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因是那个时代的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女神。
她被同时代著名的学者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有才能,有修养又兼美丽气质于一身。、并且本人又有小酒窝,笑起来很甜很美,言谈举止又是那样的优雅得体,再加上她的气质内涵修养和文采才能又让她更迷人。据说连当时身边美女不乏,阅人无数的民国四大美男子之首的东北王张学良也迷上了她,曾多次想法子要聘请在他创办兼任校长的东北大学任教授教建筑学并且早已经结婚生子的林微因当私人教师,想通过这种方式想这样接近接触她,聪明的她委婉拒绝了,并很快离开了东北大学。
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民国是一颗璀璨的星。同时代民国时著名诗人卞之琳的《断章》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你你的窗户,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林微因绝对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让人羡慕心动的一道美丽风景和装饰别别人梦的女子。用她自己的诗歌形容她:你是人间四月天。文学上:她写的文章诗歌细致细腻,清莹温婉、和悦流畅,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是新民国的一代才女。事业上:建筑学颇有造诣,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我想这些还我们不是大家最关注的,她一生最让我们津津乐道八卦关注的的是:林微因与民国在当时各个领域代表着最高成就的诗人徐志摩、建筑事业家梁思成、哲学家金霖岳这三个著名优秀男人的爱情传奇故事。
少女时林微因爱着徐志摩 徐志摩一生都最爱她
大家都知道,林微因与徐志摩在康桥的那段日子是最美好梦一样的恋爱时光,我在电视剧里看到画面:徐志摩经常骑着自行车载着她的女神林微因行驶在康桥康河,春光乍泄,金柳依依,到了夜晚则撑一支长篙在小船上,在康河最清处漫溯,一起读着诗,唱着歌,说着情话,他们在康河发生着所有少年少女的热恋中的最美的事情,亲吻,赞美爱情。那么浪漫开心,风景也是那么美,柔情似康河的水。徐志摩是林微因的初恋。
一段文字这样容那段人间四月天和康桥最美的日子:
“在青春最美的年华,与心仪的人邂逅在暮春之野,然后携手共赴一段红尘的浪漫,曾是无数少男少女梦寐以求的愿望。那些日子,在连绵的雾濛和雨水不停的伦敦,在林徽因渴望着有一个人“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的孤寂时光里,徐志摩恰到好处地出现了。自此,那段雨雾氤氲的英伦时光,便被诗意和浪漫浸*,从此成为林徽因一生之中最为美好的记忆和诗篇。
那些日子,林徽因此前难以排遣的孤单和寂寞消失了。他们一起回忆家乡的故事,讨论欧洲的文艺和哲学。徐志摩的娓娓倾诉,宛如一股甘醇的清泉,汩汩地流进了林徽因干渴的心田。她被他滔滔不绝的演说和诙谐的语调吸引了,她所有的感情体验,包括慌乱的眩晕、喜悦和羞涩,都被他带动着。林徽因的好友费慰梅曾这样评说:“她是被徐志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对她的热烈感情所迷住了……对他打开她的眼界和唤起她新的向往充满感激。”尽管彼时,她还分不清在她对徐志摩的感情里,到底有多少是纯粹的友情,又有多少是异性之间的倾慕和爱恋,但她却是实实在在地被他吸引住了。他的一个温暖眼神、一句浪漫话语,都能让她的心荡起无数的涟漪。
而心中活跃着浪漫主义激情的徐志摩,在和林徽因交往的过程中也惊奇地发现,林长民身边这个看似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不仅生得端庄秀丽,而且思维活跃、见识广阔,她对一般事务的理解和悟性,都远远超出了她的年龄。在她一颦一笑的外表下,还隐藏着聪慧、幽默、锐敏、追求独立和坚持己见等种种优良的内在品质。她“可爱的梨涡,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像一颗露珠,颤动的,在荷盘中闪烁着晨曦”!
