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有哪些?

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有哪些?,第1张

比较为人熟悉的有:

西方:达芬奇,罗丹,毕加索,梵高,莫奈,安迪沃霍尔。

中国:潘天寿,李可染,齐白石,傅抱石,徐悲鸿,范曾。

东方:齐白石,石涛,张大千,八大山人,范增,潘天寿,奈良美智 ,草间弥生,村上隆。

毕加索,“我的每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保罗·塞尚,“我欠你的绘画真理,将在画中告诉你”

古斯塔夫·克林姆特,“所有的艺术都是色情的”

克劳德·莫奈,“我想用一种鸟儿在唱歌的方式画画”

其中世界名画有,达芬奇:蒙娜丽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梵高:向日葵梵高:星空米勒:拾穗者塞尚:戴帽的自画像塞尚:水果盘、杯子和苹果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等等。

在中国美术界有”百花之神”的雅号。

一生从艺近80年,

是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是现当代中国女画家中的杰出代表。

与丈夫吴作人一起,

在近40年的美术教育生涯中,

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画坛英才。

萧淑芳 (1911-2005年),广东省中山市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著名画家。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妇联第四届执委。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吴作人艺术馆馆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会长。

习 画缘于天性

萧淑芳出生于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她的叔父萧友梅是我国

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

父亲萧伯林为中国的铁路建设贡献了一生,

两位姑姑都是杰出的音乐家,

姐姐萧淑娴是著名的音乐理论家,

妹妹萧淑熙是美籍生物学家。

萧淑芳走上绘画之路和

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萧淑芳在姐妹7人中排行老五,

从小生活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

和姐妹们一样喜爱音乐、

美术、文学,闲暇时

跟叔父学习钢琴和乐理知识,

此外对滑冰、骑车也很热衷。

在首届华北地区女子花样滑冰大赛中,

萧淑芳曾获第一名。

萧淑芳说:

“缘于天性,

我天生喜欢世间美的事物。”

她自幼画什么像什么,

父亲萧伯林全力支持她,

并请名师进行指点,

还特邀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为她治印。

这些都促使她最终走上绘画之路。

萧淑芳15岁那年,

叔父萧友梅从德国归来后在

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主任,

当时只有26岁的林风眠任该校校长。

通过萧友梅向林风眠举荐,

萧淑芳进入该校西洋画系学习,

施教的老师有李超士、彭沛民、

克罗多(法籍)等。

3年西洋画技巧和理论的系统学习,

为她以后从事美术专业创作

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与吴作人的半世情缘

在南京中央大学徐悲鸿工作室学习期间,

吴作人和萧淑芳曾是同班同学。

萧淑芳回忆说:

“当时我们的关系很一般,

那时的吴作人十分腼腆,

每天夜晚都在明灯高悬的

画室里默默地只顾画画,

不爱理人,

给人一种高傲之感。”

1930年,

吴作人在徐悲鸿的帮助下去法国、

比利时留学,

萧淑芳则于1937年至1940年到

瑞士、英国、法国学习油画和雕塑,

他们就此分离。

直到1946年,

在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举办的

画展开幕那天,

吴作人、丁聪等组织者迎接参展的画家时,

才与当时在上海市立专科学校担任

美术教师的萧淑芳再次相见。

老同学在分别17年之后邂逅,

自然倍感亲切,

在一起谈得十分起劲。

不久,

萧淑芳邀请吴作人到

家中的画室看新作,

他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此次会面深谈之后,

吴作人不久后就向萧淑芳

透露了自己的倾慕之情,

随即又填词赋诗,

赠给萧淑芳,

以表达自己的心愿。

萧淑芳读着吴作人的诗词,

他的真情深深地打动了,

眼睛不知不觉湿润了。

经过一段时间充满诗情画意的

心灵碰撞之后,

他们在人届不惑之年

终于同舟共渡,

结下了半个世纪的姻缘。

1948年6月5日,

吴作人和萧淑芳举行了婚礼,

恭请徐悲鸿、廖静文夫妇光临,

徐悲鸿还欣然担任了他们的证婚人。

从此这对画家夫妇琴瑟和鸣,

共同谱写了一段为人传颂的半世情缘。

百花之神

萧淑芳的花卉画在题材选取上极具个性。

她喜欢画的花卉大约有四五十种,

如紫鸢、绣球、兰草、水仙、

杜鹃、虞美人、扶桑、向日葵、

紫丁香等,几乎全是野花。

评论家孙美兰评述说:

纵观萧淑芳教授为数可观的新作,

特别是花卉小品,

恍惚追随艺术家以恬适明净之心,

漫步在春天里、邂逅在百花间。

争看璀璨花如锦,

又神奇地幻化为一幅幅

“花常在、叶常绿”的水墨丹青。

萧淑芳的精彩人生如

瑰丽的花朵盛开不败,

已然将她艺术的花坛

辛勤耕耘得缤纷灿烂。

2005年12月20日,

萧淑芳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荼:茅、苇之类的白花。《国语 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音其;旗)、素甲、白羽之矰(音增;箭),望之如荼。”

