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位揭阳的,知道怎样用‘感恩万人行’写一篇小作文(急求)!!!

有哪位揭阳的,知道怎样用‘感恩万人行’写一篇小作文(急求)!!!,第1张

天是愈来愈冷了,我又感冒了。倚在阳台的躺椅上,我在午后阳光洒下的满目碎金中享受着难得的静谧。

这静谧的确是难得。这座城市已经被包裹着钢筋水泥的闪亮、精致和华丽,满街的钢铁甲壳虫像善于繁殖的蟑螂在钢铁的怀抱中驰骋。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要怀念姥姥家的老房子:远离喧嚣的城区,固执地保留它原始的粗糙,后院出去有一条清澈见底、可以看见细沙间小蟹张牙舞爪的小河,有一颗垂下无数徐根的大榕树,撩拨着我儿时的记忆。曾经不懂感伤,尽情放肆地欢笑,而今爷爷去世,姐姐哥哥们工作去了,老屋只剩姥姥和舅舅婶婶们,似乎失去了记忆里的气息。我回忆着烤地瓜的香味,偶遇素靓山百合的惊喜,以及屋顶上每天携带着悠扬哨音准时回家的鸽子们,告诉自己,曾经有过,便是可以感恩的了。那些带着甜丝丝的笑脸的时光,总是温存地在心里沉淀,沉淀。如今仍能享受这短暂的静谧,也便是可以感恩的了。

隔壁学琴的姐姐放了一首钢琴曲,虽打破了这静谧,却也柔和的让人不禁微笑,微笑这些可爱的音符弹跳与碎金上的活泼。仔细一听,竟是霍洛维茨的《Sonata》。记得有人说,世界上真正能“玩”钢琴的,便只有老霍一人。是啊,孤身一人流亡异国70年,多少愁苦辛酸,多少疼痛郁恨,竟都可以让他当成解脱苏联教条音乐教育束缚的机会,竟都可以化成这般的释然与豁达,这般的活泼与轻盈!感慨之际,猜想着他一定有颗懂得感谢生活的心。不管是偶然的幸运还是多少辛酸和痛苦,都可以融入他指间的乐符,与他欧洲人特有的高鼻梁、大鼻孔和一脸的无表情相映成趣。还有莫扎特,生活的艰辛和无奈,使他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却从未放松对音乐一贯的坚持,他的音乐竟也是那般纯真无邪。靠的是什么?也许就是做音乐时,他们能想到的都是生活的美好,能做到的,都是感恩。

不仅吟起了苏东坡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吟起了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些豁达、释然,都应来自感恩吧,否则历史给予他们的不公那么多,谁何以堪?

是谁在喊我?噢,母亲。原来我睡着了。天已将黑。母亲送来一碗菜叶、碎肉沫熬成的菜粥,热腾腾的,吃下去出了一身汗,病也好多了。感冒的药从泰诺到快克,唯一不变的药方便是这碗熬进了母亲殷切的心的粥。而这“熬”字,又岂是当今时代的泡面奶粉一冲一泡可以堪的?母亲面带微笑地望着我吃粥的模样,晚霞将她的脸和背都染红了。又想起自己是在阳光中睡着的,便觉得很幸福。

我想,这就是感恩吧。

对 挫 折 微 笑

一曲月光曲是贝多芬报予坎坷的命运最灿烂的微笑,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报予失明的一生最平和的微笑,一部《史记》是司马迁报予不公的生命最动人的微笑。人生在世,难免有失败与无奈,这需要我们怀抱感恩的心,用对生命所有的爱与希望,对挫折微笑。

低矮的牢房里闪烁着昏暗的烛火,小小的天窗连接着外面沉沉的黑。牢房外冷雨瓢泼的下,雨丝如万箭齐发,大地无处可逃,只能静静的躺在那一片透明的血泊中。牢房中,你独自踱步,内心的泪如万箭齐射,你无所适从,唯有任凭冰冷的泪水淹没你的颈,你的头,等待那最后窒息的一刻。桌上的圣旨静静的躺着,刺眼的大字一点一点灼伤了你的眼睛。当慷慨的死与苟且的活成为你的选择时,你迷茫了。命运待你如此不公,也许你该顺随他意,用一死来了却无尽的屈辱与悲痛。你还依稀记得那天朝堂上汉武帝的盛怒,你还依稀记得那天周围文武百官丑恶的嘴脸,你还依稀记得这期间你受的百般煎熬种种屈辱,你恨,恨苍天无眼恨奸人当道,恨一生多艰命运不公。你不再留恋这黑暗的人世,不再留连这无道的世间,你决定用死来结束这本不该发生的一生。

然而耳畔响起了父亲临终时的遗愿,脑中浮现出那未完成的史记,文中充斥着拘而演《周易》的文王,厄而作《春秋》的仲尼,失明却著有《国语》的左丘……你对生命所有的爱与希望重新被点燃,你对生命的感恩燃起了无穷的勇气。你毅然决定苟且的活下来,用高贵的姿态俯视屈辱,用有意义的一生对挫折微笑。在你余下的一生中充斥着世人的嘲笑,充斥着旁人的不屑,充斥着无数的不理解,但这都不能浇灭你对生命的爱与希望,都不能让你埋怨生活意志消沉,都不能阻止你勇敢的面对不幸,豁达的处理挫折,终于一部《史记》使你能以胜利者的姿态笑对挫折,终于一部《史记》使你的光芒永垂千古。终于一部《史记》让你向世人证明了生命的永生。

那一夜,那一座低矮的牢房,那一颗感恩的心,那一种对生命的态度,造就了你这颗历史长空的启明星,造就了《史记》那一部爱的赞歌恨的诅曲,造就了千百年来笑对挫折的态度,造就了这史坛永远的奇迹。

繁华深处是感恩

繁华深处——心中不禁涟漪泛起,思维在某一个瞬间穿透过往:在岁月的洪波奔腾呼啸之后,是大浪淘尽,洗尽铅华。

午夜霓虹星点,白天车海亘绵,繁华却有着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寂寞。寂寞不是孤独。有一种寂寞是身处高处无人共享媚然的月的清光,有一种寂寞是吟咏诗赋却无人同喝“妙哉”的心的绝响。披上繁华的外衣,将寂寞藏在心底……不,我分明看见有什么闪着微弱的光,渐渐明亮,刺眼!——是感恩。

无须繁华的外衣,那只是宿命不堪一击的饰品,惟有感恩之心,是人性至真至纯的情感。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草庐之中,诸葛先生为报主上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权利与地位摆在面前,诸葛仍视其为过眼云烟,一心辅佐。——穿越这繁华与浮躁的,是感恩之心。

而能拥有名誉与地位的,却未必能拥有感恩的心。拿破仑,征战沙场,终于夺得一切繁华,却对妻子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快乐过。”——没有感恩之心,当繁华的水珠折射出的幻象破灭之后,人,只剩下空洞的肉体,灵魂是不会快乐的。

相反,肉体上倍受摧残的海伦·凯勒却说:“我是幸福的。我把别人看见的光当成自己的太阳,把别人听见的声音当成自己的交响乐,把别人微笑的嘴角当成自己的幸福。”——尽管处境艰难,与繁华无缘,心怀感恩,就能得到幸福。

我不由想起杜拉斯,一个15岁就陷入无望爱情的女孩,自残身体,靠酗酒和写作维持生命。她的眼睛如此美丽,因为美丽而过早地凋谢。或许,是少了一点感恩吧。

坐上火车,离开这喧嚣的城市,看着对面铁轨上,也停着一列,一张张或许再也不会相见的面孔,偶然地邂逅。淡定的心境,感恩的心——火车缓缓启动。

一些人在你生命的列车上,出现了,又消失了,另一些人在你生命的列车上,出现了,停留了很久,然后,也消失了……人生本是如此,与其悔恨无奈,烦躁抱怨,不如以一颗感恩之心坦然而淡定地笑看云卷云舒。

火车停在小村庄。喜欢看那静谧的夜色中若隐若现的农家灯火,渺远,神秘。躺在麦田,星星在头顶的天空,而我,在天空下选择梦境——以为自己趋于成熟,有意无意将故园和与故园有关的事忘却,或能记起却不愿记起……耳边传来父辈们讲述往事的声音……其实,身处繁华,为何逃避,只是,莫忘记,繁华深处是感恩。

繁华迷离双眼,而只要心怀感恩,就能穿越表象,进入繁华深处,灵魂的家园。

感恩的心

吹面不寒杨柳风,初春不期而至。幼芽们、嫩叶们便携一身尚未退去的寒气,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探着稚嫩的脑袋,充满希望地仰视着这个世界。人们总是感叹,到底是怎样的力量,才使这些脆弱的生灵熬过凛冽的寒风,战胜刺骨的冰霜?我想,这大概便是感恩的力量吧!这些个生灵怀抱着对拥有生命的感恩,历经无数磨难,终于在春天看到希望。这没有思考能力的生灵尚且如此,而人类是否也该时刻怀抱着这一希望的种子?

