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诗词意象选择有何特点 试结合其作品解析【不少于500字】 哪位知道的帮帮忙 谢谢了

纳兰性德诗词意象选择有何特点 试结合其作品解析【不少于500字】 哪位知道的帮帮忙 谢谢了,第1张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意象选择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闻名于世。纳兰性德的诗歌意象选择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意象丰富多彩

纳兰性德的诗歌意象丰富多彩,他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他的意象涵盖了自然景观、人物形象、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

例如他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红楼梦里人似月,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一意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将月亮和人物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浪漫的意境

二、意象具有深刻的内涵

纳兰性德的诗歌意象不仅仅是表面的形象描绘,更多的是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寓意。他通过对意象的选择和运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爱情、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他的《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让人感到深深的悲伤和无奈。

三、意象运用技巧独特

纳兰性德的诗歌意象运用技巧独特,他善于将不同的意象进行组合和比喻,形成了独特的意象体系。他的意象运用既有意象的独立性,又有意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呼应,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刻和丰富。

例如他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中的“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一意象,通过对月亮和良人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意境深远,令人感到无限的遐想和感慨。

纳兰性德的诗歌意象选择具有丰富多彩、深刻内涵和独特技巧等特点,他的诗歌意象不仅仅是表面的形象描绘,更多的是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人生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瑰宝。

诗词所描绘的内容是多样化和非常丰富的,有叙事诗、抒情诗、边塞诗、怀古诗和山水田园诗等等,而除了少部分直抒胸臆的叙事诗外,大多数诗词都会使用约定俗成具有特定含义的事物来反映文人的真实感受从而形成诗词整体的意境美。意境则是古代文人创作时不懈追求的“伊人”,是文人将内心情感倾注于作品的字里行间、映射在作品里的人化环境。其中“意”是文人创作时的思想感情,“境”文人借用各种意象所描绘出来的图景。因此意境是意与境两个核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谐共生,以此构成整体上形与神、情与理相统一的意象系统。

早在先秦时期,文人骚客便已经能够完全熟练地使用身边常见事物来含蓄地表达内心的情感。《诗经·秦风·蒹葭》中将自己历经艰辛却依旧求而不得仍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看做“伊人”;屈原也曾在《楚辞》中多次使用到木叶、美人、香草以及秋菊等意象表达自己高洁的品性。

由此可见,不管是《楚辞》还是《诗经》都会通过为某一事物赋予特殊的含义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致力于意境的显现。而这两部作品乃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词的滥觞,必会为后世作品起到模范作用,引领后世诗词的发展。意境一词在唐代王昌龄的《诗格》的“三境论”中首次出现,即“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像,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意境一词虽用之广泛,但在文艺理论界中却经常与“境界”相混淆,出现把二者等同起来,笼统地称之为“文学形象”或者“文学中的世界”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在我个人看来,许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是很明晰的缘故。“境界”一词大约最早出现于南宋。李涂《文章精义》说:“作世外文字,须换过境界。《庄子》寓言之类,是空境界文字;灵均《九歌》之类,是鬼境界文字;子瞻《大悲阁记》之类,是佛境界文字;《上清宫辞》之类,是仙境界文字。

”此处“境界”是指文学作品中一种抽象的界域而言。又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云:“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此处的“境界”则指某件事物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而言。叶燮《原诗》中所说:“杜甫诗《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晨钟云外湿”,妙悟天开,从至理实事中领悟,乃得此境界也。”而此处的“境界”则是文学作品中展现出的境地。

而“意境”则在上文中亦提到过是在意象的基础上所展现出来的形象系统,关乎意蕴。简单来讲,意境就是有意蕴的境地。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言及“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然蒋世铨“铜弦词,惟《浮香舍小饮》四章,《廿八岁初度》两章为全集最完善之作。虽不免于叫嚣,精神却团聚,意境又极沉痛,可以步武板桥。”这就与意境原本的含义相去甚远了。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意象乃意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意境的形成骑着这关重要的作用。读者通过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象,较为准确的把握作者创作时的主观感情,并从而顺利的揣摩其意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其中使用了九个意象,使读者在看到此诗的那瞬间便自然而然的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弥漫着萧瑟凄凉、孤寂无依的灰暗色调的秋郊夕阳图,而漂泊游子羁旅天涯思念故乡的形象也跃然纸上,这便是相似意象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意境。

而不同类型意象的组合议会产生不同的意境,从而构成千年诗词绚烂多彩各有千秋的盛况,严羽于《诗话》言:“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鼓起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此便为意境之妙,在作者的话语外向读者传达出无法用文字表达的东西。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的便是王维,其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且擅长绘画。他的诗取景状物,极具画面感,动静结合,尤擅长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与音响变化。而诗画结合最著名的便是那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草歇,王孙自可留。

只从字面意思便能浮现出一幅山雨初霁,万物一新的初秋傍晚图,静谧清幽,并通过描写浣女归家、渔舟采莲的景象,展现了在这青松明月之下、翠竹青莲、幽静的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淳朴的人们,仿佛自己进入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般。

