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和朦胧诗有那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新诗和朦胧诗有那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第1张

新诗的代表人物有徐志摩、林徽因、艾青等,代表作品有《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死水》、《静夜》等。

朦胧派的代表人物有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芒克、海子、牧野,代表作品有《回答》、《一切》、《致橡树》等。

一、新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1、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2、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县(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徽音”,故改名为“徽因”。

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

3、艾青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

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4、《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5、《死水》

《死水》是现代诗人闻一多创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对当时统治环境的愤懑之情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这首诗每节押韵,读起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外形方正整齐,形成均衡美、对称美;注意挖掘语言的色彩感,构成美丑迥异、富有暗示性的画面。

二、朦胧诗代表人物及作品

1、顾城

顾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一个诗人之家,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

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2、舒婷

舒婷,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5月生,福建晋江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3、梁小斌

梁小斌,安徽合肥人,1954年生,朦胧诗代表诗人。自1984年被工厂除名后,一直靠阶段性的打工为生。

他前后曾从事过车间操作工、绿化工、电台编辑、杂志编辑、计划生育宣传干部、广告公司策划等多种职业。

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他的诗《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被列为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作。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5年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上,梁小斌被评为年度推荐诗人。

2013年11月11日,梁小斌突然发病入院,脑梗造成颅内血栓面积较大,受视神经压迫双眼已经失明。 

他的困顿境遇立刻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众多诗友伸出援助之手,还有人为他治病组织拍卖。短短十天内,捐款已近百万。

4、《致橡树》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这首诗共36行,前13行诗人用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六个形象,对传统的爱情观进行否定。

14~36行正面抒写了自己理想的爱情观。全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 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致橡树》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郑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大学语文教科书。

5、《回答》

《回答》是诗人北岛1976年创作的一首朦胧诗,它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诗中展现了悲愤之极的冷峻,以坚定的口吻表达了对暴力世界的怀疑。

——朦胧诗

——新诗

朦胧诗的特点,可概括为: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

1、注重诗的观念省略和诗的主题暗示,使朦胧诗作品的主题具隐约性和多义性。朦胧诗人采用这种若隐若现的表现形式,再加上象征、意象、通感、暗示、隐喻、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从而使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不即不离,捉摸不行”的隐约性、“诗无达诂”的多义性。

2、注重以象征手法为中心的艺术创作方法,一反传统的以比喻手法为中心的诗歌创作方法。诗人在凝神观照中,拆除开所观照的对象,把自己的生命输送到没有生命的生物之中,赋以静止的生命与灵魂,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这种“移情说”应用到文艺创作便产生了象征手法。象征附丽并寄托着朦胧诗人自己漂泊不定的想象,具有着无可替代的暗指性,常用于表达多层主题,表达复杂感情,表达抽象的意识和情绪。

3、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常常采用艺术通感(移觉)手法和艺术变形手法。

4。注重跳跃性情绪节奏和自由化的内在结构与韵律,以表达情绪为目的,以宣泄心灵为宗旨,因而不看重外在结构。

不拘于只借助外部的声音循环作为诗的韵律美,而是重视诗行中的内在声音美以及其他各种内在的韵律美。尤其重视把外部的韵律和内部的韵律结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的韵律美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扩展资料

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也得到了部分评论家的肯定,其中尤以谢冕、孙绍振和徐敬亚为代表,他们称之为“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诗歌界有一个相当广泛的共识,即没有翻译就没有新诗,没有灰皮书就没有朦胧诗。已有人考证胡适的第一首白话诗其实是翻译诗。

而被公认为朦胧诗起源的灰皮书,是指1960、70年代所谓“供内部参考批判”的西方图书,其中一部分是西方现代派小说和诗歌,早期的朦胧诗人们正是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这些作品,得到启蒙和启迪。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诗歌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被一股脑翻译过来,从普希金、拜伦、雪莱、泰戈尔、惠特曼、波德莱尔、艾米莉狄金森、艾略特、奥登、普拉斯、阿赫玛托娃到布罗茨基、米沃什、史蒂文森等等,以西方现代诗歌为摹本的风气更是盛行一时。

朦胧诗本身的命名来自章明的批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认为一些青年诗人的诗写得晦涩、不顺畅,情绪灰色,让人看不懂,显得“朦胧”。

这一看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朦胧诗由于要表达一种新的时代情绪和精神,老一辈可能觉得不好理解,故产生隔膜,看不懂。

二则可能因为这种探索因为是新的,这种新的时代的表达方式是此前所未有的,因而必然是不成熟的,再加上要表达新的感受经验,中国传统中缺乏同类资源,只好从翻译诗中去寻找资源,而翻译诗本身因为转化误读等等,就存在不通畅的问题,

朦胧诗试图表达新的时代精神,创造新的现代语言,但因受制于时代受翻译体影响,再加上诗艺上还有所欠缺,后来进入欧美后也受到一些质疑,比如其对所谓“世界文学”的有意识的模仿和追求,及其诗歌表达方式和技巧的简单化。

-朦胧诗

不属于朦胧诗的基本特征是清楚的意境。模糊的意境、象征的手法、带有历史感和使命感、逐步意向感发是朦胧诗的主要特点,很多朦胧诗派作家或多或少的具有这一风格,在艺术上,朦胧诗将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与现代主义的象征手法融汇结合,注重情感的意象性。

