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唐代诗人李白诗歌欣赏水墨唐诗

浪漫派唐代诗人李白诗歌欣赏水墨唐诗,第1张

李白是浪漫诗人的代表。其诗歌的'内容主要是歌颂游侠和求仙,歌唱雄伟壮丽的大自然,蔑视庸俗反抗权贵。其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创造了艺术的鲜明形象、雄放无比的多样风格。他用着大刀阔斧变化莫测的手法和线条去涂写他心目中的印象和情感。李白又能大胆运用民间的语言容纳民歌的风格很少雕饰最近自然。

水墨唐诗—李白《子夜吴歌》

水墨唐诗—李白《赠汪伦》

水墨唐诗—李白《早发白帝城》

水墨唐诗—李白《怨情》

水墨唐诗—李白《玉阶怨》

水墨唐诗—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水墨唐诗—李白《望天门山》

水墨唐诗—李白《望庐山瀑布》

水墨唐诗—李白《秋浦歌》

水墨唐诗—李白《送友人》

水墨唐诗—李白《静夜思》

水墨唐诗—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水墨唐诗—李白《关山月》

水墨唐诗—李白《古朗月行》

水墨唐诗—李白《渡荆门送别》

水墨唐诗—李白《独坐敬亭山》

水墨唐诗—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冬天的魅力

冬天自有冬天的魅力,我喜爱冬天。

冬天,草木凋零,万花纷谢,朔风怒号,无边的冷阔浑黄,给人以沧凉、萧索之感;然而严峻、深沉的冬天,更具有男子汉的气魄,一种不容凌辱的阳刚之美。你看,冻云密布,冰天雪地,严寒彻骨,正是生长意志与毅力的好时机,是鉴别勇士与懦夫的试金石。清晨,健儿们迎着凛冽的严寒,在冰雪封冻的大道上迅跑,遒劲一如下山的猛虎;在阔绰的滑冰场上动作自如地左奔右突,轻盈宛如穿柳的飞燕……所有这一切,透出人类勇于征服大自然、将艰难困厄踩在脚下的坚强与刚毅。如果赋予季节以形象的比喻,我以为春天是花枝招展的姑娘,夏天是健壮暴烈的小伙儿,秋天是成熟、宁静的老者,冬天则是饱经沧桑、睿智严峻的哲人。

冬天,为人类展示了春夏秋所不曾拥有的独特的绝妙景致:当你清晨醒来,首先扑入你眼帘的便是玻璃上美丽的冰花。嗬,一夜之间,冬之神工妙手,悄然地饱蘸丹青,在一扇扇玻璃窗上描绘出了精美绝伦的图画。是混沌时代的原始森林?是王母瑶池的奇花异草?……非是我故作多情,它确如蜿蜒起伏的万里长城、飞流直下的黄果树瀑布一样,令人称奇、留恋。雪天的景致更是别有一番情趣:漫天飞舞的雪花纷纷扬扬,如春天飘忽不定的柳絮,如玉龙战罢脱落的败鳞残甲,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所有的山,所有的川,所有的路,都交融在清一色的银白世界之中。干枯颓败的枝桠上,忽然绽放出一簇簇鲜活而眩目的玉英,难怪唐代诗人岑参要咏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是的,古往今来,雪景撩拨着骚人墨客心不禁摇曳,诗兴勃发,吟哦出一首首优美动人的佳作!

冬天的夜晚也是很撩人的,它是那般漫长而多情。我想起小时候故乡的冬夜。故乡的冬天是农闲时节。夜晚,乡亲们无所事事,便三人一伙,五人一拨,串门坐夜闲聊。我也常常跟随大人们坐夜凑热闹,在暖烘烘的炕头上听老汉们讲“三国”。讲的人绘声绘色,听的人津津有味,如醉如痴,屋子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旱烟味,那辛辣的氤氲构成农家夜里特有的氛围。这种意味深长的惬意延至长大成人。身在异乡,喜于冬夜邀一二知己啸聚斗室,围炉而坐,互诉衷情。炉中通红、跳荡的火苗,映照着一张张神采焕发的脸庞。温馨驱散了冬夜的寒冷,思想在无拘无束的时空碰撞、交融,酣畅至极!