诗的中间中两联同是写景,然侧重点却不同。颔联侧重写物,明月、青松 、清泉,以物芳明志洁;而颈联侧重写人。翠竹、浣女、莲花象征诗人高洁的品性;并以人和而望政通。王国维曾说:“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想必王维亦是心灵澄明之人,也会想要和他们一样过上如此安静闲适的生活吧。因此便会情不自禁的说出“随意芳草歇,王孙自可留”,心悦于此,那便随心而动、随意而居吧,“此心安处即为吾乡”,远离污浊官场还自身一片宁静。表面看来,诗人通过“赋”的手法模山范水,对景物做了细致的描绘,实际上通篇皆为比兴,借物言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托己志,抒发己情,意境悠远。

所有的意境皆由意象产生,意境虽不分优劣,但分大小。意境亦是如此!

一、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二、常用的的送别类意象如杨柳,长亭,南浦,酒。思乡类意象如月亮,鸿雁,双鲤,捣衣。愁苦类意象如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鸟,斜阳,抒坏类意象如菊花,梅花,松柏,竹,爱情类意象如红豆,莲,连理枝,战争类意象如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婴,羌迪。 

简单说来,意象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扩展资料:

典型意象

1、落花

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

2、流水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为示例,李白诗歌中意象的分类大多数还是与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分类相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一、草木类。

草木类中的代表意象有梅、兰、竹、菊、青草、杨柳、松柏、梧桐等。草木类的意象主要经常用来表现人物的人品或者性格,例如松柏表示刚正不阿、梅花代表高洁不屈等。

《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释义: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这里用桃花表现的就是与世无争,其乐融融的境界,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是理想桃源的象征。

二、动物类。

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大鹏、大雁、蝉、杜鹃等。李白诗歌中典型的意象是大鹏。

《上李邕》唐代: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释义: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它的力量犹能簸却沧溟之水。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诗人将大鹏视为理想与抱负的寄托,赋予大鹏气贯长虹、直冲霄汉的人格力量,是诗人慕自由、尚洒脱的独特思想意蕴的体现。

三、器物类。

器物类中代表意象的有酒、酒杯、剑、船、镜子等。酒和剑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两个意象,男诗人用的概率更大,而且在描写战争的时候,剑这个意象出现的比较频繁。

《将进酒》唐代: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释义:

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你难道没有看见,在高堂上面对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青丝到了傍晚却变得如雪一般。人生得意之时就要尽情的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无酒空对皎洁的明月。

上天造就了我的才干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两黄金花完了也能够再次获得。且把烹煮羔羊和宰牛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果需要也应当痛快地喝三百杯。岑勋,元丹丘,快点喝酒,不要停下来。我给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孤独寂寞的,只有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陈王曹植当年设宴平乐观,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把这些钱用来买酒一起喝。

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皮衣,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尽的长愁!

虽然诗人在诗句中并没有直接写到酒这个字,但是诗人却描写出了一幅豪迈喝酒的场景,显得十分具有英雄气概。

四、气象景物类。

气象景物类代表意象的有夕阳、雨雪、流水、白云、蓝天、青山等。这类意象通常都是抒情意味比较明显,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出现的相对较多。

《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有 一作:惟 / 唯)

释义:

山中群鸟一只只高飞远去,天空中的最后一片白云也悠然飘走。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看来理解我的只有这敬亭山了。

诗句中的“孤云”是失意落魄的自我形象,是作者李白的精神写照。

扩展资料:

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诗歌意象表现出了十分明显的个性特征,主要突出在以下几方面。

1、李白诗歌中的意象组合丰富,变化多端。

例如在《行路难》中,诗人写到“子青自弃昊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释义:伍子胥被吴王弃于吴江之上,屈原最终抱石自沉汨罗江中)”。两个非同时、同地发生的事情,诗人把它们并列在一起,成为互相映衬的意象,揭示出正直之士的不幸命运,给人壮阔悲凉的艺术感受。

2、李白善于利用意象表现其象征性,而这种象征大部分表现了诗人本身的仙风道骨及侠士风采。例如《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释义: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那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众所周知,黄河之水不可能从天上来,但是李白却用这样狂野的意象描绘了黄河的壮阔,让人身临其境。

3、李白善于利用意象在自己的诗歌中营造一种奇突之美。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是有一定固有模式的,一般诗歌的意象都蕴含了自己固定代表的寓意。但是李白在使用这些意象的时候往往与其他诗人大相径庭,表现出自己的独到之处。

例如在《赠汪伦》中,李白感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释义: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水”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大多数表现的是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但是李白偏偏在这首诗歌中用潭水来表现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不仅让人有新奇之意,而且借助“千尺深”的潭水,让我们也轻而易举地体会到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情谊的深厚。

——意象 (现代西方文学流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angman/6040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