荼者,自必需要一份热情,壮烈似火。

吴冠中初曾以优异成绩考入浙大电机系,研学工科,那时读工科特别是像浙大这样的名校即便意味着以后生活衣食无忧,其父与之君子约定,选此专业不能中途更改,但对于吴冠中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一次吴冠中和同学利用浙大在杭州军训的间隙参观了杭州艺专,第一次吴冠中和艺术碰了面,先生这样形容这次邂逅“我一看就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个美。绘画的美这么吸引我,好像小孩儿刚生出来,没见过世界这样一种感觉。”吴冠中便这样一见钟情于艺术,非要爱上她不可,但钟情于艺术就意味着要放弃未来稳定安逸的生活,意味着要违背父命……吴冠中心里很清楚这些牺牲究竟会意味着什么。然而,对于一个十六、七岁陷入艺术“初恋”的年青人而言,似乎已经丧失了理智,什么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唯有艺术。于是,吴冠中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就读了一年的浙大,改考入杭州艺专。艺术是疯狂的感情事业,需要这份疯狂的热情,吴冠中的这种感情非常强烈超过了他的血液承受能力。吴先生曾说:“如果不用艺术作为发泄的话,此生不知如何度过。不能想象以后的人生道路怎么走,也许疯了,也许怎么了。”以至于后来,这份强烈的感情用他的绘画也不能完全表达,于是转向于写作。

荼者,还须保有一份纯粹,源自内心。

吴先生表达他作品的时候,经常提及“真感情”这三个字。艺术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因为它承载了无数伟大艺术家各自独特的“真感情”,凡高曾经说过:“我要人们看了我的画之后,赞叹到我感受到的深刻和敏锐。”如果一个人不能真诚的对待自己,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不能执着于自己内心最本初的想法,遇到事情总是有所顾及,背叛于内心,那么他给人的呈现便是一种表面,是一种轻浮的东西,这种东西对自身而言是一种耗费,因为他内心得不到表达,便无法有所长进,内心永远都是那颗止步不前有所顾及的内心。艺术不是这样,相反,艺术是一种描述内心的语言,艺术家们都寄希望于自己的作品能展现出当时创作时自己的真实心态,这种要求是极高的,对于吴冠中而言,他也坦言自己并没有创作出自己当年热爱美术时想要创作出来的东西,但是吴冠中坚定的执着于自己的“真感情”,以至于曾一次毁去自己不满意的200幅作品。这种“真感情”犹如一只画笔,描述的是人的心灵语言,呈现在绘画、雕塑、建筑、音乐、文学……各种艺术形式中。欣赏者可以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通,男女老幼;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于各种技法,不拘一格,但是最后能震撼人心灵的东西是一样的,这便是美,这便是人性。

荼者,定要寻其一方志向,坚定不移。

初到法国的吴冠中对其热爱的美术理解并不是很深,一次苏弗尔皮老师在课上谈及艺术时讲到,艺术是分两种路的,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小路艺术是娱人耳目使你感觉很舒服,好看,这叫漂亮。大路艺术是震撼你的心魂,这才叫美(美与漂亮在法文里是两个词)。一下子,吴冠中便寻到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志向,“应该走大路艺术,震撼人心魂的艺术”。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吴冠中心中艺术是极其的神圣,比什么都伟大,艺术已然成为了他心中的上帝,“想成为很伟大的艺术家,成为很有成就的艺术家”这个坚定的信念占据着他的内心,以至于为了专注于搞出自己内心所笃定的好艺术,他甘愿放弃一切,这个想法在他内心十分真切。同时,也正是源于这份坚定不移的信念,使吴冠中能够集中所有精力全身心投入作画的状态,吴先生戏称这种状态为“气功”。一次,其岳母生病,吴冠中随妻赴桂林探望,此时,吴冠中亦身受肝病折磨,生活十分清苦,夹带着这种苦闷,吴冠中一路上疯狂的作画,甚至想过借助于这种疯狂而远离人世,整整8小时,他能不吃不喝,只用心于画画,这次旅程后奇迹般的吴冠中的肝病不治自愈,难怪吴先生会称之为“气功”。

荼:一种苦菜。《诗经 邶风 北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音即;荠菜)。”

荼者,深植于苦难,汲取营养

凡高—吴冠中仰慕的艺术大师,公认为是一个“极端痛苦艺术家”,曾亲自削去自己部分右耳,并最终自杀而亡,死时年仅37岁,临终遗言“苦难永远没有终结”。但也正是透过这位痛苦艺术家的心灵,我们才得以窥视到如天堂般的灿烂艺术。苦难对于人,一者可以将人击垮,一者却可以给人巨大滋养,吴冠中和凡高就是这种乐于在苦难中成长的人,吴先生说过,其一生当中有两大幸运:第一就是年轻的时候出国,第二便是中年封闭的苦闷。归国后,吴冠中自以为找到了自己艺术得以壮大的土壤,但是解放后处于文革时期的中国,自然是不会接受吴冠中从西方带来的现代主义绘画,很长的一段时间,吴冠中被责令不准作画而去从事一些最底层的农村劳改。一方是自己神圣的“大路艺术”,一方是为政治画像的“小路艺术”,一方是劳动改造,吴冠中没有权利选择“大路艺术”,便毫不犹豫的去参加了劳动改造,这段经历对于吴冠中是十分珍贵的,他深切的体会到了劳动阶层的生活,体会到了凡高画作中土壤的意义,这对于致力于创作“憾人心魂”艺术的画家来讲,无疑得到了很好的启发。吴冠中乐于将自己创作的过程比喻为一次艰难的分娩,并称“每一张画的苦难经历都是不一样的”。现实中的苦难是那么艰涩,而画布上的苦难确是那么壮美,是一种“憾人心魂”的壮美,无论是凡高,无论是吴冠中,都看上了这种壮美,这是其它任何精细、婉转的感情所望尘莫及的。

