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怎么演变的?

汉字是怎么演变的?,第1张

我相信大家对于汉字饮食接触最多的一种这毕竟我们国家一直使用的就是汉字一直在推崇的就是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但是我相信许多的学生和许多的工作人员。他们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只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的肯定是不多,只知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使用的一些文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也只是从历史上了解到了一部分从甲骨文慢慢进化而成的现在的汉字。所以说汉字,具体是怎样进行演变的,它的演变的历史以及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他们所具有的一些特点,我相信大家还是了解的,不是很多,那么我们主要就来简单地进行介绍一下中国的汉字演变的规律的过程。首先汉字的演变过程首先就是从甲骨文到经文到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等。这些演变过程是现代所记载的被认可比较高的一个汉字的七种体型,以及不断演变的过程。而且我们国家的汉字的演变过程是根据声,形,象,数,理。所以说汉字的演变过程也并不是简单地随便的演化,而是根据一种特殊的要求和人们对于字的不同的理解,在不断地使用和成熟的过程当中,才形成了现在比较简单的汉字,就比如说任何的一种语言的汉字,都会根据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叫声来进行一定的演化,而且一般的语言,也就是根据一些动物,或者说是一些自然现象的形态变化而产生的一种文字,所以说汉字的具体演化过程还是根据我们自然变化以及现象而逐步地进行简化。但是汉字的具体变化,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一些小视频来进行简单地了解大概的变化,就是从象形文字一点一点的从甲骨文变成了现代比较大家熟知的一种字体。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 角变成有 角。 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虽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参考译文一:我自问书法,比若山丘,那山也不高,地也无灵气;比作潭水,潭也不深,水也未够清澈;书法不甚精道,也寂寂无闻。后来对书法的感悟加深,尤其警惕书法的“藏”和“真”,但又因痛风疾患而作罢,这种状态维持了将近有四年了,而今笔势上夸张浪漫的风格又都比往年更进一步。近来对书法的困惑稍微减少,现在这种体绝诡奇的写法,大概是天外飞来,我自己也往往百思不得其解。昨日拜读了王羲之的《二谢帖》,在其中找到了答案,这才明了,书之道确乎如此。

参考译文二:山如果不高,那么就没有灵气;泉水如果不深,那么就不会清澈;如果书艺不精,就不会有美名,后学之人足够用(这个道理)来深深警醒自己,我自从得了风痹,至今已有四年,近来幸而减轻,现在我创作中的狂颠飘逸风格,大大超过往年。狂放的字形奇怪异常,我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常常自己不知道罢了,昨天收到《二谢》信,打探山中的事情。

汉字发展至今,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且又是分阶段进行着。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汉以后的楷书,行书和草书等。各自有其鲜明的特征。它们相互间的明显差别,就是汉字形体变化发展阶段性的最好说明。

  一、商代的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形成体系的汉字中最古老的一种。它是以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而得名,也称契文;又由于它出土地是河南安阳市郊区的小屯村一带,历史上叫“殷墟”的地方,因此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多“卜辞”,也有少数“记事辞”,所以还有“卜辞”或“殷墟卜辞”的名称。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二、西周的金文

二、西周的金文

  周初甲骨文出土600多,字都很小。谈西周文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代表性上讲,都比不上金文的价值。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主要铸或刻在铜器上。因为古代称铜为金,所以把这样的文字称金文。由于古铜器中乐器的钟体型最大,乐器中的鼎数量最多,因此也称金文为“钟鼎文”。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

三、战国时期的石刻和简帛

  这时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剧烈变化,文字也进入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应用文字空前广泛,书写形式多样。除金文外,尚有书于竹简与缣帛上的简帛文,刻于玉石上的石刻文以及钤印在陶上的陶文,钱币上的货币文,印章上的玺引文等。

四、秦代的小篆和秦隶

  六国地域差异,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不便,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着手文字的统一。标准字体为小篆。

  1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2小篆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五、汉代的隶书和章草

  汉隶是到了两汉中晚期在秦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它是篆书形体的归于消失和波磔的开放由竖伸变为横展使字形扁平,体势左右相分的汉隶风格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1汉隶的特点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变革,隶变的完成,是汉字形体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1)变篆书圆转线条为方折笔画,字形变得方正平直,看不出原来的相形面貌了。(2)对一些繁复的字的笔画乃至部件省并简化。如“雷,屈”两字的部件简省,“书,承,胜”的偏旁省并。(3)部分偏旁因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形分化为若干不同的形体。“冰、浆、注”的“水”旁,到隶书就五花八门了。(4)偏旁的变形,省略与归并,使一些篆书形体不同的偏旁混而为一。如:“丰”,到隶书基本上变得完全相同。

  隶书完全抛开古汉字的象形因素,使得汉子变成抽象的符号,实行全面的符号化,这无疑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它结束了几千年的古汉字阶段,形成了近两千年的今汉字的格局,并为楷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章草

  它是隶书的快写,实际上是由秦隶中的草书因素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以笔画牵带和借让为特色的隶书快写,后期隶书波磔精美,章草也跟着波磔精美。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

  六、汉代后的楷书、行书、草书

  1楷书

  它是今天通行的正体字,含有楷模,规范的意思它。由汉隶发展而来,大抵出现于汉末魏初,成书于东晋时期。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

  2行书

  它是楷书的快写,它的取名从“民间最为流行的书体”而来它,与楷书同时产生。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一方面,它克服了草书过于放肆而难于辨认的缺点而采取了楷书的形体。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草书书写快捷的优点,弥补楷书过于拘谨的缺陷,既易识易认,又简易快捷。所以,在实用方面,都与楷书无本质区别。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行书是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3草书

