自不知这些山峰均是火山的熔浆千万年来堆积而成。岛东却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平野,乃火山灰逐年倾入海中而成。该处虽然地近北极,但因火山万年不灭,岛上气候便和长白山、黑龙江一带相似,高山处玄冰白雪,平野上却极目青绿,苍松翠柏,高大异常,更有诸般奇花异树,皆为中土所无。但见平野上一群梅花鹿正在低头吃草。

3 侠客岛

又航行了一个多时辰,看到岛上有一座高耸的石山,山上郁郁苍苍,生满树木。申牌时分,小舟驶向岛南背风处靠岸。那汉子道:“石帮主请!”只见岛南是好大一片沙滩,东首石崖下停泊着四十多艘大大小小船只。转入山中后,两旁都是森林,一条山径穿林而过。石破天留神四周景色,以备脱身逃命时不致迷了道路。行了数里,转入一条岩石嶙峋的山道,左临深涧,涧水湍急,激石有声。一路沿着山涧渐行渐高,转了两个弯后,只见一道瀑布从十余丈高处直挂下来,看来这瀑布便是山涧的源头。只见那汉子走近瀑布,纵身跃了进去,石破天跟着跃进。里面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旁点着油灯,光线虽暗,却也可辨道路,当下跟在他身后行去。

古龙的文笔洒脱随意而多有神来之笔,且作品中多贯穿其任侠豪爽,贪杯好酒爱红颜的人生本色

金庸的作品则是大家手笔,因为有着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历史修为,再有就是洞察人情的洗练文风

而无论如何,这两人的作品大都是上乘佳作,只是古龙的作品有些是由其自己起笔而至中后则有其得意门生代笔完成,所以难免有些凤头鸡尾之仓促急收感,让人读了不免遗憾

而金庸的考据,史评,讲演,杂文等著作也各有精妙,只是因为其武侠文风甚盛,以至于不闻达于天下了

观其文而知其人,

古龙的一生如其笔下所写的楚,陆,李之流一样纵情人生,有酒且饮,遇知己兄弟但求一醉,遇美色红颜只要畅意人生,所以无论其个人健康还是文学之外的遭遇和成就,都颇具传奇色彩;

而金庸则如其笔下所描绘的郭,杨,张一样大开大阖,谨慎敦厚而进退取舍更具深意,无论是著书立文还是办报讲学,都更有大家风范和领袖风采

古龙可谓江湖浪子,天纵英才而不受拘束;金庸则如武林盟主,人品才学成就根基也中规中矩踏塌实实

金庸是文人,学历史出身,所以史学功底深厚,喜欢把故事和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中来演绎,表现,让人觉得很真实,而且侧面对于历史也是一定的了解,所以现在很多海外华人都让自己的后代从读金的作品入手来了解中国文化,因为他的作品中除了历史外,中国文化中的医道,百家,哲学等等都有一定的表现。

而且说有意思一点,金的作品就象他笔下的主人功,大部分都是侠之大者的类型,都是逐步进步,最后成功的,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机缘,或巧合,在情理之中,成了一代大侠,但是小宝是个例外了呵呵。而且金受儒家影响很重,所以书中的戏说江湖醒人世和忧国忧民的感觉很重!

然而古龙本身给我感觉更象是一个潇洒又亦正亦邪的剑客,孤独,浪漫,深邃。反映到作品中也十分的痛快,描写的也大多社会底层人物,他的主人公大多义之大者,出场就是绝世高手,淋漓尽致,美女金钱美酒,潇洒的应有尽有,而且结构安排也出其不意,天马行空想落天外,如果说金是个仁者,那么古就是个智者!