荼者,自安于卑微,不屈不挠

吴冠中另一位精神父亲便是鲁迅。对于鲁迅的热爱,吴冠中说:“为什么我对鲁迅那么崇拜?因为鲁迅写的东西都是我家乡的, 都是故乡的,他写的小说里面都是我童年的那些印象。所以我更爱我的故乡,读了鲁迅的小说,我更了解我的故乡,通过鲁迅的认识我更认识自己的位置了。”正如凡高,“你是麦子,你的位置应该在麦田里”,而这株不起眼的麦子,让我们体验到了麦子眼中麦田的绚烂。吴冠中的位置也是平凡的,平凡到你无法从外表分辨出这是一个艺术家或是一个年迈农夫,在平凡外表之下,隐藏的是丰富的精神生活。吴冠中安于这种平凡,虽然其作品拍卖价格以致巅峰,但其从不过问,甚至痛心于作品在商业上的流失,他想保有这份平凡,用对艺术一如既往的真诚眼光去审视世界,去跋涉于自己心中永无终点的“艺术大路”。平凡卑微并不意味着软弱,鲁迅的文字带给吴冠中一种振奋的感觉,相比于自己的画作和鲁迅的文章,吴冠中发现了自己先前所追寻的苦难壮美的感觉在鲁迅文章中能更亲切体验到。“是鲁迅感染我的,美术这东种艺术形式的力量和文学不一样,它不能表现那样悲剧性的感人的东西,它的功用是审美提高”吴先生如是说。由于心中强烈的感情和绘画上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出现了不一致,吴冠中忧郁于自己的“真感情”得不到完全的表达,这种忧郁却让吴冠中更加坚强的去抗争,犹如鲁迅,以至于后来他无法用美术来表达的东西,就改用文字,一定要忠于自己的“真感情”,忠于自己的艺术信仰,将自己内心体察到的深刻感悟,通过艺术形式去发泄出去,以“憾人心魂”,这种功效,好似“一百个齐白石也比不上一个鲁迅”。

[吴冠中其人] (以下来源网络,笔者略有整理)

吴冠中,别名荼,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全国公费留学绘画第一名。1947年,就读于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1947~1950年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J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进修油画;同时在A洛特工作室学习,并在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美术史,各项成绩优异。1953年,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1956年,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1964年,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0年,“文革”期间被下放到河北农村劳动。1973年,调回北京参加宾馆画创作。1978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吴冠中作品展”。1979年,当选中国美协常务理事。1987年,香港艺术中心主办“吴冠中回顾展”。1991年,法国文化部授予其“法国文艺最高勋位”。1992年,大英博物馆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惯例,首次为在世画家吴冠中举办“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展览,并郑重收藏了吴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鸟天堂》。1993年,法国巴黎塞纽奇博物馆举办“走向世界——吴冠中油画水墨速写展”,并颁发给他“巴黎市金勋章”。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1999年,国家文化部主办“吴冠中画展”。2000年,入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通讯院士,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艺术家,这也是法兰西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

吴冠中在50~70年代,致力于油画风景创作,并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他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喜欢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及《狮子林》、《长城》等。出版有《吴冠中画集》、《吴冠中画选》、《吴冠中油画写生》、《吴冠中国画选辑》(1~4)及《东寻西找集》、《风筝不断线》、《天南地北》、《谁家粉本》等。

1881年,毕加索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是唐·何塞·路伊兹·伊·布拉斯可(Don José Ruiz y Blasco)和玛莉亚·毕加索·伊·洛佩兹(María Picasso y López)的第一个孩子。毕加索受洗后,被授以教名“巴布罗·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纳波穆西诺·玛莉亚·狄·洛斯·雷梅迪奥斯·西普里亚诺·狄·拉·圣地西玛·特里尼达·路易斯毕加索”(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

毕加索从小就很有艺术天赋,他会做惟妙惟肖的剪纸,还创作了许多惊人的绘画作品。左邻右舍都称叹不已,称他为天才。然而,这个“天才”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上课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听课时他不是漫无边际地幻想,就是看着窗外的大树和鸟儿。毕加索成了同学们捉弄的对象。

作为坏学生,在学校关禁闭已成了毕加索的家常便饭,禁闭室里只有板凳和空空的墙壁,可是毕加索却很高兴。因为他可以带上一叠纸,在那里自由地绘画。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象的天地里,虽然功课不好,但他却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了快乐。 毕加索是个始终引起争议的人,除了他那让人倾倒与折服的过人才华。他为自己的几任妻子、情人和孩子们画过许多画,他的亲人们对这位天才画家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毕加索于1973年以92岁的高龄去世。他在世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同他结交,在他去世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世人仍在为他的故事和名声争执不休。

毕加索绘画上的成就可谓登峰造极,但他的家庭私事却弄得一塌糊涂。他的悲惨故事世人皆知:他的遗孀杰奎琳罗克是自杀身亡的;他的一位情人玛丽埃德莱塞亦是,她为他生下了女儿玛雅;他的孙子巴勃里多在杰奎琳将他赶出爷爷葬礼之后也自杀而死;巴勃里多的姐姐马里娜两年前写了一些回忆录披露自己悲惨的少年时代,并把一切过错归咎于毕加索。

