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故事书

格林童话故事书,第1张

① 十本童话故事的书名

1、《安徒生童话》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集,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 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2、《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3、爱丽丝奇境历险记

《爱丽丝奇境历险记》讲述了小姑娘爱丽丝追赶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在这个世界里,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

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4、木偶奇遇记

匹诺曹是好孩子,他完成了不可思议的惊天大冒险。不过,匹诺曹一说谎话鼻子就会杯具地变长。于是,在还没有互联网的80年代,当哪个好朋友很明显在说谎话,周围的小伙伴们就会指着他的鼻子大喊:“你的鼻子变长了哦!”然后,他便会马上去照镜子,紧张地检查自己的鼻子。

5、《绿野仙踪全集》

又名《OZ国经典童话》,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Frank Baum)在1900--1920年期间陆续创作发表的奇幻冒险童话故事集,有“美国的《西游记》”之称,是美国儿童文学协会(CLA)评选的“十部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也是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推荐的“最佳童书之一”。

6、《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

该作讲述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因其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故被高尔基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7、《金银岛》

《金银岛》是英国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881年,作品于1881年10月至1882年1月以《金银岛,或伊斯班袅拉号上的暴乱》为题在《小伙子》上发表,作者的署名是“乔治·诺斯船长”,1883年出版单行本。

《金银岛》讲述的是18世纪中期英国少年吉姆从垂危水手彭斯手中得到传说中的藏宝图,在当地乡绅支援下组织探险队前往金银岛。

并与冈恩众人智斗海盗,最终平息了叛变并成功取得宝藏的故事。《金银岛》体现了东方主义“东方化”和“包容”东方的愿望,金银岛及岛上财宝代表着被东方主义扭曲了的东方形象。

8、《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06—1985)1958年创作的童话;1963年上海天马**制片厂摄制了黑白影片;2007年由中国**集团公司重新投拍了同名彩色动画影片;此外,还有同名**版图书与同名歌曲。

其故事情节为: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心里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

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轰“的一声后,原来这却是自己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9、神笔马良

神笔马良是中国童话故事,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理论家洪汛涛先生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表现了封建社会百姓的苦难以及马良的正义和善良。

10、《快乐王子》

《快乐王子》是英国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创作的童话作品,收录于《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故事讲述了生前不知忧愁为何物的快乐王子死后目睹种种人世间的苦难,和燕子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故事。

《快乐王子》勾勒的城市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的缩影,王尔德把在真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丑恶现象揉入故事中,对于富有同情心的快乐王子与对社会底层人的慈善救济活动和最终的失败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理想社会制度倾向,也从根本上质疑了当时社会的道德原则。

② 格林童话简介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2)格林童话故事书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由法国大革命(1789—1794)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创作过程

俗称为格林童话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1812年第1卷出版之前,经历了长达6年的收集工作。而从1812年初版至1857年终版,其间更经历了将近半个世纪的修订再版,以及数个不同版本。

网络-格林童话

③ 故事书都有哪些

故事书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鹅妈妈的故事》《吹牛大王历险记》。

1、《安徒生童话》

《安徒生童话》共由166篇故事组成。该 憎分明,热情歌颂劳动人民、赞美他们的善良和纯洁的优秀品德;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王公贵族们的愚蠢、无能、贪婪和残暴。其中较为闻名的故事有:《小人鱼》、《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等。

4、《鹅妈妈的故事》

《鹅妈妈的故事》里收进佩罗(Charles Perrault)(亦译贝洛)等几位古典童话大师的全部著作,有《小红帽》、《蓝胡子》、《灰姑娘》、《美人和怪兽》等等名篇。

《鹅妈妈的故事》多取材于法国和欧洲的民间传说,佩罗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收集整理,他在保留了民间文学对比鲜明、极富幽默感的生动情节的同时,在改写中进行了补充、发挥,把口头文学所欠缺的形象刻画和生活图景描写引进情节之中,使其更加曲折有致,文学色彩浓重,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5、《吹牛大王历险记》

《吹牛大王历险记》由德国拉斯培和戈·比尔格根据18世纪德国男爵敏希豪生讲的故事来编写,经再创作而成的童话。该童话首次出版于1786或1787年。作品通过描写敏希豪生男爵的游历故事,刻画了一个既爱说大话又机智勇敢、正直热情的神秘骑士形象。

④ 格林童话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在国内,日本,中国台湾也有根据《格林童话》创作的故事集。

(4)格林童话故事书扩展阅读:

《格林童话》内容广泛,体裁多样,除了童话外,还有民间故事、笑话、寓言等。其中故事大致分三类:

一是神魔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玫瑰公主》、《青蛙王子》、《小矮人与老鞋匠》、《玻璃瓶中的妖怪》等。这些故事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变幻莫测。

二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如《猫和老鼠》、《狼与七只小山羊》、《金鸟》等。这些故事中的动物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动物特点,生动可爱。

三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如《快乐的汉斯》、《三兄弟》等,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勤劳质朴、幽默可爱。