做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金庸,古龙可谓武侠界的泰山北斗,彼此功力相当,都是顶尖高手,但二人的作品却截然不同。 金庸的作品清新,浪漫,不乏单纯的幽默;古龙的语言则短小,犀利,干脆。 各有千秋,甚至金也承认古龙是个李寻欢般的奇才,我们要做就是从他们的文字中得到快乐和享受。

如果硬要让两人PK的话,我很难说出谁好谁坏,简单概括起来,金老的书“热”看了让人热血沸腾,情意,场面,武功的描写细腻,是一个唯美主义者。 而古老的书,“冷”冷中见真情,实意,患难中见朋友,书中悬疑林立,描写常有神来之笔,出人意料,快意恩仇。

作为成人童话,他们的书是读者的,也是他们自已的。

古龙的书,在社会中下层人中,能够很大市场,书里的情节,迎合了他们的处境,作出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不敢做之事

而金庸的书,确实是老少皆宜,受众群广泛,书迷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两相比较,还是金庸略胜一筹

金庸和古龙,如同薛宝钗和林黛玉,要确切的说谁更“优秀”,这样的角度是分别不出来,二人似是如同双峰并峙、二水并流,在武侠世界中两骏齐驰,可称双璧。要说谁更好,说真的,二人都是大师,如果风格相同,自然可以以优劣论,但是二人有不同的风格,就象不同的两个美女,你说,能用一种教条化的标准吗?美是只可意会,难以固定的。

据说,演**的时候,金庸的片子是很好演的,因为比较“实”,而古龙的就要很难演,一是要挑选的和书中角色气质相符合的演员很难,二是古龙笔内虚幻的禅意般的气息很难以表现出来。从这里看,我觉得古龙的文字从文学角度来说,要更有文学的特征一些,金庸的小说蕴涵,则似乎要接近学术一些。

金庸和古龙是好朋友,古龙等作家常到金庸家做客,金庸也常到古龙家看望古龙。古龙说他最好的朋友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金庸,而人已经超离了文人相轻的范围。古龙称金庸为帮主,说金庸“开创了武侠先河”。金庸也大赞古龙以虚驭实的空灵风格达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地步。

金庸是清朝著名诗人查慎行的后代,家学渊源深厚,博览群书,胸有大志气,笔下的人物多是英雄,据说曾经在大学中被开除过,年轻时性格桀骜。他是一个大人物,笔下的也是大人物,有人说,金庸里出现的小人物,在书中只有两个下场:一是今后成了高手;二是被杀死了。金庸是大侠,身份与地位就象是武林盟主,高居庙堂之上;古龙是游士,混迹市井之中,两人的风格迥异。金庸每天交往的都是一些大人物(他自己也算是大人物了),曾经和香港当总督的同学彭定康笔战,又拜访过邓小平,文革期间关注毛周活动,政治感很强烈,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也很高,他心中想的吧大约也都是些大人物,所以小人物的疾苦离老先生也太远了。金庸的小说里虽然没有朝廷命官,但是大多都是武林中的高手,在以武为尊的江湖,他们的身份与地位都相当于社会中的上层人,很少无故涉及下层的人民。而古龙呢,作品里都是些很性情的浪子,有的很平穷,有的象李白一样一郑千金。文如其人,他好酒好美女,而且得来的钱马上花光。他写下层人物的感情和痛苦,有很真实的感情,就如天龙八部里,王语嫣他们躲在仓库里,当时金庸写了两个谈恋爱的乡下男女,被人象捏蚂蚁一样杀死,还有一些无辜的人,为了所谓的英雄和大侠,很容易送命,而且死了就死了,就和死一颗草一样,一点影响也没有,只要王语嫣们活着就好了。可是古龙就不同,他的小说《边城浪子》里面死了一个小人物,是一个面店的老人被一个逃跑的饿极了的人杀的。老人死后古龙还写了很多关于老人的事,比如说老人的柜子什么的,古龙忘不了老人的死,在他的眼中人命就是人命,生命,不论贵贱都是一样的高贵。

古龙的《天涯明月刀》中,那个头上有茉莉花的妓女,在河边洗衣时看到傅红雪的那一幕,刻骨铭心的真诚和悲伤的卑微交织,那是真正的爱情,在孤独的时候相互扶持的感情。金庸永远也不会把目光放在一个妓女身上,因为妓女就是妓女,除非她很美,而古龙笔下的那个妓女并不美,却也有着正常人的感情和悲欢,所以对于金古,我反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古龙写的内容是下里巴人,可是总的感觉象阳春白雪,而金庸塑造的人物,多是美女环绕,随时当高手和武林盟主,是阳春白雪,可是觉得精神世界上象下里巴人。