他爱上了她清澈如水的眼眸,爱上了她清丽如莲的笑靥。她成了他心中的女神,诗意的化身。他在他的短诗《你去》中称她是“永远照彻我的心底”的“那颗不夜的明珠”。那段日子,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生活被“照着了一种奇异的月色”。他总是隔三岔五地去看望林徽因,而且每次都给她带来新鲜而有趣的话题。春水迢迢,山河滔滔,他对她的情感,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但是,最后的时光紧接着就是雷雨。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徐志摩深深爱上了林微因,他要跟妻子张幼仪离婚,她要离婚跟林微因在一起。可是,这个时候林微因面临着艰难得选择,这个时候,虽然她确实爱着徐志摩,可以说这个时候是是超过梁思成,但她是个理智有智慧的人,他必须艰难明智的考虑,小时候母亲婚姻的不幸给她一直留下很大的阴影。林父亲长民的婚姻也是父母之命,其妻子虽然容貌端正,却没有受过教育,一字不识,加之出于富商之家,不善女红和持家,丈夫不欣赏,婆婆也不喜欢。后来其妻生下林徽因,命运依旧。不久林长民又纳了一房姨太太,其妻更被冷落,林徽因尽管不像其母亲一样不幸,但自幼身处这样的家庭矛盾之中,幼小的心灵可见一斑。 她爱父亲,却恨其对自己母亲的无情;她爱母亲,却又恨她不争气;但是,亲生母亲的境遇,使得林徽因对旧时家庭三从四德式的温顺弃若敝屣,一直努力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而徐志摩是结婚有家室的人,母亲和自己幼年的不幸,使她心里强烈在乎这些,她不想成为小三,也不想破坏别人完整的家庭,为了爱情自私的人。或许她和母亲小时候受够了这样的生活,她不想自己将来也跟母亲一样。假设这个时候徐志摩是没结过婚也没有小孩的,徐志摩一定是最让她心动的。选谁还是很大的悬疑,或许是梁思成,或许也是徐志摩,这个谁也不知道,她自己也都不知道,因为事实不是那样,也没有那样的徐志摩让她选择。
后来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她选择了梁思成。后面的那段日子是徐志摩最暗淡的日子,可以说死的心都有了。最终他虽然遇到了陆小曼,在一起了,但是这是一个人在失恋时需要安慰和精神支持寄托的情况下选择的人,谁能保证选择的是最好,虽然后来林微因结婚了,他也与陆小曼结婚了,但他一生心里都装着林微因,时刻关注着她。如果不是实在是不可能,绝对的没机会,假设上天这个时候再给徐志摩一次选择的机会,在林微因和陆小曼之间,他想她还是会一定是选林微因。
一个男人死心塌地冒着天下大不违和家人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甚至可能家人会与你断绝关系也要坚持离婚,哪怕并不能最后也不定能够得到她的爱,他也无怨无悔,为此一博,。无论何时心里都装着你,死心塌地甘愿帮她为你做任何事,你是他的魂,她的灵感,他的最美的诗,你是他在梦里时梦见你都笑醒的人。他最后的事故死都是最后因为要去见她,死的前一刻在去见她的路上,死的最后一念也是见她,毋容置疑这个人是他一生的最爱。
所以这所有的一切在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林微因爱过徐志摩,林微因是徐志摩一生的最爱。
结婚后林微因爱着梁思成 梁思成一生都最爱她
林微因选择了思成是一种理性思考后做的理性的选择。选择徐志摩是选择了浪漫,诗一样的生活。但是,选择梁思成就是选择了踏实安心过日子。人终归要成熟起来要有个安定的家,要安心过日子。少女的情怀每个女子都是有的,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不管发生天大的事情都会爱着你,不离不弃,像天那么蓝,像梦那样真。可是到了现实和生活却就不是那样子了,人终究是要回归生活的。林微因既然不想如母亲般那样过一生,那些都是阴影,也不想让人当她是破坏别人家的小三,祸首。那他就早理性思考,理性面对,理性选择。理性的思考后让她觉悟到:少女的情怀终究是要面对生活的,终究是要放下的,天真也好,浪漫也罢,人终究是要长大的,该是放下的时候了,恋爱归恋爱,生活归生活,选择了生活,就要面向生活,不能做一直还疯还狂还癫还野的姑娘了,所以他理性的选择了梁思成。
梁思成家是个书香门第,父亲是著名的维新人士和学者,家风淳朴,而梁思成又温和儒雅,成熟稳重,这样的男人没脾气,责任心强。林微因的家庭也是书香门第,可以说他们两人的结合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只是因为母亲在大家族里复杂,父亲林长民又纳了还几个小妾,女人门争风吃醋,勾心斗角,母亲被冷落,她得童年过的并不好。所以这些缺失的东西正好在梁思成家找到了,他来到梁家看到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家人之间相处的很和谐,彬彬有礼,相敬相重。这正是她童年所缺失的一切,她在这里找到了。徐志摩能给他浪漫给她初恋给他文学诗歌,但他家庭关系复杂,回归现实生活,徐志摩给不了她想要的这一切,而梁思成可以,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梁思成。
毕竟林微因的眼光不错,梁思成没有让她失望,后来发生的一切证明了她的选择是对的。梁思成果然最适合她,当林微因与她订婚后提出想要学建筑,当下中国以后需要建筑,毕竟诗歌文学在人眼里是业余的,不是事业,不能当饭吃的,用现在的话说是:学文科的是要饿死的,学工科的才有出息。据说梁思成马上很支持,正好他这时也很迷茫,他只知道自己喜欢画画,就商量和林微因一起去国外留学,大家都知道,建筑学对于一个有文学梦爱好文学喜欢旅行的姑娘如果呆在家里巴在桌子上画久了是会无趣乏味的,林微因肯定坐不住没有长久画下去的耐心,再加上她身体虚弱,所以画一会儿就会休息,经常会把设计图稿没画完搁置在那里不管了 ,只要有梁思成在林微信只画草稿,把剩下的撒娇似的交给梁完成,梁也总是笑着接受,也许她选择梁就是因为梁就是那么个懂她,愿意宠着她的人。梁思成懂她,把她设计图稿默默的帮她接着画好。而且他们一起合作写了新中国第一本建筑学的理论书《平郊建筑杂录》。