⑤ 格林童话故事

1、画眉嘴国王

有个国王的女儿长得特别漂亮,却非常骄傲,不但拒绝了所有的求婚者,还嘲笑他们。国王举行一个盛大的宴会,她嘲笑一个下巴弯曲的国王如同画眉鸟的嘴巴一样。国王一气之下声称要将女儿嫁给到他们门前来的叫花子,几天之后,来了一个沿街奏乐的人,国王果然将女儿嫁给了他······

2、金鹅

一个人有三个儿子,最小的叫蠢儿。大儿子和二儿子去森林砍柴,都因为吝啬,没有给老人吃喝,中了老人的魔法砍伤了自己。蠢儿好心将自己带的食物与老人同食,老人给了他一只金鹅······

3、森林里的房子

穷樵夫有三个女儿,第一天大女儿为樵夫送午饭,在森林里迷路了。夜深时,大女儿终于发现了一间小屋,小屋里有位胡子又白又长的老人和一只小公鸡、一只小母鸡和一头花奶牛。

大女儿想留宿一晚,老人问:美丽的小母鸡,美丽的小公鸡,美丽的花母牛,你们同不同意。动物们都同意了,结果大女儿只顾自己吃饱却没给动物们吃饭。

第二天二女儿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同样没给动物们吃饭。第三天,小女儿则先给动物们吃完饭自己才吃饭,一觉醒来,小女儿发现自己在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里。

(5)格林童话故事书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自“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沦为主要战场的德国,其政治经济都分崩离析,虽然名义上还顶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实质却分裂成由360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自由城市组成的“布头封建帝国”’一个结构松散的混合体,社会发展严重迟缓。

在这种状况下,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民族解放运动之中。但此时支离破碎的德国社会,诸多林立的公国之间存在的包括语言、文化等在内的差异成为民族统一的障碍,为了消除这一文化上的阻碍,德国知识界开始宣扬文化民族主义,

希望借助古老的日耳曼民族文化来促成民族统一,这一时期的德国浪漫派在秉承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同时,亦将眼光转向民间文化传统领域,整理研究德国民间文学并使之发扬光大。

⑥ 关于童话故事书的都有那些

《安徒生童话》,丹麦安徒生写的故事,如丑小鸭,海的女儿。

《鹅妈妈的故事》,法国夏尔·佩罗著作和收集的法文故事,如灰姑娘,穿靴子的猫,小红帽,鹅妈妈。

《三只小猪 》

《金发姑娘》

《浦岛太郎》

《桃太郎》

《竹林公主》

《绿野仙踪》

《爱丽丝梦游仙境》

《格林童话》咯。

格林兄弟:

雅科布·格林(1785~1863)

威廉·格林(1786~1859)

他们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7年出最后一版,共216篇故事)。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此外,格林兄弟从1808年起,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他们还编写了《德语语法》(1819~1837)、《德国语言史》(1848)及《德语大辞典》(1852)前4卷等学术著作,为日尔曼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活在19世纪德国的格林兄弟,他们是语言学家和古文化研究者。两人在上大学期间结识了海德堡浪漫派诗人布伦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搜集整理的德国民歌集《男童的神奇号角》给了兄弟二人启发。后来,这哥俩在黑森、美茵河等地访问善于讲童话的人,收集他们口中的故事,几年下来竟有百余篇。

1812年,这些故事结集成《儿童和家庭童话集》的第一卷,于圣诞节前夕在柏林问世,大受欢迎。此后直到1857年,格林兄弟不断补充故事,并一再修订,共推出七个版次。第七版后来成为在各国流传的原著版本,至今已译成数十种语言,许多故事都广为流传。

早在1925年,国内就有《格林童话》的译本,由当时的河南教育厅编译处编成,内收《雪姑娘》、《六个仆人》等10篇故事,名为《格尔木童话集》,译者王少明。此后名家赵景深也曾译成《格列姆童话集》,收《乌鸦》等6篇,由上海崇文书局出版,但年代已不可考。

《格林童话》共收集多少故事,说法不一,有的说216篇,有的说211篇。193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魏以新的译本———魏是翻译名家,曾译有《闵豪生奇游记》等作品。这个译本共两册,据德国莱比锡"德国名著丛书"译成,含210篇,书前有《格林兄弟传》一文,名为《格林童话全集》。

商务的这个版本是解放前最全的译本,出版后备受好评。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在1956和1959年将它重版,此后人文社又不断再版,去年又在"名著名译插图本"系列中将其推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版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杨武能译本,早先曾由译林出版社在1993年推出,后包含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杨武能译文集》中,含故事206篇。杨武能译有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多部,是德文翻译名家。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0401htm

绪论“关于儿童文学的新分类”结束了,今天开始阅读第六章“韵语儿童文学”,分两个部分:

第一节儿童

    一、儿歌的定义及分类

儿歌就是指民间流传的或文人拟作的供儿童吟唱的歌谣。儿歌的最简洁的定义是“儿童歌谣”。从吟唱着的角度划分,儿歌则有“母歌”和“儿戏”两类。从作者的角度划分,分为民间儿歌和创作儿歌两类。