古龙是社会长卷,而古龙的文字象爱情。爱情是宇宙中上帝唯一奈何不了的东西,所以古龙这种发乎至性的文字,和金庸就无法用优劣来论。你能说清楚爱情吗?不能,所以也就不能说清楚古龙,这正是纠缠不决的关键之所在啊。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金庸笔下的人物是奋斗的男儿,可以托起一坐山,可是古龙笔下的人物只是寂寞的喝酒,流浪,逃避,痛苦,谁和他相遇,谁就会爱上他,同时也就没有幸福生活可过。为此,金庸是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古龙的生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不足取的。

在人物刻画上,二人的风格也很不相同。金庸追求的是一种侠之大者的精神,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传统的道德者,写出了郭靖萧峰等人物,后来写的鹿鼎记虽变换了主角的风格,但仍未摆脱那种传统的迂腐,象沐王府,天地会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且金庸对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的很少,似乎人的一切都以其性格为准,在所谓伦理道德范围内活动,信奉的是人性本善,所以金庸书中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徒,连金轮法王,鸠摩智,四大恶人,甚至是西毒等人都有其为恶原因,伤天害理的事情也做的不多。可以说,儒学和佛学对金庸塑造的人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人物仿佛就是对儒家人物或佛性人物的诠释。而古龙则不同,他更注重人性,李寻欢,楚留香这些人,不是大侠,但却有侠义之心,不是英雄,却更有英雄之气。古龙的人物没有什么侠义之道,一切旦求于心,很有禅宗味道。武功上,正派邪功,道非道,魔非魔,一切尽在人心。所不同的是金庸的武讲的是缘,张无忌和段誉是最典型的例子。古龙讲的是悟,没有师傅,没有心法,就象小李飞刀,凭心而发,在境界上追求的是禅宗的至善。但是两人相同的一点,里面都有佛学的味道。

还有对爱情的刻画方面。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对于“成年人的童话“的武侠小说也不例外,金庸很儒家,在女人和爱情方面,不会有女性解放之类的东西出现。就算比较自由的黄蓉吧,还是选择了在家里相夫教子的明智道路,没有摆脱传统女性的特点,在金庸的书中,除了杨过和小龙女、梅超风外,爱情上似乎乏善可陈。而古龙则把女人放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女人变的生动真实,符合人性和现实,别的不提,光是香帅身边的三个现代感强的女人,就能让金庸所有小说中的女性相形见绌,更别提朱七七之类了。古龙人物对爱情激烈性情,有强烈的反叛性。对于女主角,金庸喜欢写兰心慧质的女人。虽然这些女人性格各异,刁蛮任性如黄蓉,温柔可人如小昭,纯情冷艳如小龙女,大度豁达如任盈盈……但无疑都是些聪慧的女子,其智慧、识见均不亚于须眉,所以她们的美丽也有了内涵,各有可爱之处。对于那些女配角,好女人通常都是比较专情单纯甚至到了有些“傻气”地步的女子,比如穆念慈,阿碧,仪灵、岳灵珊;而金庸书中的坏女人也和古龙不同,没有那种坏的让人咬牙切齿、坏得彻头彻尾的女人。金庸写的坏女人,通常都会有一个坏的理由或者“坏”形成的过程,会交待其性格缺陷导致的偏激极端;金庸写她们的态度有时候比较矛盾,既想鞭鞑又抱有一丝同情,比如李莫愁、康敏、叶二娘、以及阿紫、周芷若这种并不算“坏”的坏女人,他们通常不会让人痛恨,只会让人叹息。另外金庸的书里绝少有荡妇这种形象,虽然在古龙书中荡妇都比较常见。