我喜爱冬天。走进冬天,便走进了多姿多彩多情的世界。

你一定要珍惜冬天

蕴华流转,过了秋风萧瑟今又是,换了人间的秋季,紧接着就入了初冬。

北方的秋天是短暂的。在秋叶还未谢尽、秋风依然固守阵地的时候,突然来一个叫寒流的很寒冷的东西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路掩杀了过来,所到之处尽皆萧条。于是乎在寒霜冷冽,冬月凄凉的北方,雪似落羽纷纷扬扬来到人间。窗外的树影红墙被厚厚的雪点缀得充满了中国画的韵味。不经意中,冬天又和我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我望着雪,莫名的,只觉得一丝感动涌上心头,心在这个季节被雪灼伤。

户外雪花依旧犹如舞动的精灵漫天飘洒,时而落在脸上,淡若飞鸿,凉如微冰。当冬天的第一场雪洒落时,干燥的气息似乎在瞬间湿润。洁白的世界就在我的视野间铺开,一片片晶莹的雪花,就是一首首隽永的小诗。,漫天翩翩飘落着洁白六角形精灵般的雪花,这一切都实在太美了,冬实在令人心醉。我在这自然之景中找寻着心灵的释放。虽然我也知道这一切都可以拿一个简单的词汇“自然规律”来解释,但我还是为她们感慨无限。冬天是幸运的,是属于那些面对了才知道自己尚有勇气的人的。冬天是美妙浪漫的。但冬天同时也是非常严酷的。冬天让人伤感,一年之冬对应人生之冬。漫漫人生路上,低谷、飞扬就如四季轮回阴阳消张一样,客观存在,不是主观能够予以否决的;非人力可以左右。但洞察其规律,因势利导,即可获益非浅。冬季是人生困窘的象征,一旦进入人生之冬季,不气馁、不坐以待毙就是一个勇敢者所必需具备的素质。成功的人就是这样,往往需要渡过寂寞和独孤的人生冬季,而内心还仍然年轻着,他就会挫败严冬拥抱暖阳。

春天的朝气、夏天的火热、秋天的丰盈那都是忙忙碌碌的季节。只有冬是安静的,适合冬眠,适合休养生息一年的奔波。在这个季节里,除了饮白干、剥花生、围炉煮茗、涮羊肉火锅之外,在这别有一番异境的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冬月蛰居生活中,还应该藏精蓄瑞,培基筑基,蓄势鼓气,待春而发,则会无往而不胜。在这可以让人暂时放慢匆忙的脚步的时候,雪落封门,农家自然是闲来无事。因为该忙的活计他们大都赶在秋天的时候忙完了,收拾利索了,现在正是农闲时节。那他们也应该总结一年来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多读书、读好书,积精养瑞、精神百倍地投入到下一年的生产劳动中。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科学就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文化知识那是绝对不行的。对于知识分子,冷静更是令人头脑清醒、不易冲动而利于思考的。俗话说,冰雪聪明。如果说夏日里热得火暴,那么冬日里就是冷得透彻。除了看雪光映日、瑞彩缤纷,欣赏天高地阔、素裹银装,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北方独有的自然景观之外。还应该励精图治、发奋苦读、研究一番深邃之学问,抚平前遗、矫枉过正。在这冬季里的思考,会更能让我们独自感受生命之深刻。感谢冬季,让我们拥有生命的驿站。感谢冬季,让我们感受生命的孤独!感谢冬季,让我们走进生命的深处!只有这样你才对得起祖国和人民对你的哺育和培养。不负国之赠恩,不负众之所望。

