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一角 作文

书院一角 作文,第1张

书院一角

说是一角,其实也不尽然。应该说这里是书院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它就是连接教学区和教师宿舍的一条小径。

每天我都要在这条小路上走好几遍。其实这条小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可不知为什么,我就是喜欢漫步在这条小路上,可能是因为它格外的清幽自然吧。

夏日的中午,十分闷热,而走在这条小路上一点儿也不觉得。榕树的茂盛枝叶使小路处在阴影之下,时不时一阵微风吹来,枝条间发出“沙沙”的响声,清风抚着脸颊,倍感凉爽。我恨不得搬张躺椅坐在树下,嗯~,好不惬意!不过我更喜欢仰着头慢慢地在树下走,小路旁边的细流发出“叮咚”的轻响声像一支优美的乐曲,再加上几声清脆鸟鸣,不愧为大自然的音乐。细流旁的簕杜娟盘着蓉树的枝条直伸到小路上,红艳艳的花朵与翠绿的叶子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艳丽,就像无数个红花与绿色的小精灵在嬉戏着。阳光透过红花绿叶的缝隙射下来,看上去像无数个星星在眨着眼睛,好像在告诉你他们有多么快活。雨后的小路更加清新,绿叶更加亮,花儿更加艳。走在路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清新啊!

一阵风吹来,“嘀嗒”一滴水珠落在了脸颊上。抬头一看,榕树的枝头在风中摇曳,好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跟你开玩笑,让你又好气又好笑。再往前走,一片片被风吹落的紫金花瓣落在小路上,草坪上,像为大地铺上一层桃红色的地毯,走在上面,软软的,这时候一切烦心事都随之飘走,整个心灵都在享受着这一美妙的时刻。

小路依然静静地躺在校园中,我也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在上面漫步,但我似感觉到小路在静静地延伸着,越伸越远……

我们和老师要去嵩阳书院参观,我在车上兴奋极了。

走进嵩阳书院大门,大门上刻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嵩阳书院”。顺着大门向前走,看到了一个很高很高的石碑,导游阿姨说,嵩阳书院相当于现在的清华北大,这个石碑就是唐玄宗皇帝令大臣们建的,长902米,重80余吨。“哇!80余吨!”我们叫着。

我们又往里走,见到了两颗大柏树,导游阿姨又说:“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从前,唐玄宗皇帝到嵩阳书院,先见到了第一颗大柏树,现在有3600岁了,皇上游山玩水,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树,就封这两棵树为大将军,这两棵树还可以再活1000岁呢!”“哇!1000岁!”我们叫道。导游这样又说:“皇上又往里走,又遇到了第二棵大树,现在有4500岁呢!但皇上说过的话是金口玉言,无法改变,只好封它为二将军。二将军听后很生气,竟然把肚子都气破了。还有三将军呢,现在都已经有5000岁了。因为皇上越往里走,树越大,只好把5000岁的柏树封为三将军。三将军听后更生气,最后,自杀了。其实,它是被明代的一场大火烧死了,就算是心中的怒火吧。”“唉!可怜的三将军!”我叹道。

接着有往里走,到了孔子大师的塑像前,大师面容慈祥,态度谦虚,从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师的一颗仁爱、善良、真诚的心。老师还让我们怀着尊敬的心给大师鞠了三躬,又让我们背诵了《论语》第一章。我们又往前走,到了讲堂也就是现在的教室。讲堂不像教室一样,是老师在中间,学生围着一圈。这里也有很多有名的教书先生,如司马光和二成等。

又往前走,到了藏书楼前面的小荷花池,水清澈到了底,小金鱼在自由自在地游着,中间有一个碗,谁把硬币扔进碗里,愿望就能实现。中间还有一个白色的小桥。到了藏书楼,里面有很多名著,也有现代人看的书,都是知识。

出了书院,我们又到了书院外的小溪边玩耍。下游的水太少了,都快干涸了。我们脱离了大队,到上游玩。因为我没穿凉鞋,就没法下水,只好落在最后一个。到了上游,我脱了鞋,一会戏水,一会打水漂,好玩极了!

到了嵩阳书院,我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希望以后能再来玩。

我的课余生活——永嘉书院之旅

我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打乒乓、打篮球、下棋,都是我的爱好,可我最喜欢的还 是游山玩水,它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节假日。

国庆节这一天,我们一家人和姑父姑妈一起前往永嘉书院。顾名思义,肯定以为与书有关,其实除了书和书法作品之外,最吸引人的还 是那山那水。

永嘉书院位于一个小山村里,金秋十月,正是桂花、柚子、柿子成熟的季节。摇下车窗,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一个个柚子挂满树梢,压的枝干弯下了腰,好像挂满了变形的足球;一个个青**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预示着今年秋天红红火火。

盐炒鸡蛋是这边的特产,板栗在这里自然也是特产喽。这两样在路旁村里人的手中买的是好之又好,火热的场面是农民伯伯最期待的。

一路上树木葱葱郁郁,走在山间的小路。忽然听到哗哗的`水流声,我们急忙快走,终于望见了“水上乐园”,而在今天的旅游之中,最难忘却的就是这儿了。看着非常凶猛的水,我心惊胆战地踏上了在水面上的“独木桥”,这桥上面只有一块宽不到50厘米的木板,只能一个人走,不能两个人并排走。我表哥做前锋,我跟在表哥后面,再后面就是爸爸。我喜欢看水,于是一直看着脚下的激流,边走边看,边看边走。忽然,我仿佛觉得这座木板桥正在飞快的移动,我想跟上它,以免自己掉下去,但我突然发现,我走歪了,就差一脚,我就掉下去了,啊水流太急了,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惊魂未定的我还 是忍不住好奇心,又把目光看向了激流,猛然间,我被爸爸拉住了,原来,我在不知不觉中又走偏了,所以。。。。。。我庆幸还 好当时爸爸在后面拉着我,不然我就要亲身体验真正的“激流勇进”了。好险啊!