夫妇二人对未来首都北京的建设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他们曾着力研究过北京周围的古代建筑,合著的《平郊建筑杂录》其中有一段精彩的表述:“北平郊近二三百年间建筑物极多,偶尔郊游,触目都是饶有趣味的古建……无论哪一个巍巍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或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迁。”这不像是理论研究书籍中的文字,一看就是林微因才女的风格,简直是为北京地区的古代建筑唱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赞美诗。在他们眼中,那些饱经沧桑的亭台楼阁、寺庙塔院也有其灵魂,它们在为昔日的繁华吟咏着缠绵悱恻的挽歌,而且是神秘的历史最可信赖的证物。文字这些当然不是梁思成的长项确是林微因最拿手的,所以这么书大部分由他们夫妻两一起探讨研究最后由林微因来写得,所以说他们的结合是幸福的,和谐的,他们的结合是互补,是天衣合璧,相铺想成,双方都成就了的事业按照邓云乡的说法,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合在当时可以说是新旧相兼,郎才女貌,门第相当。他们在婚前既笃于西方式的爱情生活,又遵从父母之命所结的秦晋之好。又因林长民是段祺瑞内阁中的司法总长,梁启超作过熊希龄内阁的司法总长、段祺瑞内阁的财政总长,所以说是门当户对。总之,是几乎可以媲美李清照、赵明诚的最令人艳羡的美满婚姻。《林徽因传》里则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终生痴迷的古建筑来比喻他俩的组合,那么,梁思成就是坚实的基础和梁柱,是宏大的结构和支撑;而林徽因则是那灵动的飞檐,精致的雕刻,镂空的门窗和美丽的阑额。他们是一个厚重坚实,一个轻盈灵动。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
梁思成说过:“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假设选择的是徐志摩,她的人生一定复杂的多,或许她的结果跟徐志摩差不多,除了诗歌就没有其它事业和一个安心的家踏实的生活。选择了梁思成成就了她的建筑事业,而且诗歌文学也照样没落下,因为虽然她离开了徐志摩,而徐志摩并没有离开她,或许是距离产生了美,他反而比以前更离不开更想她了,所以虽然做不了夫妻,但还可以做知己,有徐志摩这个知己,林微因就诗歌文学浪漫还在。所以所林微因是有格局有深度有思考有智慧的人,如果把她这个规划选择比做生意,那这是世界上最最划算的一笔投资,等于借钱投资,透支付出了浪漫诗歌,诗情画意,却回报了建筑事业,又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的爱,到最后因为这生意做的太顺利了,借钱的人太好,借的做本的钱他不用你还了,浪漫和诗歌最终还是属于自己的。
我看民国有关林微因的故事时有这样一件事:林徽因曾很沮丧的告诉梁思成:“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林徽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于是从此三人终身为友。 是她先遇上了梁思成,不早不迟,他的回答也许并不那么好,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
婚前,梁思成也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看了以上文字大家应该都明白了:林微因是爱着梁思成的,梁思成也深爱着林微因。
一个男人在自己的妻子跟自己说爱上了别人,他虽然很痛苦却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还安慰你,深爱着你却让你选择别人并祝福你们。那他一定是爱你的。梁思成曾经跟人这样说过:“别人都说老婆还是别人的好,文章还是自己的好。我却是老婆还是自己的好,文章还是老婆的好。”虽然林微因去世后他娶了林殊,但如果生前两个人让他选择,我想他还是会选林微因
所以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看出:林微因爱着梁思成,林微因是梁思成一生的最爱
晚年时林微因爱过金霖岳 金霖岳一生都最爱她
金岳霖的一生,在他的道德文章之外,最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他对林徽因的恋情。刚才前面我们在说林微因与梁思成的爱情故事时说到过金霖岳,林微因直接跟丈夫梁思成说她爱上了金霖岳。从这里我们可以获取几个信息,林微因与丈夫和谐信任,互相坦城相待,这样的事情会直接跟他说;林微因爱过金霖岳,她自己说的。金霖岳的退出是不想让林微因为难,更是因为他爱林微因,他对她是相见恨晚。
金霖岳是个有趣又幽默的男人。有一篇文写到:‘’在杨步伟的回忆录《杂记赵家》中有不少珍闻。1924年,她与赵元任赴欧洲旅行,遇见金岳霖,后者正在欧洲游学,同行者为美国女朋友Lil2ian Taylor(中文名为秦丽莲)。1925年11月,金岳霖回国,秦丽莲也随之来到北京,对中国的家庭生活充满兴趣。1926年,经赵元任介绍,金岳霖接替前者的清华教席。有一天,金岳霖致电杨步伟,说是十万火急,非请她和赵元任进城一趟不可。至于具体细节,金岳霖不肯透露,只一个劲地催促他们赶紧动身,说好了,事后他请吃烤鸭。杨步伟是医生,脑子里的第一闪念是秦丽莲不慎怀孕了。她立刻声明,若是犯法的事情,她可爱莫能助。金岳霖的答复是:这事大概不犯法。杨步伟和赵元任满腹狐疑,到了金家,秦丽莲来开门,杨步伟盯着她的腹部看,没什么异常。很快,他们就弄明白了事情的原委:金岳霖饲养了几只大母鸡,其中一只三天生不下蛋来,很痛苦。别人养鸡用米饭,金岳霖养鸡还额外喂食鱼肝油,鸡的身子很沉(重达十八磅),蛋很大,卡在那儿,一半露在外面,杨步伟用力一掏,就万事大吉了。金岳霖目睹杨神医妙手回春,立刻愁眉舒展。事毕,他遵守约定,请赵元任夫妇去烤鸭店大快朵颐。
金岳霖终生未娶,因为遇见了林微因。一位美丽的女主角一直被人反复提及,她就是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金霖岳是通过徐志摩介绍认识林微因的。林徽因的美貌和才华有口皆碑。翻译家文洁若认为,林徽因“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林徽因确实是知识女性中的极品。张邦梅为姑奶奶张幼仪撰写口述自传《小脚与西服》,其中,张幼仪对“情敌”(实为假想敌)林徽因的评价非常值得玩味,她的原话如此:“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这位女士当时才十六岁多,旅居伦敦,徐志摩钟情如醉,走火入魔,为了追求她,竟将饱受丧子之痛的发妻弃若敝屣。有件事值得一提: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离婚证人是金岳霖,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结婚伴郎也是金岳霖。”