弗朗西丝吉洛特是毕加索一生中惟一将他抛弃的女人。她生过两个孩子:克洛德和帕洛玛,1953年她带着一双子女离开了毕加索。后来她同一位艺术评论家合作写了《我与毕加索的生活》。这本书既大胆又详细,几乎无所不写,甚至连同画家的性历险。此书于1964年出版,当时这种书还属罕见,因此引起轩然大波。作为报复,毕加索从此拒绝再见她生的一对子女。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了230幅毕加索的作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画家为亲人所作的画。大师的妻子和情人中惟弗朗西丝仍然健在,她生的克洛德和帕洛玛及玛丽埃生的玛雅为毕加索硕果仅存的三个儿女。

弗朗西丝已有76岁。细细的脖子,鹰钩鼻子上有一对拱形的眉毛,看上去依然是毕加索当年为她作画时的模样。他们相识于1943年,当时弗朗西丝是个21岁的画家,年轻而颇有抱负,而毕加索已经62岁,且同南斯拉夫女画家、摄影师多拉·莫尔相好。弗朗西丝是个感情炽烈却外表平静的女子,她决定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名望与赞赏。对此,帕洛玛这样说:“假如我母亲没有认识我父亲,她原本是有权被称为艺术家的。然而,从某种原因上说,由于认识了我的父亲,她没有了这个权利。人们总是不情愿把她也冠为艺术家。”克洛德更认为母亲的作品对毕加索产生过很大的震撼,“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对话”。

弗朗西丝的生活始终围绕着毕加索的艺术。当她出版《我与毕加索的生活》时,大师的崇拜者们称此书充满私利与报复性。然而,时至今日,即使是弗朗西丝的批评者们在论及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毕加索时也以它为基础了。确实,这本书里充满了令人不屑的东西,但三十多年之后,仍不失为一个性格复杂的天才艺术家的严肃传记。

现住纽约的弗朗西丝认为大师当年为她所作的画上用一种柔和的线条和抽象的晕影表现两人的亲密关系。有一幅画上,看起来象是毕加索用对称的轮廓线把肖像的各点连结起来了,这种画法当时刚开始尝试。她说:“当一对男女同为画家时,作品上体现的一切都带有感情色彩”。在她看来,“对于毕加索来说,给女人画像就是一种诱惑她的方式”,“其他女人是通过她们的肖像画来认同自己的。所以当毕加索一旦歇手不画她们了,她们的一切也就完了。”而她自己则没有陷进去,“从没有被封闭在自己的肖像画里,从而没有成为他的俘虏”。

年已半百的克洛德长着一双深色的眼睛,身体十分结实。他同父亲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受毕加索遗产管理法庭的提名,他于1995年成立了毕加索管理委员会,以控制其作品的复制权和使用权。他本人可说是毕加索留下的上千幅画作、雕刻、草图、版画的活目录。他在巴黎的办公室里挂满了父亲的画。毕加索曾为他和妹妹帕洛玛画过一幅双人画,幼年的他坐在一个玩具汽车上,双眼放着光,妹妹则在玩一列小火车。还有一幅画上有他的母亲和他兄妹二人。画面上的他拿着一支铅笔和一张白纸。对他来说,这幅画代表了他们这个家庭的未来,代表了后来写在这张纸上的一切。·

兄妹二人分别在16岁和14岁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那本书出版后,他们的生活里从此失去了父亲。两兄妹一次又一次去看望父亲,可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连电话也不接。即使见不到面,他们仍每年一起或分别几次去父亲的家。他说:“作为一个杰出的大艺术家的儿子我是幸运的,毕加索本人就变成了我们家族的事业。”父亲没能得到看着他成长的快乐,但他对此已没有愤怒。

帕洛玛有一张为人熟知的脸,这要归功于她做的香水广告。广告上的她有火一般鲜艳的红唇、源于其父的一双深邃明亮的眼睛、一头瀑布般的黑发。她已有49岁,亲见其人会觉得她谦和亲切得多。她说父亲给他们作画时从未让他们摆姿势,他是凭记忆作画、从想象中得到灵感。毕加索是个对孩子着迷的人,他画过很多儿童画。但很显然,他从未画过少年时代及长大成人后的子女,对于他,孩子长大了就又是一回事了。帕洛玛认为父亲后来不见她是受了别人的挑唆,尤其是后母杰奎琳觉得他们对自己是个威胁。

帕洛玛同剧作家拉法埃尔·罗伯斯在结婚18年后于1995年分手,前夫为此同她展开了一场争夺财产的大战。帕洛玛的财富约有17亿美元,她的经济王国里有化妆品、香水和珠宝生意,当然还有其父留给她的价值6亿多美元的画。她的前夫要求得到所有这些财富的一半,此外每月还要给他一笔高额的生活费,理由是他抛开了剧作家的生涯而同妻子一道经营她的生意,而且他在她取得的成功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幸的是,在他们妇唱夫随的美好日子里,帕洛玛也以类似的话夸奖过自己的丈夫。据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离婚。帕洛玛为忘记烦恼只好全力投入工作,同时也投入新欢的怀抱,那是个法国大夫,名叫埃里克·德温奈特。

不过,玛雅真正让毕加索专家们吃惊的是,她从事辨别父亲作品真伪的工作,尽管不是非常专业,却赢得专家们的高度评价。 吉纳维夫与毕加索初次相遇是在1944年,当时她还只有17岁,作为一名学校杂志的记者前去采访当时已是著名画家的毕加索。年少的吉纳维夫大胆地向毕加索提问:“毕加索先生,年轻人不太理解您的绘画。”此言一出毕加索立刻勃然大怒,他严厉地反驳道:“那是什么意思?你们什么时候才能理解绘画的语言?难道你们就理解薯片的语言吗?”