常言道:搏击风雨,熬战严冬。在这样既美更酷的世界里,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多了。非有岁寒三友之气节而不能为。岁寒三友,青松立于岩角,以一种展望的姿态,随经风声的过往,岁月的苍凉,永远挺立在山谷之中。翠竹,虽经百代穿梭,却惟独青青,携一身素雪,辞去旧岁,喜迎新春。梅花,于冰雪中绽放凌厉的芳姿,无意谢去从容,自有余骨滋株的清节,在流逝的时光里,悠然化尘,不问残香。这三个坚贞不屈的挚友,三个不畏风霜的君子,三个含笑比立的隐士,都有凌寒不凋的高洁,都在冬雪中滋生风骨,却不以境移,亘古长存。在天地人和中,尽显一点梅心,半阙竹韵,几剪松骨。抒写着风流时岁,长歌盛世太平。

百无聊赖的冬天,是最容易使人自寻烦恼的,人会丧失斗志。而人一旦丧失斗志,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在冬天里还是可以做些事情的。除了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之外,就应该对于“岁寒三友”而取其志、拿其节、学其性,用之以人。披风雪、战严寒,披荆斩棘,播撒希望的火种。那样就会看到生活不会总是这么糟,并聆听到幸福在欢唱。把每个睡醒后的早晨都当成一件礼物,聆听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心音;感应深邃在脑海中的思想;激发浅表内的深层意思。并有勇气告诉世界,我能行。走过冬雪冻伤的梦乡,让心房奏起动情的交响。黑暗过后会现曙光,困难过后就会灿烂辉煌,走过灰色的人生冬季就会拥抱风和日丽的春晓艳阳。要知道不经历风雨哪得见彩虹;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看人生、万种豪迈,领略一番凛冽浓郁的冬季风景,活出与众不同的血色风采。

冬日

对于立冬日的如期到来,我没有感到意外,也没有叹息时间车轮飞速旋转的不留情面,更没有去想即将到来的严寒将我严实的包裹住后,我要怎样度过这一季的冰霜雪寒,而我是平静的接受这一季节的到来,就如每日的工作、读书、吃饭和睡觉一样,一日一日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立冬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开始走进冬季的舞台,那夏日里四处飞舞的讨厌的苍蝇蚊虫飞蛾也早已不见了踪影;街面上不时有腿上套着至膝深的各式红色长靴的时髦女人在街头飘然而过;男人们则大多身着笔挺的深色西服,也有的是穿件双层夹克衫专注地行走着,似在思考;小孩子们身穿校服,领口处露出的崭新的高领毛衣领,那是母亲一针一线精心赶制而成,那是一份深深母爱温情;体弱的老人身上早已穿戴上了过冬的棉袄,因为怕不小心受了寒,生病的日子太难熬了。

走进冬天,给我的感觉不是寒冷,而是冬的娇美、希望、回忆,感觉季节的自然更迭,就像昨天是今天的递延一样,那种感觉就像大脑似乎还没有从过年的鞭炮声中清醒出来,眼睛还仍留恋在春的明媚柔光中,身体还似乎有炎炎夏的酷热正欲逃至冰的世界里,鞋上还沾着秋的雨水,整个人却进了冬的门坎一样,一种依恋一种回忆一种不舍。试想在冬天的童话里,有满天飞舞的雪花,有银装素裹的洁白世界,有冻得小手红肿肿的小孩子堆做的圣诞老人慈祥和蔼的祝福,这是何等的美和情趣盎然呀!因此我常常认为,冬天相比于其它季节,是一个更值得留恋的季节,因为它是孕育种子的季节,也是带给人们憧憬美好未来的季节。

回想曾经,我每每在走进冬天的日子里,就常常会掩面而思,也会叹息如梦的年华若烟似云飘过,也常会有对岁月转瞬即逝的感伤。岁月磋砣,追忆往事几十载,我总觉得人仿佛还在昨天,还在夏天五月似火的浓荫浓的绿荫下款款散步,还在春花烂漫的日子流连往返,还在童年的小河边捡拾戈壁滩上美丽的石子。于是,在冬天的日子里,让我不能不想起流逝的往昔,不能不忆起那些难以忘怀的青春懵懂和纯真画面,冬天是一个怀恋过去与畅想未来的季节。

