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人的简介 谁有

外国诗人的简介 谁有,第1张

  詹姆斯·赖特(James Wright, 1927-1980),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新超现实主义”(“深度意象”)诗歌流派主将之一。生于俄亥俄州马丁斯渡口,早年就读于肯庸学院,曾师从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然而后来转向“新超现实主义”。五十年代末,他与罗伯特·勃莱等人一起创办诗刊《五十年代》(后依次改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使其成为美国战后反学院派诗歌的主要阵地。他先后著有《我们将在河边会面吗?》(1968)、《诗集》(1971,该诗集于1972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两位公民》(1973)、《意大利之夏》(1976)、《绿墙》、《圣犹大》、《树枝不会折断》、《致一棵开花的梨树》、《这个旅程》等多卷。赖特其沉思型的抒情短诗而著名于世,他热爱大自然,善于捕捉大自然景色中最有意义的细节,并将其田园式的新超现实主义建立在强有力的意象和简洁的口语之上,在总体上赋予自然景色以深层意识的暗示,试图唤起超脱现实返回大自然的欲望,从大自然中找到安宁。 他终身在大学任教,1980年去世。虽然他去世较早,但他留下的诗作却产生了较大影响,足以使他在二十世纪美国后现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超现实主义是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诗歌运动,通常被归为后现代主义。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兴起于本世纪20年代以法国作家布勒东、艾吕雅、阿拉贡、苏波等人为代表的法国超现实主义。新超现实主义者自己不喜欢这个名称,他们更愿意说自己创作的是“深意象诗”。

  这一派诗人抛弃有意识的“自我”,也抛弃社会的存在,试图躲进“无意识的、唯我的宗教情绪”中去,认为只有潜意识才能认识真理。他们运用深层意象、“思想的语言”和“梦的文法”,从超现实的、非理性的角度去批判和讽刺社会。新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同1968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画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超现实主义虽然是一个很松散的文学流派,但影响十分广泛,当代的许多诗人,尤其是30岁左右的青年诗人都热衷于超现实主义风格的诗作。其中伯莱和赖特是新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深意象诗”诗人在艺术实践中刻意学习和模仿中国诗歌的意境和创作方法,形成了与法国超现实主义迥然不同的分割。

  深意象诗是在意象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同意象诗有着类似的地方,它们都强调意象的并置和罗列,主张发挥诗人的主观能力,在诗作中表现独特的感受。但深层意象诗更加重视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因而它描写的感受在表面看来常常是荒谬的。布莱曾说,深层意象诗是通过对无意识的开掘,使得想象的跳跃和比喻的转换成为可能,使意象从心灵深处跃起。也许我们可以说,深层意象诗人形成了对客观事物的直觉感受、又对这一感受做了主观的理性加工之后而成的作品。 |

  、克塔维奥·帕斯(Octavio Paz, 1914-1998):二十世纪墨西哥著名诗人、散文作家、拉丁美洲三大诗人之一,生于墨西哥城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就读于墨西哥大学,三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38年在巴黎参加了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四十年代进入外交界,后来作为外交官出使法国、日本和印度等国,1968年为抗议墨西哥政府镇压学生愤而辞去墨西哥驻印度大使,然后到英美一些大学讲授文学,1971年回到墨西哥继续从事文学活动,先后创办文学刊物《复数》和《回归》,直到1998年去世。他一生著述颇丰,诗集有《在你明澈的影子下》、《灾难与奇迹》、《一首圣歌的种籽》、《鹰还是太阳?》、《狂暴的季节》、《法定日》、《火蛇》、《东坡》、《朝向开端》、《布兰科》、《回归》、《影子草图》、《内部的树》等;散文集和文论集主要有《孤独的迷宫》、《变之潮流》、《淤泥的孩子》、《汽笛与贝壳》等,他于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帕斯的创作融合了拉美本土文化及西班牙语系的文学传统,继承欧洲现代主义的形而上追索以及用语言创造自由境界的信念,在他的诗歌世界里,强烈的瞬间经验和复杂的历史意识,个人的生命直觉和人类的文化传统达到了强烈合一。他的后期诗作更自觉地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其诗作由繁复回到具体明澈,可以说是受到东方古典诗歌的启示。他翻译过王维、李白、杜甫等中国古代诗歌大师的作品。

  2

  詹姆斯·赖特(James Wright, 1927-1980):詹姆斯·赖特,二十世纪美国著名诗人、“新超现实主义”(即“深度意象”)诗歌流派主将之一,生于俄亥俄州马丁斯渡口,早年就读于肯庸学院,曾师从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然而后来转向“新超现实主义”。五十年代末,他与罗伯特·勃莱等人一起创办诗刊《五十年代》(后依次改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使其成为美国战后反学院派诗歌的主要阵地。他先后出版了诗集《绿墙》(1957)、《圣犹大》(1959)、《树枝不会折断》(1963)、《我们是否在河边聚集》(1968)、《诗合集》(1971)、《两个公民》(1973)、《致一棵开花的梨树》(1977)、《这旅程》(1982)等多卷,其中《诗合集》于1972年获得普利策诗歌奖;另外他还留下了大量的散文和散文诗,散文结集为《意大利夏天的瞬间》出版。他终身在大学任教,1980年去世。