民间儿歌,就是流传于民间儿童的口头上的歌谣。民间儿歌从发生来讲,也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它具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这些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创作儿歌是成人作家专门为儿童编写的儿歌,从发生的时间上来看,创作儿歌远远晚于民间儿歌。

与民间儿歌相比,创作儿歌主要有两点不同:

第一,与民间儿歌因集体创作而形成的类型化不同,创作儿歌是个人的创作,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内容和形式都折射着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趣味;第二,民间儿歌往往流传年代久远,所反映的生活有的已经成为历史,而创作儿歌因为是新的创作,具有比较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所表现的生活更为儿童锁熟悉。

    文学的发展并不是一条直线进化的道路,作品的新旧不能成为判断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标准。

二、儿歌的价值

认识儿歌的价值需要具有真正的艺术眼光。儿歌其实是沉甸甸的,看似浅显的儿歌其实蕴含着厚重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在思想和艺术方面,儿歌在幼儿的精神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歌的韵语也有着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价值。

幼儿一开始是用耳朵而不是用头脑来学习语言的,凭借声音了解语言的含义,声音对他的作用远远大于语言意义对他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大人的儿语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儿歌韵语就是儿语发展到极致的一个结果,在幼儿阶段,儿歌的这种韵语对他们的语言学习非常重要。经过儿歌韵语的浇灌,幼儿心里的语言的幼芽会飞速的破土成长。

作为民间文学,儿歌还具有记载、保存民俗的功能和价值。

三、儿歌的艺术特质

1趣味性

从产生来看,儿歌是人类感受到生命和谐和愉悦时所发出的心声;从接受来看,儿童吟唱儿歌,主要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趣味性必然成为儿歌的重要特质,表现在两个方面:

表现内容上的趣味性和语言形式上的趣味性

2浅易性

从幼儿的接受形式上看,不管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那是口头文学。儿歌是供儿童吟唱的,而不是供儿童阅读的。因此,它在内容上必须是浅显的,适合儿童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和语言程度。

儿歌所表现的问题都明确而单一,一首儿歌一般只说明一个意思,不宜表达多重意思,让儿童抓不住中心。

儿歌的浅显性还表现在易记易唱上。

3音乐性

音乐性是儿歌的生命,儿歌的音乐性体现在语言所具有的优美节奏上。从最普遍的意义上讲,节奏是对比因素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结果。儿歌的语音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诗律学上所说的音尺。在儿歌中,音尺必须对应整齐,否则不能产生完美和谐的节奏。儿歌更是讲究音尺的排列变化。

儿歌的音乐性还体现在押韵上。

四、儿歌的十种特殊形式

1摇篮曲2游戏歌3数数歌4绕口令5连锁调

6问答调7谜语歌8颠倒歌9时序歌10字头歌

第二节儿童诗

一、儿童诗的成立

探讨儿童诗的成立需要建立一个历史的维度。儿童诗的创作是从教育的目的开始的。

艾塞克·瓦茨博士是第一个儿童诗的诗人,他创作的《圣歌》非常受欢迎;英国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诗集《天真之歌》是儿童诗的先驱。之后又影响力的诗人是安·泰勒和珍·泰勒姐妹。

18世纪的儿童文学的教训主义色彩也涂抹在儿童诗的创作之上。到了19世纪,两个奇异的天才——爱德华·科尔和刘易斯·卡洛尔的荒诞诗出现,彻底颠覆了儿童诗的教训性,给孩子们带来了笑声和解放。

19世纪以来的儿童诗创作的主要两个立场,即歌咏儿童的立场和抒发儿童心声的立场。

属于外源型、后发的中国儿童文学与西方儿童文学的发展存在着时间上的错位,在儿童诗的创作方面,当中国还处于歌咏儿童这一阶段时,西方的儿童诗创作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进入了抒发儿童心声的阶段。

英国小说家、诗人斯蒂文森的《一个孩子的诗园》是19世纪最为重要的儿童诗集。

英国作家AA米尔恩为20世纪留下两本畅销的儿童诗的经典《我们小的时候》和《我们六岁了》。

儿童诗的创作随着时代生活的变化而变化。汤森在评价20世纪后半叶的儿童诗创作时说:“近年来的一般趋势是由‘诗意’走向通俗,由花园走向街头,且诗人不再以成人对儿童说话的口吻写作,而是直接以孩童的口气对他们说话。”

二、儿童诗的艺术特质

儿童诗不是成人诗的边角料、半成品,儿童诗首先是一首好诗,然后才能成为一首儿童诗。

1儿童诗的“独白”

儿童诗是自由诗的一种,虽然很多儿童诗依然讲究节奏、有韵律、会押韵,但是与儿歌相比,儿童诗的音乐性明显减弱。从文学语言的发展过程来说,自由诗是从“歌”向“散文”进行过渡的一种中间状态,在这一过程中,韵律性在弱化,但是,思维性和意义性在强化。

