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音乐家与画家的故事

求音乐家与画家的故事,第1张

海顿 HAYDN

约瑟夫.海顿于1732年4月1日出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村,1809年5月1日逝世于维也纳。海顿是世界音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父亲是一个马车制造匠,母亲是个厨娘,父母都是音乐爱好者,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时施台芳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才勉强活了下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庭乐师。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生活上又有了保障,在人格上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象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海顿对古典音乐的主要贡献是交响曲和四重奏,由于他对于交响曲体裁的形成和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作“交响乐之父”。

海顿的性格善良,诚恳而质朴,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这些性格在音乐中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他还热心关怀青年音家,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向海顿求教,并且尊称他为“我们的父亲”。

海顿的音乐风格热情、典雅,充满了欢乐、幸福、和平的气氛。他的音乐就象优美的田园诗一样。他总是用这种笔调来歌颂大自,歌颂生活。在他的作品中,还经常可以感受到鲜明的奥地利民歌风格。海顿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巧妙的幽默感,乐曲中充满了愉快而别致的情趣。

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品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歌剧、神剧、清唱剧、交响曲、器乐协奏曲、弦乐四重奏以及其它室内乐作品。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有《惊愕交响曲》、《午别交响曲》、《时钟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和《皇帝四重奏》等。这些作品都与奥地利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深刻地反映出海顿纯朴、明朗、幽默和乐观主义音乐风格,并对后代音乐家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海顿晚年两次访问伦敦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创作了《伦敦交响曲》。海顿一生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世界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贝多芬的故事

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是欧洲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国的波恩,在贝多芬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在贝多芬才4岁的时候,父亲便把一堆的曲谱放在贝多芬面前让他弹奏,有时候贝多芬把小手都练肿了还是不敢休息。

一天,教堂的钟声都已经敲了12下了,贝多芬还在练习,他必须等到父亲回来检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觉,母亲看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的贝多芬,垂怜的对他说:“孩子,都12点了,先去睡觉吧。”

“不行,爸爸等会回来看见我没有练琴,会打我的。”

妈妈对这个酒徒的丈夫也没有办法,只好抱着贝多芬在琴边流泪,很快,贝多芬在母亲的怀抱睡着了,妈妈便把他抱上了床。

当钟声再次敲响的时候,贝多芬的酒徒父亲回来了,“那个小兔崽子呢,怎么不练琴了?”

“你不看看都几点了,还让孩子练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罢休啊?”

“对,你说的对”贝多芬父亲一边说着,一边来到贝多芬床边,把贝多芬提了起来,母亲怎么拦也拦不住。

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边弹,一边闭着眼睛,尽管如此,贝多芬的琴声还是十分流畅自然。

“行,这还有点莫扎特的样子。”父亲在一边高兴的说。

一晃几年过去了,贝多芬从4岁长到了8岁,经过4年的刻苦练习,他的钢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亲也感到满意,于是便让他在音乐院举行了一次独奏音乐会,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亲享受到了儿子成功的喜悦。

17岁的时候,贝多芬来到维也纳,他以非常崇敬的心情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给了他一个很难的曲子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得到了莫扎特的肯定,他说:“你们要注意这个孩子,他将来会惊动全世界的。”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在维也纳艺术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演出,而且演奏的都是自己的作品,得到了人们的肯定。

正当他飞黄腾达的时候,他的耳朵患上疾病,后来彻底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个残酷的打击,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贝多芬,他还是靠顽强的毅力创造了大量优秀作品,在他的《命运交响曲》里,我们都能听到他和命运做斗争的声音。

1807年,贝多芬正住在维也纳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家中。一天,公爵家里来了一大批客人,他们都是当时拿破仑派驻占领维也纳的法国军官。公爵想请客人们听音乐,就派人去请贝多芬,但未向贝多芬说明情况。贝多芬不明就里,带着自己新写完的《热情奏鸣曲》兴致勃勃地赶来。进客厅一看,竟是一帮占领军,贝多芬当即就拒绝了公爵的要求。公爵恼羞成怒,竟然板起面孔对贝多芬下了演奏的命令。贝多芬为李希诺夫斯基的无耻卖国行径愤怒到极点,他不顾夜中的滂沱大雨拿起乐谱忿然离去,并把公爵以前送他的一尊胸像摔了个粉碎。第二天,公爵接到了这样一封信:“公爵!您之所以成为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则全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还有的是,而我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巴赫的故事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 Sebastian Bach)于1685年3月31日出生在德国,在 10 岁时父母就双双去世,只好到外地他大哥克里斯多夫处居住。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师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他把乐谱锁在书房一个带格子门的柜子里,非常保密。小巴赫具有强烈的求知愿望,这本乐谱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明月之夜,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橱里把乐谱卷起拿出来,借着月光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一整大厚本乐谱。不幸的是,当其哥哥发现后,竟粗暴的把谱子没收了。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的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外出求学

在巴赫成长的年代,贫穷落后的德国,交通和乐谱印刷尚不发达,要想向著名的大师们学习,除了抄录他们珍贵的乐谱手抄本,就只有亲自拜访他们,聆听他们的教诲。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巴赫来说,注定要踏上一段段艰辛的求学之旅。

15 岁时,巴赫离开了哥哥,徒步 300 公里前往吕内堡学习。在吕内堡圣米歇尔教堂学习期间,他结识并熟悉了该城的管风琴大师伯姆和他的音乐;巴赫还多次徒步一整天前往汉堡聆听赖因肯的演奏,还有一次徒步两天前往策勒聆听那里法国风格的宫廷乐队的演奏。

在一次从汉堡返回吕内堡的途中,他没有了路费,饥饿难耐地坐在路边一个小饭馆旁歇脚。突然饭馆窗户里扔出两个鱼头,巴赫连忙过去捡起来想以此充饥。没想到鱼头里藏著两个金币,原来这是好心人对他的施舍。巴赫感激万分。这下他不仅填饱了肚子,还凑足了下次去汉堡的路费。

1705 年,巴赫已经担任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管风琴师一职,他向教堂当局请假去吕贝克聆听著名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作品演奏会。在那里他被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迷住了,待了四个月才返回。为此他受到了教会当局的训斥。

管风琴之王

巴赫可称得上是“管风琴之王”。管风琴是巴赫一生的主要创作工具,也是最能体现他演奏艺术的乐器。巴赫生前作为一个管风琴演奏家的名气远超过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声望。巴赫首创了五指并用的管风琴演奏技巧(此前的音乐家很少用拇指触键),并高度发展了运用踏板的技巧。

1714 年底,巴赫访问了卡塞尔城,为弗里德里希亲王演奏了管风琴,引起了轰动。时隔多年后,有人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他的脚在踏板上飞行,仿佛是长了翅膀一样,使得声音像暴风雨中的雷鸣闪电一样在回响。亲王脱下手指上的戒指赠给了他。试想,如果巴赫熟练的脚也得到这样的赠与,那么亲王又将以何物去奖励他呢?”