千年前,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惜做吴王马前卒,只为一朝血洗耻辱。历史都说因为他怀抱野心。其实,那何尝不是一种感恩的体现?!他感恩于百姓对他的爱戴,不因世事的骤变而有所动摇,于是他葬死者,问伤者,吊有忧,贺有喜,尽力为民谋利;他感恩于忠诚良将的常伴左右,于是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委身亲附只为一遇贤才;他感恩上苍的恩赐,留下自己一条贱命,因而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所织则不衣。果不其然,数年之后,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百姓俱三年之食,无人不感恩于越王的仁厚,无人敢不为越王死。可见,因为感恩,君爱民如子,因为感恩,百姓视君如父,因为感恩,举国之内,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为越王最终战胜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纵观历史长河,怀抱有感恩之心,最终得以重见希望者,何其多也。正因为怀抱感恩之心,他们面对困难,不曾放弃,面对挫折,不曾言败:正因为怀抱感恩之心,任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仍抹不去他们人性的光辉;也正是因为怀抱感恩之心,他们永久地留在了后世人的心目中,经千年而不朽。

这些无数的往者都在向我们叙述着这样一个道理:日月更替,朝夕轮回。人生百年,转瞬即逝。休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坎坷、挫折、磨难或许让你身心俱疲,你可以选择苟延残喘,但绝不可就此沉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造化注定给生命以劫难,又有谁能逃避得开?唯一的唯一,便是怀抱一颗感恩之心去面对重重困难,坚信不经历风雨无以见彩虹,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过错有时也是一种施舍;怀抱一颗感恩的心,失败便是成功之母;怀抱感恩的心,阴郁中透出希望的光;怀抱感恩的心,生命必将开出绚烂的花。

感恩的心,你可曾拾获?

感谢自我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身缠万贯的我们是他人的铸造,人的一生的支点在于对于他或她隽永的感恩。”

不可否认,人们的成功多多少少需要外界的援助,或物质,或精神……唐太宗从谏如流而致“贞观之治”;苏尔特、马尔蒙筑就拿破仑在战场上的披靡驰骋……

谦虚是中国人传统的美德。自小我们便受到父母及舆论的禁锢,我们小心、谨慎、时时夸赞他人,处处感恩大众。然而一昧的谦和与不断地感谢他人是通往人生意义的最深处的唯一进程吗?

我想,不。感谢自我才是跳脱人生的氤氲,达到人生制高点的支点。

哥伦布在每天的航海日志的结尾总写到:“我们继续前进把!”当他回忆起航海的艰险过程时,他总是激荡着嗓子说道:“我感谢自己,感谢自己与生俱来的大无畏,驱使我坦荡迎接未知的恐惧。”

而我们所缺少的正是一种叫自我感谢的意识。

感谢自我,是逆境中的一剂良药,让人们在挫败的罅隙中得到安抚。患上重度静脉炎的法国舞台剧名家莎拉班哈特,不得不锯去视为灵魂的一条腿。然而,身体的苦痛与意识的摧残并没有使她被苦难所桎梏。她鼓励自己:莎拉,谢谢你,你是坚强的,你是不倒的……撕下绝望的面具,重新融入生命,感谢自我,给她开启另一扇人生之窗。莎拉,重拾那久违的舞台,独腿旋转着……感谢自我,在人生灰色地带中赐予信心与动力,奔向彩色世界。

感谢自我,是成功的推助器,使人们坚定意志,延伸云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邓一光,写作的光辉与名声地广传,并没有使他随波逐流追求更多的利益,他说:“我感谢自己,我将把我孤高的意识永远贯注于我的写作当中。”作家邓一光,秉持着这种写作精神,,奋笔于永无止境的创作,无论晚年多们贫寒,他在他的世界中永远燃烧。

感谢苍天,感谢大地,感谢你,感谢他,但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感谢自己。感谢自我,是一种拥舞生活的态度。感谢自我,当我们丧失信心、畏惧前行,当我们功成名就、光辉闪耀……这必是我们最靠近生命的价值的一刻。

自我感恩,不断奋斗,达到人生最深的意义……

强者的感恩

看到“感恩”二字,首先想到美国的感恩节,这是美国新英格兰的移民对上帝给予收成的感恩,现今已成了美国的中秋节。往家门里看,中国人也有感恩,自古就有,僧人感佛神之恩,群臣吏民感皇恩,也有佛恩和皇恩两者皆感的。

以上的感恩,尤其是中国式感恩,都是弱者对强者的谟拜, 中国普天下殷殷望治之民,大抵都有“想做稳奴隶”的气息了,僧侣作神的奴隶,草民作皇帝的奴隶,有时顺便也作僧侣的。

但总是看见弱者感恩,并未见有强者的“回馈”。

这大概由于中国等级观念博大而精深,源远而流通长吧。处于高等级的,是决不肯躬身弯腰,去为下等做什么好事,而总变得仗势欺人。例如僧侣作神的奴隶,很不甘心,便自封神的代言人,俨然也是神,殊不知若无信众的香火和斋缘,光头便反射不出生命的光线,“圆寂”了。皇帝老儿每年都要去祭天,乞求社稷永保、江山万世,其实也是当天的奴隶,只不过他们的奴隶主无形,皇帝可以不承认。回宫之后皇帝很不甘心,非要耍一耍威风,或施一施伪善,于是人民就遭遇“龙颜大怒”或是皇恩浩荡。殊不知社稷是田构成的,田是人民耕种的,若人民“罢耕”而斩木为兵,揭杆为旗,于是身死名灭,为天下所笑——他们白感恩了。

以上事例似乎古奥,中国已然共和,且“破除封建迷信”了,但共和好喊,迷信易破,等级观念尚未变。人民(现在多以农民为载体)的职责除了纳税就是顺从,除了顺从就是感恩,除了感恩就没别的了。蒙冤狱中十几年,出狱后竟制锦旗跪赠公安局,这真是中国式感恩啊!公安局的人很以为豪,既不知后怕,也不知感恩,他们应该感恩那些不知可以将公安局诉至法庭,索取赔偿的农民。

感恩其实本应双向,可聪明的中国人“忽略不计”了。于是官们享受着“感恩牌”澡堂,民们边感恩边想方设法爬上官位,自己也洗一回澡。也于是,“水载舟亦能覆舟”的警语式微,“何不食肉靡”的痴言尚存。若是哪一天,强者不去作天和神佛的奴隶,而对草民感恩起来,那么中国的社会便能成就真正的“和谐”了。

希望我们不再听到《茶馆》里这么一句话:我爱我的国啊,可是他爱我吗?