儿童这种口头言语是代表“对话”,但儿童诗这种书面言语是代表“独白”。独白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可以从容不迫地和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精心组织。独白是一种更高级的,更加复杂的形式,而且属于晚些时候的历史复杂产物。

作为“独白”的儿童诗的言语则有很多说不出的东西,意义常常含于言外。“诗言志歌咏言”儿童诗不像儿歌是即兴的吟唱,而是深思的结果。由于儿童的“独白”的性质,它既可以朗诵,也适宜于默读。

2儿童诗的“意象”

儿童的形象是生动的,同时又是直接而具体的,儿歌的形象常常是对印象的白描,是一种客观的形象或情景。

儿童诗却可以“意在象外”,儿童诗的形象往往是一种意象。

3儿童诗的“个我”

儿童诗和儿歌的读者的年龄阶段不同,儿歌的读者是学龄前的儿童,儿童诗的读者为小学和初中的少年儿童。作为观照儿童精神世界、帮助儿童心灵成长的文学,儿童诗必然要参与少年儿童精神世界的建构。儿童诗所应对的年龄,还包含着寻找、建设“自我”的时期,儿童诗自然会以表现“个我”为己任。

4儿童诗的修辞

中国古代文论中有“情欲信   词欲巧”一说,意大利的薄伽丘也说,不管诗的冲动多么深入地激荡了诗人的心灵,如果缺乏表达思想所必需的某些手段,如语法和修辞的一些规则,那么还是很难完成值得赞赏的作品。

儿童诗是诗,所以四喜对于儿童诗也是必需的手段。不过,儿童诗所使用的修辞当与成人诗歌有所区别。比如,象征、通感、矛盾修饰等修辞手法在儿童诗中很少用。儿童诗运用的修辞是比喻和拟人。儿童诗中也有图像诗着一类别。

儿童诗如果为修辞而修辞,就沦为技术主义。对诗歌的表现力来说,自然的想象、自然的感情是最为根本性的东西。而儿童诗恰恰因为有了自己独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情世界,有了独特的理解生活的方式,才使自己的修辞成为诗歌王国独具价值的存在。

5儿童诗的童趣

儿童文学本身就是充满童趣的艺术。在而同时这里,童趣表现的尤为集中和突出。这是儿童诗区别于成人诗的重要一点,是儿童诗十分核心的艺术质地。

童趣是儿童诗的重要美学特质。

儿童诗的童趣有两个层面的因素:第一个层面是诗人所表现的儿童生活中特有的情趣,第二个层面是诗人的富于童趣的看取生活的眼光和富于童趣的诗歌表现。

童趣常常蕴藏在孩子们特有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之中。

三、儿童诗的种类

儿童诗的分类与成人诗歌对比,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两大类。

在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一般都是儿童自己,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将自己化身为儿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以儿童的眼睛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尤其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给儿童的抒情诗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就是朗诵诗。由于是专门为儿童朗诵之用而创作,其音韵和节奏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叙事诗是表现一定的事件、情节的诗歌。与抒情诗比,叙事诗在感情的宣泄方面,是低调和内敛的。

给儿童的叙事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一种是童话诗。它是诗和童话相融合的产物;一种是寓言诗,也是两种文体相结合的产物。儿童诗还可以分为图像诗、文字诗、荒诞诗和讽刺诗。

这本经典作品集为孩子们业余时间的阅读带来一种新意,它由短篇和长篇故事,动物和魔法故事,逗人发笑和引人思考的故事构成,这些故事由奥特弗里德·普罗伊斯勒、乌尔苏拉·沃尔夫、乔希姆·弗里德里希和 Thienemann(出版社)的其他著名作家讲述。

本作品集既适合那些喜欢自己读故事的大孩子,又适合那些喜欢听人讲故事的小孩子。

书摘插图

新鲜鸡蛋 奥斯弗里德·普罗伊斯勒

那天,我和我老婆到她亲戚的村子参加一个孩子的受洗仪式。返回的时候,那些好心人送了我们一篮子鸡蛋,我们也没有推辞就收下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就已经盘算好了要让我老婆玛格丽特用这些鸡蛋做成鸡蛋糕。

但是,当我向她暗示了想吃鸡蛋糕后,她马上表示反对:“鸡蛋糕?赶紧打消这个念头吧!多好的鸡蛋啊!做成鸡蛋糕就算糟蹋了!”