一位著名音乐家在巴赫逝世后这样评价他: “就像希腊只有一个荷马,罗马只有一个维吉尔,德国也只有一个巴赫。无论是在作曲艺术或管风琴和羽管键琴的演奏上,全欧洲迄今还没有人能与他相比,将来也不会有人能超过他。”

巴赫的另一样绝技是即兴演奏。他的儿子后来回忆说,父亲经常即兴弹奏不可名状的美妙旋律,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停,没有一首谱写下来的曲子可以与之相媲美。 1720 年,巴赫前往吕贝克访问了 97 岁高龄的管风琴大师赖因肯,并根据他的主题即兴演奏了幻想曲《在巴比伦河畔》,一连两个小时,才思化作美妙的音符汩汩流淌出来。赖因肯惊叹道:“我原以为这门(即兴演奏)艺术已经死去,现在我看到它在你身上还活着。”

据说巴赫还喜欢到郊外乡村简陋的小教堂弹奏。有一次,一位久闻巴赫大名但并不相识的乡村风琴师听过巴赫用简陋的管风琴弹出了惊人美妙的音乐时,他对眼前这位非凡的陌生人说:“您如果不是伟大的巴赫,就是一位来自天堂的天使。只有他有这样的技艺!”

达芬奇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 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 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 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 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凡.高 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 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和他 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 己画像

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他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他的目标

毕加索 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

高更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

列 宾 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卢 梭 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达 利 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米 勒 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了欢乐与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得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怀 斯 安德柳·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朴实的题材,引发人们怀念乡土与自然的情思。

雷诺阿 雷诺阿是著名的印象派大画家。他的绘画在追求光的感觉中,用鲜明丽透明的色彩,将古典传统和印象派绘画做了最完善的结合。不论是丰腴的女人、天真的孩子童,还是阳光照耀下人浴女,在雷诺阿的画笔之下,都充满了温暖、鲜明、迷人的梦幻般魅力。

共同品质:有毅力,坚韧,勤奋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

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

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

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 。

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

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1910年,毕加索作《卡思维勒像》,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鲁道夫·布赫宾德

鲁道夫·布赫宾德(RudolfBuchbinder)生于1946年12月1日,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古典钢琴大师。

他曾作为客座嘉宾参家过众多著名乐团的演出,包括: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法国国立管弦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国家交响乐团以及费城管弦乐团。与他合作过的世界顶级指挥家有克劳迪奥·阿巴多、克里斯托夫·冯·多纳依、古斯塔夫·杜达梅尔、弗鲁贝克·布尔戈斯、卡尔罗·马里亚·朱里尼、尼古劳斯·哈农库特、洛林·马泽尔、库尔特·马苏尔、祖宾·梅塔、尤卡·佩卡·萨拉斯特、沃尔夫冈·萨瓦利什和克里斯蒂安·蒂勒曼。同时,鲁道夫·布赫宾德也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的常客。

中文名:鲁道夫·布赫宾德

外文名:RudolfBuchbinder

国籍:奥地利

出生地:Leitmeritz

出生日期:1946年12月1日

职业:钢琴家

毕业院校:维也纳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德奥钢琴曲等

主要成就:录制全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

人物履历

如果说五岁能演奏已经是个不简单的孩子的话,那么五岁能进音乐学院深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了。但布赫宾德就是这样一位神童,他五岁时被维也纳音乐学院录取,成为该院史上最年轻的学生。他九岁举办了自己的第一场公开音乐会,十二岁就进入了布鲁诺赛德霍夫(BrunoSeidlhofer)的大师班,当时班里的同学中还有弗里德里希古尔达。二十岁时,他在贝多芬与范克莱本钢琴比赛上过关斩将,得到了两个第一的桂冠。他也喜欢室内乐,合作者包括小提琴家约瑟夫苏克和大提琴家亚诺斯斯塔克。

鲁道夫·布赫宾德已录制超过100张专辑,曲目包括贝多芬奏鸣曲全辑、贝多芬协奏曲全辑、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辑、海顿全部钢琴曲作品、勃拉姆斯协奏曲以及其它鲜为人知的曲目。

在2010至2011乐季中,鲁道夫·布赫宾德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进行了首次密切合作。作为常任艺术家,鲁道夫·布赫宾德被誉为“当今最重要、最具洞悉力的艺术鉴赏大师”。在德累斯顿申培尔歌剧院,现场的录制了由他演奏的贝多芬所有钢琴奏鸣曲,并在2011年5月由索尼音乐娱乐公司发行并收录在立体声古典名厂RCA专辑中。

在尼古劳斯·哈农库特的指挥下,鲁道夫·布赫宾德也曾与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录制过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他也曾与维也纳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的五首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并担任独奏和指挥。2006年,在鲁道夫·布赫宾德庆祝60岁生日之际,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在维也纳艺术节上共同演奏了12首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同时,现场录制的DVD也由欧洲艺术公司制作发行。

鲁道夫·布赫宾德也是格拉芬艾格音乐节的创始人以及艺术总监,这一全球知名音乐节始于2007年8月,在维也纳近郊举办。

2013年11月4日,布赫宾德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贝多芬的第一二五钢琴协奏曲,并获好评。

2012年,鲁道夫·布赫宾德在北京连续7天上演贝多芬全套32首钢琴奏鸣曲,以此获第15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年度艺术家”奖。

2018年10月,在北京保利剧院演绎贝多芬全部5首钢琴协奏曲作品:《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

人物专辑

2006年和尼古拉斯·哈农库特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交响乐团合作的《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2006年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并获2012年德国回声奖器乐独奏大奖

2012年和尼古拉斯·哈农库特合作的《莫扎特第23,25钢琴协奏曲》

2013年的舒伯特随想曲和第21奏鸣曲

2013年布赫宾德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钢琴协奏曲集

个人趣事

布赫宾德的爱好非常广泛,除了收集众多版本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唱片之外,他会在业余孜孜不倦地作画,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画坛乐坛双面手。他办过自己的画展,宣称风格属于独一无二的“幻想写实主义”,而最欣赏的画家莫过于荷兰人希罗尼穆斯博斯与西班牙大师毕加索了。

布赫宾德利用时间的能力相当惊人,自称能在一个白天做二十四小时的事情,因为“左手在做一桩,右手在做另一桩。”这在钢琴演奏上的体现恰恰是双手(以及双脚在踏板上)绝对的独立性。一旦他的学生在演奏时做出某种无意识的连带动作,布赫宾德立即会毫不留情地指出并批评。对于同行中习以为常的“一天练琴六个小时甚至更多”,布赫宾德则嗤之以鼻:“我才无法集中精力呆在钢琴边六个小时呢,只有在自己能融入一件乐器的时候我才会坐到它的边上。要练就要像一场音乐会般聚精会神地练。这样一来半个小时就已筋疲力竭了。我才不愿意呆坐在那里,做操练手指的运动。这样还不如读一本书去呢。”

奥古斯特·罗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

简介

法国著名雕塑家。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古典主义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现代主义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凡高

十九世纪伟大的艺术巨匠文森特·凡·高 (本站简称凡高) 他是后期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1853年3月30日出生在荷兰南部尊得特一个牧师家庭。他父亲叫西奥多卢·凡·高是当地牧师。母亲叫安娜·科尼莉亚,4年后,凡高的弟弟提奥出生,他是凡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

小时候的凡高不爱学习,但他很有语言天赋。他会说英语,德语,法语,还会用它们写信。再加上后来学习宗教时学的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母语荷兰语,他总共会六种语言。这说明凡高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不是个疯子!这一点必须澄清!请见《"疯子"是不可以用来形容他的》一文。

1861年凡高进入小学读书。1869年,16岁的凡高在画商文森特伯伯(与凡高同名,简称文森特伯伯的介绍下,进入巴黎古比尔公司(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廊)的海牙分店工作。这家店是文森特伯伯一手创建的。现在的经理是年轻的特斯蒂格先生。店里出售绘画作品和名画复制品。凡高在那儿当店员。后因工作出色被转到伦敦分店工作。凡高质朴,真诚,热情的性格,使别人都很喜欢他,他的前途似乎也是一片光明,因为他的伯伯是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商之一,而他被认为是这位著名画商的理想继承人。