林微因爱上金霖岳是有原因的。金霖岳不仅人高大帅气,博学多识,是中国民国时一代哲学家。而且很细致幽默勤快,据说梁思成忙的时候都是金霖岳细心照顾她,为她分忧解难。还特意自己养鸡下蛋给身体虚弱的林微因补身子。他最懂林微因,可以说他是林微因的灵魂伴侣。
林微因晚年与丈夫梁思成和灵魂伴侣金霖岳三人的相处也被誉为佳话传奇。金霖岳的退出让梁思成很感激他,后面的日子不管林微因夫妻搬家到哪,他就跟着去哪。连他们的孩子都叫亲切的叫他金爸爸,可见相处的很亲融。
金霖岳是个痴情的男人,也是最懂林微因的的男人。他为她写的诗联可谓是对林微因一生最好的写照,只有懂一个人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联。据说: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这是在被称为现代中国第一才女的林徽因女士的追悼会上,对她终生爱慕的金岳霖先生写的一副挽联。 上联是赞美林徽因的才华。说她那一身涌现的诗意简直就像千寻瀑布那样飞扬绵长。 寻,这里为长度单位。古代八尺为一寻。这里主要是因为寻是仄声,以与月字的仄声对仗。 下联则是抒发了林徽因的美好。有点此事古难全的味道。这副对联的感人,是因为金岳霖把对林徽因的爱全部注入在了里面。 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美好、丰盛与富饶。如同我们的杏花天、五月天。而金岳霖把林徽因形容为万古以来在人间出现的最美好的四月天。 林徽因在金岳霖的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金岳霖曾跟人说过,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他渐渐说着,声音渐渐低下去,仿佛一本书,慢慢翻到最后一页。 有人曾央求金岳霖给林徽因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是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顿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了头,沉默了。 他为了她,终身未娶,因在他心中,世界上已无人可取代她。 即使多年以后,当他已是八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的时候,他仍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语不发,紧紧握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微因去世后,晚年的金霖岳有一次突然宴会众好友,大家都不知道是有什么好事情,来了后他告诉大家:今天是微因的生日啊。大家都佩服他对她的痴情。
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明明知道不可能在一起,明明知道相爱不能在一起,但他却还是无怨无悔的为她守候,那怕能够见到她就足矣,为了他终身不娶,那怕她去世后一生依然念着他心里装着她,痴情的为也逝的她邀请终友过生日,为她写出了最懂的联。
以上所说的一切大家也看到了:林微因是爱过金霖岳的,林微因是金霖岳一生的最爱。
后记
林微因一生分别在这三个阶段爱过这三个男人,可以说在每个男人各自的阶段里,他当时是对相处的那个男人是最爱的。我们看了上面文字还可总结出这样一个信息:徐志摩是林微因一生最佳知己,情人,良师益友,给她诗情画意和浪漫的人,是她一生怀念的人,与其相恋,不如怀念吧!这也许是最好的状态。梁思成是林微因一生最佳配偶和携手共进的事业伙伴,给她最想好的和事业,一生有个这样的男人是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金霖岳是林微因一生最佳灵魂伴侣,知音,他最懂她,仰慕她,是她心灵上寻找最好寄托,安慰和心灵共鸣,爱过就已足够。
其实这也是每一个女人心目中一生住着的三个男人,一生灵魂深处都在寻找这样的三个男人,这也是人性,不管你信不信,只是林微因比较幸运,她遇到找到了,或许很多人一生也找不到遇不到求不得。一个女人一生能够拥有这样三个男人一生最爱,并且还是响当当的最优质人物,这是怎样的一种女人魅力!或许对于我们来说一个就已足矣。
林微因一生是传奇,许多人都特别喜欢她,追寻她,当然也有人不喜欢她,认为她太自私,高傲。据说她与著名作家冰心就有过这么一段恩怨,当时林微因是太太课堂的主角中心人物,是所有人最追捧最受欢迎的人。冰心写了一篇文章《我们的太太课堂》加以讽刺。于是林微因就直接送她一瓶醋,用现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姐就是这么有魅力,姐就是讨男人女人喜爱,不服嫉妒是吧,那我也就没办法了,我可以帮你,送你一瓶醋,心里不爽就多喝几口,反正是送你的免费的,好好喝,慢慢喝,别呛到噢!‘’她确实就是这样一个有魅力也讨人喜爱的人,据说徐志摩本来也是不做诗人不写诗的,为了追求她,与她灵魂同步共鸣,开始写诗,没想到成为一代诗人。梁思成跟她刚在一起时是迷茫的,只知道自己爱画画,不知道干什么。林微因在伦敦是受女房东建筑师影响,立志攻读建筑学,梁思成为了跟她一起也一起去学建筑学,没想到成为一代建筑学家。这就是林微因的魅力,哪个男人跟她在一起哪个男人成功,她能引爆你的梦,指引你走向成功。
人红是非多,人美多非议,不管你喜欢她也好,不喜欢骂她也罢,她林微因就是林微因。用范冰冰的话说:”你优秀,别人才评论你,无足轻重的人谁会评论你。我挨得住多深的诋毁,就经得住多大的赞美。我的所有努力都只是为了让自己掌握主动。别人说好不好不重要,我喜欢就好。我从来就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万箭穿心,习惯就好。
好吧,我们就说到这里吧,说了这么久大家也累了,一起喝杯茶,最后我们再来解解乏:看看欣赏一下林微因与徐志摩互相最怀念写下的最美诗吧!