历来谈到冬天,总能想到很多美好的有关冬天的童话故事,也在眼前展现许多冬天的极美景色。而这些美丽的故事和极美的景色也不断地激发出我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热爱。我想人们对于冬天的回忆与畅想,正是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的环境为本义走向热爱我们人类美好的未来、热爱我们所共有的地球母亲为更崇高的追求吧。

如果说春天因花的艳丽、芬芳带给人们美丽、清香、娇艳的话,那么冬天则因寒冷、洁白、孕育给人以思考、拚搏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最寒冷的冬天,当我推窗眺望着窗外一片白雪茫茫时,当我的手被寒冷逼迫的不敢伸出时,总在想“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于是,一份期待与渴望就会在心海升腾,就会有一股热流涌遍全身,就会感觉这个冬天不太冷,就会在心里对自己说,冬天的后面是春天,原来不管天气多么寒冷,只要心中有希望,冬天也会变成温暖的海洋。

冬天来了,已经走过的春夏秋变成了凝固的风景画,凝聚成了刻在心海里永远的记忆和珍藏。

在冬天的日子里,我常常会深刻地反省自己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的所失所得,也会精心为自己的未来设计出一幅美好的蓝图,因为,冬天让我明白:只有经历了与严寒奋勇拚搏,就若那迎风傲雪怒放着的梅花一样威武不屈,才会让心灵不再迷茫,让梦想不再飘渺,更让未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会写出美好的人生诗篇。

走进冬天,走进寒冷,也走进希望,严寒不可怕,暴风雪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心中拥有美好的理想,只要我们敢于拚搏,每个人都会走向成功的彼岸。

不同的冬天

寒风徐徐,落叶翩翩。一年一季的冬天悄悄地来临。冬天,给人们直觉那就是无情的冰冷。然而,需要厚厚的衣物包裹起来,远远的像个粽子。今年的冬天,有些不寻常,因为今年是在异地过冬。

这儿的冬天,真的很平凡。尽管寒风呼呼吹响门窗,也有中午的烈日,但晚上却又是出人意料的冷。这儿的风,非常刚烈,它毫不留情的吹得树木左右大摇大摆,它毫不吝啬地吹响空气的沉静,它使劲地钻入我们的衣裳,连骨子里都喊痛。真强劲的寒风,这儿的烈日,真的好猛。中午时刻,总是把人照射得睁不开眼睛,晒得头发有点儿发焦的味道,尽管它是冬日的烈日。这儿的冬夜,更让人寒心了。也许是偏僻的缘故吧!一到夜的降临,这里就像死一般的寂静,只留下一点滴的灯光,任由寒风呼呼的急促的呼吸。让人不敢外出。这儿的冬景还不错,冬天,也有花儿显露,那充满生命力的紫荆花努力的绽放,舒开它全身的脉络,用力的增浓自身的颜色,但也敌不过冬天的寒风的击打,最终以“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纷纷飘落到树根,满地紫红紫红,校道旁布满了曾有强烈生命而现在有强烈精神的花瓣儿。充满了一种花的味道,一种童话的梦幻。轻轻地走过,掠过其一点味道,一点生息,一点……

这儿的冬期,叫人冷静,冷静得便心里发寒,也许太过冷静了,不由让我想起家乡的冬日场面。尽管还是那无情的寒冷,那失去的落叶,但它有生动的场面,它不那么寂静,它不那么冷酷,它不那么无情。因为在这冬日里,人们都用自己的热情打破了冬日的僵硬的冰冷。孩子们的嬉戏,聚集一起的欢杂声,各家的温馨声……把冬日的寒气给击退了。我更喜欢过那样的冬天。有着热乎乎的饭菜,有个暖烘烘的温室,有着热闹的气息。好似回复。

冬天,在我们南方竟是如此的生动又冷静。遗憾的是,我未能亲身体验北方的冬日,根据所学的知识,北方的冬日,那可真是冬天了。全是雪白的大地,光秃秃的树木,寥无几个的村庄,几乎不能看见一点的绿色,整个冬天就是银白色的。这才真的叫寂静啊!

我好想去感受那种冬日的气息,好想体会不同的冬天!