凡高在这段日子里通过工作,学习了大量的艺术知识,也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凡高一生都很爱读书,从他的信中就可以看出),这使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了很高的艺术鉴赏力,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打下了基础。他最喜欢的画家是米勒,伦勃朗,布雷顿等人。

1871年,父亲被调往海尔沃特。

1872年夏天,凡高回到海尔沃特看望双亲,与在外地上学的弟弟提奥见面。8月,提奥前往海牙,凡高与弟弟度过了一段愉快而难忘的日子。提奥走后,他们开始了长达一生的书信来往。这650多封凡高写给提奥的书信,是我们了解凡高的最重要的资料。(请见本站凡高书信集)

1873年,提奥开始在古比尔公司布鲁塞尔分店工作,与凡高成了同行。

1874年,凡高在伦敦向房东的女儿求婚失败,受到了第一次巨大打击。心灰意冷的他对工作失去了热情,顾客和同事都对他很有看法。终在1876年初,凡高被古比尔公司解雇。

凡高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求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1876年4月,他来到英国的海边城镇拉姆斯盖特 ,在斯托克斯先生办的学校当没有薪水的见习教师。7月,学校迁往艾勒沃斯,但试用期过后凡高仍没有领到工资。他开始另谋出路。这时,他有幸结识了当地的琼斯牧师,并在牧师所办的学校任助理教师,后来做起了助理牧师,甚至凡高有了自己的第一次传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在伦敦失恋后,就已经投身了宗教,并成了一名“宗教狂热分子”。

12月,凡高回家过圣诞节。此后再没有返回英国。具体原因不详。

1877年,又是在文森特伯伯的帮助之下,凡高到多德雷赫特一家书店当店员。但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宗教,怠慢了工作,4个月后再次失去了工作。

1877年5月,经父亲同意,他来到阿姆斯特丹,住在当时是荷兰海军司令的约翰伯伯家准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凡高的舅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给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但因为急于从事实际工作和痛恨晦涩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他放弃了继续学习。

1878年7月,又进入布鲁塞尔传教士学校学习,但还是没有取得毕业任命书。

同年12月,他毅然前往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那是一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为了给矿工们最大帮助,凡高与矿工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后因工作过于“热情”,形象过于“丑陋”,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把他解雇了。但凡高的行为得到了矿工们的尊重,有些人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再一次被解雇后的凡高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义务从事传教和救助工作。这时,他打算从事艺术了!

1880年10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布鲁塞尔边学习边创作。

1881年4月,凡高返回父母居住的埃顿。他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而他的家人和亲戚已开始对他失望(其实一直都很失望)。可是此时,凡高深埋心底的对艺术的热情才刚刚开始燃烧。

在埃顿期间,他爱上了刚刚丧夫的表姐凯(就是曾帮助过凡高的牧师舅舅的女儿 ),他和凯很谈得来,但当他提出要和她结婚时,又一次被拒绝了!凯逃回了阿姆斯特丹。痴情的凡高到凯双亲的住处找她,但凯的父亲拒绝了凡高的请求,凡高将一只手放到点燃的蜡烛上,故意让火烧自己,凯的父亲最后不得不吹灭了蜡烛凡高还是离开了。

又一次遭到打击的凡高来到海牙,他得到了已经很有名气的画家亲戚安东·莫夫(又译成毛威)的帮助,凡高在莫夫的指点下,绘画技法进步很快。他还得到了海牙古比尔分店经理特斯蒂格的支持。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凡高曾拒绝莫夫的建议:画石膏像。不过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因为凡高与女西恩交往,才最终与莫夫和特斯蒂格绝交。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只能弟弟提奥每月寄来的钱维持生活,而这种弟弟养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凡高自杀。

1882年2月,凡高结识了女西恩并同她同居。出于对其悲惨生活的同情,凡高决定和西恩一起过平静的生活。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的结合,甚至是提奥。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9月中旬,与西恩分手后的凡高,离开海牙前往荷兰北部的德伦特,开始了几个月的流浪与创作。

1883年底已30岁的凡高来到父母在纽南的新家。

1885年3月26日,凡高的父亲去世。当年凡高完成了他的一幅著名作品(所谓著名是后来人的评价,当时的凡高根本无人知晓)《吃土豆的人》。这个时期的凡高受到荷兰画派,伦勃朗等画家的影响,画面深沉,厚实,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而喜欢画农民一方面是出于对劳动者的尊敬和崇尚,也是受了他的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

1885年11月,凡高到安特卫普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他开始推崇卢本斯,还接触了日本浮世绘。

1886年2月,凡高突然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凡高结识了保罗·高更、埃米尔·贝尔纳、图卢兹-劳特累克、卡米尔·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还结识了经营绘画用品的唐基。这一时期的凡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凡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它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又称“南方画室”)。他的创作真正进入了高潮。《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室内》《收获景象》《海滨渔船》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但他依然只能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阿尔期间,凡高认识了邮递员鲁林,善良的鲁林可能是凡高在阿尔唯一的朋友。凡高还为他们一家画了很多肖像画。

10月,高更来到阿尔与凡高同住,这是凡高梦寐以求的。他为了装饰高更的屋子,打算画一打(12幅)的向日葵,可惜没有完成。他对高更的感情很复杂。他很尊重高更,但他们因性格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分歧经常争吵。后来凡高因过度劳累,而变得时常精神失常。在一次与高更争吵后,他失去理智,企图“刺杀”高更,高更跑开后,凡高回到“黄房子”,割下了右耳的一部分献给了一个当地女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高更走了,凡高想建立“画家之家”的宏伟计划就此终结。他也陷入了精神疾病的泥潭。

1889年4月,提奥结婚了。

5月,凡高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圣雷米的修道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凡高得的应该是癫痫病,有人研究得到的结论认为:凡高得这种病有遗传因素,因为他们家族有这种病史)。

他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次病,但平时他极为清醒(癫痫病人在不发病时就像常人一样),还创作了大量作品。这时的凡高已完全超越了印象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

凡高认为:绘画不能仅仅满足于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应当在凭感觉与真实地描绘自然的同时,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可以说,用绘画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是此后一些画派,甚至整个现代艺术的主题。可在当时,凡高和高更等人根本不被理解,所以凡高一生只卖出过一幅油画,他近十年的艺术创作都是在提奥的资助下进行的。《星月夜》是圣雷米时期最著名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1890年5月,凡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和他的妻子,及他们刚出生一年多的儿子见面(凡高的侄子也叫文森特·凡·高,后来成为出色的工程师,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就是在他的奔走下建立的。)

5月21日,凡高搬到巴黎附近的奥维尔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一切都很顺利。但《麦田与乌鸦》这一著名作品被认为预示了凡高的死亡。

7月27日,星期天。在外出写生时,凡高开枪自杀!但没有打中要害,被人抬回家,他拒绝接受治疗。(也有说是子弹太深了,已无法医治。)

7月28日一早,提奥赶到奥维尔。他坐在凡高床边和他一起回忆童年的时光

凡高说:“痛苦将永存”

7月29日黎明,凡高逝世。

7月30日,举行了葬礼。参加葬礼的只有提奥,加歇,贝尔纳,鲁西安·毕沙罗(著名画家毕沙罗之子),唐基。

自杀后,在凡高身上发现的一封信中,凡高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提奥因过于悲痛也卧床不起,在凡高去世六个月后,也去世了。

