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史上"荷花淀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谁?

现代文学史上"荷花淀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谁?,第1张

荷花淀派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腕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淀》。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荷花淀派开创者:孙犁

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

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后任职员、小学教员。抗战爆发后,在冀中从事抗日宣传、教育、文化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

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这时发表的《荷花淀》等作品受到称赞。抗战胜利后回冀中编杂志、写小说散文并参加土改工作。

1949年1月随军入津,在《天津日报》主编文艺副刊。

孙犁早期作品后选编、修改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初版)。50年代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历任中国作协理事、天津作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1955年后因病远离文坛的主流,并开始阅读大量传统文化典籍。1977年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开创者,有诸多后人效仿。

“文革”后出版了《芸斋小说》、《秀露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曲终集》等散文集。

《孙犁散文选》于1989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早期作品明净质朴,勾勒出乡土民风,继承了废名一脉的抒情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晚近所作由清新入于平淡,而在简洁之中更富于蕴藉。

馆藏孙梨资料:

手稿16篇,包括散文《保定旧事》、《删去的文学》、《平原的觉醒》等和评论《谈赵树理》。

文库图书:71部,其中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的《孙犁文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孙犁作品。

在育德中学,阅读的条件好了,孙犁在课外读了大量东西。他读报纸,主要读副刊。《大公报》副刊有《文艺》,《申报》有《自由谈》。前者由沈从文主编,多登小说类文艺创作;后者由黎烈文主编,多登杂文时评,当时以鲁迅的文章为多。他读杂志,如《小说月报》、《现代》、《北斗》、《读书杂志》、《中学生》、《申报月刊》等,以文艺作品为主,但也喜欢读其他方面的文章。他也读了许多书,如《政治学批判》、《生物学精义》、《浮生六记》、《中国文化史》、《欧洲文学史》、《文学概论》、《词诠》以及陈独秀、胡适、鲁迅、冰心、废名的作品。还读翻译小说,后来专读左翼作家和苏联作家小说。

在读的同时,他开始写。先是有些作文,也有小说,甚至有一篇是剧本,发表在《育德月刊》上。但在公开刊物上正式发表作品,还是高中毕业的那一年。那是一篇论文:《〈子夜〉中所表现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的性质》,发表在《中学生》月刊。他得了两元钱的书券,用这钱向开明书店买了一本《子夜》初版本,是花布面道林纸精装本。

高中毕业后,父亲托人代他谋得北平市政府工务局一雇员职,孙犁就职后,不能适应,屡请假,后被免职。他虽有靠写作维持生活的雄心壮志,无奈一年中多次投稿,仅在《大公报》副刊上发表了一首诗《我决定了》和一篇文章《北平的地台戏》。靠投稿无法维持生计,只得再找工作,曾到象鼻子中坑小学当过事务员,月薪十八元。工资既低,工作又无趣,加上周围的环境人物庸俗猥琐,与他的志向格格不入。晚饭后,他常一人到住房后面的操场,坐在双杠上,望着灰色的墙和一尘不染的天空,感到绝望。后来索性辞了职,回到了家乡。

家乡照样无趣。父亲供他上学到高中毕业,当时是很高的学历,并不是让他回家务农的。于是,他每天手不释卷,练习作文。但投了稿,却看不到投去稿的报纸,是让人苦恼的。加上在外面读书看报惯了,就想订一份报纸看看。这在当时,近乎于一种幻想。何况他想要订的,不是一种小报,而是一份大报,有名的《大公报》。别说村里,恐怕整个镇上,也没人订过这份报纸。

他先把这个念头和结婚不久的妻子说了说。妻子说:“你去订吧。”“我没有钱。”“要多少钱?”“订一月,要三块钱。”“啊!”“你能不能借给我三块钱?”“你花钱应该向咱爹去要,我哪里来的钱?”——谈话无法继续下去了。尤其是最后那句话,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其实,他知道妻子是有些钱的,最少有十五块钱,是结婚之日的“拜钱”。

他只好硬着头皮去向父亲要。父亲是见过世面的,沉吟了一下说:“订一份《小实报》不行吗?”孙犁对于书籍、报章,欣赏的起点很高,是取法乎上的。《小实报》是北平出版的一份低级市民小报,属于他不屑一顾之类。他没说话,退了出去。

爱子心切的父亲,晚上又说:“愿意订就订一个月看看吧,集晌多粜一斗麦子就是了。长了可订不起。”

他原以为报纸也像取信一样,要走三里路去取的,但过了不久,居然有专人骑着自行车来给他送报了。那人骑着车子,从县城来到小村,骑过弯弯曲曲的,两旁都是黄土围墙的小胡同,来到孙家堆满柴草农具的小院,把报纸交到他手上,上下打量他几眼,就转身骑上车走了。于是,孙犁坐在柴草上,读社论、读通讯,地方版、国际版、副刊,甚至连广告,都一字不漏地读完,然后,将报纸珍重地叠好,放到屋里去。

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等职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孙犁全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孙犁纪念馆”座落在河北省安新县“华北明珠——白洋淀”畔。

孙犁 (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2岁在安平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芸夫”的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孙犁的小说有诗体小说之称。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出版革命诗抄《海燕之歌》,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过《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等论文。 孙犁

1938年秋,在冀中区办的抗战学院任教,1939年春调阜平,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此后,在晋察冀文联、《晋察冀日报》、华北联大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孙犁全集

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冀中农村从事写作,直至解放。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写有《钟》《碑》《嘱咐》等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风云初记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以滹沱河沿岸两个村庄为背景,围绕着高、吴、田、蒋四姓五家在抗战初期的生活史,细致地勾勒了冀中平原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展现了七·七事变后,冀中人民在中国***领导下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壮丽画卷。作者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抗日根据地的风云变幻,虽语多风趣而不落轻佻。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小说通过铁(匠)、木(匠)两家十几年间友谊的建立和破裂的过程,揭示了5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的生活风貌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予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小满儿这个处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性格矛盾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以后,作者因病长期搁笔,但他以《天津日报》副刊《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这个时期,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 白洋淀纪事