再别康桥
——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林微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篇鹅黄,你象;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1904-1955)
[林徽因简介]
生辰:1904年6月10日
民族:汉
祭日:1955年4月1日
籍贯:福建闽候
职业: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全文] >>[评论]
林徽因1904-1955
入培华女子学校(右一为林徽因)
附:[林徽因年表]
[林徽因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林徽因住在北京东城总布胡同时,她家的客厅名为“太太客厅”。当时,一批文坛名流巨子,包括朱光潜、梁宗岱、金岳霖等,常聚集在这里,一杯清茶,些微点心,谈文学,说艺术,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在“太太客厅”里,林徽因一直是最活跃的人物,读诗,辩论,她的双眸因为这样的精神会餐而闪闪发光。朋友是林徽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优秀也是因为有他们的欣赏和激励。>>[全文] >>[评论]
小时候的林徽因 少女时期的林徽因 聪慧的女孩 两条小辫
16岁时的林徽因 16岁即随父遍游欧洲 被引用最多的绝美照片 项链从不离身
踩高翘的快乐女孩 在美国读大学的照片 大学毕业照 结识梁思成先生
结婚照 幸福的蜜月 美丽的** 初为人母
在自家院子 人到中年 气质依旧 病中单薄的身子 一代才女安息之处
·走进徽因的客厅
这位女主人的茶会对当年的文学青年萧乾“就像在刚起步的马驹子后腿上,亲切地抽了那么一鞭。”为保留住这样健康的生动,刘小沁在《中国文艺家》2000年第6期上,特意将不同专业、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时间对“客厅”的忆叙类聚成篇引读者“走进徽因的客厅”。
你会发觉,当“真实”并非特意为不真实而记录时,往事不言自明了。
>>[全文] >>[评论]
·梁思成与林徽因
徽因是《汇刊》关于这次野外考察的报告的起草者。就像每一个初到峡谷的人一样,她首先谈到的是在这个干旱地区令人惊奇的流水的存在。当然会有关于它的神话了,“自从宋太宗的骏骑蹄下踢出甘泉,救了干渴的三军,这泉水便没有停流过,千年来为沿溪数十家磨坊供给原动力……。” >>[全文] >>[评论]
·徐志摩与林徽因
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是大哥哥辈的人物了。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
>>[全文] >>[评论]
·金岳霖与林徽因
金岳霖一九一四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从青年时代起就饱受欧风美雨的沐浴,生活相当西化。西装革履,加上一米八的高个头,仪表堂堂,极富绅士气度。然而他又常常不像绅士。他酷爱养大斗鸡,屋角还摆着许多蛐蛐缸。吃饭时,大斗鸡堂而皇之地伸脖啄食桌上菜肴,他竟安之若泰,与鸡平等共餐。听说他眼疾怕光,长年戴着像网球运动员的一圈大檐儿帽子,连上课也不例外。他的眼镜,据传两边不一样,一边竟是黑的。而在所有关于金岳霖的传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是他终生未娶。阐释的版本相当一致:他一直恋着建筑学家、诗人林徽因。
>>[全文] >>[评论]
·李健吾与林徽因
抗战八年,林徽因避居西南后方,李健吾则蛰居沦陷的上海,虽音讯阻隔,但阻隔不了李健吾对女作家的惦念。当误传林徽因已经病故,李健吾在《咀华记余·无题》中表达了对林徽因和其他三位女作家的这种情感。他说:“在现代中国妇女里面,有四个人曾经以她们的作品令我心折。我不想把她们看作流行的‘女作家’,因为侮辱她们,等于伤害我的敬意。好象四种风,从四个方向吹来,她们从不同的社会角落出来,传统不同,环境个别,因而反应和影响也就不能属于一致,有时候也许完全相反。一位是从旧礼教冲中来的丁玲,绮丽的命运挽着她的热情永远在向前跑;一位是温文尔雅的凌叔华,像传教士一样宝爱她的女儿,像传教士一样说故事给女儿听;一位是时时刻刻被才情出卖的林徽因,好象一切有历史性的多才多艺的佳人,薄命把她的热情打入冷宫;最后一位最可怜,好象一个嫩芽,有希望长成一棵大树,但是虫咬了根,一直就在挣扎之中过活,我说的是已经证实死了的萧红。”
>>[全文] >>[评论]
[纪念文选]
·张晓春:想起林徽因
林徽因,这位50年前就已去世的女子,凭什么依然这样深刻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许多人争着要为林徽因树碑立传,光《林徽因传》就有几个版本。网上的表白归结起来不外乎有三点:1、她的美貌与气质;2、她丰富而含蓄的情感世界;3、她多方面的才华。若仅以此论,她同时代的好几位美女作家都符合这些要求。但人们独独钟情于她,恐怕是一种综合了各种因素的原因,其中既有世俗的情感投射——温饱之后精神上追求社会认同而对出身与受教育程度的势利苛求、对美貌与丰富爱情的人性企盼以及对上流社会生存方式的妄想;还有对竞争社会中理想女性失落的叹息——女性既具有现代独立人格与个性,同时又不失传统美德及本质的温婉美好,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难。
林徽因恰恰契合了人们的这种理想需求。>>[全文] >>[评论]