后来,他与凡高一同葬在奥维尔墓园。他们兄弟的故事将感动全世界。

此后,在提奥妻子乔安娜的努力下(她把凡高的画借出展览。其实,在凡高临死前,已经有评论家赞美凡高了),凡高的名望越来越大。

1907年凡高的母亲去世。他活到了他儿子成名的那一天-------,她还为曾扔过凡高的画而感到后悔。

提奥的妻子乔安娜整理了凡高堆积如山的油画和素描,及写给提奥的几百封信。

1914年,凡高书信集出版。凡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1927年,乔安娜去世。

1934年,《渴望生活----凡高传》出版。到了今天,此书已销售几千万册,许多人是通过这本书才喜欢上凡高的。

1962年,在凡高侄子的努力下,荷兰政府修建了阿姆斯特丹 国立凡高美术馆,永久珍藏凡高的作品和书信。这也是现在收藏凡高作品最多的艺术馆。

1978年凡高的侄子去世。他生前看到了凡高美术馆的建成。

到了今天,凡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

他的《加歇医生像》仍保持着世界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8250万美元。

凡高37岁就死了,他的主要作品都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完成的。现存有油画800余幅,素描1000余幅,还有水彩,版画等作品。本站只选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作品向大家展示。

凡高是用心灵作画的大师。他说:“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凡高,高更,塞尚,都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他们都超越了印象派绘画,是现代艺术的导师和照亮人类艺术史的永恒的明星!

毕加索

(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 1885 幅,素描 7089 幅,版画 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达芬奇简介

1452年4月15日 意大利佛罗伦斯共和国的文西村近郊,赛尔·皮耶洛·达芬奇与卡特莉娜所生

1465年 进入韦罗基奥的工作室成为入门弟子(13~14岁)

1473年 创作《圣告图》

1476年 被告密与韦罗基奥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恋之罪,由于他矢口否认,最后被释放(24岁)

1482年 绘《三贤王的膜拜》,返往米兰(30岁)

1483年 接受圣佛郎西斯克,格兰德教会订作《岩石上的圣母》(31岁)

1495年 开始绘制《最后的晚餐》(43岁)

1502~03年 回到佛罗伦斯,开始绘制《蒙娜丽莎》(50岁)

1516年 应法王之邀,赴法国安伯瓦兹(64岁)

1519年5月2日 去世于安伯瓦兹(67岁)

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时,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特别是与曼亥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这不仅是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体会。他愈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与道德所决定。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维也纳,并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1782年7月首演,获得成功。1782年,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乐家的女儿康坦丝•韦伯结了婚。此间,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四重奏和交响曲的创作经验。自从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间,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这期间的作品,无论是歌剧还是交响曲,都展现出新的风貌。这些作品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所具有的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表现了维也纳进步知识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一打开美丽的外壳,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

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两年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他曾说道:“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1791年12月5日这位伟大而优雅的天才在维也纳的贫民窟里离开了这个让他多灾多难的世界。

当时妻子正患重病,家里没有一个零用钱,三十五岁的莫扎特就被埋葬在穷人的无名公墓里,没有一个亲属给他送葬,荒草隐蔽,雨露冲洗,让今天无数对他崇敬的后人欲祭无处。他为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终生,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赞美他的天才,他的灵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音乐史书上称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进了一步。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国歌剧艺术的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业绩。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它们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唯一落榜的维也纳艺术生是阿道夫·希特勒。

青年时期希特勒想当画家,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生日后,千方百计的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艺术学院去就读。1907年和1908年,他两度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

落榜美术生是一个人物梗,因为希特勒在年轻的时候学的是美术,然后考试落榜,后决定改行,于是有了后来的纳粹德国。网上有人戏言说如果当时维也纳艺术学院录取了希特勒或许就不会有二战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他给当时世界的全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

希特勒的艺术追求

在希特勒的眼中,现代派的画作都是垃圾。梵高、马蒂斯、毕加索,一文不值;他对写实主义却颇为看好。希特勒喜欢设计建筑,并以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希特勒懂得欣赏音乐,他最喜爱的作曲家是瓦格纳,他也喜欢勃拉姆斯、贝多芬。

他排斥门德尔松,排斥爵士乐。有人认为希特勒的反民主主义、反犹太主义等源自他与瓦格纳之间的精神联系。希特勒对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品位也足够。如若维也纳艺术学院当年收了这个19岁的年轻人,培养不出画家,也培养得出一个出色的艺术批评家。

达芬奇 作为文艺复兴时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 的达芬奇出生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 芬奇镇他小时侯曾经拜佛罗基 奥为师,佛罗基奥首先让他练习画蛋,一画就是几年,然后才开始教他作画由 于达芬奇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 凡.高 凡高是荷兰人,但长年生活在法 国,是后印象派的重要的画家和他 的同胞伦勃朗一样,凡高也喜欢为自 己画像

· 丁托列托 丁托列托出生在威尼斯,是一个染坊主的儿子他长期生活在故乡,用画笔装饰城市的庭院和教堂他曾拜师提香,追求提香般绚烂的色彩和米开朗基罗般结实的形体是他的目标

· 毕加索 毕加索,西班牙人,自幼有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父亲是美术教师,又曾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蓝色时期" 玫瑰红时期" 黑人时期"

· 高更 高更是法国后期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他起步较晚,早期的画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他不但对埃及古代绘画很感兴趣,而且向往仍处于原始部落生活的土人们的风习和艺术被称为原始人产最高典型

· 列 宾 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 卢 梭 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 达 利 达利是盘踞在超现实主义中心的一位恃才傲物的怪杰,与毕加索、米罗三人都启蒙于西班牙加泰隆尼亚这块地灵人杰的土地上。其特异独行的艺术,为本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灿烂光辉。

· 米 勒 米勒是19世纪写实主义杰出的代表画家。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都在农村度过,对农村生活和在那里劳动的人们,有深刻的了解和深厚的感情,了解他们的了欢乐与痛苦,也分尝着他们的信仰和偏见,这使得米勒成为伟大的田园画家。

· 怀 斯 安德柳·怀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以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朴实的题材,引发人们怀念乡土与自然的情思。

· 雷诺阿 雷诺阿是著名的印象派大画家。他的绘画在追求光的感觉中,用鲜明丽透明的色彩,将古典传统和印象派绘画做了最完善的结合。不论是丰腴的女人、天真的孩子童,还是阳光照耀下人浴女,在雷诺阿的画笔之下,都充满了温暖、鲜明、迷人的梦幻般魅力。

· 夏加尔 夏加尔是20世纪极具亲和力的大画家。犹太血统、生于俄国,入籍法国的夏加尔,不但追求天真纯朴,并感性地面对生命、爱情与艺术。

· 莫迪利阿尼 蒙巴纳斯王子”莫迪利阿尼只活了三十六岁。他出生于罗马犹太名门,一生追求礼赞生命与情爱,犹太人特有的敏感及意大利艺术的传统与根源均影响他的画作及石雕作品。

· 康丁斯基 1910年,具有东方血统(祖母为蒙古公主)的康丁斯基画下了美术史上第一幅纯粹抽象画。三十岁才立志学画的康丁斯基,很少停留在固定的绘画模式中,总是不断思考、审视、推进自己的创作,

· 柯 罗 在法国艺术史上,柯罗是19世纪最出色的风景画家,与17世纪的普桑及克劳德·洛兰同称法国三大风景画家。柯罗的风景画朦胧而富有诗意,无论是早晨清新柔和的光线,还是黄昏洒满一地黄金的湖光山色,美丽的梦中桃花源景致都令人为之向往。