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他早年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晚年的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他既写出了象《荷花淀》那样优美、抒情的小说,又写出了象“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阴晴冷暖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这样消沉、悲观的诗句。孙犁的作品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读他前后不同时期的文章对他产生判若两人的感觉。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真实的孙犁到底又是什么样子呢? 孙犁是热爱生活的,否则无法想象他笔下所描绘出来的那么多美丽风景和人物形象,尽管他出生在国家和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段里。伟大的抗日战争,曾召唤无数革命青年投身其中,孙犁也不例外。异常残酷的烽火岁月,却使人民的精神品质和民族勤劳勇敢的优秀传统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孙犁为之而感动,创作了象《荷花淀》、《芦花荡》、《光荣》、《嘱咐》、《风云初记》等一大批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他的小说,“把纷涌的战争风云映衬在白洋淀的月光苇影,以及冀西山地的红袄明眸之中,从而发现那些在日常伦理生活中真正值得珍视的人性之善、人情之美” 。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并塑造了一大批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形象。水生妻、秀梅、吴召儿、春儿、妞儿……孙犁不仅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他在文学的世界里构筑他理想的王国。孙犁曾经说过:“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孙犁的文章,都是他亲身经历,他说:“我回避我没有参加过的事情”,“我写到的都是我见到的东西,但是经过思考,经过选择”。可以说孙犁笔下 的那些美丽可爱的人物形象里寄寓了他全部的憧憬和理想。 然而现实和理想永远充满着矛盾。作为一名解放区作家,孙犁曾一度受到广泛地阅读和推崇,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立人,与赵树理的“山药蛋派”构成解放区文学的双璧。但正当孙犁在小说中对生活寄予满腔热情时,现实处境却使他越来越感到困惑和紧张。1942年整风运动带来的精神冲击,1946年因发表小说受到的公开批评,土改时因《一别十年同口镇》、《新安游记》等文章被定为“客里空”的典型,以及解放后对知识分子的一连串批判,尤其是1955年批判胡风运动对知识界造成的大规模振荡,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身体素质不好并且时刻耽心自己在写文章中犯错误的孙犁长期绷紧的神经终于在1956年春天崩溃。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 象所有现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作家的命运也和时代紧紧相联。当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并逐渐收缩知识分子言说的空间时,有的作家积极投身其间,有的作家在参与和退避之间犹豫徘徊,有的则保持沉默。沈从文、孙犁当属后者。如果说沈从文的沉默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那么孙犁的沉默则是以一种主动退缩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道德操守,尽管此中也有较多的无奈和被迫。 和沈从文的后半生一直沉默到死截然不同,孙犁“文革”以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一反过去唯美的创作倾向,对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有较多的揭露批评。比如他在《后富的人》一文中,对社会不公和由此造成的贫富悬殊曾有辛辣的讽刺和批评。他通过一高级住宅处川流不息的拣破烂的外地人日常生活的描绘,特别是在一天清晨散步时遇见一个刚从一幢楼房的垃圾间出来,满身满脸是黑灰的外地来的小姑娘所带给他的心灵震撼,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国家已经有不少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从农村来城市觅生活的,可以说是后富起来的人吧。”在《芸斋书简——致韩映山》的信中,他列举了一次因简单的答话,使人家认为受了挖苦,以至怀恨在心,结果当这个人后来成为文革中造反派的小头头时,并极尽报复之能事,“其用心之毒,手段之辣,几乎使我丧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险恶。 对于他一生视为神圣的文坛,对其“商贾化”的现象加以了尖锐的批评,并多次指出:“因为文坛文风不正,致使一些本来很有前途的作者,经不住诱惑,走入歧途”。对流行的以“研讨”、“庆祝”等形式“花钱买名声”的做法,孙犁不屑一顾:“‘花钱买名声’,尤其是‘花别人的钱,替自己造声势’,我极不愿为,而耻为之。” 对于文坛的官场化现象,孙犁指出:“文艺团体变成官场,已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越嚷改革,官场气越大,却令人不解。”“文艺界变为官场,实在是一大悲剧。”进而他指出:“如果文途也象宦途(实际上现在文坛宦途已经难分),急功近利,邀誉躁进,总是没有好结果的。”他对一些所谓新潮作家的浅薄和无知提出批评和忠告:“当代一些所谓新潮作家,他的处女成名作,也是适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得以走红。这本来无可厚非,继续努力,自然可成名家。然每当跻身官场(文艺团体也是官场),便得意忘形,无知妄作。政治多变,稍遇挫折,便怨人尤天,甚至撒泼耍赖。这不只有失政治风度,也有损作家风采。”对于文坛上一些丑恶现象,他不无悲愤地感叹:“呜呼!文坛乃人民之文坛,国家之文坛,非一人一家、一伙人之文坛。为什么不允许人注视它,这能禁得住吗?可怜的是,近年来,文坛上的一些人物。不自爱重,胡作非为,人民已经不愿意再关心和爱护这个坛口了。” 孙犁的文学生涯肇始于抗日战争风云初起之时,延续了近70年。特别是在晚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迎来了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从早年作品的清新、优美,到晚年作品的切中时弊,不平则鸣和悲悯情怀,他完成了从孙犁的理想到理想的孙犁的人格塑造和人生旅程。回顾平生,孙犁曾感慨万千:“我不知道,我现在看到的,是不是我青年时所梦想的,所追求的。……”曾经怀笔从戎的孙犁,晚年独居陋室,体弱多病,著书不辍,时常思念那些逝去的岁月,在孤独和衰老中咀嚼人生的况味,有时不免热泪盈眶。他曾在一篇题记中喟然长叹:“今晋察冀故人凋谢殆尽,山川草木,已非旧颜,回首当年,不禁老泪之纵横矣。”行文至此,我脑际忽然幻化出清人严遂成《三垂冈》中的诗句:“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这诗句的意象倒是孙犁先生的一生形象的概括,于是,索性将它用作了本文的题目。 孙犁以90岁高龄终其一生,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富大贵。他留给世人的唯有那朴素的文字,以及隐藏在那文字下面真诚的人性和火热的心肠,令后来者为之唏嘘不已……

编辑本段荷花淀派

荷花淀

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以表现农村生活为主要内容并形成一定艺术特色的小说流派。此派作品大多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把人物的心灵美与自然美融合在一起,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语言,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此派与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山药蛋派”和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湖南作家群“茶子花派”并称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 、《芦花荡》、《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补充:其作品《报纸的故事》收入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教材中,《芦花荡》被收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

国统区小说的优点是讽刺和暴露,最先引起注意的是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后与《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编成《速写三篇》),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华威先生的形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假抗战的姿态控制抗战领导权的真面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三记”(《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揭露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的腐败,反映了当时抗战“大后方”农村的真实面貌,在保持作者一贯风格的基础上,变得更为辛辣,是这时期最杰出的讽刺暴露性小说。

艾芜后来的《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和《石青嫂子》也转向了对黑暗的暴露和苦难的揭示,既改变了早期的浪漫风格,也没有了抗战初期的乐观情绪,是国统区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收获。

钱锺书的《围城》是一幅抗战期间知识分子凡俗生活的“浮世绘”,也是40年代讽刺小说创作潮流的“压轴戏”,更是一部可以与《儒林外史》比肩的经典讽刺小说。

此外,还有茅盾的《腐蚀》、吴组缃的《山洪》、萧红的《马伯乐》、张恨水的《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等。

的主流是讽刺暴露性小说。

最先引起注意的是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后与《谭九先生的工作》、《“新生”》编成《速写三篇》),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华威先生的形象,暴露了国民党政府以假抗战的姿态控制抗战领导权的真面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和“三记”(《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揭露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的腐败,反映了当时抗战“大后方”农村的真实面貌,在保持作者一贯风格的基础上,变得更为辛辣,是这时期最杰出的讽刺暴露性小说。

艾芜后来的《丰饶的原野》、《故乡》、《山野》和《石青嫂子》也转向了对黑暗的暴露和苦难的揭示,既改变了早期的浪漫风格,也没有了抗战初期的乐观情绪,是国统区农村题材小说的重要收获。

钱锺书的《围城》是一幅抗战期间知识分子凡俗生活的“浮世绘”,也是40年代讽刺小说创作潮流的“压轴戏”,更是一部可以与《儒林外史》比肩的经典讽刺小说。

此外,还有茅盾的《腐蚀》、吴组缃的《山洪》、萧红的《马伯乐》、张恨水的《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等。但缺点是有些作家,写的都市言情太多,不关心实事,躲到自己的小世界里。