寻找感恩

感恩从心里窜出来,不知去了哪里。我开始了对它的寻找

我来到了医院外。医院外的天似乎暗了下来,从飞在病床上痛苦地挣扎着。癌症最终夺去了他的性命。再也听不到他的歌了,他也无法对贫困孩子提供帮助了。但由始至终同样也看不到那些受到帮助的人的身影,由始至终看不到感恩的影子。他们在哪里?他们在从飞病重时,去了哪里?感恩在哪里?他们的感恩之情为何在恩人面前不见踪影?哦,我知道了他们在那里。一位已是大学教师说,被学生知道自己被帮助会没面子,所以不曾去看望从飞。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在哪里,他活在虚荣心里。一位曾受帮助的大学生说,从飞帮助他是别有所图,自己也不知从飞图些什么,所以不曾去探望从飞。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他在哪里,他活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心态里。一位受帮助的孩子母亲在从飞病重时说,你为什么还不寄钱。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她在哪里,她活在只有自己的世界里。我也知道了,在这里,我找不到感恩之情,找不到的。感恩之情泯灭在自私、猜疑的心态中。

中国圣人历来教导后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当仁爱的人付出了“涌泉”之恩,那些受恩的人们却难以以“滴水”相报。仁爱之人自然不是为了取得回报而伸出援助之手,但接受恩泽的人们就真的因此可以吝啬自己的感恩、消灭自己的感恩吗?

常常可以在舞台上看到各色人物泪留满面说感谢,他们都是在真切地践行感恩吗?我想情况并没这样乐观。总有部分以感恩之名行煽情之实,以此争取观众的同情或赞赏,借此拉选票的更是大有人在吧。难道要寻找的,能找到的就是这样的感恩?就是这样总在“关键”时刻挂着泪水说感谢的景象?也许总有真实的感恩,但在镁光灯下,舞台上,总难免令人觉得矫揉造作,华而不实。

寻找感恩似乎有些困难,而这困难是极大的讽刺。当报纸上可以常常看见忘恩的事件。电视上可以常常出现经过“修饰”的感恩,而那真诚朴素的感恩似乎势微。当人们开始寻找感恩时,即意味着感恩已经淡薄,已经开始为人所遗忘。现今,“感动中国”办得如火如荼。我认为这正是人们难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发现感动,已经渐渐丧失在平凡中寻找感到的能力才会如此地寄情于此。也正因如此,媒体才抓住这个契机。也许有一天,会出现“感恩中国”而“感恩中国”也会如此吧。

感恩从心里窜了出来,不知是不是摔碎了,不知我们是否能真正把它寻回去。

做一个乐观者,感恩

心灵很小,世界很大;或者,心灵很大,世界很小。宇宙的距离,也许用感恩可以到达。

如果世界黑暗阴霾,人就是不透明的。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就是让自己透明。感恩,让人宽容,让人成熟。

英国著名作家戴顿写过一部名为《舍己树》的作品。说的是一颗树爱上了一个男人。年轻时男人想赚钱,舍己树让他采下自己的果实,中年时他想冒险,舍己树让他砍下自己的树干造成一艘船。当他年老倦怠,舍己树所剩无多,却仍说:“朋友,我有一个不错的树桩,坐下来休息吧。”舍己树一直很快乐,即使貌似卑微,但它确实真诚的诉说着因付出而享受的快乐,因快乐而心怀感恩。

世上有天生的乐观者和悲观者。而感恩,常为乐观者所选择。在他们看来,一片沐浴和煦微风的草原让人感恩,草原上洁白悠哉的羊群让人感恩,温暖草地羊群的太阳让人感恩。因此,乐观者更加乐观。

雨果写过一篇名为《我们都是瞎子》的文章。他在结尾处写道:“我也是瞎子,我只知道说啊说啊,没有看见你们是聋子。”这是多么深沉压抑的一种情感,我仿佛能听见他深邃的悲痛和绝望。他难以怀抱感恩之心,却让自己更加身陷痛苦而不可自拔。

批判世界,是将众人的悲集合在自己身上,而感恩世界,是汇聚每个人微薄的乐趣,再平分给众人。

北极星是晦暗夜空的感恩;含羞草是苦涩草丛的感恩;比塞尔是撒哈拉沙漠的感恩。

感恩着,我们歌唱生活,当有人哭泣,惆怅,悲伤,沮丧,他们都犯了一样的错,就是让别人掌控了他的情绪。而感恩,是有一个跳跃的灵魂,在逆境中驾御生活。

我们感恩青春,而并非年华;我们感恩智慧,而并非桃面,丹唇,柔膝;我们感恩自由,而并非名望,财富。我们感恩,如同年老的骆驼在旅行的前夜咀嚼干草,它即将踏入沙漠,却依然心怀感恩。

爱的拯救

这是两位伟大的音乐家所演绎出的一段动人故事——关于爱,关于感恩。

他,那时还默默无闻。同一切尚未为世人所认知的天才一样,他四处碰壁,只身飘零。直到有一天,他扣开了另一位天才的家门,也打开了自己的命运大门。在舒曼家里,年轻的勃拉姆斯遇到了她的伯乐舒曼,还有舒曼的妻子克拉拉。

当时依然名满音乐界的舒曼初次见到勃拉姆斯,便被这位年轻人神气的演奏才能和入伙的创作热情所深深打动。他和妻子积极地鼓励勃拉姆斯创作,并照顾他的生活。在老师的帮助下,勃拉姆斯开始在音乐界崭露头角,他拥有了事业,也得到了一个可以栖身的家。对于这一切,勃拉姆斯充满感激。

然而,上天总是残酷地将灾难降临到天才身上。就在勃拉姆斯的事业迈向顶峰的时候,舒曼精神失常,住进了医院。此时,勃拉姆斯担起了舒曼整个家庭的重担。他时常奔波两地,探望病重的舒曼,安慰焦虑的克拉拉,照料舒曼的孩子们。他以一颗感恩的心在老师最困难的时候对他默默回报。

但感恩又何时是件容易的事?在面对忙碌与忧虑的同时,勃拉姆斯还要面对世人对于他与克拉拉的闲言碎语。当然,勃拉姆斯不会对克拉拉抱着世人所渲染那种非分之想,但倘若他对克拉拉毫无感情,他也就不必在感恩路上一路挣扎,我们也就看不到一个伟大音乐家的灵魂是如何在巨大痛苦与矛盾中得到新生的。他的确对克拉拉怀抱着爱慕之情,他被克拉拉的高贵与温柔所吸引。但勃拉姆斯知道,克拉拉是他的朋友,是他老师的妻子,于是他在外人的议论里和内心的斗争中坚持着道德的准线。

在舒曼死后的日子里,是勃拉姆斯的鼓励与关怀让一度悲痛欲绝的克拉拉重新振作起来。他用最纯洁的心关心着克拉拉和她的孩子们,向克拉拉寄去了许多的钱和鲜花,惟独没有一纸情书——那些他在痛苦中写下的数十情书最终都被他焚化在了壁炉里,溶解在了他创作的音乐中。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爱的理由,不是爱情,而是感恩。

他也继承着舒曼的事业,把知遇之恩赐予更多的音乐天才们,就仿佛一刻水珠,把照射到自己身上的阳光投射给更多需要它的人们。或许这是对师恩的另一种报答吧。

在勃拉姆斯的关怀中,克拉拉走完了她生命的晚年,勃拉姆斯也完成了他感恩的历程。这一路的艰辛中,是感恩之心让他不占有,不放弃,最终走出了内心的挣扎,成就了一种超越了一切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情感,那是一种植根于心灵深处最质朴而博大的爱。

勃拉姆斯在他创作晚年写下了著名的《C小调钢琴四重奏》,此曲记录了他感恩路上的心灵历程。当他将曲稿交给朋友时,他还送上了一件古董——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结尾的插图,他说,他曾经像维特一样痛苦。