郭路生是什么派诗人

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因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所以起名路生。笔名食指,中国著名诗人。小学开始热爱诗歌,20岁时写的名作《相信未来》、《海洋三部曲》、《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阿城插队内蒙古时托人抄录了食指的全部诗作;陈凯歌考**学院时曾朗诵食指的《写在朋友结婚的时候》。1973年食指被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入北医三院就医。出院后继续写作。1990年至今在北京第三福利院接受治疗。2001年4月28日与已故诗人海子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276211

中国近现代有哪几派诗人

慕蓉

舒婷

海子

戴望舒

余光中

北岛

顾城

徐志摩

郑愁予

杨键 朱自清

艾青

鲁西西

郭沫若

西川

冰心 汪国真

闻一多

穆旦

鲁迅 王国维

多多 何其芳

洛夫 流沙河

刘半农

纪弦

曾卓

伊沙

北岛 (203) 穆旦 (143) 郑愁予 (88)

多多 (79) 海子 (60) 陈先发 (55)

杨键 (52) 顾城 (50) 纪弦 (47)

孟浪 (37) 余光中 (37) 洛夫 (36)

舒婷 (35) 西川 (33) 鲁西西 (31)

席慕蓉 (29) 痖弦 (29) 徐江 (28)

严力 (28)

伊沙 (27) 小海 (26)

戈麦 (26)

韩东 (26)

食指 (25)

于坚 (25)

朱文 (25)

杨平 (23)

昌耀 (23) 刘自立 (23) 刘东灵 (22)

戴望舒 (22) 蔡天新 (21) 欧阳江河 (21)

魏风华 (21) 宋晓贤 (21) 文虬 (20)

余怒 (20) 张错 (20) 章平 (20)

牛汉 (20)

骆一禾 (20)

艾青 (20)

虹影 (20)

陈东东 (19)

林徽因 (19)

徐志摩 (19) 盛兴 (18) 雷子 (18)

陆忆敏 (18) 何其芳 (18) 卞之琳 (17)

莫非 (17) 王寅 (17)

巖鹰 (17)

吴晨骏 (17)

西渡 (16) 汪国真 (16)

于洛生 (16) 芒克 (16)

莫小邪 (16)

李金发 (16)

刘半农 (16) 阿坚 (16)

白莲春 (16) 朵思 (16) 胡适 (16)

范想 (15) 丁当 (15) 桑克 (15)

曾卓 (15) 翟永明 (15)

张枣 (15)

中岛 (15) 沈方 (15) 陶里 (14)

闻一多 (14) 杨牧 (14)

马骅 (14)

蓝蓝 (14) 柏桦 (14)

侯马 (14)

胡续冬 (13) 黄翔 (13)

陈敬容 (13)

零雨 (13) 吕德安 (13) 绿蒂 (13)

莫渝 (13) 木朵 (13) 王家新 (13)

宋非 (13) 苏绍连 (13) 郑单衣 (13)

周梦蝶 (12)

祝凤鸣 (12) 张敏华 (12)

南星 (12) 施茂盛 (12) 诗阳

浪漫派诗人有哪些

古代:屈原是浪漫派的始祖李白是浪漫派的颠峰人物 李清照的前期时光童话诗人顾城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韶州(今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玄宗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天才横溢,被誉为谪仙人。其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除了四十岁时到长安应过一次科考外,一直在家乡鹿门隐居读书、写诗自娱。诗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是盛唐主要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合称“王孟”。

王昌龄(约690-756),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一说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一生只做过中下级官吏,安史之乱时,于还江宁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以写宫怨、边塞、送别为佳,尤长于七绝,有“七绝圣手”之称,时人推为“诗家天子”。

丘为(694-789),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年间进士,历官太子右庶子,与王维、刘长卿等友善,活到95岁,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

綦毋潜(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说江西南康人。开元十四年进士,由宜寿尉入为集贤院待制,迁左拾遗,终著作郎,后归隐江东。诗多写山林隐逸生活和方外之情,清秀俊丽。

常建(708-765),籍贯不详,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盱眙尉的小官。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现代:徐志摩,沈雁冰,舒婷 ,汪国真, 席慕容

诗人舒婷的儿子

致橡树

作者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决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蔚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阳光 甚至春雨

不 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 紧握在地下

叶 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 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雄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 风雷 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 流岚 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舒婷诗与诗人赏析

原名:龚佩瑜

祖籍:福建泉州

1952年出生于福建石码镇(漳州龙海)。

舒婷,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但事实上,她的诗歌更接近上一代载有意味较浓的传统诗人,反抗性淡漠了许多。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真水无香》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节选之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朦胧派诗人 都有谁 ??经典的

北岛 代表作: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江河 代表作: 星星变奏曲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头上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食指 代表作: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著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著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希望采纳

代表流派有尝试派,人生派,七月派,朦胧派,现实主义诗派,现代诗派,垃圾派等。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有: 20世纪初至1920年代:尝试派、文学研究会(人生派)、创造社(早期浪漫主义)、湖畔诗派、新格律诗派(新月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563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3
下一篇2023-07-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