毕加索很想“引诱”不更事的少女

尽管初次相遇非常尴尬,当时63岁的艺术大师毕加索还是和17岁的吉纳维夫成了忘年交,他们经常一边品着热巧克力一边谈论艺术和文学。

毕加索也曾承认,他很想引诱这个女孩,但是当时没敢这么做。

电闪雷鸣促成了老少恋

7年后,毕加索从美国返回西班牙。不久,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最终使他们变成为了情人。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吉纳维夫还记忆犹新,“我对毕加索说我该回家了,就在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我敢发誓那简直就像一场童话故事。房间里的光线暗了下来,通过天窗我看到太空乌云滚滚,似乎只有在刚果的热带风暴中会出现这种景象。

毕加索当时对我说:‘等一会,一场风暴就要来了。’接下来就是电闪雷鸣,冰雹也接踵而至……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我就记不清楚了。”

当两年“地下情人”后曲终人散

当时,毕加索已经和女画家弗朗索瓦兹-吉洛生活在一起了,吉纳维夫就做了毕加索的地下情人,他们的地下恋情共持续了两年。

1953年,毕加索要求吉纳维夫同他一起移居到法国南部生活,但被吉纳维夫拒绝了,从而结束了他们这段浪漫的爱情。最终,吉纳维夫成为一名诗人和纪录片制片人,并获过了大奖。

为给我画像,毕加索耐心地等我睡醒

毕加索一生有过无数情人,在人们的脑海中,他是一个被女人宠坏的暴君,但是在吉纳维夫记忆中,毕加索却是一个“让人尊重的人,温柔、聪明,偶尔还会很羞怯” 。吉纳维夫说:“他并不是人们常常描述的那样,是个让人厌恶的冷酷的人。”

为了证明毕加索的体贴和温柔,吉纳维夫提到了一幅裸体素描画的来历,这幅素描名叫“8月80日肖像画”。吉纳维夫说:“毕加索想要画一幅我躺在床上的裸体画。但是在绘画过程中我变得昏昏欲睡,后来下意识地扯了一条被单盖在身上睡着了。毕加索失去了他的模特,但是却不敢把我叫醒,他就那么耐心地等待着,等我睁开眼睛,然后才完成了那副作品。”

鲜为人知的情人是毕加索的生命最爱

尽管毕加索的一些传记作家并不怎么关注吉纳维夫了,在毕加索一生众多情人当中吉纳维夫也不怎么出众,但是毕加索却亲口对他的朋友提起过吉纳维夫在他生命中的重要位置,毕加索说:“她拯救了我的生命,她让我尽展笑颜。” 而吉纳维夫自己也认为是毕加索最后一个情人,她在数年前曾经写道:“我认为我是他唯一深爱的人,也是最后一个。

毕加索的情人画册

据毕加索的遗孀雅克琳娜 (最后一任妻子杰奎琳Jacqueline 用法语读的话是雅克琳娜 )回忆,毕加索13岁时,他7岁的小妹孔瑟达死于白喉。毕加索曾发誓,如小妹去世,他将放弃绘画。小妹死了,毕加索本就不想放弃绘画,因此他觉得对妹妹的死负有责任,这种原罪感伴随他一生,决定了他同女人们的关系。女人是他艺术祭台上的牺牲品,也是他艺术创造的源泉。

玫瑰红初恋

1904年,23岁的毕加索爱上蒙马特尔的年轻模特费尔南德·奥立维。他们在一起纵酒狂欢、恶作剧、吸食鸦片……虽然生活贫困,但毕加索的画风却变得日益明快。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成为主要的颜色。

古典主义婚姻

奥莉嘉-科克洛瓦,毕加索第一任妻子。毕加索为一个俄罗斯芭蕾舞团设计布景时,爱上了这位俄国芭蕾舞女演员。1918年他们正式结婚。那时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天伦之乐对毕加索很重要。他影响了一个世纪的所有现代派艺术,在那时期却避开了达达主义的纠缠,独立发展他的新古典主义。1923年的《裸女》是毕加索最美的作品。

超现实主义邂逅

艾娃于1911年和毕加索相爱,当时艾娃已是有夫之妇。《坐在扶手椅里的女人》作于1913年,深受超现实主义者的喜爱。画中艾娃的脸变成了一条垂直的裂缝,人物形象充满淡褐、粉红、胭脂红等色彩,引人暇想。

玛丽·德雷莎·华特与毕加索1927年初在火车站相遇。包括《梦》大部分对德雷莎的肖像画和线描都充满性感。超现实主义、弗洛伊德学说是这些作品的轴心。

立体主义接触

1943年,年已62岁的毕加索认识了21岁的年轻女画家方斯华姿·吉洛。1946年毕加索为她画了油画《女人——花》。据方斯华姿回忆,“他根据他对我脑袋的概念剪成各种程度的椭圆,分别画上了眼睛、鼻子和嘴。然后他把这些椭圆在画布上上下左右地移动,看看是不是合意。”