过了这座凶险的桥,我们继续前进着,同时下起了小雨,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烟雨蒙蒙打湿了我们的头发,哎呀!赶紧找地方避雨啊!竹林后面的山洞好像就是为我们这些匆匆而来的人准备的。山洞茶馆,加上雨雾和雨水的滴答声,让人别有一番风味。

雨停了,我们沿着山路,一直往上走,就看见了一条瀑布从两块岩石之间的缝隙中飞流直下,溅起了几百米高的水雾。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一线天”瀑布。

夕阳亲吻着西山,我们再次走上木板桥,这次又兢兢战战地过去了,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走上了回家之路。

文蔚书院,其旧址位于今蔚县城书院街“县人民武装部”处,为知州靳荣藩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原东乡义学的基础上捐置,故又名荣藩书院。

清朝顺治年间,蔚县荐绅先生之徒,“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取名蔚萝书院。但因当时统治者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曾明文规定“不许别创书院”,且地方州学对之又不断加以排挤,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不得不于乾隆初年改为东乡义学,一直到乾隆三十九年,靳荣藩接任蔚县知州后,鉴于全国各地“培植人才,”自学官而外,省府州邑多有“书院”之设,于是在官方的支持下,他自筹资金,在次年中,仅用半年的时间便将

“唉!糟糕。”我失望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呢?你只要看看下面的文章就知道了。

今天,我和几个同学来上作文班,只见刘老师抱着一叠纸在怀里,诡异地笑着,我们个个都疑惑不解,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刘老师到底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刘老师清了清嗓子,说:“等会儿我们来进行一次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不允许发出任何声音,有疑问也不许说。一共给你们三分钟。”我惊讶极了,三分钟能把一张试卷写完吗?我没有听错吧!

刘老师将试卷发给了我们,因为题目很多,时间有限,我的心里像十五只水桶七上八下的,久久不能平静,所以我写了姓名,就飞快地不顾一切地写了起来。当做到第二题时,我发现原来题目这么简单,我紧张的心立刻就放松了。

万万没想到,我做到第五题时,题目竟然难了很多。我的心“突突突”地跳,感觉就像刚跑完百米冲刺一样。这时刘老师哈哈大笑地说:“还有一分钟!”我心里想:完了!我还有很多题没做完呢!我好像掉进了冰窟窿里似的,从头冷到了脚。

“还有三十秒。”刘老师提醒道。这时的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真想这支笔变成神笔,让它在一秒钟之内把剩下的题写完。好了,别想那么多了,霎时,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只听见写试卷的唰唰声,安静的连自己的心跳、呼吸声也能听得见。“还有十、九、八、七……停笔,交卷。”只见刘老师看了看试卷,说:“只有两位同学按老师的要求写了,你们看看下面那道题:“读完以上各题,只做2、3题,多做或少做均无分。”

我看了看,懊悔极了,谁叫我们不认真看题呢?

通过这次测试,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干事不要慌张,看清要求再行动。

  我没有看过,无法给你具体的文字,但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方式写读后感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有一点,什么也不深不透,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历史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几个小伙伴和他(她)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白鹿洞书院玩。

  那天早上下了很大的雨,但是我们仍然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准备出发。

  一路下着大雨,到了庐山北门,遥望庐山,庐山就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云雾缭绕,美丽极了!一路欣赏着云雾,不知不觉就到了白鹿洞书院入口。

  等大家都到齐了,我们就顺着一条幽静的公路走去,公路两旁全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走进大门,首先进入先贤书院,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报功祠,报功祠是用来纪念李渤、周郭颐、朱熹、程颐、程颢、张横渠、陈了翁、陶渊明、刘西涧父子七先生。祠内有许多和石刻画。

  接着就来到了朱子祠。朱子祠是用来纪念朱熹的祠。祠为灰色砖瓦,平面呈长方形,祠内有朱子自画像石刻,石刻左立《文公朱子专祠碑记》,右立《白鹿洞书院学规》,上面有“学达性天”的金字匾额。

  然后就来到了棂星门,进入棂星门就看到了泮池,池上建有一座拱形的石桥,桥两侧装有花岗岩的栏杆和栏板。这就是状元桥。听说只要走过了状元桥就可以当状元,但是只能走七步。一听说可以当状元,小伙伴们便争先恐后的走上去。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而以,要想真正考上状元,还得靠我们的努力学习才行。接下来我们走到了贯道溪。溪上有一座枕流桥。站在枕流桥上向下望,桥下溪流奔涌,哗哗的流水声在桥下回荡。

  最后就来到了石鹿洞。洞内有一个石鹿,石鹿竖耳昂首,凝视前方。石鹿后有《少司马大中丞蔡公重兴白鹿书院记》。看完了石鹿,我们要去看真正的白鹿。白鹿全身雪白的毛,黑珍珠似的眼睛,耳朵微微向两边伸,非常可爱。一有人来,它们就走过去,好像在说:“欢迎你们来白鹿洞书院。”

  游玩了白鹿洞书院,使我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知道了原来我们中国的文化这么博大精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102156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31
下一篇2023-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