但维特只有手枪,没有出路,而爱与音乐却使勃拉姆斯获得了重生。

一颗感恩之心也足以温暖他人,也拯救我们自己。

生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就是我们的每一刻时光,每一处细节。

项目地址:揭阳市榕城区万景豪苑

项目名称:灰木之间

设计单位:揭阳市积木空间设计

项目面积:200m²

项目应用:欧文莱灰、云图

本次分享案例坐标揭阳,是一处200㎡的私宅,4室2厅。业主为一对年轻夫妇,有两个孩子。平日工作繁忙,业主夫妇期待回家的时刻能够得到足够的放松,用所热爱的天然、质朴气息,抹掉工作中带来的所有疲惫。

质朴与自然,是一种居住风格和居住体验,更是一种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设计师以《灰木之间》为主题,打造宁静平和的治愈空间。不同材质间的对话,让人想要闭上眼睛,去感受,然后在恬静气息的包裹之中,回归到最初的自我。

0 1门 厅

大片落地窗将室外的明亮引入室内,入户即明朗。在这片素雅静谧的开放式门厅里,净色的薄纱,使阳光的折射不那么耀眼,光影交叠,温柔细腻。

没有过多的摆设,一只憨态可掬、颜色跳脱的小马座椅,方便孩子们穿脱鞋子,也给整个门厅空间增加了很多趣味和灵动。

0 2客 餐 厅

整体设计上,设计师将业主需求与房屋空间特点相结合,采用简约明朗的色块与线条,自然的材质与温和的质地,为业主量身打造了这一处自然气息与现代时尚风格交汇的私属区域。

步入客厅,俯仰之间,完整的感受到了灰色调与胡桃木色调的碰撞、穿插。设计师利用色块的交叠,将立面造型与空间功能层次做了完 美的 结合。

客厅摒弃了传统主灯,采用了围绕灯带的设计来营造整体氛围。从墙体到地面,黑、白、灰的现代质感充盈着,与棕色皮质 沙发 相映成蕴,让人的心,不由自主就沉浸下去、沉静下来。

“欧文莱灰”系列凸显的是高级灰调的特性,将原生 石材 通过不同灰度来呈现,简单且回味无穷。本案选用55°中灰,为空间打上高贵素雅的底色,耐看、经典、不浮躁……代表一种高品质的生活。

最为亮眼的是整面的电视墙,设计师大胆采用了叠石的铺设,让那些留有时间印记的灰色自然面石皮,带着凹凸的质感和厚重的气息,顺着石材的肌理层层蔓延开,又碰撞到胡桃色的木纹质感之上,有自然反差,又和谐共生。

电视墙的背后别有洞天,推开半透明的玻璃门,是设计师为业主特别设计的跃式书房。一门分隔,却有两分景致。书房内的软装与客厅统一,为客厅保留采光的同时,也预留了一份独有的安静。

餐厅与客厅并未做明显的分隔,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舒缓相连。设计师以胡桃色与白色做了视觉上的跳跃,更让人感到空间的通透与舒适自由。

在这里,烹制每日的甘醇甜美,温柔治愈,定格生活的温馨片段。

0 3过 道 走 廊

去往卧室的走廊,设计师设置了大量收纳柜体,既达到空间储物功能最大化,也促进视觉整体融洽一举两得。

胡桃木纹理与白色砂岩质感相互调和,既深沉又温润,徐徐至新的休息区域之中。

0 4休 息 区 域

主卧的墙面与整体居室统一,用胡桃木的天然质朴,营造出宁静安然的氛围。设计师注重连贯的空间感,将地面也更换为同色系的木质 地板 ,增加了一份静谧与整洁。

主卫则选用“云图”系列,清淡优雅,有着云朵舒展的美态,营造安静柔和的空间效果,清淡的色调匹配主人从容的内心感受。

半开着百叶窗,泡个澡,洗净一天的疲惫,静享一夜好眠。

回到最初的主题,《灰木之间》是什么?

是线条的简洁流畅,是造型的朴素温雅,是细节的极尽精简;也是那自然的光线、简约舒适的素色 瓷砖 ,胡桃木的温润肌理、粗犷的岩石风貌;还有那百叶窗间徐徐吹进来的夏夜的风。

转载改编自:拓者设计吧

文章原标题:《首发 | 200㎡简约大平层,灰木之间,质朴自然!》

※ 本期案例由揭阳欧文莱推荐提供

欧文莱灰 | 独特的高级灰 极致的素色美

云图 | 让视觉邂逅单纯 铺开精致生活的蓝图

黄晓辉

积木空间设计创始人

积木空间设计是一 家具 有专业室内空间设计的设计机构,专注于私人住宅、别墅公寓、办公会所等空间创意设计,坚持以设计为主导核心,结合施工及软装同步化的全案呈现,我们注重设计中人与空间的关联互动性,提倡生活轨迹的体验感,致使在空间中感受到生活品质的提升,以量身定做的形式给每一个业主提供优质的设计理念与落地方案。

高级灰调,演绎现代家居的素色美学

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位于佛山,是集设计、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大型瓷砖企业,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简约、时尚、高品位的“素色瓷砖”。

素色瓷砖是指颜色上以黑白灰素色调性为主的一类瓷砖产品,产品独特,讲究素色美学,不仅注重纹理,更注重灰度、光感度、防滑度、触感等方面的效果。不同于市场上 其它 色彩艳丽的瓷砖,颜色上以黑白灰素色调性为主;纹理上倾向于简单线条纹理,强调自然与时尚的元素融合;产品尺寸以900×900mm、1200×600 mm、1800×900 mm、1500×750mm、2600×1200mm等大规格为主。

欧文莱公司推出瓷砖高级灰的标准,创建了一套用于瓷砖研发的灰度理论,具有冷灰、暖灰、深中浅灰及多色系灰调,是瓷砖行业唯一“建构最完整的灰调色彩产品系统”;对瓷砖灰调控制建立了一套科技化的参数体系,以数据量化的方式分析出设计与生产中色彩灰调的深浅冷暖,指导产品研发制造。

七夕节征文(11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征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征文的出现。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夕节征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夕节征文1

 小时候,家中院里种着几株葡萄,妈妈总是告诉我们,在七夕这天的晚上,可以在葡萄藤下听到牛郞和织女在鹊桥上的谈话。那时,姐妹几个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相邀着七夕晚上来听。可那时太小,对阴历没有太多概念,一直错过,直到现在,葡萄藤已不存在,牛郎织女的稍稍话,再也不能听到了。

 上学后,很喜欢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心里总会对牛郞织女不能常相见而叹息。

 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又称为“乞巧节”。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希望女孩都可以心灵手巧。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荆楚岁时记》一书中描述此俗云:“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现在,七夕节原本的习俗已被遗忘,而由于牛郞织女爱情传说的存在,被大家称为“中国情人节”。

 今天,又是一年七夕夜,天上的牛郞和织女是否能相见,我们已不知,但地上的有情人终将眷属。

七夕节征文2

 谁会相信我们曾经是情人。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语言,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我呢,除了需要你的时候想起了你。你呢,经常给我一种错觉——你更疼妹妹。是啊!每次什么东西第一想到的就是妹妹,第一给的也是妹妹。而我正好就在你的旁边你却忽略了我。那个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句话——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或许我是你曾经不要了的情人,然后再是有了我的妹妹这样的一个你疼爱的情人吧!那个时候我就会慰:妹妹是你的最后情人,怎能不爱!

 但,或许我们曾经真也是情人,虽然长大以后的我对你越来越有意见,不像小时候一直缠着你,一直绕着你转。但,我却还一直把你当做我的爱人!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还会有那个男人这样对我好呢!答案怎么也找不到!虽然小时候的那个爱人变了——脚步变慢了,脸上多爬了几丝皱纹,精神不再那样旺盛。但,我也变了——不再那样的依赖着你,不再那样地想爬到你的腿上睡……

 但,我还是要做你的爱人!因此,七夕,你还有我——你上辈子的情人!