“那就做成炒鸡蛋吧!”我提议道,“要不,荷包蛋也行。”

“不行!”她还是不同意,这次还用上了毅然决然的口气,“我们不能把这些鸡蛋都吃了,应该拿到市场上去卖掉。一共有60个。这60个鸡蛋卖的钱,足够我们买一只母鸡了。”

“我们把这鸡吃了!”我高兴地大叫。

“不能吃这鸡!”我老婆说道,“要让它下蛋。”

“它下了蛋,我们再放进锅里煎着吃。”我接着说。

玛格丽特不住地摇头。她把装着鸡蛋的篮子放在草地上,说:“然后再把这只母鸡和它下的蛋卖掉,用换来的钱买更多的母鸡。如果有一天,咱们家的鸡舍里有20只到30只鸡,我们就再去买鹅和鸭子。这样我们的经营范围就可以拓展到圣诞节的烤鹅了,还可以做鸭绒被。这样一来,一眨眼工夫我们就会有很多钱,足够再买几只绵羊,绵羊产羊毛,我们再卖羊毛。这样一个一个接下去:山羊、猪、牛就都会有了。不久以后,我们就会变得比整个儿村子加起来还要有钱了!大家见了都要惊奇的!”

“哦,那样的话,我们也要及时扩建才行啊!”我说,“不然,那么多动物怎么住得下呢?”

“那当然,”我亲爱的老婆说,“我们还要雇几个用人。因为到那时候,我们就是有钱人了,给他们几个赏钱儿也是理所当然的。”

“玛格丽特!”我高喊道,“你是我老婆真是太好了!谢天谢地啊!我已经因为这个有钱人的美梦幸福得发晕了!你可别生气啊,我得稍微坐下休息一会儿……”

“坐吧!”她大笑着说,“别坐到咱们宝贝篮子上就行了!”

说着她自己也在我身旁的草坪上坐下来,装鸡蛋的篮子就放在我们中间,我们继续规划着未来。

玛格丽特特别想穿漂亮的衣服,还想要价格不菲的珍珠。虽然我们现在觉得贵,等我们有钱了,还买不起吗?而我已经从内心深处把自己当做家乡数一数二的慈善家了。我要用我们的钱捐献一口崭新的大钟。

一想到我们在为市政府捐出大钟前,已经受了那么多苦,我叹息道:“希望魔鬼不要又搅黄了咱们的美梦啊,亲爱的玛格丽特!”

她大笑着问我:“怎么可能?”

我回答:“听说魔鬼是很狡猾的,咱们可得做好一切准备啊!”

“比如说?”我老婆很好奇。

“比如说吧,”我说,“这篮子里的鸡蛋很可能是臭的。如果真的那样怎么办?”

“它们当然是新鲜的!”

“你怎么知道?你单从外表就能看得出来吗?”

玛格丽特没有回答,而是从篮子里抓出一个鸡蛋,把它打碎了,然后让我闻了闻。

“这就是证据,”她喊道,“证明我的亲戚不会把坏了的鸡蛋送给我们!”

“玛格丽特,”我马上提出异议,“这个鸡蛋只是60个中的一个。你想过吗?”

“但其他59个,”我太太向我保证道,“也像这个一样新鲜!如果你怀疑,就让事实来说服你吧!”

说着她把一篮子鸡蛋一股脑儿地倒在草地上。

然后我们把这些鸡蛋一个一个磕开,再用鼻子凑过去闻闻。真的没有一个是坏的。

“现在我们至少知道了,它们都是新鲜的。所以我们卖鸡蛋的时候可以心安理得了。”我说,“我们真是太聪明了。现在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致富了!”

我们小心翼翼地把磕开的鸡蛋重新放回篮子里——所有的60个——再盖上稻草,然后飞快地赶回家。这时天已经黑了,所以我们还要小心看路,千万不能摔倒。

回到家,开了灯我们才发现,我的那条只有做礼拜才穿的裤子,已经从上到下被蛋黄淋了个透。玛格丽特的裙子和衣服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种可怕的预感!

我们赶紧打开盖子。天啊!一篮子底儿黏糊糊的鸡蛋液!其中还夹杂着碎鸡蛋壳和稻草!

“啊!玛格丽特!玛格丽特!”我无限悲伤地说,“恐十白,我们这一次又高兴得太早了!”

我们把60个鸡蛋的“残骸”搬到一个我再也不愿意走近的角落里埋了,随着它们一起埋葬的还有我们那些对未来的宏伟计划。

蓝色的瓦吉罗 乌尔苏拉·沃夫尔

在非洲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着一群灰斑点点猪。它们以吃草为生,还特别喜欢用突出嘴角的长牙拱地下的草根;吃饱了,就躺在泥巴坑里晒太阳,傍晚则跑到池塘边喝水。

在这群灰斑点点猪中,有一个孤独的家伙。它常常独自觅食。因为它觉得其他的点点猪都很丑,自己并不属于它们那一群。

但这头点点猪根本不知道的是:其实,它长得跟别的点点猪没什么差别,都是肥嘟嘟、灰溜溜的。

每当别的点点猪靠近它,用长牙碰到它的时候,它就会大叫,表示抗议。

它总是独自躺在一个小小的泥巴坑里,每天早晨去池塘喝水,就是为了不和其他点点猪接触——它觉得它们会把池塘弄脏的。

有一天,池塘里的水特别清亮。点点猪第一次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它发现,原来自己长得和其他点点猪一个模样:肥嘟嘟,灰溜溜,脸上居然还有大块大块的斑点!