解放区小说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呈现出明朗纯净的总体风格,在表现形式上又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写实型”,赵树理1943年因发表《小二黑结婚》一举成名,随后又完成了《地板》、《邪不压正》,以及中篇《李有才板话》、长篇《李家庄的变迁》等,赵树理也因此而成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被树为“赵树理方向”。这类作品也包括丁玲到陕北后创作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二是以孙犁为代表的“抒情型”。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吴召儿》等,以描绘冀中农村青年妇女在民族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美的极致”而著称。这两种类型在50年代形成了“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两大小说流派。解放区的长篇小说,大多以社会上的重大事件为题材,对50年代以后的长篇小说创作有重大影响。按其题材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描写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土改运动,主要有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二是描写解放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有欧阳山的《高干大》、柳青的《种谷记》和草明的《原动力》等。三是描写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武装斗争,主要有柯蓝的《洋铁桶的故事》、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和袁静、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等。它的缺点当然是政治性太强,作家成为主流政治的舆论工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山地回忆》的作品艺术特色

一、艺术特色:

1、艺术视角的选择

2、抒情格调的营造

3、人物形象的塑造

4、小说结构的设置以及语言的别具特色五个方面对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二、详解:

1、它用第一人称回忆的笔法,扣住一个小物件——一双袜子展开故事,通过河边“争吵”、贩枣、买机等生活片断,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

2、主人公妞儿是个普通的农村女性。她出场时那寻隙挑衅的姿态,咄咄逼人的话语,就显示出这一人物的独特个性。关于真假e69da5e6ba907a686964616f31333363376538“卫生”和刷牙的一番“宏论”,又叫人啼笑皆非地感触到她疼人的心田;“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的询问,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直到提出“不穿袜子……也是卫生吗?”的责问,犹似异峰突起,一下子把剑拔弩张的气氛消解成融融暖流;“我给你做”的诺言似惊雷震响,把谜底一下亮出——原来她对“我”的一系列“攻势”,全是为了寻找机会与这萍水相逢的八路军战士找话交往,心疼他的没袜受冻,并欲表示给予真诚的帮助。一个脸红手肿、伶牙俐齿而内心火热、纯真鲜亮的山地女孩,已活脱脱地站在读者面前。大娘关于学纺线的介绍,大伯关于饭食的揶揄,以及妞儿买织布机的要求,又从不同侧面写出她聪明勤劳等特点,丰满了人物形象,使其成为“山地女孩子的化身”中的“这一个”。

3、作品写得很平实。从“一位农民代表”身上的“山地蓝”粗布裤衫引起的回忆作起笔,写了洗脸、做饭、纺线、贩枣等家常琐事和片断对话,随着人物情感流动的轨迹,以“争吵”和“做袜”为描写重点,到买布做旗,戛然而止,读来余韵缭绕。从“送袜子”到“做国旗”,反映了两个时代的伟大进程,表现了革命群众对战斗赢得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无比欢欣和热爱,从中也体现了孙犁小说以小见大,让“细枝末节”放射出时代光芒的特点。小说显得情浓意深,耐人寻味,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韵,具有诗的意境。

4、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文章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易单纯的文字,写出了人物身心的内在的美;并通过对话从侧面来反映大的斗争,把残酷的战争写得看似平淡却蕴涵深情。

三、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不久便开始发表小说。建国后,小说、散文创作取得很大成就。

2“孙犁《山地回忆》”当代文学作品分析

《山地回忆》发表于1949年12月,是孙犁的代表作之一。虽然时光已跨跃了半个多世纪,但每读此文,都有一种亲切感和愉悦感。孙犁是一位追求美、表现美的作家。在这个短篇里,孙犁先生独特的文学理想和审美追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和意境创造更是为人所称道,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享受。

一、人物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农村妇女形象是孙犁作品中一系列熠熠生辉的艺术形象。《荷花淀》里的水生嫂,《吴召儿》里的吴召儿等,这些普通的农村妇女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山地回忆》的主人公妞儿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她普通得连名字都没有。她的父亲也只是称呼她“妞儿”,这样的称呼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女孩子身上。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女孩,孙犁同样写得栩栩如生。妞儿一出场,就显示出了独特的性格特点。她那咄咄逼人的话语和挑衅的姿态,给读者的最初印象是个“刺儿头”。但当我们读完关于“真假卫生”的一番争论后,才看到她性格中最真实的一面,同时也感到她的纯朴与率真。“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则表现了她对和平的渴望,也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光着脚打下去吗?”“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这两句话让前面紧张的空气霎时间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妞儿对八路军战士的关爱,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女孩子的细心。

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小题1:B、C小题1:(1)“我”看到她只是一个小女孩,手冻得通红,衣服单薄破旧,吃树叶充饥,不禁心生怜悯,也是八路军对老百姓的关心,使得“我”心中的火气一下子消失了。

(2)这里的山水,这里的人民养育了我;我和这里的人民血脉相连。小题1:不满意别人在自己上游洗脸,就直接喊出来,表现了小女孩直率,心直口快;(2分)说话口气严厉,用语尖刻,如“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连肠子都刷刷干净!”表现了她性情的泼辣;(2分)给八路军做袜子,表现了她为人热情,热爱八路军,支持抗战。

(2分)小题1:抗战时期(时间);某抗日根据地(地点);日寇对我根据地疯狂烧杀抢掠,我抗日军民物资匮乏,生活艰苦(社会、生活状况)。(每点2分) 小题1: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选对一个3分,选对两个5分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查小题1:略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4孙犁的《山地回忆》故事梗概200字

《山地回忆》故事梗概:这部小说用第一人称回忆的笔法,扣住一个小物件——一双袜子展开故事,通过河边“争吵”、贩枣、买机等生活片断,生动地表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战士同人民群众之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

扩展资料《山地回忆》以小见大,通过对根据地人民的对话,点出抗日战争的大背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映出冀中人民的生活艰辛,也看到了冀中人民的勤劳智慧,更看到了冀中人民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支援抗战的牺牲精神和崇高品德。小说语言朴素自然清新,文章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易单纯的文字,写出了人物身心的内在的美;并通过对话从侧面来反映大的斗争,把残酷的战争写得看似平淡却蕴涵深情。

5往事依依好句赏析8句 急

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比喻,成语丰富)

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哲理)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优美)

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细节描写,生动有力)

孙犁(191346-2002711)

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安平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1942年加入中国***。1944年在延安发表《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此外,还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三集),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评》。《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其中的《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成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1949年后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第一至三届理事、作协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顾问、第五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孙犁、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荷花淀派

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河北安平县人。其作品大部分是小说和散文,不少篇章都具有抒情诗的艺术腕力,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作者的名篇《荷花淀》。

《荷花淀》写于1945年。发表后,在文学艺术界影响很大;有许多作家都努力探索其写作技巧,并在艺术实践中体现其风格,不久便形成了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被评论界称为“荷花淀派”。其代表作家有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荷花淀派开创者:孙犁

孙犁(191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现代作家。

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后任职员、小学教员。抗战爆发后,在冀中从事抗日宣传、教育、文化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

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这时发表的《荷花淀》等作品受到称赞。抗战胜利后回冀中编杂志、写小说散文并参加土改工作。

1949年1月随军入津,在《天津日报》主编文艺副刊。

孙犁早期作品后选编、修改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初版)。50年代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历任中国作协理事、天津作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1955年后因病远离文坛的主流,并开始阅读大量传统文化典籍。1977年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开创者,有诸多后人效仿。

“文革”后出版了《芸斋小说》、《秀露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曲终集》等散文集。

《孙犁散文选》于1989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早期作品明净质朴,勾勒出乡土民风,继承了废名一脉的抒情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晚近所作由清新入于平淡,而在简洁之中更富于蕴藉。

馆藏孙梨资料:

手稿16篇,包括散文《保定旧事》、《删去的文学》、《平原的觉醒》等和评论《谈赵树理》。

文库图书:71部,其中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的《孙犁文集》,比较全面地收集了孙犁作品。