冬天

半片黄叶落下,我听到一丝生命枯萎的声音。是的,雁子又要南飞了,树杈上又只剩下了枯枝,泉水渐渐干涸,寒意悄然袭来,这一切都告诉我,冬天到了。

在我看来,冬天是最不浪漫的季节,特是北方的冬天,银装素裹,冰天雪地;万里荒漠,悄无人声。冬天永远都只是一片萧条之色。天很冷很冷,却不带一丝湿润,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温暖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的塞在胸肺间。在这样的季节里,人的思维都会被冻住,什末情感,浪漫会在刹那间被抛之九霄云外。在这样的境况下,难以提起一丝好兴致,哪怕偶尔有所愿望,也会很快被扔到记忆的角落里。

站在户外,轻轻的嘘一口气,一团白雾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在半空中伸展,氤氲,半晌又汇入了干冷的空气。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有破灭了,消失得轻悄而又平静,仿佛从来就不曾有过,又恍惚有过这末一份特别的湿润。小澍长成大树,到了冬天便成了老树,老树枝桠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树皮微现焦黄,仿佛在火上烤了许久,煎熬的失了神采,半卷曲着好像随时都会坠地。

夏日里花叶田田的荷塘,此时都只剩下了根根枯管,片片残叶。早已没了衔露含珠的风韵。寒风轻摇,枯和倓叶,仿佛悄悄的诉说着昔日美艳,又仿佛轻轻暗泣着如今没落。倘若再来一场冷雨,更催花落,倒符了李义山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心境。

北方的山高大巍峨,到了冬日更失了往日的润朗,之留下了略带灰蒙的身影悄然耸立于天地间。默守着一份寂静。倘若在北方,来一场大雪,将群山覆盖上一层苍茫的白色,那有是一副磅礴的好图景,巍芒间孕育着新的希望。

站在江边,这才发现昔日里的天堑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昔日里浪拍千石的江畔现下已是波澜不兴。江水仿佛被冻住了,连东注的流速都似乎被停住了,一切都现着一片死寂。

是的,冬天便只能用死寂来形容,看不到一丝生命的动感。天地间唯存单一的灰蒙。这种萧条的氛围充斥了万物,一点一点的抽走了它们生命的活力。

身于此,只有寄情于窗前,遥送上一瓣心香,盼望能有一丝新绿破土,寄来春的希望。

冬天的韵味

从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的时间是为冬天。在世人的眼里,这是一个失去颜色的季节。冬天最大的特点就是冷。

尽管都是红尘中人,不同经历的人对冬天的韵味却有不同的理解。在文人的笔下,冬天是万木萧疏,水瘦山寒;在哲人的眼里,冬天是距春天不远的一段时日;在农人的心中,冬天是整治山河的最好时机;在孩子的世界里,冬天是唯一一个可以溜冰滑雪的季节;在庸人的眼中,冬天是一段由枯黄、暗淡拼凑的失去颜色的光阴;在懒汉懦夫呆滞的目光中,冬天又是一个难以打熬的苦难的历程。而在我的看法里,冬天是一年四季必经的一个阶段,是一个拥有冰雪、拥有风霜、拥有耐寒花朵的多彩的世界。冬天的韵味是无穷的。

冬天有霜。霜是冬天里的一件恒事。只要不下雨雪气温在0℃以下的冬晨,便可看到昨夜的杰作:屋顶上,田野里,草丛中,到处都播撒着那细细的白色冰晶。有时是厚厚的,有时是薄薄的,有时又好似一场大露水。霜的故乡并不是那灰蒙蒙的天空,高高在上不是她的应有之举,它的故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地。霜的前身也不是空中那漂浮不定的云,更不是山野间那扑朔迷离的雾,而是接近地面空气所含的水汽。因此,霜没有高贵的出身。霜的年龄比冬天要长。立冬之前,它已若明若暗地在大地出现;立春之后,它仍然还要顽强地表现一段时间。霜犹如一根长绳,把冬天紧紧地拴在深秋和初春两个结上,使冬天成为一道奇妙的风景。尽管如此,霜从来都没有夸示过自己生命的长度,而着力体现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在阒寂无声的夜晚,它悄无声息地在大地出现;在鸡声茅店的清晨,它又默默无语地与大地吻别。它悄悄地来,给大地带来一片银白;它默默地去,又给大地留下一片逼真。倘是晴日,每天如此。它来时不需要前呼后拥,去时也不需要隆重热烈。一来一去之间全是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故事。每一次来去都是短暂的,来时不想得到什么,去时也不想带走什么。它的每一次出现,对树叶、对小草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挺住了的,仍然长青于树;凋萎了的,则入土为泥,成全来年再生的草芽。冬天要是没有霜,真不知道树叶和小草怎样实现自己的新陈代谢呢。