七夕节征文3

 七夕,牛郎织女会合的日子。那片充满星空的夜,印在我的心里。那个神话故事,印在我的脑海内。真美,七夕夜。

 ——题记

 六七岁那年,是我第一次到外祖母家中。记得那时还小。什么节日啊,一概不知。唯一记忆最深的就是七夕节。

 夕阳西下,迎来了星光照耀的晚空。玩耍着,看到正在望着星空的表姑,问她:“表姑,你看什么。”她回答:“萍,你看,那两颗正在靠近的星星,牛郎织女会合了。”抬头看,真的,有着两颗星星正在靠近。近了,近了,直到完全相依。

 但童年的我,不懂。问:“这有什么好看”她微微的一笑,牵着我,回到家中。说:“你知道么,今天是七夕节。”童年的我,不懂七夕节是什么。我问:“七夕节干什么用的。”表姑微微一笑,笑罢,跟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听完,又问:“织女的外祖母为什么要拆散他们”至于表姑说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但我知道,那天,听完故事我又看了一次星空。但表姑讲了好长的一段时间,牛郎织女会面的时间已经过了。

 那天,我仰望着星空,满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充满的小星星的七夕夜的星空。好美。

 又是七年后的七夕夜,同样的七夕夜,可我却看不到满天都是小星星的七夕的星空了。只是偶尔有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只剩这么几颗星星,不过是为星空多加了几分凄凉的景色罢了。

 我好想再看一次满天都是小星星的星空,可是,现在污染严重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啊!那片充满了小星星的星空啊!你好美,啊!七年前的七夕夜啊!你真美。

 望梦中能见到你,七夕夜。

七夕节征文4

 最后一抹斜阳的余辉落在了山的那一边。

 他早早地来到小城的桥上,手里拿着一本书。

 远远地她就看见了他,但她并没有立刻走过去,而是偷偷地观察他:高高的个子,白晰的脸庞,干净整洁,她笑了,慢慢走过去。

 “你好!”

 他一愣,转过身,看到一张带着微笑的脸,还有她手里那本相同的书。

 他的脸刷地红了:“你好!”

 接下来是一阵沉默……

 他有些拘谨,手翻着书,眼看着别处。

 她也默默地倚在桥栏上看着河水。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路灯亮起来了。

 那儿离他工作的地方不远,他东张西望,生怕遇见了熟人。

 一阵微风吹来,她额上的几丝刘海乱了,她优雅地将它捋到耳后,动作轻盈而自然。

 他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被撞了一下,有一丝恍惚,还伴有一丝甜蜜。

 他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看她:中等身材,扎个马尾,短裙,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有种说不出来的韵味。

 “随便走走吧。”她率先打破了沉默。

 “哦。”

 他推着车子,与她并肩而行。

 穿过了街道,来到了广场。

 广场四周有台阶,他们坐了下来。

 天已经完全黑了,偶尔有几个晚炼的人走过。

 他说起了他的简历,她也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慢慢地他开始放松,也许是黑暗让他壮了胆。

 她的开朗与健谈让他越来越惊奇。

 她的声音很温柔,脸上始终带着甜甜的微笑。

 他觉得他的心被一种莫名的东西吸引着,一点一点越陷越深。

 谈笑间时间过得飞快,等到他们想起时才知道肚子还空空如也呢,可谁都不觉得饿。

 不知又过了多久,一弯新月已越过头顶偏向了西天,他们才恍然想起该回去了。

 带着一千个不舍和一万个不愿,他还是让她坐在了车后,她很自然的轻环住他的腰,一股热热的成熟男性的气息迎面扑来,她闭上眼睛,深吸了口气,心旷神怡。

 在她手环住他的刹那,他的心醉了。第一次跟异性如此近距离的接触,那感觉—还是用心去慢慢体会吧,他情不自禁地笑了,车儿却是越走越慢,突然轧上一个小石子,车把一晃,坐在车后的她促不及防打了个趔趄,不由自主的搂紧了他的腰,黑暗中的她看不见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这个晚上因为有了他和她,一切都变得如此的生动。

 从此,他的心里多了个她,多了一份幸福的牵挂。

七夕节征文5

 亲爱的你是否还记得我们20xx年的第一次约会那时候也是在这个岁月,秋高气爽的季节,阳光依然是昨日般明媚,我以为会是虎头蛇尾,草率唐突的没有买一束玫瑰,也没有做多大的准备,匆匆忙忙就去赴约,岂不料竟然会有如此完美的终结!虽然说你我的缘分比别人来的晚一些,但是我们不像他人一样昙花一现瞬间就枯萎,执子之手就终身相携,我们的爱似天上雪莲永不凋谢。真的花嫁春风无须媒,你我俩天生注定就是天仙配!

 20xx年第一次见面约会,你没有人作陪,上穿体恤下穿牛仔好简洁;你就像是一朵待绽放的花蕾,芬芳馥郁了整条长富路大街!你的美,我无法拒绝,看见你我就想入非非,一种美丽缥缈的境界;多少次我事与愿违,希望这一回能成双成对!望着你清秀的脸颊上红霞飞,我按耐不住喜悦,竟然忘记了羞涩……停靠在华润超市门口来往松山湖的三路汽车,带走了夏天的最后一片炎热,也旋起秋天一片飘落的黄叶,看着你我浑然不觉,任凭影子在灯光下重叠……

 20xx年的第一次约会,是铭刻在生命中一生的欣慰,是一段难舍的情结;它翻开了缘分的扉页,也把人生的历程点缀!你像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让整个果香飘飞的季节都为你摇曳;忘不了和你漫步在霓虹灯下的感觉,朦胧诗意的夜色,让我兴奋了一千零一夜,止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把未来描绘。那种感觉那份热烈,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忘记了东南西北哪个方位,忘记了我是谁,忘记身边所有的一切,确确实实地感觉到被幸福包围,体会到了爱情的滋味。那份记忆那份温馨永远在心中铭刻,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回味,或者咀嚼,总倍感快乐万分喜悦!

七夕节征文6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华大地各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习俗,其中“出花园”就是潮汕地区很重要的一个习俗。“出花园”是潮汕民间为孩子举行的一种成人礼。年满十五岁的孩子,家里要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为他举办“出花园”仪式。

 去年,我表姐十五岁,舅舅和舅妈邀请我们一家去参加表姐的出花园仪式,地点就定在市区榕江大酒店。我们一早就到了大酒店,走进宴会厅,看到表姐穿着一件红色的旗袍,脚上穿着一双红木屐,显得亭亭玉立,俨然像个大姑娘,漂亮极了。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塞给表姐一个大红包,祝福她长大成人。我走到表姐身边,想逗她一下,就在她耳边说:“表姐,你这打扮好像新娘子啊!”表姐对我笑一笑。咦,表姐今天怎么不和我斗嘴了!妈妈赶紧对我说,出花园的人不可与人吵架,不然会一辈子倒霉的,让我少逗表姐玩。我只好乖乖听话。

 过了一会儿,上菜了,表姐坐在花园桌的正位,她的面前摆着一只母鸭,象征性地咬一下鸭头后才能开宴。原来咬鸭头寓意表姐以后能生一堆白白胖胖的儿女。听着大人们说话,表姐害羞地低下了头。

 我看菜都上齐了,就一马当先,拿起筷子准备要夹菜,却被妈妈拦下,妈妈把我拉到一旁:“菡菡,今天可是表姐出花园,要让表姐先夹菜。”说完,才和着我回到餐桌前。在吃饭的过程中,不时有亲友向表姐表示祝贺,有祝她学习进步的,有祝她身体健康的。啊!表姐就像一个高贵的公主,多美呀!