· 米 罗 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罗,早期艺术受塞尚影响极深,在经历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的洗礼后,发展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本书收集了米罗早期作品,及“荷兰室内”、“星座”等系列代表作,另附加造型独特的雕塑 作品与其生平记事,足以解析米罗与众不同的艺术。

· 杜 菲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绘画史开端的野兽主义成员之一的劳尔·杜菲,是一位多元化创作的艺术家。除绘画之外,他的艺术领域扩展到挂毯、壁画、布料图案设计及陶瓷创作,活泼的曲线运用,成为崭新流行设计的先驱。

· 蒙克 北欧表现主义先驱者——蒙克,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挪威籍著名大画家。他的童年生活几乎都笼罩在死亡与疾病的阴影之下,而这些可怕的经历,不仅在他的心灵上烙下深刻不灭的印象,也间接地变为创作绘画时的灵感素材,这使得蒙克在西方近代绘画史上与众不同。

· 德加 生孤独,不善与人交往的德加,是矛盾、冷漠与遁隐的组合。在他的艺术世界中,没有雷诺阿所强调的享乐与随和,也没有梵高的可怜或自我毁灭。他以冷淡而敏锐的观察,描绘出人物动作的瞬间印象,显现出鲜活的魅力。

· 马蒂斯 马蒂斯与毕加索同为20世纪现代艺术的巨擘,而野兽派更引导了20世纪的绘画大革命。以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画家,利用红、蓝、黄、绿等色彩,表达简约物象的自然本质,描绘内在真挚的感情与装饰效果,创作出令人惊艳,极度自由、奔放、华丽、平衡的作品。

· 勃拉克 勃拉克与毕加索是立体派艺术的两位先驱代表人物。他们曾携手作画,共同为自然界的视觉形式寻求新的定义,独特的理论与杰出革新的画作,在现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蒙德里安 20世纪几何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是荷兰三大画家之一。在经历了荷兰画派、印象主义及表现主义的洗礼后,于1917年创立风格派,发展出他独特的构图理念,将绘画的基本元素,结合几何图形的排列,建立起独树一帜的新造型主义艺术。

· 莫 奈 莫奈是印象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不但长寿(享年八十六岁),而且画作数量惊人。他常对同一画作主题在不同时间中写生描绘,画出不同的光景气氛,显出光与色的高明度及鲜明感,交织成光与色彩的华丽交响诗,创作出印象派的巅峰之作。

· 塞 尚 出生于法国普洛文斯,原习法律而后献身艺术的塞尚,一生的艺术生活,都从自身接触自然而来。他认为“自然不是表面,而是有它的深度”、“色彩丰富,画面自然充实”。

· 丢勒 丢勒 德国画家1471年5月21日生于纽伦堡,1528年4月6日卒于同地祖籍匈牙利,自幼随父学习金银工艺,后拜版画家M沃尔格穆特为师成年后出游意大利威尼斯和尼德兰, 与C贝利尼等友谊甚笃,充分吸收文艺复兴美术的技艺和理论,

· 乌埃 乌埃S 法国画家17世纪上半叶法国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的主要代表 他的常常借用神话或宗教题材来为路易十三王朝歌功颂德,深得统治阶级人物的欢心

· 霍贝玛 霍贝玛 从十七世纪起,荷兰专门从事风景画的人已很多其中成就最大的是 雅鲁伊斯达尔和霍贝玛

· 庚斯博罗 庚斯博罗是18世纪继荷加斯之后在英国画坛脱颖而出的天才画家他虽然不大喜欢读书,甚至连普通中学都没有读完,但是,他"说起话来妙语连篇"他虽然没有著述传世,"可是,以他写给密友的信来看,他的知识又很少有人可以与其相比"

· 夏尔丹 782年法国举办的青年画家展览会上,展出了夏尔丹的 红鳐鱼 与 餐具橱 两幅作品,得到了拉吉莱赫的高度赞赏同年夏尔丹被接纳为美术学院院士以后他在创作纯熟的静物画的同时,以充满爱情的笔致描绘着洋溢诚实,宁静气氛的家庭生活

· 委拉士贵支 委拉士贵支在1649年第二次去意 大利时在那里完成了一幅著名的肖像画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画面上的教皇,尽管脸上流露出一刹那坚强有力的神情,但是他放在椅上的两只手都显得分外软弱 无力画家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

· 克拉姆斯科依 克拉姆斯科依所画的托尔斯泰像 具有深刻的人民的基础,画像以非常 忠实与极其朴素的手法,把"伟大的 狮子"的形象给后代人 保存下来

· 葛饰北斋 葛饰北斋以充沛的精力,大胆的想像,精湛的画艺,及长达七十年的创作生涯,留下大量的杰作, 富岳三十六景 一组版画即是名闻遐迩的代表作

· 让·阿普 又名汉斯·阿普(1887年生于斯特) 十了奇特的人物之一"怪物"可能是用来概括他的最合适字眼不过,他又是人们在化学上所说的单质,所以我们还是只能以他的本名来命名他

· 阿波利奈尔 (1880~1918)生于罗马,逝于巴黎他的功勋之一是使得波德莱尔为首的十九诗人所建立的优秀传统成为不朽该传统在于将他们活动中最美好的一部分用于颂扬造型艺术,特别是推崇该时代的年轻艺术

· 贾科莫·巴拉 意大利画家贾科莫·巴拉(1871年生于都灵)是未来派最杰出的人物他先是以学院式绘画崭露头角,受到当时评论界的赞赏在巴黎的暂短逗留使他看到印象派和分色主主,对色和光的总是表现出狂热兴趣

· 保罗·德尔沃 1897年生于比利时的昂台特这位画家曾长期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直到1935年前后,他一直徘徊于新印象派和表现派之间

· 爱德加·德加 在巴黎出生和去世的爱德加·德加(1834~1917年)是银行家奥古斯特·德加之子他一如马奈,生来便是大资产阶级,他对古典主义的浓厚兴趣和他行为的谨慎似乎与出身十分合拍

· 埃里希·赫克尔 1883年生于萨克斯的多伯恩这位德国画家是"桥社"的创始人之一,他那具有方、尖形状的油画体现了该派的风格,而他的油画又受到他那堪称大师手笔的版画的影响,不过,在他的作品,非表达一种结构,而是传达强烈的感情

· 奥古斯特·麦克 (1887-1914年)生于鲁尔的迈兹德,在香槟省的柏思战场上阵亡他在科隆和波恩渡过童年,进入迪塞尔多夫美术学院习画1907年,他在巴黎逗留期间,接触了法国绘画:先是印象派,然后是野兽派,再晚一点是立体派

· 和内·马格利特 1898年生于比利时的莱西纳1929年,在对未来派和立体派进行了很短时间的审视之后,马格里特加入了超现实主义派他在巴黎生活了五年,成为保尔·艾吕雅的好友当着大部分超现实主义画家都在参照安德烈·布雷东所提示的"纯内部"典型,运用自动性,搞偏执狂式活动和探求梦幻

·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1878-1935年)生于基辅逝于列宁格勒他先是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后来,他又结识了拉里昂诺夫及俄国先锋派诗人在他们的帮助之下,他于1915年起草了《至上主义宣言》(见《至上主义》辞条,也称为"绝对主义")1911年,他作为"方块J派"的一员,在该沙龙展出了一些立体派风格的作品,并成为有其夫人乌达尔卓娃参加的俄国立体派的领袖