·梁从诫:建筑是她心灵诗歌
1925年,林徽因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入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一年后,却打破了当时这所大学相当保守的常规:以一名年仅22岁的中国女学生,隔系应聘,当上了建筑系设计课的兼职助教,不久又升为兼职讲师。她选择建筑作为专业并非偶然。在她16岁随父亲林长民暂居英国时,受到一位建筑师的启示,就决心要以这个"把艺术创造与人的日常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工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还说服了她后来的丈夫梁思成也学了建筑。
>>[全文] >>[评论]
·何向阳:怀念林徽因
有意思的是,人们印象中的林徽因娴淑、文弱而瘦削,除掉确乎存在的多病因素,或者,熟识她故事和诗歌的人还会生出善感、敏锐或执情,对于她的概括还包括才女一类的陈词,会牵连到太太学堂年代的英式文学气派,那种氛围里的自由,和交谈时的话多好争论,所谓谈锋机健——这可是距人们印象中的闺淑有些远。传说中的美丽公主总是被人注意着她女性的一面——更多时候是身边周遭的男性观看赋予的,加以渲染扩展,为欣赏磨平着;不是说没有,有,但不是全部。然而,谁又能画出个全部,对待完美,总是纯一便足够,又有谁再追问其中的刚强与韧度?其背后的理由?
至少,这是一个从不放弃走的女人。一个走着的人。>>[全文] >>[评论]
·箫乾:才女林徽因
那天,我穿着一件新洗的蓝布大褂,先骑车赶到达子营的沈家,然后与沈先生一道跨进了北总布胡同徽因那有名的“太大的客厅”。
听说徽因得了很严重的肺病,还经常得卧床休息。可她哪像个病人,穿了一身骑马装(她常和费正清与夫人威尔玛去外国人俱乐部骑马)。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是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先生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赏。徽因的健谈决不是结了婚的妇人那种闲言碎语,而常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我后来心里常想:倘若这位述而不作的**能像十八世纪英国的约翰逊博士那样,身边也有一位博斯韦尔,把她那些充满机智,饶有风趣的话一一记载下来,那该是多么精彩的一部书啊!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这种纯学术的批评,也从来没有人记仇。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全文] >>[评论]
·林宣:“薪火相传”之义的实践
她体弱长期卧病,但“清华”建筑系的高年级学生和梁思成先生的研究生,全都爱听她的课,主要通过“家教”。她说到“专业的选择”完全结合自己的实际。她回顾在中学时代随父亲林长民去英国。房东是一位女建筑师常启发她怎样学习建筑,从事此项“自由职业”的美好前景。可惜,后来留美,考进宾夕法尼亚大学。那里建筑系不招女生,只得进艺术学院。这反而更加激励她学建筑。她遍修建筑专业课程,但并不放过美院全部课目。所以造就出一位“全材”。 >>[全文] >>[评论]
·梁从诫: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
今天,读书界记得她的人已经不多了。老一辈谈起,总说那是三十年代一位多才多艺、美丽的女诗人。但是,对于我来说,她却是一个面容清、削瘦的病人,一个忘我的学者,一个用对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的抚爱(有时却是脾气急躁)的母亲。
徐志摩是林徽因的初恋,他们相遇在英国的剑桥之下,那一定是一个充满浪漫的相遇,诗人和美人,一个才华横溢,一个情窦初开,初恋是最真诚的。我相信那时的林徽因全心全意的爱着徐志摩。如果没有意外,他们会结合到一起。但是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这一点不符合她的观念。林徽因跟徐志摩的相遇符合小说的设定,才子和才女相遇在英国。林徽因少女心荡漾,对会写诗、会撩妹、爱浪漫的大诗人徐志摩倾心不已。林徽因跟徐志摩之间是刻骨铭心的爱,这样的爱是浪漫的、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条件的。林徽因跟徐志摩终究有缘无分,因为徐志摩早就有了家世。林徽因虽然年轻,但有理智,她知道跟徐志摩是没有结果的,于是不告而别,提前回国了。
在清华大学,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梁思成,此时的林徽因仍然没有忘记徐志摩,但是她知道一切已经过去了,她终究需要一个归宿。无论是出身,才华还是其他,梁思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她也许在刚开始是不怎么爱梁思成的,但是结婚多年之后,我相信,她真的爱这个男人,爱自己的老公。
还有一个为了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我相信林徽因一定动过心,甚至梁思成给过她选择的权利,并且说道:你要选择老金的话,我祝你幸福。这是一个男人的坦荡,而林徽因最终选择了自己的家庭,这是一个女人的爱和执着。
若说这三个男人她爱谁,我想说,她应该都爱,只是,她最终只属于一个人。人活在世界上,那能事事都顺心如意,但是只要生命里面曾经拥有过,那不是就足够了吗?