冬天有雪。雪是冬天的最精彩表现。它的故乡是彤云密布的天空。雪是气温降到0℃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汽凝结而成的六角形的白色结晶。每当铅云压城、北风呼啸时,雪花就开始在高空孕育、绽放。雪花不愿一花独放地在高空招展,而愿千朵万朵地飘落大地开放。它的飘落是前赴后继的,可歌可泣的,其生命的起点就是生命的制高点。雪花的飘落不看方向,不择地势,入山则突出山的高大,入水则成就水的阔远。随着第一片雪花的飘落,成千上万朵雪花都争先恐后地自天而降,直到实现一种伟大的覆盖为止。正是由于雪花有了千朵万朵的活力,有了前赴后继的精神,才以个体的最小变化实现整体的最大变化,突出了它物而丰满了自己。它覆盖了高山,覆盖了大地,覆盖了森林,覆盖了草原,当然同时也覆盖了污秽和荒芜。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有如此巨大的神力么?雪花以大地之美为美,以世人之乐为乐,在大地的低处显出了生命高处的最佳境界,以超然的平凡之心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体。古往今来,雪花飘得最盛的时候,就是农人最高兴的时候。瑞雪兆丰年。它所蕴涵的实际上正是农人的一种殷殷的希望。

冬天有雾。雾是冬天的一道特别的风景。它是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汽凝结而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山城的冬天几乎天天都有雾。早上起来,不见星星,不见月亮,不见高低错落的山峦,不见远处近处的房屋。目力所及,到处都是那浓浓的乳白色的雾。倘若你骑着自行车或是徒步跑上一段路,你会看到你的衣服上、头发上和眉毛上到处都缀满了这种微小的水滴。雾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出现。它先是柔柔地梳理与星月斗趣的小草,继而是轻轻地抚摸飞鸟投宿的丛林,一棵,一簇,一片,紧接着便是深情地拥抱山峦,拥抱村庄,拥抱正在酣睡的城市,让人觉出一种温馨。雾填补的是大自然的空白,它与各种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实体不发生任何冲突,具有惊人的忍力和让力。雾从不计较自己位置的高下,可以潇洒地游动在河谷,也可以自在地弥漫在山头,既迎难而进,又随遇而安,它的生存状态可以说是超凡脱俗了。雾是温柔的,但也是刚强的,一颗悬浮的微小水滴可以说是经不起任何的打击,但成千上万颗微小水滴凝聚起来却可以把刚强发挥到极致。它可以遮住太阳,让你一个半天或一个白天都见不到它。因此雾展示给人的,不是个体的实力,而是群体的合力,是成千上万个微小水滴的凝聚力。雾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