  赖特以其沉思型的抒情短诗而著名于世,他热爱大自然,善于捕捉大自然景色中最有意义的细节,并将其田园式的新超现实主义建立在强有力的意象和简洁的口语之上,在总体上赋予自然景色以深层意识的暗示,试图唤起超脱现实返回大自然的欲望,从大自然中找到安宁。虽然他去世较早,但他留下的诗作却产生了较大影响,足以使他在二十世纪美国后现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

  3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 1885-1930):大卫·赫伯特·劳伦斯,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小说家、诗人之一,生于诺丁汉郡,父亲是矿工,中学毕业后凭着奖学金上了诺丁汉大学,后来成为小学教师。他于1914年与弗莉达结婚,过着流浪生活,先后到过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美国和澳大利亚,曾经多次试图建立逃避现实社会的理想公社,但终归失败。他的长篇小说作品主要有《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0)以及《恰特莱夫人的情人》等,其小说画面宽广,想象力气魄大,主题是婚姻中的两性关系,他深入而勇敢地探讨了两性关系的现实和意义,这在当时是极为大胆的,从而使他成为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有早期诗集《情诗及其他》(1913)、晚期诗集《诗集》(1929)等。另外有一册《最后的诗》出版于他死后的1933年,他的好友、英国著名诗人理查德·奥尔丁顿为之写了序。他的诗作早期诗作多有意象派特征,画面清晰,语言自然流畅;中晚期作品则兼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特色,揭示了人性中的本能力量,努力发掘人类的下意识,其中的复杂性体现出了极大魅力。他的代表作《死亡之舟》体现出诗人内心充满了苦闷而寻找出路的心情,整个诗篇充满了神秘的象征、哲理无穷无尽的寓意,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复杂曲折的内心世界,同时反映了现实生活。

  巴勃鲁·聂鲁达( Pablo Neruda, 19O4~ 1973)智利诗人。生于帕拉尔城。少年时代就喜爱写诗并起笔名为聂鲁达,16岁入圣地亚哥智利教育学院学习法语。 1928年进入外交界任驻外领事、大使等职。1945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并获智利国家文学奖,同年加入智利***。后因国内政局变化,流亡国外。曾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获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1952年回国,1957年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973年逝世。

  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

大冈信(1931— ) 日本“第二次战后派”的代表诗人、评论家。中学三年级时与国文教员和另一个学生发行石印版同人杂志《鬼词》。1950年入东京大学文学系,遍读古今东西古典名诗。1951年刊行同人杂志《现代文学》,写《菱山修三论》,其后成为《赤门文学》、《今日》、《鳄鱼》杂志的同人。与饭岛耕一、清冈卓行等结成《超现实主义研究会》(1956)。现为明治大学教授、日本现代诗会会员。主要诗集有《记忆和现在》、《我的诗与真实》、《透视图法——为夏天》,评论集《现代诗试论》、《超现实与抒情》、《浪子的家系》。

石川啄木(1886~1912) 日本诗人、小说家。

本名石川一,1886年10月28日生於岩手县。在中学求学期间,受诗人与谢野宽的影响,为与谢野宽主编的诗刊《明星》撰稿,开始诗歌创作。这时期,曾卖报支援足尾铜矿中毒事件的受害工人。后受与谢野宽的赏识,成为他领导的“新诗社”同人,1905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憧憬》,并根据担任小学教员期间积累的生活经验,创作了表现勇於在教学方法上创新的教师的小说《云是天才》。

1907年迁往北海道,在函馆、小樽、钏路等地任地方报纸记者,体验到下层知识分子生活的艰辛。在此期间,受到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影响,於1908年 4月前往东京投奔好友金田一京助,从事小说创作。他并作歌抒怀,表示自己如置身俄国,愿为起义而牺牲,还要在日本发动一次大叛乱。在作歌的技巧上,受到挚友土岐善的作品的启发,将至今均作一行书写的短歌改为同内容密切结合的三行书写形式。

1909年发表著名论文《可以吃的诗》,反对诗歌脱离现实,主张诗人脚踏实地密切注视和吟咏现实生活,写出人民群众需要的作品。歌集《一把沙子》(1910)用通俗易懂而节奏铿锵的语言,咏叹青春的感伤和生活的贫困,为发展抒情性浓烈的诗风奠定了基础。如“东海小岛畔,汀洲卧白沙;泣涌感伤泪,同蟹戏狎”等歌,为日本读者所广泛传诵。