古龙书中的坏女人可以让任何英雄豪杰哭都没有眼泪。最漂亮的女人也可以坏女人,他会写很美的女人,也会写很丑很恶毒甚至变态的女人。通常那些跟男主角最终有了好结局或者常伴男主角身边的女人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女人”,而是“女孩子”。虽然可能与那些坏女人年纪相仿,但她们都拥有坏女人所不再拥有的女孩的特质:天真率性和害羞。虽然这些女孩子大都很聪明,甚至有些狡猾,也有不少心机,但与坏女人那种深沉老练的算计和毒辣阴荡的手腕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通常这些女孩子都会有些调皮任性,是让人有阳光般感受的可爱少女,比如朱七七、丁玲、燕七……以及比较乖巧的苏蓉蓉、孙晓红等等。成熟妩媚的女子常常扮演坏女人的角色,而且有时候坏女人才是真正戏份最多的女主角。古龙的坏女人会坏得无可救药,却也会让人心碎和依依不舍,比如林仙儿,她美如天使,毒如蛇蝎的特点,使人忘记了郭大侠。邀月、石观音、丁白云还算坏得比较“合理”些。古龙书中的正面女人,比如林诗音等,她们是男人的挚爱,拥有最智慧的煽情手段,可以让男人一辈子睡不着觉,流浪憔悴。但也正是由于感情、智慧和美丽造成了她们的不幸,她们缺少那些开朗少女们的好运气和勇气,所以最终与男主角无缘,在感情最有灵性,却总是得不到吃不饱,抱恨终生。

有人说,古龙的小说对性的描写很赤裸,不喜欢,实际上,作为文学,那往往也是造境,魔生于外和魔生于内则是关键的,表面上的放诞或许是来源于内心的真诚。古龙越是写欢乐,就越感觉到一种寂寞,越是大写乱来,就越觉得他对内心的约束,所以,相反相成这规律也是很适用的吧。

金庸是中国新武侠小说最具代表性、也是成就最高的作家。

武侠小说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历史,从《史记》的刺客列传,到唐朝的侠客传记,再到宋元武侠评话、明清武侠小说,民国时期面对宏大的民族危机,武侠小说、评书呈现了一个顶峰,成为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抗列强、发扬尚武肉体的一种方式和载体。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香港作家梁羽生最早为代表,开端改进了传统武侠小说章回体形式,注了新的现代元素和技法。之后,呈现了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大家,构成了新武侠小说,同时与影视作品互相交融,呈现一股强劲的武侠文化风潮。随着中国变革开放步伐,新武侠小说热席卷大陆。特别金庸的作品呈现了万人空巷的现象。

金庸作为新武侠小说的泰斗,除了引人入的故事、情节、人物和武功等奇特元素,不同于普通的武侠小说,一是具有浓重的历史认识,他的小说均精心设计了系列的历史背景,给人以历史画卷感。二是发扬深沉的家国情怀,他笔下的大侠都家国为先的,萧峰、郭峰等这种形象成为侠之大者。三是彰显激烈的侠义肉体,有人说金庸的小说在写“义”的风骨,古龙的小说在“情”的凄美,是很有道理的。四是贯串永久爱情的情节,这些爱情常常带有超时期性,是现代人的爱情观。五是彻底突破章同体小说的约束,既保存了古典诗词的神韵美,又注入了**蒙太式的时空转换手法。

金庸小说的文学价值是一种在超理想情境中表现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相分离的思想和审美。有一位著名文化人曾说:金庸外表写的都是不存在的历史,但人们看了之后都以为本质都是真的。而XX(请允许我隐其名字)外表写的都是真实的历史,但人们看了之后以为本质都是假的。儒客非儒客以为他说的十分有见地。