  它包括章草和今草。“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今草是楷书的草写。这里重点说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是从长草发展过来的,他一方面承袭了章草的牵丝引带写法,并且由字字独立发展到字字相连属;另一方面,它又尽去章草的波磔,变章草的横势为纵势,使草书由隶书的体势转变到楷书的范畴,因此成为楷书的草书是恰当的。

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商代)-金文(西周)-篆书{大篆-小篆}(西周-秦代)-楷书(东汉)草书(汉代)-行书(东汉末年),我们今天所通用的汉字手写正体字便是东汉时期楷书。

1、甲骨文指的是在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的内容主要是殷代王室刻在占卜用过的龟甲和兽骨上的记录,所以人们通常称它为“卜辞”。其字体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富有立体感。

2、金文是指铸或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其内容主要记载这件铜器为谁所有,有的记载战功,祭祀以及受谁赏赐等。金文是承甲骨文而发展起来的,在笔画和结构上比甲骨文简单些,其特点是线条粗而自然,字形趋向工整,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

3、大篆在周代时期就已使用了,其真迹是“石鼓文”。其内容是记载田猎之事,并且是用韵文写成,从字形上看与殷周古文不同。大篆的特点是线条化比较完整,均匀而柔和;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但不足之处是笔画较繁 书写不够方便。

4、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均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5、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6、“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洁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

7、“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对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

扩展资料

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古代的字书和词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其发展情况。

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共有3300字;汉代扬雄作《训纂篇》有5340字,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据唐代封演《闻见记·文字篇》所记,晋吕忱作《字林》有12824字,后魏杨承庆作《字统》有13734字。

南朝时顾野王所撰的《玉篇》据记载共收16917字,在此基础上修订的《大广益会玉篇》则据说有22726字;唐代孙强增字本《玉篇》有22561字。宋代司马光修《类篇》多至31319字,宋朝官修的《集韵》中收字53525个,曾经是收字最多的一部书。

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1915年欧阳博存等编著的《中华大字典》有48000多字;1959年日本诸桥辙次主编的《大汉和辞典》有49964字;1971年张其昀主编的《中文大辞典》有49888字;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

1994年冷玉龙等编著的《中华字海》有85000字。台湾地区教育主管机关编撰的《异体字字典》第五版,内容含正字与异体字,共106230字,是收录最多汉字的字典。

历史上出现过的汉字总数有8万多,其中多数为异体字和罕用字。绝大多数异体字和罕用字已被规范掉,除古文之外一般只在人名、地名中偶尔出现。此外,继第一批简化字后,还有一批“二简字”,已被废除,但仍有少数字在社会上流行。

如果学习和使用汉字真的需要掌握七八万个汉字的音形义的话,那汉字将是世界上没人能够也没人愿意学习和使用的文字了。但是《中华字海》一类字书里收录的汉字绝大部分是“死字”,也就是历史上存在过而今天的书面语里已经废置不用的字。

据统计,十三经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字数为6544个字。因此,实际上人们日常使用的汉字不过六千多而已。

在汉字计算机编码标准中,最大的汉字编码是台湾地区的CNS11643,50版全字库可供查询的字共87,047个汉字、10771个拼音文字及894个符号。

台港民间通用的大五码收录繁体汉字13053个。GB1803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时最新的内码字集,GBK收录汉字简体、繁体及20912个,而早期的GB2312收录简体汉字6763个。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基本字集则收录汉字20902个,总数亦高达七万多字。

初期的汉字系统字数不足,很多事物以通假字表示,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为完善表述的明确性,汉字经历了逐步复杂、字数大量增加的阶段。汉字数量的过度增加又引发了汉字学习的困难,单一汉字能表示的意义有限。

于是有许多单一的汉语意义是用汉语词语表示,例如常见的双字词。汉语书写的发展多朝向造新词而非造新字。

殷墟的甲骨文及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汉字

明代的浪漫主义书风与唐代的张旭、怀素的书风有一定的血脉关系。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书法史的发展也概莫能外。明代浪漫主义书风可上溯到唐代。唐人除了楷书、行书之外,还喜作小草,狂草。这两种草书以飞速流动、气势磅礴。断连随心的笔画一扫楷书行书受法度拘苦太甚的局面,写这种草书的代表人物先有张旭,后有怀素,他们掀起了热情、浪漫、率真、豪情慷慨的唐代书法风格的另的一股狂澜,即蕴含着极大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色彩除了表现在个别楷书、行书中个性特强的作品之外,更表现了张旭的“心藏风云世莫知”的奇逸,怀素的“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知”的狂怪。

明代的浪漫主义书风发生于明永乐一四○三年后,浪漫主义书风的鼎盛期为明嘉靖一五二二年至明清鼎革交替时充满血与火斗争的将近二百年的时光。以往的中国书法史,总认为明代是中国书法的衰落期,这是因为人们袭明初反传统立场,以革封建文化之命的观点,观察、辨析书法的必然结果。而以往的书法史,在宗教尊圣观引导下,治史时,人们也习惯于将目光放在已经成为定论且成就突出的士大夫身上,如初唐四家,讲到明代书法,也只是以吴门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为重点。近十余年来,由于思想的解放,审美观念的更新,人们开始以新的观点和立场观照书法,于是明代那些久被湮没曾被正统观念视为异端的许许多多的书法家和他们的作品,随即被人们重新发现,倍受青睐,并影响至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032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1
下一篇2023-07-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