山药蛋派

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

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

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

基础。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

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

《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

《宋老大进城》等。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

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

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

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

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

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

的形象。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

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

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

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

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

方色彩。在粉碎“四人帮”之前,山药蛋派多次受到左倾思

潮的冲击,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粉碎“四人帮”之后,山

西又有一批青年作家自觉地为保持和发展这一流派而努

力。

浅谈“山药蛋”派

社会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做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也理应五光十色,万紫千红,各具特色。因此,在文学艺术的花园里出观不同的流派,是规律性的令人可喜的繁盛景象;但是让我们感到惋惜的是多少年来,人们口不敢谈流派,作家们更不愿被人视为一流派,至于对流派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便更提不起来了。打倒“四人帮”,在党的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的精神光辉照耀下,文学艺术界为了进一步繁荣我们的文学艺术,把文学流派的研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出观了使人欢欣鼓舞的局面。这个时候,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被称之为“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又受到全国文艺理论界的重视,在山西,讨论相当热烈,曾在《山西日报》上展开了一段群众性的讨论。这对进一步系统总结与发展这一流派,的确起了很好的作用。这里我想就《山药蛋派》的发生与形成、艺术特色以及它存在的缺陷和前途谈一 些看法。

“山药蛋”派的发生与形成

中国由“五四”开始的新文学,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在文学上的正宗地位,即开始了文学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光辉历程。随着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发展,到三十年代“左联”捉出了文学大众化的课题,又进入一个新阶段。但由于当时历史条件尚不成熟,作家仍被隔离在工农革命生活圈外,大众化没有能给予实践的解决。抗日战争爆发,生活在城市里的革命知识分子、文学家纷纷奔到了抗日前线,他们和亿万工农兵战斗在一起、生活在一起,息息相通,生死与共。这样,便有可能完成革命与历史向文学提出的大众化的要求。毛泽东同志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时期及时地总结了“五四”到“左联”以及苏区文艺运动的经验,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推动革命作家更为自觉地走大众化之路,写工农兵与为工农兵而创作。产生了歌剧《白毛女》、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散文《荷花淀》,小说《高于大》、《种谷记》等等,继承与发扬了“五四”文学革命传统,并为中国新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当中,赵树理的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直接取材于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斗争生活,并以那新鲜的朴实的民族形式,活泼的生动的群众语言,健康,乐观、机智的幽默风格,描绘了全新的时代、新的人民的生活与斗争风貌,创造了新的大众化的形式,不仅赢得了根据地广大工农兵的热爱,也受到了中国著名的老作家郭沫若、茅盾、朱自清等人衷心的赞扬。赵树理是时代的产儿,他作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的代表,而被誉之为“人民作家”,自也属当然。有的同志说赵树理是一些***“吹”成作家的,这种看法应该说毫无根据。赵树理的出观,为太行根据地的一些土生土长的爱好文艺的青年知识分子,具体指出了创作的道路:不少人就地取材,运用自己打小操纵的家乡语言写出过不少富有泥土气息的大众化的作品。但这时尚未形成一个流派。一九四五年,马烽、西戎同志写出了《吕梁英雄传》,这两位生活与战斗在吕梁边区的青年作家,在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指引下,通过他们深入农民生活的亲身体验,走上了和赵树理一致的创作道路,这时也还未被人看作派。这一派的形成,是在建国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他们又陆续由北京等地回到了山西,以《火花》(山西省文联机关刊物)为阵地,赵树理发表了《锻炼锻炼》,马烽写出了《饲养员赵大叔》、《自古道》、《韩梅梅》、《三年早知道》,西戎写出,了《宋老大进城》、《赖大嫂》,束为写出了《老长工》、《好人田木瓜》,孙谦发表了《伤疤的故事》,胡正写出了《两个巧媳妇》、《三月古庙会》等短篇小说,都取材于农村,充满山西的乡音土调,被文艺界目为“火花派”或“山西派”,又谐谑呼之曰“山药蛋派”,正式形成一个独立的流派。这时,除了这些老“山药蛋”,山西又涌现出了一批小“山药蛋”:韩文洲、李逸民、宋贵生、草章、杨茂林等等,他们的创作道路和风格都比较接近老“山药蛋”们。此后,这个流派并不是直流而下,顺杨无阻的发展,常常遭到低级啦,过时啦等等的非议,这还在其次,主要是由上面来的一股极左思潮,曾经几度对这个流派的主要作家与作品进行公开的或不公开的批判,几经沉浮,到文化大革命,简直遭到灭顶之灾。主要的几位作家被打成“写中间人物的黑标兵”和所谓文艺黑线人物,遭到了长时间的折磨,而赵树理更惨死于“四人帮”的手下。但是,令人深思的事实是:“山药蛋”不但没被铲了根,绝了种,反而出观了又一批生机勃勃的新的小“山药蛋”。突出的有成一、张石山,韩石山、马力、潘保安,田东照等人。一九八O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得奖作品,北京的作者五人,最多;以省面论,山西三人,最多。这三人中,马烽自不用说,青年作者张石山便也是个“山药蛋”,他那得奖作品《镢柄韩宝山》,比马烽还“山药蛋”,赵树理的味儿浓极了。饶有兴味的是除了山西出“山药蛋”,河北也出了。河北有两位青年作者:贾大山和赵新,自称是“山药蛋”派,他们的作品也的确有兰股“醋味”,是“山药蛋”。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山药蛋”派的生命力。它不因人“吹,,才生长,也不因人压制就枯蔫,它的根芽深植于历史的发展与观实的革命要求中,有着源源不绝的营养供应,焕发着茁壮的生命之力。

“山药蛋”派的特色

首先我们从“山药蛋”派对文学的看法说,他们一脉相承于鲁迅“为人生”“改良这人生”的观点,拿笔就是为“劝人”(赵树理语),劝人革命,写作有明确的革命目的。他们认为拿笔和拿枪、拿锄头都很重要,同样是为革命工作;彼此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下贵贱的区别。在他们看来,为革命而工作和为革命而写作是一码事,因而,他们不鄙弃或逃避繁琐的行政工作,反而把担负一定的行政工作任务看做熟悉人物,搜集素材,捉炼主题的主要途径。于是,形成“山药蛋”派的作家们一个共同的作风,即走到那里,工作到那里,他们不当客人,总是“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作风上,“山药蛋”派的作家们一直保持着农村基层干部特有的甚至是农民的作风。这反映在作品里,作家那叙述故事的亲切、质朴而又风趣的语调,直使广大农村读者如对兄弟、如对知心的好友,整个身心都被他们吸引住了。我以为这不能不说是“山药蛋”派的一种特色。

其次,“山药蛋”派的创作方法自然和中国的众多的革命作家一样,也是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方法。然而,同是革命的观实主义除了因社会和时代而有差别,也因环境和人而有所不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们,在创作方法上采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其特色即在于强调紧紧抓住革命过程中,也即各项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给予迅速及时的反映,帮助问题尽快的解决。这便是赵树理所说的“问题小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金生父子兄弟姐妹都是聪明干练的社会主义带头人;在马烽笔下更塑造了一系列如田春生、韩梅梅,田局长等普通社员和基层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然而,和这一方面的成就紧紧相联系,“山药蛋”派的作家们同时清醒地深刻地感受并理解到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散布的封建思想仍然毒害着广大农民,个体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产生的自私自利等落后意识仍束缚着广大农民,成为农村中‘各项革命与建设中出现问题的思想根源。甲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列宁语),我们用不着再举什么三仙姑、二孔明、小腿疼、赖大嫂、田木瓜、三年早知道等等人物了,“山药蛋”派的作家们为实观这一主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塑造了为数可观的正在改造过程中的各具独特性格的农民的艺术形象,其中不少形象在山西可以说老幼毖知,家喻户晓,成为人们的一面面镜子。这是“山药蛋”派的艺术功绩也是他们观实主义特色最为光彩耀人的表观。