起先,它吓了一大跳;后来它开始大喊大叫,疯狂地跺脚,把乌儿们吓得都从乌窝里拍拍翅膀飞走了。

点点猪流下了两大颗滚圆的眼泪。

这时,水里游来很多五彩的鱼,最大的那一条是蓝色的——像天空的蓝色。它美丽的鱼鳞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

点点猪心里想:它多漂亮啊!而我呢,又土又丑!唉,我要是能像这条鱼一样是蓝色的,该有多好啊!

它跑回自己那小小的泥巴坑,一整天都不想吃东西,一心想着那条蓝色的鱼。它也想做个美丽的动物,而不是倒霉的点点猪。

那天晚上,它带着无限的忧伤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它发现自己真的变蓝了!完完全全变成蓝色的了!

点点猪又惊又喜。它飞快地跑进灌木丛。现在所有的动物都应该看看,这头点点猪变得多美啊!

这时,它看见了一群长颈鹿——它们正站在灌木丛边,咀嚼着树上嫩绿的树叶。

点点猪发出各种声音,想引起长颈鹿的注意,但那些长颈鹿根本没听见,仍然在优雅地咀嚼着树叶。

点点猪想:它们多美啊!长长的脖子显得那么骄傲!我怎么哪儿都那么短,还那么胖呢?唉,我要是有个长脖子就好了!

它跑回自己那个小小的泥巴坑,一整天都在想着长颈鹿的长脖子,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它发现自己的脖子真的变长了!跟长颈鹿的脖子一模一样!

它真是太高兴了,飞快地跑出泥巴坑,跑进了大草原。

一只狮子正埋伏在高高的草丛里,等待猎物。它头颈上那一圈蓬松的鬣毛在太阳的照射下金光灿灿。

点点猪惊呆了,飞快地跑开。

它想:那狮子是多么美,又是多么威武啊!它看起来显得那么雍容华贵,而我却光秃秃的,一点儿毛都没有。唉,我要是也有那样的鬣毛就好了!

点点猪跑回自己那个小小的泥巴坑,一整天都在想着狮子,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醒采时,点点猪发现自己真的长出了美丽的鬣毛!

它又惊又喜,飞快地跑出去。它要让所有生活在河岸大草原上的动物们都瞧瞧,自己是多么漂亮的一头点点猪啊!但所有的动物看到它都跑了,因为它们害十白它的一头狮子毛。猴子在尖叫,犀牛在咆哮,鳄鱼甩着尾巴表示愤怒,鸟儿们吓得大喊道:“你是什么怪物?报上名来!你到底是什么动物?快快报上名来!”

这头蓝色的点点猪该怎么回答呢?它心想:对啊,我有这么漂亮的蓝皮肤,长长的脖子,还有威风的鬣毛,的确是个新动物,是该有个新名字啊!

它跑回自己那个小小的泥巴坑,思考了一整天,心想:我现在是什么动物呢?我应该叫什么名字?动物们都有好听的名字,什么羚羊啦、长颈鹿啦、珍珠鸡啦、蝴蝶啦,都挺好听的。我该叫什么呢?对了,我应该去问问人类,聪明的人类知道所有动物的名字。

这样想着,点点猪马上就起程到城里去,穿过灌木丛是草丛,穿过草丛它来到沙漠。

沙漠里什么也没有,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只有沙子和石头。

这里只长蓟草等带刺的植物,没有嫩草,也没有多汁的草根,没有凉凉的泥巴窝,更没有有水的池塘。这里有的只是沙漠,头顶上骄阳似火,把脚下的沙子烤得又烫又硬。

蓝色的点点猪再也走不动了。

这时,一只鸵鸟从它身边跑过。

点点猪马上想道:那只鸵鸟多美啊!它跑得多快啊!我却长着四条短猪腿,在沙漠深处不是等死吗?唉,我要是长着这样的鸵鸟腿就好了!

想完,它就躺在热乎乎的沙子洞里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它发现自己真的长出了长长的鸵鸟腿!

点点猪高兴极了!它轻快地跑起来,不一会儿就到了城里。

城里的人们都跑到街上来看这个从没见过的动物。

“真是个怪物!”一个人喊道,“真可十白!一头蓝色的点点猪长着鸵鸟腿,这该不会是灾难的预兆吧?”

点点猪听了生气地大叫了一声,真想咬这个人一口。

“你疯了!”一个女人大声说,“要我说,这个怪物是只蓝色的长颈鹿。”

一个小伙子大喊道:“它是只蓝色的狮子!”

很多人听了这话都被吓跑了。没有人能告诉这个可怜的蓝色动物,它究竟应该叫什么名字。

突然,一个穿着红色裙子的小姑娘大声说:“叫瓦吉罗吧!蓝色瓦吉罗!”

点点猪高兴得跳起舞来。它仰起长长的脖子,抖动它美丽的鬣毛,抬起修长的鸵鸟腿,跳起欢乐的舞蹈,它是多么幸福啊!