· 爱德华·马奈(1832-1883年)在巴黎诞生和去世在传记中被写为印象派起源的马奈是被命运造就的一个典型他到底是不是几个世纪以来,为了建立和不断革新传统,老的原则与自由要领冲突和协调的结果

· 弗朗兹·马克(1880-1916年)是德国画家,生于里特(巴维埃尔),死于凡尔登战役他是位慕尼黑画家的儿子,1900年,他决定投身绘画,并到美术学院报了名

· 阿尔伯特·马尔凯(1875-1947年)生于波尔多,逝于巴黎他很早就来到巴黎,从1897年起,就和其友马蒂斯一起随居斯塔夫·摩罗学画他的起步极为艰难,为了糊口,他和马蒂斯一起,为1900年的世界博览会装饰过"现代风格"部分一年之后,他画的一些风景和人体习作已经证明这位波尔多青年有着独特的风格

· 阿梅德·奥占芳1886年生于圣康坦在西班牙完成传统学业之后,他回到故乡,常常到素描学校去人们让他临摹德拉图尔精美的粉画,他惊奇地发现,在自己装满了纯色粉笔的大画箱中,竟无一枝笔是不适用的他确认了"天空的兰和精妙的人体颜色都是由更中性的色调转变来的中间色"

· 安德烈·包尚富有灵感的园丁安德烈·包尚(1873年生于安德尔·卢瓦尔的雷诺堡)是创世纪的人物不过,他并非神童,而倒是一位子孙满堂的老人尽管他开始画画时已经四十六岁了,但却立刻显出是体现圣经、神话以至历史故事的天才高手

· 琼斯·克里门特·奥罗兹柯(1883-1949年)生于墨西哥扎巴特朗他和迪耶戈·里维拉可以被视为现代墨西哥绘画的鼻祖

· 罗朗·乌多1897年生于巴黎他属于在两次大战间并未寻求惊人而自然出名,被冠以"诗的现实"之名的那派画家中的一位人们一般把他们看作是印象派的最终结局

· 保罗·塞律西埃(1863-1927年)生于巴黎,逝于莫尔莱塞律西埃作为理论家,使人忘记了他是画家,从而成为自己理论思想爱好的牺牲品

· 乔治·修拉(1859-1891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日期来概括,它们不是巨大事件的日期,而是其作品的创作日期,因为他短促一生中的大事就是他投以日夜和全部发明的伟大作品

· 吉诺·塞韦里尼意大利画家吉诺·塞韦里尼1883年生于科托纳1901年,他在罗马结识了后来的未来派理论家波丘尼翌年,又结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一位老师的巴拉

· 保尔·西涅克(1863-1935年)在巴黎出生和逝世他是位狂热的人:醉心于绘画,科学,文学,政治,一句话,热爱他所处的时代他从来都是最彻底不过的,既强壮又开朗,与其说象位画家,不如说象个布列塔尼水手

· 艾尔弗里德·西斯莱(1839-1899年)生于巴黎,逝于莫莱他和莫奈一起,是纯正印象派的真正代表

· 马修·史密斯爵士1879年生于英国哈利法克斯他先入曼彻斯特美术学校,然后又在斯莱德学校习画他于1910年来到巴黎,从此,便半居法国半居英国,成为伦敦画派的成员

· 威廉·包梅斯特1889年生于斯图加特,他可能是德国一位最少本国风格,而最富有欧洲格调的画家当德国现代画家都与纯日耳曼的表现派有颇多联系之时,在他身上却似乎毫不存在这种影响

· 格拉罕·萨瑟兰1903年生于伦敦他在哥尔斯密艺术学校学习之后,主要致力于铜版画,创造具有幻觉特点的风景画和幻想画其艺术受到威廉·布莱克及其弟子塞缪尔·帕尔默(1805-1881年)的影响,

· 康斯坦·拜尔麦克(1886-1951年)生于安特卫普,逝于布鲁日附近的贾拜克他在1909年定居弗拉芒表现主义的摇篮莱特姆·圣马丁以前,曾在布鲁日和根特的美术学院学习过他与塞尔瓦,梵登伯格,德斯迈兄弟都是莱特姆画派的第二批成员

· 弗朗西斯·毕卡比亚原籍西班牙的弗朗西斯·毕卡比亚(1879-1953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他的一生就是在改变着住所、朋友、思想、风格,为一种事业而斗争,然后再来反对这种事业,从而争取一个新的事物

· 帕斯森(1885-1930)真正的名字是朱里尤斯·宾卡斯他生于保加利亚的威登,逝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先在维也纳上学,然后到慕尼黑,很年青时,便和讽刺报纸《简练》合作

· 加米叶·毕沙罗(1830-1903年)生于圣托马斯(当时属丹麦的安的列斯群岛),逝于巴黎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事实上,他的确为观察大自然的各种情景,并用无数油画、水彩、素描和版画把它记录下来,而奉献了一生

· 彼埃·毕维·德·夏凡纳(1824-1898年)生于里昂,逝于巴黎现在已习惯于不把他列入现代艺术最重要的画家之中,但在当时,他却是和最伟大的画家们一起,遭到沙龙评委会的拒绝,并不被评论家所知

· 帕斯森(1885-1930)真正的名字是朱里尤斯·宾卡斯他生于保加利亚的威登,逝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个西班牙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他先在维也纳上学,然后到慕尼黑,很年青时,便和讽刺报纸《简练》合作

· 多米尼克·佩罗奈(1872-1943年)生于波尔多的一个村镇达朗斯,逝于巴黎他很晚才从事绘画,并且把他那艺术工匠的良知,对于准确无误、精工细作的爱好带到领域中他恰好与我们今日对于朴实画画家的印象相符

· 约翰·皮波1903年生于英国埃普索姆,就学于皇家艺术学校和斯莱德学校第二次大战时,他是军队画家,以一系列作品表现遭到轰炸的街道、房屋、建筑,特别是地区政府大厦和巴思市政厅被毁的景象

· 坎迪多·波尔蒂纳里1903年生于巴西希罗杜斯基人们会奇怪为什么巴西的气候、活力、丰富繁茂的风景竟没有唤起多少画家的激情不过,有一位画家找到了里约热内卢黄昏的美,他就是波尔蒂纳里

· 居斯塔夫·摩罗(1826-1898年)在巴黎出生和去世 在当代艺术史上起过短暂的作用人们承认他在美术学院作为路阿、马蒂斯、马尔凯,让·毕依的老师而立下的功勋

· 弗雷德里克·巴齐耶生于蒙彼利埃,于博纳拉普朗德战役中阵亡他出身于一个信奉新教的资产阶级上流,年到巴黎后不久,便结识了与他年纪相仿的莫奈、雷诺阿、西斯莱

· 思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1880-1938年)生于阿沙芬堡,逝于达沃斯在1905年于德累斯顿组织起来,创立桥社运动的年青画家中,德国画家凯尔希纳是位关键人物

· 莫依斯·基斯林(1891-1953年)生于波兰克拉科夫,逝于萨纳里他的画在力求将法国艺术风格结合于自己种族个性方面,相当鲜明地代表了人们所说的"巴黎画派"的特点

· 欧斯卡尔·珂珂希卡是1886年生于波施拉恩的奥地利画家,他从1904年起在维也纳学习绘画当时,维也纳是奄奄一息的庞大王朝的首都和伟大知识活动的中心最惹人注目的艺术运动是青春风格派和克里姆特的精美装饰画