第三,他们创作的题材都是农村,但由于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选材角度,显示了他们的特色。他们的笔下少有叱咤风云传奇式的英雄。他们注重从平凡的人,从平凡的场景中反映时代巨大的变化;对农村中进行的翻天覆地的斗争爱作侧面的描绘。因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他们紧密配合党的路线,政策而辛勤操笔,常常把笔点在普通农民的家庭、爱情纠葛上,点在一般工作和日常的劳动场景的人与人的矛盾冲突上。他们极注意深入一般农民的生活探处发掘其内心深处的活动与变化,通过刻画“人变了”(马烽语)极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深刻地显示了时代巨人前进的步伐。

第四,关于艺术形式的特色。这,大家普遍承认“山药蛋”派的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确,赵树理打青年时代起即热爱与掌握了多种民间艺术,在他来成为作家前己可说是个出色的民间艺术家了。马烽、西戎、胡正等同志,在向民间艺术学习上也下过苦功。他们都大量蓖集过民间故事,反复地研究过群众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抒发情感的各种高超的艺术手法;赵树理曾说他对民族艺术的传统是什么也继承了,什么也没有继承。这也可以说是“山药蛋”派共同的经验概括。除了《吕梁英雄传》,我们可以看到章回体小说形式的模仿而外,他们创作的短篇小说,即看不到模仿的痕迹,显然是中国汉民族式的叙事形式,而又和旧的形式截然不同,令人感到非常新鲜。这原因即在于他们;第一、对于民族形式不是套用,而是吸收其可为我用的精华;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也注重从外国进步文学中吸收营养。赵树理原也是个洋学生,他本是由鲁迅以及契诃夫、莫泊桑的著作引导而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时期,他曾写过欧化而充满抒情诗昧的小说。其他作家在刚踏上文学的途径时,都有类似的经历。束为初期的小说,颇具契诃夫的特色,胡正的第一篇小说《碑》,不论从语言到结构,都象翻译小说,马燎、西戎,孙谦都写过类似的作晶。正是由于此,他们形成风格的代表作,都既发射着民族的;民间的艺术的传统光芒,而又有机地化合着外国优秀的艺术手法,所以是新鲜的、独创的。比如拿《登记》来说,用的是民间故事的结构形式吧可当小飞娥从地上拾起燕燕口袋里掉下的一枚罗汉钱时,一下勾起她二十年前的往事,接着便叙述她的罗汉钱的故事。这不明朗使用了外国小说常用的倒叙手法了吗《互作鉴定》以一封信开头,《锻炼锻炼》以一张快板式的大字报开头,《套不住的手》光写陈秉正老人的一双手。这些都融合着外国的手法。马烽的书信体的《韩梅梅》,好几篇第一人称的小说,《结婚》的横截面写法,外国艺术手法的采用更为明显。但是,这并没有冲淡了,相反是丰富了他们的民族化、群众化的色彩,原因就在于“山药蛋”派的作家们每写一字一句都在考虑着他们的读者——农民的口味。他们烹制的精神饭菜,务必要让农民吃起来香美可口,吃完后还余香满口。因此,他们一不愿让农民老吃老陈饭,二不愿他们吃吃不惯的西餐,总是适应着内容的需要,不断地吸收民族、民间的传统艺术精英,并以此为基础,在不破坏农民的口味下,化入外国的艺术手法,进行不断的创新。

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的(包括民间的)艺术传统特点呢从艺术形式上说,可总括为一点:行动性强。要求故事中的人物加强行动,不要中断故事;就要求融景物于叙事、画人物肖像通过另一人物的眼睛,要求人物的一抬手一动脚有心理根据,从而把心理描写体现在行动上,而不去由作者脱离人物行动作静态的心理刻画等等“山药蛋”派的作品比较强烈地显示了这个特点。而这一特点带来的优点是:重用白描,寥寥几笔便神情毕肖,符合“一以当十”的艺术原则。怎么竟然可以说,这样的作品是缺少艺术性的低级作品呢

第五,语言的运用。“山药蛋”派用的语言是山西农民的语言,从而和以其他地区群众语言创作的作家形成迥然不同的语言特点。然而,仅仅这一点还不能充分说明“山药蛋”派的文学语言特色。

孙谦同志谈到。赵树理的语言时,曾说,他“没用过一句山西的土言土语,但却保持了极浓厚的地方色彩;他没有用过脏的、下流话和骂人话,但却把那些剥削者,压迫者和旧道德的维护者描绘得维妙维肖,刻画得入骨三分。赵树理的语言极易上口,人人皆懂,诙谐成趣,准确生动。这种语言是纯金,是钻石,闪闪发光,铿锵作响……”,他把读赵树理的作品比作久别归乡吃到了家乡饭菜,饭菜极简单,可很适口,很解馋,放下饭碗,余味还在口。孙谦同志的话,极为准确地概括了赵树理,也概括了“山药蛋派”作家们运用山西群众语言的共同特点:

1.土而不僻。山西省在全国来说属于方言复杂的省份之一。如果让马烽、孙谦出生的孝义飞文水的农民和赵树理家乡沁水的农民坐在一起,都操地道的家乡话,彼此真会如对外国人,谁也听不懂谁在说什么。可是他们用山西群众语言写的作品,不只山西农民念了听得懂,便是其他不少省的农民也懂。这正是由于他们十分注意以全民族的语言规范为标准,对山西的群众语言进行精选,力避地方语言的偏狭的结果。“大姨子”“小姨子”这样的称谓,至少在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农民口头是说的吧马烽在《村仇》里换成文绉绉的“妻姐,,(‘妻妹”)了。山西农民口头常说的“咋”飞“甚”飞“干啥”之类词,在赵树理作品里一个也找不到,他换成了“官话”:“怎么”“什么”“做什么”之类了。那么,他们又怎样表现山西群众语言的乡土气息呢一种是选用能为外省人所了解的山西话,如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里用的什么“柿子洼的客”,便是地道山西话,不,山西许多县称“客人”也不称“客”,有的称戚”,有的称“成人”“客人”。上党地区称“客”,那含义也颇多,在《板话》里是指“亲戚”而言。这个上党地区特有的称谓,由于基本上不离全民族的称谓法,本省,外省读者读起来立刻可以意会,便不觉隔膜了。这是使他们的语言土而不僻的一种办法,但更为主要的,是他们善于掌握与运用能表现山西农民气质和心理习惯的说话方式,不用一句方言土语,也醋声醋调显出山西味儿。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举个他们作品外的例子。马烽曾经说,在一次会议上, 就餐时他和老舍,赵树理坐在一桌。他曾问这两位群众语言大师道:“你们两位互换一下语言来写作,行不行”赵树理说:“我没那能耐。”接着老舍说:“那我们俩就全毁啦!”(大意如此)这里不来讨论他们谈话的内容,只探讨一下他们说话方式的差异。老赵和老舍说的意思一样;不可能。但老赵的话是就本身能不能直接进行回答的,于是显得直而朴;老舍则避开正面的回答就假设推论的结果言,富有想象力,就显得婉转且俏皮。他们俩并没有用山西话或北京特有的土话,明明白白简简单单两句话便发散出山西和北京群众语言固有的地方味儿。人们常说要熟悉群众语言,以为就是记些土话,歇后语之类,其实那样永远不会熟悉得了,真正熟悉就要如老舍、赵树理这样,非常烂熟于他们所使用的群众语言表情达意的方式,一张嘴,一下笔,就是谁都听得懂,看得懂的满口满篇的乡音土调。“山药蛋”派作家们对于山西群众语言大都有这样深厚的功力,因而所写既是地道的山西群众语言,有着浓郁的乡土气却没有芜杂的令人费解的偏僻方言。