冬天有水。冬天的水是水的精魂。它虽然没有春天的水那么喧腾,没有夏天的水那么澎湃,没有秋天的水那么飘逸,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顽强与坚韧。它是一年四季中最后坚持下来的水的精魂。冬天的水哪怕只有一线,也要冲破一切阻力坚定不移地向前流去,不管是一路畅达流进大海还是一路险阻跌进泥沙,它都毫无顾忌地奋然前行。冬天的水不满足于既得的充实,在它前行的路上,不管接受多少细流的加盟,也不管碰到多少湖泊的挽留,它都不会回首已经拥有的汇合,它要寻找新的发展契机。冬天的水在消闲的背后,一样的照常履行职责。它发电送电,为城乡送去光明;它滋润土地,让冬眠的小草舒活筋骨,让挺立的林木抖擞精神,让耐寒的花木绽放花朵。冬天的水并不感到寂寞,它有自己的歌声和语言。不管是河沟还是湖面,微风起处仍然有层层涟漪,而且比春夏之水更见清纯。冬天的水没有断流的恐惧,而有积极的等待。它是春水之根,夏水之源,秋水之邻。它在迎接春雨的降临,只要第一声春雷响起,就一定会看到春水的远影。冬天的水并不凉薄,它从大山的怀抱喷涌而出时是温热的,经过漫漫长途,尘世的冷风冰凉了它的表面,但它的内心却依然是滚热的。君不见,那严霜遍地的早晨,在向前流淌的河面上不是还漂浮着层层热气么?

冬天是别有韵味的。每次品读冬天,我都有一种莫名的激动。从冬天的霜中,我读出了百折不挠;从冬天的雪中,我读出了前赴后继;从冬天的雾中,我读出了凝聚的力量;从冬天的水中,我读出了坚韧顽强……冬天是一部解读不完的大书,冬天的韵味更是难以尽述。

畅想冬天

冬,会意字,岁之尽也。冬天是时令的终结季节;冬天是万物收敛不再张狂的季节;冬天是生命孕育待机生发的季节;冬天是湮灭陈旧催发新生的季节!

寒风凛冽、白雪皑皑,一派天寒地冻,万物萧瑟肃杀的景象。北方的冬天很有冬天的特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茫茫乾坤尽是粉装玉砌。南方的冬天却是别有风味:霜雪尽往高山上攀缘,雨水尽往平地上洒落,寒风尽往衣领里注灌,沉沉大地尽是荒草疏烟,落叶无边!

威严肃杀,冬天以残酷无情剿灭一切危害人类的病虫。寒风吹落叶间毛虫;寒冷驱灭人间蚊蝇;严霜冻杀丛间蝴蝶;冰雪湮灭地间螟顽。冬天以摧枯拉朽之势,以风暴激荡之威,以雷霆万钧之力,无情地绞杀着一切自然界的害虫。

没有冬天的威严肃杀,就没有花枝招展的春天;就没有绿树掩映的夏日;就没有硕果累累的秋收。没有冬天的威严肃杀,就没有松柏长青的美誉;就没有腊梅临寒独自开的娇艳;就没有竹临寒风不自伤的妩媚。没有冬天的威严肃杀,就没有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慨叹;就没有乐天市南门外辗冰辙的怜悯;就没有关汉卿六月飞雪长恨天窦娥的冤诉!

我们向往着冬天;因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向往着冬天,因为冬天象征着正义,誓将一切邪恶杀灭!我们向往着冬天,因为冬天象征着纯洁,永远荡涤着一切污秽!我们向往着冬天,因为冬天象征着磨练,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我们向往着冬天,因为冬天象征着冷酷无情,对待敌人我们就得冷酷无情!我们向往着冬天,因为冬天象征着新生,让无为的落漠的沉沦的萎靡的懊丧的惆怅的灰色的败残的自我彻底毁灭,彻底燃烧,彻底涅盘,然后如凤凰在熊熊香木烈火中更生、新生!

我们呼唤冬天,让冬天以风刀霜剑斩灭人世间的一切妖魔鬼怪!我们呼唤冬天,让冬天以冰凌严寒剿灭人世间的一切魑魅魍魉!我们呼唤冬天,让冬天以冷酷无情诛灭人世间的一切牛鬼蛇神。

我们深情地召唤冬天,让冬天为我们重塑起一个纯洁的世界;我们深情地召唤冬天,让冬天为我们打造出一个美好的人间;我们深情地召唤冬天,让冬天为我们召来花香蝶舞、姹紫嫣红的春天!

春生、夏发、秋收、冬藏,冬天是蕴藏精华的季节。冬天虽然没有春之花香;没有夏之蓬勃;没有秋之殷实。但是冬天却孕育着春之生命;却磅礴着夏之长势;却充满着秋之富裕。春花秋实犹如蜜蜂辛勤采集花粉,要经过窖藏,经过酝酿,才能够透露出清醇的芳香一样,只有经过严冬的蕴藏,经过严冬的孕育,生命才能生发出磅礴的力量!