所有的人都为它鼓掌,孩子们高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瓦吉罗一直跳啊跳啊,直到跳不动了,腿再也抬不起来了,就在马路中间睡着了。

它睡得太熟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可怜的瓦吉罗发现自己被关到了笼子里。原来人们趁它睡着的时候,把它关了起来。笼子上还挂着一个写有它名字的牌子。人们不知道瓦吉罗究竟是像长颈鹿那样吃草,还是像狮子那样吃肉,就在它的笼子里放进了水、肉,还有香甜的草根和沙拉。

但是瓦吉罗什么也不想吃。

人们站在栏杆外边,那个穿着红裙子的小姑娘也在。

孩子们冲它喊:“亲爱的瓦吉罗,你是个美丽的舞蹈家,请跳一支舞吧!”

可是在这狭窄的笼子里,让它怎么跳得起来呢?在它那么伤心的时候,叫它怎么跳得出来呢?

瓦吉罗坐在笼子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乌儿在天空中飞过。它想:它们飞得多美多自由啊!而我呢,只能坐在这狭窄笼子的一角。唉,我要是能像鸟儿那样有翅膀能飞该多好啊!

瓦吉罗没吃没喝也没跳舞,一整天都在想着乌儿,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瓦吉罗真的长出了两只大大的蓝色翅膀。它可以飞了!

它自由了!

它有好多东西想从笼子里带回去,送给草原上的动物们。所以它带上了草根、肉、沙拉,还有那个盛水的碟子。

它带着礼物高兴地飞出了笼子!

临走前,瓦吉罗从两只翅膀上分别取下一根蓝色的羽毛,要送给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姑娘,感谢她为它取的名字。飞过她家花园的时候,瓦吉罗让羽毛慢悠悠地飘下。

小姑娘捡起羽毛,高兴地别在头发上。

瓦吉罗继续飞,飞到沙漠的时候,它把盛水的碟子送给了鸵鸟。

鸵鸟高兴得手舞足蹈。有了这个碟子,它就可以收集泉水和雨水了。

瓦吉罗继续飞,继续飞。飞到草丛的时候,它把那块肉送给了狮子。狮子满意地收下了,并向它挥手致意。

瓦吉罗继续飞,飞越了灌木丛。

傍晚时分,它终于见到了长颈鹿。瓦吉罗把沙拉藏在一棵高高的树上。鲜嫩的蔬菜叶子令长颈鹿吃得津津有味。它们把脖子左摇摇右摆摆,表示自己吃得很开心。

这样,瓦吉罗飞了整整一昼夜。

第二天,当太阳再次照耀大地的时候,它看见了身下的草原,看见了池塘,看见了蓝色的鱼,也看见了大大小小的泥巴坑。而所有的点点猪也都看见了它。

它把草根撒在大泥巴坑里。

其他的点点猪们都惊呆了:今天草根怎么从树上掉下来了呢?大家都高兴得直摇尾巴。

瓦吉罗望着它们,心想:它们多快乐啊!而我呢,除了我,世上没有第二个瓦吉罗了,长了这样的翅膀和鸵鸟腿之后,我再也不能躺在泥巴坑里了,再也不能了……

它自个儿坐在树上想:唉,我要是还是个点点猪该多好啊!

这样想着,它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来,它发现自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了:肥嘟嘟,灰溜溜!

它马上叫醒其他的点点猪。大家看到它的变化,都为它高兴,为它欢呼。

它们一起跑到池塘边喝水,一起在地里拱草根吃,一起懒洋洋地躺在大大的泥巴坑里晒太阳。

这个时候,这头昨天还是蓝色瓦吉罗的点点猪想:我以前多傻呀!以为所有的点点猪都长得一个样:肥嘟嘟,灰溜溜。其实它们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呢。比如说,这头耳朵后边有一个小卷儿;那头尾巴上的毛长得非常整齐,像支精心加工过的画笔;这头的叫声最洪亮;论起拱地来,那头比我们谁都拱得好;这头跑得最快;那头最会哼哼!对了,还有我,我最会跳舞!

想到这儿,点点猪高兴地跳起舞来。

这时,月亮升起来了,大家都跟着它围在它们大大的泥巴坑周围跳起快乐的舞来。

晚安,老爸 托马斯·布林克斯/安雅·考莫尔林

每天晚上睡觉前,雅克都要听爸爸给他讲故事。在那本厚厚的故事书中,有一个故事雅克最喜欢。至于为什么,他也不知道,可能是因为听着那个故事,他就睡得特别香。

为这事儿,雅克的爸爸经常抱怨说:“啊?又要讲这个故事呀?”但最后,他还是会讲,因为雅克太喜欢听了。雅克的妈妈是值夜班的护士,所以送雅克上床睡觉这件事就只能由爸爸来完成了。

但是今天,雅克要给爸爸一个惊喜。他已经上学了,在学校里学会了认字。他坐在爸爸经常坐的椅子上,拿起那本厚厚的故事书,咧嘴一笑,说:“快躺下吧,老爸!”那语气就像平时爸爸常对他说的:“快躺下吧,儿子!”“今天我要给你讲我最喜欢的故事。”雅克说。