2,通而不俗。文学是语言艺术,“山药蛋”派创作自己的作品自然要求语言能吸引入、感动人,就是说要有艺术表现力。因此,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民群众中,时时注意摄取活在群众口头上的优美的语言。“看看那些说法是高明的,应该学习的,那些是俗气的、油滑的,调皮鬼喜好正经人厌恶的,学不得的。”(赵树理语)他们从群众语言宝藏中不断地发掘,提炼艺术的语言。在山西各个方言区内存在花样繁多的骂人的话,有不少俗气、油滑的说法,比如歇后语之类,“山药蛋”派的作家们一般都摒弃不用。他们的语言不乏幽默、讽刺,但都正正派派,体现了群众素有的乐观性格,绝无无聊的插科打诨,流里流气的贫嘴恶舌。他们使用的是提纯了的山西群众健康的纯净的艺术语言,发挥了群众语言的形象美、灵活美、音乐美的特点,形成朴实中见文采,敦厚中含机智,庄重而又风趣,严肃却又常常闪露诙谐、讥讪锋芒的“山药蛋”派的艺术语言风格:通而不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山药蛋”派为丰富汉民族的文学艺术语言做出了大可赞叹的贡献。

上述几方面,不可分割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山药蛋”派所以为一流派的艺术特色。假若做为流派的标志侧重面在于表现形式,特别在于语言的话,那末,我们更可以概括地说,“山药蛋”派的艺术特色即是,熟练地运用山西农民群众纯净的艺术语言,善于说故事的朴实而风趣的喜剧风格。

缺陷和发展前途

同任何文学流派和有自己风格的文学家一样,“山药蛋”派除了各个作家自己存在的艺术缺陷而外,也存在着共同的缺陷。比如描写的生活面不够广阔,反映时代的巨烈的矛盾、斗争不够直接有力;包括赵树理在内,也有重事轻人,为了照顾故事性偶有叙述拖沓之处;或强调解决问题配合当前任务,在自己还未从生活的感受中提炼出自己的主题时匆忙动笔,以致写出过个别内容不够充实,人物性格缺少个性的作品等。然而,是否由此可以说,如今这个流派已经“失去了发展的客观条件”、“正在走向凋落或变种呢”

时代在前进,农民从生活到思想以及文化程度都在提高;做为时代社会生活的镜子的文学艺术,也不可能一成不变。赵树理四十年代的作品和五十、六十年代的作品不论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而马烽和赵树理相较,更为重视发现与塑造新的革命阶段出现的新人形象,结构上也更多融入了西欧的手法等,使“山药蛋”派有所发展。马烽自己呢也还在发展。如《泪痕》,由于**和小说所使用的造型手段不同,风格随之妥有变化,更加一向善于写喜剧的作家来写悲剧,而不能不影响到固有风格的部分削弱。可是,结构上,故事的完整性,不突断突起,忽前忽后,保持顺序发展,注意安排“扣子”,造成悬念,吸引观众等,仍不失“山药蛋”味。特别在人物造型上,公安局长的诙谐、乐陶陶的乐观,老贫农的忠厚,会计的机智、幽默,朱克实的洞察一切复杂事物的政治敏感,敢于为党为人民承担风险的大无畏英雄气魄又和谐地统一在他那平易朴实而要和同志开个小玩笑的亲切、风趣的作风中,这是一个我们似曾相识的在新的形势下的老杨、田局长悲剧,还是有着他们固有的风格:喜剧的色彩。《泪痕》仍是“山药蛋”。说是变种,自然可以,生物界本来就时时处于物种的变异之中,但问题是,变异并不意味着全是退化,相反,多数由于取得杂交优势,变种比原种还要好,生物界整个进化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逐渐吸收不同流派的优点以至国外进步文学的优点,促使“山药蛋”不断发展,常常出现新的品种,如新的小“山药蛋”成一、韩石山、张石山等,便明显表现出这种趋向,这是可喜可贺,符合进化律的事。这绝不意味着“山药蛋”的“凋落”,正充分说明“山药蛋”旺盛的生命力,生机勃勃,因为虽是变种,而是更好吃的“山药蛋”,毕竟不是老白薯或地葫芦啊!

现在农村识字的人,中学生、知识分子多了,这一点“山药蛋”派的作家那一位也比我们了解得多,了解得深,因而在他们笔下早已出现了为广大读者熟悉的各类农村知识青年的形象。由于知识青年增多,我们八亿农民是否已经改变了历史地形成的心理习惯、审美趣味以及语言方式了呢在这一点上,我们更应谦虚点,尊重“山药蛋”派的新、老作家们,他们和农民长期在一起又为他们而写作,比我们了解得多也了解得透。倘以人类各民族的一般历史规律来推断,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过长久的历史形成的心理习惯,审美趣味特别是语言方式,在短短几十年内便产生根本的变化,恐怕也不可能。那末,八亿农民要求文学表现他们,供给他们

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事实已经证明受到广大农民群众(也不止农民群众)欢迎的“山药蛋派”便不可能停止自己发展的脚步。

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等职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孙犁全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孙犁纪念馆”座落在河北省安新县“华北明珠——白洋淀”畔。

目录

人物生平

成就及荣誉

代表作品

评价

著作

散文

风格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孙犁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2岁在安平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芸夫”的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曾编印出版革命诗抄《海燕之歌》,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副刊上发表过《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等论文。

1938年秋,在冀中区办的抗战学院任教,1939年春调阜平,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此后,在晋察冀文联、《晋察冀日报》、华北联大做过编辑和教员,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1941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群众性的大型报告文学集《冀中一日》,并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写作课本》(后改名《写作入门》《文艺学习》,多次重印)。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 孙犁全集

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1944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冀中农村从事写作,直至解放。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土地改革工作,写有《钟》《碑》《嘱咐》等短篇小说和一些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孙犁在《天津日报》工作,同时继续文学创作。 风云初记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写于50年代初,以滹沱河沿岸两个村庄为背景,围绕着高、吴、田、蒋四姓五家在抗战初期的生活史,细致地勾勒了冀中平原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展现了七·七事变后,冀中人民在中国***领导下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抗日根据地的壮丽画卷。作者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抗日根据地的风云变幻,虽语多风趣而不落轻佻。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成于1956年。小说通过铁(匠)、木(匠)两家十几年间友谊的建立和破裂的过程,揭示了50年代初期北方农村的生活风貌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予农村社会的深刻影响。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小满儿这个处在生活的十字路口,性格矛盾的人物形象,在读者中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6年以后,作者因病长期搁笔,但他以《天津日报》副刊《文艺周刊》为阵地,发现和培养了不少青年作家。这个时期,他还写有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 孙犁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创作结集为《白洋淀纪事》(1958), 白洋淀纪事