抽象主义迷情

年轻迷人的多拉·玛尔多才多艺,既是画家、摄影家又是模特。1936年与他相识,此后开始了长达8年的恋情。后来两人关系紧张。1940年6月,毕加索创作了一幅最凶暴的妇女形象——以多拉为原型的《裸体梳妆女》。他开始殴打多拉,多次打得她躺在地板上不省人事。1939年到1940年,他有三分之二还多的作品画着畸形的女人,面部和身体像被怒鞭抽打似的。

最后的现实主义

杰奎琳·洛克是毕加索的第二任妻子,两人1961年结婚。这位西班牙女子为晚年的毕加索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的世界。毕加索常从她的体形中回想起卡塔卢尼亚的农妇,他为她画了大量的肖像画。毕加索去世13年后,雅克琳娜(杰奎琳Jacqueline 用法语读的话是雅克琳娜 )自杀身亡。

毕加索爱情年表:

1881年10月25日出生于西班牙南部的马拉加。

1904年23岁定居于巴黎“洗衣船”。邂逅费尔南德-奥立维并同居,常去观赏马戏团的演出,粉红色时期开始。

1911年30岁邂逅艾娃-谷维。

1912年31岁与费尔南德分手。

1915年34岁艾娃因肺结核逝世。

1917年36岁至意大利为俄罗斯芭蕾舞团作舞台设计,邂逅舞者奥莉嘉-科克洛瓦。

1918年37岁与奥莉嘉结婚。

1925年44岁创作“舞”,首次影射与奥莉嘉的紧张关系。

1927年46岁邂逅年仅17岁的玛丽-德雷莎-华特。

1929年48岁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

1935年54岁与奥莉嘉分居。

1936年55岁邂逅南斯拉夫女摄影师兼画家多拉·玛尔。

1943年62岁邂逅22岁的方斯华姿·吉洛。

1946年65岁与方斯华姿·吉洛同居。

1954年73岁与方斯华姿·吉洛分手。

1961年80岁与35岁的杰奎琳·洛克结婚。

1964年83岁方斯华姿出版回忆录,造成两人决裂。

1973年92岁4月8日逝于坎城附近的慕瞻市。4月10日葬于佛文纳菊别墅的花园里。 奥尔嘉(第一任妻子)

保罗(儿子)

埃米莉娜(第一任儿媳妇)

克里斯蒂娜(第二任儿媳妇)

巴勃利托(孙子)

玛里娜(孙女)

伯纳德(儿子)

帕洛玛(女儿)

玛丽·泰蕾兹(第二任妻子)

玛雅(女儿)

杰奎琳(最后的妻子)

卡特莉娜(女儿)

弗洛尔(玛里娜领养的孩子)

加埃尔(玛里娜领养的孩子)

梅(玛里娜领养的孩子)

纵观艺术史,自画像一直是艺术大师们十分钟爱的题材。

无论是几百年前的文艺复兴,还是冲破传统限制的现代主义,亦或是概念先行的当代艺术,艺术家们都会为自画像保留一块“创作的自留地”。

从超凡绝技的写实风格,到荒诞不经的解构主义,艺术家们极尽巧思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眼中的自我。在这种看似“博眼球”的记录方式里,往往隐藏着艺术家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隐秘,可能是那些最真实的欲望、痛楚、落寞或是对救赎的渴望。

那既是他们隐忍一生内心的独白,又是渴望被世人知晓的宣言。

在那些独特的美学符号之下,我们得以接近一个更为真实的灵魂,而非被世俗传颂的光辉。

今天我们整理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六位艺术家自画像,和大家一起欣赏他们最希望被铭记的瞬间。

这位慈祥的、有着长长白胡子的老头就是可以被堪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达芬奇。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最完美代言人”,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一生完成的作品不多,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的名作,像《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堪称独步。

这幅自画像创作于 1513 年左右,此时的达芬奇已经将近 60 岁了。达芬奇在绘画中素来以拥有超高的素描技术著称,在这幅自画像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整幅画用笔流畅、洗炼,线条丰富多变且刚柔相济,尤其善用浓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暗的微妙变化。画家脸上披散着的长发与颌下的长须,每一笔都让我们看到这位巨匠晚年时的思考力,气质以及他那深邃的充满着智慧的目光。

号称“北方文艺复兴第一人”的丢勒,也被誉为“自画像之父”。

他在 13 岁时就画下了第一幅对镜自画像,形象生动、造型逼真,比上面达芬奇的那幅自画像还早问世二十多年,可以说是西方绘画史上最早以写实方法记录自己容貌的画家。

丢勒在当时妥妥的大帅哥一枚,是真正的“才过宋玉,貌赛潘安”,当时有人这样描述过他的容貌:

可能因为太满意自己的高颜值,所以丢勒一直乐此不疲的用他超凡绝顶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自己。

而且丢勒不仅热衷于画自己,他还常常喜欢在旁边叨逼叨的写上一句:这就是我的容颜~

操作手法跟现在我们发朋友圈自拍照,再配文“今天觉得自己有点帅”如出一辙。

在这幅《自画像》上(52×41厘米),丢勒扮成一个举止潇洒、受人爱慕的青年骑士模样,这幅装扮是德国当时最时髦的青年装束。长发被烫成缕缕卷曲的辫式披落在两肩,稀疏的一撮淡褐色胡须,使他的脸显得老成持重,其实他还是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背景中窗外连绵不绝的山峰也似乎暗示着他三次翻越阿尔卑斯山,前往意大利学习的特殊经历。