随着时间的流转,属于哪个年代的风风雨雨已经被现代的汽油味给隔断了,但是我还是无限的怀念,无限的憧憬,林徽因的时代,终究是回不来了。
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她的一生,在最后由金岳霖金老写下的挽联精确概括: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她是民国时期四大才女之一,也是充满了争议的神秘人物。以下介绍,来自。
童年经历:林徽因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她的祖父是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据《林徽因传》记载, 林徽因是父亲林长民和母亲何雪媛结婚8年后的第一个孩子。 林徽因的母亲出身于浙江嘉兴一个商人家庭,14岁嫁给林长民做了二夫人。林长民儒雅风流,才华超群;而她却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旧式妇女。从小生长在商人家庭的她既不懂琴棋书画,又不善操持家务,所以,她既得不到丈夫的疼爱,也得不到婆婆的欢心。
何雪媛为林长民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徽因和小女儿麟趾。林长民对两个女儿疼爱有加,对她却始终十分冷淡。小女儿麟趾因病夭折后,林长民又在上海迎娶了年轻美貌的三夫人程桂林。从此,徽因的母亲就过着被丈夫冷落遗忘的生活。当时徽因母亲才31岁。
林徽因两岁那年,父亲赴日本留学,在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徽因与母亲跟着祖父母生活。 她很小就知道,父亲不喜欢母亲。母亲的心里很苦,常常背着人哭。 林徽因上学后,既盼着回家又害怕回家,因为回家就会听到母亲的数落。她数落程桂林,抱怨父亲。边数落边哭,哭自己命苦,哭死去的温顺的小女儿。每当这时,林徽因心里就交织着对父母又爱又怨的复杂感情。她爱父亲,却怨他对母亲冷漠无情;她爱母亲,却恨她在抱怨和嗟叹中使父亲离开得越来越远;她爱那些同父异母的弟妹,却又小心翼翼地怕伤了母亲的心;为了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她只好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别人面前表现出顺应情境的状态,久而久之,丢失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一切在林徽因的心灵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对她的九号性格的形成有久远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她以后的人生选择。
九型人格中的九号性格:在意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希望大家和谐相处;委屈自己,去顺应环境,迎合他人。照顾到每一个人需要的同时,自我麻醉,自我迷失。
情感经历:林徽因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好,父亲很疼爱她,也很重视对她的教育,四岁起,就接受了国学的启蒙教育,十二岁,家里把她和表姐们一起送进英国教会办的培华女子中学读书,十六岁,随父亲游历欧洲,为时一年半。虽然看起来,父亲很看重林徽因,也给了她很多的关照,可是父亲真正能够陪伴她成长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因此,就算在欧洲的日子里,林徽因也是一个人呆着的时间比较多。这让她的内心常常感受到孤独,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徽因感受到她与父亲之间情感的连接是缺失的。
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她开始在文学中寻找情感的寄托。
这些生活经历为她一对一副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极大地影响着她的情感世界。
九型人格之9w8一对一副型:他们在意的是情感的高度契合。通常在童年时期有情感上的匮乏,尤其是与母亲情感的纠缠和对父亲情感的缺失,使得他们觉得必须在情感上找到一个完全与自己契合的人才可以更有价值。随顺的九号就算在一对一的副型影响下也很难主动去接近一个人,他们在情感中趋于被动,倾向于付出。因此,我们可以理解十几岁的林徽因在浪漫诗人徐志摩的热烈追求下的瞬间心动。可是,九号毕竟是认同组的号码,他们感同身受的能力超强,所以当她知道徐志摩有妻子以后就能够做到慧剑斩断情丝,回归到正常的交往方式中去。
林徽因与梁思成开始的时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九号的林徽因适应能力很强,一对一的特点更是让她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与丈夫的融合方面,因此他们伉俪情深,被传为千古佳话。偏八的性格特质让她能够在以家庭为本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事业,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在林徽因走过的日子里,经历了鲜花着锦般的美好,也经历了战乱、困厄与病痛。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她都能保持诗意葱茏的情怀和境界,保持宠辱不惊的风范与胸襟,这不能不追溯到她早年的经历以及九号性格中的随遇而安。一个健康层级高的九号人物,既能够降低自己的地位,放下世俗的喧嚣,同时又能坚守自己的内心,感受到整个世界的美好。这也就不难理解林徽因晚年,为了保护古旧建筑所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因为她与她的事业,她的家人已经完全的融合,成为一体了。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戒在纪念文章中写道,“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所参与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建造。这里,她和父亲一道,也曾为坚持民族形式问题做过一番艰苦的斗争,当时他们最担心的,是天安门前建筑群的和谐,会被某种从苏联“老大哥”那里抄得来的青铜骑士之类的雕像破坏掉。母亲在“碑建会”里,不是动口不动手的顾问,而是实干者。”
腹区的9w8的确是实干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解决方式,着眼点是做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除了组织工作,母亲自己又亲自为碑座和碑身设计了全套饰纹,特别是底座上的一系列花圈。为了这个设计,她曾对世界各地区、各时代的花草图案进行过反复对照、研究,对笔下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描画过几十次、上百次。我还记得那两年里,我每次回家都可以看到她床边的几乎每一个纸片上,都有她灵感突来时所匆匆勾下的某个图形,就像音乐家们匆匆记下的几个音符、一句旋律。然而,对于母亲来说,这竟是一支未能完成的乐曲。从五四年入秋以后,她的病情开始急剧恶化,完全不能工作了。每天都在床上艰难地咳着、喘着,常常整夜地不能入睡。 她的眼睛虽仍然那样深邃,但眼窝却深深地陷了下去,全身瘦得叫人害怕,脸上见不到一点血色。 大约在五五年初,父亲得了重病入院,紧接着母亲也住进了他隔壁的病房。父亲病势稍有好转后,每天都到母亲房中陪伴她,但母亲衰弱得已难于讲话。”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林徽因也没有放弃做具体而微的事情。除了画图,她还在病榻上辅导学生学习英语,这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梁思成后妻的林洙。