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以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他早年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晚年的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他既写出了象《荷花淀》那样优美、抒情的小说,又写出了象“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阴晴冷暖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这样消沉、悲观的诗句。孙犁的作品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读他前后不同时期的文章对他产生判若两人的感觉。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真实的孙犁到底又是什么样子呢? 孙犁是热爱生活的,否则无法想象他笔下所描绘出来的那么多美丽风景和人物形象,尽管他出生在国家和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段里。伟大的抗日战争,曾召唤无数革命青年投身其中,孙犁也不例外。异常残酷的烽火岁月,却使人民的精神品质和民族勤劳勇敢的优秀传统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孙犁为之而感动,创作了象《荷花淀》、《芦花荡》、《光荣》、《嘱咐》、《风云初记》等一大批以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他的小说,“把纷涌的战争风云映衬在白洋淀的月光苇影,以及冀西山地的红袄明眸之中,从而发现那些在日常伦理生活中真正值得珍视的人性之善、人情之美” 。他着力描写、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并塑造了一大批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形象。水生妻、秀梅、吴召儿、春儿、妞儿……孙犁不仅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的特殊素养,而且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他在文学的世界里构筑他理想的王国。孙犁曾经说过:“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因此,孙犁的文章,都是他亲身经历,他说:“我回避我没有参加过的事情”,“我写到的都是我见到的东西,但是经过思考,经过选择”。可以说孙犁笔下 的那些美丽可爱的人物形象里寄寓了他全部的憧憬和理想。 然而现实和理想永远充满着矛盾。作为一名解放区作家,孙犁曾一度受到广泛地阅读和推崇,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立人,与赵树理的“山药蛋派”构成解放区文学的双璧。但正当孙犁在小说中对生活寄予满腔热情时,现实处境却使他越来越感到困惑和紧张。1942年整风运动带来的精神冲击,1946年因发表小说受到的公开批评,土改时因《一别十年同口镇》、《新安游记》等文章被定为“客里空”的典型,以及解放后对知识分子的一连串批判,尤其是1955年批判胡风运动对知识界造成的大规模振荡,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身体素质不好并且时刻耽心自己在写文章中犯错误的孙犁长期绷紧的神经终于在1956年春天崩溃。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 象所有现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作家的命运也和时代紧紧相联。当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并逐渐收缩知识分子言说的空间时,有的作家积极投身其间,有的作家在参与和退避之间犹豫徘徊,有的则保持沉默。沈从文、孙犁当属后者。如果说沈从文的沉默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那么孙犁的沉默则是以一种主动退缩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道德操守,尽管此中也有较多的无奈和被迫。 和沈从文的后半生一直沉默到死截然不同,孙犁“文革”以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一反过去唯美的创作倾向,对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有较多的揭露批评。比如他在《后富的人》一文中,对社会不公和由此造成的贫富悬殊曾有辛辣的讽刺和批评。他通过一高级住宅处川流不息的拣破烂的外地人日常生活的描绘,特别是在一天清晨散步时遇见一个刚从一幢楼房的垃圾间出来,满身满脸是黑灰的外地来的小姑娘所带给他的心灵震撼,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国家已经有不少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从农村来城市觅生活的,可以说是后富起来的人吧。”在《芸斋书简——致韩映山》的信中,他列举了一次因简单的答话,使人家认为受了挖苦,以至怀恨在心,结果当这个人后来成为文革中造反派的小头头时,并极尽报复之能事,“其用心之毒,手段之辣,几乎使我丧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险恶。 对于他一生视为神圣的文坛,对其“商贾化”的现象加以了尖锐的批评,并多次指出:“因为文坛文风不正,致使一些本来很有前途的作者,经不住诱惑,走入歧途”。对流行的以“研讨”、“庆祝”等形式“花钱买名声”的做法,孙犁不屑一顾:“‘花钱买名声’,尤其是‘花别人的钱,替自己造声势’,我极不愿为,而耻为之。” 对于文坛的官场化现象,孙犁指出:“文艺团体变成官场,已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越嚷改革,官场气越大,却令人不解。”“文艺界变为官场,实在是一大悲剧。”进而他指出:“如果文途也象宦途(实际上现在文坛宦途已经难分),急功近利,邀誉躁进,总是没有好结果的。”他对一些所谓新潮作家的浅薄和无知提出批评和忠告:“当代一些所谓新潮作家,他的处女成名作,也是适合了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得以走红。这本来无可厚非,继续努力,自然可成名家。然每当跻身官场(文艺团体也是官场),便得意忘形,无知妄作。政治多变,稍遇挫折,便怨人尤天,甚至撒泼耍赖。这不只有失政治风度,也有损作家风采。”对于文坛上一些丑恶现象,他不无悲愤地感叹:“呜呼!文坛乃人民之文坛,国家之文坛,非一人一家、一伙人之文坛。为什么不允许人注视它,这能禁得住吗?可怜的是,近年来,文坛上的一些人物。不自爱重,胡作非为,人民已经不愿意再关心和爱护这个坛口了。” 孙犁的文学生涯肇始于抗日战争风云初起之时,延续了近70年。特别是在晚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迎来了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从早年作品的清新、优美,到晚年作品的切中时弊,不平则鸣和悲悯情怀,他完成了从孙犁的理想到理想的孙犁的人格塑造和人生旅程。回顾平生,孙犁曾感慨万千:“我不知道,我现在看到的,是不是我青年时所梦想的,所追求的。……”曾经怀笔从戎的孙犁,晚年独居陋室,体弱多病,著书不辍,时常思念那些逝去的岁月,在孤独和衰老中咀嚼人生的况味,有时不免热泪盈眶。他曾在一篇题记中喟然长叹:“今晋察冀故人凋谢殆尽,山川草木,已非旧颜,回首当年,不禁老泪之纵横矣。”行文至此,我脑际忽然幻化出清人严遂成《三垂冈》中的诗句:“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这诗句的意象倒是孙犁先生的一生形象的概括,于是,索性将它用作了本文的题目。 孙犁以90岁高龄终其一生,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富大贵。他留给世人的唯有那朴素的文字,以及隐藏在那文字下面真诚的人性和火热的心肠,令后来者为之唏嘘不已……

编辑本段代表作品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 、《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编辑本段评价

孙犁一生笔耕不辍,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图画。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在 孙犁纪念馆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文学创作迎来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作品以思想的深邃,文体的创新,艺术风格的鲜明和炉火纯青,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他的作品有: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结合。 作为孙犁文学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孙犁同志长期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为解放区文学和天津文学的繁荣,为天津业余作者特别是工人作者的成长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他开创了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热心扶植青年作者的优秀传统,几十年来为天津和全国文坛培养了一批批知名作家和业余创作骨干。他是我国报刊史上一代编辑典范。 孙犁同志是我国革命文学的一面旗帜,是我国当代文学的一位大师。他始终不渝地遵循党的文艺方针,身体力行发扬并丰富了我国革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他对中国革命文学的卓越贡献,他崇高的文品、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赢得了广大作家和读者的敬爱。

编辑本段著作

《荷花淀》(小说、散文集)1947,香港海洋书屋;1959,人文(高中语文课本) 荷花淀

《芦花荡》(短篇小说集)1949,群益(人教版课文)报纸的故事(北师大版第十一册) 《嘱咐》(短篇小说集)1949,天下出版社 《村歌》(中篇小说)1949,天下出版社 《农村速写》(散文、小说集)1950,读者出版社 《采蒲台》(短篇小说集)1950,三联出版社 《山海关红续歌》(诗集)1951,知识书店出版社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l集,1951,人文;2集,1953,人文;1—3集,1963,作家 《白洋淀纪事》(小说、散文集)1958,中青出版社 《铁木前传》(中篇小说)1959,天津人民出版社 《津门小集》(散文集)1962,百花出版社 《白洋淀之曲》(诗集)1964,百花出版社 耕堂读书记

