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是“中国长寿之乡”,当地的居民都有哪些习俗?

恭城是“中国长寿之乡”,当地的居民都有哪些习俗?,第1张

中国长寿之乡恭城,当地的居民有一些风俗,瑶族同胞讲三茶四酒。家家户户喜欢打油茶,打糍粑,杀年猪,唱陪嫁歌等等。

1、当地居民喜欢打油茶

桂林恭城是中国长寿之乡,这里的百岁老人特别多,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每个人的心态都好,作息时间规律,喜欢吃素,喜欢劳作。恭城这里主要居住的是瑶族同胞,当地居民喜欢打油茶。这里的人讲三茶四酒,喝茶要喝三遍,打油茶是非常健康的食品,油茶非常美味,还有很多功效,对身体非常有益。当地百岁老人还给游客表演打油茶的绝技,真是令人佩服。

2、当地居民喜欢打糍粑。

广西桂林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恭城是全国的长寿之乡,每年都有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很多人去恭城游玩,都会体验打糍粑,这是当地的风俗,临近年关,瑶族的年味越来越足,每家每户都要打糍粑。糍粑的口味有很多种,传统打糍粑,炭火烤糍粑,糍粑卷辣椒等等,希望有机会去恭城亲自体验一下打糍粑。

3、寒冬腊月杀年猪。

当地居民的这个风俗和其他地方的差不多,寒冬腊月杀年猪,瑶族的朋友们在临近年关时就会筹备杀年猪了。当地居民杀年猪,吃新鲜猪肉火锅,还要制作腊肠和腊肉。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会在年底举行农村土猪宴。

4、瑶族居民会唱陪嫁歌。

一方水土一方人,恭城这里有很多瑶族同胞,当地居民在婚嫁时也有很多风俗,其中一个风俗就是唱陪嫁歌。瑶族居民能歌善舞,特别有才华,他们勤劳朴实,特别能吃苦,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会每天出门干活。每逢姑娘出嫁,当地居民都会唱陪嫁歌,也就是媳妇娘歌。如果有机会去恭城游玩,就可以喝到油茶,据说味道非常香。

《十二月想郎》。《十二月想郎》是乾隆皇帝和恭城油茶故事播放的特有歌曲,是恭城油茶之歌,歌曲中含有浓浓的情思,感人至极。乾隆皇帝和恭城油茶是指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的民间流传,恭城油茶喷喷香,又有茶叶又有姜,当年乾隆喝两碗,给油茶取名爽神汤。

恭城孔庙,又叫文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城西山南麓。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全国四大孔庙之一。现存建筑是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按原制重建的,近百年来曾几次行过维修。

恭城武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的庙宇。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重修,清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兵燹,清同治元年(1862年),再度重修。198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并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已有400年的历史。

  秦时属桂林郡之临贺(今贺县)。汉武帝元鼎六午(公元前111年),置苍梧郡,临贺分置为临贺、富川、荔蒲三县。恭城属苍梧郡之富川县。  三国时,吴末帝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富川县又分置平乐县,恭城属始安郡之平乐县。  隋大业十四年(618年),萧铣称梁帝,置桂州,分平乐地,置茶城县。此为建县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平萧铣,置乐州,辖平乐、永丰、恭城、沙亭4县。茶城改名恭城。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乐州为昭州。五代、宋沿唐制。  元大德五年(1301年),升昭州为平乐府,领平乐、恭城、立山、龙平4县。明、清沿元制。  民国元年,废府制设道制,恭城属桂林道。民国10年,废道制,恭城直属广西省。后置平乐行政督察区,属平乐区。  1949年12为11日,恭城解放,属平乐专区。1958年撤平乐专区,改属桂林专区(地区)。1990年2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恭城县,设立恭城瑶族自治县,以原恭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511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