 表姐的出花园仪式多隆重,看得我好些羡慕,希望我也能快点出花园,早日长大成人,报效家国养育情。

七夕节征文7

 约会是一种艺术,稍有不慎,就可能吓坏对方,爱情的第一步就陷入僵局;反之,如果做得好,爱情的热度马上升温,浪漫的情节也由此展开。

 一天当中,黄昏及晚上是约会的黄金时段。因为这时候景物朦胧,有利于营造气氛。地点的选择,传统的路线是去逛公园。公园环境好,而且看着别人的孩子天真可爱地跑,无形中会促进约会中的人对未来产生憧憬;有的人喜欢请对方去酒吧“喝点东西”,在动动“嘴”的过程中,诱发一种“唇”的渴望,为下一步“接吻”埋下伏笔,有的人喜欢把对方请去KTV包厢里坐一坐,光线适当,激情高昂,再点上些有的放矢的歌,如《用心良苦》、《偏偏爱你》等,爱情的感觉就慢慢强烈起来……

 最聪明的约会方式是告诉对方在“某马路边的第9根电线杆下”。一路上小心地数着电线杆,这本身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婚后不小心吵架了,只要一方提醒说:“还记得第9根电线杆下的盟誓吗”火气马上就会退下。

 约会时如何打开话题也有技巧。第一次约会就像查户口一样追问别人的履历,那是无礼的,而且十分愚蠢。所以,“尊重”这两个字必须一直在心头浮现,好让自己开口时有所顾忌,不会信口开河。

 约会时,打扮得自然为好。女方不必穿得太露,避免男方产生不必要的杂念。男方也不必穿一件刚买三小时的新衣服去,那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并时时在意自己的服饰,而出现不必要的分心。

 离别时,诚恳地把自己的****留给对方,也借机索要对方的通讯号码,并初步预约下次在什么地方见面。如果对方也有意再见面,那就可以进一步说:“我到时候去接你。”或说:“我可以早到,你可以迟到。”如果火候差不多了,不妨趁“火”打劫:“我们吻别吧牎”并适时地给她一个吻,在额头上。

七夕节征文8

 执一个人的手,本想天长地久,但始终躲不过花开花落,如果说记忆成就凄美,那一景一物则是底蕴。我实现了曾经的约定,成功考上研究生,而你,却不再出现在我的世界。今夜,坐在天台,想起了过往如烟,那时你说,你就是木兰花,而我就只能是胡蜂,今生只能围着你转,所以我义无反顾的报考了你的城市,可最终那座城市即将只有我一个人。过往的记忆是温暖的,谢谢你用爱激励我,也感谢在岁月长河中你曾舍弃一切陪伴我。

 那一年,岁月如歌,青春正好,笑颜如花。总有悄然含苞待放的木兰遇上倜傥俊俏的胡蜂,静静地,就邂逅出夏花般的绚烂。当木棉染红南国的枯枝,爬满了七星岩的牌匾,木兰和胡蜂还只是朋友,也许是火辣的艳红烤热了心灵的温度,瞬间沸腾。那时,天真的少男少女都以为那只是友达以上恋人未满,可扑面而来的湖风让缺失温度的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牌坊广场异常热闹,歌舞升平。广场各种声音夹杂,可是掩盖不了木兰和胡蜂内心的激动和砂纸被捅破的羞涩,他们扭拧着衣角,尽量让说话的主导权送给对方!湖风还是迎面吹来,人们似乎享受着大自然的抚摸。湖面一道灯光打破了他们内心的尴尬,两人欣喜向着湖边围栏走去,喷泉似水似火,和着音乐形成晶莹而华丽的音阶。音乐和着水花,灯光和着呼喊,激动和着赞美,胡蜂终于说出了对木兰的感觉。

 步行街夜市,集聚了小市民的朴素。摆摊出身的胡蜂决定带木兰逛夜市,他是地头蛇,他知道那种透骨子里的善良与美好,所以他想带木兰体验一下。商贩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也是历史底蕴里的繁华,他们勤劳,朴实,在华丽夜灯里燃亮繁华。木兰异常高兴,乱闯乱逛,拽着胡蜂美滋滋的随行!木兰没有发觉,她与胡蜂已十指相扣,当她猛然发觉是,脸一下子像火烧似的,羞涩的`捶了一下胡蜂的胸膛。

 之后,他们在端城爱得似火,却似水温柔。他们踩着自行车顺着西江边领略了端城的夕阳无限;他们穿过天宁的繁华闹区,古城址宋城墙的历史足迹;他们拜访梅庵,包公祠;他们去阅江楼坚定信仰,清真寺瞻仰清真文化……当他们到鼎湖山时看到飞水潭,他们对视良久,仿佛当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爱意绵绵!他们手拉手走上了将军山山顶和北岭山将军帽的时候,他们感觉只有对方才能支撑他们走上这辉煌的旅程。

 绵延的长堤把仙女湖和波海湖切断,长堤却不是生硬的无情寡意,紫荆将长堤裹的分外妖娆,装扮出粉嫩的黎明。桥车在晨露初醒中缓缓驶过,花瓣曼美飞成了轿车的翅膀!这美好的时光,木兰和胡蜂的晨跑散发出无限的青春活力,看着湖畔老爷看奶唱戏耍太极,真不知是风景好,还是人情更妙!

 一天又一天,春与冬只是时间问题。木棉,始终是选择灿烂中死去,她不愿意纷飞飘零,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她们败在枝头,整朵陨落,带着鲜红的倔强!

 在命运抉择的方块里,我们都无奈,木兰最终还是选择走向另一个城市,换另一个心情,开始另一段旅程。胡蜂没有劝留,他尊重她选择的所有,包括放开那双温暖了好久的手。

 可是,端城依然,存在美丽绚烂的记忆,珍贵的岁月里!我看着银河,遥远的距离,也许是年轻给予我们的思考。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做选择,成全与放手,也不过是在成长道路中不断汲取记忆中的营养,然后学会爱与被爱,珍惜我们要珍惜的人。

七夕节征文9

 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我们潮汕地区在这一天有许多习俗,如走仔会、出花园等。去年我就参加了表哥的出花园。

 那天一大早,我们来到表哥家,哇!表哥穿得好帅气呀,只是脚上穿着一双木头做的鞋子,有点别扭。妈妈说:“看!你表哥穿的鞋子是木屐。这一天,你可别乱说话啊。因为出花园是个庄重的伙式,出花园的人不能与人吵架。”

 这时,表哥出来了,姑姑在桌子上摆上新鲜的肉和三鸟蛋等12菜色。主要的菜是厚合,因为寓意以后处处六合。只见表哥双脚跪地,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不知在干什么。妈妈又说:“你表哥在拜司命公,拜谢司命公保佑他长大成人。”

 这时,传来姑父的声音:“开饭了!”我们便来到餐厅坐桌。表哥居然不是和我们小孩一桌,而是和大人坐主桌——花园桌,而且还坐正位,鸡头也朝着他。妈妈又说:“因为在这一天中,你表哥是最大的。待会他要先咬鸡头。吃鸡头寓意:长大后出人头地,兴旺发达。他咬完鸡头才可以开席。”

 吃完饭,我听到了玩游戏的声音。我走进表哥的房间一看,呀,表哥在玩游戏。原来出花园这一整天,哥哥不能出去外面玩,因为如果看见乞丐,会倒霉的。于是我便和表哥一起玩起了游戏。

 玩了一会儿,姑父叫表哥去沐浴。我过去看一下浴缸,哇!里面居然有十二种鲜花,好香啊。妈妈说:“这是一种习俗,象征改头换面,焕然一新。你表哥待会还要吃象征生活甜蜜的汤圆和象征长寿的面条,祝福孩子长大成人,神明保佑,一生平安。”

 哇,出花园真有趣,我也好想赶紧出花园,吃鸡头,在一天之中,我就长大成人了。

七夕节征文10

 我们潮汕地区有许多习俗,如出花园就是最特别的伙伴。出花园是为十五岁的孩子在七夕那天举办的一种礼仪,也就是成人礼。

 去年七月初七那天,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妈妈提前告诉我要一起去参加表哥的成人礼。起床后马上洗漱,一会儿便到表哥家。只见姥姥正在厨房里忙活,她看见我和弟弟,便把我们叫过去帮忙。等我帮忙拣菜、把果品装盘后,就去找表哥。只见大姨正在帮表哥挑衣裳,让表哥穿上自己最喜欢的漂亮衣服,欢度自己长大成人的日子。不一会儿,表哥身穿红色新衣,脚穿红色木屐,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真的很有大人模样。走起路来那双木屐就“笃笃笃”地响,真威风。