也难怪丢勒这么自恋,他画这幅画的时候只有28岁,就其造型能力和用色技巧来看,才华已经初显。

两年后,他又给自己画了一幅《皮装自画像》,这次彻底引起了画界轰动,因为 他第一次抛弃了人像侧面面对“镜头”的传统,完完全全让自己正面面对观众。

可能有些小伙伴不理解这有什么了不起,但 在当时,只有神才能以正面构图形象出现 ,凡是艺术家画人,都得转点角度。

因此当时有人以为他画的是耶稣,但丢勒说了:大爷画的就是自己!~

而且丢勒把自己翻山越岭到意大利学习的当时最先进的绘画理论,比如透视法、解剖学等都精妙的融入到了这幅画中。

在这幅画里,丢勒不仅极其优秀的体现了立体感、光影效果,而且连他身上那件棕色皮领上衣的每一簇绒毛都被细致的描画出来,让人完全能感受到它的质感,包括那只正在拨弄衣领上的毛皮的右手,其观察之细密,连手的振颤都画出来了。

在余生中,丢勒以北方画派严谨的科学精神,去结合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唯美崇高的古典美学,以一己之力使原来各自为政的地方画派融合,是第一位兼具南北画派长处的大师。

半生富足、半生潦倒的伦勃朗一生创作了近百张自画像,成为西方美术中对自己最严格的的画像解剖。

他从 23 岁开始记录自己的容貌,经由冷静而客观的方法,仿佛在镜子里凝视另一个自我,看自己从青年到壮年,从壮年到衰年,从年轻的意气风发,到老年的苍老颓败。

1606 年,伦勃朗出生在荷兰一个富有的磨坊主的家庭,家境殷实,自身才华横溢。25 岁独自跑到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闯荡,不仅迅速的功成名就,成为了一个订单不断的肖像画家,还在 30 岁之前就实现了在市中心最贵的地方买大 House,迎娶白富美的一系列操作,真人生赢家。

1642 年,36 岁的伦勃朗迎来了他事业的巅峰,他完成了载进史册的大作《夜巡》。

可命运总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一击重挫。

在同一年,他最爱的妻子逝世,他们的四个孩子也相继夭折。这对画家的个人情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然而,当命运想要捉弄你的时候,它从不缺少花样。

为伦勃朗奠定历史地位的《夜巡》也转瞬让这位成功的职业画家一夜间变的无人问津。他的作品超越了自己的时代,那些打破常规的创作方法无法被当时的人们和主流画坛所接受。

他的艺术变的越发深刻和执着,可他的境遇却越发急转直下,曾经拥簇赞美他的人群纷纷背离他而去,伦勃朗破产了。

步入老年的伦勃朗只能靠不断变卖家产和举债过日子,但他在用自画像记录自己时,却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落魄和丑陋。他绝对忠实的在镜子里观察自己,那些晚年画下的自画像,满脸皱纹,茫然而彷徨的看着人间,仿佛无限感伤,又仿佛无限悲悯,使绘画不再只是表象肤浅的赏心悦目,更是对深刻人性的揭发。

伦勃朗后期的油画,肌理堆叠很厚,近看时像是抽象的色块与笔触,却都能准确传达出内在的精神特质。

处在浮华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摆脱了宗教与宫廷的虚华,却以最厚实的方法刻画人生的现象,在凝练的冷静中内蕴着饱满的热情。

从绝对准确的写实技巧发展到丰富的酣畅淋漓,他使绘画被革新,被颠覆,也使绘画变成他悲剧生命最后的救赎。

除了达芬奇,历史上恐怕没有哪位艺术家能像梵高一样家喻户晓,他完美诠释了什么是疯狂的天才艺术家。

和伦勃朗一样,梵高在艺术史上也以自画像著称。

但伦勃朗的自画像贯穿一生,而梵高的绝大多数自画像都创作于 1885 到 1889 四年之间,多达四十多幅。他像是以自画像的方式“写日记”,并坦荡无疑的将自己暴露在观众面前,那些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快乐。

梵高自己曾说:

梵高在他的自画像中经常表现得很拘谨和严肃,脸上带着专注的表情。

尽管如此,在每一幅自画像中都能找到梵高不同的个性。他形容他在巴黎画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 :

这就是他当时的感觉:身心俱疲。

1888 年 12 月 23 日,梵高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割下了自己的左耳。这将是他一系列精神崩溃的第一次。他不愿意在信中讨论这件事,但他确实在两幅自画像中 "报告 "了这件事。

梵高并没有为了效果或引起人们的同情而把自己描绘成一个生病的、崩溃的人。他坚信绘画能帮助他痊愈。他给提奥写道:

1890 年 7 月,梵高开枪自杀,年仅 37 岁。他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送给母亲的礼物。

来自挪威的表现主义艺术家·蒙克,常被艺术史学家称为“世纪末”的艺术家,因为他的作品反映了欧洲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面貌。在蒙克生活的时代,再没有别的艺术敢于像他那样赤裸裸地描写人类本能的丑恶,使善良与罪恶并存,让美丽与丑陋共生。他被称为“绘画界的尼采”。

这个悲苦的男人,5 岁丧母,14 岁姐姐去世,26 岁患精神疾病的父亲去世,唯一还在世的妹妹也被精神疾病所折磨,一直住在精神病院里,蒙克自己也从小罹患肺结核,倍受病痛折磨。

所以,死亡和疾病一直是他作品里恒久的主题。

蒙克在创作这幅《骷髅手臂自画像》时只有 31 岁,但他把自己描画成一个幽灵般的人物,漂浮的头颅是二十世纪初艺术表达中以个熟悉的手法和主题,意味着肉体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分裂,画面底部的骨头是对死亡的一种纪念,或提醒。画面上方有艺术家的名字和日期,这些细节都让它成为一种墓碑一样的存在。

他曾说:

毕加索可以称得上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最好榜样!