· 弗朗索瓦·库普卡1871年生于波希姆的奥波奇诺他从故乡来到布拉格之后,便到美术学院报了名,但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去教授宗教课程,并在使用召魂术的一些场合去作通灵者

· 乔治·布拉克1882年生于阿让德依,父亲是位油漆建筑业的承包商和绘画爱好者在他八岁时,他们全家离开巴黎地区,定居勒阿弗尔

· 詹姆斯·恩索(1860-1949年)在奥斯坦德出生和逝世除了在布鲁塞尔街过一些时候之外,他从未离开自己的故乡,这便说明他对于一切学派、美学以及同时代的画家漠不关心

· 安德烈·博丹于1895年生于塞纳----瓦兹省的梅纳西,1911~1915年他在装饰艺术学校学习,1921年游历意大利对其学业影响最大的是与胡安·格里斯的相识毫无疑问,他比任何人都更钦佩和理解其教导

· 尤金·布丁(1824-1898年)生于翁弗勒,死于多维尔画面上三分之二是天空,三分之一是被一小条沙滩围绕的大海,沙滩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妇女长裙,这就是提到布丁大名时浮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象

· 皮埃尔·博纳尔(1867-1947年)生于枫特奈欧罗兹,逝于康奈在1891年前后,博纳尔和他的朋友们彼此以纳比相称,并被评论家们命名为象征派或白刊画家

· 翁贝托·波丘尼(1882-1916年)是意大利画家和雕刻家,生于勒佐的卡拉博尔,逝于索尔特

· 马赛尔·杜尚1887年生于卢昂附近的布兰维尔他的父亲是位公证人,有六个孩子,其中有四位是著名的艺术家:雅克·维龙是画家,杜尚·维龙是雕塑家,苏珊·杜尚和马塞尔·杜尚也是画家

· 玛丽亚·布朗夏尔(1881~1932年)生于桑坦德,逝于巴黎她那动荡而复杂的绘画是否承继了她父亲的西班和她母亲半法半波兰的影响呢似乎其作品可以部分地由这三个民族来给予解译

· 拉奥尔·杜飞(1877-1953年)生于勒阿弗尔,逝于弗卡尔基埃在14岁时,杜飞是家乡一家公司的职员从1892年开始,他每天晚上八点钟结束自己在巴西咖啡进口公司的工作,去听市立美术学校的夜课

· 弗朗索瓦·德努瓦耶1894年生于蒙托班当他到了对绘画感兴趣的年龄时,立体主义和野兽主义的革命已经开始了他不打算赞成某中的任何一方

· 安德烈·德兰(1880年生于沙东,1954年逝于加尔什)他聪明好学,受过严格的教育,甚至打算报考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后来,他突然决定献身绘画,与弗拉芒克结为好友在沙东,他与弗拉芒克共用一间画室

· 摩里斯·德尼(1870-1943年)生于格朗维尔,逝于圣日尔曼昂莱摩里斯·德尼发明了所有的人在每次试图解释现代艺术之时都要采用的著名定义:"记住,一幅画,在成为一匹战马,一个裸女或某个小故事之前,主要是一个布满着按一定秩序组合的颜色的平面"

· 柯罗尽管柯罗称自己是风景画家,但他画的人物肖像也十分出色 戴珍饰之女 用色独特,背景单纯,笔力集中于人物形象的刻划

· 包茨D 荷兰画家 生于哈勒姆,1475年5月6日卒于卢万可能在哈勒姆受过艺术训练,又在布鲁塞尔学习过早期作品,如 哀悼耶稣 受到来自Rvan der韦登的影响成熟期作品,注意构图形式的推敲,趋于冷静的写实,同时还显示其描绘风景特定气氛的能力

· 乔托是意大利现实主义绘画的拓荒者,

· 马萨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画家1401年12月21日生于圣乔瓦尼瓦尔达诺,1428年秋卒于罗马

· 波提切利以其秀逸的风格,明丽灿烂 的色彩和流畅轻灵的线条,在文艺复兴诸大家中独树一帜但在文艺复兴 后,有较长时期西方人士未能对他作出恰当评价

· 鲁本斯画家兼外交大臣在欧洲画坛是绝无仅有的,只有鲁本斯具有这方面的才能

· 马奈 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画家, 印象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出身于一个家境富裕的资产者家庭 青年时当过水手,最初师从学院派画家托马斯库蒂尔,五年后,因不满学院派教学而离去以后到各地进行美术临摹和研究前代大师作品

· 卡拉瓦乔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仑巴底省的卡拉瓦乔村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孩提时代在米兰画家西蒙 佩特察诺那里学艺

· 马列维奇 卡西米尔马列维奇生于基辅逝于列宁格勒他先是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兽派的影响,后来,他又结识了拉里昂诺夫及俄国先锋派诗人在他们的帮助之下,他于1915年起草了 至上主义宣言 1911年,他作为方块J派的一员,在该沙龙展出了一些立体派风格的作品,并成为有其夫人乌达尔卓娃参加的俄国立体派的领袖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西班牙著名画家,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1881年10月25日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小城马加拉。受父母熏陶,自幼喜爱绘画,先后入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学习。1904年他定居巴黎,从此在法国生活近70年。他早期的绘画受印象派的影响。1907年,毕加索代表作《阿维农的少女》问世,从此与勃拉克开创了一个新的画派--立体主义绘画,后来形成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两个阶段。1920年前后其作品较注意写实,而1925年后的作品又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1937年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作《格尔尼卡》一画,揭露了法西斯的残暴。1944年他加入法国***。1949年为世界和平大会作宣传画《和平鸽》。毕加索创造力惊人,一生创作油画1800多幅,素描7万多件,还有版画、雕塑和陶瓷制品等。其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有极大影响,享有根高声誉。1973年4月8日在法国逝世,享年92岁。

毕加索 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艺术生涯几乎贯穿其一生,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一、蓝色时期

1900年毕加索来到巴黎,并在1904年定居在那里。这期间他的创作被称为"蓝色时期",是他第一次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时期作品背景蓝,人物蓝, 头发、眉毛、眼睛皆蓝,蓝色主宰了他一切作品,背景简化(《熨烫衣服的人》),避开光感和深度的感觉,把人物结合成一种简单的图样,其中沉重,强烈而流动的线条,给人以不真实的、虚拟世界的印象(《两姐妹》)。这种线条具有情感的重量。画家后来的作品大多具有这种富于表现力的线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观察人的动作和姿势中得到的。这一时期也是毕加索对现实生活关注的时期,他还没有脱离普通群众太远去追求某些哲理性强于艺术性的表现。那时候的蓝色,是贫穷和世纪末的象征,于是作品多表现一些贫困窘迫的下层人物,画中的人物形象消瘦而孤独。至于为什么毕加索会采用蓝色作为主调,尚没有确定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受法国画家莫奈和卡里埃的影响,认为这种色调加强了画面中的诗意成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毕加索之所以偏爱蓝色是因为它代表着忧郁。也就在那片单色的浅蓝、粉蓝、深蓝、湛蓝中,毕加索开始走上他的成功之路。

二、粉红时期

毕加索从后印象派色调的精细中重新发现形体上的大略简洁笔法,而这就是“玫瑰红时期”的典型画法。

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花篮女人》)。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三、(lssjtcom)黑人时期