《晚华集》(散文集)1979,百花出版社 《秀露集》(散文、小说集)1981,百花出版社 《耕堂杂录》(杂文集)1981,河北人民出版社 《疆定集》(散文集)1981,百花出版社 《琴和箫》(小说、散文集)1982,花山出版社 《孙犁小说选》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孙犁文集》(l一5册)1981一1982,百花出版社 《耕堂散文》1982,花城出版社 《尺泽集》(散文集)1982,百花出版社 《孙犁文论集》1983,人文出版社 孙犁散文

《书林秋草》(杂文集)1983,三联出版社 《孙犁散文选》1984,人文出版社 《远道集》(散文)1984,百花出版社 《老荒集》(散文集)1985,上海文艺出版社 《陋巷集》(散文集)1987,百花出版社 《耕堂序跋》1988,湖南人民出版社 《无为集》(散文)1989,人文出版社 《芸斋小说》1990,人民日报出版社 《孙犁文集》正编5卷,续编3卷,共8卷,2002年,百花文艺出版社 《孙犁全集》共11卷,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编辑本段散文

《相片》《识字班》 《第一个洞》 《游击区生活一星期 》《三烈士事略并后记 》《塔记 》《王凤岗坑杀抗属》 《采蒲台的苇》 《安新看卖席记 》 书的梦

《张秋阁 》《光复唐官屯之战》 《学习》 《宿舍》《节约》 《小刘庄》 《挂甲寺渡口 》《厂景 》《访旧 》《婚俗》 《一天日记》 《回忆沙可夫同志》 《黄鹂 》《石子 》《善暗室纪年》序《伙伴的回忆》《服装的故事《悼画家马达》《删去的文字》《童年漫忆》《谈赵树理》《谈柳宗元》《吃粥有感》《红楼梦》杂说《方纪散文集》序《书的梦》《画的梦》《戏的梦》《夜思》《悼念李季同志》《乡里旧闻》《同口旧事》《新年悬旧照》《报纸的故事》《亡人逸《芸斋琐谈》《母亲的记忆》《青春余梦》《芸斋梦余》《猫鼠的故事》《夜晚的故事》

编辑本段风格

读孙犁的作品,最早是从小说开始的。给我强烈的印象是风格别致。同是战争题材,却很少描绘血与火,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复杂的战争描写,而是更多地展示战争中人物心灵的美,却自有一种吸引人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那时最爱读的是《芦花荡》和《荷花淀》,至今一闭眼,便浮现出朦胧迷离的月光下,听水生说明天要到大部队去,水生嫂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多细腻、传神的细节哟! 也许是年龄小、阅历浅吧,那时不怎么爱读孙犁的散文,觉得太平淡,没有奇崛的句子,词藻也不花哨,写人叙事,多是白描。那时更喜欢浓妆艳抹,词藻华丽,热烈奔放,甚至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假、大、空”式的抒情散文。随着年龄地增长,阅历地加深,才感到孙犁的散文讲究情感的节制,含蓄蕴藉,朴素洁净,像在水中淘洗过似的,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大美”,才领悟到浓妆艳抹易,平淡自然难,做到“朴实无华、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就更难。这时,爱其散文胜爱小说,对其新时期的散文更是钟情不已。《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无论怀人记事,思及故乡,追忆童年和战争岁月,还是咏物之作,都融入了深刻的生活感悟。孙犁先生不喜欢官场,远离热闹,自甘寂寞,正因有了这种难得的品性,才能长期以宁静沉潜的心态,进入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宏大深邃的艺术境界。 孙犁先生的散文是“写人生”的散文。他是一位富于哲思的作家,他的这些哲理思考,大都伴随着形象和激情一起出现,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又帮助着其作品诗情画意地形成。他常常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升华出人生的感慨,在作品中凝聚、昭示着深沉的人生情致,不仅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更让人从中悟出关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读其散文,如同聆听一位饱经沧桑的智者平静随和地倾诉,需静下心来,慢慢地去品读。《黄鹂》中,他充满深情地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他赞喻贾平凹像是在一块不大的园田里耕耘不已的农民,同时又提醒作家:“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躁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经受得住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孙犁先生生活简朴,不慕荣华,他对头年冬季贮藏的大白菜根部生出的黄白色菜花喜爱之极,精心放在水盆里,摆在书案上。于是便有了那篇字字珠玑的美文《菜花》。他认为菜花小而平凡,但同样是美的。作者在结尾写道:“现在,我已衰老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许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相当于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1992年孙犁先生写了一篇意味淡远的《扁豆》。“白扁豆细而长,紫扁豆宽而厚,收获以后者为多。我自幼喜食扁豆,或炒或煎。煎时先把扁豆蒸一下,裹上面粉,谓之扁豆鱼。”写到这里,突然一转,切入1939年的生活记忆,与一个单身游击队员共同生活的时光。“每天天晚,我从山下归来,就坐在他的已烧热的小炕上,吃他煎的玉米面饼子和炒扁豆。灶上还烤了一片绿色的烟叶,他在手心里揉碎了,我俩吸烟闲话,听着外面呼啸的山风。”由物及人,对战争年代同志间生死与共、相见以诚的和谐关系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与怀想,朴实真挚,情理兼备,境界高远,细中见大,灵动飘逸,炉火纯青。 在十七年间,孙犁的小说从书名来看视乎是未完成之作,细细品味,才能发现其中的甘苦体验。孙犁先生的风格与日本川端康成类似,但二人的源头却迥然不同:孙犁源于对故土的爱,而后者却因其生世。孙犁对“小说散文化”孜孜以求,善于刻画形形色色的村姑形象: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并赋予其革命色彩;另一方面又在关于革命的叙事中,突出乡村日常生活的清新与阴柔意味,从而在实际上展示一个为人低调、襟怀淡薄、情感阴柔的作家在革命年代对于人生的某些独到发现。 文如其人。孙犁一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低调为人,爱憎分明。作家谢大光在《孙犁印象记》中说得好:“孙犁的作品和他的为人是完全一致的,可以信赖的。这里可以借用他在纪念俄国作家契诃夫时所说的一段话:‘我们只能从他的作品认识他。……对于像这样一个真诚的作家,我们只要认真地阅读他的作品,便可以全面地理解他了

  姓名:孙犁 原名:孙树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3年 籍贯:河北安平

  孙犁(男)(1913—)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192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后任职员、小学教员。抗战爆发后,在冀中从事抗日宣传、教育。文化工作,并开始文学创作。1944年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从事研究和教学,这时发表的《荷花淀》等作品受到称赏。抗战胜利后回冀中编杂志、写小说散文并参加土改工作。1949年1月随军入天津,在《天津日报》主编文艺副刊。早期作品后选编、修改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年初版)。50年代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历任中国作协理事、天津作协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1955年后因病远离文坛的主流,并开始阅读大量传统文化典籍。1977年以来,主要以散文创作为主。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开创者,有诸多后人效仿。“文革”后出版了《芸斋小说》、《秀露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曲终集》等散文集。《孙犁散文选》于1989年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荣誉奖。早期作品明净质朴,勾勒出乡土民风,继承了废名一脉的抒情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晚近所作由清新入于平淡,而在简洁之中更富于蕴藉。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风云初记》、《铁木前传》、《芸斋小说》、《秀露集》、《耕堂杂录》、《尺泽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曲终集》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57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