作为一个九号,融汇贯通的能力是超一流的。梁从戒说“ 在 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多少带有 一些“文艺复兴色彩 ”的人 ,即把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文艺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和西方的、古代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同时,所有这些在她那里都已自然地融会贯通,被她娴熟自如地运用于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得心应手而绝无矫揉的痕迹。不少了解她的同行们,不论是建筑界、美术界还是文学界的,包括一些外国朋友,在这一点上对她都是钦佩不已的。”
林徽因是没有争议的才女,她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实干型的女建筑师;林徽因更是有情人“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青年时旅英留美、深得东西方艺术真谛,英文好得令费慰梅赞叹,中年时一贫如洗、疾病缠身仍执意要留在祖国。
所谓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这般才情兼备的美好女子,却因为对家人和所看重价值的过度融合与守护而忽略自己的需求,过度自我消耗导致英年早逝。去世后,她的遗体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下方有一块刻著秀丽花圈的汉白玉。这原来是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雕饰试刻的一个样品,人民把它作为一篇独特的无字墓志铭,奉献给它的创作者林徽因。
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游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徐志摩被林徽因出众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苦苦地追求林徽因,并不惜与发妻张幼仪离婚。但林徽因经过理智的思索,和父亲一起提前回国了,而且是与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之後林徽因同意了父亲为她定的一桩婚事,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婚後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像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後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後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著林徽因。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此情可待成追忆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爱上了林徽因,但林徽因后来才发现,自己对徐志摩只是崇拜,并无爱情。徐志摩深爱林徽因,回到中国与此时刚生下第二胎的妻子张幼仪离婚,但当他回到英国。林徽因已经离开了英国,又回到了中国。林徽因
在这个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少女那真正与众不同的、早萌的智慧的闪光。大多少女,跟随感情的懵懂的指引,一意孤行。不惜跟全世界的人作对。美其名曰是为了自我自由,为了爱情。年龄渐长,就会慢慢体会,长辈反对的事情,自然有他们身后几十年的沧桑变化做底子,未必没有道理的。——往往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年华老去,在感情的路途上耗费了大量时光。身心俱疲了。一个人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最后总能被人看到。这样的一个女子,一开始就标明心意,不做别人眼里的传奇,要踏踏实实的过一生。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巅峰最受人宠爱的时候,放弃成为传奇的诱惑和虚荣心的牵引,凭着本能选择最踏实的生活状态,实属难得。感情,不等于生活。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金岳霖谈了自己的感触:“徐志摩是我的老朋友,但我总感到他滑油,油油油,滑滑滑——”“当然不是说他滑头。”他是指徐志摩感情放纵,没遮没拦。他接着说:“林徽因被他父亲带回国后,徐志摩又追到北京。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看,他满脑子林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小无猜啊。两家又是世交,连政治上也算世交。两人父亲都是研究系的。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这个朋友。”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相依相牵,人生伴侣
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你是我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的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林徽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于是从此三人终身为友。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林洙。金岳霖有一天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金岳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闻听此言,有些老朋友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泪。林徽因
即使多年后,当金岳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http://wwweelifecn/books/%C1%D6/%C1%D6%BB%D5%D2%F0/index1htm
这个网址有她的黑白
林徽因简介
林徽因 原名徽音,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人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
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从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战争爆发,几年间他们走遍了全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实地勘察了2000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构。他们的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并写下有关建筑方面的论文、序跋等二十几篇,另有部分篇什为其与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论文。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家作出莫大的贡献。只可惜她壮志为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经过长达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51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