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如何命名的,例如“格美”、“麦沙”?“台风”这个词本身又是从何而来?

台风是如何命名的,例如“格美”、“麦沙”?“台风”这个词本身又是从何而来?,第1张

有趣的台风命名

王玉萍

从今年开始,人们将在台风天气预报中听到“龙王”、“悟空”、“风神”、“海神”、“ 电母”之类的字眼,这是我国与亚太地区十多个国家同步,自2000年1月1日起在发布台风气 象信息时所启用新的热带气旋名字。它为严肃刻板的气象科学技术增添了形象而浪漫的色彩 。
台风和飓风都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的强烈气旋涡,因发生的地域不同,名称各异。出现在 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 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称为“飓风”。
让台风有一个亲切的名字是一位美国作家的杰作。1941年,一篇名叫《风暴》的小说里一位 气象员为了好玩,给台风起上他所认识的姑娘们的名字,并叙述了一场名叫玛丽雅的台风怎 样生成、发展以及当她袭击美国时又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就用这种方式命名台风。一年中第一次光临的台风 起一个由 字母A打头的姑娘名字,第二次台风则用以字母B打头的姑娘名字,依字母的顺序一直排到W 。
1950年以前,美国气象局没给台风起名,但当年10月的某一个星期,同时 有三个台风到达,这就把人搅糊涂了,人们有时弄不清楚预报的究竟是哪一个台风。于是 1951年,气象局开始 依字母的顺序来命名台风。1952年又决定依字母的顺序给每一个台风起一个姑娘的名字。第 一组名单是:ALICE爱丽丝、BARBANA芭波娜,CAROL凯萝……WALLIS沃丽丝。
当报纸和收音机报告名叫荷丽尔的台风来到及由她带来的灾难时,那些名荷丽尔的姑娘也许 会遭到她的朋友们的小小的嘲弄,为了消除麻烦,气象局又一本正经的宣布说:“台风和一 些姑娘同名纯属偶然”。
但据说有两个名字是特意选用的,一个是奥发(ORPHA),这是一个在气象局工作姑娘的名字 ;另一位就是著名的温莎 (WINOSOR),英王为了他放弃了王位。
一些姑娘因为和台风同名,很生气,经常埋怨气象局。但更多姑娘看到自己的名字成为头条 新闻,非常得意,而对自己和毁灭性的台风同名则毫不介意,正因为如此,美国气象局继续 决定沿用这种方式——以姑娘的名字来命名台风。
在亚太地区,过去大多采用的是台风编号方法。如8901号台风是指89年第一次在经度180度 以西,赤道以北的西北太平洋洋面或南海海面及北部湾出现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的平均 最大风力达12级或以上。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民族自尊心的高涨,人们迫切要求使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台风 命名。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届会议 ,决定 成立研究协调小组,来组织西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命名方法是:分别由柬埔寨 、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 、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各提供10个热带气旋名字,要求每个名字的长度不超过9个字母 ;所用名字既容易发音,又在各成员国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而且不能用商业机构的名字 ;新的热带气旋名字一共有140个,将从2000年1月1日开始启用。同时为照顾习惯、便于气 象部门内部开展业务,热带气旋编号仍被继续采用。为避免混乱,对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 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亚太地区只给编号不给新命名,也就是维持原有姓名不变。
中国提供的10个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 母、海棠 ;中国香港选用的是启德、万宜、凤凰、彩云、马鞍、珊珊、玲玲、欣欣、婷婷、榕树;中 国澳门挑选的是珍珠、蝴蝶、黄峰、芭玛、梅花、贝碧嘉、画眉、莲花、玛瑙、珊瑚。
2000年第1号热带气旋名字是“达维”由柬埔寨提供;第2号热带气旋的名字是我国的“龙王 ”;第3号则是朝鲜提供的“鸿雁”;之后依事先编排好的名字秩序依次类推。
台风命名方法在亚太地区得到进一步扩展和应用;这是气象部门在新千年送给社会的一份礼 物。随着那些被赋予了新使命的“龙王”、“悟空”、“玉兔”、“杜鹃”、“蝴蝶”们的 到来,人们在防御风暴之余,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近,展现了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75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30
下一篇2023-06-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