世界儿童文学的发生

世界儿童文学的发生背景主要表现在:第一、进步的儿童观催生儿童文学,第二、民间文学孕育儿童文学,第三、成人文学酝酿儿童文学,第四、浪漫主义为童话文学创立独特条件,第五、发端期起推动作用的重要人物

<进步的儿童观>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对儿童的认识和发现起到了催生的作用。人文主义意识到应该谨慎地、细致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他们强调要注重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的独立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给儿童写的读物要对儿童有吸引力。1658年,斯拉夫教育家扬·阿·夸美纽斯(1592-1670)出版了第一本幼儿百科知识大全《世界图解》,预示着“儿童读物应属于一个特殊的级别,因为儿童不是缩小了的成人”(《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世界图解》先后被许多欧洲国家采用当做培养儿童的教材,甚至俄罗斯于1768年以《宇宙概观》用俄语缩编出版定为民间学馆的教学必用书。

让·雅克·卢梭的儿童传记性小说《爱弥尔》。该作品写于1762年,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第一部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描写的小说。西方认定18世纪末期为儿童文学的发端期。然而,卢梭认为以幻想方式构成的读物对孩子会产生有害影响的论断阻滞了 以贝洛、弗朗索瓦和博蒙夫人(代表作《美妞与怪兽》,1756年)为开端的幻想文学的发展

<民间文学>

童话探测研究中必须提到的《旧约》、《五卷书》、《卡里莱和笛木乃》、《一千零一夜》等。

《五卷书》为印度古代寓言集,六世纪中叶,该书阿拉伯译本产生,译者伊本·阿里·穆格发,这个译本另外添加新东西,连名字也修改了,叫《卡里莱和笛木乃》。穆格发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最早声称自己的故事是为少年儿童创写、为儿童提供文学读物的作家。

《一千零一夜》到15世纪基本定型。

《伊索寓言》古希腊民间口头流传的寓言,公元前六世纪相传由一个萨默斯人的家奴一所编集成的书。

欧洲还有另外四部民间童话:法国的市民文学精粹《列那狐故事》,长篇传奇性动物史诗;德国民间硕果《敏豪生奇游记》,成书于1786年,因它的荒诞不经而被中国人译为《吹牛大王历险记》;法国作家沙尔·贝洛《鹅妈妈故事集》;约1500年出现一本《罗宾汉轶事》,之后以罗宾汉为主人公的故事层出不穷。

<成人文学>

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巨人传》;

17世纪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和英国作家班扬《天路历程》;

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记》、西班牙无名氏《小癞子》。

<浪漫主义>

阿德贝尔特·封·夏米索:1814《彼得·施莱密奇遇记》

格林兄弟1812、1815出版两卷《儿童和家庭童话集》,1816-1818 增加一卷《德国民间传说集》。

威廉·豪夫:1826出版《骆驼商队》,1827出版《亚历山大和他的奴隶》

普希金:1833《渔夫与金鱼》

彼得·叶尔肖夫:1834叙事诗《小驼马》

茹科夫斯基:《穿靴子的猫》

霍桑:写过《红字》的作家,之前写过一部儿童文学类的书《奇书》

<其他几个起过推动作用的人物>

费纳龙·佛朗索瓦:法兰西作家《忒勒马科斯历险记》、《年老的女王和年轻的农妇》、《芙洛丽丝的故事》

纽伯瑞:办起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图书出版社,纽伯瑞儿童文学图书奖自1922年颁起,是世界上最早、最正规的儿童文学奖。

霍夫曼:德国作家《金罐》、《侏儒查海斯》、《咬核桃小人和老鼠国王》

儿童文学自立门户

<概况>

19世界三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巨擎:安徒生、科洛迪、马克·吐温

19世纪丹麦安徒生等童话问世,标志着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一个繁荣期。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

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

<英国儿童文学早春>

| 童话类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刘易斯·卡尔洛,1865

王尔德童话:《快乐王子及其他童话》、《石榴之家》

约瑟夫·拉·吉卜林:《林莽传奇》

海伦·班纳曼:《小黑人桑宝》

波特:《兔子彼得的故事》

| 小说类 |

狄更斯:《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

薇达:《富兰德斯的狗》

史薇儿:《黑丽》

罗伯特·刘易斯·斯蒂文森:《金银岛》

哈格德:《所罗门国王的宝藏》

艾迪斯·内斯比特:《巴斯塔布尔家的孩子们》三部曲、《五个孩子和沙精灵》

詹姆斯·马秋·巴里:《彼得·潘》

格雷厄姆:《柳树间的风》

休·洛夫汀:《杜立特大夫的非洲之行》

米尔恩:《小熊温尼·菩》

霍伯特·乔治·威尔斯:《隐身人》、《莫洛博士岛》

帕梅拉·林登·特拉弗斯:《玛丽·波平丝》

JRR托尔金:《赫比特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05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