所以金庸不只具有最多的读者,而且具有必需注重的、构成很深影响的文学价值。

古龙的文笔洒脱随意而多有神来之笔,且作品中多贯穿其任侠豪爽,贪杯好酒爱红颜的人生本色 金庸的作品则是大家手笔,因为有着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渊博的历史修为,再有就是洞察人情的洗练文风 而无论如何,这两人的作品大都是上乘佳作,只是古龙的作品有些是由其自己起笔而至中后则有其得意门生代笔完成,所以难免有些凤头鸡尾之仓促急收感,让人读了不免遗憾 而金庸的考据,史评,讲演,杂文等著作也各有精妙,只是因为其武侠文风甚盛,以至于不闻达于天下了 观其文而知其人, 古龙的一生如其笔下所写的楚,陆,李之流一样纵情人生,有酒且饮,遇知己兄弟但求一醉,遇美色红颜只要畅意人生,所以无论其个人健康还是文学之外的遭遇和成就,都颇具传奇色彩; 而金庸则如其笔下所描绘的郭,杨,张一样大开大阖,谨慎敦厚而进退取舍更具深意,无论是著书立文还是办报讲学,都更有大家风范和领袖风采 古龙可谓江湖浪子,天纵英才而不受拘束;金庸则如武林盟主,人品才学成就根基也中规中矩踏塌实实 金庸是文人,学历史出身,所以史学功底深厚,喜欢把故事和人物放在真实的历史中来演绎,表现,让人觉得很真实,而且侧面对于历史也是一定的了解,所以现在很多海外华人都让自己的后代从读金的作品入手来了解中国文化,因为他的作品中除了历史外,中国文化中的医道,百家,哲学等等都有一定的表现。 而且说有意思一点,金的作品就象他笔下的主人功,大部分都是侠之大者的类型,都是逐步进步,最后成功的,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或机缘,或巧合,在情理之中,成了一代大侠,但是小宝是个例外了呵呵。而且金受儒家影响很重,所以书中的戏说江湖醒人世和忧国忧民的感觉很重! 然而古龙本身给我感觉更象是一个潇洒又亦正亦邪的剑客,孤独,浪漫,深邃。反映到作品中也十分的痛快,描写的也大多社会底层人物,他的主人公大多义之大者,出场就是绝世高手,淋漓尽致,美女金钱美酒,潇洒的应有尽有,而且结构安排也出其不意,天马行空想落天外,如果说金是个仁者,那么古就是个智者! 做为一种文学形式和文化现象,金庸,古龙可谓武侠界的泰山北斗,彼此功力相当,都是顶尖高手,但二人的作品却截然不同。 金庸的作品清新,浪漫,不乏单纯的幽默;古龙的语言则短小,犀利,干脆。 各有千秋,甚至金也承认古龙是个李寻欢般的奇才,我们要做就是从他们的文字中得到快乐和享受。 如果硬要让两人PK的话,我很难说出谁好谁坏,简单概括起来,金老的书“热”看了让人热血沸腾,情意,场面,武功的描写细腻,是一个唯美主义者。 而古老的书,“冷”冷中见真情,实意,患难中见朋友,书中悬疑林立,描写常有神来之笔,出人意料,快意恩仇。 作为成人童话,他们的书是读者的,也是他们自已的。 古龙的书,在社会中下层人中,能够很大市场,书里的情节,迎合了他们的处境,作出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不敢做之事 而金庸的书,确实是老少皆宜,受众群广泛,书迷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两相比较,还是金庸略胜一筹 金庸和古龙,如同薛宝钗和林黛玉,要确切的说谁更“优秀”,这样的角度是分别不出来,二人似是如同双峰并峙、二水并流,在武侠世界中两骏齐驰,可称双璧。要说谁更好,说真的,二人都是大师,如果风格相同,自然可以以优劣论,但是二人有不同的风格,就象不同的两个美女,你说,能用一种教条化的标准吗?美是只可意会,难以固定的。 据说,演**的时候,金庸的片子是很好演的,因为比较“实”,而古龙的就要很难演,一是要挑选的和书中角色气质相符合的演员很难,二是古龙笔内虚幻的禅意般的气息很难以表现出来。从这里看,我觉得古龙的文字从文学角度来说,要更有文学的特征一些,金庸的小说蕴涵,则似乎要接近学术一些。 金庸和古龙是好朋友,古龙等作家常到金庸家做客,金庸也常到古龙家看望古龙。古龙说他最好的朋友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金庸,而人已经超离了文人相轻的范围。古龙称金庸为帮主,说金庸“开创了武侠先河”。金庸也大赞古龙以虚驭实的空灵风格达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地步。 