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闻道,科学家们的浪漫

朝闻道,科学家们的浪漫,第1张

昨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看完了刘慈欣的《朝闻道》,起源是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的一句安利。

之前在火车上看了半本的《三体》从回来后就没有再动过了。一直摆在床头,每晚上床也都是翻手机,也许电子版短篇更适合我的睡前阅读。

我很喜欢朝闻道的故事。昨天白天听了谭晶的《怨苍天变了心》,到晚上脑子里还一直循环着那段京剧唱腔。一边看着文字,脑子里播着bgm,竟意外的没有违和感,甚至让我在一本科幻小说里读出了百传千回,缠绵悱恻的感觉。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浪漫的故事。丁仪带着妻子女儿环绕爱因斯坦赤道,隔着没有尽头的管壁想象正在经过内蒙古的草原,积雪的国后岛,太平洋底的火山口,涌出的岩浆像海底平原上的篝火这真是浪漫。“真正的美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想象力才能看到它,与海洋花朵森林不同,它没有形状和色彩,只有当你用想象力和数学把整个宇宙在手中捏成一团儿,使它变成你的一个心爱的玩具,你才能看到这种美”

一个父亲在对孩子传授着他人生的经验和感悟,这个画面在我的想象里总是特别动人。突然想到了木法沙和辛巴。我总是说我人生最缺乏的就是想象力,所以丁仪所说的美我从未感悟过,也许这也是我如此无趣的原因。但这倒并不妨碍我理解他所说的美,并且心向往之。近几年总是有一些焦虑,关于我的工作前景,专业素养,倒是从来没想过有什么办法能够开发我的想象力。现在突然意识到,也算是给自己提个醒,接下来需要关注一下。

“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了。”“地球生命用了四十亿年时间才第一次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但那一时刻距你们建立爱因斯坦赤道只有不到四十万年时间,而这一进程最关键的加速期只有不到五百年。”这是在阅读过程中再次给我心理带来冲击的时刻,让我对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这句话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具象的理解。何止是一个人类个体,把视野放大到整个星球,整个宇宙的时间维度,人类文明数百万年的时间也只是沧海一粟。37万年前一个原始人对宇宙几分钟的凝视,它对宇宙产生了好奇心,之后的整个所谓人类文明,都只是从这一眼开始,弯腰去拾取宝石的瞬间而已。人是因为有了好奇心才称之为人的。正如文章最后的排险者,这里和前文有个对应。一开始人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它并不是地球人,他的五官端正标准,只是个空洞的模仿,直到最后,当霍金向他询问“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未知的悲哀和渴望使他的脸上第一次有了生动和富有个性的表情,他看上去就是一个最经常又最不平常的普通人。那个伟大的原始人,人类伟大的好奇心!

这真是太动人也太浪漫了。如果我能更早一点的看到这些文章,也许我对CY会有更深的了解,那我们的结果可能就完全不同了。

文中法国元首指责那些用生命换取真理的科学家是一群毫无责任心的人,他们声称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研究,其实只是拿社会的财富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他们对玄虚的宇宙的变态欲望。而丁仪却肯定了这种说法“总统先生,科学发展到今天,终于有人对它的本质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些科学家,以及人类文明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并且被这种说法说服了。就是这样的,科学家不断的钻研,废寝忘食,根本不是所谓的奉献精神,只是因为他们的热爱和渴望。科学家其实是最纯粹的一群人,当然他们也是最幸福的一群人。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毕生的挚爱,从中可以获得最强烈的喜悦和满足,愿意为此付出一切代价。这种渴求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并且这种寄托如此的稳定而强大。这是多么可贵的幸福。而“在一个不可知的宇宙里,我的心脏懒得跳动了”,这又是多么深重的绝望。

之后的用生命换取真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朝闻道,甚至到不了“夕”,哪怕只有短短的十分钟,更有甚者如星云文明的生物,他们牺牲了自己去获得宇宙终极的奥秘,却预知到自己根本来不及看到这种美的可能性也再所不惜,把数据传给遥远未来的文明。“对宇宙终极真理的追求,是文明的最终目标和归宿”。

走上真理祭坛的科学家是幸运的,我觉得《朝闻道》是大刘为所有醉心于此的科学家们塑造的一个美梦。而对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我自己应该永远也没有办法走入科学的这扇门,但是能通过这些文字,隔着门窥到美的冰山一角,也是很好的。

《宇宙的极致浪漫》是一部由彼得·桥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太空探险和人类的命运之谜的故事。彼得·桥(Peter F Hamilton)是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他是当下科幻小说领域中最重要的作者之一。他的作品以宏大的叙事、详细的描述和人物塑造广受读者喜爱。

彼得·桥出生于1960年,曾经从事过科技工作。他的作品以细节入微的科学描写和独特的宇宙观点受到广泛赞誉。除了《宇宙的极致浪漫》,彼得·桥的其他代表作品还包括《皇后的光辉》系列、《尼尔福格的秘密》系列等。他的作品虽然宏大,但也不失温柔,展现出人性的美好和感人的情感。

