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山石窟的由来和历史是什么?

麦积山石窟的由来和历史是什么?,第1张

麦积山石窟的由来和历史是:

石窟始建于后秦,大兴于北魏明元帝、太武帝时期,孝文帝太和元年后又有所发展。西魏文帝元宝炬皇后乙弗氏死后,在这里开凿麦积崖为龛而埋葬。

北周的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建造七佛阁。隋文帝仁寿元年在麦积山建塔“敕葬神尼舍利”,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不断的开凿扩建。

遂成为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约在唐开元二十二年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强烈的地震,麦积山石窟的崖面中部塌毁,窟群分为东、西崖两个部分。

麦积山石窟的构造:

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

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万佛堂又叫“碑洞”,跨进门,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双目微合,双手作接引之姿。

我们在研究艺术风格的发展史时,深刻的印象便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风格。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艺术风格也必然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社会生活本身无比丰富的内容给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同一时代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体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取向和审美追求。

就是我爱你,但你若爱我,我便不爱你。

有一种性取向叫作lithromantic,指的是在你对某个人产生好感后,当他对你有同样感情后,你就会讨厌这种感情,甚至不再喜欢他。

没办法的、自己控制不住的,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不谈恋爱。

介绍

浪漫倾向”专指个体在情感上的取向,而和“性取向”的定义有异,因此,无浪漫倾向可与任何性取向组合出现,例如无浪漫倾向异性恋者、甚至是无浪漫倾向无性恋者等。

与之相对的反义词为“有浪漫倾向(alloromanticism)”,指一个人能从他人身上体会到浪漫吸引和爱情,这样的人也称为有浪漫倾向者(alloromantic)。

晚唐诗歌的艺术特点:伤感无奈,细腻柔软。借古讽今,颓然消极。

晚唐时社会状况急转而下,宦官专权、藩镇割剧、又爆发了最终令唐王朝轰然坍塌的黄巢大起义,面对这种情况,诗人们大都忧时嗟生、消极悲观,关注对象从社会转入自身情感,吟诵男女之情蔚成风气,艺术格调上,一方面继承中唐精工雕琢的“人工之美”诗风,另一方面也推重天真隽永、平淡的诗风。依风格可大致分为五类:以杜牧、许浑为代表的清丽感伤风格,追求语言典丽、空灵飘逸的感伤诗风;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的深婉绮艳风格,李深婉蕴藉,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而温则开香艳一派;以司空图、陆龟蒙为代表的隐逸诗风;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贾凄清幽曲,姚平淡含蓄;以郑谷、韦庄、罗隐、杜荀鹤、皮日休等人为代表的乱世悲慨与怨刺诗风 ,郑谷、韦庄、皮日休乱世悲慨,罗隐、杜荀鹤怨刺讥弹(注:隐逸派与乱世悲慨、怨刺常互有穿插,不能决对论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18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2
下一篇2023-07-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