 我陪表哥站在门口迎接客人。不一会儿,他身旁就堆满了各式的礼物,有鲜花有金链,看得我十分羡慕。等客人到齐后,我们就来到了饭厅,大人一桌,小孩一桌。那天表哥不和我们坐,而是和大人一起坐“花园桌”。我看到他们桌上有一只鸡冠被染成粉红色的公鸡,表哥坐上正位,鸡头正朝着他。开饭前,姥姥先让表哥咬鸡头,说是出花园咬鸡头,长大后能出人头地,独占鳌头。咬完鸡头,我们就开吃了。菜色都很讲究:吃鸡翅,大鹏展翅;吃豆干,长大能做官;吃葱,脑子变聪明;吃厚合,处处六合……一共十二道菜,每一道菜都很好吃。

 那天我们玩到晚上才回家。表哥很早就去睡觉,因为七夕晚上出花园的人要跳花园墙,如果超过十一点还没睡,就跳不出花园墙,永远只能当个小屁孩。

 啊,出花园的礼仪可真有趣!希望我我也想快点出花园,收许许多多的礼物,还能快点变成大人。

七夕节征文11

 我们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流传着许多传统习俗。就像我们揭阳地区,七夕节就有一个习俗,叫“出花园”——给年满十五岁的孩子举办的成人礼。去年,我就参加了表哥的出花园仪式。

 七月初七那天一大早,妈妈便带我去舅舅家,一进门就看见表哥,只见他穿着一件新的大红衣裳,哟,真气派!再往下一看,脚上却穿着一双土气的木鞋。“哈哈,表哥,你这鞋子可真漂亮!”我调侃道。他却一声不吭,头也不回地就走了,我感到奇怪:怎么表哥今天不跟我斗嘴了?一问妈妈才知道:那双木鞋叫木屐,穿新衣和木屐是出花园必定的习俗。表哥不跟我说话是因为出花园这天不能跟别人吵架,否则会倒一辈子大霉的。“哦,原来是这样。”我又问道:“那为什么要穿木屐呢?”妈妈笑了笑继续说:“古代潮汕有个状元叫林大钦,他家里特别穷,出花园时没有新鞋子穿,他的父母上山砍了块木头,做了双鞋,涂上红漆,让他穿。后来林大钦考中状元做了官,因此家乡人就都像他一样,出花园时穿木鞋。”哦,原来这样子。

 一转头来到饭厅,马上就要开饭了。我闻了一下:“哇,好香啊!”妈妈便给我讲这些菜色的意头:“你看,那盘韭菜炒猪肝,韭菜寓意孩子能像韭菜一样健康地快速成长;猪肝则寓意将来能当大官。”听妈妈这么说,我特感兴趣,便问:“那鱼和鸡寓意什么呢?”

 “鱼代表年年有余。”妈妈继续说,“至于鸡嘛,来头就大了,还是跟那个状元林大钦有关。一天,他走在街上,看见一个人在对对联,出的上联是‘公鸡头上髻’。只要有人能对出下联,就奖励一只鸡,要是对错了,就要赔他一张对联纸。林大钦放学路过,就上前对了下联‘牝羊颔下须’,对对联的人就送了他一只大鸡。回家后,他的父亲把鸡煮熟了,剁了鸡头给他吃。这做法后来也演变成了出花园的习俗,咬鸡头代表出人头地、独占鳌头!”原来有这么多讲究啊!

 出花园可真是有趣,我急切的期盼着,明年我也要出花园了!

;

      本文内容是我做客揭阳电台环球旅游节目的访谈内容,其中,开场白,提出的问题及结束语为主持人的原稿,其余内容,是我整理的访谈实录。

开场白有一本关于亲子旅行的书,叫《最好的教养在路上》。作者朴善娥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医学院。从小就梦想着有一天能走遍世界。在生活中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她都用旅行的方式激励自己,让自己坚持下去,不被打倒。有一天,她辞掉了从事了20多年的工作,带着7岁的女儿纯阳进行了一次长达80天的旅行。在旅行的过程中,她再次感受到了旅行的伟大。她坚信,把背包装满梦想和希望,带着孩子走遍世界,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超男。欢迎您收听本期环球旅行。

  今天做客我们直播间的一位教育工作者,曾经是,现在也是。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奇怪,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她曾经是揭阳一中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后来,为了自己的孩子,她毅然决然辞去了一中英语老师这份原本令人羡慕不已的工作。

在我看来,她和最好的教养在路上这本书的作者有相同之处,辞去工作,有了更多的时间,她选择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英语启蒙教育的路上,在旅行的路上……

介绍你好,洵。

洵自我介绍:

你好!超男,非常感谢你的邀请!听众朋友们,早上好!我是洵,但我现在更习惯大家叫我晨远妈妈。晨远分别取自我女儿和儿子的名字,寓意是把温暖和煦的晨光洒到更远的地方。这和我这一年多来一直在做的公益分享有相同的意义。所以,我也喜欢大家这么称呼我。我大学的专业是英语教育,毕业后在揭阳一中任教5年,后来,为了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辞职当了全职妈妈。

1、在辞去工作之后现在主要在做什么?(英语启蒙、育儿公益群、带孩子旅行)

很多朋友和同事都为我辞职感到惋惜,而我却从不后悔当初的抉择!因为全职,让我有更多时间陪孩子共读绘本,给他们进行英语启蒙,也可以更自由地牵着他们的小手去看世界。

带着专业敏感度以及对语言学习的热爱,我一直走在探索英语启蒙的路上,总结出实操性强的启蒙路线,我给它取名JuicyABC原汁原味英语启蒙法。从去年开始,我便建立公益学习社群,带领妈妈们一起陪孩子学英语,希望能让正确的英语启蒙理念在我们这个小城开花,也希望更多孩子能从小像学母语一样快乐学英语,而不是,像我们当年那样,花了很多时间,却只学会“哑巴英语”。

不过,除了学习,带孩子旅行也是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并一直在践行的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一次出游,都有孩子成长的印记。

2、这些年都带孩子们去了哪些地方呢?

女儿1岁半开始,我们便带她去看大海,2岁时,带她去哈尔滨玩雪。儿子四个月大时,我便背着他爬山看瀑布,呵呵,其实他全程都在我怀里睡觉,真正在感受的,是姐姐。后来,就带他们去动物园,海洋世界,体验海陆空各种交通工具。带他们见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也体会没有夜生活的乡村生活。而这两年,便开始踏出国门,带他们去看更宽广的天地。在异国,我们体验过邮轮之旅以及当地各种特色交通工具,我们看见不同肤色的人,听到不一样的语言,也看到,更蓝的,渐变蓝的海水。

我们的脚步所至之处,从惠州的海和郊外森林,到桂林的山水,到广州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再到东南亚地区的海岛。我们乘坐过的交通工具,除了公车地铁飞机邮轮,还有竹筏,螃蟹船,快艇,tutu车,滑翔伞等。

转眼间,女儿入学了,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出游了,我和孩子们都很怀念那些美好的日子。

3、据说,去年你的女儿幼儿园毕业,你给她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我想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对这份特殊的礼物还是比较好奇的。这是一份什么礼物呢?

我觉得,入学是孩子成长中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入学,也意味着有更多的约束。为了让她仪式感满满,入学前,我为她精心策划了一场毕业旅行作为礼物,那就是集自然科学艺术童趣的新加坡之旅。

4、为什么会选择到新加坡旅行作为女儿的幼儿园毕业礼物?