金庸是清朝著名诗人查慎行的后代,家学渊源深厚,博览群书,胸有大志气,笔下的人物多是英雄,据说曾经在大学中被开除过,年轻时性格桀骜。他是一个大人物,笔下的也是大人物,有人说,金庸里出现的小人物,在书中只有两个下场:一是今后成了高手;二是被杀死了。金庸是大侠,身份与地位就象是武林盟主,高居庙堂之上;古龙是游士,混迹市井之中,两人的风格迥异。金庸每天交往的都是一些大人物(他自己也算是大人物了),曾经和香港当总督的同学彭定康笔战,又拜访过邓小平,文革期间关注毛周活动,政治感很强烈,自己的传统文化素质也很高,他心中想的吧大约也都是些大人物,所以小人物的疾苦离老先生也太远了。金庸的小说里虽然没有朝廷命官,但是大多都是武林中的高手,在以武为尊的江湖,他们的身份与地位都相当于社会中的上层人,很少无故涉及下层的人民。而古龙呢,作品里都是些很性情的浪子,有的很平穷,有的象李白一样一郑千金。文如其人,他好酒好美女,而且得来的钱马上花光。他写下层人物的感情和痛苦,有很真实的感情,就如天龙八部里,王语嫣他们躲在仓库里,当时金庸写了两个谈恋爱的乡下男女,被人象捏蚂蚁一样杀死,还有一些无辜的人,为了所谓的英雄和大侠,很容易送命,而且死了就死了,就和死一颗草一样,一点影响也没有,只要王语嫣们活着就好了。可是古龙就不同,他的小说《边城浪子》里面死了一个小人物,是一个面店的老人被一个逃跑的饿极了的人杀的。老人死后古龙还写了很多关于老人的事,比如说老人的柜子什么的,古龙忘不了老人的死,在他的眼中人命就是人命,生命,不论贵贱都是一样的高贵。 古龙的《天涯明月刀》中,那个头上有茉莉花的妓女,在河边洗衣时看到傅红雪的那一幕,刻骨铭心的真诚和悲伤的卑微交织,那是真正的爱情,在孤独的时候相互扶持的感情。金庸永远也不会把目光放在一个妓女身上,因为妓女就是妓女,除非她很美,而古龙笔下的那个妓女并不美,却也有着正常人的感情和悲欢,所以对于金古,我反而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古龙写的内容是下里巴人,可是总的感觉象阳春白雪,而金庸塑造的人物,多是美女环绕,随时当高手和武林盟主,是阳春白雪,可是觉得精神世界上象下里巴人。 古龙是社会长卷,而古龙的文字象爱情。爱情是宇宙中上帝唯一奈何不了的东西,所以古龙这种发乎至性的文字,和金庸就无法用优劣来论。你能说清楚爱情吗?不能,所以也就不能说清楚古龙,这正是纠缠不决的关键之所在啊。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金庸笔下的人物是奋斗的男儿,可以托起一坐山,可是古龙笔下的人物只是寂寞的喝酒,流浪,逃避,痛苦,谁和他相遇,谁就会爱上他,同时也就没有幸福生活可过。为此,金庸是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古龙的生活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不足取的。 在人物刻画上,二人的风格也很不相同。金庸追求的是一种侠之大者的精神,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忍,传统的道德者,写出了郭靖萧峰等人物,后来写的鹿鼎记虽变换了主角的风格,但仍未摆脱那种传统的迂腐,象沐王府,天地会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且金庸对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的很少,似乎人的一切都以其性格为准,在所谓伦理道德范围内活动,信奉的是人性本善,所以金庸书中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之徒,连金轮法王,鸠摩智,四大恶人,甚至是西毒等人都有其为恶原因,伤天害理的事情也做的不多。可以说,儒学和佛学对金庸塑造的人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人物仿佛就是对儒家人物或佛性人物的诠释。而古龙则不同,他更注重人性,李寻欢,楚留香这些人,不是大侠,但却有侠义之心,不是英雄,却更有英雄之气。古龙的人物没有什么侠义之道,一切旦求于心,很有禅宗味道。武功上,正派邪功,道非道,魔非魔,一切尽在人心。所不同的是金庸的武讲的是缘,张无忌和段誉是最典型的例子。古龙讲的是悟,没有师傅,没有心法,就象小李飞刀,凭心而发,在境界上追求的是禅宗的至善。