作为涉足人生已久的人们,经历过春之温暖,夏之热烈,秋之酣畅;也应该有冬之升华,冬之睿智,冬之威武,冬之雄壮!我们尝尽人间苦乐,历尽人生忧安,过尽人间悲喜;我们也应该深唱我们的人生,畅享我们的理想,豪放我们的情感,敞露我们的襟怀!我们有感于春花之妖艳,纵情于夏日之热烈,热衷于秋实之甘醇,景仰于雪梅之孤傲,艳羡于冬梅之芬芳;我们也应该像花儿一样吐露芬芳,像骄阳一样猛烈酣畅,像秋霜一样洁白无瑕,像冬梅一样临寒傲放!

冬天是煽情的季节;冬天是令人遐想的季节;冬天是令人感慨万千的季节;冬天是令人慷慨激昂的季节。就让我们在此美好的季节,用无限绵长的情意去感慨万物,激扬情怀,畅想明天吧!

一、代表作:《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秋歌》等。

二、作品简介(节选):

1、《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2、《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古,一为七绝。诗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历来广为传诵。该诗前两句概括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首句从香炉峰写起,阳光照射下的水气变成了紫色的薄雾,给人一种朦胧美。第二句描写瀑布,一个“挂”字,写出了瀑布奔腾飞泻的气势。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字字珠玑。结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银河,既生动又贴切,一个“疑”字,显得意味深长。

3、《侠客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开头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刻画侠客的形象;第二个四句描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武判官:名不详。判官,官职名。唐代节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节大使,可委任幕僚协助判处公事,称判官,是节度使、观察使一类的僚属。

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色。

胡天:指塞北的天空。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各民族的通称。

梨花:春天开放,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珠帘:用珍珠串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形容帘子的华美。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幕。形容帐幕的华美。这句说雪花飞进珠帘,沾湿罗幕。“珠帘”“罗幕”都属于美化的说法。

狐裘(qiú):狐皮袍子。

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锦衾薄(bó):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角弓:两端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一作“雕弓”。

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都(dū)护:镇守边镇的长官此为泛指,与上文的“将军”是互文。

铁衣:铠甲。

难着(zhuó):一作“犹着”。着:亦写作“著”。

瀚(hàn)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惨淡:昏暗无光。

中军:称主将或指挥部。古时分兵为中、左、右三军,中军为主帅的营帐。

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指武判官。饮,动词,宴饮。

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胡琴等都是当时西域地区兄弟民族的乐器。

羌笛:羌族的管乐器。

辕门:军营的门。古代军队扎营,用车环围,出入处以两车车辕相向竖立,状如门。这里指帅衙署的外门。

风掣(chè):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冻不翻:旗被风往一个方向吹,给人以冻住之感。

轮台:唐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与汉轮台不是同一地方。

满:铺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山回路转:山势回环,道路盘旋曲折。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文思开阔,结构缜密。共分三个部分。

  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前面四句主要写景色的奇丽。“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情形。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接着视线从帐外逐渐转入帐内。飞雪进入珠帘,打湿了军帐。诗人选取居住、睡眠、穿衣、拉弓等日常活动来表现寒冷,如同选取早晨观雪表现奇异一样是很恰当的。虽然天气寒冷,但将士却毫无怨言。而且“不得控”,天气寒冷也会训练,还在拉弓练兵。表面写寒冷,实际是用冷来反衬将士内心的热,更表现出将士们乐观激昂的战斗情绪。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中间两句为第二部分,描写白天雪景的雄伟壮阔和饯别宴会的盛况。“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体现将士们歌舞的积极意义。“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在主帅的中军摆开筵席,倾其所有地搬来各种乐器,且歌且舞,开怀畅饮,这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来临。第一部分内在的热情,在这里迸发倾泄出来,达到了欢乐的顶点。

  最后三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495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