1905年下半年,与奥里威尔关系破裂后,毕加索进入了他的第一个古典主义时期,表现出他对艺术形式无休无止的探索(《土耳其装束的夫人》)。他预示着毕加索艺术思想中的一个新的倾向,他追求古典式的单纯线条,匀称和永恒的和谐。粗大的造型如同雕像一样简练,没有偶像的背景和与主题无关的任何细节(《立着的裸女》)。造型人物,开始带上了某种几何形的棱角和简化了的结构,不再用什么玫瑰色和淡蓝色,而是用简朴的褐**;与此同时,又有力图强调和保持画面的平衡感。

1906年,毕加索结识了马蒂斯。他从这位野兽派泰斗那里发现了黑人雕刻,从此迷上了黑人雕刻,并吸收其艺术精华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去。这年,毕加索将调色板上的胭脂洗掉,换上灰褐色的颜料,为文学家斯坦因画肖像。这幅《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即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画中的手是写实的,而脸却似土著面具式的形象。

斯坦因是1902年来巴黎定居的美国女作家。她以实验式表现手法,曾给年轻的先锋派文学家们以巨大影响。她和现代派的艺术家们交往频繁,使其大名常常在现代美术史著作中出现。她不但与比自己小七岁的毕加索相处得很好,而且与马蒂斯、(Lssdjtcom)布拉克以及那些立意创造新型艺术的画家十分亲密,经常在这些画家最困难得时候慷慨解囊。她和哥哥利奥不断收藏他们那些富有争议得作品,以示在经济上支持穷画家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新艺术的创造。

斯坦因曾为这幅肖像做了八十次模特儿,最后还是在没有模特儿地情况下,毕加索独自润色此画。朋友们看了完成作后大吃一惊,都指责所画人物根本不象斯坦因。毕加索说:“这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她总会看起来跟这幅画一模一样的。”斯坦因很感激地收下这幅画。数十年过后,评论界一致认为,这幅画与女作家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在1909年末,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阿维尼翁的少女》。这位西班牙画家的着眼点,不像野兽派那样放在色彩上,而是放在形体上,他采用灵活多变且层层分解的、雄浑有力的、宽广而有概括性的平面造型的手法,把形体的结构随心所欲地组合起来。这些平面甚至发展到超越单个的物象,囊括周围的全部空间。这时我们还没有达到完全理性地控制物体,但是,毕加索的画已经导致我们必须走上这一道路。到1909年,毕加索才确立了真正崭新的绘画语言,这语言是从事物的内涵去认识和解析,而不再只是从事物的视觉表象来描绘事物的形象了。

《阿维尼翁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视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绘画。毕加索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人类对神的一种亵渎行为。同时它废除远近法式的空间表现,舍弃画面的深奥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体转化为平面性。这幅画,既受到塞尚的影响,又明显的反映了黑人雕刻艺术的成就。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这幅画对艺术界的冲击相当大,展出时,蒙马特的艺术家们都以为他发疯了。马蒂斯说那是一种“煽动”,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自杀”。有人感到困惑不解,有人怒不可遏。布拉克这位受到塞尚影响的画家也甚为惊讶,然而他知道另一种艺术的形式已经诞生了。 这种新创造的造型原理,成为立体派及以后的现代绘画所追求的对象。《阿维尼翁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四、立体主义时期 (1910-1911分析立体主义;(LSJTNET)1912-1914综合立体主义)

不久之后,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这个时期的观点是:不要去描绘客观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把客观物体引入绘画,从而将表现具象的物体本身和表现抽象的结构形态综合起来。

按照传统的透视法,只有一个固定的感觉,多重透视的画法是不允许的。毕加索开创的这种立体主义的造型方法,就是要通过画面同时表现人(有脸有背)的所有部分,而不是象传统画法那样以一个固定视点去表现形象。

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绘画虽然描绘了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但与传统的古典主义绘画相比,其韵味迥异其趣,那巨大的结构和人体造型等无不表现画家对其中线、面与体积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形成的空间的关注;用似乎洪荒偶人的笨拙粗稚(《海滩上奔跑的妇人》、《熟睡的农民》、《坐着的裸女》)大大否定了以往古典派的比例法和印象派的自然法。事实上,毕加索的新古典主义绘画并非与立体主义相对抗,而是一种对立体主义的纯然净化,是在重新研究其本质构成上进行的旁支探索。

五、超现实主义时期

很快,毕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现实主”探索,当撕裂的造型(《格尔尼卡》)、深邃和凶残(《女主角》)代替了以往的忧郁或是怪诞的时候,毕加索的生活也陷入了一个个的旋涡。他开始以放荡不羁的个人形象展现在公众面前。女人们在这个狂暴、贪婪的男人身上渴望着分享他的艺术灵感与名气,但她们得到的却只是虚无而残酷的现实;相对感情而言,毕加索更看重她们的身体,为了使她们在使他娱兴之余成为他听话的创作工具(《哭泣的女人》、《自我陶醉的女人》),他甚至使用了许多令人瞠目的低级手段。

对佛朗哥政府的残酷行为不满的毕加索定居巴黎,但当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巴斯克省的历史名城 —— 格尔尼卡 在西班牙内战的混乱中,遭到法西斯德军的突击,全城被炸为一片瓦砾,死伤数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妇孺时,激起了毕加索强烈的愤怒,因为他一想到德军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一个不设防的小村庄竟然进行这样残暴的轰击,就义愤填膺,於是开始动手绘制这幅壁画,要以画笔为枪来抵抗不人道的暴戾行为。

这幅《格尔尼卡》到底表现了什么呢?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象。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到底表现了什么呢?

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于《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他曾解释道画作中的牛、马和以生气勃勃的线条绘出的手的涵义,以及西班牙神话中那些象征的起源的涵义。他说:“……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那画里用了象征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因为在西班牙一般人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之文化因素下,所以毕加索会以牛来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同时,在斗牛场上的斗牛士攻击下,公牛终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之西班牙斗牛文化下,这匹马乃为象征着面对公牛咆哮不屈服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战士虽然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地握着那柄剑与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花朵,表达了人民的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

因为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LSSDJTcom)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其它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同时在画家声明要将该画捐赠给结束佛朗哥政权后的西班牙祖国之种种动作下,使得该画的意义很快就超出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

就其意义来说,这幅作品超过了这桩偶然事件,而正好是通过绘画技巧起了象征启示、重要契机的作用。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的、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这色彩是指光影和立体感,也正是由於缺乏这一点,它就象征着死亡。这死亡不仅是轰炸受难者的死亡,而且也是文明的死亡。

47岁的时候,毕加索结识了17岁的金发女郎华尔特(《坐着的女人》),他深深地被这位散发着青春的异性征服,他们的关系成为与毕加索交往中女人的神话。画家64岁时,他画了华尔特众多画像中最著名的《梦》,随着这幅庆祝他生日的作品,他写道“虽然你度过了你年龄的倍数,但在我心中依然是你17岁的样子,那一头美丽的金发。”这很难与那个被剖视了性器的《镜前的女人》联系在一起,艺术的非逻辑把一切传统打得粉碎。

没有人真正理解毕加索,理解他在画什么,他的意图;也许用他的话解释才最为贴切“我什么也没有画,我只是在透视生命与死亡的某种关系”,丑化和变形是他理解死亡的自我方式。

毕加索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国木甘,终年92岁。毕加索的作品,无论质还是量,都是惊人的,约达六万件之数。这位天才横溢的艺术家“在极其漫长的创作活动的每一刻,似乎想做的都让他准确无误地作到了。为何有此能耐?他自己都不能解答。结果是十八般武艺,他样样皆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212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2023-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