《宇宙的极致浪漫》作为彼得·桥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宇宙观、新奇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成为了许多科幻小说爱好者的经典之一。在小说中,彼得·桥巧妙地融合了宇宙、科技和人性的多种因素,演绎了一场关于命运、爱与劫数之间的战争,赋予科幻小说以更深刻的针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从而得到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的支持。

我国在给航天器命名这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水平是非常高的,我们国家的行星探测名字为天问,月球探测的名字为嫦娥,太阳探测的名字叫羲和。空间站叫天宫,有天和,问天,梦天三个舱,还有一个光学舱名为巡天,神舟是我国载人飞船的名字,货运飞船的名字,也非常的高大上,名为天舟。

值得一提的是,起的名字好听是一方面,更好的是我们一听到这些名字就知道他们的作用,不然的话我们起再好听的名字,给人的感觉是莫名其妙。我国探月工程起的名字为嫦娥,这一名字出自于家喻户晓的一则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其名字的意思,穿越大气层,奔向中国式的浪漫。在古人的眼中去往月球只会藏在神话故事里面,但是到了现在,我们向往月球不止藏在神话故事,还藏在探月工程里。这是古人想,但是没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现代人用坚持不懈的努力,迈出了这重要的第一步。

天问,这一词是出自于屈原的长诗天问中,在这首诗中,屈原提出了将近两百个问题。在这其中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宇宙中,屈原在这首诗中提到太阳和月亮的升起与落下,星辰日月的形态与位置这种问题。而天问就相当于是回答这些问题,用火星探测器来解答,所以我们将火星探测任务的名字取为天问一号。

在2021年10月14日,下午18:51我国的太阳探测器是顺利升空。这一探测器的名字为羲和,羲和众所周知是太阳的母亲,同时也被神话称为是太阳女神,还称他生了10个太阳。所以以它来当这一探测器的名字是再合适不过了。看到这些名字之后,很多人都感叹,你可以永远相信中国人的浪漫。

梦想与浪漫之间貌似是亲密无间的关系,因为航天器材中的很多设备都和中国的神话故事密切相关。比如我们的登月器所用的明明就是我国的神话故事中的《嫦娥奔月》里边的女主角嫦娥仙子的名字。如今给火星探测器所起的名字又是祝融,也是我国的一个神话故事当中的神仙的名字。

祝融这个神仙是主要管理火焰的,天下的火焰都归他管。还被赋予这个名字的探测器正是去往火星的探测器,这也是我国人民浪漫的一面,将我们的火星探测器赋予火神的名字,让它变得更鲜活了,而且更加容易记忆了。

一、这一份浪漫来自我国的神话故事

火星探测器被赋予了我国神话中的火神祝融的名字。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在天柱之间打斗,两位神仙力大无穷,打斗的威力不可估量。最终祝融战胜了共工。但是水神共工在失败之时一头撞向了天柱,天柱崩塌,天给捅了一个窟窿,大水从天上倾泻而下,接着就有了女娲补天的故事。祝融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用自己的神力将五彩神石融化,帮助女娲补天,但由于水太多女娲只好自己堵了上去。

二、航天梦就像神话故事一样

其实我国的航天梦就和神话故事一样不可思议,想象的到我们一个后起的国家,比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在太空领域的成就还要高呢?航天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段美丽的神话。

三、给航天器取的名字十分容易记忆

我国网友给航天器取的名字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且都是相互呼应,彼此有着含义的。说到月亮,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嫦娥,那我们月球探测器就叫做嫦娥号。说到火焰,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祝融,让我们的火星探测器就叫做祝融。

有如下:

1、“天问”出自屈原长诗《天问》,这是一首四字长诗,一共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其中,许多问题关乎宇宙,屈原对太阳月亮升起落下,到日月星辰形态位置,都发出了追问。

两千多年前,遥远的古人对天地自然发出追问,两千多年后,火星探测器升空,它叫“天问”,带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自然的探索升空。

2、神舟:神奇的天河之舟

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作为货真价实的“中国第一船”,出道即巅峰,所以有一个好名字是尤为重要的事情。

它包含着两层寓意。首先“神舟”字面上是神奇的天河之舟的意思,这一点就非常符合它的“船设”。

3、“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从小到大我都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这个上古时代的神话故事最早被记录在《淮南子》等书中。

可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爱情故事,在字里行间还埋藏着古人对于星辰的崇拜和向往。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先人们想奔的月,我们来完成!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绕月探测工程。这项工程的名字,就叫做“嫦娥工程”。

4、“北斗”指路

北斗七星,在上古时期就被古人用来判断方向、确定季节、知晓时辰,到现在都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只要在天空中看到北斗七星,就能找到永远处于正北方向上的北极星。先人们用北斗来指引漫漫长路上前进的方向,现在中国人仍然将用以“北斗”为名的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定位导航。

5、“悟空”火眼金睛

说起悟空,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一个腾云驾雾的孙大圣形象。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悟空”,指的是我国的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叫“悟空”这个名字,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和大圣一样的火眼金睛,能在茫茫无际的宇宙中“看见”暗物质。另一方面是这个名字还带有“领悟、探索太空”的含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4882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