但是两人相同的一点,里面都有佛学的味道。 还有对爱情的刻画方面。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对于“成年人的童话“的武侠小说也不例外,金庸很儒家,在女人和爱情方面,不会有女性解放之类的东西出现。就算比较自由的黄蓉吧,还是选择了在家里相夫教子的明智道路,没有摆脱传统女性的特点,在金庸的书中,除了杨过和小龙女、梅超风外,爱情上似乎乏善可陈。而古龙则把女人放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女人变的生动真实,符合人性和现实,别的不提,光是香帅身边的三个现代感强的女人,就能让金庸所有小说中的女性相形见绌,更别提朱七七之类了。古龙人物对爱情激烈性情,有强烈的反叛性。对于女主角,金庸喜欢写兰心慧质的女人。虽然这些女人性格各异,刁蛮任性如黄蓉,温柔可人如小昭,纯情冷艳如小龙女,大度豁达如任盈盈……但无疑都是些聪慧的女子,其智慧、识见均不亚于须眉,所以她们的美丽也有了内涵,各有可爱之处。对于那些女配角,好女人通常都是比较专情单纯甚至到了有些“傻气”地步的女子,比如穆念慈,阿碧,仪灵、岳灵珊;而金庸书中的坏女人也和古龙不同,没有那种坏的让人咬牙切齿、坏得彻头彻尾的女人。金庸写的坏女人,通常都会有一个坏的理由或者“坏”形成的过程,会交待其性格缺陷导致的偏激极端;金庸写她们的态度有时候比较矛盾,既想鞭鞑又抱有一丝同情,比如李莫愁、康敏、叶二娘、以及阿紫、周芷若这种并不算“坏”的坏女人,他们通常不会让人痛恨,只会让人叹息。另外金庸的书里绝少有荡妇这种形象,虽然在古龙书中荡妇都比较常见。 古龙书中的坏女人可以让任何英雄豪杰哭都没有眼泪。最漂亮的女人也可以坏女人,他会写很美的女人,也会写很丑很恶毒甚至变态的女人。通常那些跟男主角最终有了好结局或者常伴男主角身边的女人严格说来不能算作“女人”,而是“女孩子”。虽然可能与那些坏女人年纪相仿,但她们都拥有坏女人所不再拥有的女孩的特质:天真率性和害羞。虽然这些女孩子大都很聪明,甚至有些狡猾,也有不少心机,但与坏女人那种深沉老练的算计和毒辣阴荡的手腕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且通常这些女孩子都会有些调皮任性,是让人有阳光般感受的可爱少女,比如朱七七、丁玲、燕七……以及比较乖巧的苏蓉蓉、孙晓红等等。成熟妩媚的女子常常扮演坏女人的角色,而且有时候坏女人才是真正戏份最多的女主角。古龙的坏女人会坏得无可救药,却也会让人心碎和依依不舍,比如林仙儿,她美如天使,毒如蛇蝎的特点,使人忘记了郭大侠。邀月、石观音、丁白云还算坏得比较“合理”些。古龙书中的正面女人,比如林诗音等,她们是男人的挚爱,拥有最智慧的煽情手段,可以让男人一辈子睡不着觉,流浪憔悴。但也正是由于感情、智慧和美丽造成了她们的不幸,她们缺少那些开朗少女们的好运气和勇气,所以最终与男主角无缘,在感情最有灵性,却总是得不到吃不饱,抱恨终生。 有人说,古龙的小说对性的描写很赤裸,不喜欢,实际上,作为文学,那往往也是造境,魔生于外和魔生于内则是关键的,表面上的放诞或许是来源于内心的真诚。古龙越是写欢乐,就越感觉到一种寂寞,越是大写乱来,就越觉得他对内心的约束,所以,相反相成这规律也是很适用的吧。 找了好多资料~慢慢看吧~希望能够让你对金庸与古龙的作品有更多的感触和了解~

在我看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属于自成一派,可以说看金庸的武侠小说,让人十分的陶醉,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功逻辑感非常的强,环环相扣,内外相结合。

金庸的武侠小说给人一种很有现实感的一位,因为金庸的武侠小说组阁,你都会发现在你的身边存在这样的人,或许你就是其中的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每一个人读金庸的武侠小说,都会有不同的感觉。

金庸每一部武侠小说的主角都有各自的独自独门武功,但是他们的武功又都和两本书有着很深的渊源,那就是九阴真经和九阳真经。

真正的侠之大者,金庸之后再无江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278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