每一次旅游目的地的挑选,我都会从孩子当时的需求和成长阶段性特点去考虑。

那时我女儿6岁,痴迷于画画,希望能参观美术馆,也贪玩,想去大型游乐园玩个够!

儿子3岁,则对各种动物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大象。我觉得,那便是带他去动物园海洋公园的最佳时期了!

一趟旅途要兼顾两个孩子的喜好,那挑选新加坡就再适合不过了!新加坡被誉为全球十大亲子游胜地之一。治安稳定,城市干净,国土面积不过香港的七成,却有数不清的旅游景点,其中就包括孩子们想去的动物园,海洋馆,美术馆,环球影城等,一站式满足两个孩子的需求,太合适了!

5、景点介绍

按主题挑选景点

自然: 动物园、海洋馆、滨海花园

科学: 科学中心

艺术: 美术馆

童趣: 圣淘沙,环球影城

摩登都市: 金莎酒店空中游泳池,城市特色建筑

当地人文: 鱼尾狮见证历史,街道干净引申环保主题,不同语言让孩子更理解世界的多元。

广告后开场白

朋友们,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本期节目做客直播间的嘉宾,原本是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为了孩子的成长,她放弃了自己原本在名校英语教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孩子的教育身上。但是,她并不满足于现状,她深知,仅仅用自己原本所擅长的知识来教育孩子还远远不够。因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所以,她开始带着孩子们去旅行,一起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熟悉交通路线和公共标志;欣赏形式各异的建筑;体会种类不同的宗教现象;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各种气候状况;甚至是感受异国他乡空气中弥漫的不一样的味道。

下一个旅行目的地是哪里?

北京,因为女儿在一年级课本中学到了北京天安门,特别想去看看宏伟的天安门和故宫,想去一睹壮观的升旗仪式。

而弟弟特别想去感受雪的冰冷,亲手堆雪人。

所以我们计划接下来的春节前往祖国首都,开启一场红色与白色相交的历史人文与浪漫之旅。

为什么定这个主题呢?

女儿入学以后,随着大语文时代到来,我开始陪她看有关历史的故事书,让她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北京,是承载着我们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方,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有机会都应该去看看。红色,便指各种革命性的发展。

而对南方人来说,来到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就像一场白色的浪漫约会。有机会,也是要用手去感受雪的冰冷与美丽。

推荐亲子游最好的地方。

我觉得很难说最好的地方,应该说当下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地方是哪里。

每一次出行之前,我会根据孩子当下的认知和感兴趣的事物来参考,挑选出适合他们的地方。

比如说,3岁以下的孩子,我会建议以自然体验感比较强的景点为主,像海边,小溪流,草地,森林,都是很好的目的地。前两年,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海边,有沙有水,孩子呆一整天都愿意。

3岁到6岁,可以带孩子体验各种交通工具,根据孩子当下的认知和需求制定路线。比如动物园和海洋馆,艺术馆和博物馆,或体验某些民俗风情。

6岁以上,可以让孩子参与制定和规划路线,也可以开始认识一些人文历史比较悠久的文化景点了。

我记得有人问我,为什么祖国还没游览完,就带着孩子出国门。因为我觉得国外的好些景点,会让孩子有更多的体验感,而祖国的大好河山,反而需要在孩子大一点的时候,在了解了一定人文历史背景以后,再游览才更有意义!

分享旅行攻略如何做?

首先,如上面提到的,我会根据孩子的成长来确定目的地。并在马蜂窝或携程或小红书上了解具体的景点,筛选出适合孩子的。然后,制定出行路线,定机票酒店。

接着,我会搜索和本次行程相关绘本及读物,陪孩子共读,让孩子先了解目的地的情况,带着绘本去旅行,也是从书本到生活的最好体验。

如果是出国,我们还会打开地图,一起查找目的地的位置,提前了解该国的国旗货币语言风情等信息。

都说出行前收拾行李是最令人头疼的,所以我按季节和地点整理了一份清单,每次出行前就参考清单物品,以免遗漏。

这份清单可否分享一下?

重要物品类(身份证,护照,银行卡,现金,充电器)

药品类(感冒发烧肚子不适上火外伤等用药)

辅食零食类(低幼奶粉米粉,大童棒棒糖奶酪条紫菜肉脯陈皮)

洗浴类(牙具毛巾浴巾洗发沐浴露)

住宿类(枕头睡袋小毯子马桶垫浴缸套),

穿搭类(按天分装,再加一两套备用)

玩具绘本绘画类(候机或交通工具上或酒店晚上可看的绘本,可画的笔纸,可玩的桌游等)

通过旅行,孩子们有什么变化?这些年通过旅行自己收获了什么?

每次出游,都能在路上看到孩子关注的东西在悄然变化,也能看到他们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提升。比如乘坐飞机,孩子从一开始地哭闹坐不住,到后来开始独立玩玩具,看书,看白云,研究飞机起飞降落的不同,再到主动系上安全带,提醒大人关手机,研究逃生设备以及步骤等。

姐弟俩有矛盾时,也会比在家里更快地自行调整,因为他们懂得珍惜旅途,不舍得把美好时光浪费在争执上。

而最大的收获,就是用眼睛,呼吸,手和脚,去感受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存在。我现在闭上眼睛,都能清晰地记得,孩子在海边的笑声,一遍遍去抚摸细沙的小手,一次次去踏浪的脚丫。

我女儿很喜欢画画,每次旅途归来,她的画作上会有不一样的风格和色彩。比如,她在新加坡看到各式各样的建筑,就会知道房子不是只能长方形和田字格的窗户。看到东南亚多彩的房子,她在色彩搭配上会更灵动更大胆。

而喜欢动物的儿子,他回家会形象地模仿很多动物的姿态和习性,他会在地图上指着我们到过的每个地方,讲讲在那里看到的特别的人和物,还有经历过的有趣的事。

通过旅游,孩子的视野更开阔了,我觉得,这是书本和生活的延伸。

那妈妈自己有何收获吗?

虽然带娃出行很累,但我觉得也是自我历练的很好的机会。每一次制定行程,我都觉得自己在安排事情以及解决突发能力的问题上有所长进。

通过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也让我又过了一次精彩的不一样的童年,在旅途中感受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都是我和孩子们最美好的回忆,也是在平日一地鸡毛的生活中一味甜蜜的调味剂。

如果还有一个选择的机会,你还会否选择辞职做全职妈妈?

我想,我可能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女儿出生以后,我看了不少育儿书,我知道,在孩子三岁以前,六岁以前的陪伴都特别重要。职场妈妈有时真的很难权衡家庭与工作这两者,我想,有些事情错过了,你还能找到另一种方式去弥补遗憾,而有些东西一旦错过,就不再有。所以我觉得,辞了工作,我以后还是可以选择再就业或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我现在,能结合自己的专业为大家分享英语启蒙方法,我觉得也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而孩子的童年,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能亲自陪伴他们度过童年,看着他们成长的点滴,我觉得特别幸福!也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真正的成长,我觉得,当上母亲,就是女人一生中最好的一场修行。

所以,我有时也挺感谢自己当初勇敢的选择,让我有更多机会牵着孩子的手,用脚步去丈量世界。

结束语

有人说,旅行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有人说旅行会让孩子更加勇敢独立,所有的说法其实都是对的,因为好的教育买不来在自然环境中吸收耳濡目染的教育,好的老师也比不上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深刻体会、汲取知识。而亲子旅行对父母来说,也有很多的好处。因为,在旅行中我们陪伴着孩子,以孩子的角度一起去看不同的风景,去体验不同的文化,邂逅不期而遇的惊喜和故事同时也可能被孩子带回到了自己到不了的童年。

所以:别把孩子的教育局限于学校,局限于家里,有时间的话,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让旅行变成学习、教育的另一种方式。

好的,感谢嘉宾做客直播间,感谢朋友们收听,环球旅行我们下期再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1231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9
下一篇2023-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