1910年,发表论文《时代闭塞的现状》,指出自然主义文学已走入死路,认为打开时代闭塞的现状的唯一办法,就是正视国家权力,并对“明天”的社会有组织地进行考察。这篇论文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罕见的具有深刻历史性剖析和展望的文献。1912年歌集《悲哀的玩具》出版,收入作者1910至1911年间的作品。

从1910年6月至1911年1月之间,日本发生逮捕并杀害社会主义革命家幸德秋水等的所谓“大逆事件”。在这个所谓社会主义“冬天的时代”,晚年的啄木贫病交加,他的歌情调沉郁,并带有虚无主义倾向,被称为“灰色的生活和思想的纪录”。但他也描写农民的贫困,抒发新的明天必将到来的信心。《笛子和口哨》 (1911~1912) 是啄木最后一部诗集,被誉为社会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在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诗集中的组诗《无止境的议论之后》,表现了渴望革命但又难以实现的焦灼。

石川啄木所作日记( 3卷,1948~1949)包括1902年10月至1912年2月20日(4月13日逝世),亦即从17岁到27岁10年间的日记,记述了日本社会的闭塞和啄木的贫困生活及其思想发展过程,成为研究啄木和明治时代文学的重要文献。

啄木的主要著作,大多在作者死后由土岐善麿编辑出版。中国在1962年翻译出版了石川啄木的诗歌集和小说集。

河井醉茗(1874—1965),诗人。原名义平。出生于大阪北旅笼镇一户小商之家。13岁开始接近诗歌,最初试作和歌、俳句和民歌。1894年前后结识诗人与谢野铁干并逐渐活跃于诗坛。处女诗集《无弦弓》于1900年问世。1904年代表作《塔影》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以他为主要撰稿人的文学杂志《文库》,先后培育出许多青年作者,后来大都成为著名的诗人。1906年退出《文库》社,发起“诗草社”,创刊《诗人》,推动了口语自由诗运动的发展。从那以后,他的诗风也转向口语化。1937年当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他的其他几部诗集是《弥生集》(1921)、《紫罗兰花》(1937)。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711784htmlfr=qrl3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的风格。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杰出的英国诗人作家之一,浪漫派的主要成员。[1] 济慈才华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他遗下的诗篇誉满人间,他的诗被认为完美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特色,济慈被人们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兼翻译家,被誉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 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巴勃鲁·聂鲁达,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1895—1925),俄罗斯田园派诗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由富农外祖父养育。1912年毕业于师范学校,之后前往莫斯科,在印刷厂当一名校对员,同时参加苏里科夫文学音乐小组,兼修沙尼亚夫斯基平民大学课程。1914年发表抒情诗《白桦》,1915年结识勃洛克、高尔基和马雅可夫斯基等人,并出版第一部诗集《亡灵节》。1916年春入伍,退伍后与赖伊赫结婚。1925年12月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馆投缳自尽。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年9月26日—1965年1月4日),一位美国/英国诗人、评论家、剧作家,其作品对二十世纪乃至今日的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1948年,60岁的艾略特迎来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月22日在英国伦敦出生-1824年4月19日在希腊逝世),英国诗人;作家,世袭爵位,人称拜伦勋爵Lord Byron,引领风骚的浪漫主义文学泰斗,又译摆伦。其代表作有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唐·璜等。唐·璜是一部未完的作品。

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也译做贝托尔德·布莱希特,1898年2月10日 - 1956年8月14日)是一位著名的德国戏剧家与诗人。

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21年4月9日—1867年8月31日),法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象征派诗歌先驱,现代派的奠基人,以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留名後世。

但丁·亚利基利(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以长诗《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埃米莉·迪更生(Emily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美国诗人。诗风凝炼,意象纷沓,比喻尖新,常置格律以至语法於不顾。生前只出版过10首诗,默默无闻,死後近70年开始得到文学界的认真关注,被现代派诗人追认为先驱。与同时代的惠特曼,一同被奉为美国最伟大诗人;其驾驭英语的能力,被认为可跟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克里斯蒂安·约翰·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出生时用名哈利·海涅(Harry heine),19世纪最重要的德国诗人和新闻工作者之一。海涅既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浪漫主义的超越者。他使日常语言诗意化,将报刊上的文艺专栏和游记提升为一种艺术形式,赋予了德语一种罕为人知的风格上的轻松与优雅。作为批评家、热心于政治的新闻工作者、随笔作家、讽刺性杂文作家、论战者,他既受喜爱,又遭惧怕。他是作品被翻译得最多的德国诗人中的一员。海涅最广为人知的一首诗可能是由门德尔松为之作曲的通过音乐传播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

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老水手吟〉(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Friedrich Schelling)为首的德国唯心论。他的「鸦片瘾」、他的个人魅力、他与华兹华斯的微妙关系,使他成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令人注目的作家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83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