13 岁就出道,顺便把传统学院派能得的最高奖项和荣誉都尽收囊中。

他是一个不安分的终极探索者,拒绝停歇的在挑战自我的道路上撒丫子狂奔,而且长寿又精力旺盛的他效率高的不可思议,人生似乎从不摸鱼,一共创作了将近 37000 件作品!

从严谨写实的学院派为起点,毕加索的艺术生涯,经历了忧郁暗淡的“蓝色时期”,浪漫美好的“粉红时期”,盛年的“非洲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和“抽象主义时期”等等,要论对自己作品风格和画法的转变甚至颠覆,恐怕没有艺术家能赢过毕加索。

多变的风格在贯穿他一生的自画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这幅毕加索15岁的自画像已经能清晰的看出他非凡的传统写实技术。

毕竟,他的名言是:

1900到1903年,是毕加索人生的低潮。在这段阴郁、沉闷的时期,蓝色主宰了他一切的作品,因此也被成为他艺术生涯中的“蓝色时期”。

但很快,爱情来临了,毕加索也定居在了巴黎。与人生中第一段爱情——费尔南德·奥利维叶——的邂逅让毕加索一扫往日作品中忧郁阴沉的蓝色调,而180度的转向了柔和温暖的粉红色调,毕加索正式告别了“蓝色时期”,大踏步的迈入了幸福的粉红时期。

1907年的这幅自画像最经典,因为他标志着毕加索逐渐开始转向他人生最重要的是一个时期——立体主义。从这时开始,毕加索的画风就开始“放飞”,一层一层的解构着对自我的剖析。

毕加索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卡罗是 20 世纪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拥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之一,也是第一位入驻卢浮宫的墨西哥艺术家。

6 岁小儿麻痹;18 岁遭车祸,全身粉碎性骨折;32 次手术、3 次流产;22 岁成婚,互相出轨背叛;32 岁离婚,33 岁复婚,47 岁去世。

这个女人的一生支离破碎却又色彩斑斓,她把她人生中所遭到的所有痛苦:病痛、残疾、由于车祸无法生育、流产、离婚、被背叛……都用自画像的形式记录在了画布中。

她一生的 143 幅作品中有 55 幅是自画像,并且独特的让人过目难忘。那道标志性的一字眉和唇边薄薄的髭让这张雌雄同体的脸再难从脑海中抹去。

1939 年,弗里达和丈夫迭戈·里维拉离婚,分离后的她常常沉浸在绝望、孤独的情绪中。

这张著名的《两个弗里达》即是创作于此时。在这幅画里,这个哀伤的女人描绘了自己的两面,右边穿着墨西哥原住民服装的传统弗里达,象征着里维拉曾经爱过的女人,她心脏的大动脉绕过右臂,连接到手中拿着的里维拉的画像,那是她生命的源头和养分。

而左边穿着欧洲洋装的弗里达是里维拉不再爱的女人,她的面色苍白,心脏已经被撕裂,血管被剪断,即使手持手术钳也无法阻止血液的留出,鲜红的血液一滴滴的滴在白色裙子上,仿佛很快就要失血而亡。

1940 年,里维拉向弗里达又提出复婚,弗里达最珍贵的画作之一——《带荆棘项链和蜂鸟的自画像》应运而生,它里面充满了象征元素,每一个细节都清晰表达了弗里达锥心的痛楚和倔强。

在这幅画中,弗里达坐在正中央,无畏的凝视着看向她的观众。颈部带刺的荆棘项链刺入她的身体,鲜血流淌。一只蜘蛛猴坐在她的右肩,把玩着自己手中带刺的项链,但毫不关心的玩耍却会使卡罗脖子上的刺插的更深,一只死去的蜂鸟吊在项链的挂坠上,左侧的黑豹在虎视眈眈的靠近。

在墨西哥民间传说中,蜂鸟代表着坠入爱河的好运气,而黑豹则象征着坏运气和死亡。

弗里达用死去的蜂鸟表达自己对这段婚姻的绝望,而那只牵动着荆棘项链的蜘蛛猴则是里维拉曾经送给弗里达的礼物,而现在,它的每一次牵动都会使弗里达伤痕累累,血流满地。

关注“ArtFocus焦点艺术”! 来看更多「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艺术故事和行业深度报道,还有更多优秀青年艺术家的分享!有酒有故事,就等你来!

总体来说,两位艺术家各有千秋,谷宝玉在艺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成就和地位,霍春阳则更被誉为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

谷宝玉是艺术大师李苦禅、王雪涛的入室弟子,1939年生于青岛市,现任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官员、IBC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顾问、香港世界艺术家联合会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海洋大学国画教授、青岛中国画研究院院长等职。

霍春阳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写意花鸟大家之一,被认为是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从艺30余年的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国际博物馆收藏,并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杭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综上所述,谷宝玉和霍春阳都是备受关注的艺术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建树。虽然名气难以比较高低,但可以从他们的艺术成就和作品价值来欣赏和评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0456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7
下一篇2023-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